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签 分享 收藏 举报 版权申诉 / 64
上传文档赚钱

类型(生理学)第十章神经系统课件.ppt

  • 上传人(卖家):三亚风情
  • 文档编号:3593252
  • 上传时间:2022-09-22
  • 格式:PPT
  • 页数:64
  • 大小:2.89MB
  • 【下载声明】
    1. 本站全部试题类文档,若标题没写含答案,则无答案;标题注明含答案的文档,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2. 本站全部PPT文档均不含视频和音频,PPT中出现的音频或视频标识(或文字)仅表示流程,实际无音频或视频文件。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3. 本页资料《(生理学)第十章神经系统课件.ppt》由用户(三亚风情)主动上传,其收益全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该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请根据预览情况,自愿下载本文。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5.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及以上版本和PDF阅读器,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关 键  词:
    生理学 第十 神经系统 课件
    资源描述:

    1、 第十单元 神经系统第1页,共64页。在机体的三大功能调节中,神经调节起主导作用。它既可以直接或间接调节体内各系统和器官的功能活在机体的三大功能调节中,神经调节起主导作用。它既可以直接或间接调节体内各系统和器官的功能活动,使之相互联系成为一个有机整体;又可以使各系统和器官对内、外环境变化做出迅速而完善的适应动,使之相互联系成为一个有机整体;又可以使各系统和器官对内、外环境变化做出迅速而完善的适应性反应。性反应。第2页,共64页。第十章第十章 神经系统神经系统 12345【学习目标】简述脑干对肌紧张的调节作用、锥体系、锥体外系的功能、自主神经系统的主要功能及其生理意义。阐明突触传递的过程、中枢兴

    2、奋传布的特征,比较特异性与非特异性投射系统的特点与功能。叙述自主神经纤维及其递质、受体的类型、分布和作用。学会做人体腱反射检查,观察去一侧小脑动物的表现,理解小脑的功能。解释突触、神经递质、牵涉痛、牵张反射、第二信号系统的概念。第3页,共64页。案例:案例:张某,男,23岁,主诉发热、双下肢无力3天,排尿困难1天。神经系统检查:双下肢肌力级,膝腱反射消失,病理征未引出。无肌肉萎缩。乳头水平以下痛觉减退,关节位置觉、音叉振动觉消失。膀胱充盈,不能自己排尿。【预习案例】问题:该患者有哪些神经系统的功能障碍(运动、感觉、自主神经)?分析:该患者主诉双下肢无力,神经系统检查双下肢肌力级,提示该患者躯体

    3、运动障碍;乳头平面以下痛觉减退,提示该患者浅感觉障碍;关节位置觉、音叉振动觉消失,提示该患者深感觉障碍;膀胱充盈,不能自己排尿,提示自主神经功能紊乱,为副交感神经缺失症状。第4页,共64页。第一节第一节 神经元活动的一般规律神经元活动的一般规律一、神经元和神经纤维一、神经元和神经纤维 (一一)神经元神经元 神经元(神经元(neuron)即神经细胞,是神经系统的基本结构)即神经细胞,是神经系统的基本结构与功能单位。人类中枢神经系统内约含有与功能单位。人类中枢神经系统内约含有1000亿个神经亿个神经细胞,尽管其形态和大小有很大差别,但大致都可分为细胞,尽管其形态和大小有很大差别,但大致都可分为胞体

    4、和突起两部分胞体和突起两部分。突起可分为树突和轴突两类。一个。突起可分为树突和轴突两类。一个神经元可有多个树突,其功能主要是接受刺激,将兴奋神经元可有多个树突,其功能主要是接受刺激,将兴奋传向胞体;但只有一个轴突,其主要功能是传导神经冲传向胞体;但只有一个轴突,其主要功能是传导神经冲动,末梢可释放神经递质。动,末梢可释放神经递质。第5页,共64页。v(二)神经纤维(二)神经纤维 v神经纤维(神经纤维(nerve fiber)v指的是轴突离开轴丘短指的是轴突离开轴丘短距离后,被髓鞘包裹的距离后,被髓鞘包裹的部分,其功能主要是传部分,其功能主要是传导兴奋。导兴奋。第6页,共64页。动画:神经元的功

    5、能性作用第7页,共64页。(1)神经纤维传导兴奋的特征:)神经纤维传导兴奋的特征:生理完整性。生理完整性。绝缘性。绝缘性。双向性。双向性。相对不疲劳性。相对不疲劳性。(2)神经纤维的传导速度:神经纤维的传导速度受)神经纤维的传导速度:神经纤维的传导速度受多种因素的影响。神经纤维直径越粗,传导速度多种因素的影响。神经纤维直径越粗,传导速度越快。越快。第8页,共64页。v(3)神经纤维的分类)神经纤维的分类v根据神经纤维兴奋传导速度的差异,将哺乳动物根据神经纤维兴奋传导速度的差异,将哺乳动物的周围神经纤维为的周围神经纤维为A、B、C三类,其中三类,其中A类纤维类纤维又分为又分为、四个亚类,此种分类

    6、多用于传四个亚类,此种分类多用于传出神经。另一种方法是根据纤维的直径和来源将出神经。另一种方法是根据纤维的直径和来源将其分为其分为、四类,其中四类,其中类纤维再分类纤维再分a和和b两个亚类。两个亚类。第9页,共64页。v(4)神经纤维的轴浆运输神经纤维的轴浆运输v神经元的胞体与轴突之间必须经常进行物质运输神经元的胞体与轴突之间必须经常进行物质运输和交换。借助轴突内的轴浆流动实现运输物质的和交换。借助轴突内的轴浆流动实现运输物质的现象称为轴浆运输。现象称为轴浆运输。v(5)神经的营养性作用神经的营养性作用v神经末梢经常释放一些物质,调整被支配的组织神经末梢经常释放一些物质,调整被支配的组织的代谢

    7、活动,持续影响其组织结构和生理功能,的代谢活动,持续影响其组织结构和生理功能,这种作用称为神经的营养性效应。这种作用称为神经的营养性效应。第10页,共64页。二、突触二、突触v中枢神经系统内含有大量形态、功能各异的神经中枢神经系统内含有大量形态、功能各异的神经元,它们的活动并不是孤立的,而是相互联系的元,它们的活动并不是孤立的,而是相互联系的。神经元之间最基本的联系是突触联系,突触传。神经元之间最基本的联系是突触联系,突触传递是神经系统中信息交流的一种重要方式。递是神经系统中信息交流的一种重要方式。v(一)突触的概念和分类一)突触的概念和分类v突触(突触(synapse)是指神经元之间或神经元

    8、与非)是指神经元之间或神经元与非神经元之间相互接触并传递信息的部位。神经元之间相互接触并传递信息的部位。第11页,共64页。(二)突触的基本结构二)突触的基本结构 v 突触由突触前膜、突触后膜和突触间隙三部分组成突触由突触前膜、突触后膜和突触间隙三部分组成。在突触。在突触前膜内侧的轴浆内,含有较多的线粒体和大量的囊泡,后者称为突前膜内侧的轴浆内,含有较多的线粒体和大量的囊泡,后者称为突触囊泡或突触小泡,内含高浓度的神经递质;突触后膜上有和相应触囊泡或突触小泡,内含高浓度的神经递质;突触后膜上有和相应递质相结合的受体。递质相结合的受体。第12页,共64页。突触的基本类型示意图突触的基本类型示意图

    9、 第13页,共64页。(三)突触传递的过程三)突触传递的过程 v具体过程如下:当突触前神经元有冲动传到末梢具体过程如下:当突触前神经元有冲动传到末梢时,突触前膜发生去极化,当去极化达到一定水时,突触前膜发生去极化,当去极化达到一定水平时,突触前膜上电压门控钙通道开放,细胞外平时,突触前膜上电压门控钙通道开放,细胞外Ca2+进入末梢轴浆内,导致轴浆内进入末梢轴浆内,导致轴浆内Ca2+浓度的瞬浓度的瞬时升高,由此触发突触囊泡的出胞,引起末梢递时升高,由此触发突触囊泡的出胞,引起末梢递质的量子式释放。递质释放到突触间隙后,经扩质的量子式释放。递质释放到突触间隙后,经扩散抵达突触后膜,作用于后膜上的特

    10、异性受体或散抵达突触后膜,作用于后膜上的特异性受体或化学门控通道,引起突触后膜对某些离子通透性化学门控通道,引起突触后膜对某些离子通透性的改变,使某些带电离子进出突触后膜,突触后的改变,使某些带电离子进出突触后膜,突触后膜即发生一定程度的去极化或超极化膜即发生一定程度的去极化或超极化。第14页,共64页。第15页,共64页。v1.兴奋性突触后电位兴奋性突触后电位v突触前膜释放兴奋性递质(如:乙酰胆碱),突触前膜释放兴奋性递质(如:乙酰胆碱),与后膜受体结合后可引起后膜对与后膜受体结合后可引起后膜对Na+、K+通通透性增加,主要是增加透性增加,主要是增加Na+的通透性,的通透性,Na+内内流大于

    11、流大于K+外流,从而外流,从而v引起后膜局部去引起后膜局部去v极化,即兴奋性极化,即兴奋性v突触后电位突触后电位v(EPSP)。)。第16页,共64页。v2.抑制性突触后电位抑制性突触后电位v突触前膜释放抑制性递质,与后膜上相应受体结突触前膜释放抑制性递质,与后膜上相应受体结合后可提高后膜对合后可提高后膜对Cl-的通透性,的通透性,Cl-内流引起后内流引起后膜局部超膜局部超v极化即抑极化即抑v制性突触制性突触v后电位后电位v(IPSP)。)。第17页,共64页。三、神经递质三、神经递质v神经递质(神经递质(neurotransmitter)是由神经末梢)是由神经末梢释放并传递信息的化学物质。分

    12、为外周和中枢神释放并传递信息的化学物质。分为外周和中枢神经递质两大类。经递质两大类。v(一)外周神经递质(一)外周神经递质v1.乙酰胆碱乙酰胆碱 在周围神经系统中,末梢释放乙酰胆在周围神经系统中,末梢释放乙酰胆碱的神经纤维,称为胆碱能神经纤维,包括支配碱的神经纤维,称为胆碱能神经纤维,包括支配骨骼肌的运动神经纤维、所有自主神经节前纤维骨骼肌的运动神经纤维、所有自主神经节前纤维、大多数副交感节后纤维、大多数副交感节后纤维、少数交感节后纤维。、少数交感节后纤维。第18页,共64页。v2去甲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 v凡末梢释放去甲肾上腺素的神经纤维,称为肾上凡末梢释放去甲肾上腺素的神经纤维,称为肾上腺

    13、素能纤维。体内大部分交感神经节后纤维都属腺素能纤维。体内大部分交感神经节后纤维都属于肾上腺素能纤维。于肾上腺素能纤维。第19页,共64页。(二)中枢神经递质(二)中枢神经递质v中枢神经系统递质种类繁多、功能复杂,主要有中枢神经系统递质种类繁多、功能复杂,主要有四类。其分类、分布和功能特点归纳如下四类。其分类、分布和功能特点归纳如下 第20页,共64页。第二节第二节 反射活动的基本规律反射活动的基本规律v一、中枢神经元的联系方式一、中枢神经元的联系方式v(一一)单线式单线式 v(二二)辐散式和聚合式辐散式和聚合式 v(三三)链锁式和环式链锁式和环式 第21页,共64页。二、中枢兴奋传递的特征二、

    14、中枢兴奋传递的特征v(一)单向传递(一)单向传递 v(二)中枢延搁(二)中枢延搁 v(三)总和(三)总和 v(四)兴奋节律的改变(四)兴奋节律的改变 v(五)后发放(五)后发放 v(六)对内环境变化敏感和易疲劳(六)对内环境变化敏感和易疲劳 第22页,共64页。三、中枢抑制三、中枢抑制v(一)突触后抑制(一)突触后抑制v突触后抑制(突触后抑制(postsynaptic inhibition)是由)是由抑制性中间神经元活动引起的,兴奋性神经元先抑制性中间神经元活动引起的,兴奋性神经元先兴奋一个抑制性中间神经元,引起抑制性中间神兴奋一个抑制性中间神经元,引起抑制性中间神经元释放抑制性递质,使突触后

    15、膜超极化,产生经元释放抑制性递质,使突触后膜超极化,产生抑制性突触后电位。主要有以下两种形式。抑制性突触后电位。主要有以下两种形式。v 1传人侧支性抑制传人侧支性抑制 v2回返性抑制回返性抑制第23页,共64页。v(二)突触前抑制(二)突触前抑制v突触前抑制在中枢内广泛存在,尤其多见于感觉突触前抑制在中枢内广泛存在,尤其多见于感觉传入通路中,对调节感觉传入活动具有重要意义传入通路中,对调节感觉传入活动具有重要意义。第24页,共64页。第三节 神经系统的感觉功能v一、脊髓的感觉传导功能一、脊髓的感觉传导功能v人体的感觉神经纤维,由后根进入脊髓,分别组人体的感觉神经纤维,由后根进入脊髓,分别组成不

    16、同的传导束,向高位中枢传导冲动。成不同的传导束,向高位中枢传导冲动。v二、丘脑及其感觉投射系统二、丘脑及其感觉投射系统v人体除嗅觉以外的各种感觉传导路都要在丘脑内人体除嗅觉以外的各种感觉传导路都要在丘脑内换元,然后再投射到大脑皮质。换元,然后再投射到大脑皮质。第25页,共64页。图:感觉传入系统深感觉浅感觉第26页,共64页。深感觉传入系统精细触觉本体触觉深压觉薄、楔束核换元后交叉内侧丘系丘脑后外侧腹核中央后回先上行后交叉第27页,共64页。v(一)丘脑的核团(一)丘脑的核团v丘脑的核团或细胞群按功能可分为以下三大类。丘脑的核团或细胞群按功能可分为以下三大类。v1.感觉接替核感觉接替核v2.联

    17、络核联络核v3.髓板内核群髓板内核群v(二二)丘脑感觉投射系统丘脑感觉投射系统 v1.特异投射系统特异投射系统v2.非特异投射系统非特异投射系统 第28页,共64页。图:丘脑主要核团示意图(特异感觉接替核)(特异感觉接替核)(特异感觉接替核)(特异感觉接替核)(联络核)(联络核)(非特异投射核)(非特异投射核)(联络核)(非特异投射核)第29页,共64页。三、大脑皮层的感觉分析功能三、大脑皮层的感觉分析功能v(一)体表感觉代表区(一)体表感觉代表区v中央后回主要是全身体表感觉的投射区域,称为中央后回主要是全身体表感觉的投射区域,称为第一体表感觉投射区第一体表感觉投射区.v躯干四肢部分的感觉为交

    18、叉性投射,但头面部躯干四肢部分的感觉为交叉性投射,但头面部感觉的投射是双侧性的;感觉的投射是双侧性的;v投射区域的大小与感觉分辨精细程度有关,分投射区域的大小与感觉分辨精细程度有关,分辨愈精细的部位,代表区愈大;辨愈精细的部位,代表区愈大;v投射区域上下倒置投射区域上下倒置,但在头面部的代表区内部,但在头面部的代表区内部,其安排却是正立的其安排却是正立的 第30页,共64页。图:大脑皮层感觉区示意图第31页,共64页。v(二)本体感觉代表区(二)本体感觉代表区 中央前回是运动区,也是中央前回是运动区,也是本体感觉代表区。本体感觉代表区。v(三)内脏感觉代表区(三)内脏感觉代表区 内脏感觉代表区

    19、混杂于体内脏感觉代表区混杂于体表感觉区、运动辅助区和边缘系统等皮层部位。表感觉区、运动辅助区和边缘系统等皮层部位。v(四)视觉代表区(四)视觉代表区 视觉代表区位于枕叶皮层距状视觉代表区位于枕叶皮层距状裂的上、下缘。裂的上、下缘。第32页,共64页。v(五)听觉代表区(五)听觉代表区v听觉代表区位于颞叶的颞横回和颞上回,其投射听觉代表区位于颞叶的颞横回和颞上回,其投射是双侧性的。是双侧性的。v(六)嗅觉和味觉代表区(六)嗅觉和味觉代表区v嗅觉和味觉代表区位于边缘叶的前底部区域。味嗅觉和味觉代表区位于边缘叶的前底部区域。味觉代表区在中央后回头面部感觉投射区之下侧。觉代表区在中央后回头面部感觉投射

    20、区之下侧。第33页,共64页。四、痛觉四、痛觉v痛觉是伤害性刺激作用于人体时所产生的一种复痛觉是伤害性刺激作用于人体时所产生的一种复杂感觉,常伴有不愉快的情绪活动和防御反应,杂感觉,常伴有不愉快的情绪活动和防御反应,对人体具有保护意义。对人体具有保护意义。v(一)痛觉感受器(一)痛觉感受器v痛觉的感受器即为一些游离神经末梢,广泛分布痛觉的感受器即为一些游离神经末梢,广泛分布于皮肤、肌肉、关节和内脏等处于皮肤、肌肉、关节和内脏等处.v(二)皮肤痛觉(二)皮肤痛觉v当伤害性刺激作用于皮肤时,可先后出现两种性当伤害性刺激作用于皮肤时,可先后出现两种性质不同的痛觉,即快痛和慢痛。快痛是一种尖锐质不同的

    21、痛觉,即快痛和慢痛。快痛是一种尖锐而定位明确的而定位明确的“刺痛刺痛”,慢痛是一种定位不清楚,慢痛是一种定位不清楚的的“烧灼痛烧灼痛”.第34页,共64页。v(二)内脏痛(二)内脏痛v内脏痛是指内脏本身或体腔壁浆膜受到刺激时产内脏痛是指内脏本身或体腔壁浆膜受到刺激时产生的疼痛。生的疼痛。v1.内脏痛的特点内脏痛的特点 v定位不准确,不能分辨刺激的性质,这是内脏定位不准确,不能分辨刺激的性质,这是内脏痛最为主要的特点;痛最为主要的特点;v发生缓慢,持续时间较长,主要表现为慢痛;发生缓慢,持续时间较长,主要表现为慢痛;对机械性牵拉、痉挛、缺血和炎症等刺激敏感对机械性牵拉、痉挛、缺血和炎症等刺激敏感

    22、,而对切割、烧灼等刺激却不敏感,而对切割、烧灼等刺激却不敏感v常伴有牵涉痛。常伴有牵涉痛。第35页,共64页。v2.牵涉痛牵涉痛 v牵涉痛牵涉痛(referred pain)是指内脏疾病常引起体是指内脏疾病常引起体表一定部位发生疼痛或痛觉过敏的现象。表一定部位发生疼痛或痛觉过敏的现象。第36页,共64页。图:牵涉痛示意图第37页,共64页。第四节 神经系统对躯体运动的调节v一、脊髓对躯体运动的调节一、脊髓对躯体运动的调节(一)脊髓的运动神经元和运动单位(一)脊髓的运动神经元和运动单位v在脊髓的前角中,存在大量支配骨骼肌的运动神在脊髓的前角中,存在大量支配骨骼肌的运动神经元,可分为经元,可分为和

    23、和两类。两类。v(二)脊休克(二)脊休克 v脊休克脊休克(spinal shock)是指人和动物的脊髓在是指人和动物的脊髓在与高位中枢之间离断后反射活动能力暂时丧失而与高位中枢之间离断后反射活动能力暂时丧失而进入无反应状态的现象。进入无反应状态的现象。第38页,共64页。v(三)屈肌反射和对侧伸肌反射(三)屈肌反射和对侧伸肌反射v脊动物在受到伤害性刺激时,受刺激的一侧肢体脊动物在受到伤害性刺激时,受刺激的一侧肢体关节的屈肌收缩而伸肌弛缓,肢体屈曲,称为屈关节的屈肌收缩而伸肌弛缓,肢体屈曲,称为屈肌反射肌反射.若加大刺激强度,则可在同侧肢体发生屈若加大刺激强度,则可在同侧肢体发生屈曲的基础上出现

    24、对侧肢体伸展,这一反射称为对曲的基础上出现对侧肢体伸展,这一反射称为对侧伸肌反射侧伸肌反射.v(四)牵张反射(四)牵张反射v牵张反射牵张反射(stretch reflex)是指有神经支配的骨是指有神经支配的骨骼肌受外力牵拉时引起受牵拉的同一肌肉收缩的骼肌受外力牵拉时引起受牵拉的同一肌肉收缩的反射活动。反射活动。第39页,共64页。v1牵张反射的类型牵张反射的类型v(1)腱反射)腱反射 v(2)肌紧张肌紧张 v2牵张反射的反射弧牵张反射的反射弧v其反射过程归纳为:其反射过程归纳为:v肌肉受到外力牵拉肌肉受到外力牵拉螺旋螺旋状感受器状感受器肌梭传入纤维肌梭传入纤维脊髓前角脊髓前角运动神经元运动神经

    25、元传出纤维传出纤维梭外肌收梭外肌收缩。缩。第40页,共64页。图:屈反射与对侧伸肌反射第41页,共64页。动画:膝跳反射当叩击股四头肌肌腱时股四头肌发生一次收缩第42页,共64页。二、脑干对肌紧张的调节二、脑干对肌紧张的调节v脑干网状结构中有加强和抑制肌紧张的区域,分脑干网状结构中有加强和抑制肌紧张的区域,分别称为易化区和抑制区。别称为易化区和抑制区。v(一)脑干网状结构易化区及其作用(一)脑干网状结构易化区及其作用v在脑干网状结构内存在加强肌紧张及肌运动的区在脑干网状结构内存在加强肌紧张及肌运动的区域称为易化区域称为易化区 v(二)脑干网状结构抑制区及其作用(二)脑干网状结构抑制区及其作用v

    26、在脑干网状结构内存在抑制肌紧张及肌运动的区在脑干网状结构内存在抑制肌紧张及肌运动的区域,称为抑制区。域,称为抑制区。第43页,共64页。v(三)去大脑僵直(三)去大脑僵直v在动物中脑上、下丘之间切断脑干后,动物出现在动物中脑上、下丘之间切断脑干后,动物出现伸肌的肌紧张亢进,表现为四肢伸直,坚硬如柱伸肌的肌紧张亢进,表现为四肢伸直,坚硬如柱,头尾昂起,脊柱挺硬,这一现象称为去大脑僵,头尾昂起,脊柱挺硬,这一现象称为去大脑僵直直.第44页,共64页。图:去大脑僵直机制示意图第45页,共64页。三、小脑对躯体运动的调节三、小脑对躯体运动的调节 v(一)维持身体平衡(一)维持身体平衡v前庭小脑主要是指

    27、绒球小结叶,其主要功能是维前庭小脑主要是指绒球小结叶,其主要功能是维持身体平衡。持身体平衡。v(二)调节肌紧张(二)调节肌紧张v脊髓小脑是由小脑前叶和后叶的中间带区构成的脊髓小脑是由小脑前叶和后叶的中间带区构成的,其主要功能是调节肌紧张。,其主要功能是调节肌紧张。v v(三)协调随意运动(三)协调随意运动v皮层小脑主要是指小脑半球的外侧部,其功能是皮层小脑主要是指小脑半球的外侧部,其功能是具有协调随意运动的。具有协调随意运动的。第46页,共64页。四、基底神经节对躯体运动的调节四、基底神经节对躯体运动的调节v(一)基底神经节的组成(一)基底神经节的组成v 基底神经节是指皮层下一些核团的总称。基

    28、底神经节是指皮层下一些核团的总称。v(二)基底神经节的功能(二)基底神经节的功能v 基底神经节有重要的运动调节功能基底神经节有重要的运动调节功能.v(三)与基底神经节有关的疾病(三)与基底神经节有关的疾病 v 1.肌紧张过强而运动过少的疾病肌紧张过强而运动过少的疾病 v 这类疾病的典型代表是帕金森病这类疾病的典型代表是帕金森病 v 2.肌紧张不全而运动过多的疾病肌紧张不全而运动过多的疾病v 这类疾病有舞蹈病和手足徐动症等。这类疾病有舞蹈病和手足徐动症等。第47页,共64页。五、大脑皮层对躯体运动的调节五、大脑皮层对躯体运动的调节 v(一)大脑皮层运动区(一)大脑皮层运动区功能特征交叉支配,功能

    29、特征交叉支配,但在头面部多为双侧但在头面部多为双侧性支配。运动区定性支配。运动区定位精确,上下倒置,位精确,上下倒置,但头面部代表区的但头面部代表区的内部安排是正立的。内部安排是正立的。运动代表区的大运动代表区的大小与肌肉运动的精小与肌肉运动的精细复杂程度成正相关。细复杂程度成正相关。第48页,共64页。v(二二)运动传出通路运动传出通路大脑皮层对躯体运动的调节是通过锥体系和锥体外大脑皮层对躯体运动的调节是通过锥体系和锥体外系来完成的。系来完成的。1.锥体系及其功能锥体系及其功能锥体系包括上、下两个运动神经元锥体系包括上、下两个运动神经元,主要功能是执行主要功能是执行大脑皮层运动区的指令大脑皮

    30、层运动区的指令.2.锥体外系及其功能锥体外系及其功能锥体外系是指锥体系以外的与躯体运动有关的各种锥体外系是指锥体系以外的与躯体运动有关的各种下行传导系统。其主要功能是调节肌紧张,协调下行传导系统。其主要功能是调节肌紧张,协调随意运动。随意运动。第49页,共64页。图:运动传出通路第50页,共64页。第五节 神经系统对内脏活动的调节v一、自主神经系统的结构和功能特征一、自主神经系统的结构和功能特征(一)中枢起源不同(一)中枢起源不同(二)节前纤维和节后纤维(二)节前纤维和节后纤维(三)双重神经支配(三)双重神经支配(四)功能相互拮抗(四)功能相互拮抗(五)具有紧张性作用(五)具有紧张性作用(六)

    31、受效应器功能状态的影响(六)受效应器功能状态的影响 第51页,共64页。v二、自主神经系统的主要功能二、自主神经系统的主要功能第52页,共64页。v三、自主神经系统的递质和受体三、自主神经系统的递质和受体自主神经系统的作用,是通过神经末梢释放递质与自主神经系统的作用,是通过神经末梢释放递质与效应器上相应的受体结合来实现的,其释放的递效应器上相应的受体结合来实现的,其释放的递质主要为乙酰胆碱和去甲肾上腺素。质主要为乙酰胆碱和去甲肾上腺素。1.胆碱能受体胆碱能受体能与乙酰胆碱特异性结合的受体称为胆碱能受体,能与乙酰胆碱特异性结合的受体称为胆碱能受体,(1)毒蕈碱受体毒蕈碱受体(M受体受体)(2)烟

    32、碱受体烟碱受体(N受体受体)第53页,共64页。v2.肾上腺素能受体肾上腺素能受体 (1)受体受体 去甲肾上腺素与去甲肾上腺素与受体结合后主要效受体结合后主要效应是引起平滑肌兴奋但对小肠的效应是抑制性。应是引起平滑肌兴奋但对小肠的效应是抑制性。(2)受体受体 分为分为1和和2两种。两种。1受体主要分布于受体主要分布于心脏组织中,其作用是兴奋性的心脏组织中,其作用是兴奋性的。2受体主要分受体主要分布于支气管、胃肠、子宫及许多血管平滑肌细胞布于支气管、胃肠、子宫及许多血管平滑肌细胞上,作用是抑制性的。上,作用是抑制性的。第54页,共64页。四、各级中枢对内脏活动的调节四、各级中枢对内脏活动的调节v

    33、(一)脊髓对内脏活动的调节(一)脊髓对内脏活动的调节v(二二)脑干对内脏活动的调节脑干对内脏活动的调节v(三三)下丘脑的内脏活动调节功能下丘脑的内脏活动调节功能v(四四)大脑皮层的内脏调节功能大脑皮层的内脏调节功能第55页,共64页。第六节 脑的高级功能v一、条件反射一、条件反射v反射是神经系统的基本方式。分为非条件反射和反射是神经系统的基本方式。分为非条件反射和条件反射两类。条件反射两类。v二、人类大脑皮层的活动特征二、人类大脑皮层的活动特征v(一一)大脑皮层的语言中枢大脑皮层的语言中枢v(二二)优势半球优势半球第56页,共64页。三、学习和记忆三、学习和记忆v学习和记忆是两个有联系的神经活

    34、动过程。学习学习和记忆是两个有联系的神经活动过程。学习(learning)是指人和动物依赖于经验来改变自)是指人和动物依赖于经验来改变自身行为以适应环境的神经活动过程;记忆(身行为以适应环境的神经活动过程;记忆(memory)则是将学习到的信息进行储存和)则是将学习到的信息进行储存和“读读出出”的神经活动过程。的神经活动过程。第57页,共64页。本本 章章 小小 结结神经系统的感觉功能脊髓的感觉功能丘脑的感觉功能感觉投射系统大脑皮层的感觉功能神经系统对躯体运动的调节脊髓对躯体运动的调节脑干对躯体运动的调节小脑对躯体运动的调节基底节对躯体运动的调节大脑皮质对躯体运动的调节神经系统对内脏活动的调节

    35、自主神经系统的结构特征自主神经系统的作用功能特点自主神经的递质肾上腺能受体各级中枢对内脏活动的调节神经系统脑的高级功能大脑皮层的活动特征学习和记忆大脑皮层的电活动神经元活动的一般规律神经元神经纤维突触的概念、分类、结构、突触传递过程。神经递质反射活动的一般规律中枢神经元的联系方式中枢兴奋特征中枢抑制第58页,共64页。思考与训练思考与训练1.神经纤维是怎样传导冲动的?有何特征?神经纤维是怎样传导冲动的?有何特征?2.简述突触的基本结构及突触传递的过程。简述突触的基本结构及突触传递的过程。3.试述大脑皮层体表感觉区和运动区定位的规律。试述大脑皮层体表感觉区和运动区定位的规律。4.试述自主神经系统

    36、的递质、受体类型、分布及作试述自主神经系统的递质、受体类型、分布及作用。用。5.简述条件反射的形成及意义。简述条件反射的形成及意义。第59页,共64页。参考答案参考答案1.神经纤维是通过局部电流传导兴奋的。其传导特征有:(神经纤维是通过局部电流传导兴奋的。其传导特征有:(1)生理)生理完整性(完整性(2)绝缘性()绝缘性(3)双向传导()双向传导(4)相对不疲劳性)相对不疲劳性2.突触的结构包括突触前膜、突触间隙和突触后膜三部分。传递过程突触的结构包括突触前膜、突触间隙和突触后膜三部分。传递过程:当突触前神经元有冲动传到末梢时,突触前膜发生去极化,当去极:当突触前神经元有冲动传到末梢时,突触前

    37、膜发生去极化,当去极化达到一定水平时,突触前膜上电压门控钙通道开放,细胞外化达到一定水平时,突触前膜上电压门控钙通道开放,细胞外Ca2+进进入末梢轴浆内,导致轴浆内入末梢轴浆内,导致轴浆内Ca2+浓度的瞬时升高,由此触发突触浓度的瞬时升高,由此触发突触囊泡的出胞,引起末梢递质的量子式释放。递质释放到突触间囊泡的出胞,引起末梢递质的量子式释放。递质释放到突触间隙后,经扩散抵达突触后膜,作用于后膜上的特异性受体或化隙后,经扩散抵达突触后膜,作用于后膜上的特异性受体或化学门控通道,引起突触后膜对某些离子通透性的改变,使某些学门控通道,引起突触后膜对某些离子通透性的改变,使某些带电离子进出突触后膜,突

    38、触后膜即发生一定程度的去极化或带电离子进出突触后膜,突触后膜即发生一定程度的去极化或超极化,从而形成突触后电位,最终使突触后神经元产生兴奋超极化,从而形成突触后电位,最终使突触后神经元产生兴奋或抑制。根据突触后电位的去极化和超极化,可将突触后电位或抑制。根据突触后电位的去极化和超极化,可将突触后电位分为兴奋性突触后电位和抑制性突触后电位。分为兴奋性突触后电位和抑制性突触后电位。第60页,共64页。3.中央后回主要是全身体表感觉的投射区域,称为中央后回主要是全身体表感觉的投射区域,称为第一体表感觉投射区,其感觉投射规律为:躯第一体表感觉投射区,其感觉投射规律为:躯干四肢部分的感觉为交叉性投射,即

    39、躯体一侧的干四肢部分的感觉为交叉性投射,即躯体一侧的传入冲动向对侧皮层投射,但头面部感觉的投射传入冲动向对侧皮层投射,但头面部感觉的投射是双侧性的;投射区域的大小与感觉分辨精细是双侧性的;投射区域的大小与感觉分辨精细程度有关,分辨愈精细的部位,代表区愈大,如程度有关,分辨愈精细的部位,代表区愈大,如手,尤其是拇指和示指的代表区面积很大,相反手,尤其是拇指和示指的代表区面积很大,相反,躯干的代表区则很小;投射区域上下倒置,躯干的代表区则很小;投射区域上下倒置,下肢的代表区在中央后回的顶部,膝以下的代表下肢的代表区在中央后回的顶部,膝以下的代表区在半球内侧面,上肢的代表区在中央后回的中区在半球内侧

    40、面,上肢的代表区在中央后回的中间,而头面部则在中央后回的底部,总体安排是间,而头面部则在中央后回的底部,总体安排是倒置的,但在头面部的代表区内部,其安排却是倒置的,但在头面部的代表区内部,其安排却是正立的正立的。第61页,共64页。v中央前回调节和控制运动有以下功能特征:交叉中央前回调节和控制运动有以下功能特征:交叉支配,但在头面部多为双侧性支配。运动区定位支配,但在头面部多为双侧性支配。运动区定位精确,上下倒置,但头面部代表区的内部安排是正精确,上下倒置,但头面部代表区的内部安排是正立的。运动代表区的大小与肌肉运动的精细复杂立的。运动代表区的大小与肌肉运动的精细复杂程度成正相关。程度成正相关

    41、。v4.试述自主神经系统的递质、受体类型、分布及作试述自主神经系统的递质、受体类型、分布及作 用。用。自主神经系统的作用,是通过神经末梢释放递质自主神经系统的作用,是通过神经末梢释放递质与效应器上相应的受体结合来实现的,其释放的递与效应器上相应的受体结合来实现的,其释放的递质主要为乙酰胆碱和去甲肾上腺素。质主要为乙酰胆碱和去甲肾上腺素。1.胆碱能受体胆碱能受体能与乙酰胆碱特异性结合的受体称为胆碱能受体。能与乙酰胆碱特异性结合的受体称为胆碱能受体。第62页,共64页。(1)毒蕈碱受体毒蕈碱受体(M受体受体)(2)烟碱受体烟碱受体(N受体受体)v2.肾上腺素能受体肾上腺素能受体 (1)受体受体 去

    42、甲肾上腺素与去甲肾上腺素与受体结合后主要效受体结合后主要效应是引起平滑肌兴奋,但对小肠的效应是抑制性应是引起平滑肌兴奋,但对小肠的效应是抑制性。(2)受体受体 分为分为1和和2两种。两种。1受体主要分布于受体主要分布于心脏组织中,其作用是兴奋性的心脏组织中,其作用是兴奋性的。2受体主要分受体主要分布于支气管、胃肠、子宫及许多血管平滑肌细胞布于支气管、胃肠、子宫及许多血管平滑肌细胞上,作用是抑制性的。上,作用是抑制性的。第63页,共64页。v5.在生活过程中,人和动物常常会遇到各种无关在生活过程中,人和动物常常会遇到各种无关刺激与非条件刺激伴随出现,仅靠非条件反射是刺激与非条件刺激伴随出现,仅靠非条件反射是无法再多变的环境中生存的。条件反射是通过无无法再多变的环境中生存的。条件反射是通过无关刺激与非条件刺激在时间上多次结合关刺激与非条件刺激在时间上多次结合强化而强化而形成的。条件反射的形成增强了机体活动的预见形成的。条件反射的形成增强了机体活动的预见性、灵活性和精确性,使机体对环境变化具有更性、灵活性和精确性,使机体对环境变化具有更加广阔和完善的适应能力。加广阔和完善的适应能力。第64页,共64页。

    展开阅读全文
    提示  163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生理学)第十章神经系统课件.ppt
    链接地址:https://www.163wenku.com/p-3593252.html

    Copyright@ 2017-2037 Www.163WenKu.Com  网站版权所有  |  资源地图   
    IPC备案号:蜀ICP备2021032737号  | 川公网安备 51099002000191号


    侵权投诉QQ:3464097650  资料上传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

    163文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