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浙江高考选考生物复习练习课件:专题16 生物的进化.pptx
- 【下载声明】
1. 本站全部试题类文档,若标题没写含答案,则无答案;标题注明含答案的文档,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2. 本站全部PPT文档均不含视频和音频,PPT中出现的音频或视频标识(或文字)仅表示流程,实际无音频或视频文件。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3. 本页资料《2020年浙江高考选考生物复习练习课件:专题16 生物的进化.pptx》由用户(小豆芽)主动上传,其收益全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该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请根据预览情况,自愿下载本文。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5.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及以上版本和PDF阅读器,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0 浙江 高考 生物 复习 练习 课件 专题 16 进化 下载 _二轮专题突破_高考专区_生物_高中
- 资源描述:
-
1、考点 生物进化理论,A组 自主命题浙江卷题组,五年高考,1.(2018浙江11月选考,9,2分)人体中的每一块骨骼,在大猩猩、黑猩猩和长臂猿体中都有,只是 大小比例有所不同。造成生物结构统一性的主要原因是 ( ) A.共同祖先遗传 B.环境变化 C.长期人工选择 D.生物变异,答案 A 人体中的每一块骨骼,在大猩猩、黑猩猩和长臂猿体中都有,这体现了生物结构统 一性,其主要原因是它们都由共同祖先遗传而来,A正确。而骨骼大小比例有所差异,是同一物 种在不同的环境中不断进化的结果。,素养解读 本题通过造成生物结构统一性的主要原因,考查了生命观念。,2.(2018浙江11月选考,17,2分)研究小组对
2、某公园的金鱼草种群进行调查及基因鉴定,得知红花 (CC)金鱼草35株、粉红花(Cc)40株、白花(cc)25株。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A.金鱼草种群中全部C和c的总和构成其基因库 B.不同花色数量的差异是由适应环境的变异造成的 C.基因重组产生的粉红花为自然选择提供选择材料 D.种群中C的基因频率为55%,Cc的基因型频率为40%,答案 D 金鱼草种群中全部等位基因构成其基因库,A错误;不同花色数量的差异是自然选 择的结果,B错误;粉红花的产生是因为C对c表现为不完全显性,一对等位基因不存在基因重组, C错误;种群中C的基因频率为(352+40)/(35+25+40)2=55%,Cc的基因
3、型频率为40/(35+25+40)= 40%,D正确。,素养解读 本题通过对金鱼草种群的分析,考查了生命观念和科学思维。,3.(2018浙江4月选考,14,2分)下列关于自然选择的叙述,错误的是 ( ) A.自然选择是生物进化的重要动力 B.自然选择加速了种群生殖隔离的进程 C.自然选择获得的性状都可以通过遗传进行积累 D.自然选择作用于对个体存活和繁殖有影响的变异性状,答案 C 本题考查了生物进化理论的相关知识。自然选择是生物进化的重要动力和机制,A 正确;自然选择可以定向改变种群的基因频率,当种群的基因频率改变使生物之间不能进行基 因交流,说明产生了生殖隔离,标志着产生新的物种,B正确;自
4、然选择获得的性状有的可以遗传 给子代,有的不能,如遗传漂变,C错误;自然选择直接作用于生物的表现型,对影响个体存活和 繁殖的差异进行了选择,D正确。,素养解读 本题通过自然选择,考查了生命观念。,4.(2017浙江11月选考,3,2分)动物和植物都由真核细胞组成,它们的细胞结构十分相似。这说 明生物具有 ( ) A.适应性 B.统一性 C.遗传性 D.特异性,答案 B 动物和植物都由真核细胞组成,它们的细胞结构十分相似。这说明生物在细胞层 次上具有统一性,B正确。,素养解读 本题通过细胞水平的统一性,考查了生命观念。,5.(2017浙江4月选考,17,2分)经调查发现,某地区菜青虫种群的抗药性
5、不断增强,其原因是连续 多年对菜青虫使用农药,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A.使用农药导致菜青虫发生抗药性变异 B.菜青虫抗药性的增强是人工选择的结果 C.通过选择导致菜青虫抗药性变异不断积累 D.环境是造成菜青虫抗药性不断增强的动力,答案 C 菜青虫的抗药性变异在使用农药前就已经存在,且变异具有不定向性,A错误;人工 选择是将人们所需要的变异保存下来,菜青虫的抗药性增强不是人工选择的结果,应是自然选 择的结果,B错误;通过选择导致菜青虫抗药性变异不断积累,C正确;选择是造成菜青虫抗药性 不断增强的动力,D错误。,素养解读 本题通过菜青虫的进化,考查了生命观念。,6.(2016浙江10月选考,2
6、2,2分)随着除草剂使用的增加,抗除草剂杂草不断增多。下列叙述正确 的是 ( ) A.种群的变异性是杂草进化的前提 B.突变是杂草进化的重要动力和机制 C.杂草中全部抗除草剂基因构成了基因库 D.种群内的基因朝着抗除草剂增强方向突变,答案 A 本题考查生物进化理论。种群的变异性为生物的进化提供了丰富的原材料,是杂 草进化的前提,A项正确;自然选择是杂草进化的一个重要动力和机制,B项错误;杂草中全部基 因的总和构成了基因库,C项错误;基因突变是不定向的,而选择是定向的,D项错误。,素养解读 本题通过抗除草剂杂草的进化,考查了生命观念。,7.(2016浙江4月选考,5,2分)鸟的翅膀和人的手臂在骨
7、骼结构上非常相似。这说明它们之间存 在 ( ) A.稀有性 B.适应性 C.统一性 D.竞争性,答案 C 鸟的翅膀和人的手臂在骨骼结构上非常相似说明它们之间存在统一性。,素养解读 本题通过生物个体水平的统一性,考查了生命观念。,8.(2015浙江10月选考,4,2分)某生物种群由基因型为AA、Aa、aa的个体组成,基因A的频率为 70%,则基因a的频率为 ( ) A.30% B.60% C.35% D.70%,答案 A 某种群一对等位基因中A的基因频率为70%,则a的基因频率为1-70%=30%,A正确。,素养解读 本题通过种群基因频率计算,考查了科学思维。,答案 A 所有生物都用一套基本相同
8、的遗传密码,体现了整个生物界高度的统一性。,9.(2015浙江10月选考,11,2)所有生物都用一套基本相同的遗传密码,这一事实说明生物具有 ( ) A.统一性 B.多样性 C.变异性 D.特异性,素养解读 本题通过生物分子水平的统一性,考查了生命观念。,考点 生物进化理论,B组 统一命题、省(区、市)卷题组,1.(2019天津理综,6,6分)囊鼠的体毛深色(D)对浅色(d)为显性,若毛色与环境差异大则易被天敌 捕食。调查不同区域囊鼠深色表现型频率,检测并计算基因频率,结果如图。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 A.深色囊鼠与浅色囊鼠在不同区域的分布现状受自然选择影响 B.与浅色岩P区相比,深色熔岩
9、床区囊鼠的杂合体频率低,C.浅色岩Q区的深色囊鼠的基因型为DD、Dd D.与浅色岩Q区相比,浅色岩P区囊鼠的隐性纯合体频率高,答案 B 本题借助基因频率的计算,考查考生通过分析与综合的方法对某些生物学问题进 行解释、推理和判断的能力;试题中对基因频率与分离定律的考查,体现了科学思维素养中的 分析与推断要素。 图中深色囊鼠与浅色囊鼠在不同区域的分布现状是自然选择的结果,A正确;d的基因频率= Dd的基因型频率+dd的基因型频率,因此,Dd的基因型频率=2(d的基因频率-dd的基因型频 率),深色熔岩床区囊鼠的杂合体频率为0.3-(1-0.95)2=0.50,浅色岩P区囊鼠的杂合体频率为 0.9-
10、(1-0.18)2=0.16,B错误;囊鼠的深色(D)对浅色(d)为显性,浅色岩Q区囊鼠种群中D、d基 因同时存在,故深色囊鼠的基因型为DD、Dd,C正确;浅色岩P区囊鼠的隐性纯合体基因型频率 为1-0.18=0.82,浅色岩Q区囊鼠的隐性纯合体基因型频率为1-0.50=0.50,D正确。,方法技巧 基因频率的计算方法 (1)某基因频率=该基因的数目/该基因与其等位基因的总数100%。 (2)某基因型频率=该基因型的个体数/总个体数100%。 (3)运用哈迪温伯格定律进行计算:p2+2pq+q2=1。其中p2是AA(纯合子)基因型的频率,2pq是 Aa(杂合子)基因型的频率,q2是aa(纯合子
11、)基因型的频率。,2.(2018江苏单科,4,2分) 下列关于生物进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群体中近亲繁殖可提高纯合体的比例 B.有害突变不能成为生物进化的原材料 C.某种生物产生新基因并稳定遗传后,则形成了新物种 D.若没有其他因素影响,一个随机交配小群体的基因频率在各代保持不变,答案 A 群体中近亲个体携带相同基因的概率较高,故子代纯合体的比例较高,A正确;各种 类型的突变均为生物进化的原材料,B错误;生物通过基因突变产生新基因并稳定遗传后,与原 种间未形成生殖隔离,没有形成新物种,C错误;小群体极易因遗传漂变而导致种群基因频率改 变,D错误。,知识归纳 种群基因频率保持不变的条件
12、 满足以下条件时种群基因频率保持不变:种群非常大、所有雌雄个体间都能自由交配并产生 后代、无迁入和迁出、自然选择对研究的一对相对性状无作用、无遗传漂变等。,3.(2016北京理综,3,6分)豹的某个栖息地由于人类活动被分隔为F区和T区。20世纪90年代初, F区豹种群仅剩25只,且出现诸多疾病。为避免该豹种群消亡,由T区引入8只成年雌豹。经过 十年,F区豹种群增至百余只,在此期间F区的 ( ) A.豹种群遗传(基因)多样性增加 B.豹后代的性别比例明显改变 C.物种丰(富)度出现大幅度下降 D.豹种群的致病基因频率不变,答案 A 因地理障碍形成的位于F区和T区两个种群,在自然选择的作用下,它们
13、种群的基因 库有一定的差别,因此,将T区的豹引入F区后,会导致豹种群遗传(基因)多样性增加,A项正确; 从题干中无法确定豹后代的性别比例是否会发生改变,B项错误;由于T区和F区的豹只存在地 理障碍,未产生生殖隔离,仍为同一物种,所以T区的豹迁到F区后,物种丰(富)度不发生改变,C项 错误;F区在引入健康豹繁殖子代后,豹种群的致病基因频率将降低,D项错误。,4.(2016江苏单科,12,2分)如图是某昆虫基因pen突变产生抗药性示意图。下列相关叙述正确 的是 ( ) A.杀虫剂与靶位点结合形成抗药靶位点 B.基因pen的自然突变是定向的 C.基因pen的突变为昆虫进化提供了原材料 D.野生型昆虫
14、和pen基因突变型昆虫之间存在生殖隔离,答案 C 基因突变为生物进化提供了丰富的原材料,C选项正确;基因突变是不定向的,突变 的结果是产生新基因,但突变生物与原生物并没有产生生殖隔离,B、D选项错误;据图中信息 知:野生型昆虫细胞的靶位点与杀虫剂结合后,杀虫剂进入细胞内,说明杀虫剂与靶位点结合并 不会形成抗药靶位点,pen基因突变型昆虫细胞的抗药靶位点不能与杀虫剂结合,说明抗药靶 位点的形成可能与靶位点结构发生变化有关,A选项错误。,5.(2015安徽理综,5,6分)现有两个非常大的某昆虫种群,个体间随机交配,没有迁入和迁出,无突 变,自然选择对A和a基因控制的性状没有作用。种群1的A基因频率
15、为80%,a基因频率为20%; 种群2的A基因频率为60%,a基因频率为40%。假设这两个种群大小相等,地理隔离不再存在, 两个种群完全合并为一个可随机交配的种群,则下一代中Aa的基因型频率是 ( ) A.75% B.50% C.42% D.21%,答案 C 两种群均处于遗传平衡状态,且种群大小相等,故两种群完全合并后A、a的基因频 率分别为两种群A、a基因频率的平均值,A基因频率=(80%+60%)2=70%,a基因频率=(20%+4 0%)2=30%。该合并种群随机交配后,子一代中Aa的基因型频率为270%30%=42%,故 选C。,考点 生物进化理论,C组 教师专用题组,1.(2017江
16、苏单科,7,2分)下列关于生物进化的叙述,错误的是 ( ) A.某物种仅存一个种群,该种群中每个个体均含有这个物种的全部基因 B.虽然亚洲与澳洲之间存在地理隔离,但两洲人之间并没有生殖隔离 C.无论是自然选择还是人工选择作用,都能使种群基因频率发生定向改变 D.古老地层中都是简单生物的化石,而新近地层中含有复杂生物的化石,答案 A 本题考查生物进化的相关知识。种群中的一个个体一般不会含有这个物种的全部 基因,A错误;亚洲人和澳洲人属于同一个物种,二者不存在生殖隔离,B正确;在自然选择或人工 选择的作用下,具有有利变异或人工选择的变异的个体留下后代的机会多,种群中相应基因频 率也会不断提高,C正
17、确;越古老的地层中形成化石的生物结构越简单、越低等;越年轻的地层 中形成化石的生物结构越复杂、越高等,D正确。,2.(2016浙江1月学考,2)某生物种群中基因E的频率为60%,则基因e的频率为 ( ) A.10% B.20% C.40% D.80%,答案 C 一个种群中等位基因E和e基因频率之和等于1,E基因频率等于60%,则e基因频率等 于40%,C正确。,3.(2015浙江1月学考,14,2分)果蝇的灰体(B)对黑体(b)为显性。在某果蝇种群中,基因B的频率 为60%,则基因b的频率为 ( ) A.25% B.35% C.40% D.75%,答案 C 果蝇种群中,一对等位基因B、b的基因
18、频率之和为1,基因B的频率为60%,则基因b 的频率为40%,C正确。,4.(2015浙江1月学考,18,2分)原核生物和真核生物共用一套遗传密码,说明生物具有 ( ) A.统一性 B.多样性 C.适应性 D.特异性,答案 A 原核生物和真核生物共用一套遗传密码,体现了生物在遗传过程中的统一性,A正确。,5.(2014浙江6月学考,16,2分)一个自然种群中,假设由基因型为AA、Aa和aa的个体组成,其中 AA占30%,aa占20%,则该种群中a的基因频率为 ( ) A.30% B.45% C.50% D.55%,答案 B 由题可知,AA、Aa和aa的个体组成的种群中AA占30%,aa占20%
19、,则Aa占50%,则该 种群中a的基因频率为20%+50%/2=45%,B正确。,6.(2014北京理综,4,6分)为控制野兔种群数量,澳洲引入一种主要由蚊子传播的兔病毒。引入 初期强毒性病毒比例最高,兔被强毒性病毒感染后很快死亡,致兔种群数量大幅下降。兔被中 毒性病毒感染后可存活一段时间。几年后中毒性病毒比例最高,兔种群数量维持在低水平。 由此无法推断出 ( ) A.病毒感染对兔种群的抗性具有选择作用 B.毒性过强不利于维持病毒与兔的寄生关系 C.中毒性病毒比例升高是因为兔抗病毒能力下降所致 D.蚊子在兔和病毒之间的协同(共同)进化过程中发挥了作用,答案 C 该生态系统中引入兔病毒,兔病毒对
20、兔种群的抗性进行了选择,A正确;强毒性病毒 使兔种群数量大幅下降,使病毒的寄主减少,不利于维持病毒与兔的寄生关系,B正确;病毒和兔 之间相互选择、共同进化,中毒性病毒比例升高的同时,兔的抗病毒能力也升高,C错误;病毒的 传播需依靠蚊子,所以蚊子在兔和病毒之间的共同进化过程中发挥了媒介作用,D正确。,7.(2014广东理综,3,4分)某种兰花有细长的花距(如图),花距顶端贮存着花蜜,这种兰花的传粉 需借助具有细长口器的蛾在吸食花蜜的过程中完成。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A.蛾口器的特征决定兰花花距变异的方向 B.花距变长是兰花新种形成的必要条件 C.口器与花距的相互适应是共同进化的结果 D.蛾的
21、口器会因吸食花蜜而越变越长,答案 C 生物变异是不定向的,A错误;新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是生殖隔离,B错误;口器与花 距的相互适应是共同进化的结果,C正确;生物的性状是由基因决定的,吸食花蜜不会使蛾的口 器变长,D错误。,8.(2014四川理综,5,6分)油菜物种甲(2n=20)与乙(2n=16)通过人工授粉杂交,获得的幼胚经离体 培养形成幼苗丙,用秋水仙素处理丙的顶芽形成幼苗丁,待丁开花后自交获得后代戊若干。下 列叙述正确的是 ( ) A.秋水仙素通过促进着丝粒分裂,使染色体数目加倍 B.幼苗丁细胞分裂后期,可观察到36或72条染色体 C.丙到丁发生的染色体变化,决定了生物进化的方向 D.形成
22、戊的过程未经过地理隔离,因而戊不是新物种,答案 B 秋水仙素的作用是抑制纺锤体的形成,从而诱导染色体数目加倍,A错误;甲、乙两 个物种杂交,得到的幼苗丙是异源二倍体,用秋水仙素处理丙的顶芽得到的幼苗丁,可能是未加 倍的异源二倍体(含18条染色体,不可育),也可能是加倍后的异源四倍体(含36条染色体),所以 幼苗丁在细胞分裂后期染色体数目加倍,其染色体数目可能是36条或72条,B正确;变异是不定 向的,不能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C错误;丁自交产生的戊是可育的异源四倍体,与物种甲和物种 乙产生了生殖隔离,所以属于新物种,D错误。,9.(2013浙江会考,31,2分)下列关于生物进化理论的叙述,错误的
23、是 ( ) A.自然选择使种群基因频率发生定向改变 B.同地的物种形成是渐进的物种形成方式 C.自然选择是进化的一个重要动力和机制 D.可遗传的变异是生物进化的前提条件,答案 B 自然选择使种群基因频率发生定向改变,是生物进化的一个重要动力和机制,A、C 正确;异地的物种形成是渐进的物种形成方式,故B错误;可遗传的变异为生物进化提供原材料, 是生物进化的前提条件,D正确。,10.(2012浙江会考,27,2分)下列有关生物进化理论的叙述,错误的是 ( ) A.选择是生物进化的动力 B.地理障碍可能导致新物种的形成 C.生物的变异都有利于个体的存活 D.动物和植物有共同的原始祖先,答案 C 选择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