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签 分享 收藏 举报 版权申诉 / 57
上传文档赚钱

类型2020年浙江高考选考历史复习练习课件:专题五 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pptx

  • 上传人(卖家):小豆芽
  • 文档编号:359094
  • 上传时间:2020-03-12
  • 格式:PPTX
  • 页数:57
  • 大小:604.85KB
  • 【下载声明】
    1. 本站全部试题类文档,若标题没写含答案,则无答案;标题注明含答案的文档,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2. 本站全部PPT文档均不含视频和音频,PPT中出现的音频或视频标识(或文字)仅表示流程,实际无音频或视频文件。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3. 本页资料《2020年浙江高考选考历史复习练习课件:专题五 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pptx》由用户(小豆芽)主动上传,其收益全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该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请根据预览情况,自愿下载本文。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5.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及以上版本和PDF阅读器,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关 键  词:
    2020 浙江 高考 历史 复习 练习 课件 专题 现代 中国 对外 关系 下载 _二轮专题_高考专区_历史_高中
    资源描述:

    1、五年高考,A组 自主命题浙江卷题组,考点一 新中国初期的外交,1.(2018浙江11月选考,17,2分)1954年,毛泽东会见尼赫鲁,阐述了中印等国拥有的共同点:都曾 遭受过帝国主义、殖民主义的侵略和压迫。他主张平等互利,共同努力防止战争,争取持久的 和平。毛泽东阐述的这个“共同点”及其谈话精神,在后来的一次国际会议上得到了体现。 会议形成的共识被誉为 ( ) A.“不结盟” B.“万隆精神” C.“单极多极化” D.“日内瓦精神”,答案 B 由材料可知,毛泽东阐述的“共同点”及其谈话精神,与周恩来在万隆会议上提出 的“求同存异”方针的内涵是一致的,万隆会议上形成了万隆精神,故B正确。中国没有

    2、参加1961年的不结盟国家和政府首脑会议,故A错误。“单极多极化”与材料不符,故C错误。 “日内瓦精神”是日内瓦会议上形成的,涉及和平解决印度支那和朝鲜问题,与材料不符,故D 错误。,2.(2017浙江11月选考,15,2分)有记者报道某次会议时,写道:周恩来的演讲提出,大家应“从解 除殖民主义痛苦和灾难中找共同基础”。他的通情达理、心平气和,化解了演讲前一些国家 对新中国的误解和攻击。该次会议是 ( ) A.日内瓦会议 B.万隆会议 C.第一次不结盟运动会议 D.第26届联合国大会,答案 B “从解除殖民主义痛苦和灾难中找共同基础”体现的是周恩来在万隆会议上提出 的“求同存异”方针。故B项正

    3、确。,3.(2015浙江7月学考,11,2分)在20世纪50年代中期的一次国际会议上,周恩来说:“中国代表团 是来求同而不是来立异的。”他的发言受到与会各国代表的热烈赞扬和拥护。这次会议是 ( ) A.雅尔塔会议 B.布雷顿森林会议 C.万隆会议 D.第26届联合国大会,答案 C 雅尔塔会议召开于1945年,布雷顿森林会议召开于1944年,万隆会议召开于1955年, 第26届联合国大会召开于1971年,据题干信息可知选C项。,以下为教师用书专用(45),4.(2014浙江文综,39,9分)(节选)50年前,中法出于对独立自主的追求,冲破冷战坚冰,建立大使 级外交关系。这不仅是两个国家、也是两大

    4、文明的历史性握手。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法国是第一个同新中国建交的西方大国。时任总统戴高乐指出,中国是一个“非常 独特而深厚的文明”。只有中国参与到国际事务中来,才能真正解决亚洲乃至世界长期存在 的严重问题。 新华社2014年3月24日讯 材料二 有学者指出:“二战后以美苏为两极的世界格局的形成和持续,代表着战后力量均势 的出现和保持但是它又因国际力量对比的不断变化而受到撼动,并且已受到逐步壮大起 来的其他力量中心的挑战。” 人民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历史必修一 (1)阅读材料一、二,联系所学知识,特别从新中国外交的演变、20世纪60年代世界政治格局的 大背景,论述中法建交的重大

    5、意义。(9分),答案 (1)新中国坚定地站在社会主义阵营一边(“一边倒”),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法国是第一个同新中国建交的西方大国,体现了我国外交的新胜利。 在美苏争锋的两极格局下,与不结盟运动等一起,冲破冷战坚冰(使两极格局一定程度上受到 撼动)。 中法都是大国,都有灿烂的文明。两国建交是两大文明的历史性握手。国际事务只有中国参 与,才有可能真正解决。,解析 第(1)问,分析中法建交的重大意义,可从新中国外交的演变和20世纪60年代世界政治格 局的大背景中归纳出新中国成立初期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以及“一边倒”的外交方针,指出 中法建交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世界格局

    6、。,5.(2014浙江学考,42,6分)(节选)近代以来,中国为世界和平进程做出了重大贡献。阅读材料,回 答问题。 材料三 中印两国总理联合声明 (一九五四年六月二十八日于德里) 最近中国和印度曾经达成一项协议。在这一协议中,它们规定了指导两国之间关系的某 些原则。这些原则是: 甲、互相尊重领土主权; 乙、互不侵犯; 丙、互不干涉内政; 丁、平等互利; 戊、和平共处。 两国总理重申这些原则,并且感到在他们与亚洲以及世界其他国家的关系中也应该适用这些 原则。如果这些原则不仅适用于各国之间,而且适用于一般国际关系之中,它们将形成和平和 安全的坚固基础,中华人民共和国对外关系文件集(19541955

    7、)第三集,(2)概括材料三中的外交原则。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该原则在国际上产生的深远影响。列举20 世纪50年代中国在该原则指导下走向国际舞台的两次重大外交实践。(6分),答案 (2)和平共处五项原则。(2分)这一原则在国际上产生了越来越广泛的影响,成为解决国 与国之间问题的基本准则。(2分)1954年,中国参加日内瓦会议;(1分)1955年,中国参加万隆会 议。(1分),解析 (2)第一小问,根据材料内容很容易判断出,材料讲的是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分析影响 应注意问题的限制,即“国际上”,应回答出成为解决国与国之间问题的基本准则这个层面。 第三小问,根据“20世纪50年代”以及“国际舞台”,可以

    8、得出两次国际会议:日内瓦会议和万 隆会议。,考点二 外交关系的突破,1.(2016浙江4月选考,12,2分)0世纪70年代以来,中国国际地位不断提高,在全球与地区事务中 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下列外交成就,按其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 中日邦交正常化 中美实现关系正常化 中国推动上海合作组织的建立 中国正式加入亚太经合组织 A. B. C. D.,答案 A 中日邦交正常化是在1972年,中美实现关系正常化是在1979年,上海合作组织建立 于2001年,中国加入亚太经合组织是在1991年,故选A。,2.(2015浙江10月选考,13,2分)周恩来说:“我们注意到尼克松总统在来华前的讲话中

    9、也谈道, 我们必须做的事情是寻找某种办法使我们可以有分歧而又不成为战争中的敌人。我们 希望两国的关系能够有一个新的开始。”这个“新的开始”发生在 ( ) A.20世纪50年代 B.20世纪60年代 C.20世纪70年代 D.20世纪80年代,答案 C 题干材料与尼克松访华有关,由此可知其体现的是中美关系的缓和。根据所学可 知,中美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是在20世纪70年代。故C项正确。,3.(2019浙江4月选考,31,10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印两国的谈判在(1953年)12月的最后一天,开始了。周恩来说道:“中印两国的关 系会一天一天地好起来。某些成熟的、悬而未决的问题一定会顺利

    10、地解决的。新中国成立 后就确立了处理中印两国关系的原则。” 周恩来指出,中国政府“对于目前正在它的邻邦进行的战争和战争扩大的危险,不能不加以密 切的注意。中国人民认为:朝鲜战争停止了,现在,印度支那战争同样应该停止”。 周恩来指出,亚非国家要从解除殖民主义痛苦和灾难中找共同基础,而非互相疑虑和恐惧,互相排斥和对立。亚非会议公报指出:“自由和和平是相互依靠的,自决的权利必须为一切人民所 享有,自由和独立必须尽可能不迟延地给予现在仍旧是附属地人民的人们。” 摘自裴坚章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史(19491956)等 材料二 20世纪80年代,邓小平指出:“过去有一段时间,针对苏联霸权主义的威胁,我们搞了

    11、 一条线的战略,就是从日本到欧洲一直到美国这样的一条线。现在我们改变了这个 战略。”这一改变的突出特点就是不再强调与美国结成共同抗苏的战略关系,但同时也并非 重建中苏同盟。这个重要转变对中国内政、外交的发展都具有重大的意义。第一,使中国能够真正把重点转到经济建设上来。第二,使中国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特点更加鲜明。 摘自孙大力等中华人民共和国发展史(第4卷),(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简述共和国初期外交工作所取得的成效,指出亚非会议公报对各自 国家制度和生活方式所表明的立场。(5分) (2)结合所学,指出材料二中“一条线”的战略下,20世纪70年代中国外交取得突破的主要表 现。新时期中国外交

    12、政策的转变,推动了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请对此加以概括。(5分),答案 (1)成效: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处理国际关系,产生广泛影响;促成“日内瓦协议”,缓和紧 张局势;提出“求同存异”方针,受到广泛赞扬和拥护。 立场:一切国家都应有权按照联合国宪章的宗旨和原则进行自由选择。 (2)表现:重返联合国,中美关系解冻,中日邦交正常化。 格局: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多层次、有重点、点面结合。,解析 (1)第一小问,联系所学,结合材料一中三个方面关键信息简述共和国初期外交工作的成 效。一是 “新中国成立后就确立了处理中印两国关系的原则”,指的是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 则;二是“印度支那战争同样应

    13、该停止”,体现了中国在日内瓦会议上的成就,即促成“日内瓦 协议”;三是“亚非国家要从解除殖民主义痛苦和灾难中找共同基础,而非互相疑虑和恐惧,互 相排斥和对立”,反映了亚非会议上的“求同存异”方针。第二小问,“自由和独立必须尽可 能不迟延地给予现在仍旧是附属地人民的人们”充分体现了新兴独立民族和国家应按照自 决原则进行自由选择。 (2)第一小问较为容易,根据“从日本到欧洲一直到美国这样的一条线”并结合所学可知, 20世纪70年代中国外交取得突破的主要表现为:重返联合国、中美关系缓和、中日邦交正常 化。第二小问,概括中国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应突出对外开放历程和对外开放格局的特点。,考点三 新时期的

    14、外交政策与成就,1.(2018浙江4月选考,14,2分)下表所示为中国与哈萨克斯坦等中亚国家进出口贸易额统 计(略表),它反映了 ( ),中国对中亚国家的进出口额呈上升趋势 世界银行主导下的金融合作产生积极效果 结伴而不结盟关系下的新型区域合作模式彰显活力 中国与中亚国家和地区的多边贸易稳定了世界经济秩序 A. B. C. D.,答案 C 分析表格数据可知正确;2001年6月,上海合作组织成立,它丰富了由中俄两国始 创的以结伴而不结盟为核心的新型国家关系,故正确;世界银行和世界经济秩序在表格中无 从体现。故正确答案为C。,思路引领 解答本题考生既要结合题干表格分析中国对中亚国家的进出口额的变化

    15、,又要结合所学分析理解形成这一变化的深层次因素,这就要求考生需要结合上海合作组织的特点去理解。,2.(2017浙江4月选考,32,10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55年,亚非国家政府首脑在万隆举行会议。面对复杂的国际形势,绝大多数国家作 出了求同存异的努力。会议提出著名的“万隆十项原则”,主张“不使用集体防御的安排来 为任何一个大国的特殊利益服务”。决议“在实际可行的最大程度上互相提供技术援助”, 并接受扩大多边贸易和支付范围的原则,稳定本区域商品贸易。倡议亚非各国人民“在现代 世界的范围内恢复他们旧有的文化接触和发展新的文化接触”。当时舆论普遍认为,这次会 议“将作为一件世界大事载

    16、入史册”。 摘编自王绳祖国际关系史等 材料二 20世纪80年代后期以来,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的势头有了迅猛发展。1994年亚太经 合组织发表茂物宣言,确定发达成员不晚于2010年,发展中成员不晚于2020年实现贸易投 资自由化。1996年,在各成员提交的计划中,澳大利亚承诺到2000年关税总水平分阶段降低到 05%,2004年,该国的简单平均关税税率降至4.25%;中国承诺到2000年以前简单平均关税税率 降到大致15%,到2004年,中国的简单平均关税税率已降到10.4%。亚太经合组织的发展,助推 了亚洲国家的经济活力。 据区域经济组织研究等整理,(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概括指出亚非国家在

    17、合作发展方面的诉求,简述上述诉求提出的时 代背景。(5分) (2)根据材料二,概括亚太经合组织运行方式的特点。综合材料一、二,结合所学知识,简要指 出亚洲国家合作发展的有益经验。(5分),答案 (1)诉求:共同反对殖民主义,争取和维护民族独立;加强经济技术合作;促进文化交流。 时代背景:二战后亚非民族解放运动高涨,世界殖民体系瓦解;两极格局逐渐形成,国际局势紧 张与缓和交织。 (2)特点:灵活性或渐进性;自主自愿。 经验:坚持独立自主、平等互利原则;加强国际区域经济合作;尊重国家差异循序渐进发展;顺 应经济全球化趋势共同发展。,解析 第(1)问,材料一中“不使用集体防御的安排来为任何一个大国的

    18、特殊利益服务”反映 出亚非国家共同反对殖民主义,争取和维护民族独立的诉求;“互相提供技术援助”“稳定本 区域商品贸易”反映了亚非国家加强经济技术合作的诉求;“恢复他们旧有的文化接触和发 展新的文化接触”反映了亚非国家促进文化交流的诉求。其时代背景,主要是二战后殖民体 系瓦解,亚非民族解放运动高涨;以美苏为首的两极格局逐渐形成,国际局势紧张与缓和交织。 第(2)问,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亚太经合组织运行方式的特点为灵活性或渐进性,自主自愿。有 益经验,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回答即可。,以下为教师用书专用(3),3.(2013浙江学考,34,2分)2001年,中国、俄罗斯、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

    19、吉克斯坦、 乌兹别克斯坦六国元首相聚上海,共同签署上海合作组织成立宣言。这一外交实践 ( ) A.形成了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模式 B.开创了发达国家加强经济合作的新模式 C.确立了处理国家与国家之间问题的基本准则 D.丰富了以结伴而不结盟为核心的新型国家关系,答案 D 本题考查上海合作组织的特点。A项属于新时期我国外交的成就;B项不符合上海 合作组织的实际情况,我国不是发达国家;C项指的是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故正确答案为D项。,B组 统一命题、省(区、市)卷题组,考点一 新中国初期的外交,1.(2018江苏单科,12,3分)1984年10月,邓小平指出:“处理国与国之间的关系,和平共处五项原

    20、 则是最好的方式。其他方式,如大家庭方式,集团政治方式,势力范围方式,都会 带来矛盾,激化国际局势。”邓小平得出上述论断,是因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 ) A.体现了国与国一律平等的理念 B.开创了中苏两国友好的局面 C.消除了国与国之间的矛盾分歧 D.推动了上海合作组织的建立,答案 A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中国与印度、缅甸等国共同倡导的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的内容是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其核 心内容是国家无论大小,一律平等,相互尊重,和平共处,故选A项。题干材料只是反映了邓小平 对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论述,未涉及开创中苏友好局面和上海合作组织建立的问

    21、题,排除B、 D两项;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并不能消除国与国之间的矛盾分歧,排除C项。,2.(2017江苏单科,12,3分)20 世纪50 年代的某外交声明称:“两国总理承认,在亚洲及世界各地 存在着不同的社会制度和政治制度。然而,如果接受上述原则并按照这些原则办事就会 缓和目前存在于世界上的紧张局势。”新中国与该声明密切相关的外交事宜是 ( ) A.参加万隆会议 B.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C.出席日内瓦会议 D.签订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答案 B 阅读材料可知,其中的“上述原则”提出于20世纪50年代,适用于世界各地不同社 会制度和政治制度的国家,如能遵照“上述原则”办事,则有利于缓和世界上的紧张

    22、局势。由 此判断,“上述原则”是指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因此B项符合题意。万隆会议主要是解决亚非 国家共同关心的问题;日内瓦会议是为解决朝鲜和印度支那问题而召开的;中苏友好同盟互 助条约是中苏之间签订的互助条约。,误区警示 本题易误选A项,错选的原因在于混淆了万隆会议上提出的“求同存异”方针与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3.(2016江苏单科,12,3分)对于即将参加的某国际会议,中国代表团定下的外交基调是:争取越 南南北以北纬16度线为界实现停战,促使法军撤出,反对美国干涉。这次国际会议是( ) A.日内瓦会议 B.万隆会议 C.第一届不结盟国家和政府首脑会议 D.第26届联合国大会,答案 A 195

    23、4年,为和平解决朝鲜和印度支那问题,新中国首次以世界五大国之一的地位参 加了日内瓦会议,并积极推动会议达成了关于恢复印度支那和平的日内瓦协议,故选A 项。万隆会议、第一届不结盟国家和政府首脑会议、第26届联合国大会均与题干情境不符, 排除。,4.(2015上海单科,30,2分)“亚非绝大多数国家和人民自近代以来都曾经受过、并且现在仍在 受着殖民主义所造成的灾难和痛苦。从解除殖民主义痛苦和灾难中找共同基础,我们就 很容易互相了解和尊重、互相同情和支持”这段话的主旨是 ( ) A.反对美苏争霸 B.开展全方位外交 C.倡导求同存异 D.重组大国关系,答案 C 从题干信息可知“亚非绝大多数国家和人民

    24、”有着共同的遭遇与追求“解除 殖民主义痛苦和灾难”,在这一点上,亚非国家应该团结合作,“互相了解同情和支持”, 此即亚非会议上的“求同存异”。,4.(2015上海单科,30,2分)“亚非绝大多数国家和人民自近代以来都曾经受过、并且现在仍在 受着殖民主义所造成的灾难和痛苦。从解除殖民主义痛苦和灾难中找共同基础,我们就 很容易互相了解和尊重、互相同情和支持”这段话的主旨是 ( ) A.反对美苏争霸 B.开展全方位外交 C.倡导求同存异 D.重组大国关系,答案 C 从题干信息可知“亚非绝大多数国家和人民”有着共同的遭遇与追求“解除 殖民主义痛苦和灾难”,在这一点上,亚非国家应该团结合作,“互相了解同

    25、情和支持”, 此即亚非会议上的“求同存异”。,以下为教师用书专用(59),5.(2016课标,31,4分)1965年,中国大陆与西方国家的贸易额在进出口总额中所占的比重,由 1957年的17.9%上升到52.8%。这种变化的外交背景是,我国 ( ) A.实现了与西方国家关系的正常化 B.调整了与苏联的外交政策 C.推行了全方位外交的政策 D.打破了欧美对华经济封锁,答案 B 1965年与1957年相比,中国大陆与西方国家的贸易额在进出口总额中所占比重大 幅度上升。这是中苏关系恶化,中国调整了以苏联为主要贸易对象的外交政策的结果,故B项 符合题意。实现与西方国家关系正常化是在1972年中美关系缓

    26、和后,推行全方位外交政策是 在1978年改革开放后,新中国成立初期与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建交打破了欧美国家对华经济 封锁,A、C、D三项均与题干时间不符。,6.(2015广东文综,17,4分)下表反映了中国某时期与各国贸易的情况,据此推出符合史实的结论是 ( ) 中国对外贸易总额的国家构成(%),A.抗日战争胜利,中苏贸易激增 B.实行“一边倒”政策,中美贸易剧减 C.改革开放初见成效,中国对外贸易蓬勃发展 D.不结盟运动兴起,中国与发展中国家贸易往来密切,答案 B 本题考查对表格信息的解读能力,要注意对表格进行全面分析。表格信息说明中 苏贸易总额连续三年持续增长,中美贸易总额急剧萎缩,中国与其

    27、他国家贸易总额变化不大。 抗日战争胜利后,美国商品涌入中国,故A项不符合史实,可排除;改革开放后,中国与美国贸易 总额不会出现急剧萎缩的情况,C项与表格信息不符,可排除;不结盟运动兴起于20世纪60年代 初,此时中苏关系破裂,不会出现中苏贸易总额连续三年持续增长的情况,可排除D项。新中国 成立后,实行“一边倒”政策,促使中苏贸易总额连续三年持续增长,而美国对中国实行外交孤 立与经济封锁政策,导致中美贸易总额急剧萎缩,故正确选项为B项。,7.(2015山东文综,22,4分)1950年1月,英国宣布承认新中国;1954年6月,中英互派代办;1972年3 月,中英关系升格为大使级外交关系。在这一进程

    28、中,起决定性作用的因素是 ( ) A.中美关系的发展演变 B.冷战背景下中英两国的现实需要 C.欧共体对华政策的变化 D.中英两国意识形态对抗的逐渐消失,答案 B 在冷战背景下,虽然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敌视、封锁新中国,但中英两国出于自 身现实利益的需要,仍不断改善两国关系,故B项符合题意。中英关系取决于两国的利益需要, 中美关系的发展演变不起决定作用,A项错误;至1972年,英国并未加入欧共体,中英关系的改善 与欧共体对华政策的变化无关,C项错误;中英两国由于社会制度的差异仍存在意识形态的对 抗,D项错误。,8.(2014广东文综,18,4分)在二战后非殖民化的浪潮中,亚非拉地区出现了一批新

    29、兴的民族国 家。中国共产党认为这是对新中国“有利的局势”。基于此判断,新中国 ( ) A.提出“另起炉灶”方针 B.倡导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C.放弃“一边倒”政策 D.坚持“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方针,答案 B 中国政府倡导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积极同新兴的民族独立国家发展友好关系,以打 破美国孤立、遏制中国的外交僵局,据此分析可知B项正确。二战后亚非拉地区出现的新兴 民族国家中绝大多数为资本主义国家。A、C、D三项政策均与题意不符。,9.(2014江苏单科,9,3分)美国前国务卿杜勒斯说,如果亚非国家养成一种在西方缺席的情况下 经常开会的习惯,由于有众多的人口,印度和中国无疑将控制局面,这可能最终形

    30、成一个反对西 方的集团。他希望这次会议开不起来。 杜勒斯针对的是 ( ) A.倡导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中印会谈 B.和平解决印度支那问题的日内瓦会议 C.以“求同存异”促进会议成功的万隆会议 D.恢复中国在联合国合法席位的“联大”会议,答案 C 从题干材料中的“亚非国家”“西方缺席”等信息可判断此次会议是1955年在万 隆召开的亚非会议,此次会议是第一次没有西方殖民国家参加的国际会议,在会上周恩来提出 “求同存异”的方针,促成会议取得圆满成功,因此C项符合题意。A项与题干中的“亚非国 家”不符;B、D两项与题干中的“西方缺席”不符。,考点二 外交关系的突破,1.(2017上海单科,18,2分)1

    31、971年,“乒乓外交”以小球转动大球成为中美关系史上的佳话,紧 接着发生的重大外交事件是 ( ) A.日内瓦会议召开 B.中国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C.上海公报发表 D.中国加入世贸组织,答案 C 日内瓦会议召开于1954年,与题干时间不符,故A项错误;中国首次提出和平共处五 项原则是在1953年,与题干时间不符,故B项错误;上海公报发表于1972年,故C项正确;中国 加入世贸组织是在2001年,与题干时间不符,故D项错误。,2.(2016江苏学考,15,2分)1973年起,中国陆续加入或重返一些国际体育组织,如国际举重联合 会、国际赛艇联合会等,中国体育重新在世界体坛崭露头角。这一局面出现的

    32、重要因素是 ( ) A.“左”倾错误得到纠正 B.开始步入世界外交舞台 C.外交领域实现新突破 D.实行全方位的多边外交,答案 C 由所学可知,20世纪70年代,外交领域实现新突破,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中 美关系开始正常化,中日邦交正常化,故C项正确。,3.(2015安徽文综,18,4分)联合国大会关于“恢复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议案表决通过后, 美国驻联合国首席代表布什感叹:“任何人都不能回避这样一个事实虽然这可能是令人 不快的,刚刚投票的结果实际上确实代表着大多数联合国会员国的看法。”由此可见 ( ) A.西方的“冷战”政策彻底破产 B.中美两国关系已经实现了正常化 C.大多数联

    33、合国会员国反对美国 D.国际社会需要中国发挥应有作用,答案 D 材料信息反映的是1971年中国重返联合国,“确实代表着大多数联合国会员国的 看法”说明国际社会上多数国家希望中国发挥应有作用,故D项正确。A项本身表述有误。19 71年中国重返联合国,1972年中美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B项错误。赞成中国重返联合国并不 等于反对美国,故C项错误。,以下为教师用书专用(47),4.(2014福建文综,17,4分)下图为19721978年中美进出口总额示意图。它表明 ( ),A.中美贸易随着两国关系发展变化出现过波折 B.中美关系正常化导致双边贸易始终保持增长 C.“文革”结束以后中美贸易随即进入了发展

    34、阶段 D.中国重返联合国消除了中美贸易的持续波动,5.(2013江苏单科,11,3分)据新华社对1972年19月外交情况的统计,中国接待外国官员和政府 代表团三十多起,访问中国的有来自世界五大洲的政府代表团和各界人士。 到1972年底和中 国建立外交关系的国家达88个,和1969年底相比,三年内翻了一番。 材料表明中国 ( ) A.重点建立与亚非的外交关系 B.开始独立自主地步入国际舞台 C.切实推进新型区域外交合作 D.打破美国孤立遏制的外交僵局,答案 D 由题干中访问中国的有来自世界五大洲的政府代表团和各界人士,可知A项与题意 不符。B项始于新中国成立之初,排除。C项发生在改革开放新时期,

    35、排除。从材料信息看,1972年,我国外交取得重大进展,许多国家纷纷与我国建立外交关系。这样,20世纪50年代以来美 国遏制中国而形成的外交僵局终于被打破,故选D项。,6.(2013安徽文综,18,4分)1972年2月,美国总统尼克松发表关于中美关系的演说:“我们必须做 的事情是寻求某种办法我们能够有分歧而不至于成为战争中的敌人。”据此判断 ( ) A.中美已经建立外交关系 B.中美两国仍然相互敌视 C.中美关系出现重大转机 D.中美两国成为战略同盟,答案 C 中美正式建立外交关系是在1979年,故A项错误。1972年尼克松的演说表明当时美 国已开始改变敌视中国的政策,故B项错误。1972年尼克

    36、松的演说预示着中美关系出现重大 转机,故C项正确。D项本身表述错误。,7.(2015福建文综,38,36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69年1月,共和党人尼克松就任美国总统。当时正值美国面临着自二战结束以来最为严峻的形势。越南战争的沉重负担,国内政治、经济以及社会危机的加深,使美国在同苏联 争霸中,日益处于不利的地位1971年6月,尼克松又在堪萨斯的一次讲话中提出今天世界 上有“五个力量中心”(美国、苏联、西欧、中国和日本)的看法。为了适应这种新的形势, 并改善美国在同苏联争霸中的不利处境,尼克松决定要在中国“为自己找个可以依靠的有利 地位”。 摘编自方连庆战后国际关系史 材料二

    37、1972年2月尼克松访华,跨出了改善中美关系的第一步。2月28日,中美双方在上海发表了联合公报,这是中美关系的一个重要转折点。标志着中美两国关系进入了一个新时 期,这对世界形势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此后,双方的贸易、科技和文化往来逐渐增多。 与此同时,为进一步促进两国关系的正常化,中美双方政府官员也在不断进行接触。 摘编自谢益显中国外交史,材料三 二战结束后,日本政府长期执行追随美国、敌视中国的政策。50年代以来,随着中日两国民间贸易和人员往来的增多,日本各界人士要求恢复中日邦交的呼声越来越高1972 年2月尼克松访华对日本产生极大的震动。日本把美国的这种举动视为“越顶外交”1972年9月2

    38、9日,中日两国建立外交关系。 摘编自王圣心当代国际关系 材料四 田中首相来我国访问,揭开了中日关系史上新的一页。在我们两国的历史上,有着两千年的友好来往和文化交流值得我们珍视。但是,自从1894年以来的半个世纪中,由于日 本军国主义者侵略中国,使得中国人民遭受重大灾难,日本人民也深受其害。前事不忘,后事之 师,这样的经验教训,我们应该牢牢记住。 摘自周恩来政论选 (1)据材料一,概括尼克松决定要在中国“为自己找个可以依靠的有利地位”的原因。(8分)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美关系走向正常化的关键问题是什么。怎样理解联合 公报的发表是中美关系发展的一个重要转折点?(8分) (3)据材

    39、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日本对美国“越顶外交”的举动作何反应?分析日本对华政策 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重大改变。(10分),(4)综合材料三、四并结合甲午战争以来中国百年史,试从日、中两方面阐释周恩来所指出的 “前事不忘,后事之师”的含义。(10分),答案 (1)原因:越南战争的沉重负担;国内危机加深;美苏争霸中处于不利地位;世界向多极化 趋势发展;中国成为世界五个力量中心之一。(答对其中4点即可) (2)关键问题:台湾问题。 转折点:中美两国结束长期敌对状态;两国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美国承认台湾是中国的一部 分;两国官方与民间往来逐渐增多。(答对其中3点即可) (3)反应:日本赶在美国之前与中国建立

    40、外交关系。 重大改变:中美两国关系的缓和;中日民间往来增多;日本各界要求恢复中日邦交;中国国际地 位的提高(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4)日本:甲午战争及三十年代的侵华战争等给中国人民带来深重灾难;日本人民也深受其害; 应深刻反省侵略历史;以史为鉴,珍爱和平。 中国:甲午战争以来,面对列强的侵略,中国人民进行了长期的反侵略斗争;铭记历史,开创未 来。(言之有理,可酌情给分),解析 (1)考查学生的归纳概括能力。首先划分段落层次,然后归纳出其大意即可。 (2)第一小问,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中美关系的关键问题是台湾问题。第二小问简要叙述中美 联合公报发表的意义即可。 (3)第一小问,据材料可

    41、知日本于1972年先于美国与中国建立外交关系。第二小问,要从多个角度分析日本谋求中日建交的原因。 (4)从日本方面来说,要从日本发动侵略战争对中国人民和日本人民的影响角度阐述;从中国方面来说,应从反抗侵略、铭记历史等角度阐述。,考点三 新时期的外交政策与成就,1.(2016天津文综,11,4分)1990年11月,联合国安理会通过第678号决议,“授权同科威特政府合 作的会员国,除非伊拉克在1991年1月15日或之前完全执行上述各决议(指无条件撤军),否 则可以使用一切必要手段恢复该地区的国际和平与安全”。依此决议,多国部队对伊拉 克采取了军事行动。中国政府对该决议投了弃权票。对此分析正确的是

    42、( ) A.中国政府反对军事干预解决争端 B.中国政府反对联合国安理会决议 C.联合国的军事行动违背了大国一致原则 D.联合国大会职责是维护世界和平与安全,答案 A 从材料信息看,根据联合国安理会第678号决议,多国部队可以对伊拉克采取军事行 动,中国政府对该决议投弃权票,说明中国政府反对军事干预解决争端,故选A项。“投弃权 票”表明中国政府并非反对联合国安理会决议,故B项错误;材料中多国部队的军事行动是按 照联合国安理会决议大国一致原则执行的,故C项错误;材料未涉及联合国大会的职责,故D项 错误。,2.(2015天津文综,10,4分)对比下列两幅图片,可以看出近三十年来 ( ),市场经济体制

    43、影响加深 东西方文化融为一体 中国的国际影响力增强 国际性交流范围扩大 A. B. C. D.,答案 D 本题考查中国改革开放和新时期的外交。1987年中国还没有建立市场经济体制, 故错误;明显错误。选D。,三年模拟,A组 20172019年高考模拟考点基础题组,考点一 新中国初期的外交,1.(2019浙江1月学考,11)和平共处五项原则自提出以来在国际上产生了越来越广泛的影响,成 为解决国与国之间问题的基本准则。这一外交原则出台的历史背景有 ( ) 朝鲜停战,国际局势趋于缓和 我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国内大规模经济建设正在展开 中美关系正常化进程缓步推进 A. B. C. D.,答案 B

    44、朝鲜停战是在1953年,国际局势趋于缓和,而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1953年12月周恩 来在会见印度代表团时提出来的,为的是争取国际形势的进一步缓和,故正确;我国进入社会 主义初级阶段是在1956年三大改造完成后,故错误;1953年,国内大规模经济建设即第一个五 年计划展开,国际形势缓和有利于经济建设的开展,故正确;中美关系正常化进程缓步推进是 在1972年尼克松访华后,故错误。B项符合题意。,2.(2019浙江温州2月选考测试,12)20世纪50年代中期新中国外交崭露头角。下列关于日内瓦 会议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 A.会议和平解决了朝鲜和印度支那问题 B.周恩来提出建设性意见推动了会议的进展

    45、 C.新中国首次以大国身份参加的重要国际会议 D.达成的协议结束了法国在印度支那地区的殖民战争,答案 A 依据所学知识可知,1954年的日内瓦会议旨在和平解决朝鲜和印度支那问题,但是 没有真正解决,故A项表述不正确,但是符合题意。这次会议是新中国首次以大国身份参加的 重要国际会议;在会议陷入僵局的时候,周恩来提出六点建设性意见推动了会议的进展;会议达 成了关于恢复印度支那和平的日内瓦协议,结束了法国在印度支那地区的殖民战争, 故B、C、D三项表述正确,但是不符合题意。,3.(2018浙江温州8月选考测试,13)“作为新中国一项重要的外交原则,它生动反映了联合国宪 章宗旨和原则,并赋予这些宗旨和

    46、原则以可见、可行、可依循的内涵既代表了亚洲国家 对国际关系的新期待,也体现了各国权利、义务、责任相统一的国际法治精神。”这一原则 是 ( ) A.求同存异 B.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C.不结盟 D.独立自主,答案 B 题干中“亚洲国家对国际关系的新期待,也体现了各国权利、义务、责任相统一 的国际法治精神”体现了该原则对世界各国都有指导作用,符合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宗旨,故 B项正确。“求同存异”方针主要针对参与万隆会议的亚非国家之间的矛盾与分歧,A项错 误;不结盟是改革开放后我国奉行独立自主外交政策的具体表现,不符合材料“亚洲国家对国 际关系的新期待”,C项错误;独立自主是我国外交政策的基本原则,与

    47、题干材料“体现各国权 利、义务、责任相统一的国际法治精神”不符合,D项错误。,考点二 外交关系的突破,4.(2019浙江宁波“十校联考”,16)1971年4月3日,一份不邀请美国乒乓队访华的报告送给毛 泽东批示,毛泽东想了很久,才在4月6日犹豫地画了圈,表示同意。但是,毛泽东反复思考,晚上11点多,终于改变了主意,决定邀请美国队访华,并催促马上通知外交部,“赶快办,要不就来不及 了!”促使毛泽东改变主意的重要因素是 ( ) A.朝鲜战争结束 B.中苏关系恶化 C.美国实力上升 D.经济建设的需要,答案 B 根据所学可知,当时中国面临新的战略决择。中苏关系破裂后,苏联陈兵中国北方 边境,构成对中

    48、国安全的主要威胁,在这种形势下,改善中美关系,对改善中国的国际地位,对付 来自苏联的威胁十分有利。故B项正确。,5.(2018浙江杭州质检,15)20世纪70年代,中华人民共和国迎来了第三次建交高潮。加拿大、 日本、联邦德国等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先后与中国建立了外交关系。这一时期中国外交取得 突破性进展的关键因素是 ( ) A.综合国力的提升 B.中美关系的缓和 C.中国重返联合国 D.改革开放的推行,答案 B 20世纪70年代中国综合国力虽有所提升,但不是关键因素,故A项错误;1972年,尼克 松访华,双方在上海签订中美联合公报,中美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随后国际上出现了同中 国建交的高潮,故B项

    49、正确;中国是在广大发展中国家的支持下重返联合国的,因而不是外交取 得突破性进展的关键因素,C项错误;此时中国尚未进行改革开放,故D项错误。,考点三 新时期的外交政策与成就,6.(2019浙江温州2月选考测试,16)读“第十二届中国新闻奖一等奖篇目(部分)表”,判断下列 新闻发表于 ( ),A.1978年 B.1984年 C.1992年 D.2001年,答案 D 依据所学知识可知,纽约世贸中心被撞、中国加入世贸组织、“上海五国”元首 第六次会晤以及中国申奥成功都发生在2001年,故D项正确。,7.(2019浙江名校协作体联考,24)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领导人于2018年6月10日共同会见记 者。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介绍了上海合作组织青岛峰会达成的重要共识和成果:各方同意加 强团结协作,深化和平合作、平等相待、开放包容

    展开阅读全文
    提示  163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2020年浙江高考选考历史复习练习课件:专题五 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pptx
    链接地址:https://www.163wenku.com/p-359094.html
    小豆芽
         内容提供者      个人认证 实名认证
    相关资源 更多
  • 2022届高考历史二轮复习备考:高考历史创新试题的解题方法.docx2022届高考历史二轮复习备考:高考历史创新试题的解题方法.docx
  • 2025届高考统编版历史二轮复习:选择题逻辑推理8定律 专题练习题汇编(含答案解析).docx2025届高考统编版历史二轮复习:选择题逻辑推理8定律 专题练习题汇编(含答案解析).docx
  • 2025届高考统编版历史二轮复习:中国史+世界史共6个历史影响、意义类材料分析专题练习题汇编(含答案解析).docx2025届高考统编版历史二轮复习:中国史+世界史共6个历史影响、意义类材料分析专题练习题汇编(含答案解析).docx
  • 2025届高考统编版历史二轮复习:世界古代史历史影响、意义类材料分析专题练习题汇编(含答案解析).docx2025届高考统编版历史二轮复习:世界古代史历史影响、意义类材料分析专题练习题汇编(含答案解析).docx
  • 2025届高考统编版历史二轮复习:中国现代史历史影响、意义类材料分析专题练习题汇编(含答案解析).docx2025届高考统编版历史二轮复习:中国现代史历史影响、意义类材料分析专题练习题汇编(含答案解析).docx
  • 2025届高考统编版历史二轮复习:选择题18坑 专题练习题汇编(含答案解析).docx2025届高考统编版历史二轮复习:选择题18坑 专题练习题汇编(含答案解析).docx
  • 2025届高考统编版历史二轮复习:世界古代史 图表类意义类等6种必考题型分类练习题汇编(含答案解析).docx2025届高考统编版历史二轮复习:世界古代史 图表类意义类等6种必考题型分类练习题汇编(含答案解析).docx
  • 2025届高考统编版历史二轮复习:选择题8大招 专题练习题汇编(含答案解析).docx2025届高考统编版历史二轮复习:选择题8大招 专题练习题汇编(含答案解析).docx
  • 2025届高考统编版历史二轮复习:中国古代史 图表类意义类等6种必考题型分类练习题汇编(含答案解析).docx2025届高考统编版历史二轮复习:中国古代史 图表类意义类等6种必考题型分类练习题汇编(含答案解析).docx
  • 2025届高考统编版历史二轮复习:中国近代史图表类专题练习题汇编(含答案解析).docx2025届高考统编版历史二轮复习:中国近代史图表类专题练习题汇编(含答案解析).docx
  • 2025届高考统编版历史二轮复习:世界现代史历史变化、趋势类材料分析专题练习题汇编(含答案解析).docx2025届高考统编版历史二轮复习:世界现代史历史变化、趋势类材料分析专题练习题汇编(含答案解析).docx
  • 2025届高考统编版历史二轮复习:中国近代史开放型材料题专题练习题汇编(含答案解析).docx2025届高考统编版历史二轮复习:中国近代史开放型材料题专题练习题汇编(含答案解析).docx
  • 2025届高考统编版历史二轮复习:中国古代史历史变化、趋势类材料分析专题练习题汇编(含答案解析).docx2025届高考统编版历史二轮复习:中国古代史历史变化、趋势类材料分析专题练习题汇编(含答案解析).docx
  • 2025届高考统编版历史二轮复习:世界近代史历史认识、启示类专题练习题汇编(含答案解析).docx2025届高考统编版历史二轮复习:世界近代史历史认识、启示类专题练习题汇编(含答案解析).docx
  • Copyright@ 2017-2037 Www.163WenKu.Com  网站版权所有  |  资源地图   
    IPC备案号:蜀ICP备2021032737号  | 川公网安备 51099002000191号


    侵权投诉QQ:3464097650  资料上传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

    163文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