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签 分享 收藏 举报 版权申诉 / 110
上传文档赚钱

类型2020年新课标Ⅲ高考历史复习练习课件专题十二 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潮流和20世纪以来中国重大思想理论成果.pptx

  • 上传人(卖家):小豆芽
  • 文档编号:359062
  • 上传时间:2020-03-12
  • 格式:PPTX
  • 页数:110
  • 大小:567.40KB
  • 【下载声明】
    1. 本站全部试题类文档,若标题没写含答案,则无答案;标题注明含答案的文档,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2. 本站全部PPT文档均不含视频和音频,PPT中出现的音频或视频标识(或文字)仅表示流程,实际无音频或视频文件。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3. 本页资料《2020年新课标Ⅲ高考历史复习练习课件专题十二 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潮流和20世纪以来中国重大思想理论成果.pptx》由用户(小豆芽)主动上传,其收益全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该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请根据预览情况,自愿下载本文。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5.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及以上版本和PDF阅读器,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关 键  词:
    2020 新课 高考 历史 复习 练习 课件 专题 十二 近代中国 思想解放 潮流 20 世纪 以来 中国 重大 思想 理论 成果 下载 _二轮专题_高考专区_历史_高中
    资源描述:

    1、考点一 维新思想,五年高考,A组 课标卷题组,1.(2018课标,28,4分)英国科学家赫胥黎的进化论与伦理学及其他认为不能将自然的进 化论与人类社会的伦理学混为一谈。但严复将该书翻译成天演论时,“煞费苦心”地将 二者联系起来,提出自然界进化规律同样适用于人类社会。严复意在( ) A.纠正生物进化论的错误 B.为反清革命提供理论依据 C.传播“中体西用”思想 D.促进国人救亡意识的觉醒,答案 D 甲午中日战争后,中国的民族危机进一步加深,救亡图存日益成为中国社会各阶层 的共识。一些具有资产阶级思想的知识分子开始了挽救民族危亡的探索。严复认为,生物界 的“物竞天择”“适者生存”适用于人类社会,目

    2、的就是要唤醒处于深刻民族危机中的国人, 使之感到“亡国灭种”的危机而奋起自救,从而适应了当时中国人要求变法图存的愿望,故D 项正确。严复将生物进化论与人类社会联系起来,并不是纠正它的错误,故A项排除;严复是维 新思想家,与康有为、梁启超一样,主张变法维新,其主张既不同于革命派的反清革命,也不同 于洋务派的“中体西用”,故B、C两项排除。,2.(2016课标,28,4分)甲午战后,梁启超提出“诗界革命”,曾赋诗“泱泱哉我中华物产 腴沃甲大地,天府雄国言非夸。君不见英日区区三岛尚崛起,况乃堂矞吾中华!”这反映出 “诗界革命” ( ) A.倡导民主革命的思想 B.推动了白话文运动 C.适应了救亡图存

    3、的需要 D.成为改良思潮的开端,答案 C 甲午战后的“诗界革命”反对长期以来诗坛的形式主义倾向,要求作家努力反映 新的时代和新的思想。梁启超的这首诗反映了甲午战后知识分子的忧患意识和爱国情怀,适 应了救亡图存的需要,故应选C项。民主革命是以孙中山为代表的资产阶级革命派的主张,排 除A项;白话文运动发生在新文化运动时期,排除B项;D项错在“开端”。,3.(2019课标,41,12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汤姆叔叔的小屋描写了美国内战前奴隶制下黑人奴隶的悲惨命运。主人公黑奴 汤姆是一位虔诚的基督教徒,逆来顺受,受尽折磨而死。该书是第一部被翻译成中文的美国小 说,并被多次搬上话剧舞台。 汤

    4、姆叔叔的小屋翻译与改动的部分情况,据陈白尘、董健主编中国现代戏剧史稿等 从材料中提出一个论题,结合所学知识,加以论述。(要求:论题明确,持论有据,表述清晰。),答案 略。,解析 本题考查近代中国思想解放潮流,同时考查考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 力。试题以对文学作品的介绍为载体,考查唯物史观、时空观念、家国情怀等多种素养,引导 学生树立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塑造健全的人格,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解答本题,首先要把汤姆叔叔的小屋的故事梗概与中国的翻译与改动情况进行比较,根据 不同的时代特征思考翻译与改动的原因,选好角度拟定论题;其次结合材料信息,联系不同时期 的中国社会状况对

    5、论题进行阐释。注意论题明确,史实正确,史论结合。,4.(2017课标,41,12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近代中国接触的西洋“除了强大的武力,尚有别具一格的政治组织、经济力量、高度 文化,一旦彼此短兵相接,中国的藩篱为之突破,立国基础为之震撼”。面对这“旷古未有的变 局”,中国“应付的困难就从此开始了,但前途放大光明、得大幸福的希望亦即寄托在这个大 变化上”。 摘编自吕思勉中国通史等 围绕材料,结合中国近代史的具体史实,自拟论题,并就所拟论题进行阐述。(要求:明确写出论 题,阐述须史论结合。),答案 (仅供参考)可以以西方文明冲击下中国的嬗变为论题,选择多个视角进行阐述,如19世 纪

    6、中期以来中国经济、思想、文化、社会生活等方面发生的重大变化,联系相关史实进行阐 述。,解析 本题以吕思勉中国通史等的叙述为切入点,全面考查学生解读、提取材料有效信 息,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本题的解题公式如下:提出论题+阐述论题+综述。首先, 要注意解读材料信息,明确材料是围绕着什么话题展开叙述的,据此确定具体的论题。本题的 材料论述了西方工业文明传入中国,中国遭遇“旷古未有的变局”,应对变局,既有困难,也有 机遇。首先可围绕近代中国政治、经济和思想等方面的变化拟定论题。其次,所拟定的论题 要具体,不应过于抽象,也不宜话题太大,以致影响论述。再次,围绕论题展开论述时,既要注意 引用材料,

    7、也要注意将所学知识利用起来。表述要分清主次,把最重要的因素放在最前面,依次 展开论述。本题可结合近代先进的中国人挽救民族危亡的历程,从经济的近代化、近代思想 解放潮流和近代政治体制的变化等角度进行阐述。最后,要对阐述的内容进行总结升华。,1.(2019课标,28,4分)1898年,一份英文报纸报道:光绪皇帝已经遇害,“太后现在正维持着光 绪名义上统治的滑稽剧,一到适当的时候,便公开宣布他的死讯”。这则报道可以用来说明当 时 ( ) A.君主立宪受到社会的广泛支持 B.清政府加强排外活动力度 C.列强寻找干涉中国内政的借口 D.部分西方人赞同变法活动,B组 课标、课标、自主命题省(区、市)卷题组

    8、,答案 D 本题考查维新变法,以一份英文报纸中的报道作为背景材料,考查学生调动和运用 知识了解历史事实、分析历史结论的能力,体现的核心素养为历史解释。本题有助于学生从 历史的角度认识中国的国情,形成对祖国的认同感和正确的国家观。 报道中“滑稽剧”的说法,说明部分西方人反对慈禧太后的幕后统治,支持光绪帝发起的变法 运动,故D项正确。当时君主立宪制并未受到社会的广泛支持,故A项错误。材料未体现清政 府对外国的态度,故B项错误。材料不能体现列强干涉中国内政,故C项错误。,2.(2019江苏单科,6,3分)清末,江苏某师范学校的校歌唱道:“经义治事,安定(北宋教育家胡安 定)遗风,体用贵兼通。旧学沉沦

    9、,新知潮涌,两端执乎中。”歌词体现的理念是 ( ) A.全面复兴旧学 B.排斥西方新学 C.新学消解旧学 D.崇尚中体西用,答案 D 本题考查“中体西用”,考查考生获取和解读材料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 力。试题以清末某师范学校的校歌为背景材料,考查历史解释素养,引导学生理解优秀传统文 化的继承必须与时俱进,不断创新。 材料“体用贵兼通”“旧学沉沦,新知潮涌,两端执乎中”强调体用兼通,旧学与新知兼顾。这 说明歌词体现的理念是崇尚中体西用,D项正确。全面复兴旧学、排斥西方新学、新学消解 旧学与“旧学沉沦,新知潮涌,两端执乎中”不符,A、B、C三项错误。,3.(2018天津文综,6,4分)据学者研

    10、究,晚清成册的小说至少在一千种以上,其中翻译多于创作,翻 译的数量占总数的三分之二。但18401899年中国翻译的外国小说仅7部,这主要是因为当时 ( ) A.闭关锁国状态刚刚被打破 B.西方文化的传播遭到顽强抵制 C.国人更关注西学中的器物与制度 D.中国古典小说具有强大影响力,答案 C 晚清时期,小说翻译多于创作,但18401899年翻译的外国小说只有7部,主要原因 是洋务运动和维新变法运动的开展使国人更关注西方的器物与制度,故C项正确。材料主旨 与闭关锁国状态被打破无关,A项错误;18401899年,西方科技、制度等传入中国,西方文化的 传播并未遭到顽强抵制,B项错误;材料体现的是国人对

    11、西方文化关注重点的不同,而不是中国 古典小说的影响力问题,D项错误。,4.(2017课标,29,4分)1913年,申报登载的“艾罗补脑汁”广告称:“欲图一国之进步,当 先使一国之人民精神日旺,思想日新,舍补脑之外另无精神思想也。故善国者必先得卫生,善谋 卫生者必先得谋补脑。”由于广告成功,产品一上市就十分畅销。这反映出当时 ( ) A.新文化运动的影响日益广泛 B.追求新思想成为社会时尚 C.改良社会风俗成为国民共识 D.广告成为推进文明的工具,答案 B 本题以民国时期的广告语作为背景材料,考查学生透过现象分析历史本质问题的 能力。1913年,中国正处于辛亥革命后,民主共和的观念逐渐深入人心,

    12、追求新思想成为一种社 会时尚。该则广告中“精神日旺,思想日新”正是迎合了这一社会时尚,因此才大获成功。据 此分析B项符合题意。新文化运动兴起于1915年,故A项错误。本题的主题是商业广告的成 功,与改良社会风俗无关,故C项错误。本题中,商家借用符合时代潮流的宣传语作为广告,其主 要目的是推销商品,而非推进文明,故D项错误。,拓展提升 近代中国报刊最重要的特点是带有民族性:近代中国,列强欺凌,军阀混战,从鸦片 战争一直到新中国成立前,中国在政治上、经济上都不是完全独立的。从1840年到1949年的 百余年中,中国人的历史使命就是争取民族独立和解放,国人创办报刊都有着鲜明的目的,即通 过舆论宣传来

    13、唤醒民众。当时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决定了近代报刊从它创立的 那一刻起,就从未间断地发挥着联系和沟通中西文化、中国社会各阶层的双重作用。所以说, 不管是近代创立的报刊也好,还是当代的各类新闻媒体也罢,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要树立一种民 族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5.(2017北京文综,15,4分)猜谜语是民众喜闻乐见的娱乐形式。下表所列谜语出现于晚清,其内 容 ( ),A.折射出民众接触的西方文化元素趋于多样 B.表明了西方文化的影响仅停留在器物层面 C.反映了中国古典文化受到广大民众的冷落 D.可佐证全盘西化观念盛行于大众日常生活,答案 A 本题考查近代中国的“西学东渐”。表格中所列谜语涉及

    14、社会生活、军事、经 济、科学、制度等多方面,这折射出民众接触的西方文化元素趋于多样,故选A项。表格中的 “立宪”属于制度层面,排除B项;猜谜语本身就属于中国的古典文化,排除C项;仅从谜语中出 现的西方词汇不能得出全盘西化观念盛行于大众日常生活的结论,排除D项。,6.(2017天津文综,4,4分)18211850年,清代史籍著述出现重大变化:由校勘古籍转向研究本朝 掌故,寻求经世之道;随着边患加剧,着意边疆地理研究;伴随西方殖民者东来,重视研究外国史 地,译介西方书刊。这种变化主要反映了人们 ( ) A.关注社会现实及世界形势 B.改变了传统治史方法 C.转向对本朝边疆史地研究 D.挣脱了文字狱

    15、的枷锁,答案 A 本题考查鸦片战争前后人们思想的变化。材料中“寻求经世之道”反映了人们关 注社会现实,“重视研究外国史地,译介西方书刊”反映了人们关注世界形势,故A项正 确。B、C两项属于表面现象,均可排除。D项表述不符合这一时期的时代特征,排除。,7.(2016江苏单科,8,3分)1897年10月,严复等人在天津创办国闻报,一方面选择百余种外国 报刊作为稿件来源,另一方面还派员到各地采访,国内偏重于北方各省,国外则设访员于伦敦、 巴黎、柏林、彼得堡、纽约、华盛顿等处。这表明 ( ) A.国内无报刊供其选稿 B.维新派要让读者了解国内外大事 C.清政府允许自由办报 D.维新思想的传播仅限于北方

    16、各省,答案 B 19世纪,中国已出现近代报刊,如1872年创刊的申报是近代中国影响最大的报 纸之一,A项错误;一方面选择百余种外国报刊作为稿件来源,另一方面还派员到国内外采访,表 明维新派要让读者了解国内外大事,B项正确;虽然材料中提到了严复等人在天津创办国闻 报,但并不能据此推断出清政府允许自由办报,C项错误;对国内的采访“偏重于北方各省” 并不能说明维新思想的传播仅限于北方各省,D项错误。,8.(2015课标,29,4分)康有为在新学伪经考中认为,被奉为儒家经典的古文经实系伪造。 1891年该书刊印后风行国内,但很快遭到清政府禁毁。这主要是因为该书旨在 ( ) A.揭露历史真相 B.引介西

    17、方理论 C.倡导变法维新 D.颠覆孔孟学说,答案 C 新学伪经考将被奉为儒家经典的古文经斥为伪经,其目的是摧毁封建专制统 治的思想理论依据,为维新变法扫清障碍,因而遭到清政府的禁毁,C项符合题意。,知识归纳 康有为宣传变法的特点:借助经学,否定君主专制统治,宣传维新变法。,9.(2019北京文综,37,12分)(节选)历史记忆 历史记忆与时代使命 材料二 黄宗羲生活于明末清初,两百年后其政治思想备受推崇。梁启超与谭嗣同等曾将 明夷待访录“节钞”送人。革命党人陈天华认为,明夷待访录“虽不及民约论 (又译社会契约论)之完备,民约之理,却已包括在内”。该书中的原君原臣也曾 被用作兴中会的宣传品。 民

    18、国时期,梁启超反思说:“畴昔谈立宪、谈共和者,偶见经典中某字某句与立宪、共和等字义 略相近,辄摭拾以沾沾自喜,谓此制为我所固有。其实今世共和、立宪制度之为物,即泰西亦不 过起于近百年比附之言,传播既广以为所谓立宪、共和者不过如是,而不复追求其真 义之所存。” (2)评析清末民初关于黄宗羲的“记忆复兴”这一现象。(12分),答案 (2)答案示例: 黄宗羲政治思想的核心是反对封建专制,提倡民主(民本)。 晚清时期,维新、革命志士主张开启民智,反对君主专制,宣传民主思想。他们一方面引入西方 资产阶级政治学说,另一方面又积极发掘中国传统思想中的近代因素,作为自己政治主张的理 论依据。黄宗羲的思想符合维

    19、新派和革命派的需要,因此受到重视。他们将明夷待访录 与卢梭民约论相比附,宣传“人民主权”思想,反对君主专制,从而赋予黄宗羲的思想以近 代意义,社会上出现了对黄宗羲“记忆复兴”的现象。 进入民国后,封建王朝已被推翻,共和政体建立,民主共和观念逐渐深入人心,时代的要求以及 国人关注热点已发生变化,对黄宗羲政治思想的关注逐渐淡化。 总之,清末民初对黄宗羲的“记忆复兴”是对时代需求的 回应。,解析 第(2)问以清末民初的中国为背景,考查历史上的优秀思想成果在此背景下的复兴与传 承以及仁人志士面对时代使命的探索与实践。材料呈现了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展示了中华 民族的时代精神,意在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时

    20、代使命感。 解答第(2)问时,要结合清末民初的时代背景和黄宗羲的思想主张分析。黄宗羲的核心思想是 反对封建专制,提倡民主,符合晚清维新派和革命派的需要,因此受到重视。,10.(2019江苏单科,22,13分)翁仕朝(18741944),一位乡村塾师,世居香港,历经英国殖民扩 张、日本攻陷香港等重大世局之变,始终秉持志节,期望政治清明、民族独立和国家富强,充满 着时代赋予的家国情怀。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翁氏对于世界地理颇有浓厚兴趣,出于其手编亲辑之简明著作为天下寰球中外交 通分五大洲图,简明清晰,并系史志了解世界,求取新知,自以阅览世界地志为重要入手, 自鸦片战争时期,魏源、徐继畬、梁廷枏、

    21、姚莹等均循此途,当知知书儒生多具共同意趣,翁氏 遗留著作,惟此一种最有贡献。 王尔敏儒学世俗化及其对于民间风教之浸濡 材料二 孙逸仙,想报仇,行革命,灭满洲。数十年,不变志,以三民,为主义前者仆,后者继, 不自由,枉人世。 若学买卖,是为商家,有人办丝,有人办茶中国所用,多是洋货,利归外国,每年甚多。 翁仕朝授课教材新三字经 三、四、五字书(20世纪初) 材料三 民国政府纪念期,列明以后:正月一号,南京政府成立纪念。二月一号,北京宣布共和,纪念(五月)九号,条约(廿一条)国耻纪念(八月)廿九号,南京和约国耻纪念。九月 七号,辛丑条约国耻纪念。 翁仕朝手稿(20世纪30年代) 完成下列要求: (

    22、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翁仕朝和魏源等人具有怎样的“共同意趣”,并分析这种 “意趣”对近代中国社会产生的影响。(4分) (2)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就翁仕朝的家国情怀提炼观点,并从内涵和成因方面进行论证。(9分) (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逻辑严密;表述通畅;280字左右),答案 (1)意趣:关注世界地理;了解世界,获取新知。 影响:推动思想解放;促使人们不断探寻强国之路。 (2)略,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调动和运用知识、准确描述和解释历史事物特征的能力,体现的核心素 养为历史解释和家国情怀。本题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使学生确立积极进取的人 生态度,塑造健全的人格,树立正确的世界

    23、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1)第一小问,抓住材料一中的关键信息“对于世界地理颇有浓厚兴趣”“了解世界,求取新 知”“魏源均循此途”可以得出答案。第二小问,主要从推动思想解放和促使人们探寻 强国道路等角度归纳总结。 (2)本问属于开放性试题,首先提炼出一个具有一定理论深度的观点,然后从内涵和成因两方面 论证此观点。在论证时论据一定要充分,逻辑严密,语言精练,且史论结合。,11.(2018天津文综,13,19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今日中国不变法则必亡是已然则救之之道当何如?曰:痛除八股而大讲西学 约而论之,西洋今日,业无论兵、农、工、商,治无论家、国、天下,蔑(无)一事焉不资于学 公等从

    24、事西学之后,平心察理,然后知中国从来政教之少是而多非。即吾圣人之精意微言,亦必 既通西学之后,以归求反观,而后有以窥其精微,而服其为不可易也。 严复救亡决论(1895年) 材料二 不佞垂老,亲见七年之民国与欧罗巴四年亘古未有之血战,觉彼族三百年之进化,只做 到“利己杀人,寡廉鲜耻”八个字。回观孔孟之道,真量同天地,泽被寰区。 严复与熊纯如书(1918年)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严复对于中西文化的前后不同态度及其原因。(8分) (2)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材料二中严复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态度是否符合当时的思想潮流。(5分) 材料三 就世界观和基本的价值观而言,严复是一个西方文明的十足

    25、的崇拜者:这导致他对中 国的传统进行无情的批判笼统地把当时全部儒家学派都视为思想的废物而不屑一顾,医治中国的弊病只能利用西方的思想和价值观。 美费正清等编剑桥中国晚清史 (3)结合材料一、二,分析材料三中对严复的评价是否准确并说明理由。(4分) (4)综上,结合当今时代,你认为应该如何看待中国传统文化。(2分),答案 (1)材料一批判中国传统文化,肯定西方文化的学习价值;材料二否定西方文明,主张回 归中国传统文化。 维新变法时期,认为中国传统文化不足以救亡,主张向西方学习,进行变法;新文化运动时期,对 社会现状不满,一战又使其对西方文明失望。 (2)与当时的思想主流不符;新文化运动时期全面向西

    26、方学习成为时代潮流,马克思主义在中国 传播,“以俄为师”成为新的救亡选择,严复的态度相对保守。 (3)不准确。 维新变法时期,严复对中国传统文化并未全面否定;一战后,严复反思西方文明,对传统文化有 更多的肯定。 (4)答案示例:中国传统文化既有精华,也有糟粕,既要继承,也要反思;要增强文化自信;对于传统 文化如何扬弃,既要放到具体时空予以具体分析,也要在一个长时段内加以总体评判。,解析 (1)第一小问可提炼两则材料的核心思想作答,第二小问要结合维新变法和新文化运动 两个时期严复的不同心态分析。 (2)由新文化运动时民主与科学的时代潮流可知严复的思想已经落伍;再结合新文化运动后期 马克思主义在中

    27、国的传播可进一步说明严复的思想日趋保守。 (3)结合第(2)问的答案可知材料三对严复的评价不准确,其原因要结合材料一、二中严复的不 同态度分析。 (4)为开放性设问,可围绕传统文化这一主题发表自己的见解,但一定要言之有理,立论准确,符 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12.(2015课标,40,8分)(节选)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在历史中,儒学一直在发展与创新。唐代韩愈以周公、孔子的继承者自居,排斥佛、 道,鄙薄汉代以来的儒学,认为周公、孔子之道在孟子之后已经断绝。他在原道中说:“吾 所谓道也,非向(先前)所谓老与佛之道也。尧以是传之舜,舜以是传之禹,禹以是传之汤,汤以是 传之文、武、周公

    28、,文、武、周公传之孔子,孔子传之孟轲。轲之死,不得其传焉。”他的这一 主张被宋代儒者接受并发扬。当代学者认为韩愈开了宋代“新儒学”的先河。 摘编自卞孝萱等韩愈评传 材料二 19世纪末,康有为撰写新学伪经考孔子改制考二书,认为汉代以来儒者奉为 经典的周礼左传等书,是汉代学者为王莽篡汉而伪造的,影响恶劣,导致“中国之民, 遂二千年被(遭受)暴主夷狄之酷政”。他主张回归孔子所编定的诗经礼记等原典, 理解真正的儒学精神。在他看来,孔子是一位伟大的改革家,春秋便是孔子为“改制”而 创作的。他甚至用西学来解释春秋,认为春秋公羊传中的“三世”说为:“始于据乱 (世),立君主;中于升平(世),为立宪,君民共主

    29、;终至太平(世),为民主。” 摘编自张海鹏等编中国近代史,(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韩愈、康有为关于儒学认识的共通之处。(8分),答案 (2)回归原典、回归孔孟,否定后人的附会、杜撰之说,主张探寻儒学的精神实质,借助 儒学为现实服务。(8分),解析 (2)比较两则材料,从二人对儒学探讨的内容入手,分析其特征回答。,C组 教师专用题组,1.(2014北京文综,16,4分)海国图志中出现了一些外来词汇,如“西业”(参议院)、“里勃 里先好司”(众议院)、“勃列西领”(总统)等。结合所学判断,该书 ( ) A.主要内容是介绍西方政治体制 B.对西方政治体制已有所涉及 C.提出中国要学习

    30、西方代议制度 D.为戊戌变法提供了理论基础,答案 B 海国图志是晚清地主阶级抵抗派魏源所著,阐述了“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思 想主张,主要介绍西方的历史地理,其目的是通过学习西方先进军事技术以抵御外来侵略,维护 清朝封建统治。由此分析,A、C、D三项错误。题干信息“参议院”“众议院”“总统”等, 反映的是西方政治体制,说明海国图志对西方政治体制已有所涉及,故B项正确。,2.(2011全国,14,4分)徐继畬在瀛环志略中对华盛顿有如下评述:“呜呼!可不谓人杰矣哉! 米利坚合众国以为国,幅员万里,不设王侯之号,不循世及之规,公器付之公论,创古今未有之局, 一何奇也!泰西古今人物,能不以华盛顿为称首哉!

    31、”这表明作者 ( ) A.鼓吹共和制,反对君主制 B.对君主制的反思走在时代前列 C.已成为洋务运动的先驱 D.主张仿效美国发展资本主义,答案 B 从徐继畬对华盛顿评价的言论可知作者肯定华盛顿是因为华盛顿“不设王侯之 号”,拒绝部下推举他做国王的请求,不迷恋个人权力。由此判断B项符合题意。徐继畬作为 鸦片战争后新思想萌发的代表人物仍属地主阶级,虽主张向西方学习,但还没有达到学习西方 的政治制度,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的层面,由此排除A、D两项;瀛环志略对开阔中国人的 视野、了解西方的政治制度、冲破封建思想樊笼,起了一定的作用,但并未付诸实践,由此排除 C项。,3.(2014江苏单科,22,13分)

    32、1885年早期维新志士王韬主掌上海格致书院,延请洋务大员,命题考 士,士子们应时而对,颇多新见。 从主考人员、考核内容和考核结果来看,王韬课士的整个过 程体现出新旧杂糅的时代特征。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上海格致书院课士题表,据王尔敏王韬课士及其新思潮之启发相关表格简编,材料二 此编所命诸题,巨细精粗,无乎不贯。诸生所对,皆能荦荦举其大端,集思广益,萃 众长而备一得。咸有裨于国家大计。盖诸生讲求西学,揣摩时局,日就月将,进而益上。较之前 时,已大相径庭矣。 王韬格致书院课艺 请答题: (1)材料一中哪句表述典型地反映了洋务运动的什么指导思想?该表述内容的传统性体现在哪 里?(3分) (2)与

    33、传统性相对应的是近代性。综合上述材料,结合所学知识,以“王韬课士的近代性”为主 题进行论证。(10分) (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逻辑严密;表述清晰;280字左右),答案 (1)表述:(或谓)纲常政教,中国自有常经,惟兵商二途,宜集思以广益。 指导思想: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体现:坚持纲常政教。 (2)略。,解析 (1)早期维新思想在一定程度上继承了洋务运动“中体西用”的指导思想。分析材料 一中的“试题”信息,能典型地反映洋务运动指导思想的语句为“纲常政教,中国自有常经,惟 兵商二途,宜集思以广益”。传统性主要体现在依然坚持中国传统的纲常政教。 (2)该问属于开放性设问。论证时应紧扣材料主旨

    34、,即近代性,同时深刻理解近代性的内涵。论 证过程中应注意运用史实,做到史论结合。,4.(2014福建文综,38,20分)(节选)从隋朝开始的科举制在中国延续了1300多年,至1905年被宣 布废除。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隋创进士科之后)历代踵行,时加修正,以迄于明清,防闲之法益密,取人之道益公 邓嗣禹中国考试制度史 材料二 (科举制)西国莫不慕之,近代渐设考试以取人才,而为学优则仕之举。今英、法、美 均已见端,将来必至推广。 丁韪良西学考略 材料三 贫苦子弟,类皆廉谨自勉,埋首窗下即纨绔子弟,亦知苦读,以获科第,否则虽富不 荣因此之故,前清时代,无分冬夏,几于书声遍野,夜静三更,

    35、钻研制义。是皆科举鼓励之功 有甚于今日十万督学之力也。 邓嗣禹中国考试制度史 材料四 邑聚千数百童生,擢十数人为生员;省聚万数千生员,而拔百数十人为举人;天下聚数 千举人,而拔百数人为进士;复于百数进士,而拔数十人入翰林,此其选之精也。然内政外交,治 兵理财,无一能举者,则以科举之试以诗文楷法取士,学非所用、用非所学故也。 梁启超公车上书请变通科举折,材料五 1905年全国工矿企业已达400家左右,铁路、轮船等新式交通事业也逐渐兴办,这些 无疑需要大量科学技术人才来操作和管理。同时,新式学堂的急剧增加需要众多的具有新知 识的教师;清末新政中增设的许多政府机构如外交部、商部、学部也都需要懂得相关

    36、专 业的干员。显然,科举制无法培养、选拔这类新式人才。 徐辉废除科举制与中国社会的现代转型 (3)据材料四,概括梁启超对科举选才的基本看法。分析梁启超上述议论的目的。(10分) (4)在近代,科举制“西国莫不慕之”,而在中国却难逃被废除的命运。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 学知识加以评述。(10分),答案 (3)看法:科举制层层精选人才;学非所用,用非所学;所选人才缺乏实际治国能力。目的: 改革科举制,培养实用人才;挽救民族危机。 (4)西方:用考试方式选才,体现公平择优,符合西方平等观念。中国:八股取士束缚思想;民族危 机加深;西学东渐,近代工业发展和近代学堂创办。(答二点即可。其他答案言之有理,酌

    37、情给 分)科举考试难以适应近代实用人才培养和选拔的需要。,解析 第(3)问第一小问需将材料划分为若干层次,然后归纳层次大意。第二小问要从培养人 才和挽救民族危机等角度思考。第(4)问既要分析西方效仿科举制的原因,又要分析中国废除 科举制的原因。前者主要从科举制的积极影响入手,后者主要从科举制的消极影响分析。,1.(2019课标,29,4分)1916年1月,陈独秀在青年杂志撰文称:“个人之人格高,斯国家之人 格亦高。个人之权巩固,斯国家之权亦巩固。而吾国自古相传之道德政治胥(皆)反乎是。” 陈独秀意在 ( ) A.主张国家至上 B.批判封建伦理 C.反对西方民主 D.传播马克思主义,考点二 新文

    38、化运动和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A组 课标卷题组,答案 B 本题考查新文化运动中陈独秀的思想主张,同时考查考生调动和运用知识辨别历 史事物和历史解释的能力,体现的核心素养为史料实证和唯物史观。本题有助于学生了解并 认同中国先进文化,正确认识中华文明的历史价值和现实意义。 “个人之人格高,斯国家之人格亦高。个人之权巩固,斯国家之权亦巩固”表明陈独秀追求个 人的自由和民主权利,“而吾国自古相传之道德政治胥(皆)反乎是”意思是中国传统道德压 抑人们的自由和权利,综合起来可以看出陈独秀批判封建伦理道德,故B项正确。陈独秀强调 的是个人的人格和权利,并未主张国家至上,故A项错误。陈独秀在当时赞成西方民主

    39、,故C项 错误。材料内容与马克思主义无关,故D项错误。,解题思路 解答本题的关键是读懂材料的中心思想。在材料式选择题中,每一小段材料都有 一个主旨,只有读懂读透材料才能领悟其主旨。,2.(2019课标,30,4分)20世纪30年代中期,新中华载文:“现在你随便拉住一个稍稍留心 中国经济问题的人,问他中国经济性质如何,他就毫不犹豫地答复你:中国经济是半殖民地性半 封建性经济。”这可以用来说明当时 ( ) A.知识界对中国社会性质的认识相同 B.官僚资本主义在中国迅速膨胀 C.经济理论问题引起民众的普遍关注 D.马克思主义思想方法得到传播,答案 D 本题考查马克思主义传播的影响,旨在考查考生准确描

    40、述和解释历史事物的能力, 考查时空观念、历史解释素养,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 20世纪30年代中期,中国处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根据材料可知,新中华载文认为,只要 是“稍稍留心中国经济问题的人”,都知道“中国经济是半殖民地性半封建性经济”,体现了 运用马克思主义思想方法思考中国经济性质问题,故选D项。A项表述过于绝对,排除;材料信 息无法体现官僚资本主义在中国的发展状况,故B项错误;材料信息无法体现民众普遍关注经 济理论问题,故C项错误。,3.(2018课标,29,4分)1920年,一些人撰文批评工读互助等社会改良活动,认为“零零碎碎的 救济”“无补大局”,主张对社会进行“根本改造”,走进

    41、工厂,深入工人群众。这表明当时 ( ) A.民主与科学观念广泛传播 B.实业救国运动如火如荼 C.马克思主义影响日益增强 D.批判传统礼教成为共识,答案 C 五四运动以后,一些早期的马克思主义者开始用马克思主义指导中国革命。他们 批评改良主义,主张用革命对中国社会进行“根本改造”。他们把目光投向工人阶级,到工厂 中去,到工人群众中去做宣传组织工作,并积极准备建立工人阶级的政党中国共产党。题 干中,主张革命、批评改良主义和深入工人群众正是这一时期马克思主义深入传播和产生重 要影响的两大表现,故C项正确。民主和科学这两大旗帜以及对传统礼教的批判是1919年五 四运动前新文化运动的主要内容,实业救国

    42、运动亦不符合题意,故A、B、D三项错误。,1.(2019课标,29,4分)19151918年,新青年中“革命”“科学”“平等”“民主”等词 出现频次大体相当;19191922年,“民主”出现次数不到“科学”的1/10,不及“革命”的1/ 20。这种变化可说明 ( ) A.新文化运动主流思想发生转变 B.国民革命运动受到民众普遍拥护 C.资本主义政体模式被知识界否定 D.中国社会主要矛盾发生改变,B组 课标、课标、自主命题省(区、市)卷题组,答案 A 本题以新文化运动前期、后期新青年中典型词汇出现频次的变化为切入点, 考查新文化运动和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同时考查学生准确获取信息、论证和探讨问题的能

    43、力, 体现历史解释素养。 材料表明,19191922年,新青年中“革命”“科学”出现的次数远远高于“民主”出现 的次数,说明新文化运动由宣传、追求民主平等转变为革命、科学救国,反映出新文化运动的 主流思想发生变化,故A项正确。国民革命运动开始于1924年,与题干时间不符,B项错误;材料 反映的是新文化运动主流思想的变化,而非知识界对资本主义政体模式的态度,C项错误;此时 中国仍然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社会主要矛盾没有发生变化,D项错误。,拓展延伸 新文化运动主流思想的变化:五四运动前,新文化运动的核心内容是宣传资产阶级 民主与科学,代表资产阶级利益;五四运动后,新文化运动继续高举民主与科学的旗

    44、帜,但马克 思主义成为新文化运动宣传的主流。,2.(2018课标,29,4分)五四运动后,出现了社会主义是否适合中国国情的争论,有人反对走俄 国式的道路,认为救中国只有一条路,就是“增加富力”,发展实业;还有人主张“采用劳农主 义的直接行动,达到社会革命的目的”。这场争论 ( ) A.确定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道路 B.使思想界认清了欧美的社会制度 C.在思想上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准备了条件 D.消除了知识分子在救亡图存方式上的分歧,答案 C 本题考查中国近代的思想解放潮流。题干材料主要反映了五四运动后,中国思想 界出现了早期马克思主义者和资产阶级改良主义者关于社会问题的讨论,也就是围绕“要不 要建

    45、立劳农专政的国家”等问题而开展的问题与主义之争,通过争论,坚定了早期马克思主义 者的信念,扩大了马克思主义的影响,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作了思想上的准备,故选C项。中国 共产党确定新民主主义革命道路是在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建立后,A项错误;仅凭一场争论并不 能使思想界认清欧美的社会制度,B项错误;五四运动后,知识分子在救亡图存方式上仍然存在 分歧,D项错误。,3.(2018江苏单科,9,3分)1920年5月,新青年发表了陈独秀在上海船务、栈房工界联合会的 演讲。该演讲称:世界劳动者的觉悟计分两步。第一步觉悟是要求待遇,第二步觉悟是要求管 理权,要求做工的劳力者管理政治、军事、产业。这表明,此时马克思主

    46、义 ( ) A.正在与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 B.已成为中国共产党指导思想 C.解决了中国革命的道路问题 D.完成了中国化的第一次飞跃,答案 A 从材料信息看,陈独秀认为,劳动者的“觉悟”包括要求待遇和管理权,这表明马克 思主义正在与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故选A项。1920年,中国共产党尚未诞生,排除B项;“工农 武装割据”思想的提出解决了中国革命的道路问题,排除C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第一次飞跃 的理论成果是毛泽东思想,排除D项。,4.(2016天津文综,7,4分)直到1917年初,新青年在答读者问时还这样写道:“社会主义,理想 甚高,学派亦甚复杂。惟是说之兴,中国似可缓于欧洲,因产业未兴、兼并未盛

    47、行也。”新青 年之所以这样回答,主要是因为 ( ) A.尚未看到社会主义实践成果 B.中国经济落后于欧洲 C.社会主义理论学派复杂 D.对社会主义持怀疑态度,答案 A 1917年初,新青年认为中国实行社会主义可缓于欧洲,因为此时社会主义还停 留在理论阶段,尚未进入实践,故A项符合题意。材料没有对比中欧经济,B项错误;社会主义理 论学派复杂只是材料中体现的部分信息,不全面,C项错误;“社会主义,理想甚高”,说明新 青年对社会主义持肯定态度,D项错误。,5.(2016浙江文综,18,4分)20世纪初,有学者认为,“张三李四是同时人。张三记了古典来做古 文;李四又记了古典,去读张三做的古文。我想:古

    48、典是古人的时事,要晓得那时的事,所以免不 了翻着古典;现在两位既然同时,何妨老实说出,一目了然”。该学者旨在 ( ) A.强调科学地看待读经问题 B.提倡使用白话文 C.纠正“文学革命”的形式主义偏向 D.既反对白话文也反对文言文,答案 B 解读题干材料可知,该学者认为张三李四为同时人,却用古典来做古文,“何妨老实 说出,一目了然”。结合“20世纪初”这一时间信息,迁移所学新文化运动时期的相关知识可 知,该学者旨在提倡使用白话文,故选B项。A、C、D三项均在题干材料中没有体现,排除。,1.(2016江苏单科,22,15分)新文化运动中的思想先驱对中国传统文化进行了深刻的反思。阅 读下列材料:

    49、材料一 新文化运动的代表人物尖锐地批评了传统儒学的有关内容,但是他们并未全盘否定 儒学。中国的文化、社会和历史,是一个较之传统儒家意义更为广大的传统。在对待这个大 传统的态度问题上,新文化运动没有“全部摒弃”“彻底否定”的看法。陈独秀认为,中国文 明,包括儒家学说中所包含的许多积极有益的内容,实际上与人类文化的普遍价值相联系相一 致。上海某报批评北京大学设立“元曲”的课目,指元曲为“亡国之音”,认为不当讲授。陈 独秀反对这一看法。他还公开承认,钱玄同废除汉字的主张过于急切,是对传统语言文字用了 “用石条压驼背的医法”。 摘编自李良玉思想启蒙与文化重建 材料二 新文化运动的领袖们本身都是非常激烈的。他们不承认任何传统的权威和因袭的

    展开阅读全文
    提示  163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2020年新课标Ⅲ高考历史复习练习课件专题十二 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潮流和20世纪以来中国重大思想理论成果.pptx
    链接地址:https://www.163wenku.com/p-359062.html
    小豆芽
         内容提供者      个人认证 实名认证
    相关资源 更多
  • 2025届新高考历史二轮复习:必修+选必修5册必背考点清单汇编.docx2025届新高考历史二轮复习:必修+选必修5册必背考点清单汇编.docx
  • 2025届高考统编版历史专题复习:评析(述)类小论文写作技巧 导学案.docx2025届高考统编版历史专题复习:评析(述)类小论文写作技巧 导学案.docx
  • 2025届高考统编版历史专题复习:特点类材料题解题技巧 导学案(含练习题及答案).docx2025届高考统编版历史专题复习:特点类材料题解题技巧 导学案(含练习题及答案).docx
  • 2022届高考历史二轮复习备考:高考历史创新试题的解题方法.docx2022届高考历史二轮复习备考:高考历史创新试题的解题方法.docx
  • 2025届高考统编版历史二轮复习:选择题逻辑推理8定律 专题练习题汇编(含答案解析).docx2025届高考统编版历史二轮复习:选择题逻辑推理8定律 专题练习题汇编(含答案解析).docx
  • 2025届高考统编版历史二轮复习:中国史+世界史共6个历史影响、意义类材料分析专题练习题汇编(含答案解析).docx2025届高考统编版历史二轮复习:中国史+世界史共6个历史影响、意义类材料分析专题练习题汇编(含答案解析).docx
  • 2025届高考统编版历史二轮复习:世界古代史历史影响、意义类材料分析专题练习题汇编(含答案解析).docx2025届高考统编版历史二轮复习:世界古代史历史影响、意义类材料分析专题练习题汇编(含答案解析).docx
  • 2025届高考统编版历史二轮复习:中国现代史历史影响、意义类材料分析专题练习题汇编(含答案解析).docx2025届高考统编版历史二轮复习:中国现代史历史影响、意义类材料分析专题练习题汇编(含答案解析).docx
  • 2025届高考统编版历史二轮复习:选择题18坑 专题练习题汇编(含答案解析).docx2025届高考统编版历史二轮复习:选择题18坑 专题练习题汇编(含答案解析).docx
  • 2025届高考统编版历史二轮复习:世界古代史 图表类意义类等6种必考题型分类练习题汇编(含答案解析).docx2025届高考统编版历史二轮复习:世界古代史 图表类意义类等6种必考题型分类练习题汇编(含答案解析).docx
  • 2025届高考统编版历史二轮复习:选择题8大招 专题练习题汇编(含答案解析).docx2025届高考统编版历史二轮复习:选择题8大招 专题练习题汇编(含答案解析).docx
  • 2025届高考统编版历史二轮复习:中国古代史 图表类意义类等6种必考题型分类练习题汇编(含答案解析).docx2025届高考统编版历史二轮复习:中国古代史 图表类意义类等6种必考题型分类练习题汇编(含答案解析).docx
  • 2025届高考统编版历史二轮复习:中国近代史图表类专题练习题汇编(含答案解析).docx2025届高考统编版历史二轮复习:中国近代史图表类专题练习题汇编(含答案解析).docx
  • 2025届高考统编版历史二轮复习:世界现代史历史变化、趋势类材料分析专题练习题汇编(含答案解析).docx2025届高考统编版历史二轮复习:世界现代史历史变化、趋势类材料分析专题练习题汇编(含答案解析).docx
  • Copyright@ 2017-2037 Www.163WenKu.Com  网站版权所有  |  资源地图   
    IPC备案号:蜀ICP备2021032737号  | 川公网安备 51099002000191号


    侵权投诉QQ:3464097650  资料上传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

    163文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