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用于血液系统的药物医学教学课件.pptx
- 【下载声明】
1. 本站全部试题类文档,若标题没写含答案,则无答案;标题注明含答案的文档,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2. 本站全部PPT文档均不含视频和音频,PPT中出现的音频或视频标识(或文字)仅表示流程,实际无音频或视频文件。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3. 本页资料《作用于血液系统的药物医学教学课件.pptx》由用户(一起向未来)主动上传,其收益全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该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请根据预览情况,自愿下载本文。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5.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及以上版本和PDF阅读器,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作用 血液 系统 药物 医学 教学 课件
- 资源描述:
-
1、第一节第一节抗贫血药抗贫血药 1.1.定义:贫血定义:贫血是指是指循环循环血液中血液中RBc和和HB量量低于正常值的一种病理现象。低于正常值的一种病理现象。2.RBC(万万/mm3mm3)HB(g%)男男 450450-550 550 12.5-1612.5-16 女女 380380-460 460 11.5-1511.5-15 缺铁性贫血可用铁剂,巨幼红细胞性贫血缺铁性贫血可用铁剂,巨幼红细胞性贫血可用叶酸和维生素可用叶酸和维生素B12治疗,后者是骨髓造血治疗,后者是骨髓造血功能抑制所致,治疗比较困难。功能抑制所致,治疗比较困难。(1 1)缺铁性贫血)缺铁性贫血 (2 2)巨幼红细胞性贫血)
2、巨幼红细胞性贫血:由于缺乏维由于缺乏维生素生素B B1212或叶酸所致或叶酸所致(3 3)再生障碍性贫血)再生障碍性贫血:是由于骨髓造是由于骨髓造血功能障碍所致。血功能障碍所致。2.2.贫血的类型:贫血的类型:常用药物:常用药物:硫酸亚铁硫酸亚铁、枸橼酸铁铵、右旋糖酐铁、枸橼酸铁铵、右旋糖酐铁 铁是合成铁是合成HBHB的重要原料,体内的铁约的重要原料,体内的铁约95%95%用于合成用于合成HBHB。也是肌红蛋白、细胞色素系统、过氧化也是肌红蛋白、细胞色素系统、过氧化物酶等不可缺少的成分。铁缺乏,引起小物酶等不可缺少的成分。铁缺乏,引起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即缺铁性贫血。细胞低色素性贫血,即缺铁性
3、贫血。体内含铁量:成年男性为体内含铁量:成年男性为46mg/kg.w,女性女性30mg/kg.w。生理情况下机体排铁生理情况下机体排铁量很少,约量很少,约1-2mg/日,铁代谢的最大特日,铁代谢的最大特点是其体内保留度点是其体内保留度。每天从食物中摄入每天从食物中摄入20-30mg的铁可的铁可基本满足机体的需要。基本满足机体的需要。1.吸收吸收形式与部位:口服铁剂以无机形式与部位:口服铁剂以无机Fe2+形式在十二指肠及空肠上段吸收。形式在十二指肠及空肠上段吸收。(食物中的铁均为(食物中的铁均为Fe3+)2.转运:吸收直接进入骨髓供造血转运:吸收直接进入骨髓供造血使用,或与肠粘膜转铁蛋白结合以铁
4、蛋使用,或与肠粘膜转铁蛋白结合以铁蛋白形式储存其中。白形式储存其中。3.消除:从肠粘膜细胞脱落,经胆汁、消除:从肠粘膜细胞脱落,经胆汁、尿液、汗液排出。尿液、汗液排出。体内过程体内过程影响影响铁吸收的因素:铁吸收的因素:促进吸收:胃酸、维生素促进吸收:胃酸、维生素C、食物中食物中果糖、半胱氨酸促进果糖、半胱氨酸促进Fe3+Fe2+。妨碍妨碍吸收:胃酸缺乏吸收:胃酸缺乏,抗酸药抗酸药,食物中食物中高磷、高钙、鞣酸等使铁沉淀,四环高磷、高钙、鞣酸等使铁沉淀,四环素等与铁络合。素等与铁络合。造成缺铁的原因:造成缺铁的原因:1.1.营养不良、营养不良、需要量摄入量需要量摄入量 (生理需要量:(生理需要
5、量:1-1.51-1.5mg/dmg/d)2.2.铁吸收障碍铁吸收障碍(如胃肠疾病胃如胃肠疾病胃Ca,Ca,胃酸胃酸缺乏缺乏,慢性腹泻等慢性腹泻等);3.3.长期病理性失血如寄生虫、痔疮、长期病理性失血如寄生虫、痔疮、月经过多等。月经过多等。铁铁是是红细胞成熟阶段合成血红素必不红细胞成熟阶段合成血红素必不可少的物质。吸收到骨髓的铁,吸附在有可少的物质。吸收到骨髓的铁,吸附在有核红细胞膜上并进入细胞内的线粒体,与核红细胞膜上并进入细胞内的线粒体,与原卟啉结合,形成血红素,后者与珠蛋白原卟啉结合,形成血红素,后者与珠蛋白结合,形成血红蛋白。结合,形成血红蛋白。药理作用药理作用 临床应用临床应用 1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