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单元《显微镜下的世界》(教案)-2022新大象版(2017)六年级上册《科学》.docx
- 【下载声明】
1. 本站全部试题类文档,若标题没写含答案,则无答案;标题注明含答案的文档,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2. 本站全部PPT文档均不含视频和音频,PPT中出现的音频或视频标识(或文字)仅表示流程,实际无音频或视频文件。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3. 本页资料《第一单元《显微镜下的世界》(教案)-2022新大象版(2017)六年级上册《科学》.docx》由用户(Q123)主动上传,其收益全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该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请根据预览情况,自愿下载本文。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5.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及以上版本和PDF阅读器,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显微镜下的世界 科学 第一 单元 显微镜 世界 教案 _2022 大象 2017 六年级 上册 下载 _六年级上册_大象版(2024)_科学_小学
- 资源描述:
-
1、第一单元 显微镜下的世界1.显微镜下的细胞【教材分析】显微镜下的细胞大象版六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一课。 首先,在用肉眼和放大镜观察洋葱表皮获得不同观察结果的情况下,提醒学生思索用显微镜观察会如何自然导入实验环|节。在实验环节中,教会学生制作洋葱表皮装片,引导学生正确使用显微镜观察,并描绘观察到的实验现象。在小组内交流观察结果,认识洋葱表皮细胞。通过进-步观察植物的其他部位的细胞,归纳出植物是由细胞组成的。在阅读动物细胞和人体细胞后,得出结论细胞是生命体的基本组成单位。【教学目标】科学观念生物体是由细胞组成的。科学思维培养学生观察、比较、分析、概括与归纳的思维能力。科学实践(1)制作洋葱表皮细胞装
2、片,能利用显微镜对洋葱表皮细胞进行观察。(2)能利用图示和语言的方式描述观察到的植物细胞。(3)通过阅读动物和人体细胞图片,归纳出细胞是构成生命体的基本单位。责任态度在用显微镜观察的实验中,要愿意与他人合作交流,尊重他人的劳动成果,培养科学探究意识,增强探究本领。【教学重点】知道细胞是生命体的基本单位。【教学难点】正确使用显微镜观察细胞,并用图示和语言描述观察到的细胞。【教学过程】导入新课1、猜猜老师今天给你们带来了什么礼物?展示图片。2、洋葱表皮分外表皮和内表皮,仔细观察它们有什么不同?3、洋葱表皮是什么样的呢?先用肉眼观察,再用放大镜观察,描述观察现象。(发放洋葱表 皮和放大镜)提醒:小心
3、辣眼。4、提问:如果在显微镜下观察洋葱表皮,会看到什么呢?讲授新课一、认识显微镜1、阅读教材,显微镜的结构由哪些部分组成?2、观察显微镜实物,指认显微镜各部分名称。3、显微镜的结构有什么作用?明确:(1)目镜放大物像(2)调节旋钮调节清晰度(3)物镜放大物像(4)载物台放玻片(5)放光镜使光线射入镜筒二、显微镜的使用方法1、显微镜的使用方法分为5步:安放、对光、上片、调焦、观察。2、具体演示操作(1)安放:取镜时右手握镜臂,左手托镜座。安上目镜和物镜,不要触摸镜头。(2)对光:转动转换器,使低倍物镜对准通光孔;左眼注视目镜内,右眼睁开。转动反光镜,使光线反射到镜筒内。(3)上片:把要观察的标本
4、放在载物台上,用压片夹固定。(4)调焦: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下降,直到物镜快要接触到玻片时停止。然后使镜筒缓缓上升,直到看清标本(5)观察:先用低倍物镜观察整体,再用高倍物镜观察细节。转到高倍物镜时,须小心转动转换器,注意不要使物镜接触到玻片。注意:观察记录后观察完毕,移去样品,扭转转换器,使镜头V字型偏于两旁,反光镜要竖立,降下镜筒,擦抹干净,并套上镜套,放回原处。三、显微镜下观察洋葱表皮制作洋葱表皮装片,进行观察并描绘观察到的现象。1、显微镜下观察的物体必须薄而透明,对因较厚而不便于观察的物体,需要制作切片。2、器材和工具洋葱、小刀、清水、滴管、镊子、碘酒、吸水纸、载玻片、盖玻片、培养皿、
5、显微镜提示:使用刀片时要注意安全,以免划伤自己或他人。3、实验过程(1)滴清水用洁净纱布把载玻片和盖玻片擦净,在载玻片中央滴12滴清水。(2)撕表皮用刀在洋葱鳞片的内表皮上划“井”字,撕取内表皮,浸入载玻片的水滴中。(3)浸润标本用镊子夹起盖玻片,使它的一端先接触载玻片上的液滴,然后缓缓放下。把滴碘液滴在盖玻片的一端,用吸水纸在盖玻片的另一端吸引碘液,使碘液浸润标本全部。(4)观察记录将装片放在载物台上,标本正对通光孔的中心,用压片夹压住,移动装片,使物像移到视野中央,在显微镜下观察洋葱表皮结构并记录。4、交流观察结果(1)显微镜下,洋葱表皮细胞是什么样子的?(2)我们观察到的洋葱表皮结构有什
6、么共同的特点?(3)教师点拨:洋葱表皮上这些小格子就是洋葱的表皮细胞,里面的小黑点是细胞核。洋葱表皮是由细胞组成的(4)其他植物细胞在显微镜下是什么样子的?观察植物叶和根的玻片标本,你有什么发现?明确: 植物的叶细胞 植物的根细胞四、阅读:动物的细胞和人体的细胞动物和人体也是由细胞组成的吗?阅读“动物的细胞和人体细胞”图片,有什么发现?展示动物和人体细胞图片。五、小结通过实验观察,我们能得出怎样的结论?六、知识卡:植物细胞和动物细胞观察植物细胞和动物细胞结构示意图,它们分别由什么组成?有哪些共同部分?七、作业布置想一想,显微镜的结构和使用方法。查阅资料,了解细胞是谁发现的。课堂练习1.组成生物
7、体的基本单位是( )A.细胞B.细菌C.细胞核2.在实验室制作洋葱表皮细胞装片时,我们通常用( ) 进行染色。A.红墨水.B.碘酒C.蓝墨水3.用显微镜观察玻片标本时,玻片移动的方向和从目镜里看到的方向( )A.无关B.相同C.相反4.使用显微镜时,制作好的玻片标本应放在下列哪个位置上?( )A.载物台B.试验台C.载玻片课堂小结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能够正确使用显微镜观察动植物细胞,知道细胞是生物体的基本组成单位,知道动植物细胞既有相同点又有不同点,走进一个神奇的微观世界。【教学后记】2.发面的秘密【教材分析】发面的秘密是本单元第二课,继续探究显微镜下的微观世界。教材以妈妈用酵母菌.发面,蒸
8、出的馒头又松又软的情境导入,引导学生使用显微镜观察面粉里的酵母菌。通过搜集资料,知道酵母菌是一种真菌,在适宜的温度下具有发酵作用。然后引导学生设计对比实验来验证资料信息,揭开酵母菌能发面的原理。在阅读部分,大部分真菌需要在显微镜下才能观察到,但蘑菇和木耳是肉眼能看得见的真菌。【教学目标】科学观念(1)知道酵母菌能发面的原理。(2)蘑菇和木耳是看得见的真菌。.科学思维在对比实验中,培养由现象到本质的逻辑推理能力。科学实践(1)通过显微镜观察酵母菌,并用图示或文字描述所观察的现象。(2)设计发面对比实验,验证并交流酵母菌发面的原理。(3)通过阅读知道蘑菇和木耳是能看得见的真菌。责任态度培养观察、比
9、较、描述的能力及乐于合作的团队精神。【教学重点】能正确使用显微镜观察酵母菌,并描述其特征。【教学难点】设计对比实验,验证酵母菌的发面原理。【教学过程】导入新课1、妈妈和面时放了一点儿咖啡色的粉末,你知道这是什么吗? (展示图片)2、用酵母粉和好的面团,过- -两个小时,会发生怎样的变化? ( 展示图片)3、妈妈用酵母粉发的面,蒸出的馒头又松又软,真好吃。你想知道这是为什么吗?讲授新课一、观察酵母粉里有什么.酵母粉里有什么神奇的东西?让我们用显微镜来观察一下吧!1、思考显微镜下能直接观察酵母粉吗?2、材料超市培养皿、玻璃棒、酵母粉、温水、白糖、显微镜等。3、实验操作在一个清洁的培养皿里加入一点儿
10、酵母粉。加入100毫升温水和5克白糖,用玻璃棒搅拌均匀,放在温暖的地方。过几个小时,取一滴浮在上面的液体做成装片,放在显微镜下观察。绘图或用文字描述我们看到的现象。4、显微镜下,观察到了什么?点拨:它们也是一种生物一一酵母菌。二、认识酵母菌酵母菌是一种什么样的生物?它生活在怎样的环境中?有哪些用途?资料:酵母菌是能发酵糖类的单细胞真菌,常呈圆形、卵圆形或者圆柱形。它有很多种,每种的形态有所不同,而且会随着菌龄与环境不断变化。酵母菌广泛生活于潮湿且富含糖分的环境中,如水果皮表层、植物分泌物、植物表面等,土壤、空气中也有分布。酵母粉中的酵母菌在2830C的温糖水中能够迅速生长繁殖,发面效果也最好。
11、酵母菌能够将生面团中的葡萄糖代谢生成二氧化碳和酒精,二氧化碳气体在面团中形成了气泡,从而使面团中产生很多蜂窝状的小孔。中国古代汉朝时就知道用酵母发面制作馒头、饼等。酵母还能用来酿酒,早在殷商时期人们就知道利用酵母酿造米酒。点拨:酵母菌是真菌的一种,肉眼根本看不见。我们把微小到肉眼看不见或者很难看清的生物统称为微生物。如用来制作酸奶的乳酸菌,使食品发霉的霉菌等。提问:通过酵母菌资料的阅读,酵母菌为什么能使馒头、面包疏松多孔?三、验证发面秘密根据收集 到的资料,怎样设计实验来验证酵母菌在发面过程中的作用?1、温馨提示(1)只有一个条件不同,其他都相同。(2)记录起始温度,每隔15分钟记录一次。(3
12、)面团大小基本一样,便于观察比较。(4)每隔15分钟记录一次面团体积变化。2、材料超市温度计、面粉、培养皿、温水、玻璃棒、酵母粉、玻璃杯等。3、设计探究发面的秘密实验方案提出问题酵母粉与发面效果的关系是怎样的?4、探究发面的秘密实验记录表5、通过实验现象的观察,我们有什么发现?6、讨论(1)这是老师的观察实验记录,你认为温度高低对面团体积大小是否有影响?明确:发面时温度对面团中二氧化碳产生量有影响,在30C左右时发面效果会明显的好。(2)通过实验,我们验证了一个什么原理?四、阅读:看得见的真菌阅读教材资料,搜集以下信息:(1)什么是真菌?(2)真菌有什么特点?(3)真菌在生态系统中起什么作用?
13、(4)哪些真菌能看得见?具有怎样的结构?明确:认识这两种真菌吗? ( 展示图片)注意:野生菌类有可能有毒,不要轻易食用。点拨:蘑菇和木耳都是大型、高等的多细胞真菌,是肉眼可见的“微生物”。蘑菇的地上部分好像一-把张开的小伞,伞盖部分叫菌盖,伞柄部分叫菌柄,整个地上部分叫子实体。木耳质地柔软,呈胶质状,薄而有弹性,既可以野生又可以人工培植。五、作业布置回家帮妈妈发面,思考怎样才能把面发得更好,蒸出的馒头又松又软。课堂练习1.在使用酵母菌发面时,面团澎胀是因为( )A.面团的温度在升高B.酵母菌使面团里产生了二氧化碳气体C.用力挤压面团导致体积变大2.借助显微镜才能看到的生物是( )A.蘑菇 B.
14、酵母菌 C.发酵粉3.酵母菌不可以用来( )A.发面 B.酿酒 C.制造酸奶课堂小结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酵母菌是一种真菌,能够将生面团中的葡萄糖代谢生成二氧化碳和酒精。二氧化碳在面团中形成气泡,从而使面团中产生很多蜂窝状的小孔。知道蘑菇和木耳是两种能看得见的真菌。【教学后记】3.发霉的馒头【教材分析】发霉的馒头是让学生初步了解霉菌的形态和特征,并学会用辩证的观点认识微生物的功与过。教材从常见的馒头发霉的现象导入,引导学生探究其原因。使用体视显微镜或显微镜观察霉斑,用语言描述或者用图画描绘霉菌的结构特征。接着通过对比实验探究物体发霉的条件。迁移应用部分,搜集分享防霉资料,了解防霉技术和方法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