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签 分享 收藏 举报 版权申诉 / 32
上传文档赚钱

类型(高考专用)第三章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区域差异第2讲 第2课时.doc

  • 上传人(卖家):LY520
  • 文档编号:360226
  • 上传时间:2020-03-12
  • 格式:DOC
  • 页数:32
  • 大小:3.82MB
  • 【下载声明】
    1. 本站全部试题类文档,若标题没写含答案,则无答案;标题注明含答案的文档,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2. 本站全部PPT文档均不含视频和音频,PPT中出现的音频或视频标识(或文字)仅表示流程,实际无音频或视频文件。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3. 本页资料《(高考专用)第三章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区域差异第2讲 第2课时.doc》由用户(LY520)主动上传,其收益全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该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请根据预览情况,自愿下载本文。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5.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及以上版本和PDF阅读器,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关 键  词:
    高考专用第三章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区域差异第2讲 第2课时 高考 专用 第三 地理环境 整体性 区域 差异 课时 下载 _一轮复习_高考专区_地理_高中
    资源描述:

    1、第2课时自然环境的差异性最新考纲核心素养定位考情报告地理环境的地域分异规律1.识记自然带的概念,理解气候分布与自然带之间的关系。(区域认知、综合思维)2.理解自然带的分异规律及其成因。(综合思维)3.能够运用地域分异规律分析和判断地理问题。(综合思维、地理实践力)1.以区域图、地理事物分布图或示意图为背景,考查自然带、植被类型及地域分异规律。2.考查频度较高,以选择题为主,综合题也有考查。梳 理 知 识 体 系再 现 基 础 知 识一、陆地自然带1.成因2.特点:形成了具有一定宽度、呈带状分布的陆地自然带。3.陆地自然带与世界气候类型的对应关系不同的气候形成与之相对应的自然带,不同的自然带都有

    2、与之对应的气候类型。如下图所示(以北半球为例):【疑难辨析1】气候类型与自然带是一一对应关系吗?提示不是。同一种气候类型可能形成不同的自然带,如:温带大陆性气候可形成温带草原带和温带荒漠带。同一个自然带可能发育在不同的气候条件下。如:温带落叶阔叶林带发育在温带季风气候和温带海洋性气候条件下。二、地域分异规律1.纬度地带性和经度地带性分异规律(1)纬度地带性分异规律(MN方向)成因:热量从低纬度向高纬度递减。表现:沿纬线延伸,随纬度变化,如在大陆西岸,从赤道向南北两极,自然带依次是热带雨林带、热带稀树草原带、热带荒漠带、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温带落叶阔叶林带、亚寒带针叶林带、寒带苔原带等,各自然带

    3、均呈东西方向延伸。典型地区:低纬度和北半球中高纬度地区。(2)经度地带性分异规律(OP方向)成因:同纬度地带,降水量从沿海向内陆递减。表现:沿经线延伸,随经度变化,如在OP沿线地区,从大陆东岸到大陆西岸,自然带依次为温带落叶阔叶林带、温带草原带、温带荒漠带、温带草原带、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各自然带均呈南北方向延伸。典型地区:中纬度地区。思维拓展陆地植被水平地域分异与纬度、湿度的关系(1)沿海地区纬度增加,温度降低,植被类型由热带雨林到针叶林和苔原。(2)同一纬度,随湿度减小,植被从森林到草原、荒漠。【疑难辨析2】纬度地带分异规律总是东西方向延伸南北方向更替吗?提示不一定。南北美洲西海岸的自然带

    4、是南北延伸,南北更替。2.垂直地带性分异规律(1)成因:随高度上升,温度降低、降水变化。(2)表现:大致随等高线延伸,垂直方向更替。(3)典型地区:纬度低、海拔高的山地。3.非地带性分异规律(1)成因:地方地形、地方气候、较大范围地面组成物质等差异。(2)表现:沿一定地势剖面发生变化。(3)马达加斯加岛上的地方性分异马达加斯加岛西半部为热带草原,而东半部由于地处山地迎风坡,以及沿岸有暖流经过的影响,却是热带雨林。三、主要陆地自然带1.空间分异的制约因素:热量和水分。2.主要类型分布植被因纬度和热量条件差异分出的种类森林自然带湿润和半湿润地区森林热带雨林带、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温带落叶阔叶林带、

    5、亚寒带针叶林带和寒带冰原带等草原自然带半湿润、半干旱的内陆地区以草本植物为主热带草原带、温带草原带荒漠自然带干旱地区旱生植物热带荒漠带和温带荒漠带四、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与因地制宜考点一水平(纬度地带性、经度地带性)地域分异规律【例1】(2017全国卷,13)下图为我国东部地区某城市街道机动车道与两侧非机动车道绿化隔离带的景观对比照片,拍摄于2017年3月25日。数年前,两侧的绿化隔离带按同一标准栽种了常绿灌木;而如今,一侧灌木修剪齐整(左图),另一侧则杂树丛生,灌木零乱(右图)。拍摄当日,这些杂树隐有绿色,新叶呼之欲出。据此完成(1)(3)题。(1)当地的自然植被属于()A.常绿阔叶林 B.

    6、落叶阔叶林C.常绿硬叶林 D.针叶林(2)造成图示绿化隔离带景观差异的原因可能是该街道两侧()A.用地类型差异 B.居民爱好差异C.景观规划不同 D.行政管辖不同(3)图示常绿灌木成为我国很多城市的景观植物,制约其栽种范围的主要自然因素是()A.气温 B.降水 C.光照 D.土壤尝试自解(1)_(2)_(3)_审题能力培养第1步从文字材料中获取信息图中某城市绿化隔离带的景观位于我国东部地区,季节是春季。“当日,这些杂树隐有绿色,新叶呼之欲出”,可以判断当地春季时树木发新芽,为落叶阔叶林。数年前,两侧的绿化隔离带按统一标准栽种了常绿灌木,一方面说明常绿灌木为栽种,并不是当地原生植被;另一方面说明

    7、当时景观规划是相同的。常绿灌木的生长需要全年有足够的热量,且冬季平均气温在0 以上。第2步从图示材料中获取信息答案(1)B(2)D(3)A1.陆地自然带水平地域分异规律地域分异规律纬度地带分异(由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干湿度地带分异(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影响因素主导因素热量(太阳辐射)水分(海陆位置)重要因素水分热量成因总结太阳辐射由赤道向两极递减,即以热量为基础水分条件沿经度变化的方向变化,即以水分为基础分布特征延伸方向纬线方向(东西方向)经线方向(南北方向)更替方向纬度变化方向(南北方向)经度变化方向(东西方向)典型地区低纬度和高纬度地区中纬度地区典型景观变化例证2.水平地域分

    8、异规律(1)赤道向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纬度地带性):主导因素是热量,在高纬度、低纬度地区最明显。(2)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经度地带性规律):主导因素是水分,在中纬度地区表现明显。1.(2019东莞调研)下图是“某区域自然景观分布图”。读图完成12题。(1)图示植被类型的变化,体现了()A.纬度地带分异 B.干湿度地带分异C.垂直地域分异 D.地方性分异(2)该区域植被景观的差异,产生的基础因素是()A.光照 B.热量 C.水分 D.土壤答案(1)B(2)C2.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下图是我国第28次南极科考航线和P大陆自然带分布示意图。分析P大陆自然带分布所体现的地域分异规律,并

    9、说明其主要影响因素。解析P大陆为澳大利亚大陆,自然带主要有两大特点:大分水岭东侧自然带南北更替,体现了纬度地带性分异规律;整体从沿海向内陆呈半环状变化,主要体现了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干湿度地带分异)规律。答案从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主要影响因素是热量;从沿海到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主要影响因素是水分。素养区域认知:自然带类型判读1.(2014全国卷,45)下图中K岛于1983年火山爆发,植被消失殆尽。1987年,该岛上已有64种植物生长旺盛。据研究,百年之内该岛上的天然植被就可以恢复。据此完成(1)(2)题。 (1)K岛天然植被类型属于()A.热带雨林 B.热带草原C.亚热带常绿硬叶林

    10、D.亚热带常绿阔叶林(2)与相同植被类型的大陆地区相比,K岛植被恢复迅速的独特条件是()A.海拔高 B.种源丰富C.火山灰深厚 D.光照充足解析第(1)题,由经纬网及海陆分布状况判断图示区域属于马来群岛的一部分,图中面积较大的岛屿为爪哇岛。该区域地处热带雨林气候区,所以K岛天然植被类型属于热带雨林。第(2)题,据材料可知,K岛屿与大陆上的热带雨林相比,K岛没有种源和光照优势,海拔高也不是恢复植被的优势,火山灰可形成肥沃的土壤,利于植被生长。答案(1)A(2)C2.(2015安徽文综,23)下图为25N32N之间某区域遥感影像。完成下题。图示地区主要的陆地自然带是()A.荒漠带 B.热带草原带C

    11、.热带雨林带 D.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解析本题考查陆地自然带的分布。图示地区为北非和西亚,为副热带高压控制地区,以热带沙漠气候为主,形成荒漠带。答案A3.2017北京文综,41(1),10分伴随着古代陆上和海上丝绸之路的开通,东西方交往不断增加。在海上丝绸之路沿线的东非国家中。马拉维具有独特的自然景观。读图,回答问题。说出该国自然带的类型,并在1月和7月中任选其一,说明该自然带的景观特点和成因。(10分)解析本题考查气候与自然带。根据图文中的信息:东非、10S15S、降水季节分配不均等可判断自然带为热带草原带。1月为湿季,受赤道低气压带影响,气温高、降水多,植物繁茂;7月为干季,受信风带影响,气

    12、温高、降水少,草木枯黄。答案热带草原带。1月植物繁茂,为热带草原的湿季。受赤道低气压带影响,纬度位置低,气温高、降水多。7月草木枯黄,为热带草原的干季。受信风带影响,纬度位置低,气温高、降水少。考点二山地垂直地域分异规律【例2】(2016全国卷,1011)磷是土壤有机质的重要组成元素,也是植物生长的营养元素。土壤水分增加有利于磷累积,气温升高和流水侵蚀会减少土壤中磷累积量。下图示意我国四川西部某山地东坡土壤中磷累积量的垂直变化。据此完成(1)(2)题。(1)磷高累积区是()A.高山草甸带 B.高山冰雪带C.山地针阔叶混交林带 D.常绿阔叶林带(2)与磷高累积区相比,该山坡2 0003 000米

    13、处()A.大气温度较低 B.生物生产量较低C.土壤含水量较低 D.地表径流量较小尝试自解(1)_(2)_审题能力培养从图示材料中获取信息答案(1)A(2)C1.主导因素:水热条件由山麓到山顶,随着海拔升高,气温逐渐降低,降水先增多后减少(一般半山腰最多)。2.分异规律(1)山麓的自然带基本上与当地水平自然带一致。(2)自然带从山麓到山顶的自然带谱,与从当地向高纬方向的水平自然带谱相似。温馨提示影响山地垂直自然带谱复杂程度的因素:纬度(相同海拔高度,纬度越低越复杂)、海拔(纬度相当,海拔越高越复杂)、相对高度(相对高度越大越复杂)同一自然带分布高度:不同山体随纬度增大而降低:同一山体阳坡高、阴坡

    14、低,迎风坡低、背风坡高。同一自然带海拔随纬度的变化规律3.分析山地垂直自然带谱复杂程度影响因素有三个:山体所在纬度:纬度越低越复杂,纬度越高越简单;山体海拔:海拔越高越复杂(当然有极限),海拔越低越简单;山顶与山麓之间的相对高度:相对高度大则复杂,相对高度小则简单。如下图所示。4.分析同一自然带分布海拔的差异影响因素有三个:山体所在纬度:纬度低,分布海拔高,纬度高,分布海拔低;坡向:同一山体,阳坡高,阴坡低;降水:温带地区南北走向的山,背风坡自然带分布海拔高,迎风坡自然带分布海拔低(如太行山迎风坡降水多,但气温稍低,在背风坡相同的海拔处,其降水量比迎风坡少,但气温偏高,如下图)。5.影响雪线高

    15、度的因素夏季气温小于0 的地方有永久性积雪,即夏季气温0 等温线为山体的雪线。雪线是冰雪带的下限,其高度与纬度、坡向和坡度有关。一般来说:温度(热量或纬度)雪线高度与气温呈正相关。即低纬雪线高,高纬雪线低;阳坡雪线高,阴坡雪线低降水因素降水量越大,雪线越低;降水量越小,雪线越高。而迎风坡雪线低,背风坡雪线高地貌因素坡度越大,积雪越易下滑,不利于积雪保存,雪线偏高季节因素夏季气温高,雪线上升;冬季气温较低,雪线下降自然环境变迁、人类活动因素全球变暖、臭氧层破坏,雪线上升;沙漠化导致气候变干,局部地区雪线有所上升,矿物能源燃烧产生的粉尘污染雪面,雪面吸收太阳辐射的能力上升,导致冰雪融化,雪线上升气

    16、候、地貌等因素综合作用喜马拉雅山南坡,既是阳坡,又是迎风坡,但水分条件的影响超过了热量条件,因此雪线高度南坡比北坡低素养一区域认知:山地垂直自然带判读1.(2016全国卷,1011)青藏高原东部及其周边山峰分别经历了1次冰期(末次冰期)、2次冰期和3次冰期,如图所示。据此完成(1)(2)题。(1)按山峰抬升至冰期时终年积雪高度的先后顺序排列,依次是()A.雪宝顶、太白山、果洛山 B.果洛山、雪宝顶、太白山C.太白山、果洛山、雪宝顶 D.雪宝顶、果洛山、太白山(2)点苍山无现代冰川发育,是因为与末次冰期时相比,点苍山现在()A.日照更长 B.气温更高C.植被更密 D.海拔更低解析第(1)题,考查

    17、岩石圈(山地)、大气圈(气温)、水圈(冰川)之间的整体性关系。解读图文信息,经历的冰期次数越多,说明山峰的抬升时间越早,故选B项。第(2)题,山地是否存在现代冰川,与山顶的气温具有直接关系,山顶气温较高,降雪融化难以形成冰川,故选B项。答案(1)B(2)B素养二综合思维:山地垂直带内部分异分析2.(2017全国卷,37,24分)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山地垂直带内部的分异规律,日益为地理学研究所重视。在山地苔原带,植物多样性存在随海拔升高呈单峰变化的规律;在山地苔原带下部,少数植物种类通过种间竞争获得优势,植物多样性较低;随着海拔升高,环境压力变大,种间竞争减弱,植物多样性升高;在更高海拔

    18、区域,适宜生存的植物种类减少。地理科考队调查某山峰的苔原带(海拔2 0002 600米)时发现,该苔原带部分地区存在干扰,导致优势植物数量减少,植物多样性异常;阴、阳坡降水量与坡度差别不大,但植物多样性差异显著(下图)。(1)确定该苔原带遭受干扰的坡向和部位,以及干扰强度的垂直分布特征。(6分)(2)判断在未遭受干扰时,阴坡与阳坡苔原带植物多样性的差异,并说明判断依据。(6分)(3)分析与阴坡相比,苔原带阳坡地表温度和湿度的特点及产生原因。(6分)(4)说明从2 300米至2 600米,阴、阳坡植物多样性差异逐渐缩小的原因。(6分)解析第(1)题,按照材料中揭示的山地垂直带内部的分异规律,在山

    19、地苔原带,植物多样性随海拔升高呈单峰变化规律。可发现阴坡符合这一规律,而阳坡在2 0002 300米范围内,植物多样性出现异常,未按规律呈现多样性增加的特点。第(2)题,材料揭示该苔原带仅部分地区存在干扰,导致优势植物数量减少。这“部分地区”是指阳坡苔原带下部。而中部和上部并未受干扰的情况下,植物多样性明显少于阴坡。第(3)题,阳坡太阳辐射强,热量足,气温高于阴坡,蒸发量大。材料中告知阴、阳坡降水量差别不大,而湿度主要取决于降水量与蒸发量的多少,所以阳坡湿度小于阴坡。第(4)题,阴、阳坡植物多样性差异随海拔升高缩小,说明自然条件的差别变小。主要原因在于,海拔越高,阴、阳坡面积减小,阴、阳坡水热

    20、差异变小,对植物多样性的影响减弱。答案(1)遭受干扰的坡向和部位:阳坡,苔原带的下部(中下部,2 0002 300米左右)。干扰强度分布特征:随海拔升高而降低(海拔越低,干扰越强烈)。(2)(未遭受干扰时)阴坡较阳坡植物多样性高。依据:(按单峰变化规律)阳坡苔原带的植物多样性最高值应在中部(2 300米左右),低于阴坡最高值。(3)特点:阳坡地表温度高,湿度低(水分条件差)。原因:阳坡太阳辐射强,地表温度高,蒸发强度大;阳坡融雪早,蒸发历时长。(4)随着海拔升高,阴、阳坡面积减小,坡面差异对植物多样性的影响减弱;阴、阳坡相互影响(水分、热量交换作用)增强。考点三山地垂直自然带谱示意图的判读(常

    21、考20类基础图示之十三)【例3】(高考经典题)下图为某山地的垂直带谱示意图。读图,回答(1)(2)题。(1)图中所示山地()A.各自然带的界线随季节变化而移动B.北坡热量条件差,林带上界比南坡低C.南坡冰雪带下界因降水量大而较低D.南北坡山麓水平距离造成基带差异大(2)该山地位于()A.喜马拉雅山脉 B.天山山脉C.祁连山脉 D.昆仑山脉尝试自解(1)_(2)_审题能力培养从图示材料中获取信息答案(1)C(2)A1.依基带判定温度带、气候类型可依据自然带与气候类型的对应关系,通过基带自然带确定该地温度带、气候类型,进而判断该山地所属位置,甚至山体名称。如基带为常绿阔叶林,说明位于亚热带地区。2

    22、.依带谱推断某处自然带类型依据带谱与当地从赤道向两极地域分异规律一致规律,可推断某一自然带名称。3.据同一自然带的分布高度判断纬度差异同类自然带在低纬的山地分布海拔较高,在高纬的山地分布海拔较低。4.根据不同山坡自然带分布海拔的不同判断山坡坡向(1)东西走向的山自然带分布海拔高的为阳坡,自然带分布海拔低的为阴坡。由此也可判断南北半球。如下图甲所示。(2)南北走向的山(温带地区)自然带分布海拔高的为背风坡,自然带分布海拔低的为迎风坡,如图乙所示。5.根据雪线的高低判断迎风坡和背风坡雪线高的为背风坡,雪线低的为迎风坡。读世界某山地植被垂直分布图,回答(1)(2)题。(1)该山地位于()A.南半球低

    23、纬度地区 B.南半球中纬度地区C.北半球纸纬度地区 D.北半球中纬度地区(2)该山地迎风坡的盛行风是()A.东北信风 B.东南信风C.西风 D.东南季风解析第(1)题,读图可知,落叶阔叶林在南坡的分布海拔上限高于北坡,因此南坡为阳坡,该地区位于北半球;山麓地带为耕地和牧场,耕地和牧场之上为落叶阔叶林,由此可知,该地区应位于中纬度地区,故选D项。第(2)题,由上题可知,该山地位于北半球中纬度地区,可排除A、B项;若该山地地处季风区,山地南坡应为东南季风的迎风坡,而该地北坡为迎风坡,排除D项。答案(1)D(2)C素养区域认知:通过坐标图分析垂直地域分异规律1.(2017北京文综,8)下图表示喜马拉

    24、雅山脉某区域不同海拔四个站点的最冷、最热月平均气温。读图,回答下题。该山地()A.海拔3 000米左右积雪终年不化B.气温年较差随海拔升高递增C.位于喜马拉雅山脉南坡D.地处板块的生长边界解析本题考查气温的垂直变化、板块构造学说及垂直地域分异规律。读图可知,海拔3 000米左右月均温都在0 以上,故没有终年积雪,A项错误;气温年较差随海拔升高而递减,B项错误;该山地基带月均温多在15 以上,且山麓海拔低,接近海平面,应该位于喜马拉雅山脉南坡,C项正确;喜马拉雅山脉地处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的碰撞带,为消亡边界,D项错误。答案C2.(2018江苏地理,910)下图为“我国西部某山地北坡垂直带谱示意

    25、图”。据该山地海拔2 5003 400 m间的一小流域水量平衡实验资料,流域多年平均降水量为460 mm,水量支出中蒸发占28%,下渗占2%,不产生地表径流。据此回答(1)(2)题。(1)该小流域内水量支出占比最大的是()A.地表蒸发 B.植物截留和蒸腾C.地下径流 D.转化为固态水(2)甲表示的自然带是()A.山地落叶阔叶林带 B.山地草原带C.山地常绿阔叶林带 D.荒漠带解析第(1)题,根据文字信息可知,该小流域不产生地表径流,水量支出中下渗只占2%,蒸发量占28%,另有70%应该是通过植物截留和蒸腾作用消耗的。这是因为小流域海拔2 5003 400 m,山地针叶林分布广,森林生长过程中消

    26、耗的水分较多,B对,A、C错;小流域海拔2 5003 400 m不属于冰雪带,降水不会大量转化为固态水,D错。第(2)题,根据上题分析可知,该山地位于我国西北地区,甲地海拔较高,位于1 7002 400 m,年平均降水量为230330 mm,故不可能形成山地落叶阔叶林带和山地常绿阔叶林带,A、C错;北坡海拔2 4003 400 m范围内降水较多,形成山地针叶林带。甲位于山地针叶林带下方,年平均降水量230330 mm,应为山地草原带,B对;荒漠带年平均降水量一般在200 mm以下,甲地降水量较多,不可能形成荒漠带,D错。答案(1)B(2)B考点四非地带性现象及其成因【例4】(2015江苏地理)

    27、林线是指高海拔山地的森林分布上限。下图为根据我国各地山地监测数据以及气象资料模拟的林线高度分布示意图。读图回答(1)(2)题。(1)甲地位于喜马拉雅山东端,林线高于青藏高原其他地区。其主要原因是()A.纬度低,气温较高B.太阳辐射强,气温高C.地势高,气温低、降水少D.西南季风影响显著,水热条件好(2)乙地森林多生长在地势较高的区域,而河谷和平地却少有分布,其主要原因是()A.冷空气下沉,河谷气温低B.地势低平,降水较少C.冻土发育,排水不畅D.位于背风坡,气候干燥尝试自解(1)_(2)_审题能力培养从图示材料中获取信息答案(1)D(2)C1.常见的地方性分异及其成因因素地区自然带和地表景观成

    28、因地带性分布(理想状况)非地带性分布(现实状况)海陆分布南半球中高纬度地区苔原带、针叶林带无南半球该纬度无陆地地形南美洲巴塔哥尼亚高原温带草原带、温带落叶阔叶林带温带荒漠带安第斯山脉阻挡西风,处于背风坡科迪勒拉山系西侧东西延伸,南北更替,呈带状南北延伸,南北更替,呈长条状科迪勒拉山系的阻挡东非高原热带雨林带热带草原带地势高,气温较低,对流弱,降水少洋流北半球中高纬度的大陆东西两岸东西两岸的自然带分布纬度应该大致相当东岸向较低纬度延伸,西岸向较高纬度延伸北半球中高纬度,大陆东岸是寒流,降温减湿;大陆西岸是暖流,增温增湿南半球副热带地区的大陆西岸森林带或草原带热带荒漠带寒流起降温减湿作用水分昆仑山

    29、麓温带荒漠带绿洲冰雪融水和地下水丰富尼罗河谷地热带荒漠带绿洲尼罗河河水灌溉2.地域分异规律与非地带性的判断方法依据该现象所处的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和海拔,按照地带性规律判断是什么自然带,然后将实际自然带与理论上的自然带相比较,如果一致就是地域分异规律;如果不一致就是非地带性现象。如40S50S安第斯山的东侧分布着温带荒漠带,因而为非地带性。(2019济南市一模)河谷地带本应是最不缺水的地方,可在西藏昌都,金沙江、澜沧江与怒江流过的峡谷,却大多干旱少雨,甚至一派亚热带荒漠景象,它们被称为“干热河谷”。据此回答(1)(2)题。昌都地区水系及主要峡谷分布图(1)按照地域分异规律,这些“干热河谷”的谷底

    30、应分布的植被为()A.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B.高山草原与草甸C.亚热带草原 D.温带落叶阔叶林(2)“干热河谷”的成因是()A.大气环流 B.海陆位置C.热岛效应 D.焚风效应解析第(1)题,从图中可以看出,该地位于30N附近,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所以按照地域分异规律,这些“干热河谷”的谷底植被应为亚热带常绿阔叶林。第(2)题,在西藏昌都,金沙江、澜沧江与怒江流过的峡谷大多干旱少雨,主要原因是受地形影响,在背风坡产生了焚风效应,降水少。所以D项正确。答案(1)A(2)D素养综合思维:山地植被垂直变化分析(高考经典题)达尔文在南美洲考察期间,在地看到热带雨林景观,在地观察到安第斯山植被的垂直变化现

    31、象。读下图,回答问题。在达尔文看到的地景观和地现象中,任选其一说明成因。解析由图可知,地纬度较低,气温较高;地处东南信风迎风海岸,且沿岸有暖流经过,降水多,从而形成热带雨林气候。地地处安第斯山地,气温和降水随海拔升高而产生明显变化,造成植被在垂直方向上的明显变化。答案地:地处低纬,气温高,位于东南信风迎风海岸,沿岸有暖流,降水丰沛,形成热带雨林。地:山地海拔高,从山麓到山顶,随海拔升高,气温降低,降水变化,形成垂直气候带,从而形成植被的垂直变化现象。限时规范专练(时间:45分钟满分:9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1小题,每小题4分,共44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32、)(2019广东梅州一模)下图是“植被类型与温度、降水量的关系示意图”,图中植被类型为阔叶林、针叶林、热带雨林、草原、苔原、荒漠。读图完成12题。1.图中各代号中表示海南岛典型植被类型的是()A.甲 B.乙 C.丙 D.丁2.图中可显示的信息错误的是()A.从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B.由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C.从山麓到山顶的垂直地域分异D.非地带性规律表现不明显解析第1题,海南岛为热带季风气候,典型植被为热带季雨林;结合图示温度和降水变化,及材料中的六种植被类型,可判断甲、乙、丙、丁分别为:荒漠、草原、苔原、热带雨林;则D正确。第2题,读图,根据气温变化趋势,图中丁、戊、己植被类型更替是

    33、以热量差异为基础的,表示从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则A表述正确。图中丙、乙、己植被类型变化是以水分差异为基础的,表示由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则B表述正确。图中降水变化不能显示出迎风坡、背风坡以及海拔差异,故不能反映从山麓到山顶的垂直地域分异,则C表述错误。图示区域跨温度带、干湿地区的范围广,没能体现非地带性规律,则D表述正确。答案1.D2.C(2019广东深圳一模)温带雨林是地球上由针叶树或阔叶树组成的森林植被类型。与热带雨林相比,温带雨林也有高大的乔木、茂盛的灌木和众多的附生植物,但生物种类少。下图示意世界上温带雨林的分布地区。据此完成35题。3.温带雨林一般分布在()A.受西风影响的

    34、中纬度大陆西岸B.多地形雨的高山地带C.温带海洋性气候的降水丰沛区D.暖流经过的沿海地区4.与热带雨林相比,温带雨林生物种类少的主要原因是()A.自然环境单调,自然条件恶劣B.冬季气温偏低,水热组合欠佳C.多云雾降水天气,光照热量不足D.有机质来源少,土壤发育程度低5.南、北美洲温带雨林呈狭长状分布,其主要影响因素是()A.洋流流向 B.地形格局C.大气环流 D.海陆分布解析第3题,读图可知,温带雨林分布地区多位于南北纬4060大陆西岸的温带海洋性气候区,这些地区全年受西风影响,加之受地形抬升的影响,降水较为丰沛,但并非所有的中纬度大陆西岸及多地形雨的高山地带都有温带雨林分布;南美洲的温带雨林

    35、分布区沿岸有寒流流经。第4题,与热带雨林相比,温带雨林的热量条件较差,冬季气温偏低,所以生物种类较少。第5题,南北美地区的温带雨林主要分布在中纬度的温带海洋性气候区,受东部高大山地的阻挡,降水较多的温带海洋性气候主要分布在西部,且呈南北条带状分布,故其呈狭长状分布的主要影响因素为地形格局。答案3.C4.B5.B(2018江西八校4月联考)贡嘎山位于四川西部,下表示意该山东坡某海拔范围由低到高()四种植被垂直带某年10月时的生物量及其分配构成。读表回答68题。乔木层(%)灌木层(%)草本层(%)总计生物量(吨/公顷)98.251.620.13233.4997.872.080.05524.5597

    36、.412.450.14415.8195.064.9420.866.该海拔范围内物种优势最显著的是()A.苔原 B.草本 C.灌木 D.乔木7.植被带是()A.常绿阔叶林带 B.山地针叶林带C.高山灌丛带 D.高山草甸带8.推断导致植被带、生物量高于的主要因素是()A.光照 B.气温 C.降水量 D.土壤解析第6题,表中信息显示该海拔范围内乔木层所占的比重最大,且总计生物量也最大,则乔木是优势最显著的物种。第7题,该山地位于四川西部,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其基带应为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植被带乔木层占比大,应是森林带;但海拔较高,不可能为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则是山地针叶林带。第8题,“由低到高()”

    37、,说明“、”位于半山腰,而“”位于山麓地带;由于地形的抬升作用,海拔较高处的降水会多于山麓地带,而生物量较大。气温应随海拔升高而降低;光照与坡度有关,材料中没有体现坡度信息;土壤在同一山坡差别不大。答案6.D7.B8.C(高考海南地理)我国天然白桦林主要分布在东北地区,北京喇叭沟门有一片天然白桦林。下图示意喇叭沟门在北京的位置。据此完成911题。9.北京的地带性植被属于()A.常绿阔叶林 B.针阔叶混交林C.落叶阔叶林 D.针叶林10.喇叭沟门有天然白桦林分布的主导因素是()A.纬度位置 B.海陆位置C.大气环流 D.地形11.北京香山红叶最佳观赏期一般在10月下旬至11月初,那么,赴喇叭沟门

    38、观赏白桦林金黄色树叶美景宜选在()A.9月中旬 B.10月上旬C.10月下旬 D.11月中旬解析第9题,北京的气候类型为温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形成的地带性植被为温带落叶阔叶林。第10题,根据我国天然白桦林主要分布在东北地区,而喇叭沟门却有天然白桦林分布,具有非地带性现象,图示喇叭沟门附近海拔较高,受地形影响,气温和降水发生变化,生成天然白桦林。第11题,喇叭沟门的纬度、海拔都比香山要高,说明热量条件比较差,因此观赏白桦林金黄色树叶美景要比香山红叶稍早。答案9.C10.D11.B二、综合题(共46分)12.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4分)马达加斯加岛是世界第四大岛,岛上

    39、动植物种类非常丰富,其中80%为特有物种。马达加斯加经济以农业为主,是世界上最不发达的国家之一。 目前该国人口已超过2 000万,年增长率为3%。近年来,马达加斯加岛一些动植物资源面临灭绝威胁,引起世界的关注。(1)说出图中沿AB线分布的自然带和反映的地带性规律及影响因素。(6分)(2)说出马达加斯加岛东西两侧自然植被类型并分析形成原因。(8分)(3)分析马达加斯加岛动植物多特有物种的原因。(4分)(4)分析马达加斯加岛动植物资源面临灭绝威胁的原因。(6分)解析第(1)题,结合图中气候类型分布可判断自然带分布,南北方向自然带变化反映的是由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其影响因素是热量。第(2)题,

    40、岛屿东西两侧的自然植被类型及形成原因可从地形、洋流等方面分析。第(3)题,马达加斯加岛动植物多特有物种的原因应从岛屿的位置、地形等方面分析。第(4)题,马达加斯加岛动植物资源面临灭绝威胁的原因应从人类活动、气候变化等方面分析。答案(1)自然带分布: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热带荒漠带、热带稀树草原带、热带雨林带、热带稀树草原带、热带荒漠带、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规律:由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影响因素:热量。(2)自然植被类型:东侧为热带雨林;西侧为热带草原。原因:东侧处于东南信风的迎风地带,气流受纵贯南北的山地抬升,易形成降水,加之沿岸暖流流经增温增湿,终年降水较多,形成热带雨林气候,发育热带雨林

    41、;西侧处于背风地带。降水少,形成热带草原气候,发育热带草原。(3)该岛长期与大陆分离,形成独立的生物进化环境;岛屿面积大,多山地,自然条件空间差异较大。(4)人类活动使森林、草原面积减少,动植物生存空间减少;掠夺式猎杀某些种类动物或采伐某些种类植物,致使其数量急剧下降;生产、生活活动造成环境污染,动植物生存环境受到破坏;全球气候变化,动植物生存环境改变。13.(2018山东烟台4月模拟)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2分)物种生长的范围和生长条件的研究,日益为地理学界研究所重视。“红石滩”景观,是橘色藻附着于岩石上呈现的景观,主要分布在川西、滇西北、藏东南等雪山冰川附近的河谷里,它的形成必须

    42、要满足有大量原生的石头(即表面干净、没有任何其他植物生长)。下图示意四川西部贡嘎山“红石滩”景观。(注:郁闭度指森林中乔木树冠遮蔽地面的程度,它是反映林分密度的重要指标。)(1)说明“红石滩”景观形成需要的条件。(4分)(2)分析“红石滩”景观在我国西南地区分布海拔较高的原因。(4分)(3)指出贡嘎山郁闭植被东、西坡分布上限的差异并分析原因。(6分)(4)简述“红石滩”景观多分布在郁闭植被分布区附近的原因。(8分)解析第(1)题,由材料中“红石滩”景观主要分布在雪山冰川附近的河谷里可以得出其形成的条件:海拔高,气温低,空气潮湿。橘色藻附着于表面干净的原生岩石上,丰富的矿物为藻类生长提供养分。第

    43、(2)题,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我国南方以亚热带气候为主,纬度低、热量丰富,高海拔地区气温较低,可满足“红石滩”形成的条件。第(3)题,影响植被生长状况的条件主要是水热及其组合状况,我国西南地区夏季受西南季风影响显著,西坡为迎风坡,降水丰富,水热条件好,植被生长茂密,郁闭度高。第(4)题,读图可知,郁闭植被分布区位于流石滩下方,海拔4 000米左右。相比较高的流石滩,郁闭植被分布区海拔较低,温度适宜;郁闭植被分布区多河谷,湿度大,构造活跃且为泥石流途经区,为“红石滩”景观的形成提供了较多的原石。郁闭植被分布区海拔较高,人为破坏较少等。答案(1)温度较低的气温条件;潮湿干净的环境;大量裸露的原石环境;丰富的矿物等。(2)西南地区以山地为主,地形复杂多样;纬度较低,但平均海拔较高,山体上部气温较低,满足“红石滩”景观形成的条件等。(3)差异:西坡分布的上限高于东坡。主要原因:贡嘎山西侧受来自印度洋的西南季风的影响,地处迎风坡,降水丰富,水热组合状况好,植被生长茂密,郁闭度高。(4)相比较高的流石滩,郁闭植被分布区海拔较低,温度适宜;郁闭植被分布区多河谷,湿度大,构造活跃且为泥石流的途经区,为“红石滩”景观的形成提供了较多的原石;相比海拔较低处,郁闭植被分布区人为破坏较少等。

    展开阅读全文
    提示  163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高考专用)第三章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区域差异第2讲 第2课时.doc
    链接地址:https://www.163wenku.com/p-360226.html
    LY520
         内容提供者      个人认证 实名认证

    Copyright@ 2017-2037 Www.163WenKu.Com  网站版权所有  |  资源地图   
    IPC备案号:蜀ICP备2021032737号  | 川公网安备 51099002000191号


    侵权投诉QQ:3464097650  资料上传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

    163文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