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山东高考历史复习练习课件:专题二十二 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pptx
- 【下载声明】
1. 本站全部试题类文档,若标题没写含答案,则无答案;标题注明含答案的文档,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2. 本站全部PPT文档均不含视频和音频,PPT中出现的音频或视频标识(或文字)仅表示流程,实际无音频或视频文件。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3. 本页资料《2020年山东高考历史复习练习课件:专题二十二 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pptx》由用户(小豆芽)主动上传,其收益全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该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请根据预览情况,自愿下载本文。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5.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及以上版本和PDF阅读器,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0 山东 高考 历史 复习 练习 课件 专题 十二 20 世纪 战争与和平 下载 _二轮专题_高考专区_历史_高中
- 资源描述:
-
1、五年高考,考点一 第一次世界大战与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下的和平,课标、及其他省(区、市)卷题组,1.(2018天津文综,14,6分)(节选)2015年,习近平主席指出:“世界上本无修昔底德陷阱,但 大国之间一再发生战略误判,就可能自己给自己造成修昔底德陷阱。”阅读材料,回答问 题。 材料二 如果德国认为更大的物质权力优势、更广阔的领土范围、神圣不可侵犯的边疆以 及海上的绝对优势,是实现思想和道德上之领导地位必需的前提那么英国一定会认为,德 国肯定将力图削弱任何竞争对手的实力其最终目的则是要拆散和取代英帝国。 英艾尔克劳关于英国与法 德两国关系现状的备忘录(1907年) (2)结合时代背景,分析英国
2、为何担忧德国“要拆散和取代英帝国”。说明英国应对的举措及 其结果。(6分),答案 (2)德国完成统一,在第二次工业革命中后来居上,要求重新瓜分世界,大力发展军力,组 建三国同盟。 英国扩军备战,调整大国关系,形成三国协约。 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解析 (2)第一小问要联系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影响分析,第二小问回顾所学知识即可作答。,2.(2017课标,46,15分)历史选修3: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材料 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欧洲人一边哀叹欧洲衰落了,一边思考欧洲向何处去的问题。 整个20年代,有关欧洲统一的文章、著作、杂志在英、德、法等国相继出版,呼吁建立欧洲合 众国。如挪威生物学家弗里约夫豪森
3、在给美国总统威尔逊的信中说:“在所有欧洲国家联合 在欧洲合众国旗帜下之前,欧洲的持久和平是不可能的。”当欧洲联合的呼声在民间日趋高 涨之际,法国总理白里安于1929年在国联大会上提出了以法、德和解为基础的“欧洲联邦” 计划,后又发表备忘录,着重强调政治行动,主张建立欧洲各国参加的政治机构。然而,他的欧 洲联合方案提出后,其他欧洲国家都态度冷漠,甚至表示反对。最后,“欧洲联邦”计划不了了 之。 摘编自陈乐民欧洲观念的历史哲学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白里安“欧洲联邦”设想提出的背景。(6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欧洲联邦”设想未能实现的原因。(9分),答案 (1)背景:
4、战争对欧洲造成巨大破坏,战后欧洲明显衰落;有识之士认识到走欧洲联合的 道路才能实现和平,复兴欧洲;洛迦诺公约和非战公约的签订缓和了欧洲局势。 (2)原因:设想脱离现实;法、德历史积怨太深,削弱对方、保障自身安全的思维严重存在;欧洲 各国利益诉求不尽相同;经济危机造成欧洲局势动荡。,解析 本题史料选自中国史学家的研究成果,考查的知识点是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的国际关系, 着重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及描述和阐释事物的能力,难度相对较小。(1)由“第一次世界 大战结束后,欧洲人一边哀叹欧洲衰落了”可得出战争对欧洲造成巨大破坏,战后欧洲明显衰 落;由“有关欧洲统一的文章、著作、杂志在英、德、法等国相继出版,
5、呼吁建立欧洲合众 国”“挪威生物学家弗里约夫豪森在给美国总统威尔逊的信中说:在所有欧洲国家联合在 欧洲合众国旗帜下之前,欧洲的持久和平是不可能的”可得出有识之士认识到走欧洲联合 的道路才能实现和平,复兴欧洲;由“1929年”并结合所学知识可得出洛迦诺公约和非 战公约的签订缓和了欧洲局势。(2)由“以法、德和解为基础的欧洲联邦计划”并结 合所学知识可得出,法、德历史积怨太深,削弱对方、保障自身安全的思维严重存在;由“主张 建立欧洲各国参加的政治机构”“其他欧洲国家都态度冷漠,甚至表示反对”可得出,欧洲各 国利益诉求不尽相同;由材料时间“1929年”并结合所学可得出,19291933年世界性经济危
6、 机造成欧洲局势动荡,最后得出结论:设想脱离现实。,知识链接 非战公约 (1)内容:废弃战争作为实行国家政策的工具;用和平方式解决国际争端或冲突。 (2)作用 积极:它有利于巩固欧洲的和平秩序;是第一个提出放弃把战争作为实行国家政策工具的国 际条约;为国际法中互不侵犯原则的确立奠定了法律基础;也成为二战后国际军事法庭审判 德、日战犯的重要法律依据。 消极:对侵略者并没有强大的约束力;列强借助各自的“保留条件”,为以后发动战争埋下了 伏笔。,3.(2016课标,47,15分)历史选修3: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材料 1918年1月,美国总统威尔逊在国会演说中提出了“十四点”计划。其主要内容包括:
7、公开外交、订立和平条约、公海航行自由、贸易平等、民族自决、裁减军费、公正处理殖 民地争议、建立国际联盟等。泰晤士报评论其“似乎没有考虑到形势的某些严峻现 实”。尽管交战双方接受“十四点”为停战基础,但是实力依然强大的殖民大国英法只是口 头赞同。“十四点”计划的实施严重受阻。 摘编自杨生茂美国外交政策史17751989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威尔逊提出“十四点”计划的背景。(8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威尔逊“十四点”计划严重受阻的原因。(7分),答案 (1)第一次世界大战接近尾声;防止大战重演、重建战后秩序成为关注的焦点;苏俄政府 发布和平法令产生很大反响;美国外交政
8、策的变化。(8分) (2)过分理想化;列强之间关系错综复杂,对战后和平的重建看法不同;美国的实力还不足以主 导世界;美国国会中意见分歧,反对力量强大。(7分),解析 第(1)问,要根据材料并结合“一战”结束后的国际形势概括。第(2)问,要根据材料中 的“似乎没有考虑到形势的某些严峻现实”“实力依然强大的殖民大国英法只是口头赞 同”等信息并结合所学作答。,误区警示 提取历史材料关键信息的几个误区:一是不能分辨史料信息的正误、真伪。要注 意记录者的阶级立场、时代局限,剔除或批判虚伪、错误的信息,保存或阐发正确、真实的史 实或观点。二是不能从纷繁复杂的史料中甄别有效或无效信息。必须要对材料反映的信息
9、 进行取舍,把无关的、无效的信息删除,保存有价值的信息;或把繁杂的内容加以精练,选取最 符合题目要求的信息。三是不能深入理解材料信息的本质。要注意系统地、深层次地对材 料加以认识和理解,否则难以认清历史的本质。四是不能将材料信息加以迁移、灵活运用。 要有扎实的历史知识,将所获取的信息做“题内迁移”,进行分析。,4.(2016课标,47,15分)历史选修3: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材料 法国文学家罗曼罗兰是著名的反战活动家。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他即发出致德国 一位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的公开信,呼吁反战,遭到拒绝。从1914年到1918年,他连续发表文 章,谴责交战各国政府是战争的罪魁祸首,呼吁立即
10、结束这场自相残杀的战争,但不为人们理 解,甚至在自己的祖国也被指责为卖国贼。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他发表精神独立宣言, 总结大战的教训,呼吁知识界保持精神独立,以防战争再次爆发。 在二三十年代,他发起组织了国际反战反法西斯委员会,不久当选为名誉主席。在世界反战大 会上,他被选为大会主席,并在大会发言中指出反对指向苏联的一切威胁,保卫苏联。后被提名 为国际反法西斯委员会名誉主席。 据杨晓明欣悦的灵魂:罗曼罗兰 (1)根据材料,概括与一战时相比,罗曼罗兰二三十年代反战活动的变化。(5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罗曼罗兰反战活动变化的原因。(10分),答案 (1)由个人宣传反战到组织反战
11、活动;由反对欧洲交战各国政府到反对法西斯,保卫苏 联。 (2)总结一战教训:交战各国宣扬极端民族主义,蒙蔽广大民众,个人反战未能取得明显效果。 形势变化:一战是非正义战争,交战双方政府都负有战争责任,二三十年代法西斯兴起,成为和 平的最大敌人,攻击矛头指向苏联。,解析 (1)注意比较两段材料,从组织形式和内容方面概括前后的变化。重点应放在变化后的 特点上。 (2)首先确定答题的角度,即从总结一战教训和形势变化两个角度进行分析。在分析时要结合 二战前的国际形势,做到有理有据。,方法技巧 “变化”类主观题实际上属于比较型非选择题的变式。在比较时最关键的是找 准可比点,也就是最明显的不同之处。在作答
12、时既要概括出变化前的基本特征,又要概括出变 化后的基本特征,在格式上主要体现为“由到”。,教师专用题组,1.(2017天津文综,7,4分)“12月18日,天津商会等团体召开市民大会到会者十万余人。社 会人士李实忱宣布了与日交涉原则:反对会外交涉;取消二十一条;山东权利无条件收回;满蒙 领土完全。经全场同意后,致电张仲述,请其在美仍督促专使提鲁案于太会讨论。津埠民 众运动达到高潮。”上述史实发生于 ( ) A.五四运动期间 B.巴黎和会期间 C.华盛顿会议期间 D.开罗会议期间,答案 C 本题考查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的国际关系。本题的关键信息有两处,一是时间信息 “12月18日”,二是地点信息“在美
13、”。根据这两个关键信息辨析备选项可知,华盛顿会议符 合题意,故C项正确。A、B、D三项均不能同时满足以上两个关键信息。,2.(2016天津文综,6,4分)日本军部在1907年上奏天皇的奏折中,把美国列为第二号假想敌;1923 年又将其改为头号假想敌。美国军方1913年正式提出了以日本为敌人的“橙色作战计划”; 巴黎和会后,美国对该计划给以更多的注意,并进一步考虑加强在夏威夷、关岛和菲律宾群岛 的设防。这些行为说明 ( ) A.一战前后美日加强各自防御 B.日美加紧争夺亚太地区 C.日本实施“大东亚共荣圈”计划 D.美国推行“门户开放”政策,答案 B 材料表明,一战前后,美日互视对方为假想敌并不
14、断升级,说明双方战略利益冲突不 断扩大。日本与美国夏威夷、关岛、菲律宾群岛处于亚太地区,说明二者战略利益围绕对亚 太地区的争夺展开,故B项正确。美日作战计划的重点是进攻而不是防御,A项错误;美国提出 “门户开放”政策主要针对的是中国,日本实施“大东亚共荣圈”计划是在20世纪三四十年 代,C、D两项错误。,3.(2015天津文综,11,4分)一战爆发后,远离欧洲的日本对德宣战。在对德通牒和宣战诏书中, 日本声称是为了“永保东亚和平”及“维护日英同盟的利益”;日本首相发表演说,强调日本 参战是对德国鼓动干涉还辽的复仇战。这些行为 ( ) A.反映了德日矛盾的激化 B.意在掩盖参战意图 C.维护了英
15、日同盟的利益 D.力图保护东亚和平,答案 B 本题考查第一次世界大战。日本参加一战的目的是称霸东亚,无论是对德通牒、 宣战诏书,还是首相演说,都只是借口,意在掩盖其参战意图,故B正确。,4.(2012课标全国,47,15分)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材料 使德国陷入受奴役地位达一代之久、降低数百万生灵之生活水平以及剥夺其整个国 家、整个民族之幸福,是一项令人深恶痛绝的政策即使这种政策事实上可行,即使藉此能 够养肥我们自己如果法国和意大利准备利用它们暂时的战胜国权利去毁掉已经战败投 降的德国和奥匈帝国并以此来结束这场欧洲内战的话,它们自身同样会走向毁灭,因为战胜国 和战败国被背后的精神和经济纽带紧密
16、地联系在了一起,密不可分通过把赔款支付额定 在德国的支付能力之内,我们可以恢复德国的希望和进取心,可以避免由和约条款不可能完成 而导致的永久性摩擦以及不正常的压力 据英凯恩斯和约的经济后果(1919年12月)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在德国赔款问题上凯恩斯的主张与凡尔赛和约规 定的不同之处。(6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凯恩斯提出其主张的主要原因。(9分),答案 (1)不同:有限度的赔款,以便德国恢复;苛刻的巨额赔款,彻底削弱战败国。 (2)原因:认定德国的战争责任;汲取一战教训,反对民族利己主义和战胜国的掠夺;将欧洲视为 一个整体;预见到和约的灾难性后果,避免战争
17、的重演。,解析 本题考查一战后的国际关系。旨在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描述和阐释事物的能 力。解题时注意从战后国际关系的特征入手,分析材料信息回答。 (1)凡尔赛和约旨在宰割德国、防止德国强大。从材料信息看,凯恩斯不主张过分削弱和 宰割德国,反对对德国实施苛刻制裁,据此可以回答“不同之处”。 (2)从战争的教训、反对对战败国的过分掠夺、预防战争灾难重演等角度入手,分析回答“主 要原因”。,5.(2015浙江文综,38,7分)(节选)学习历史,重在培养史料分析和历史思维能力。阅读材料,回答 问题。 材料二 在国内反帝爱国运动的压力下,华盛顿会议上,中国代表据理力争,达成山东问题之解 决。随后,会
18、议通过的九国公约又规定:“施用各种之权势,以期切实设立并维持各国在中 国全境之商务实业机会均等之原则。” 摘编自齐世荣世界史:现代史编(上) (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国代表“据理力争”的背景及其结果,揭示九国公 约的实质。(7分),答案 (2)背景:中国人民日益高涨的恢复领土和主权完整的要求;帝国主义调整在华利益。 结果:收回山东主权;日本被迫放弃“二十一条”中的一些条款。 实质:打破日本对中国的独占,使中国回复到几个帝国主义国家共同支配的局面。,解析 (2)根据材料二,回顾教材知识作答。,考点二 第二次世界大战与二战后的国际形势,A组 山东省卷、课标卷题组,1.(2019课标,
19、46,15分)历史选修3: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材料 苏德战争爆发后,开辟第二战场成为苏、美、英三国外交活动的重要内容之一。英国 极力拖延第二战场的开辟,它的战略是首先保卫大不列颠的安全,维护其海上运输线。而只有 控制住北非、地中海和中东地区,英国才可能实现其上述战略目的。这其中,北部非洲的战略 地位极为重要。谁控制了北非、苏伊士运河和直布罗陀海峡,谁就掌握了地中海这条重要的 海上航运线。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前,利比亚是意大利的殖民地,毗邻的埃及受英国控制。墨索 里尼为实现其建立“新罗马帝国”的梦想,极力要把英国势力赶出北非和地中海。1942年6 月,德意军队越过埃及边界,向亚历山大港和开罗逼近。
20、由此,爆发了阿拉曼战役。 摘编自王绳祖国际关系史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阿拉曼战役爆发的背景。(9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阿拉曼战役的意义。(6分),答案 (1)国际反法西斯联盟成立;苏德战场和太平洋战场处于转折之中;北非的战略地位重 要,英国与意大利在北非争夺激烈;德意军队进逼埃及亚历山大和开罗,英军形势危急。 (2)北非战场的转折点;二战的转折点之一;基本实现了英国在北非的战略意图。,解析 本题考查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阿拉曼战役,同时考查学生客观叙述历史事物、说明历 史现象的能力,体现的核心素养为史料实证和历史解释。 (1)首先从材料中搜寻有效信息并加以归纳总结,
21、然后结合教材知识概括。注意材料中的时间 信息,回顾在此之前发生的重大事件。 (2)结合所学知识,从阿拉曼战役对北非战场、整个二战及英国的影响三个角度归纳总结。,2.(2018课标,46,15分)历史选修3: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材料一 在欧洲方面,德意帝国主义集团和英法帝国主义集团之间,为了争夺对殖民地人民统 治权的帝国主义大战,是迫在眉睫了。在战争中,为了欺骗人民,为了动员舆论,战争的双方都 将不顾羞耻地宣称自己是正义的,而称对方是非正义的。 毛泽东关于国际新形势对新 华日报记者的谈话(1939年9月) 材料二 这一太平洋战争,是日本法西斯为了侵略美国英国及其他各国而发动的非正义的掠 夺的战
22、争,而在美国英国及其他各国起而抵抗的一方面,则是为了保卫独立自由与民主的正义 的解放的战争全世界一切国家一切民族划分为举行侵略战争的法西斯阵线与举行解放 战争的反法西斯阵线,已经最后地明朗化了。 摘自中国共产党为太 平洋战争的宣言(1941年12月) (1)根据材料一、二,说明中国共产党对第二次世界大战性质的不同认识。(4分)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说明中国共产党产生上述两种认识的国际背景。(11分),答案 (1)帝国主义战争(非正义战争);反法西斯侵略的解放战争(正义战争)。 (2)帝国主义战争:英法采取绥靖政策,苏德签订互不侵犯条约;战争最初在英、法、德等资本 主义国家之
23、间展开。 反法西斯侵略的解放战争:苏德战争爆发;太平洋战争爆发;世界反法西斯同盟形成中。,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中国共产党对二战性质认识的变化。第(1)问不同认识,从材料一“争夺 对殖民地人民统治权的帝国主义大战”、材料二“全世界一切国家一切民族划分为举行侵 略战争的法西斯阵线与举行解放战争的反法西斯阵线”中概括得出。第(2)问国际背景,紧扣 两则材料出处中的时间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回答。,知识归纳 世界反法西斯同盟的形成原因 (1)法西斯国家的侵略对全人类的安全和民主制度的威胁,迫使世界走向反法西斯联合斗争。 (2)英美法等国的绥靖政策或中立政策破产,迫使其调整政策;苏德战争和太平洋战争的爆发推
24、动了世界反法西斯同盟的形成。,3.(2017课标,46,15分)历史选修3: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材料 1943年举行的开罗会议上,中美两国政府首脑就战后问题进行了一次广泛详尽的讨论, 在许多问题上达成一致。关于中国的国际地位,美方表示希望战后保持中国的大国地位,与美 英苏共同担负维持和平的责任,中方欣然领诺。关于对日本的军事管制,美方希望以中国为主, 中方要求美国主持,中国派兵协助。关于领土问题,中美双方同意,东北及台湾、澎湖列岛归还 中国;美方询问中国是否希望获得琉球群岛,中方提出由国际机构委托中美共管;美方提议由中 国先行收回香港,然后宣布与九龙合成为全世界自由港,中方深以为然,但后为丘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