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山东高考历史复习练习课件:专题十九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pptx
- 【下载声明】
1. 本站全部试题类文档,若标题没写含答案,则无答案;标题注明含答案的文档,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2. 本站全部PPT文档均不含视频和音频,PPT中出现的音频或视频标识(或文字)仅表示流程,实际无音频或视频文件。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3. 本页资料《2020年山东高考历史复习练习课件:专题十九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pptx》由用户(小豆芽)主动上传,其收益全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该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请根据预览情况,自愿下载本文。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5.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及以上版本和PDF阅读器,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0 山东 高考 历史 复习 练习 课件 专题 十九 中国特色 社会主义建设 道路 下载 _二轮专题_高考专区_历史_高中
- 资源描述:
-
1、五年高考,考点一 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实践,A组 山东省卷、课标卷题组,1.(2019课标,31,4分)据统计,1954年1月到4月,中国科学院图书馆上海分馆俄文书刊借阅总 数为1953年同期的5倍,为1952年同期的50倍,东北各研究所俄文书刊借阅量也大幅增加。这 表明当时 ( ) A.科学研究已与国际前沿接轨 B.科教兴国战略已展开 C.对苏联经验的反思蔚然成风 D.工业化建设需求迫切,答案 D 本题考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的经济建设,以俄文书刊借阅量的变化设置历 史情境,考查学生调动和运用知识说明历史现象的能力。本题体现了时空观念和历史解释素 养,有助于学生
2、从历史的角度认识中国的国情,形成正确的国家观。 1954年中国的“一五”计划刚刚开始,而“一五”计划中的许多工业项目是苏联援助建立的, 当时中国的建设者们迫切需要了解苏联情况,学习社会主义建设经验,因此才会出现材料中俄 文书刊借阅量大增的现象,据此分析可知D项正确。当时科学研究尚未与国际前沿接轨,故A 项错误。科教兴国战略提出于1995年,故B项错误。当时借阅俄文书刊主要是为了学习苏联 先进的工业技术,而不是反思苏联经验,故C项错误。,命题评审 本题属于典型的“材料在课外,答案在课内”的命题方式。解答此类试题要求学 生全面准确地把握教材主干知识并联系主干知识进行分析。,2.(2018课标,31
3、,4分)下图是1953年的一幅漫画,描绘了资源勘探队员来到深山,手持“邀请 函”叩响山洞大门的情景。这反映了当时我国 ( ) A.已经初步改变工业落后局面 B.开始进行对矿产资源的开采 C.国民经济调整任务基本完成 D.大规模的经济建设正在展开,答案 D 本题考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的经济建设。从漫画信息可知,1953年,资源勘 探队员来到深山叩开了“锰”“铜”“钨”“石油”“煤”“铁”等矿产资源开采的大门, 这说明当时中国重工业得以发展,反映了当时大规模的经济建设正在展开,故选D项。1957年 “一五”计划的完成初步改变了我国工业落后的局面,排除A项;在古代中国已经开始了对矿 产资源的开采
4、,排除B项;1965年,我国国民经济调整任务基本完成,排除C项。 规律总结 “反映”类试题的答案不是表面的,而是深层次的,不是现象而是本质。解答此类 题目要透过现象去寻找本质。,3.(2015课标,31,4分)下图为新中国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中国、美国、英国主要工业指标年 均增长速度的比较。据此可以推知 ( ) A.中国原有工业基础很薄弱 B.冷战制约美英工业发展 C.中国重工业发展急躁冒进 D.美英传统工业产业衰落,答案 A 由图中信息可知,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中国钢、生铁和发电量指标年均增长速度 远远超过美、英两国,这是由于中国原有工业基础薄弱,迫切需要改变工业落后面貌而优先发 展重工业,故
5、A项符合题意。,误区警示 本题易错选C项。考生审题时没有注意时间限定“一五”计划时期导致误选。中 国工业指标年均增长速度快的主要原因可能和原来的工业指标基数低有关。 评析 本题旨在考查考生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难度适中。可以从材 料中工业指标年均增长速度对比入手,联系当时中国经济结构状况回答。,B组 课标、及其他省(区、市)卷题组,1.(2019江苏单科,12,3分)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全国同时开展了一万多个工矿建设单位的施 工从而使我国的社会经济结构和国民经济面貌发生了重大变化”。对此“变化”表述 正确的是 ( ) A.初步完成了社会主义工业化 B.开始改变我国工业落后面貌
6、 C.促进了我国国民经济迅速恢复 D.实现了农轻重各部门协调发展,答案 B 本题以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工矿建设为切入点,考查“一五”计划建设成就,同时考 查学生准确描述和解释历史事物的能力,体现了历史解释素养,引导学生理解历史发展的阶段 性特征,准确把握历史发展进程。 由材料“全国同时开展了一万多个工矿建设单位的施工从而使我国的社会经济结构和 国民经济面貌发生了重大变化”并结合所学可知,“一五”计划的实施开始改变我国工业落 后面貌,故B项正确。“一五”计划是我国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开始,并未完成社会主义工业化, A项错误;1952年底我国国民经济恢复工作完成,C项错误;“一五”计划期间,我国实行优先发
7、 展重工业的方针,D项错误。,易错警示 本题易错选A项,主要原因是没有准确掌握“一五”计划达到的工业化程度。,2.(2018课标,31,4分)下图为1956年的一幅漫画两把尺(画中字:“奶奶的尺量布做 新衣。阿姨的尺测量祖国,建设社会主义。”)。该漫画反映了 ( ) A.社会主义建设以工业化为中心 B.女性成为国家建设的重要力量 C.人民公社化运动蓬勃开展 D.城乡差别发生根本性改变,答案 B 漫画中“奶奶”“阿姨”都在为社会主义建设做出贡献,这说明女性成为国家建 设的重要力量,故B项正确。漫画并未反映出工业化建设的信息,故A项错误。人民公社化运 动开始于1958年,故C项错误。由漫画信息无法
8、看出城乡差别,并且当时城乡差别并未发生根 本性改变,故D项错误。,方法归纳 解答漫画类选择题 需要读透漫画的情景,把握漫画的主题。首先,漫画多有寓意,要重视“导语”并能从中领悟立 意;其次要仔细观察漫画中有几个要素(人物等),并加以筛选,区分出主次,谨防遗漏或走偏;再 次,要理清要素之间的关系,特别是结合漫画标题的提示及试题题干的指向,明确它们之间的内 在联系,进而把握漫画本身的寓意并深入体会其对我们的启示。,3.(2018江苏单科,11,3分)20世纪50年代后期,北京市向知识分子发放“高脑油”(高级脑力劳 动者补助油)。关于发放的时间和定量,有以下记述:,据此可知,关于“高脑油”的发放 (
9、 ) A.展览的文字介绍真实可靠 B.两部经济著作的记述完全一致 C.馆藏的原始文件更为可信 D.现有史料无法证明其是否实行,答案 C 从表格信息看,“北京市档案馆藏北京市食油供应办法文件”为原始史料,即 第一手史料;北京市档案馆票证展览中的文字介绍和北京粮食工作中国商业四十年 两部经济著作均为后人撰述,为第二手史料。第一手史料比第二手史料更为可信,故C项正 确。展览中的文字介绍为后人整理加工,有主观色彩,A项错误;从表格信息看,两部经济著作的 记述并不完全一致,B项错误;真实可靠的原始史料是可以证明历史真相的,D项错误。,4.(2016课标,31,4分)“一五”计划期间,我国住宅建设占基本建
10、设投资额的比重不断减少, 其他非生产性建设投资也开始受到抑制。这表明我国 ( ) A.致力于奠定工业化基础 B.国民经济结构臻于平衡 C.大力压缩基本建设投资规模 D.城市化的进程趋于缓慢,答案 A 据题干材料可知,“一五”计划期间,我国住宅建设占基本建设投资额的比重不断 减少,其他非生产性建设投资也开始受到抑制,这说明当时我国集中一切财力、物力优先发展 重工业,致力于奠定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基础,故A项正确。B项不符合史实;材料信息仅涉及基 本建设内部投资比重的变化,未涉及基本建设投资规模的扩大或压缩,故C项错误;D项与题干 材料无关。,知识拓展 “一五”计划的特点 (1)“一五”计划确定工业化
11、为经济建设的主要任务,并优先发展重工业,强调处理好重工业、 轻工业和农业的关系。 (2)“一五”计划将工业化建设的重点放在东北地区。 (3)“一五”计划以工业化为目标,包括工业化和社会主义改造两大任务,体现了发展生产力和 变革生产关系的有机统一。,5.(2016江苏单科,13,3分)右图是我国“一五”计划期间为配合大规模建设而绘制的宣传海 报。对其解读正确的是 ( ) A.远处的工厂寓意工业化基本实现 B.图下的文字宣传了绿色环保观念 C.往来的船只说明交通运输业基础良好 D.工作的场景展现工人投身建设的热情,答案 D 1953年,国家开始实施第一个五年计划,优先发展重工业,图中的工厂、船只及
12、工人 的工作场景都与之相关。“一五”计划的完成为社会主义工业化奠定了初步基础,而此时仍 是“一五”计划期间,A项错在“基本实现”;B项错在“绿色环保观念”,此观念是改革开放 以后出现的;C项不符合史实,排除;图中工人热情洋溢的表情展现了其投身建设的热情,故D项 正确。,6.(2015福建文综,18,4分)下图为中国19521960年工农业总产值变化图。对此分析符合史实 的是 ( ) A.“过渡时期”农业总产值始终超过工业总产值 B.“三大改造”期间工业总产值均高于农业总产值 C.“一五”计划完成时工农业总产值都大幅提高 D.“大跃进”使工农业总产值增长呈现背离状态,答案 D 从示意图中可以看出
13、,1957年以后中国工业总产值高速增长,而农业总产值呈下降 趋势,这主要是由“大跃进”时期片面发展重工业造成的,故D项正确。A、B、C三项均与图 片反映的信息不符。,7.(2019课标,41,10分)(节选)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三 1950年,政务院确立改造海关的基本方针,海关税则“必需保护国家生产,必需保护国 内生产品与外国商品竞争”。在海关税率方面,根据国家经济情况和国内需要予以调整,“使 其较能适合于发展国内生产保护国内工业的要求”。同年,中国对外贸易出现了70余年来未 有的出超。 摘编自武力主编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史等 (2)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1950年中国海关税率
14、调整的特征和意义。(10分),答案 (2)特征:完全自主;税率灵活,根据国家需要调整。 意义:维护国家关税主权;有利于结束外贸入超的局面;保护了本国民族经济,有利于国民经济 的恢复与发展。,解析 (2)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中国人民才真正获得关税自主权。结合材料三中“根据国 家经济情况和国内需要予以调整”等信息回答“特征”。从海关税率调整的政治意义和经 济意义等角度,结合“中国对外贸易出现了70余年来未有的出超”等信息回答“意义”。,8.(2017课标,41,10分)(节选)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雍正时期,各地奏请开矿,清廷经常以“开矿聚集亡命,为地方隐忧”为由,下达“严 行封禁”
15、“永远封禁”等命令;对一批朝廷获利甚多的矿产,则由朝廷和地方官府严加控制。 1872年,李鸿章在一份奏折中指出,上海各工厂“日需外洋煤铁”极多,“可忧孰甚”。他建议 清政府“设法劝导官督商办,但借用洋器洋法,而不准洋人代办于富国强兵之计殊有关 系”。清政府采纳李鸿章建议,决定先在部分地区试办“开采煤铁事宜”。 摘编自戴逸主编简明清史等 材料二 新中国“一五”计划指出:“矿产资源的勘探和它的勘探进度,资源供应的保证程度, 是合理地分布生产力、建立新工业基地、正确地规定工业建设计划的先决条件。”为此,国 家要求“有计划地展开全国矿产的普查工作”,“加强对某些从前没有发现或者很少发现的 和目前特别缺
16、乏的资源(例如石油)以及在地区上不平衡的资源的普查工作和勘探工作”。 据建国以来重要文献选编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与清代矿业政策相比,新中国“一五”计划期间矿业政策的 特点,并简析其意义。(10分),答案 (2)特点:列入国家发展计划;服务于国家工业化建设;独立自主开发;特别重视当时缺乏 的矿产资源的勘探。 意义:奠定了新中国矿业发展的初步基础;促进“一五”计划顺利完成;有利于国家工业体系 的建立;体现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解析 (2)第一小问特点,据材料二“有计划地展开全国矿产的普查工作”可得出列入国家发 展计划;由“是合理地分布生产力、建立新工业基地、正确地规定工业建设计
17、划的先决条 件”可得出服务于国家工业化建设;由“加强对某些从前没有发现或者很少发现的和目前特 别缺乏的资源(例如石油)普查工作和勘探工作”可得出特别重视当时缺乏的矿产资源的 勘探;结合近代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可得出新中国独立自主开发。第二小问意义, 依据新中国矿业政策的特点,结合“一五”计划的实施及其意义,可得出奠定了新中国矿业发 展的初步基础;促进“一五”计划顺利完成;有利于国家工业体系的建立;体现了社会主义制 度的优越性。,C组 教师专用题组,1.(2014课标,31,4分)“一五”计划期间,我国实行粮食计划供应制度,各地根据国家粮食计 划供应的相关规定,以户籍为依据确定粮食供应的
18、对象与数量。这一制度的实行 ( ) A.有利于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 B.保障了工业化战略实施 C.缓解了灾害造成的粮食短缺 D.加速了国民经济的恢复,答案 B 粮食计划供应制度是我国国民经济不发达、粮食相对短缺时期的产物。实行该制 度可以集中力量发展生产力。“一五”计划的基本任务是:集中主要力量发展重工业,建立国 家工业化的初步基础;有步骤地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粮食 计划供应制度可以集中有限的粮食以保障工业化战略实施,故选B项。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 社会主义改造属于生产关系的调整,与粮食计划供应无必然联系,排除A项;此时国家并未出现 “灾害”,排除C项;1952年底,我
19、国国民经济已基本恢复,排除D项。,答题指导 解答历史选择题时首先要有时空观念,关注题干中的时间信息,然后结合这一时间 分析当时的阶段特征。本题中“一五”计划时期,当时中国的首要任务是优先发展重工业,农 业发展要为工业化战略服务。从这一角度理解就能做出正确判断了。,2.(2014课标,31,4分)1953年10月,中共中央决定在全国范围内实行粮食的统购统销,在农村 向余粮户实行粮食计划收购的政策,由国家严格控制粮食市场。粮食的统购统销 ( ) A.加快了我国农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 B.有力地促进了各地农村的政权建设 C.将农民经济生活纳入国家计划体制 D.为国家工业化建设提供劳动力资源,答案 C
20、粮食的统购统销政策是当时我国国民经济不发达、粮食生产短缺的产物。实行粮 食统购统销后,农民生产的粮食只能由国家统一收购、统一销售,这样农民的经济生活就被纳 入了国家计划体制,故选C项。1952年底,我国农村经济已恢复到历史最高水平,故A项与史实 不符;粮食统购统销政策属于经济政策,与农村政权建设无关,排除B项;实行粮食统购统销后, 形成了城乡二元体制,农村并不能为国家工业化建设提供劳动力资源,排除D项。,评析 本题考查新中国成立初期的经济建设,旨在考查考生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难度适 中。解题的关键是从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国民经济形势入手,联系新中国成立初期逐渐形成计 划经济体制等知识分析各选项。
21、,3.(2014大纲全国,19,4分)1958年一则新闻报道称,某县一农业社创造了平均亩(0.067公顷)产36 956斤(18 478千克)的惊人记录。来自各地的参观者普遍认为,人的智慧和大自然的潜力是无 穷无尽的。这 ( ) A.显示出农业合作化运动激发农民生产积极性 B.体现了集体经营对提高生产效率有一定作用 C.反映了科学技术进步极大提高了粮食产量 D.折射出人们改变经济落后面貌的迫切愿望,答案 D 材料信息反映了人民公社化运动时期的浮夸风,而许多参观者普遍认为这是人的 智慧和大自然的潜力无限的表现,其实际上折射出人们改变经济落后面貌的迫切愿望,故选D 项。由材料中的“1958年”“农
22、业社”可知此时处于人民公社化运动时期,排除A项;材料反 映的是浮夸风而非生产效率的真实提高和粮食产量的真实增长,排除B、C两项。,4.(2012课标全国,32,4分)1958年,美国一份评估中国“二五”计划的文件认为,中国虽然面临 着农业生产投入不足与人口快速增长的压力,但由于中苏关系良好而可以获得苏联援助,同时 减少粮食出口,中国可以解决农业问题,工业也将保持高速发展。这一文件的判断 ( ) A.对中美关系的急剧变化估计不足 B.低估了苏联对华经济援助的作用 C.符合中苏两国关系的基本走向 D.与中国工农业发展状况不符,答案 D 本题考查新中国的经济建设,旨在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
23、用知识、 描述和阐释事物的能力。难度较大。解题的关键是把材料信息与20世纪50年代末中国经济 建设情况相结合,正确分析此时期的阶段特征。20世纪50年代末,中美关系仍处于敌对状态,并 没有发生“急剧变化”,故排除A项。20世纪50年代末,中苏两国关系已趋于恶化,材料信息高 估了苏联对华经济援助的作用,故可排除B、C两项。从材料信息看,该评估认为“中国可以 解决农业问题,工业也将保持高速发展”,而实际上,由于“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我国 国民经济遭受了挫折。因此,这一文件的判断与当时中国工农业发展状况不符,D项符合题意。,5.(2011课标,33,4分)1962年,中共中央发布文件规定,农村
24、人民公社一般以生产队为基本核算 单位,至少30年不变。这项政策在当时 ( ) A.促进了农业经济的恢复 B.改变了农村所有制成分 C.消除了“左”的错误影响 D.增加了城市的粮食供应,答案 A 据题干中“1962年”和“农村人民公社一般以生产队为基本核算单位”等信息, 迁移20世纪60年代党中央纠正“左”的错误的历史事实,对比人民公社“一大二公”的特点, 可以判断A项符合题意。20世纪60年代的国民经济调整并未改变人民公社的性质,也并未消 除“左”的错误的影响,故排除B、C两项,D项在题干材料中没有体现。 评析 本题考查描述和阐释历史问题的能力。解答此题要抓住“1962年”这一关键时间限 定词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