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签 分享 收藏 举报 版权申诉 / 100
上传文档赚钱

类型《诗经》文化传播课件.pptx

  • 上传人(卖家):三亚风情
  • 文档编号:3591570
  • 上传时间:2022-09-22
  • 格式:PPTX
  • 页数:100
  • 大小:51.25MB
  • 【下载声明】
    1. 本站全部试题类文档,若标题没写含答案,则无答案;标题注明含答案的文档,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2. 本站全部PPT文档均不含视频和音频,PPT中出现的音频或视频标识(或文字)仅表示流程,实际无音频或视频文件。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3. 本页资料《《诗经》文化传播课件.pptx》由用户(三亚风情)主动上传,其收益全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该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请根据预览情况,自愿下载本文。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5.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及以上版本和PDF阅读器,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关 键  词:
    诗经 文化 传播 课件
    资源描述:

    1、目录CONTENT01诗经简介诗经简介02诗文经典句诗文经典句03诗经成语诗经成语04诗经故事诗经故事01诗经简介诗经简介诗经是中国古代诗歌开端,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原称“诗”或“诗三百”,收集了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前11世纪至前6世纪)的诗歌,共311篇,其中6篇为笙诗,即只有标题,没有内容,称为笙诗六篇(南陔、白华、华黍、由康、崇伍、由仪),反映了周初至周晚期约五百年间的社会面貌。诗经内容丰富,反映了劳动与爱情、战争与徭役、压迫与反抗、风俗与婚姻、祭祖与宴会,甚至天象、地貌、动物、植物等方方面面,是周代社会生活的一面镜子,被誉为古代社会的人生百科全书。出处来源出处来源诗经以四言诗为主,普遍

    2、采用“赋”、“比”、“兴”的艺术手法。“赋”:陈述铺叙的意思。“比”:就是比喻,对人或事物加以形象的比喻,使其特征更加鲜明突出。“兴”:借助其他事物作为诗歌的发端,以引起所要歌唱的内容。手法介绍手法介绍诗经中的语言,丰富而多彩,用来绘景塑性、叙事表情,让人更加觉得诗篇的鲜明生动。有一些词汇,到今天我们都还在用比如“中央”“休息”“婚姻”“艰难”等。还有一些比如“高高在上”,“秋水伊人”。“惩前毖后”等已经成为成语了。诗经当中的语言不仅丰富,而且为我国民族语言的发展做了很大的贡献,是研究古汉语者必读之书。诗经的句法大多是四言的,有时也会突破常用的句式,五,六、七、八言都会有。诗经的韵律也是比较和

    3、谐悦耳的,在声调方面,有双声、叠韵、叠词、复句之妙,有顶真、排比之变,还有兮矣、只,思,斯,也之声。这些都加强了诗经中诗歌的音乐性。同时在用韵方面、是复杂而又自山的。诗经是我国诗歌的源头,后世的很多诗歌都沿袭了(诗经的传统。为中国儿千年的诗歌文化提供了大量的题材和素材。诗经也成为了被引用最多的一部诗集,孟子一书共引用三十三处,韩非子近十次,苟子有八十一处之多。曹操的短歌行的“青青子衿,悠悠我心”也是出自诗经。基本信息基本信息中国人不可不读 诗经。古人有所谓“诗书传家”之说,此处的“诗书”,实即 诗经 和 书经,此处的“家”也不仅指“家族”,而是“家国天下”之“家”。对于“中华民族”之为“族性”

    4、来说,诗经 是一个“经典性”的标志。没有 诗经,就没有“中华”,就没有“中华民族”。当然,这也不意味着 诗经 是唯一塑造“中华民族”的东西,而是说,诗经 独属于“中华民族”,是“中华民族”经典标志之一。基本信息基本信息诗经 本来称 诗,乃是从商代至春秋中期的“诗”的汇编或选编。这些“诗”的作者来自于广大的社会阶层,有的是贵族士大夫,有的是朝廷乐官,有的是民间人士。他们在各种情境之下所作之“诗”经由“采诗”和“献诗”而汇总到朝廷,然后由乐官加工后,演奏给君王,最早的 诗 大概就是乐官们整理的本子。乐官们使用的本子后来流传出来,经过孔子(或其他人)的“删定”,遂成为秦汉以来传世的 诗经 文本。史记

    5、孔子世家 云:“孔子之时,周室衰,而礼乐废,诗、书 缺。古者,诗三千余篇,及至孔子,去其重,取其可施于礼义,上采契、后稷,中述殷周之盛,至幽、历之缺,始于妊席。三百五篇。孔子皆弦歌之,以求合 韶、武、雅、颂 之音。”再经过孔门弟子如子夏等人的传播,成为华夏文化各派共同的学术背景和思想源头,成为生活、思想、学术乃至政治活动的“诗意源头”。基本信息基本信息诗经 共包括311 篇诗歌作品,其中6 篇仅存篇名而亡其辞,分别是 南赅、白华、华黍、由仪、崇丘、由庚,皆用笙来伴奏演唱,故后人称之为“六笙诗”。其余305 篇词句完整,自古以来被分为风、雅、颂三类,其中风诗 160 篇,雅诗 105 篇,颂诗

    6、40 篇。风诗分为十五国风,依次是:周南,11 首;召南,14 首;邶风,19 首;鄘风,10 首;卫风,10 首;王风,10 首;郑风,21 首;齐风,11 首;魏风,7 首;唐风,12 首;秦风,10 首;陈风,10 首;桧风,4 首;曹凤,4 首;豳风,7 首。雅诗分为大雅和小雅两类:小雅74 篇,大雅31 篇。颂诗分为三类:周颂、鲁颂和商颂,合称三颂。周颂 31 篇,鲁颂 4 篇,商颂 5 篇。基本信息基本信息诗经 原本是“音乐性”的,诗经 之三百零五篇都是乐歌。史记孔子世家 云:“三百五篇。孔子皆弦歌之,以求合 韶、武、雅、颂 之音。”论语子罕 记孔子之言曰:“吾自卫返鲁,然后乐正,

    7、雅、颂各得其所。”所谓风、雅、颂之分别本质上也是音乐形式的不同,国风是各地的乐调,雅是朝廷的乐歌,颂乐则是舞乐,唱时连歌带舞,是祭祀宗庙时所用的乐歌。今人从“纯文学”的角度用普通话朗读 诗经,诗经之原始的“音乐性”彻底沦没。事实上,诗经原本就与“乐”联系在一起,无论是孔子的“弦歌之”,还是何休所谓“男女有所怨恨,相从而歌”,都表明了 诗经 之“源始”的“音乐性”。此“音乐性”堂而皇之地回荡在天壤之间,回荡在华夏的历史长河之中:回荡在孔子的“在齐闻 韶”之时,回荡孔子周游列国的颠沛之中,回荡在楚辞汉赋唐诗宋词元曲明清杂剧之中,回荡在秦腔京剧黄梅戏越剧之中,回荡在西南联大的“尽笳吹弦诵在山城”之中

    8、。我们今天提倡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当从此原本的“音乐性”入手。基本信息基本信息诗经 的“本性”不仅是“音乐的”,还是“诗的”、“诗性”的和“诗意”的。“诗言志。”这个源自 尚书 时代的命题是华夏诗学的灵魂,不理解这个命题就不能理解华夏世界的“诗性”、“诗意”、“诗魂”。“志”者,从“心”从“止”,乃心所停留之地,或曰灵魂之栖息地。“诗言志”,“诗”是“言”所发出的“心志”,是“心”在“言”中的展开和实现。尔雅:“大箫谓之言。”从“言”的这个本义看,“诗言”原本就是一种与音乐有关的艺术化的言说方式。“诗言志”,这个“志”也不是什么抽象的观念,而是心灵自身的感动和生发(即“兴”),它在一切观

    9、念化和意识形态化之先。子曰:“不学 诗,无以言。”这是要人们去体会诗经 的那种原本的“言说方式”,那种纯粹由“心志”自身生成的充满尺度感或“韵律感”的“兴言”。也只有以这种“诗性”的观念,我们才能真正理解孔子所说“诗 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的意义。诗经 中有各种各样的诗,这些诗按“意识形态”的标准恐并非“无邪”,故所谓“思无邪”一定是原本的“诗性”意义上的。在此意义上,“思无邪”就是在 诗经 所打开的意义空间中的“思”的“天真化”、“纯粹化”、“兴化”。基本信息基本信息在五四新文化运动以来的中国现代学术中,诗经 一向被看作“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关于诗经 的研究一向被归为“中国古代文

    10、学研究”(即使 十三经导读 中的“诗经导读”也是由文学教授所写的)。各种中国文学史乃至中国文学批评史中几乎都有关于 诗经 的专章,也有很多关于诗经 的总论之作,如张西堂的 诗经六论、余冠英的 诗经略论、高亨的 诗经引论、林义光的 诗经通解、闻一多的 诗经通义、谢无量的诗经研究、刘立志的 研究、向熹的 诗经词典 等等。这些研究的主要目的可以概括为“为了解古代社会发展的历史,分析这部诗歌的思想与艺术成就,继承优秀的文化遗产,为建设现代化的新文化服务”。与此相应,现代 诗经 研究的主要特点就是:不把 诗经 看作“经”,而是把它看作一部“最早的诗歌总集”,对其思想性和艺术性进行全面而深入的分析论证,对

    11、其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地位和对古代诗歌发展所起的巨大作用给予应有的肯定与评价。基本信息基本信息那么,现代 诗经 研究所揭示的 诗经 的思想性和艺术性是什么?就思想性来说,现代学术的重点往往集中在“国风”和“二雅”中那些“真正反映现实生活的作品”上,认为这些作品主题主要是“反抗剥削与压迫”、“倾诉征戍徭役之苦”、“揭露统治阶级暴政与丑行”、“反映爱情与婚姻问题”。就艺术性来说,现代学术认为 诗经 有多方面的艺术成就,而其最主要的表现就是“现实主义精神”、“赋、比、兴的表现手法”、“精炼生动的语言”、“重章叠唱与和谐的音韵”等。诚如 十三经导读 中所说:“总而言之,诗经 的思想与艺术成就不仅为我国诗歌

    12、开创了一条现实主义的发展道路,也为诗歌创作提供了许多可资借鉴的艺术表现手法。”基本信息基本信息现代 诗经 研究的基本倾向是“文学化”,基本格局是以文学为主而以史学、哲学、宗教学、政治学等为辅。在这种格局的控制下,诗经 的“经典性”主要就体现在其“文学性”上。李维诗史:“三百篇 为中国纯文学之祖,学者无不知之,其中之十五国风,盖纯粹的平民文学也。书时书事,写情写景,状人状物,以至叙述平民生活之状况,刻画普通社会之心理,通其思想,明其美刺,无不恰到好处,数千年来一流之文学,未有能出其右者。一般文人学士,得其一家,即足名家,故均视为文学之巨壑也。”朱自清 诗三百探故绪言:“吾国文学导源于 诗 三百五

    13、篇,不知 诗 三百五篇者,不足以与言吾国文学之流变。”(刘志立,诗经研究,中华书局 2011 年版)这种仅从“文学性”或主要从“文学性”确立诗经 之“经典性”的做法,并不符合 诗经与华夏文化中的关系之实际。基本信息基本信息其实,诗经 之“经典性”恰恰是由“现代性”所欲极力摧毁的“经学”确立的。没有经学,不管 诗经 在时间上多么古老,它在文学上也就只是和“楚辞”、“汉赋”、“唐诗”、“宋词”、“元曲”、“元杂剧”、“明清小说”等并列的中国文学的历史形式之一而已,而不具有“根源性”的“经”的意义。“经者,常也。”“经”的存在意义既在于其各自所独具的形式和内容中,更在于“经”的整体性上。“经”的文本

    14、系统和意义系统从整体上塑造了华夏民族,华夏民族的信仰、思想、思维方式的根本就在“经”中。华夏学术之“大宗”、“正宗”之所以是经学,不是因为经学的“宗派性”和“意识形态”性,而是因为经学的“义理性”,是因为经学开显了天地万物之“大道”、“常道”,确立了华夏民族生存于世的伟大意义。脱离开经学的系统研究和理解 诗经,固然是一种“治学”的现代路径,但我们不可把这种路径视为“正宗”而反以“经学”为“异端”。基本信息基本信息我们可以 关雎 为例来看现代学术之 诗经研究与经学之 诗经 研究之不同。关雎 为诗经 之开篇,现代人之论 关雎 者,多以其为“爱情诗”。如闻一多 风诗类抄 中认为 关雎不过讲述了男子在

    15、河滨偶遇女子而相思不已的故事;胡适 谈谈诗经 一文说:“关雎 完全是一首求爱诗,这是描写他的相思苦情。”刘大白的白屋说诗 认为 关雎 是一首求爱的诗;高亨诗经今注:“这首诗歌唱一个贵族爱上一个美丽的姑娘,最后和她结了婚。”袁梅 诗经译注 说是古代的一首恋歌;程俊英 诗经注析 认为是一首贵族青年的恋歌。这些观点皆以现代人的情感生活为据,认为 关雎 中的爱情是独立的、纯粹的,与家族伦理、礼仪制度均无关系。而在经学之视域中,关雎 的大义就不是现代人所谓的“爱情”,而是通过“四始”的结构安排所揭示的“阴阳变化之理”及“乐而不淫,哀而不伤”的“生命情调”。基本信息基本信息在我看来,关雎 作为 诗经 之“

    16、始”所打开的,既是一个男女情爱的世界,也是文化的世界、历史的世界、生命的世界。古典 诗经 学无论是毛诗还是三家诗之所以比现代的 诗经 学高明者就在于此:它所要揭示的不是某种“学科性”的东西,而是华夏文明和华夏生存的“深层意义”,是无限的家国秘密,天地玄机和生命意蕴。基本信息基本信息更重要的是,在经学传统中,治 诗经 从来就不是一件脱离“教化”的单纯学术事业,而是为“求仁”而行的神圣化导,即“诗教”事业(从孔子以来历代仁人志士莫不致力于此“诗教”)。马一浮先生说:“今治六艺之学,为求仁也。欲为仁,须从行孝起。欲识仁,须从学 诗 入。”“六艺之教,莫先于 诗。于此感发兴起,乃可识仁。故曰兴于诗。又

    17、曰诗可以兴。诗者,志之所之也,在心为志,发言为诗,故一切言教皆摄于诗。苟志于仁,无恶也,心之所之莫不仁,则其形于言者亦莫不仁。故曰不学 诗,无以言。于此会得,乃可以言诗 教。”明乎此,诗经 对于华夏人就可能意味着更多、更深邃的东西:“心”、“言”、“仁”、“天下和平”、“天地万物之情”基本信息基本信息02诗经经典句诗经经典句译:我的好处你全忘,专门记我小毛病。人往往是有一点错处,从前做过的好事就统统被抹杀掉了。忘 我 大 德,思 我 小 怨。(诗 经忘 我 大 德,思 我 小 怨。(诗 经 谷 风 )谷 风 )译:非但当面教导你,还拎你耳朵要你听。殷切教诲,就怕根本听不进去。匪 面 命 之,言

    18、 提 其 耳。(诗 经匪 面 命 之,言 提 其 耳。(诗 经 抑 )抑 )译:万事开头讲得好,很少能有好收场。万事开头难,开了头便要认认真真做完,不论做人做事,都要善始善终。靡 不 有 初,鲜 克 有 终。(诗 经靡 不 有 初,鲜 克 有 终。(诗 经 荡 )荡 )子惠思我,褰裳涉溱。子不我思,岂无他士,狂童之狂也且!(诗子惠思我,褰裳涉溱。子不我思,岂无他士,狂童之狂也且!(诗经经褰裳)褰裳)译:你若爱我想念我,赶快提衣蹚溱河。你若不再想念我,岂无别人来找我?你真是个傻小子啊!你若是想做什么事,就别拖泥带水,再犹豫不决,便没有机会了。译:做人如果没威仪,不如早早就死去。人若是不顾德行,不

    19、知礼义,实在是枉为人。人 而 无 仪,不 死 何 为?(诗 经人 而 无 仪,不 死 何 为?(诗 经 相 鼠 )相 鼠 )如 切 如 磋,如 琢 如 磨。(诗 经如 切 如 磋,如 琢 如 磨。(诗 经 淇 奥 )淇 奥 )译:学问切磋更精湛,品德琢磨更良善。学习与研究离不开琢磨与切磋,唯有如此,才能精益求精。译:能够理解我的人,说我是心中忧愁。不能理解我的人,问我把什么寻求。人与人的悲喜不相通,不能奢求人人都了解你的心情,毕竟知己难求。知我者,谓我心忧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诗经不知我者,谓我何求。(诗经黍离)黍离)人 之 多 言 亦 可 畏 也。(诗 经人 之 多 言 亦

    20、 可 畏 也。(诗 经 将 仲 子 )将 仲 子 )译:邻人毁谗让我害怕。三人成虎,流言蜚语往往比利箭伤人。译:德如高山人景仰,德如大道人遵循。有崇高德行的人使人仰望,以他为榜样,虽不能及,但求进步。高 山 仰 止,景 行 行 止。(诗 经高 山 仰 止,景 行 行 止。(诗 经 车 辖 )车 辖 )他 山 之 石,可 以 攻 玉。(诗 经他 山 之 石,可 以 攻 玉。(诗 经 鹤 鸣 )鹤 鸣 )译:他方山上有佳石,可以用来琢玉器。借助外部的势力,可以提高自己的见识,改正自己的错误。译:正业不废又娱乐,贤良之士乐悠悠。不荒废正业的同时,也要拿出时间来娱乐。好 乐 无 荒,良 士 休 休。(

    21、诗 经好 乐 无 荒,良 士 休 休。(诗 经 蟋 蟀 )蟋 蟀 )士之耽兮,犹可说也。女之耽兮,不可说也。(诗经士之耽兮,犹可说也。女之耽兮,不可说也。(诗经氓)氓)译:男子若是恋上你,要丢便丢太容易。女子若是恋男子,要想解脱难挣离。女子总是比男子更容易陷进感情之中,缺乏独立性与理性。译:兄弟在家会打架,遇上外侮共患难。内部有分歧很正常,但遇到外敌时大家仍能团结一致。兄弟阋于墙,外御其务。(诗经兄弟阋于墙,外御其务。(诗经棠棣)棠棣)不敢暴虎,不敢冯河。人知其一,莫知其他。(诗经不敢暴虎,不敢冯河。人知其一,莫知其他。(诗经小小旻旻)译:不敢空手打虎去,不敢徒步过河行。人们只知这危险,不知其

    22、他灾祸临。危险背后的隐患很难预计,因此为人处事必须谨慎。译:难道想要吃鲜鱼,定要鲤鱼才可取?难道想要娶妻子,必得宋子才欢愉?凡事未必非得要那最好的,但要最合自己心意的。岂其食鱼,必河之鲤?岂其取妻,必宋之子?(诗经岂其食鱼,必河之鲤?岂其取妻,必宋之子?(诗经衡门)衡门)高岸为谷,深谷为陵。(诗经高岸为谷,深谷为陵。(诗经十月之交)十月之交)译:高岸竟然成深谷,深谷却又变高峰。世事无常,无论在高处还是低处,都要保持良好心态。译:我站在车上瞻望四方风景,心头茫然不知向何处驰骋!天地如此宽广,人难免觉得局促而无法施展。但不要害怕,天无绝人之路。我瞻四方,蹙蹙靡所骋。(诗经我瞻四方,蹙蹙靡所骋。(诗

    23、经节南山)节南山)言者无罪,闻者足戒。(诗经言者无罪,闻者足戒。(诗经关雎关雎序序译:进言的人没有罪过,听的人足以引起警戒。大胆提出观点的人是无需承担责任的,听取意见的人即使不采纳也应该引以为戒。译:人家送我一篮桃,我把李子来相报。人需要懂得知恩图报,礼尚往来。投 我 以 桃,报 之 以 李。(诗 经投 我 以 桃,报 之 以 李。(诗 经 抑 抑 黾 勉 同 心,不 宜 有 怒。(诗 经黾 勉 同 心,不 宜 有 怒。(诗 经 谷 风 )谷 风 )译:夫妻共勉结同心,不该动怒不相容。经营婚姻不易,夫妻之间应该同心协力,相互包容。译:既明事理又聪慧,善于应付保自身。能辨别善恶是非,保持理性,才

    24、能保全自身。既明且哲,以保其身。既明且哲,以保其身。诗经诗经烝烝民)民)予 其 惩,而 毖 后 患。(诗 经予 其 惩,而 毖 后 患。(诗 经 小 毖 )小 毖 )译:我必须深刻吸取教训,作为免除后患的信条。过去的错误并不可怕,吸取教训,谨慎小心,防备后患。译:日有所成月月进,日积月累得深造。做什么事都别想着一步登天,每天都有所积累,才能一直精进。日就月将,学有缉熙于光明。(诗经日就月将,学有缉熙于光明。(诗经敬之)敬之)巧 言 如 簧,颜 之 厚 矣。(诗 经巧 言 如 簧,颜 之 厚 矣。(诗 经 巧 言 )巧 言 )译:巧言动听如鼓簧,厚颜无耻行为卑。花言巧语听听就算了,不可相信。译:

    25、仔细端详那小鸟,尚且求友欲相亲。何况我们这些人,岂能不知重友情。寻到志同道合的朋友不容易,要好好珍视友情。相彼鸟矣,犹求友声。矧伊人矣,不求友生?(诗经相彼鸟矣,犹求友声。矧伊人矣,不求友生?(诗经伐木)伐木)译:在我幼年那时候,人们不用服兵役;在我成年这岁月,各种苦难竟齐集。世事多变,生命无常,努力做好自己。我生之初,尚无为;我生之后,逢此百罹。(诗经我生之初,尚无为;我生之后,逢此百罹。(诗经兔爰)兔爰)译:常思虑自己的行为是否合乎天理,以求美好的幸福生活。多检讨自身,求助别人不如求助自己。永 言 配 命,自 求 多 福。(诗 经永 言 配 命,自 求 多 福。(诗 经 文 王 )文 王

    26、)饮 之 食 之,教 之 诲 之。(诗 经饮 之 食 之,教 之 诲 之。(诗 经 绵 蛮 )绵 蛮 )译:让他吃饱又喝足,教他通情又达理。基础的物质条件具备以后,就该充实自己的精神了。译:趁现在快及时行乐吧,说不定哪天闭眼进了天堂。人生苦短,及时行乐。今 者 不 乐,逝 者 其 亡。(诗 经今 者 不 乐,逝 者 其 亡。(诗 经 车 邻 )车 邻 )哀 哀 父 母,生 我 劬 劳。(诗 经哀 哀 父 母,生 我 劬 劳。(诗 经 蓼 莪 )蓼 莪 )译:可怜我的爹与妈,抚养我长大太辛劳父母之恩,难以回报。译:如今我自己不能保住,哪顾得了我的以后。人生已如此艰难,尚且顾不上以后,先将眼前的事

    27、情处理好。我 躬 不 阅,遑 恤 我 后。(诗 经我 躬 不 阅,遑 恤 我 后。(诗 经 谷 风 )谷 风 )译:你们考虑上百次,不如我亲自跑一遍。百般妙计,不如亲身赴汤蹈火。百尔所思,不如我所之。(诗经百尔所思,不如我所之。(诗经载驰)载驰)译:请各自重慎举止,天恩不会再降临。指望外力与运气都不是长久之计,重在自身。各 敬 尔 仪,天 命 不 又。(诗 经各 敬 尔 仪,天 命 不 又。(诗 经 小 宛 )小 宛 )译:尽心竭力做公事,辛苦劳烦不敢言。用心做事,不夸大苦劳,不吹嘘功劳。黾勉从事,不敢告劳。(诗经黾勉从事,不敢告劳。(诗经十月之交)十月之交)译:我心并非卵石圆,不能随便来滚转

    28、;我心并非草席软,不能任意来翻卷。认定的事情,就不会改变心意。我心匪石,不可转也。我心匪席,不可卷也。(诗经我心匪石,不可转也。我心匪席,不可卷也。(诗经柏舟)柏舟)译:微弱蜉蝣在空中振翅飞舞,漂亮的外衣色彩鲜明夺目。叹其生苦短我心溢满忧伤,我将如何安排人生的归宿?人类渺小,人生短暂。蜉蝣之羽,衣裳楚楚。心之忧矣,於我归处。(诗经蜉蝣之羽,衣裳楚楚。心之忧矣,於我归处。(诗经蜉蝣)蜉蝣)译:漫步城东门,美女多若天上云。虽然多若云,非我所思人。周围的诱惑很多,但心中早有坚持。出其东门,有女如云。虽则如云,匪我思存。(诗经出其东门,有女如云。虽则如云,匪我思存。(诗经出其东门)出其东门)译:哪会对

    29、你不想念,不肯亲近只是你。有时候并非做得不够,只是付出未必有回报。岂 不 尔 思?子 不 我 即!(诗 经岂 不 尔 思?子 不 我 即!(诗 经 东 门 之东 门 之 墠墠 )译:海誓山盟犹在耳,哪料反目竞成仇。人都是善变的,一时美好不代表一世美好。信 誓 旦 旦,不 思 其 反。(诗 经信 誓 旦 旦,不 思 其 反。(诗 经 氓 )氓 )译:且用它来寻欢喜,且用它来度时日。一朝不幸离人世,别人得意进你室。人生苦短,珍惜所拥有的,及时寻求快乐。且以喜乐,且以永日。宛其死矣,他人入室。(诗经且以喜乐,且以永日。宛其死矣,他人入室。(诗经山有枢)山有枢)03诗经成语诗经成语诗经成语有的从古至今

    30、意义不变,有的成语意义发生了转移。成语词义演变的研究探讨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这些成语。理性义指的是对词所指称的客观世界中的事物、现象和关系的概括认识和反映。发生理性义变化的原因有很多,比如成语中的某个字的谐音字替代原字使用,造成成语意思发生改变。或是经过时代的变迁,原成语的意思引申出了新的意思,引申出的意思流传了下来,从而造成了成语意思发生了改变。诗经成语诗经成语辗转反侧:翻来复去,睡不着觉。形容心里有所思念或心事重重。鹊巢鸠占:鸤鸠 不会做窠,常强占喜鹊的窠。本指女子出嫁,定居于夫家。后比喻强占别人的住处。诗 经 成 语诗 经 成 语忧心忡忡:形容心事重重,非常忧愁、担心。胡天胡帝:原形容

    31、服饰容貌像天神一样美丽,后也表示尊敬崇仰。用于贬义,形容言语荒唐、行为放肆。诗经成语诗经成语螓首蛾眉:意思是宽宽的额头,弯弯的眉毛,形容女子容貌美丽。二三其德:形容三心二意。诗经成语诗经成语孔武有力:形容人很有力气。夙夜无寐:夙夜无寐:早晚(白天晚上)都不能睡觉。夙:早晨。诗 经 成 语诗 经 成 语言笑晏晏:说说笑笑,和柔温顺衣冠楚楚:服装整齐漂亮。诗经成语诗经成语俾:使。把白昼当作夜晚。指不分昼夜地寻欢作乐硕大无朋:指大得没有可以与之相比的。形容极大。俾昼作夜:俾:使。把白昼当作夜晚。指不分昼夜地寻欢作乐。诗经成语诗经成语风雨漂摇:比喻局势动荡不安,很不稳定。同风雨飘摇。投桃报李:比喻友好

    32、往来或互相赠送东西。诗经成语诗经成语七月流火:指夏去秋来,天气转凉。万寿无疆:指万年长寿,没有止境。诗经成语诗经成语天作之合:好像是上天给予安排,很完美地配合到一起。祝人婚姻美满的话。同仇敌忾:指全体一致痛恨敌人。诗经成语诗经成语进退维谷:无论是进还是退,都是处在困境之中。形容处境艰难,进退两难。兢兢业业:形容做事小心谨慎,认真踏实。诗经成语诗经成语明哲保身:指明智的人善于保全自己。亦指因怕连累自己而回避原则斗争的处世态度。爱莫能助:形容心里非常愿意帮助,但限于力量或条件的限制却没有办法做到。诗经成语诗经成语兄弟阋墙:阋x,指兄弟之间的纠纷,也比喻内部争斗。寿比南山:祝人长寿时的习惯用语,意为

    33、寿命像终南山一样长久,用于对老年人的祝颂诗经成语诗经成语乔迁之喜:古人用来贺人迁居或贺人官职升迁之辞。如履薄冰:像走在薄冰上一样,暗示有潜在的危险,比喻行事极为谨慎,存有戒心。诗经成语诗经成语巧言如簧:形容花言巧语,能说会道。生不逢辰:生下来没有遇到好时候,旧时指命运不好。诗经成语诗经成语高山仰止:比喻高尚的品德。比喻对高尚的品德的仰慕。绰绰有裕:形容态度从容,不慌不忙的样子。诗 经 成 语诗 经 成 语辗转反侧:翻来复去,睡不着觉。形容心里有所思念或心事重重。鹊巢鸠占:鸤鸠 不会做窠,常强占喜鹊的窠。本指女子出嫁,定居于夫家。后比喻强占别人的住处。诗经成语诗经成语诗经生命力旺盛,在今天依旧熠

    34、熠生辉。它山之石,可以攻玉,读者会留意它,而且作家也会运用它。在高考语文试卷中出现频率也很高。可以说诗经成语是我国成语的源头。四言与四字格成语形式吻合,是表达丰富深刻的内容和便于识记运用的需要。2它承载着厚重的文化底蕴,反映着人们共同的生命体验,意义隽永流长,将经典的诗歌总集,古代汉语的滥觞与富于词汇与语法研究价值的成语结合起来,展示出中国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与研究价值。蕴含其中的哲理性、经典性和独特魅力有着极高的价值和意义,是今天研究成语的重要素材,是我们永恒的精神食粮,是中华民族历久弥新的文化珍藏。04诗经故事诗经故事“我们正在发掘的不是物,而是人。”英国考古学家莫蒂默惠勒曾经这样说过。其实

    35、,不单考古如此,阅读古书亦是如此。我们梳理诗经里的动物、植物、器物,努力复原相关的场景,最终窥见的又何尝不是当时与这些名物共处的人物呢?当然,离我们最近的要数以各种形式记下这些名物的、佚名或留名的先秦诗人了。有幸在诗经里留名的先秦诗人当中,最值得一提的当数吉甫。诗经提及“吉甫”,一共四次,分别是:小雅六月“文武吉甫,万邦为宪”“吉甫燕喜,既多受祉”,大雅崧高“吉甫作诵,其诗孔硕”,大雅烝民“吉甫作诵,穆如清风”。诵,就是诗。“吉甫作诵”的格式,跟周宣王五年的青铜器兮甲盘铭文所谓“兮伯吉父作盘”近似,乃是同一个作者的自白。崧高烝民是吉甫的诗作,兮甲盘是吉甫的散文,三者互为补充,可以让后世粗略了解

    36、到吉甫的一些基本身份信息:兮氏,名甲,字伯吉父,自称“兮甲”“兮伯吉父”“吉甫”等,人称“尹吉甫”,尹为其官职。换言之,吉甫是西周第十一代君主周宣王的尹,相当于宰相。有人说:“天下全才,士不多见,惟周之尹吉甫、唐之裴晋公文武兼备,为中兴良弼。”(弘治徽州府志)这个评语非常客观,其根据即是诗经“文武吉甫”云云。文能写诗作文,已如上述;武能安邦定国,且听下解。周宣王五年(公元前823 年)三月,宣王开始下令讨伐玁狁(古代游牧民族,主要分布在今陕西、甘肃北境及内蒙古自治区西部)。尹吉甫遵王命,克敌执俘,凯旋归来,宣王赏赐给他四匹良马、一辆軥车。六月,尹吉甫再次帅师伐玁狁,再获胜利,又是接受赏赐(许也

    37、包括下文之“鲤”,周金文如子中鬲即有赏“鱼”的先例),又是举行家宴:“吉甫燕喜,既多受祉。来归自镐,我行永久。饮御诸友,炰鳖脍鲤。侯谁在矣,张仲孝友。”清代学者方玉润认为张仲即是这诗的作者兼献诗者,似乎大有商榷的余地。“张仲孝友”一句主要是为了照应前文的“诸友”,举其一以包其他,就像盛筵之上饮食林林总总,诗人只列出炰鳖、脍鲤两种一样。曾有学者提出,诗经三百篇是周宣王三年到幽王七年(前825前775)五十年间尹吉甫一人所写。此论虽可惊世骇俗,但并不能让人信服,因为首先会遭到诗经文本自身有力的反驳。例如,在诗经中,不仅有“吉甫作诵”,还有“家父作诵”,家父也是一位周朝重臣。除了男性,诗经的作者还有

    38、女性,宋人张耒、洪迈等对此已有明确认识。而其中最闻名的,又非华夏历史上最早的爱国女诗人许穆夫人莫属。算起来,她也是世界上最早的女诗人,比被哲学家柏拉图誉为“第十位缪斯女神”的古希腊女诗人萨福还要早生八十年。诗经鄘风载驰一诗,被公认为许穆夫人所作。夫人姓姬,原是卫国公族卫昭伯的女儿,头上有三个哥哥(齐子、卫戴公、卫文公)、一个姐姐(宋桓夫人)。在姊妹当中,许穆夫人年龄最小,但出名也最早。以至于许、齐两国(实际上就是许穆公和齐桓公)都来向她求婚。卫懿公准备将她许配给许国,早慧的她却非常有政治远见地分析道:“今者许小而远,齐大而近。若今之世,强者为雄。”一旦边境有敌寇入侵,到时候赴告大国支援,我又在

    39、大国之内,不就更好办了吗?可是,懿公不听,而嫁之于许,她便成了许国许穆公的夫人。大约十年之后,卫国为北狄人所灭,也可说是败在了爱鹤成癖的卫懿公的手里。许穆夫人的姐夫宋桓公迎接卫国的遗民渡河,将其暂时安置在漕邑,并拥立她的哥哥戴公为君。戴公立一月而死,文公从齐回国即位。她一听到国破兄亡的消息,便快马加鞭赶到漕邑吊唁,目的在于为卫国策划向齐国求援。可是许国的大夫们对此极为反对,竟然不惜跋涉奔走前来阻拦。这引起了许穆夫人的愤慨,她又悲痛卫国的颠覆,又哀伤许国弱小不能相救,于是写了载驰一诗抒发自己的复杂情愫,其最末两句尤为果毅:“百尔所思,不如我所之。”真是巾帼不让须眉!最后,齐桓公不知是对许穆夫人余

    40、情未了,还是出于外交考虑,抑或二者兼而有之,不仅派兵护卫,而且馈送了若干物资。也不知是否因为记情感恩,公元前656 年,许穆公竟随齐桓公伐楚,甚至病死在了军队里。中华民族有没有史诗?回答是肯定的。那中华民族有没有神话史诗呢?回答也是肯定的。用不着上下求索,它们就收录在诗经大雅一卷之内,譬若其中的公刘,即是一首层次井然、气象恢宏的史诗,而生民即是一篇波澜壮阔、节奏铿锵的神话史诗。如果说诗经鲁颂閟宫首章还是一短小紧凑的预告片,那么生民便是大气磅礴的正片,因为二者虽详略有别,但领衔主演或中心人物都是后稷,核心情节都是后稷的传奇事迹。后稷,姓姬,名弃,是周人口耳相传的第一位男性始祖,善种谷物,教民稼穑

    41、之术,又称“周弃”。“弃”这个名字颇有意思,直接来源于他出生后被母亲三次抛弃的非凡经历。生民记载:“厥初生民,时维姜嫄。生民如何?克禋克祀,以弗无子。履帝武敏歆,攸介攸止,载震载夙,载生载育,时维后稷。诞弥厥月,先生如达。不坼不副,无菑无害,以赫厥灵。上帝不宁,不康禋祀,居然生子。诞寘之隘巷,牛羊腓字之;诞寘之平林,会伐平林;诞寘之寒冰,鸟覆翼之,鸟乃去矣,后稷呱矣。”大意是讲,一个叫姜嫄的女子,因为踩了上帝的脚印而怀孕,然后生下了一个蛋。她吓得将其扔到了陋巷之中,却得到了牛和羊的庇护与哺乳;于是,又将其转移到树林里,不料很多人正在伐木;最后只好将其放在了冰上,一走了之。很快,奇迹发生了。一只

    42、鸟落在冰面上,用羽翼孵化了这枚蛋。等鸟飞后,后稷就呱呱坠地,真正来到了这个世上。后稷极为早慧,从小便会种植,自给自足,而且种一样成一样:“蓺之荏菽,荏菽旆旆,禾役穟穟,麻麦幪幪,瓜瓞唪唪。”这组排比句接连用了四个叠词,形容后稷种豆得豆、种瓜得瓜,大获丰收。“荏菽旆旆”和“麻麦幪幪”,“禾役穟穟”和“瓜瓞唪唪”,又互为“扇面对”。既然禾役(一作“禾颖”)、瓜瓞均为一物,麻麦为二物,则荏菽亦应为二物:菽即大豆,荏即白苏。当然,后稷种的远远不止这些,生民下文还提到了黍类和粱类作物。总之,后稷在周人心目中,就跟杜宇在蜀人心目中一样,既是伟大的祖先,也是五谷之神,乃至农业之神。在诗经中,“文武”一词不但

    43、可以指文德与武功、文才与武略,例如小雅六月“文武吉甫”,还可以指称文王和武王,例如大雅江汉“文武受命”。文王(前1152前1056),姓姬,名昌。生为商之西伯,谥为周之文王。相传,文王曾在狱中将易之八卦演绎为六十四卦。周本是西北一个小国,曾臣服于商朝,文王使周发展强大,走向独立。为其子武王灭商构筑了良好的条件。诚如学者孙作云所说:“武王伐纣的基础,事实上是文王奠定的,西周的典章制度,也多从文王开始;所以西周人、东周人以至于后代人,对于文王备致赞美之词。从诗经上看,有许多祭祀歌是祭祀文王的;而且多被放在祭祀歌之首。”是的,大雅的第一首即为祭祀文王的文王。文王全诗共七章,其中第二、三、四章直接从正

    44、面歌颂文王的美德和功业。“亹亹文王,令闻不已。陈锡哉周,侯文王孙子。文王孙子,本支百世。凡周之士,不显亦世。”这是第二章,写文王勤勉,能施恩布利,惠及子孙。“世之不显,厥犹翼翼。思皇多士,生此王国。王国克生,维周之桢。济济多士,文王以宁。”这是第三章,写文王会用人,许许多多的人才为他安邦定国。“穆穆文王,於缉熙敬止。假哉天命,有商孙子。商之孙子,其丽不亿。上帝既命,侯于周服。”这是第四章,写文王谨敬,为天命所归,将使商人最终归顺于周。大雅思齐一诗对文王又作出了必要的补充。首先,文王之所以能得天下,离不开周家几代贤妻良母的培养与支持:“思齐大任,文王之母。思媚周姜,京室之妇。大姒嗣徽音,则百斯男

    45、。”大任,是王季之妻、文王之母,诗人以一个“齐”字概括她,端庄的意思;周姜,是王季之母,周文王的祖母,诗人以一个“媚”字概括她,美好的意思;大姒,是文王之妻、武王之母,诗人称她能继承周姜、大任的美德。其次,文王会用人,主要表现在能兼听而不偏信。“君之所以明者,兼听也;其所以暗者,偏信也。”(王符潜夫论)用思齐的原话表达,即:“不闻亦式,不谏亦入。”总之,在很多人眼里,文王是个完美的伟人,尤其是经过孔子、韩愈等大儒的推崇,最终令他成了“道统”极为重要的一环。西谚云:“任何事故,追根问底,必定有个女人”。中国也有句俗话:“红颜祸水”。这种偏颇的论调,可以追溯到诗经。小雅正月曰:“燎之方扬,宁或灭之

    46、。赫赫宗周,褒姒灭之。”大雅瞻卬曰:“哲夫成城,哲妇倾城。懿厥哲妇,为枭为鸱。妇有长舌,维厉之阶。乱匪降自天,生自妇人。”诸如此类,骂的均为同一个姓姒的褒国女人。褒姒的出场颇为传奇。夏朝衰微之际,有两条神龙降落在夏帝的朝庭里,说:“我们是褒国的两个先王。”夏帝去占卜,杀掉它们,赶走它们,留下它们,都不吉利,说是要请得龙涎储存起来方可。于是陈列玉帛,请走神龙,留下了涎沫,夏帝用木柜将其收藏起来。夏亡后,这柜子传到了商,商亡后,又传到了周。历经三代,都不敢打开。到了周厉王末年,打开来看,那龙涎流到地上变成黑色的蝾螈,窜入了王的后宫。一个小侍女不小心碰到了它,到十五岁时就怀孕了。自己未婚先孕,只好生

    47、而弃之。正巧一对逃难的夫妇在路旁捡到了这个夜哭的女婴,并把她带往褒国。后来褒人犯法,便将出落得唇红齿白的褒姒献给周朝以赎罪。初唐“四杰”之一的骆宾王在其名文为徐敬业讨武曌檄中曾引用这个故事,影射武则天。周幽王初见褒姒,一眼就迷恋上了她的花容月貌。从此,两人坐则叠股,立则并肩,饮则交杯,食则同器,如胶似漆,缠缠绵绵,以夜续昼。故事至此还远未结束。原来褒姒是个冷面美人,幽王想逗她发笑,用了许多法子,她仍旧不笑。话说周人建都,毗邻戎人,便和诸侯约定,在大路上修建高的烽火台,台上设置大鼓,如果戎兵来侵,就由近而远地击鼓以召援兵。一次,戎兵寇边,各诸侯听到鼓声,都带着军队如约而至,不料褒姒看着这一切,竟

    48、开心地笑了。幽王受此启发,屡次击鼓戏弄诸侯。后来戎兵真的来袭,幽王又击鼓,诸侯却不肯应召而至了。幽王不但“不恤国事,驱驰弋猎不时,以适褒姒之意”(刘向列女传),而且还黜了皇后申后,废了太子宜臼。于是,宜臼作小弁诗,申后作白华诗,以抒发自己怨恨不平的情绪。白华第六章云:“有鹙在梁,有鹤在林。”用凶猛贪残的鹙鸟暗喻褒姒,跟瞻卬的“为枭为鸱”有着异曲同工之妙。诗经用三百余篇韵语搭建起一个“神州大舞台”,让祖先神灵、帝王将相、黎民百姓各色人等轮番粉墨登场,或唱念做打,纷呈精彩,或作为龙套,沉默不语。最终,都成了经典角色。尹吉甫,许穆夫人,后稷,周文王,褒姒,只不过是其中赫赫有名的几个罢了。给读者留下深刻印象的,反倒是那些生平不详的人物,比如巷伯的作者“寺人孟子”,有着亚圣一样的称呼,却是一位遭受谗害的奄官。又比如桑中有女同车里的“孟姜”,让人总忍不住联想到送寒衣、哭长城的孟姜女,但她们之间并无瓜葛,现在仅仅知道“孟姜”姓姜,排行老大,长得很美,诸如此类的简单信息而已。而知名度最高的诗经人物,却是没有留下姓名的“窈窕淑女”。在关雎中,她令同样佚名的“君子”辗转反侧,彻夜难眠;在汉语中,她更以常用成语的姿态被全世界的炎黄子孙口耳相传,绵绵无绝期。诗人司马迁不分贵贱,为社会各阶层的人物立传写史,这个伟大传统其实从诗经就开始了感谢聆听!

    展开阅读全文
    提示  163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诗经》文化传播课件.pptx
    链接地址:https://www.163wenku.com/p-3591570.html

    Copyright@ 2017-2037 Www.163WenKu.Com  网站版权所有  |  资源地图   
    IPC备案号:蜀ICP备2021032737号  | 川公网安备 51099002000191号


    侵权投诉QQ:3464097650  资料上传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

    163文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