(教师必备)小学数学教案五年级--人教版--下(全套电子教案).pdf
- 【下载声明】
1. 本站全部试题类文档,若标题没写含答案,则无答案;标题注明含答案的文档,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2. 本站全部PPT文档均不含视频和音频,PPT中出现的音频或视频标识(或文字)仅表示流程,实际无音频或视频文件。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3. 本页资料《(教师必备)小学数学教案五年级--人教版--下(全套电子教案).pdf》由用户(教师相关)主动上传,其收益全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该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请根据预览情况,自愿下载本文。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5.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及以上版本和PDF阅读器,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教师必备 全套电子教案 教师 必备 小学 数学教案 年级 人教版 全套 电子 教案
- 资源描述:
-
1、1【教师必备【教师必备】小学数学教案五年级小学数学教案五年级-人教版人教版-下下【全套电子全套电子教案】教案】目录第 1 单元 观察物体(三).2第 2 单元 因数与倍数.8第 3 单元 长方体和正方体.28第 4 单元 分数的意义和性质.63第 5 单元 图形的运动(三).93第 6 单元 分数的加法和减法.100第 7 单元 折线统计图.128第 8 单元 找次品.134第 9 单元 总复习.1382第第 1 1 单元单元 观察物体(三)观察物体(三)第第 1 1 课时课时 观察物体观察物体【教学内容】【教学内容】教材第 2 页例 1 例 2 及练习一第 17 题。【教学目标】【教学目标】
2、知识与技能知识与技能:能根据从一个方向看到的图形摆立体图形。能分析和分辨从不同角度观察立体图形的情况。根据图形推测拼搭的方式,引导学生简化过程,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力和思维能力。过程与方法过程与方法:通过推测和拼搭图形的方式,引导学生简化过程,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力和思维能力。通过动手操作,自主探究,解决由平面图形到立体图形的转化问题。让学生自己拼摆,得出结论,激发学生对数学的求知欲及探求数学知识的兴趣。情感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态度与价值观:通过让学生自己拼摆,得出结论,激发学生对数学的求知欲及探求数学知识的兴趣。培养学生从多个角度观察物体的能力,通过思考和分析,掌握从不同角度观察立体图形的情况。【
3、教学重难点】【教学重难点】重点重点:能根据从正面、上面或左面看到的平面图形推测出小正方体的拼搭方式。经历观察过程,根据从正面、上面和左面看到的物体的图形,推测出小正方体的拼搭方式。难点难点: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力和抽象思维能力。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力和抽象思维能力。【教学方法】【教学方法】启发式教学法与直观演示法。3【教学准备教学准备】若干个小正方体、多媒体。【教学过程】【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同学们都玩过积木吧,老师给你们 4 个小正方体木块,请你们摆出从正面看到的是下图的图形。xK1.Co m今天我们就来一起研究这个问题,板书:观察物体(三)。二、二、探究体验,
4、经历过程探究体验,经历过程教学例教学例 1 11学生探究。学生分成若干个小组,每个小组若干个小正方体。师:现在同学们每个小组都有若干个小正方体,请你们自主探究一下,怎样拼搭立体图形,才能从正面看到的是,看一看哪个小组得出的方法最多。学生分组探究,教师巡视指导。学生动手操作,小组成员之间进行讨论交流。2探究结果汇报。X|k|B|1.c|O|m(1)一共有 4 个小正方体,从正面看到的是,可以先一行摆 3 个小正方体,剩下的 1 个小正方体的摆放位置有如下几种情况:可以摆在这 3 个小正方体任意 1 个的后面,如下图。可以摆在这 3 个小正方体任意 1 个的前面,如下图。师:摆出的立体图形的形状是
5、不同的,但是从正面观察时,看到的图形是相同的。还有其他的拼搭方法吗?4学生思考,动手实验。学生接着展示:大家在拼搭的过程中要多思考,从不同的角度考虑问题,我们会发现不同的结论。3学生探究。师:如果再增加一个同样的小正方体,也就是用 5 个同样的小正方体,要保证从正面看的形状不变,应该怎样拼搭呢?下面就请各小组的同学用手中的小正方体进行拼搭,看哪个小组得出的结论最多。wW w.xK b 1.co M学生分小组动手操作,教师巡视指导。提示学生按照一定的顺序摆放,既可避免重复也可避免遗漏学生分组自主探究,相互交流。4汇报探究结果。小组分别汇报自己小组拼搭的图形。wW w.xK b 1.c o M可以
6、摆在这 3 个小正方体任意 2 个的后面,如下图。可以摆在这 3 个小正方体任意 2 个的前面,如下图。可以摆在这 3 个小正方体任意 1 个的后面,如下图。可以摆在这 3 个小正方体任意 1 个的前面,如下图。可以把 1 个摆在后面,1 个摆在前面,如下图。5教师分别对各个小组所拼搭的图形点评,给学生以肯定和鼓励。教学例教学例 2 2我们已经学习了根据从某个角度观察得到的平面图形,拼搭出立体图形的方法,我们再来研究怎样根据从多个角度观察得到的物体的图形来拼搭立体图形。教师出示从正面观察某立体图形得到的平面图形,如。请同学们猜一猜,它是由几个小正方体组合而成的,并说明理由。学生纷纷发表意见,有
7、的说是 2 个,有的说 3 个师:看来要了解物体的真面目只看一面是不够的,今天我们就一起来探索根据从前面、左面和上面看到的物体的图形摆立体图形。1投影出示例 2。2分小组探究。学生分成若干个小组,每个小组准备若干个小正方体木块。师:现在每个小组都有若干个小正方体木块,请你们自主探究一下,怎样拼搭,能拼搭成符合兰兰从前面、左面和上面看到的物体的图形,看一看哪个小组最先完成并说一说是怎样摆的。学生分组探究,教师巡视指导。3探究结果汇报。我们拼搭的图形为。因为兰兰从正面看得到的平面图形和从左面看得到的平面图形都是由 2 个小正方形组成的长方形,因此说明这个立体图形只有一层,并且它的前面是 2 个小正
8、方体,它的左面也是 2 个小正方体。而从上面看是两排,它的前排是 2 个小正方体,第二排是一个小正方体并且应该在左边,因此6我们组拼成了上面的图形。X|k|B|1.c|O|m师生共同评价总结:各小组都能积极地思考,动手动脑解决问题,并说出了自己的思考过程。3即时练习。指导学生完成教材第 2 页“做一做”。学生根据题意自行操作,教师巡视及时发现学生在拼摆中存在的问题,并进行及时指导。三、三、课堂小结,梳理提升课堂小结,梳理提升这节课我们研究了,根据从一个角度观察物体得到的平面图形进行拼搭立体图形,你有什么收获呢?X|k|B|1.c|O|m学生谈收获,教是根据学生谈话归纳整理成板书。四、巩固练习四
9、、巩固练习1教材练习一第 3 题:呈现了从不同方向观察一个立体图形得到的三个图形,让学生用正方体搭出相应的立体图形。教师可以放手让学生自主探究,然后组织全班同学讨论并交流拼搭的方法。注意引导学生有步骤、简洁地进行操作。2教材练习一第 4 题:先让学生独立解决问题,再组织交流。对于第(2)小题,学生完成练习后,教师让学生展示不同的摆法,通过交流,使学生进一步体会只看到一面是无法确定物体的形状。3教材练习一第 5 题:可以让学生先直接作出判断,再组织交流。4教材练习一第 6 题:让学生根据从一个方向看到的图形,判断所观察的物体是什么立体图形,使学生进一步认识到:不能只根据一个方向看到的形状,就确定
10、是什么立体图形。如果搭成的图形从正面看,最少需要 3 个正方体,还可7能是 4 个、5 个X|k|B|1.m教师可以让学生说一说或在方格纸上画出,从不同的方向观察自己所搭的立体图形得到的图形;还可以让学生小组活动,由一名学生增加所给的条件,使其他人能准确地摆出这个立体图形。5第 7 题:先让学生独立思考,并根据题意要求动手摆一摆,以此来验证自己的想法。在学生独立思考的基础上,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全班交流。【板书设计】【板书设计】观察物体(三)观察物体(三)1由几个大小相同的小正方体摆成的立体图形,从同一个方向观察,看到的图形可能是相同的,也可能是不同的。2根据从一个方向看到的图形摆立体图形,有多种
11、摆法。8第 2 单元 因数与倍数第 1 课时 因数与倍数(1)【教学内容】【教学内容】教材第 56 页例 1、例 2 及练习二第 1、2(1)、6 题。【教学目标】【教学目标】1.1.让学生初步理解因数和倍数的概念,掌握找因数和倍数的方法。学会用列举法找一个数的因数和倍数。2.2.借助直观图,先引导学生观察后列出乘法算式,最后结合乘法算式来理解因数与倍数的概念。3.3.理解因数和倍数的意义及两者之间相互依存的关系。【教学重难点】【教学重难点】重点:重点:理解因数和倍数的概念。难点:难点:掌握求一个数的因数和倍数的方法。【教学过程】【教学过程】一、一、复习导入复习导入1出示教材第 5 页例 1。
12、122=683=22306=5197=2595=1.8268=3.252010=22121=1639=7(1)观察。引导:观察例 1 中的算式,你发现了什么?(都是除法算式)(2)分类。引导:你能把上面的除法算式分类吗?学生分类后,教师组织学生交流,引导学生根据是否整除分为以下两类:9第一类122=62010=2306=52121=1639=7第二类83=22197=2595=1.8268=3.252引入课题。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有关数的整除的相关知识。(板书课题:因数和倍数)二、新课讲授二、新课讲授1明确因数与倍数的意义。(教学例 1)(1)教师引导。教师指出:在整数除法中,如果商是整数而没有
13、余数,我们就说被除数是除数的倍数,除数是被除数的因数。例如:122=6,我们说 12 是2 和 6 的倍数,2 和 6 是 12 的因数。(2)学生尝试。教师让学生说一说第一类的每个算式中,谁是谁的因数?谁是谁的倍数?先同桌互相说一说,再组织全班交流。(3)深化认识。师:通过刚才的说一说活动,你发现了什么?引导学生体会:因数和倍数虽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但又是相互依存的,二者不能单独存在。我们不能说谁是因数,谁是倍数,而应该说谁是谁的因数,谁是谁的倍数。例如,306=5,30 是 6 的倍数,6 是 30 的因数。教师强调,并让学生注意:为了方便,在研究因数和倍数的时候,我们所说的数指的是自然数(
14、一般不包括 O)。(4)即时练习。指导学生完成教材第 5 页“做一做”。小结:如果 ab=c(a,b,c 均是不为 0 的自然数),那么 a 就是 b 的倍数,b 是 a 的因数。因数和倍数是相互依存的。102 2探索找一个数因数的方法探索找一个数因数的方法。(教学例 2)出示例 2:18 的因数有哪几个?(1)学生独立思考。师:根据因数和倍数的意义,想一想 18 除以哪些整数的结果是整数。181=18,l 是 18 的因数;182=9,2 是 18 的因数;183=6,3 是 18 的因数;引导学生把 18 的因数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每两个因数之间用逗号隔开,全部写完后用句号结束,即 18
15、 的因数有:1,2,3,6,9,18。(2)小组合作交流。交流时教师要让学生说明找的方法,引导学生认识:只要想 18 除以哪些整数的结果是整数,并且要从 1 开始,一对一对地找,避免遗漏。如果学生还有其他想法,只要合理,教师都应给予肯定。(3)采用集合图的方法。教师指出也可用右面的集合图来表示 18 的全部因数。明确:用图示法表示 18 的因数时,先画一个椭圆,在椭圆的上面写上“18的因数”,再把 18 的因数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有规律地写在椭圆里,每两个因数之间也用逗号隔开,全部写完后不加句号。(4)即时练习。让学生找出 30 的因数和 36 的因数,并组织交流。30 的因数有 1,2,3,5,
16、6,10,15,30。36 的因数有 1,2,3,4,6,9,12,18,36。也可以表示如下:111,2,3,5,6,10,15,303030 的因数的因数1,2,3,4,6,9,12,18,363636 的因数的因数老师举错例。(1,2,3,4,6,6,9,12,18,36。)师:这样写可以吗?为什么?生:不可以,因为重复的因数只要写一个就可以了,所以不需要写两个 6。三、课堂作业三、课堂作业指导学生完成教材第 78 页“练习二”第 1、6 题。学生独立完成全部练习后教师组织学生进行集体订正。四、课堂小结四、课堂小结师: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因数和倍数因数
17、和倍数122=612 是 2 和 6 的倍数2 和 6 是 12 的因数18 的因数有 1,2,3,6,9,18。一个数的因数的个数是有限的,一个数的倍数的个数是无限的第第 2 单元单元 因数和倍数因数和倍数第第 2 2 课时课时因数与倍数(因数与倍数(2 2)【教学内容】【教学内容】教材第 6 页例 3 及练习二第 38 题及思考题。【教学目标】【教学目标】1.1.通过学习,使学生能自主探究,找出求一个数的倍数的方法。122.2.结合具体情境,使学生进一步认识自然数之间存在因数和倍数的关系,掌握求一个数的因数和倍数的方法。3.3.初步学会从数学的角度提出问题、理解问题,并能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
18、。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培养学生概括、分析和比较的能力,使学生体会数学知识的内在联系。【教学重难点】【教学重难点】重点:重点:掌握求一个数的倍数的方法。难点:难点:理解因数和倍数两者之间的关系。【教学过程】【教学过程】二、二、复习导入复习导入10,28,42 的因数有哪些?你是用什么方法找出这些数的因数个数的?一个数的因数中,最大的是几?最小的是几?二、新课讲授二、新课讲授1探索找倍数的方法。(教学例 3)出示例 3:2 的倍数有哪些?师:你会找 2 的倍数吗?给你们 1 分钟的时间,看谁写得又对、又快、又多!准备好了吗?开始!师:时间到,你写了多少个 2 的倍数?生 1:15 个。生 2:24
19、 个。师:大家都是用的什么方法呢?生 1:我是用乘法口诀,一二得二,二二得四这样写下去的。生 2:我也是用乘法,用 2 去乘 1、乘 2师:哪些同学也是用乘法做的?13师:你们都是用 2 去乘一个数,所得的积就是 2 的倍数。还有不同的方法吗?生 3:我用的是除法,用 22=1,42=2,62=3,依次除下去。师:很好!如果给你更长的时间,你能把 2 的倍数全部写出来吗?(不能)师:为什么?(因为 2 的倍数有无数个)师:怎么办?(用省略号)师:通过交流,你有什么发现?引导学生初步体会 2 的倍数的个数是无限的。追问:你能用集合图表示 2 的倍数吗?学生填完后,教师组织学生进行核对。(4)即时
20、练习。让学生找出 3 的倍数和 5 的倍数,并组织交流。学生举例时可能会产生错误,教师要引导学生根据错例进行适时剖析。4反思提炼。师:从前面找因数和倍数的过程中,你有什么发现?先让学生在小组内交流,再组织全班集体交流,通过全班交流,引导学生认识以下三点:(1)一个数的最小因数是 1,最大因数是它本身。(2)一个数的最小倍数是它本身,没有最大倍数。(3)一个数的因数的个数是有限的,一个数的倍数的个数是无限的。三、课堂作业三、课堂作业1指导学生完成教材第 78 页练习二第 38 题及思考题。学生独立完成全部练习后教师组织学生进行集体订正。集体订正时,教师着重引导学生认识以下几点:(1)第 4 题“
21、15 的因数有哪些?”和“15 是哪些数的倍数”答案是一样的。14(2)第 5 题中的第(2)小题是错的,因为一个数的倍数的个数是无限的,第(4)小题也是错的,因为在研究因数和倍数时,我们所说的数指的是自然数,不含小数。(3)思考题:两数如果都是 7(或 9)倍数,它们的和也一定是 7(或 9)的倍数,即如果两数都是 n 的倍数,它的和也是 n 的倍数。2利用求倍数的方法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出示:妈妈买来几个西瓜,2 个 2 个地数,正好数完,5 个 5 个地数,也正好数完。这些西瓜最少有多少个?理解题意,分析解答。教师提示“2 个 2 个地数,正好数完,说明西瓜的个数是 2 的倍数,5 个
22、5个地数,也正好数完,说明西瓜的个数是 5 的倍数,所以西瓜的个数同时是 2 和5 的倍数。交流汇报:2 的倍数有 2,4,6,8,10,12,14,16,18,20,5 的倍数有 5,10,15,20,25,30,2 和 5 共同的倍数有 10,20,所以 2 和 5 共同的倍数最小的是 10。答:这些西瓜最少有 10 个。四、课堂小结四、课堂小结1师: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学生交流)2让学生自学“你知道吗?”【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因数和倍数因数和倍数21=222=122=442=223=662=31524=882=42 的倍数有 2,4,6,一个数的因数的个数是有限的,一个数
23、的倍数的个数是无限的。第第 2 2 单元单元因数和倍数因数和倍数第第 3 3 课时课时 2 2、5 5 倍数的特征倍数的特征【教学内容】【教学内容】教材第 9 例 1 及练习三第 1、2 题。【教学目标】【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知识与技能:使学生掌握奇数、偶数的意义,学会判断一个数是奇数还是偶数。过程与方法过程与方法:引导学生自主探索 2、5 的倍数的特征,并学会正确地判断一个数是否是 2、5 的倍数。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探索过程中的基本方法和策略。【教学重难点【教学重难点】重点:重点:理解并掌握 2、5 的倍数的特征及奇数、偶数的概念。难点难点:灵活运用新知、解决实际问题
24、。【教学过程【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一、复习导入提问:我们已经学习了有关因数和倍数的知识,谁能举例说明什么叫因数?什么叫倍数?学生举例说明。揭题:我们已经学会了求一个数的倍数的方法,这节课我们就来探索 2、5的倍数的特征。(板书课题:2、5 的倍数的特征)16二、互动新授二、互动新授1认识 5 的倍数的特征。(1)操作感知。出示教材第 9 页“百数表”,让学生认真观察。提问:5 的倍数有什么特征?在上表中找出 5 的倍数,并做上记号。(让学生拿出课前准备的“百数表”按要求进行操作)。(2)组织交流。提问:5 的倍数究竟有什么特征呢?你能根据刚才的操作把自己的发现向同学说一说吗?小组交流后指名回
25、答,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呈现表 1:表 1表 2通过全班交流,引导学生概括出 5 的倍数的特征:个位上是 0 或 5 的数都是5 的倍数。2认识 2 的倍数的特征。(1)操作感知。提问:2 的倍数有什么特征?让学生在“百数表”中找出 2 的倍数,做上记号,并与同伴说一说这些数有什么特征。学生各自独立动手操作。(2)组织交流。指名回答,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呈现表 2:通过全班交流,引导学生概括出 2 的倍数的特征:个位上是 0、2、4、6、8的数都是 2 的倍数。(3)认识奇数、偶数。17理解奇数和偶数的意义从百数表中可以看出,自然数中有一半的数是 2 的倍数,另一半的数不是 2的倍数。我们把是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