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经》文化传播课件.pptx
- 【下载声明】
1. 本站全部试题类文档,若标题没写含答案,则无答案;标题注明含答案的文档,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2. 本站全部PPT文档均不含视频和音频,PPT中出现的音频或视频标识(或文字)仅表示流程,实际无音频或视频文件。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3. 本页资料《《诗经》文化传播课件.pptx》由用户(三亚风情)主动上传,其收益全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该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请根据预览情况,自愿下载本文。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5.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及以上版本和PDF阅读器,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诗经 文化 传播 课件
- 资源描述:
-
1、目录CONTENT01诗经简介诗经简介02诗文经典句诗文经典句03诗经成语诗经成语04诗经故事诗经故事01诗经简介诗经简介诗经是中国古代诗歌开端,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原称“诗”或“诗三百”,收集了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前11世纪至前6世纪)的诗歌,共311篇,其中6篇为笙诗,即只有标题,没有内容,称为笙诗六篇(南陔、白华、华黍、由康、崇伍、由仪),反映了周初至周晚期约五百年间的社会面貌。诗经内容丰富,反映了劳动与爱情、战争与徭役、压迫与反抗、风俗与婚姻、祭祖与宴会,甚至天象、地貌、动物、植物等方方面面,是周代社会生活的一面镜子,被誉为古代社会的人生百科全书。出处来源出处来源诗经以四言诗为主,普遍
2、采用“赋”、“比”、“兴”的艺术手法。“赋”:陈述铺叙的意思。“比”:就是比喻,对人或事物加以形象的比喻,使其特征更加鲜明突出。“兴”:借助其他事物作为诗歌的发端,以引起所要歌唱的内容。手法介绍手法介绍诗经中的语言,丰富而多彩,用来绘景塑性、叙事表情,让人更加觉得诗篇的鲜明生动。有一些词汇,到今天我们都还在用比如“中央”“休息”“婚姻”“艰难”等。还有一些比如“高高在上”,“秋水伊人”。“惩前毖后”等已经成为成语了。诗经当中的语言不仅丰富,而且为我国民族语言的发展做了很大的贡献,是研究古汉语者必读之书。诗经的句法大多是四言的,有时也会突破常用的句式,五,六、七、八言都会有。诗经的韵律也是比较和
3、谐悦耳的,在声调方面,有双声、叠韵、叠词、复句之妙,有顶真、排比之变,还有兮矣、只,思,斯,也之声。这些都加强了诗经中诗歌的音乐性。同时在用韵方面、是复杂而又自山的。诗经是我国诗歌的源头,后世的很多诗歌都沿袭了(诗经的传统。为中国儿千年的诗歌文化提供了大量的题材和素材。诗经也成为了被引用最多的一部诗集,孟子一书共引用三十三处,韩非子近十次,苟子有八十一处之多。曹操的短歌行的“青青子衿,悠悠我心”也是出自诗经。基本信息基本信息中国人不可不读 诗经。古人有所谓“诗书传家”之说,此处的“诗书”,实即 诗经 和 书经,此处的“家”也不仅指“家族”,而是“家国天下”之“家”。对于“中华民族”之为“族性”
4、来说,诗经 是一个“经典性”的标志。没有 诗经,就没有“中华”,就没有“中华民族”。当然,这也不意味着 诗经 是唯一塑造“中华民族”的东西,而是说,诗经 独属于“中华民族”,是“中华民族”经典标志之一。基本信息基本信息诗经 本来称 诗,乃是从商代至春秋中期的“诗”的汇编或选编。这些“诗”的作者来自于广大的社会阶层,有的是贵族士大夫,有的是朝廷乐官,有的是民间人士。他们在各种情境之下所作之“诗”经由“采诗”和“献诗”而汇总到朝廷,然后由乐官加工后,演奏给君王,最早的 诗 大概就是乐官们整理的本子。乐官们使用的本子后来流传出来,经过孔子(或其他人)的“删定”,遂成为秦汉以来传世的 诗经 文本。史记
5、孔子世家 云:“孔子之时,周室衰,而礼乐废,诗、书 缺。古者,诗三千余篇,及至孔子,去其重,取其可施于礼义,上采契、后稷,中述殷周之盛,至幽、历之缺,始于妊席。三百五篇。孔子皆弦歌之,以求合 韶、武、雅、颂 之音。”再经过孔门弟子如子夏等人的传播,成为华夏文化各派共同的学术背景和思想源头,成为生活、思想、学术乃至政治活动的“诗意源头”。基本信息基本信息诗经 共包括311 篇诗歌作品,其中6 篇仅存篇名而亡其辞,分别是 南赅、白华、华黍、由仪、崇丘、由庚,皆用笙来伴奏演唱,故后人称之为“六笙诗”。其余305 篇词句完整,自古以来被分为风、雅、颂三类,其中风诗 160 篇,雅诗 105 篇,颂诗
6、40 篇。风诗分为十五国风,依次是:周南,11 首;召南,14 首;邶风,19 首;鄘风,10 首;卫风,10 首;王风,10 首;郑风,21 首;齐风,11 首;魏风,7 首;唐风,12 首;秦风,10 首;陈风,10 首;桧风,4 首;曹凤,4 首;豳风,7 首。雅诗分为大雅和小雅两类:小雅74 篇,大雅31 篇。颂诗分为三类:周颂、鲁颂和商颂,合称三颂。周颂 31 篇,鲁颂 4 篇,商颂 5 篇。基本信息基本信息诗经 原本是“音乐性”的,诗经 之三百零五篇都是乐歌。史记孔子世家 云:“三百五篇。孔子皆弦歌之,以求合 韶、武、雅、颂 之音。”论语子罕 记孔子之言曰:“吾自卫返鲁,然后乐正,
7、雅、颂各得其所。”所谓风、雅、颂之分别本质上也是音乐形式的不同,国风是各地的乐调,雅是朝廷的乐歌,颂乐则是舞乐,唱时连歌带舞,是祭祀宗庙时所用的乐歌。今人从“纯文学”的角度用普通话朗读 诗经,诗经之原始的“音乐性”彻底沦没。事实上,诗经原本就与“乐”联系在一起,无论是孔子的“弦歌之”,还是何休所谓“男女有所怨恨,相从而歌”,都表明了 诗经 之“源始”的“音乐性”。此“音乐性”堂而皇之地回荡在天壤之间,回荡在华夏的历史长河之中:回荡在孔子的“在齐闻 韶”之时,回荡孔子周游列国的颠沛之中,回荡在楚辞汉赋唐诗宋词元曲明清杂剧之中,回荡在秦腔京剧黄梅戏越剧之中,回荡在西南联大的“尽笳吹弦诵在山城”之中
8、。我们今天提倡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当从此原本的“音乐性”入手。基本信息基本信息诗经 的“本性”不仅是“音乐的”,还是“诗的”、“诗性”的和“诗意”的。“诗言志。”这个源自 尚书 时代的命题是华夏诗学的灵魂,不理解这个命题就不能理解华夏世界的“诗性”、“诗意”、“诗魂”。“志”者,从“心”从“止”,乃心所停留之地,或曰灵魂之栖息地。“诗言志”,“诗”是“言”所发出的“心志”,是“心”在“言”中的展开和实现。尔雅:“大箫谓之言。”从“言”的这个本义看,“诗言”原本就是一种与音乐有关的艺术化的言说方式。“诗言志”,这个“志”也不是什么抽象的观念,而是心灵自身的感动和生发(即“兴”),它在一切观
9、念化和意识形态化之先。子曰:“不学 诗,无以言。”这是要人们去体会诗经 的那种原本的“言说方式”,那种纯粹由“心志”自身生成的充满尺度感或“韵律感”的“兴言”。也只有以这种“诗性”的观念,我们才能真正理解孔子所说“诗 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的意义。诗经 中有各种各样的诗,这些诗按“意识形态”的标准恐并非“无邪”,故所谓“思无邪”一定是原本的“诗性”意义上的。在此意义上,“思无邪”就是在 诗经 所打开的意义空间中的“思”的“天真化”、“纯粹化”、“兴化”。基本信息基本信息在五四新文化运动以来的中国现代学术中,诗经 一向被看作“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关于诗经 的研究一向被归为“中国古代文
10、学研究”(即使 十三经导读 中的“诗经导读”也是由文学教授所写的)。各种中国文学史乃至中国文学批评史中几乎都有关于 诗经 的专章,也有很多关于诗经 的总论之作,如张西堂的 诗经六论、余冠英的 诗经略论、高亨的 诗经引论、林义光的 诗经通解、闻一多的 诗经通义、谢无量的诗经研究、刘立志的 研究、向熹的 诗经词典 等等。这些研究的主要目的可以概括为“为了解古代社会发展的历史,分析这部诗歌的思想与艺术成就,继承优秀的文化遗产,为建设现代化的新文化服务”。与此相应,现代 诗经 研究的主要特点就是:不把 诗经 看作“经”,而是把它看作一部“最早的诗歌总集”,对其思想性和艺术性进行全面而深入的分析论证,对
11、其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地位和对古代诗歌发展所起的巨大作用给予应有的肯定与评价。基本信息基本信息那么,现代 诗经 研究所揭示的 诗经 的思想性和艺术性是什么?就思想性来说,现代学术的重点往往集中在“国风”和“二雅”中那些“真正反映现实生活的作品”上,认为这些作品主题主要是“反抗剥削与压迫”、“倾诉征戍徭役之苦”、“揭露统治阶级暴政与丑行”、“反映爱情与婚姻问题”。就艺术性来说,现代学术认为 诗经 有多方面的艺术成就,而其最主要的表现就是“现实主义精神”、“赋、比、兴的表现手法”、“精炼生动的语言”、“重章叠唱与和谐的音韵”等。诚如 十三经导读 中所说:“总而言之,诗经 的思想与艺术成就不仅为我国诗歌
12、开创了一条现实主义的发展道路,也为诗歌创作提供了许多可资借鉴的艺术表现手法。”基本信息基本信息现代 诗经 研究的基本倾向是“文学化”,基本格局是以文学为主而以史学、哲学、宗教学、政治学等为辅。在这种格局的控制下,诗经 的“经典性”主要就体现在其“文学性”上。李维诗史:“三百篇 为中国纯文学之祖,学者无不知之,其中之十五国风,盖纯粹的平民文学也。书时书事,写情写景,状人状物,以至叙述平民生活之状况,刻画普通社会之心理,通其思想,明其美刺,无不恰到好处,数千年来一流之文学,未有能出其右者。一般文人学士,得其一家,即足名家,故均视为文学之巨壑也。”朱自清 诗三百探故绪言:“吾国文学导源于 诗 三百五
13、篇,不知 诗 三百五篇者,不足以与言吾国文学之流变。”(刘志立,诗经研究,中华书局 2011 年版)这种仅从“文学性”或主要从“文学性”确立诗经 之“经典性”的做法,并不符合 诗经与华夏文化中的关系之实际。基本信息基本信息其实,诗经 之“经典性”恰恰是由“现代性”所欲极力摧毁的“经学”确立的。没有经学,不管 诗经 在时间上多么古老,它在文学上也就只是和“楚辞”、“汉赋”、“唐诗”、“宋词”、“元曲”、“元杂剧”、“明清小说”等并列的中国文学的历史形式之一而已,而不具有“根源性”的“经”的意义。“经者,常也。”“经”的存在意义既在于其各自所独具的形式和内容中,更在于“经”的整体性上。“经”的文本
14、系统和意义系统从整体上塑造了华夏民族,华夏民族的信仰、思想、思维方式的根本就在“经”中。华夏学术之“大宗”、“正宗”之所以是经学,不是因为经学的“宗派性”和“意识形态”性,而是因为经学的“义理性”,是因为经学开显了天地万物之“大道”、“常道”,确立了华夏民族生存于世的伟大意义。脱离开经学的系统研究和理解 诗经,固然是一种“治学”的现代路径,但我们不可把这种路径视为“正宗”而反以“经学”为“异端”。基本信息基本信息我们可以 关雎 为例来看现代学术之 诗经研究与经学之 诗经 研究之不同。关雎 为诗经 之开篇,现代人之论 关雎 者,多以其为“爱情诗”。如闻一多 风诗类抄 中认为 关雎不过讲述了男子在
15、河滨偶遇女子而相思不已的故事;胡适 谈谈诗经 一文说:“关雎 完全是一首求爱诗,这是描写他的相思苦情。”刘大白的白屋说诗 认为 关雎 是一首求爱的诗;高亨诗经今注:“这首诗歌唱一个贵族爱上一个美丽的姑娘,最后和她结了婚。”袁梅 诗经译注 说是古代的一首恋歌;程俊英 诗经注析 认为是一首贵族青年的恋歌。这些观点皆以现代人的情感生活为据,认为 关雎 中的爱情是独立的、纯粹的,与家族伦理、礼仪制度均无关系。而在经学之视域中,关雎 的大义就不是现代人所谓的“爱情”,而是通过“四始”的结构安排所揭示的“阴阳变化之理”及“乐而不淫,哀而不伤”的“生命情调”。基本信息基本信息在我看来,关雎 作为 诗经 之“
16、始”所打开的,既是一个男女情爱的世界,也是文化的世界、历史的世界、生命的世界。古典 诗经 学无论是毛诗还是三家诗之所以比现代的 诗经 学高明者就在于此:它所要揭示的不是某种“学科性”的东西,而是华夏文明和华夏生存的“深层意义”,是无限的家国秘密,天地玄机和生命意蕴。基本信息基本信息更重要的是,在经学传统中,治 诗经 从来就不是一件脱离“教化”的单纯学术事业,而是为“求仁”而行的神圣化导,即“诗教”事业(从孔子以来历代仁人志士莫不致力于此“诗教”)。马一浮先生说:“今治六艺之学,为求仁也。欲为仁,须从行孝起。欲识仁,须从学 诗 入。”“六艺之教,莫先于 诗。于此感发兴起,乃可识仁。故曰兴于诗。又
17、曰诗可以兴。诗者,志之所之也,在心为志,发言为诗,故一切言教皆摄于诗。苟志于仁,无恶也,心之所之莫不仁,则其形于言者亦莫不仁。故曰不学 诗,无以言。于此会得,乃可以言诗 教。”明乎此,诗经 对于华夏人就可能意味着更多、更深邃的东西:“心”、“言”、“仁”、“天下和平”、“天地万物之情”基本信息基本信息02诗经经典句诗经经典句译:我的好处你全忘,专门记我小毛病。人往往是有一点错处,从前做过的好事就统统被抹杀掉了。忘 我 大 德,思 我 小 怨。(诗 经忘 我 大 德,思 我 小 怨。(诗 经 谷 风 )谷 风 )译:非但当面教导你,还拎你耳朵要你听。殷切教诲,就怕根本听不进去。匪 面 命 之,言
18、 提 其 耳。(诗 经匪 面 命 之,言 提 其 耳。(诗 经 抑 )抑 )译:万事开头讲得好,很少能有好收场。万事开头难,开了头便要认认真真做完,不论做人做事,都要善始善终。靡 不 有 初,鲜 克 有 终。(诗 经靡 不 有 初,鲜 克 有 终。(诗 经 荡 )荡 )子惠思我,褰裳涉溱。子不我思,岂无他士,狂童之狂也且!(诗子惠思我,褰裳涉溱。子不我思,岂无他士,狂童之狂也且!(诗经经褰裳)褰裳)译:你若爱我想念我,赶快提衣蹚溱河。你若不再想念我,岂无别人来找我?你真是个傻小子啊!你若是想做什么事,就别拖泥带水,再犹豫不决,便没有机会了。译:做人如果没威仪,不如早早就死去。人若是不顾德行,不
19、知礼义,实在是枉为人。人 而 无 仪,不 死 何 为?(诗 经人 而 无 仪,不 死 何 为?(诗 经 相 鼠 )相 鼠 )如 切 如 磋,如 琢 如 磨。(诗 经如 切 如 磋,如 琢 如 磨。(诗 经 淇 奥 )淇 奥 )译:学问切磋更精湛,品德琢磨更良善。学习与研究离不开琢磨与切磋,唯有如此,才能精益求精。译:能够理解我的人,说我是心中忧愁。不能理解我的人,问我把什么寻求。人与人的悲喜不相通,不能奢求人人都了解你的心情,毕竟知己难求。知我者,谓我心忧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诗经不知我者,谓我何求。(诗经黍离)黍离)人 之 多 言 亦 可 畏 也。(诗 经人 之 多 言 亦
20、 可 畏 也。(诗 经 将 仲 子 )将 仲 子 )译:邻人毁谗让我害怕。三人成虎,流言蜚语往往比利箭伤人。译:德如高山人景仰,德如大道人遵循。有崇高德行的人使人仰望,以他为榜样,虽不能及,但求进步。高 山 仰 止,景 行 行 止。(诗 经高 山 仰 止,景 行 行 止。(诗 经 车 辖 )车 辖 )他 山 之 石,可 以 攻 玉。(诗 经他 山 之 石,可 以 攻 玉。(诗 经 鹤 鸣 )鹤 鸣 )译:他方山上有佳石,可以用来琢玉器。借助外部的势力,可以提高自己的见识,改正自己的错误。译:正业不废又娱乐,贤良之士乐悠悠。不荒废正业的同时,也要拿出时间来娱乐。好 乐 无 荒,良 士 休 休。(
21、诗 经好 乐 无 荒,良 士 休 休。(诗 经 蟋 蟀 )蟋 蟀 )士之耽兮,犹可说也。女之耽兮,不可说也。(诗经士之耽兮,犹可说也。女之耽兮,不可说也。(诗经氓)氓)译:男子若是恋上你,要丢便丢太容易。女子若是恋男子,要想解脱难挣离。女子总是比男子更容易陷进感情之中,缺乏独立性与理性。译:兄弟在家会打架,遇上外侮共患难。内部有分歧很正常,但遇到外敌时大家仍能团结一致。兄弟阋于墙,外御其务。(诗经兄弟阋于墙,外御其务。(诗经棠棣)棠棣)不敢暴虎,不敢冯河。人知其一,莫知其他。(诗经不敢暴虎,不敢冯河。人知其一,莫知其他。(诗经小小旻旻)译:不敢空手打虎去,不敢徒步过河行。人们只知这危险,不知其
22、他灾祸临。危险背后的隐患很难预计,因此为人处事必须谨慎。译:难道想要吃鲜鱼,定要鲤鱼才可取?难道想要娶妻子,必得宋子才欢愉?凡事未必非得要那最好的,但要最合自己心意的。岂其食鱼,必河之鲤?岂其取妻,必宋之子?(诗经岂其食鱼,必河之鲤?岂其取妻,必宋之子?(诗经衡门)衡门)高岸为谷,深谷为陵。(诗经高岸为谷,深谷为陵。(诗经十月之交)十月之交)译:高岸竟然成深谷,深谷却又变高峰。世事无常,无论在高处还是低处,都要保持良好心态。译:我站在车上瞻望四方风景,心头茫然不知向何处驰骋!天地如此宽广,人难免觉得局促而无法施展。但不要害怕,天无绝人之路。我瞻四方,蹙蹙靡所骋。(诗经我瞻四方,蹙蹙靡所骋。(诗
23、经节南山)节南山)言者无罪,闻者足戒。(诗经言者无罪,闻者足戒。(诗经关雎关雎序序译:进言的人没有罪过,听的人足以引起警戒。大胆提出观点的人是无需承担责任的,听取意见的人即使不采纳也应该引以为戒。译:人家送我一篮桃,我把李子来相报。人需要懂得知恩图报,礼尚往来。投 我 以 桃,报 之 以 李。(诗 经投 我 以 桃,报 之 以 李。(诗 经 抑 抑 黾 勉 同 心,不 宜 有 怒。(诗 经黾 勉 同 心,不 宜 有 怒。(诗 经 谷 风 )谷 风 )译:夫妻共勉结同心,不该动怒不相容。经营婚姻不易,夫妻之间应该同心协力,相互包容。译:既明事理又聪慧,善于应付保自身。能辨别善恶是非,保持理性,才
24、能保全自身。既明且哲,以保其身。既明且哲,以保其身。诗经诗经烝烝民)民)予 其 惩,而 毖 后 患。(诗 经予 其 惩,而 毖 后 患。(诗 经 小 毖 )小 毖 )译:我必须深刻吸取教训,作为免除后患的信条。过去的错误并不可怕,吸取教训,谨慎小心,防备后患。译:日有所成月月进,日积月累得深造。做什么事都别想着一步登天,每天都有所积累,才能一直精进。日就月将,学有缉熙于光明。(诗经日就月将,学有缉熙于光明。(诗经敬之)敬之)巧 言 如 簧,颜 之 厚 矣。(诗 经巧 言 如 簧,颜 之 厚 矣。(诗 经 巧 言 )巧 言 )译:巧言动听如鼓簧,厚颜无耻行为卑。花言巧语听听就算了,不可相信。译: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