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签 分享 收藏 举报 版权申诉 / 69
上传文档赚钱

类型(2020年高考专用)第二章 自然地理环境中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 第1讲 第1课时 大气受热过程与气温.pptx

  • 上传人(卖家):LY520
  • 文档编号:360364
  • 上传时间:2020-03-12
  • 格式:PPTX
  • 页数:69
  • 大小:17.33MB
  • 【下载声明】
    1. 本站全部试题类文档,若标题没写含答案,则无答案;标题注明含答案的文档,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2. 本站全部PPT文档均不含视频和音频,PPT中出现的音频或视频标识(或文字)仅表示流程,实际无音频或视频文件。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3. 本页资料《(2020年高考专用)第二章 自然地理环境中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 第1讲 第1课时 大气受热过程与气温.pptx》由用户(LY520)主动上传,其收益全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该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请根据预览情况,自愿下载本文。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5.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及以上版本和PDF阅读器,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关 键  词:
    2020年高考专用第二章 自然地理环境中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 第1讲 第1课时 大气受热过程与气温 2020 年高 专用 第二 自然地理 环境 中的 物质 运动 能量 交换 课时 大气 受热 过程 下载 _一轮复习_高考专区_地理_高中
    资源描述:

    1、第1讲 大气的受热过程和热力环流,梳 理 知 识 体 系,再 现 基 础 知 识,一、大气的受热过程 1.大气的垂直分层 读大气垂直分层示意图,回答问题。,降低,上升,降低,升高,提示 对流层的高度判读 对流层在不同纬度厚度不同,低纬度为17 km18 km,中纬度为10 km12 km,高纬度为8 km9 km;平流层的22 km27 km处存在臭氧层,是地球生命的天然屏障。,2.对流层大气的受热过程 读太阳辐射与地面辐射、大气逆辐射示意图,回答问题。,(1)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表现形式为a 、散射和b 。,选择性吸收,反射,(2)地面辐射和大气辐射:,B,C,大气逆辐射,(3)影响地

    2、面辐射的主要因素。 纬度因素:太阳辐射强度从低纬向两极_。 下垫面因素:影响吸收和反射的太阳辐射比例。 其他因素:其中_因素的影响最大。,递减,气象,3.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 (1)表现形式:a选择性 、散射和b 。 (2)削弱强度:对流层大气基本上不能直接吸收 的能量。,吸收,反射,太阳辐射,【疑难辨析1】 为什么晴朗的早晨反而比阴天的早晨气温更低一些? 提示 晴天的早晨,天空中云量少,大气逆辐射弱,地面损失的热量多,故较阴天的早晨气温低。,4.对流层中的逆温现象 读下面“大气气温垂直分布示意图”,回答问题。,(1)图ae中,最能恰当表示大气垂直分布一般规律的是 ,其特点是随高度增加气温

    3、降低,每升高100米,气温降低为 。 (2)图ae中,具有明显逆温表现的是 。 (3)逆温具有一个产生和消亡的过程,如果将上面五图,按照无逆温到逆温生成、发展直至消失进行排列,那么正确的顺序是 。 (4)图中最有利于雾霾大气污染物扩散的是 。,a和e,0.6 ,b、c、d,abcde,a和e,二、热力环流 1.读“热力环流示意图”,回忆下列知识。,(1)在图中四条“=”上画上箭头,完成热力环流。 答案 画图略。(箭头呈顺时针方向),(2)甲、乙、丙、丁四地的气压高低状况是 。 (3)在垂直方向上,随海拔升高,气压 ,气温 。 (4)在同一高度上,气压高,等压面向_凸出,气压低,等压面向 凸出。

    4、 (5)若图示区域甲为陆地,乙为海洋,此图显示为_(填“白天”或“黑夜”)或_ (填“冬季”或“夏季”)的盛行风向。 (6)若该图为城市与郊区之间的热力环流,其中表示城区的是 地。,甲乙丙丁,降低,降低,高空,近地面,黑夜,冬季,乙,2.热力环流形成的根本原因是 。,地面冷热不均,(3)“三个不同” 空气升降不同:热上升、冷下沉近地面热空气上升,近地面冷空气下沉。 同面气压不同:热低压、冷高压近地面冷的地方形成高压,近地面热的地方形成低压。 空间气压不同:近地面和高空气压性质相反近地面为高压 ,其高空为低压;近地面为低压,其高空为高压。,【疑难辨析2】 图示:(在图中填出近地面的冷热状况和气压

    5、高低),读上图,探究下列问题。 (1)近地面冷热与气流垂直运动有何关系? (2)近地面与高空的气压高低有何关系? (3)近地面的气压高低与冷热有何关系? (4)气流的水平运动流向有何特点?,提示 (1)近地面热,气流上升;近地面冷,气流下沉。 (2)近地面气压总是大于高空的气压。 (3)近地面热,形成低压;近地面冷,形成高压。 (4)由高压流向低压。,三、大气的水平运动风 1.形成风的直接原因:同一水平面上的 。 2.大气运动的根本原因:近地面 不均。 3.风的受力状况与风向(以北半球为例):,气压差异,冷热,垂直,平行,夹角,【疑难辨析3】 摩擦力大小对风向和等压线夹角有何影响?随着海拔的升

    6、高,风向与等压线的夹角如何变化? 提示 摩擦力越大,风向与等压线夹角越大。随着海拔的升高,风向与等压线夹角越来越小。,第1课时 大气受热过程与气温,考点一 大气受热过程原理及其应用,【例1】 (2017全国卷,910)我国某地为保证葡萄植株安全越冬,采用双层覆膜技术(两层覆膜间留有一定空间),效果显著。下图中的曲线示意当地寒冷期(12月至次年2月)丰、枯雪年的平均气温日变化和丰、枯雪年的膜内平均温度日变化。据此完成(1)(3)题。,(1)图中表示枯雪年膜内平均温度日变化的曲线是( ) A. B. C. D. (2)该地寒冷期( ) A.最低气温高于16 B.气温日变化因积雪状况差异较大 C.膜

    7、内温度日变化因积雪状况差异较大 D.膜内温度日变化与气温日变化一致,(3)该地可能位于( ) A.吉林省 B.河北省 C.山西省 D.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尝试自解 (1)_ (2)_ (3)_,审题能力培养 第1步 从文字材料中获取信息 双层覆膜技术具有良好的_作用,膜内温度应_于当时实际外部温度。 丰雪年地表积雪量大,有雪覆盖可有效保持地面温度,温度的日变化 ,而枯雪年地表积雪量少,覆盖少,温差_。 图中所示为日平均温度。,保温,高,小,大,第2步 从图示材料中获取信息,答案 (1)B (2)C (3)D,16,14,2,1.大气的受热过程原理 大气通过对太阳短波辐射和地面长波辐射的吸收,实现

    8、了受热过程,而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是大气受热过程的延续。具体图解如下:,2.大气保温作用原理应用 (1)温室气体大量排放带来全球气温升高。,(2)分析农业实践中的一些现象: 我国北方地区利用温室大棚生产反季节蔬菜。 深秋农民利用燃烧秸秆制造烟雾预防霜冻。 华北地区早春农民利用地膜覆盖进行农作物种植。 干旱半干旱地区果园中铺沙或鹅卵石,不但能防止土壤水分蒸发,还能增加昼夜温差,有利于水果的糖分积累等。,3.利用大气削弱作用原理分析某地区太阳能的多寡 (1)高海拔地区(如青藏高原地区),(2)内陆地区(如我国西北地区),(3)湿润内陆盆地(如四川盆地),4.昼夜温差大小的分析 分析昼夜温差的大小要

    9、结合大气受热过程原理,主要从地势高低、天气状况、下垫面性质几方面分析。 (1)地势高低:地势高大气稀薄白天大气的削弱作用和夜晚大气的保温作用都弱昼夜温差大。 (2)天气状况:晴朗的天气条件下,白天大气的削弱作用和夜晚大气的保温作用都弱昼夜温差大。 (3)下垫面性质:下垫面的比热容大增温和降温速度都慢昼夜温差小,如海洋的昼夜温差一般小于陆地。,读图,回答下列问题。,图甲 太阳辐射、地面辐射、大气逆辐射示意图,图乙 大气垂直分层示意图,(1)从波长长短的角度来说,图甲中,编号为_辐射。 (2)晴朗的天空呈蔚蓝色,主要是由于大气削弱作用中的_作用。 (3)图乙中,B层的气温垂直变化规律是_,原因是_

    10、,风、云、雨、雪等复杂多变的天气现象多发生在图乙中的_(填字母)层。 (4)近年来,全球变暖的趋势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请结合本节内容谈谈为什么“开发利用新能源,能够减缓全球变暖”? 答案 (1)短波 (2)散射 (3)随高度升高气温增加 臭氧层吸收大量紫外线升温 A (4)开发利用新能源能使大气中的CO2减少,大气吸收的地面辐射也会减少,大气逆辐射会变弱,大气的保温作用减弱,使气温升高趋势减缓。,素养一 区域认知:气温日较差分析 1.(2016北京文综,78)下图为某山地气象站一年中每天的日出、日落时间及逐时气温()变化图。读图,回答(1)(2)题。,(1)气温日较差大的月份是( ) A.1

    11、月 B.4月 C.7月 D.10月 (2)该山地( ) A.冬季受副热带高压带控制 B.因台风暴雨引发的滑坡多 C.基带的景观为热带雨林 D.山顶海拔低于1 000米,解析 第(1)题,由图可知,7月份一天中最高气温在12 以上,最低气温在8 以下,气温日较差最大,所以C项正确。第(2)题,由图可知,该地一年四季都是6时日出18时日落,所以应该位于赤道地区,终年受赤道低气压带控制,A项错误;赤道附近不受地转偏向力的影响,无法形成台风,B项错误;赤道地区山脉基带的景观为热带雨林,C项正确;热带最低气温在15 以上,该地最低气温在8 以下,气温降低幅度超过了6 ,所以山顶海拔超过1 000米。 答

    12、案 (1)C (2)C,素养二 综合思维:火山灰对太阳辐射的影响 2.(2015广东文综,2)大规模的火山爆发可能造成地表温度下降。其合理的解释是火山爆发导致( ) A.大气二氧化碳浓度增加 B.高纬度地区极光现象减少 C.地球表面长波辐射增强 D.到达地面的短波辐射减弱 解析 本题考查火山灰对太阳辐射的影响。火山爆发后,会有大量的火山灰物质进入大气层,这些物质能反射太阳短波辐射,使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减弱,从而使地表温度下降。 答案 D,考点二 气温,【例2】 下图为“某地某时刻等温线分布示意图”。读图回答(1)(2)题。,(1)最可能出现图示等温线分布状况的月份和地方时为( ) A.8月 2

    13、2时 B.8月 13时 C.1月 22时 D.1月 13时 (2)影响图中39纬线上等温线分布的主要因素是( ) A.地形、大气环流 B.海陆分布、地形 C.大气环流、海陆分布 D.地形、洋流 尝试自解 (1)_ (2)_,审题能力培养 从图示材料中获取信息,答案 (1)A (2)B,快,慢,1.气温的时空变化规律 (1)陆地气温的时间变化规律,(2)气温的水平分布规律,温馨提示 7月份世界上最热的地方是20N30N大陆上的沙漠地区;1月份,西伯利亚形成北半球的寒冷中心。世界极端最低气温出现在冰雪覆盖的南极大陆上。,2.等温线走向及其影响因素判读方法,3.影响气温的因素分析,(2019山西高三

    14、一轮诊断测评)读我国某区域7月等温线分布图,完成(1)(2)题。,(1)图中甲区域的气温值是( ) A.大于28 B.小于28 C.等于28 D.不能确定 (2)导致甲区域等温线闭合的因素是( ) A.海陆位置 B.大气环流 C.洋流 D.地形,解析 第(1)题,结合图示信息可知,甲位于河流分水岭位置,为山脊;由于该地地势较高,气温较低,所以其气温值应小于28 。第(2)题,结合上题分析即可得出结论。 答案 (1)B (2)D,素养 区域认知:影响气温的因素 1.(2018全国卷,11)小明同学7月从重庆出发到贵州毕节旅游,收集到的相关高速公路信息如下图所示。据此完成下题。,避暑是小明此次旅游

    15、的目的之一。导致7月毕节气温较重庆低的主导因素是( ) A.地形 B.纬度位置 C.海陆位置 D.大气环流,解析 重庆位于四川盆地,海拔较低,气温较高,且受山地阻挡,不易散热,外界气流越过山地下沉时,增温作用较强;毕节位于云贵高原,海拔较高,气温较低,A正确。 答案 A,2.(2015海南地理,23,10分)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死谷长约225千米,宽824千米,低于海平面的面积达1 408平方千米。该地夏季气温经常超过49 ,最高曾达57 ,是北美洲夏季最炎热的地区。,分析死谷夏季炎热的原因。(10分),解析 该地位于中低纬度地区,夏季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降水少,晴天多,太阳辐射强

    16、;该地植被覆盖度较低,谷底和谷坡升温速度快,热量向近地面大气传递使气温升高;从材料中可知,死谷海拔低,空气对流弱,热量不易散失,造成夏季炎热。 答案 夏季受副热带高气压带的控制,太阳辐射强;缺乏植被覆盖,谷底和谷坡共同吸收太阳辐射,加热大气;谷深且狭长,(谷底海拔低,)空气对流弱(盛行下沉气流),热量不易散发。,3.2013全国卷,36(1)、(2),14分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问题。 居住在成都的小明和小亮在“寻找最佳避寒地”的课外研究中发现,有“百里钢城”之称的攀枝花1月平均气温达13.6 (昆明为7.7 ,成都为5.5 ),是长江流域冬季的“温暖之都”。图1示意攀枝花在我国西南地区的位置

    17、,图2示意攀枝花周边地形。,(1)分析攀枝花1月份平均气温较高的原因。(8分) (2)推测攀枝花1月份的天气特征。(6分),解析 第(1)题,从图可知,攀枝花地处高山峡谷之中,因此地形是影响攀枝花冬季温度较高的主要因素,峡谷地形,冬季来自北方的冷空气不易进入;气流下沉增温等导致气温较高。第(2)题,天气特征可以从“阴晴雨雪、气温气压、风力风向,表示天气状况”的角度描述。攀枝花1月份气温较高,受地形阻挡,风力较小,大气较稳定;我国冬季降水较少,晴天较多。 答案 (1)因地形阻挡,冬季受北方冷空气(寒潮)影响较小;位于河流(金沙江)谷地,山高谷深,盛行下沉气流,气流在下沉过程中增温。 (2)多晴天

    18、、少云雨,风力弱,气温较高,较稳定(波动小)。,考点三 等温线图的判读(常考20类基础图示之五),【例3】 (高考全国卷)下图示意某地区年均温的分布。读下图,完成(1)(2)题。,(1)影响该地区年均温分布特征的主要因素是( ) A.台风 B.海陆分布 C.地形 D.大气环流 (2)图示四地中,年降水量最低的是( ) A.地 B.地 C.地 D.地 尝试自解 (1)_ (2)_,审题能力培养 从图示材料中获取信息,答案 (1)C (2)A,背风,迎风,密集,读图流程 第一步:明确主体要素 该示意图为某地区年均温的分布曲线图。 第二步:区域定位 据图中经纬度以及海陆轮廓信息可知,该区域为我国台湾

    19、岛部分地区。 第三步:分析曲线走向 据图中信息可知,台湾岛东部年均等温线密集,且中间低,四周高,等温线大致南北延伸,与台湾山脉走向大体一致。,第四步:确定转换点 从图中可知地位于夏季风的背风坡,夏季降水少;虽位于冬季风的迎风坡,但由于地势较低,空气抬升冷却不明显,降水较少。,(2019安徽六校教育研究会联考)年均温,是指某地当年测出的每日平均气温的总和除以当年天数得到的平均温度。下图为世界局部年均温等值线图。据此完成(1)(2)题。,(1)图中对应的数值正确的是( ) A.0P10 20Q30 B.10P0 30Q40 C.0P10 30Q40 D.10P0 20Q30 (2)造成甲、乙两地数

    20、值差异的主要原因是( ) A.盛行风、洋流 B.纬度、地形 C.海陆位置、地形 D.纬度、洋流,解析 第(1)题,图示等温线间距是10 ;气温大致由低纬向高纬递减;Q地处北非,是热带沙漠气候,由此可判断Q的温度在3040 ;P地处亚洲中部的青藏高原,温度在100 。第(2)题,乙地年均温高于同纬度地区;乙地位于大陆西岸,终年处在中纬度西风带的控制下,温和多雨,且沿岸有北大西洋暖流流经,增温增湿;甲地地处大陆东部,冬季受寒冷冬季风的影响强,降温明显。 答案 (1)B (2)A,素养 区域认知:两地气温差异比较 2015全国卷,37(1),8分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题。 多年冻土分为上下两层,上层为

    21、夏季融化、冬季冻结的活动层,下层为多年冻结层。我国的多年冻土主要分布于东北高纬地区和青藏高原高海拔地区。东北高纬地区多年冻土南界的年平均气温在1 1 ,青藏高原多年冻土下界的年平均气温约3.5 2 。多年冻土的活动层反复冻融及冬季不完全冻结,会危及铁路路基。图a示意青藏铁路格拉段及沿线年平均气温的分布,其中西大滩至安多为连续多年冻土分布区。,分析青藏高原形成多年冻土的年平均气温比东北高纬地区低的原因。(8分),解析 本题考查冻土的成因。结合材料中多年冻土的介绍,可从青藏高原太阳辐射强、气温年较差小的特点回答。 答案 青藏高原纬度低,海拔高,太阳辐射强;(东北高纬地区年平均气温低于1 1 ,可以形成多年冻土。)青藏高原气温年较差小,当年平均气温同为1 1 时,冬季气温高,冻结厚度薄,夏季全部融化,不能形成多年冻土。,

    展开阅读全文
    提示  163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2020年高考专用)第二章 自然地理环境中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 第1讲 第1课时 大气受热过程与气温.pptx
    链接地址:https://www.163wenku.com/p-360364.html

    Copyright@ 2017-2037 Www.163WenKu.Com  网站版权所有  |  资源地图   
    IPC备案号:蜀ICP备2021032737号  | 川公网安备 51099002000191号


    侵权投诉QQ:3464097650  资料上传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

    163文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