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课件)生物化学第九章糖的消化与吸收.ppt
- 【下载声明】
1. 本站全部试题类文档,若标题没写含答案,则无答案;标题注明含答案的文档,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2. 本站全部PPT文档均不含视频和音频,PPT中出现的音频或视频标识(或文字)仅表示流程,实际无音频或视频文件。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3. 本页资料《(教学课件)生物化学第九章糖的消化与吸收.ppt》由用户(三亚风情)主动上传,其收益全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该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请根据预览情况,自愿下载本文。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5.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及以上版本和PDF阅读器,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教学课件 教学 课件 生物化学 第九 消化 吸收
- 资源描述:
-
1、一、糖的消化一、糖的消化人类食物中的糖主要有植物淀粉、动人类食物中的糖主要有植物淀粉、动物糖原以及麦芽糖、蔗糖、乳糖、葡萄糖物糖原以及麦芽糖、蔗糖、乳糖、葡萄糖等,其中以淀粉为主。等,其中以淀粉为主。消化部位:消化部位:主要在小肠,少量在口腔。主要在小肠,少量在口腔。第一节第一节 糖的消化吸收糖的消化吸收第1页,共144页。淀粉淀粉 麦芽糖麦芽糖+麦芽三糖麦芽三糖(40%)(25%)-临界糊精临界糊精+异麦芽糖异麦芽糖 (30%)(5%)葡萄糖葡萄糖 唾液中的唾液中的-淀粉酶淀粉酶 -葡萄糖苷酶葡萄糖苷酶 -临界糊精酶临界糊精酶 消化过程:消化过程:肠粘膜肠粘膜上皮细胞上皮细胞刷状缘刷状缘 口
2、腔口腔 肠腔肠腔 胰液中的胰液中的-淀粉酶淀粉酶 第2页,共144页。食物中含有的大量纤维素,因人体内食物中含有的大量纤维素,因人体内无无-糖苷酶而不能对其分解利用,但却具有刺糖苷酶而不能对其分解利用,但却具有刺激肠蠕动等作用,也是维持健康所必需。激肠蠕动等作用,也是维持健康所必需。第3页,共144页。二、糖的吸收二、糖的吸收 吸收部位:小肠上段吸收部位:小肠上段 吸收形式:单糖吸收形式:单糖 第4页,共144页。ADP+Pi ATP G Na+K+Na+泵泵小肠粘膜细胞小肠粘膜细胞肠腔肠腔门静脉门静脉 吸收机制:吸收机制:Na+依赖型葡萄糖转运体依赖型葡萄糖转运体(Na+-dependent
3、 glucose transporter,SGLT)刷状缘刷状缘细胞内膜细胞内膜第5页,共144页。n葡萄糖转运进入细胞葡萄糖转运进入细胞 这一过程依赖于葡萄糖转运体这一过程依赖于葡萄糖转运体(g l u c o s e transporter,GLUT)。三、糖代谢的概况三、糖代谢的概况小肠肠腔小肠肠腔肠粘膜上皮细胞肠粘膜上皮细胞门静脉门静脉肝脏肝脏体循环体循环SGLT各种组织细胞各种组织细胞GLUT第6页,共144页。葡萄糖葡萄糖酵解酵解途径途径丙丙酮酮酸酸有氧有氧无氧无氧 H2O及及CO2乳酸乳酸糖异生途径糖异生途径 乳酸、氨基酸、甘油乳酸、氨基酸、甘油糖原糖原肝糖原分解肝糖原分解 糖原
4、合成糖原合成 磷酸戊磷酸戊糖途径糖途径 核糖核糖+NADPH+H+淀粉淀粉消化与吸收消化与吸收 ATP第7页,共144页。第二节第二节 糖的分解代谢糖的分解代谢第8页,共144页。在机体缺氧条件下,葡萄糖经一系列酶促反应生在机体缺氧条件下,葡萄糖经一系列酶促反应生成丙酮酸进而还原生成乳酸的过程称为糖酵解成丙酮酸进而还原生成乳酸的过程称为糖酵解(glycolysis),亦称糖的无氧氧化,亦称糖的无氧氧化(anaerobic oxidation)。糖酵解的反应部位:胞浆。糖酵解的反应部位:胞浆。一、糖的无氧分解一、糖的无氧分解第9页,共144页。糖无氧氧化反应过程分为酵解途径糖无氧氧化反应过程分为
5、酵解途径和乳酸生成两个阶段和乳酸生成两个阶段 第一阶段:由葡萄糖分解成丙酮酸第一阶段:由葡萄糖分解成丙酮酸(pyruvate),称,称之为糖酵解途径之为糖酵解途径(glycolytic pathway)。第二阶段:由丙酮酸转变成乳酸。第二阶段:由丙酮酸转变成乳酸。n糖酵解分为两个阶段:糖酵解分为两个阶段:第10页,共144页。葡萄糖磷酸化为葡萄糖磷酸化为6-磷酸葡萄糖磷酸葡萄糖 ATP ADPMg2+己糖激酶(hexokinase)Glu G-6-P F-6-P F-1,6-2PATP ADP ATP ADP 1,3-二磷酸甘油酸二磷酸甘油酸3-磷酸甘油酸磷酸甘油酸2-磷酸甘油酸磷酸甘油酸丙酮
6、酸丙酮酸磷酸二磷酸二羟丙酮羟丙酮3-磷酸磷酸甘油醛甘油醛NAD+NADH+H+ADPATPADPATP磷酸烯醇式丙酮酸磷酸烯醇式丙酮酸葡萄糖葡萄糖 O CH2HO H HOOHH OH H OH H H6-磷酸葡萄糖磷酸葡萄糖(glucose-6-phosphate,G-6-P)P P O CH2OH HOOHH OH H OH H H 第11页,共144页。哺乳类动物体内已发现有哺乳类动物体内已发现有4种己糖激酶同工酶,种己糖激酶同工酶,分别称为分别称为至至型。肝细胞中存在的是型。肝细胞中存在的是型,型,称为葡萄糖激酶称为葡萄糖激酶(glucokinase)。它的特点是:对葡萄糖的亲和力很低
7、;受激素它的特点是:对葡萄糖的亲和力很低;受激素调控。调控。这些特性使葡萄糖激酶在维持血糖水平和糖代谢中这些特性使葡萄糖激酶在维持血糖水平和糖代谢中起着重要的生理作用。起着重要的生理作用。第12页,共144页。6-磷酸葡萄糖转变为磷酸葡萄糖转变为 6-磷酸果糖磷酸果糖己糖异构酶 GluG-6-PF-6-PF-1,6-2PATPADPATPADP1,3-二磷酸甘油酸二磷酸甘油酸3-磷酸甘油酸磷酸甘油酸2-磷酸甘油酸磷酸甘油酸丙酮酸丙酮酸磷酸二磷酸二羟丙酮羟丙酮3-磷酸磷酸甘油醛甘油醛NAD+NADH+H+ADPATPADPATP磷酸烯醇式丙酮酸磷酸烯醇式丙酮酸6-磷酸葡萄糖磷酸葡萄糖 P P O
8、 CH2OH HOOHH OH H OH H H6-磷酸果糖磷酸果糖 (fructose-6-phosphate,F-6-P)第13页,共144页。6-磷酸果糖转变为磷酸果糖转变为1,6-双磷酸果糖双磷酸果糖 ATP ADP Mg2+6-磷酸果糖激酶-1GluG-6-PF-6-PF-1,6-2PATPADPATPADP1,3-二磷酸甘油酸二磷酸甘油酸3-磷酸甘油酸磷酸甘油酸2-磷酸甘油酸磷酸甘油酸丙酮酸丙酮酸磷酸二磷酸二羟丙酮羟丙酮3-磷酸磷酸甘油醛甘油醛NAD+NADH+H+ADPATPADPATP磷酸烯醇式丙酮酸磷酸烯醇式丙酮酸l6-磷酸果糖激酶磷酸果糖激酶-1(6-phosphfruct
9、okinase-1)6-磷酸果糖磷酸果糖 1,6-双磷酸果糖双磷酸果糖(1,6-fructose-biphosphate,F-1,6-2P)第14页,共144页。CH2OHOCCCCCH2OOHOHOHHHP PP P1,6-双磷酸果糖双磷酸果糖 磷酸己糖裂解成磷酸己糖裂解成2分子磷酸丙糖分子磷酸丙糖 醛缩酶醛缩酶(aldolase)GluG-6-PF-6-PF-1,6-2PATPADPATPADP1,3-二磷酸甘油酸二磷酸甘油酸3-磷酸甘油酸磷酸甘油酸2-磷酸甘油酸磷酸甘油酸丙酮酸丙酮酸磷酸二磷酸二羟丙酮羟丙酮3-磷酸磷酸甘油醛甘油醛NAD+NADH+H+ADPATPADPATP磷酸烯醇式丙
10、酮酸磷酸烯醇式丙酮酸磷酸二羟丙酮磷酸二羟丙酮 3-磷酸甘油醛磷酸甘油醛 +CHOCHOHCHOHOHCH2POCH2P POCH2OHCOCH2POCH2P PO第15页,共144页。磷酸丙糖的同分异构化磷酸丙糖的同分异构化GluG-6-PF-6-PF-1,6-2PATPADPATPADP1,3-二磷酸甘油酸二磷酸甘油酸3-磷酸甘油酸磷酸甘油酸2-磷酸甘油酸磷酸甘油酸丙酮酸丙酮酸磷酸二磷酸二羟丙酮羟丙酮3-磷酸磷酸甘油醛甘油醛NAD+NADH+H+ADPATPADPATP磷酸烯醇式丙酮酸磷酸烯醇式丙酮酸磷酸丙糖异构酶磷酸丙糖异构酶(phosphotriose isomerase)3-磷酸甘油醛
11、磷酸甘油醛 CHOCHOHCHOHOHCH2POCH2P PO磷酸二羟丙酮磷酸二羟丙酮 CH2OHCOCH2POCH2P PO第16页,共144页。3-磷酸甘油醛氧化为磷酸甘油醛氧化为1,3-二磷酸甘油酸二磷酸甘油酸Pi、NAD+NADH+H+3-磷酸甘油醛脱氢酶(glyceraldehyde-3-phosphate dehydrogenase)GluG-6-PF-6-PF-1,6-2PATPADPATPADP1,3-二磷酸甘油酸二磷酸甘油酸3-磷酸甘油酸磷酸甘油酸2-磷酸甘油酸磷酸甘油酸丙酮酸丙酮酸磷酸二磷酸二羟丙酮羟丙酮3-磷酸磷酸甘油醛甘油醛NAD+NADH+H+ADPATPADPATP
12、磷酸烯醇式丙酮酸磷酸烯醇式丙酮酸3-磷酸甘油醛磷酸甘油醛 CHOCHOHCHOHOHCH2POCH2P PO1,3-二磷酸二磷酸甘油酸甘油酸 O=CCOHCH2POP POP PO第17页,共144页。ADP ATP 磷酸甘油酸激酶(phosphoglycerate kinase)GluG-6-PF-6-PF-1,6-2PATPADPATPADP1,3-二磷酸甘油酸二磷酸甘油酸3-磷酸甘油酸磷酸甘油酸2-磷酸甘油酸磷酸甘油酸丙酮酸丙酮酸磷酸二磷酸二羟丙酮羟丙酮3-磷酸磷酸甘油醛甘油醛NAD+NADH+H+ADPATPADPATP磷酸烯醇式丙酮酸磷酸烯醇式丙酮酸在以上反应中,底物分子内部能量重新
13、分布,生成高在以上反应中,底物分子内部能量重新分布,生成高能键,使能键,使ADP磷酸化生成磷酸化生成ATP的过程,称为底物水平的过程,称为底物水平磷酸化磷酸化(substrate level phosphorylation)。1,3-二磷酸二磷酸 甘油酸甘油酸O=CCOHCH2POP POP PO3-磷酸甘油酸磷酸甘油酸COOHCOHCH2POP PO第18页,共144页。3-磷酸甘油酸转变为磷酸甘油酸转变为2-磷酸甘油酸磷酸甘油酸GluG-6-PF-6-PF-1,6-2PATPADPATPADP1,3-二磷酸甘油酸二磷酸甘油酸3-磷酸甘油酸磷酸甘油酸2-磷酸甘油酸磷酸甘油酸丙酮酸丙酮酸磷酸二
14、磷酸二羟丙酮羟丙酮3-磷酸磷酸甘油醛甘油醛NAD+NADH+H+ADPATPADPATP磷酸烯醇式丙酮酸磷酸烯醇式丙酮酸磷酸甘油酸变位酶(phosphoglycerate mutase)3-磷酸甘油酸磷酸甘油酸 COOHCOHCH2POP PO2-磷酸甘油酸磷酸甘油酸 COOHCCH2POP POOHOH第19页,共144页。2-磷酸甘油酸转变为磷酸烯醇式丙酮酸磷酸甘油酸转变为磷酸烯醇式丙酮酸烯醇化酶(enolase)GluG-6-PF-6-PF-1,6-2PATPADPATPADP1,3-二磷酸甘油酸二磷酸甘油酸3-磷酸甘油酸磷酸甘油酸2-磷酸甘油酸磷酸甘油酸丙酮酸丙酮酸磷酸二磷酸二羟丙酮羟
15、丙酮3-磷酸磷酸甘油醛甘油醛NAD+NADH+H+ADPATPADPATP磷酸烯醇式丙酮酸磷酸烯醇式丙酮酸2-2-磷酸甘油酸磷酸甘油酸COOHCCH2POP POOHOH+H2O磷酸烯醇式丙酮酸磷酸烯醇式丙酮酸 (phosphoenolpyruvate,PEP)COOHCCH2P PO第20页,共144页。ADP ATP K+Mg2+丙酮酸激酶(pyruvate kinase)GluG-6-PF-6-PF-1,6-2PATPADPATPADP1,3-二磷酸甘油酸二磷酸甘油酸3-磷酸甘油酸磷酸甘油酸2-磷酸甘油酸磷酸甘油酸丙酮酸丙酮酸磷酸二磷酸二羟丙酮羟丙酮3-磷酸磷酸甘油醛甘油醛NAD+NAD
16、H+H+ADPATPADPATP磷酸烯醇式丙酮酸磷酸烯醇式丙酮酸磷酸烯醇式丙酮酸转变成丙酮酸,磷酸烯醇式丙酮酸转变成丙酮酸,并通并通过底物水平磷酸化生成过底物水平磷酸化生成ATP磷酸烯醇式丙酮酸磷酸烯醇式丙酮酸COOHCCH2P PO丙酮酸丙酮酸COOHC=OCH3第21页,共144页。(二)丙酮酸转变成乳酸(二)丙酮酸转变成乳酸反应中的反应中的NADH+H+来自于上述第来自于上述第6步反应中步反应中的的 3-磷酸甘油醛脱氢反应。磷酸甘油醛脱氢反应。丙酮酸丙酮酸 乳酸乳酸 乳酸脱氢酶乳酸脱氢酶(Lactate dehydrogenase,LDH)NADH+H+NAD+COOHCHOHCH3CO
17、OHC=OCH3第22页,共144页。E1:己糖激酶己糖激酶 E2:6-磷酸果糖激酶磷酸果糖激酶-1 E3:丙酮酸激酶丙酮酸激酶 NAD+乳乳 酸酸 糖酵解的代谢途径糖酵解的代谢途径GluG-6-PF-6-PF-1,6-2PATP ADP ATPADP1,3-二磷酸甘油酸二磷酸甘油酸 3-磷酸甘油酸磷酸甘油酸 2-磷酸甘油酸磷酸甘油酸 丙酮酸丙酮酸磷酸二羟丙酮磷酸二羟丙酮 3-磷酸甘油醛磷酸甘油醛 NAD+NADH+H+ADP ATP ADP ATP磷酸烯醇式丙酮酸磷酸烯醇式丙酮酸E2E1E3NADH+H+第23页,共144页。n糖酵解小结糖酵解小结反应部位:胞浆;反应部位:胞浆;糖酵解是一个
18、不需氧的产能过程;糖酵解是一个不需氧的产能过程;反应全过程中有三步不可逆的反应:反应全过程中有三步不可逆的反应:G G-6-P ATP ADP 己糖激酶己糖激酶 ATP ADP F-6-P F-1,6-2P 磷酸果糖激酶磷酸果糖激酶-1 ADP ATP PEP 丙酮酸丙酮酸 丙酮酸激酶丙酮酸激酶 第24页,共144页。产能的方式和数量产能的方式和数量方式:底物水平磷酸化方式:底物水平磷酸化净生成净生成ATP数量:从数量:从G开始开始 22-2=2ATP从从Gn开始开始 22-1=3ATP终产物乳酸的去路终产物乳酸的去路释放入血,进入肝脏再进一步代谢:释放入血,进入肝脏再进一步代谢:分解利用分解
19、利用 乳酸循环(糖异生)乳酸循环(糖异生)第25页,共144页。果糖果糖己糖激酶己糖激酶GluG-6-PF-6-PF-1,6-2PATPADPATPADP丙酮酸丙酮酸半乳糖半乳糖1-1-磷酸半乳糖磷酸半乳糖1-1-磷酸葡萄糖磷酸葡萄糖半乳糖激酶半乳糖激酶变位酶变位酶甘露糖甘露糖6-6-磷酸甘露糖磷酸甘露糖己糖激酶己糖激酶变位酶变位酶除葡萄糖外,其它己糖也可转变成除葡萄糖外,其它己糖也可转变成磷酸己糖而进入酵解途径。磷酸己糖而进入酵解途径。第26页,共144页。(三)糖酵解的调控是对(三)糖酵解的调控是对3个关键酶个关键酶活性的调节活性的调节关键酶关键酶 己糖激酶己糖激酶 6-磷酸果糖激酶磷酸果
20、糖激酶-1 丙酮酸激酶丙酮酸激酶 调节方式调节方式 别构调节别构调节 共价修饰调节共价修饰调节 第27页,共144页。1、6-磷酸果糖激酶磷酸果糖激酶-1对调节酵解途径的流对调节酵解途径的流量最重要量最重要n变构调节变构调节别构激活剂别构激活剂:AMP;ADP;F-1,6-2P;F-2,6-2P别构抑制剂别构抑制剂:柠檬酸:柠檬酸;ATP(高浓度)(高浓度)第28页,共144页。ATP对对6-磷酸果糖激酶磷酸果糖激酶-1的调节:的调节:第29页,共144页。2,6-双磷酸果糖是双磷酸果糖是6-磷酸果糖激酶磷酸果糖激酶-1最强的变构激活最强的变构激活剂;剂;其作用是与其作用是与AMP一起取消一起
21、取消ATP、柠檬酸对、柠檬酸对6-磷磷酸果糖激酶酸果糖激酶-1的变构抑制作用。的变构抑制作用。2,6-双磷酸果糖对双磷酸果糖对6-磷酸果糖激酶磷酸果糖激酶-1的调节:的调节:第30页,共144页。F-6-P F-1,6-2P ATP ADP PFK-1磷蛋白磷酸酶磷蛋白磷酸酶 Pi PKA ATP ADP Pi 胰高血糖素胰高血糖素 ATP cAMP 活化活化 F-2,6-2P +/+AMP +柠檬酸柠檬酸 AMP+柠檬酸柠檬酸 PFK-2(有活性)(有活性)FBP-2(无活性)(无活性)6-磷酸果糖激酶磷酸果糖激酶-2 PFK-2(无活性)(无活性)FBP-2(有活性)(有活性)PP果糖双磷
22、酸酶果糖双磷酸酶-2 第31页,共144页。2、丙酮酸激酶是糖酵解的第二个重要的调节、丙酮酸激酶是糖酵解的第二个重要的调节点点n别构调节别构调节 别构抑制剂:别构抑制剂:ATP,丙氨酸丙氨酸 别构激活剂:别构激活剂:1,6-双磷酸果糖双磷酸果糖第32页,共144页。n共价修饰调节共价修饰调节丙酮酸激酶丙酮酸激酶丙酮酸激酶丙酮酸激酶ATP ATP ADP ADP Pi Pi 磷蛋白磷酸酶磷蛋白磷酸酶(无活性)(无活性)(有活性)(有活性)胰高血糖素胰高血糖素 PKA,CaM激酶激酶P PPKA:蛋白激酶蛋白激酶A(protein kinase A)CaM:钙调蛋白钙调蛋白第33页,共144页。3
23、、己糖激酶受到反馈抑制调节、己糖激酶受到反馈抑制调节 6-磷酸葡萄糖可反馈抑制己糖激酶,但肝葡萄糖激酶磷酸葡萄糖可反馈抑制己糖激酶,但肝葡萄糖激酶不受其抑制。不受其抑制。长链脂肪酰长链脂肪酰CoA可别构抑制肝葡萄糖激酶。可别构抑制肝葡萄糖激酶。胰岛素可诱导葡萄糖激酶基因的转录,促进酶的合胰岛素可诱导葡萄糖激酶基因的转录,促进酶的合成。成。第34页,共144页。(四)糖酵解的主要生理意义是在机(四)糖酵解的主要生理意义是在机体缺氧的情况下快速供能体缺氧的情况下快速供能 是机体在缺氧情况下获取能量的有效方式。是机体在缺氧情况下获取能量的有效方式。是某些细胞在氧供应正常情况下的重要供能途径。是某些细
24、胞在氧供应正常情况下的重要供能途径。无线粒体的细胞,如:红细胞无线粒体的细胞,如:红细胞 代谢活跃的细胞,如:白细胞、骨髓细胞代谢活跃的细胞,如:白细胞、骨髓细胞第35页,共144页。糖的有氧氧化糖的有氧氧化(aerobic oxidation)指在指在机体氧供充足时,葡萄糖彻底氧化成机体氧供充足时,葡萄糖彻底氧化成H2O和和CO2,并释放出能量的过程。是机体主要供能方,并释放出能量的过程。是机体主要供能方式。式。二二 糖的有氧氧化糖的有氧氧化第36页,共144页。(一)糖有氧氧化的反应过程包括糖酵解(一)糖有氧氧化的反应过程包括糖酵解途径、丙酮酸氧化脱羧、三羧酸循环及氧途径、丙酮酸氧化脱羧、
25、三羧酸循环及氧化磷酸化化磷酸化第一阶段:酵解途径第一阶段:酵解途径 第二阶段:丙酮酸的氧化脱羧第二阶段:丙酮酸的氧化脱羧第三阶段:三羧酸循环第三阶段:三羧酸循环 G(Gn)第四阶段:氧化磷酸化第四阶段:氧化磷酸化丙酮酸丙酮酸 乙酰乙酰CoACO2NADH+H+FADH2H2O O ATP ADPTAC循环循环 胞液胞液线粒体线粒体第37页,共144页。1、葡萄糖循糖酵解途径分解为丙酮酸、葡萄糖循糖酵解途径分解为丙酮酸丙酮酸丙酮酸 乙酰乙酰CoA NAD+,HSCoA CO2,NADH+H+丙酮酸脱氢酶复合体丙酮酸脱氢酶复合体 n 总反应式总反应式:2、丙酮酸进入线粒体氧化脱羧生成乙酰、丙酮酸进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