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浙江高考选考历史复习练习课件:专题十四 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pptx
- 【下载声明】
1. 本站全部试题类文档,若标题没写含答案,则无答案;标题注明含答案的文档,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2. 本站全部PPT文档均不含视频和音频,PPT中出现的音频或视频标识(或文字)仅表示流程,实际无音频或视频文件。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3. 本页资料《2020年浙江高考选考历史复习练习课件:专题十四 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pptx》由用户(小豆芽)主动上传,其收益全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该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请根据预览情况,自愿下载本文。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5.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及以上版本和PDF阅读器,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0 浙江 高考 历史 复习 练习 课件 专题 十四 中国 现代 社会生活 变迁 下载 _二轮专题_高考专区_历史_高中
- 资源描述:
-
1、五年高考,A组 自主命题浙江卷题组,考点一 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的变迁,1.(2019浙江4月选考,12,2分)观察右侧两图(绘制时间:1924年)。 结合所学,判断下列项中表述正确的是 ( ) 20世纪上半叶男装流行长袍马褂 知识女性着装宽松肥大 男性着装凸显等级身份 女性服饰趋向短袍窄袖 A. B. C. D.,答案 A 观察图片,结合所学,很显然20世上半叶女性服饰趋向短袍窄袖,男装流行长袍马褂, 故正确。单从图片无法看出图中人物的身份和地位,因此“知识女性着装宽松肥大”和 “男性着装凸显等级身份”的说法没有根据,错误。,2.(2018浙江4月选考,9,2分)清代北京竹枝词中说:“坤(女)
2、鞋制造甚精工,争奈人多足似 弓。庚子(1900年)已过尚依旧,几时强迫变颓风?”这反映了 ( ) A.传统观念影响习俗变革 B.社会启蒙与进步知难行易 C.妇女缠足之风气日趋衰颓 D.近代女鞋制造工艺删繁就简,答案 A 本题考查中国近代社会风俗变迁。由题意可知,清末,社会风气已然日渐开放,但缠 足的陋习仍然存在,说明传统观念影响了习俗变革。,3.(2017浙江4月选考,9,2分)20世纪初,复报登载了学生编的新歌:“世界新,男女重平等,文 明国,自由结婚乐。我中华,旧俗真堪嗟,抑女权,九州铸铁错。”后大公报申报等相 继刊载。这一现象反映了 ( ) A.婚姻自由成为普遍时尚 B.民生主义影响巨大
3、 C.婚俗中西合璧土洋结合 D.婚嫁旧俗受到冲击,答案 D “世界新,男女重平等,文明国,自由结婚乐。我中华,旧俗真堪嗟,抑女权,九州铸铁 错”体现了学生对新婚俗的赞美和对旧婚俗的否定,反映了婚嫁旧俗受到冲击,故D项正确。 A项所述不符合史实;题干中并未体现民生主义,B项错误;C项所述在题干中无法体现。,4.(2016浙江10月选考,11,2分)19世纪初叶,中国丛报一篇文章写道,在中国“最时尚的区 域里,大部分的妇女都缠足”。促动缠足陋习开始改变的重要历史事件是 ( ) A.辛亥革命 B.新文化运动 C.新中国成立 D.改革开放,答案 A 根据所学可知,辛亥革命后,南京临时政府颁布一系列法令
4、,其中规定禁止女子缠 足。故A项正确。,5.(2016浙江4月选考,10,2分)从甲图到乙图的历史变迁,反映了( ) A.男女日常服饰的逐渐变化 B.先进习俗已取代落后习俗 C.近代婚姻礼俗的删繁就简 D.婚姻自主观念的普遍流行,答案 C 题目体现的是婚俗的变化,A并非图片表达的重点,排除;B无法从图片中得出,排除; C、D都是讲婚俗,但婚姻自主这一点从两张图片中无法看出,故选C,排除D。,6.(2015浙江10月选考,16,2分)20世纪末,中国的传统服饰连同印花棉布、古典丝绸又在国际时 装舞台上活跃起来,掀起了一股股各具特色的“中国风”。时装“中国风”的出现反映了( ) 归真返璞的文化现象
5、 经济全球化的加强 中国综合国力的提升 服饰深受政治生活影响 A. B. C. D.,答案 A 20世纪末,中国的传统服饰连同印花棉布、古典丝绸又在国际时装舞台上活跃起 来,掀起“中国风”。这些体现了中国综合国力的提升,经济全球化的加强。中国的传统服饰 在国际舞台上活跃起来,体现了归真返璞的文化现象。在题干中无法体现。由此分析,A项 正确。,7.(2017浙江11月选考,31,10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在上海县城外形成了被英、法、美三国依仗强权分占的特区势力,出现了各自为政 的“租界”。在这里,他们拥有相对独立的行政权、立法权、司法权,俨然“国中之 国”。起初,由于外人来华之际,中
6、外民情扞格,以风俗习惯等种种不同,不愿华洋杂居。小刀 会起义爆发,华人逃入租界者甚多,不久便华洋杂居。不同的风俗习惯发生碰撞、冲突也就在 所难免了。 摘自张仲礼、熊月之等长江沿江城市与中国近代化 材料二 (租界开辟后)西洋服饰之引入,使上海自明清以来形成“服尚新奇、衣必华鲜”的 习俗得以进一步张扬。洋泾浜新竹枝词写道:“康奴也学假斯文,衣履难将贵贱分。 更有异言并异眼,淡黄马褂着纷纷。”哪里还有什么不敢穿的? 摘自张仲礼、熊月之等长江沿江城市与中国近代化 (1)梳理材料一,概述近代初期上海“华洋杂居”的原因。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租界”的消极 影响。(4分) (2)阅读材料二,分析“西洋服饰之引入
7、”对上海民风嬗变的影响。综合材料一、二和所学知识,说明19世纪中期至20世纪中叶中国社会生活变迁的典型特征。(6分),答案 (1)原因:殖民者设立租界,小刀会起义的冲击。 影响:严重践踏中国国家主权,突显半殖民地社会特征。 (2)影响:新奇、时尚的习俗进一步张扬;淡化了等级观念。 特征:中西各种社会文化因素相互交汇与碰撞;中西合璧、土洋并存。,解析 (1)上海“华洋杂居”的原因可从材料一中归纳。“租界”的消极影响可从对中国主 权的破坏、社会性质的改变、产生社会冲突等角度分析。 (2)材料“习俗得以进一步张扬”体现社会习俗的变化;“衣履难将贵贱分”体现平等思想; “更有异言并异眼,淡黄马褂着纷纷
8、”体现土洋并存特征;“哪里还有什么不敢穿的”体现人 们思想观念的改变。据此归纳“影响”及“特征”。归纳典型特征,注意结合历史阶段特征 分析。,以下为教师用书专用(810),8.(2014浙江文综,16,4分)从甲图到乙图,表明 ( ),A.先进习俗必然取代落后习俗 B.某些生活习俗具有深刻的政治意义 C.专制王朝由强大走向败落的历史命运 D.专制与民主的斗争是一个漫长的过程,答案 B 本题以中国历史上男子由蓄辫到剪辫的变化考查中国历史的变迁。甲图反映的是清初男子剃发蓄辫,本质是清朝统治者为巩固统治而采取的措施;乙图体现的是民国初年男子剪辫的情景,反映了辛亥革命对民众生活习俗的影响。两幅图都反映
9、了政治历史的变化对生活习俗的深刻影响。因此B项正确。蓄辫和剪辫的行为不能从本质上体现习俗的先进与落后,因此A项错误。甲、乙两图所体现的历史现象不能反映专制王朝的命运以及专制与民主的斗争,C、D两项应排除。,9.(2012浙江文综,17,4分)1862年6月26日,上海新报一则某商行售卖“外国杂货”的广告 云:新到什锦饼干、酸果、洋醋、吕宋烟、白兰地、小面镜仔、东洋竹篮仔等。这反映出 ( ) A.社会经济结构的变动 B.国人办报事业的发展 C.物质生活时尚的变化 D.百姓衣食住行的西化,答案 C 本题考查近现代中国物质生活的变迁。从题干广告中列举的外国杂货可以看出国 人崇尚西洋事物,这反映出当时
10、物质生活时尚的变化,故C项正确。出现售卖外国杂货的广告 与中国社会经济结构的变动无必然联系,故A项不符合题意。1873年中国才开始独立办报,故 B项错误。广告中的杂货仅体现出“食”和“用”的变化,未体现出“衣”“住”“行”的 变化,故D项表述不准确。,10.(2011浙江文综,17,4分)据地方志记载,民国时期某城市“旧式婚姻居十之七八,新式者不过 十之二三”。对此理解错误的是 ( ) A.旧式婚礼因为简便节约更为流行 B.城市尚且如此守旧,更不要说乡村 C.婚姻习俗的新旧变迁有一个过程 D.传统的婚姻观念仍为多数人所坚持,答案 A 注意题干中“民国时期”这一时间限制。“旧式婚姻居十之七八,新
11、式者不过十 之二三”反映了婚姻习俗虽已发生变化,但旧式婚姻礼仪仍居主导地位,这说明婚姻习俗变迁 的过程不是一蹴而就的。材料并未反映出“旧式婚礼”“简便节约”的特点,而且这一说法 不符合史实,故A项理解不正确,符合题意。,考点二 交通和通信工具的进步,1.(2019浙江4月选考,16,2分)科学技术是推动时代进步的重要力量。从“马拉火车”的天下 奇观到磁悬浮列车的运行,“行行复行行”的历史面貌下,其所反映的是 ( ) 交通事业近代化的开始 新式交通工具改变民众生活 交通工具左右地区经济发展 交通事业现代化的进程和社会的进步 A. B. C. D.,答案 D 从“马拉火车”的天下奇观到磁悬浮列车的
12、运行,这体现的是中国近现代交通事 业的发展历程和社会的进步,而交通工具的现代化显然对民众的生活产生深刻影响,故正 确。磁悬浮列车的运行体现出我国交通事业的巨大进步,已不仅仅是“近代化的开始”,故 错误;交通工具不能左右地区经济发展,故错误。,2.(2018浙江11月选考,15,2分)由人力、畜力向机械动力的演进,是交通近代化的趋势。下图所 示属于中国近代新式交通工具的有 ( ) A. B. C. D.,答案 D 是自行车,是人力车,是汽车,都是中国近代新式交通工具,反映了交通由人 力、畜力向机械动力演进的趋势,故D正确。,3.(2018浙江4月选考,15,2分)“两盒点心跑一天”到20世纪90
13、年代已不再是人们春节拜年的 主要形式。1994年,某城从除夕夜7点到初五中午12点,家庭电话通话次数比平日增多了65% 左右;1999年,中国电信网上每天至少有四五千封电子贺年邮件接来送往。随着手机的普及,短 信、微信拜年成了现阶段人们春节期间拜年的首选。这一现象主要反映了 ( ) A.邮政电信合一时代到来 B.电信缩短了人们的心理距离 C.改革开放加速了城市化进程 D.通信网络发展改变了生活方式,答案 D 本题考查电信技术对社会的影响。春节拜年从带点心串门到打电话、发邮件等, 表明通信网络发展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4.(2017浙江11月选考,12,2分)右图所示为近代一则电话广告,中有“
14、无论天气 冷、热、晴、雨,可以足不出门,立刻使你将各种事情很顺利的办妥装有电话 的家庭,处处可以享受迅速便利舒适的利益,而且可以节省劳力、时间、金钱”等 字样。该广告反映出 ( ) A.电话于19世纪末传入中国 B.电话推动了妇女走出家庭步入社会 C.电话影响着人们的生活方式和思想观念 D.“风雨无阻”的电话是民族工业的领跑者,答案 C 该电话广告体现了电话给人们生活所带来的便捷,促进人们生活方式和思想观念 的改变,故C项正确。A、B、D三项在材料中均无体现。,5.(2016浙江10月选考,10,2分)某记者回忆从业生涯时说,20世纪80年代他曾以“书信电报”的 方式发送文稿。他先把整篇稿子逐
15、字填写在电报纸上,邮局再逐字译成电报码,利用电流把 “点点杠杠”符号传输,对方通过无线电接收机接收信号还原文稿。这种通信方式在中国最 早出现于 ( ) A.19世纪中期 B.19世纪末期 C.20世纪初期 D.20世纪中期,答案 C “利用电流把点点杠杠符号传输,对方通过无线电接收机接收信号”表明这 种通信方式为无线电报。根据所学可知,中国无线电报创设于1906年。故C项正确。,考点三 大众传播媒介的更新,1.(2018浙江4月选考,28,2分)阅读下表,解读正确的是 ( ),中国电影在发展初期以戏剧电影为主 中国与欧美几乎同时进入“有声电影黑白时代” 中国电影事业经历了从进口片到国产片的发展
16、历程 电影以其特有的沟通方式促进了多元文化的发展,A. B. C. D.,答案 D 本题考查近代中国电影。从表格中可知,中国电影发展初期只有一部定军山 属于戏剧电影,因此说法以偏概全。解读均正确,故本题选D。,2.(2017浙江11月选考,28,2分)近代文人包天笑早年曾中秀才,1905年起任上海时报副刊 余兴的编辑。余兴侧重消闲,内容有诗词歌曲、笔记杂录、游戏文章、诙谐小品 等。当时沪上小说盛行,时报设小说专栏,以语体文(通行口语)译介不少世界名著,如雨果 悲惨世界、莎士比亚哈姆雷特等,传诵一时。影响之下,沪上各报争相设副刊。上述 材料集中表明 ( ) A.白话文运动始于20世纪初 B.通俗
17、性报刊广受民众欢迎 C.西方文学经典在晚清的影响迅速扩大 D.通俗读物改变传统读书人的价值取向,答案 B 题干材料“沪上各报争相设副刊”等体现了通俗性报刊广受民众欢迎,故B项正确。,3.(2016浙江10月选考,28,2分)1905年,民报第一号刊载了四幅人物画,目录标题分别是 “世界第一之民族主义大伟人黄帝”“世界第一之民权主义大家卢梭”“世界第一之共和 国建设者华盛顿”“世界第一之平等博爱主义大家墨翟”。民报此举的根本目的是 ( ) A.以中西杰出人物为标杆树立人生新坐标 B.考订黄帝、墨翟、卢梭、华盛顿的历史地位 C.利用报刊媒介进行民主革命的舆论动员 D.立足三民主义理论评价中西历史人
18、物,答案 C 民报为同盟会的机关报,该报是革命派在海外的主要宣传阵地。民报刊 载黄帝、卢梭、华盛顿、墨翟的画像主要是为了宣传三民主义、民主共和、平等博爱等思 想,以进行革命舆论动员。故C项正确。,以下为教师用书专用(45),4.(2014浙江文综,17,4分)右图是20世纪初某报截图,它不能作为直接史料来 说明 ( ) A.出版业的发展 B.广告业的进步 C.婚姻礼俗之变迁 D.世界文明之演进,答案 D 本题利用20世纪初的报纸截图,主要考查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该报截图可以 作为当时出版业发展的直接史料,故A项不符合题意。报纸刊登的求婚信息,反映了当时婚姻 礼俗的变化,同时登报求婚也体现了广
19、告业的进步,故B、C两项也不符合题意。该报纸截图 及其中的信息并不能作为直接史料来说明世界文明的演进,故D项符合题目要求。,5.(2013浙江文综,18,4分)据中国近代报刊史,时务报初创时,每期只销4 000份左右,半 年后增至7 000份,一年后达到13 000份,最多时销达17 000份,创造了当时国内报纸发行量的最 高记录。这一现象说明 ( ) A.通俗性报刊广受普通民众欢迎 B.时务报开创了国人办报的先例 C.维新派有效利用新式媒介开启民智 D.国人所办的报纸市场需求极大,答案 C 新文化运动时才首倡白话文,故维新派创办的时务报不是通俗性报刊,而是文 言政论性报刊,A错;早在19世纪
20、70年代,国人就已开始办报,而时务报在1896年创办于上 海,B错;当时中国报刊业刚起步,国人报纸需求量有限,D错。,评析 本题以近代报刊时务报为命题素材,考查报刊这一大众传媒的相关知识,难度中 等。解题的关键在于牢固掌握大众传媒变迁等相关史实。,B组 统一命题、省(区、市)卷题组,考点一 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的变迁,1.(2019江苏单科,7,3分)清末卖宁波脚带:“宁波小脚啥好看,脚背高起一大段。如何脚带 竟出名,四乡八镇销场远。明诏近来禁缠脚,脚带虽好用勿着。我劝卖脚带人早弃行,免使女子 缠脚遭凌虐。”对材料理解正确的是 ( ) A.观念变化已致脚带无人问津 B.诏令颁布引发妇女普遍解放
21、C.女子缠足当时仍然普遍存在 D.废止缠足已成当时社会共识,答案 C 本题考查近代中国社会习俗的变迁,考查获取和解读材料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 的能力。试题以清末卖宁波脚带歌谣为背景材料,考查史料实证和历史解释素养,引导学 生理解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必须与时俱进,不断创新。 材料“如何脚带竟出名,四乡八镇销场远”反映了当时脚带畅销,说明女子缠足仍然普遍存在, A项错误,C项正确;妇女普遍解放是在新中国成立后,B项错误;材料涉及的只是清末卖宁波 脚带歌谣,无法说明废止缠足成为社会共识,D项错误。,2.(2018江苏单科,7,3分)张园是清朝末年上海最大的私家园林,被主人开放为公共场所。下图 为筠香斋
22、刻印的年画海上第一名园,描绘的是当年张园门前的景象。该年画 ( ) A.延续传统绘画的以形求神 B.体现追求时尚的国民共识 C.反映世界交通的最新成果 D.表明社会生活的新旧杂陈,答案 D 清朝末年,上海张园门前既有黄包车、电线杆、洋楼等新式景象,又有传统的交通 工具马车,这反映出当时的社会生活新旧杂陈。故选D项。该年画属于写实画,无法体现 以形求神,排除A项;年画仅涉及上海一个地区的个别情况,无法说明追求时尚的国民共识,排除 B项;年画中并未出现当时世界上先进的交通工具汽车,排除C项。,3.(2017课标,29,4分)20世纪30年代,上海市政府组织举办集体婚礼。仪式上,喜字纱灯引导, 乐队
23、演奏钢琴曲,新郎着蓝袍黑褂,新娘穿粉色旗袍,头披白纱,手持鲜花,婚礼场面整齐宏大。 这反映了当时上海 ( ) A.民众实现了婚姻自主 B.中西习俗融合成为时尚 C.门当户对观念已颠覆 D.政府主导社会习俗演变,答案 B 本题考查近代中国社会生活的变迁。从材料信息可知,在集体婚礼上,既有体现中 式习俗的“喜字纱灯”,又有体现西式习俗的“头披白纱”,这反映了当时上海中西习俗融合 成为时尚,故选B项。仅从材料信息无法说明民众实现了婚姻自主,排除A项;C项表述过于绝 对;仅从举办集体婚礼无法说明政府主导整个社会习俗演变,排除D项。,知识拓展 近现代中国社会生活变迁的原因 “欧风美雨”的影响;维新变法、
24、辛亥革命的推动;先进的中国人积极主动地学习先进文化; 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始终把改善人民生活放在第一位;经济发展是生活变迁的根本原因。,4.(2016江苏单科,10,3分)1921年成都警察厅发布通令:“近日妇女每多剪发齐眉,并梳拿破 仑、华盛顿等头式(流行的男式发型),实属有伤风俗,应予以禁止,以挽颓风如敢固违,定以 妇女坐法并处罚家长。”对此解读正确的是 ( ) A.剪发齐眉成为妇女的普遍选择 B.男女平等思想逐渐深入人心 C.新潮女性的行为冲击传统习俗 D.处罚措施体现民国法治精神,答案 C 材料表述的是成都妇女,并非所有妇女,A项错误;材料强调的是妇女剪发齐眉,没有 体现男女平等的信息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