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签 分享 收藏 举报 版权申诉 / 55
上传文档赚钱

类型区域之间的空间组织课件.ppt

  • 上传人(卖家):三亚风情
  • 文档编号:3590420
  • 上传时间:2022-09-22
  • 格式:PPT
  • 页数:55
  • 大小:171.52KB
  • 【下载声明】
    1. 本站全部试题类文档,若标题没写含答案,则无答案;标题注明含答案的文档,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2. 本站全部PPT文档均不含视频和音频,PPT中出现的音频或视频标识(或文字)仅表示流程,实际无音频或视频文件。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3. 本页资料《区域之间的空间组织课件.ppt》由用户(三亚风情)主动上传,其收益全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该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请根据预览情况,自愿下载本文。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5.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及以上版本和PDF阅读器,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关 键  词:
    区域 之间 空间 组织 课件
    资源描述:

    1、第第九九章章 区域区域之间的空间组织之间的空间组织 知识点:知识点:空间相互作用理论、空间相互作用理论、区际区际分工理论、分工理论、区域经区域经济差异与协调理论。济差异与协调理论。重点:重点:区间经济发展关系、区际经济联系、区域经济区间经济发展关系、区际经济联系、区域经济差异与协调差异与协调 难点:难点:区域经济差异与协调区域经济差异与协调 教学目标教学目标通过本章的学习,了解多个经济区的协同发展规律通过本章的学习,了解多个经济区的协同发展规律与区际经济关系,明晰区间经济发展关系、区际经济与区际经济关系,明晰区间经济发展关系、区际经济联系、区域经济差异与协调的基本内容与知识体系。联系、区域经济

    2、差异与协调的基本内容与知识体系。第九章第九章 区域之间的空间组织区域之间的空间组织1 区际经济关系区际经济关系2 区际经济分工区际经济分工3 区际经济差异区际经济差异3 区际经济协调区际经济协调1 区际经济关系区际经济关系 区际经济区际经济关系关系理论是研究区域之间是如何发生相理论是研究区域之间是如何发生相互作用与影响的,即区域间建立发展关系的方式和对互作用与影响的,即区域间建立发展关系的方式和对各自影响的机制。涉及资源与要素流动,产业集聚、各自影响的机制。涉及资源与要素流动,产业集聚、转移或扩散,经济组织区域传递方式和过程,以及区转移或扩散,经济组织区域传递方式和过程,以及区际产业结构、经济

    3、增长、经济空间格局的影响。际产业结构、经济增长、经济空间格局的影响。(1)赫希曼极化涓滴效应学说)赫希曼极化涓滴效应学说 赫希曼著名发展经济学家,以对一国内各区域间赫希曼著名发展经济学家,以对一国内各区域间经济关系的深入研究,提出此理论,解释经济发达区经济关系的深入研究,提出此理论,解释经济发达区域(北方)与欠发达区域间(南方)的经济相互作用域(北方)与欠发达区域间(南方)的经济相互作用及影响。利用及影响。利用极化效应(集聚效应)、涓滴效应(扩极化效应(集聚效应)、涓滴效应(扩散效应)散效应)展开发达地区与不发达地区的经济互动影响。展开发达地区与不发达地区的经济互动影响。(2)梯度推移学说)梯

    4、度推移学说 经济发展条件、经济发展潜力存在区域差异,以经济发展条件、经济发展潜力存在区域差异,以及规模经济、集聚经济的促成导致区域发展不平衡,及规模经济、集聚经济的促成导致区域发展不平衡,产生经济梯度(区域间经济发展水平、经济实力的差产生经济梯度(区域间经济发展水平、经济实力的差距),距),进行区域梯度开发。进行区域梯度开发。(3)中心外围理论)中心外围理论 弗里德曼认为领先发展区域为弗里德曼认为领先发展区域为“中心中心”,缓慢落,缓慢落后区域为后区域为“外围外围”,中心居于统治、支配、核心地位,中心居于统治、支配、核心地位,外围处于依赖、附属地位,存在不平等的发展格局。外围处于依赖、附属地位

    5、,存在不平等的发展格局。以极化效应(向心倒流效应)和扩散机制(离心扩散以极化效应(向心倒流效应)和扩散机制(离心扩散效应)解释中心外围模式的演变机制。效应)解释中心外围模式的演变机制。(4)区域相互依赖理论)区域相互依赖理论依赖理论依赖理论 早期注重研究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与落后第三世界早期注重研究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与落后第三世界国家的国际经贸关系,是一种宗主国与卫星国、宗主国家的国际经贸关系,是一种宗主国与卫星国、宗主国与殖民的经贸关系。国与殖民的经贸关系。相互依赖理论相互依赖理论 依赖是相互的,只是彼此程度存在差异;依赖是依赖是相互的,只是彼此程度存在差异;依赖是双向的传递与影响;依赖内容与程度

    6、存在时间变化:双向的传递与影响;依赖内容与程度存在时间变化:国家间经济发展的双向作用、影响的过程或现象。国家间经济发展的双向作用、影响的过程或现象。2 区际经济分工区际经济分工 区际经济联系是指:有关区域间在商品、劳务、区际经济联系是指:有关区域间在商品、劳务、资金、技术和信息方面的交流,及在此基础上发生的资金、技术和信息方面的交流,及在此基础上发生的关联性和参与性经济行为。关联性和参与性经济行为。2 区际经济分工区际经济分工1、空间相互作用理论、空间相互作用理论(1)空间相互作用空间相互作用 区域间的商品、人口与劳动力区域间的商品、人口与劳动力、资金、技术资金、技术、信、信息等的相互传输过程

    7、。息等的相互传输过程。(2)作用与意义)作用与意义 加强区际联系、互通有无、拓展发展空间、拓宽加强区际联系、互通有无、拓展发展空间、拓宽发展机会,导致区际资源、要素、发展机会等竞争,发展机会,导致区际资源、要素、发展机会等竞争,造成损伤。造成损伤。(3)区际相互作用产生前提)区际相互作用产生前提区际的区际的互补性互补性:区际互补性越强、区际联系越密切。:区际互补性越强、区际联系越密切。区际的区际的可达性可达性:区际可达性越强、区际联系越密切:区际可达性越强、区际联系越密切。干扰机会干扰机会:区际可介入可能性越小,区际联系越密:区际可介入可能性越小,区际联系越密切。切。2、区域分工理论、区域分工

    8、理论(1)分工原理)分工原理含义:含义:是指一些地区(或国家)专门生产某些产品是指一些地区(或国家)专门生产某些产品(或产品的某一部分),其他地区(或国家)专门(或产品的某一部分),其他地区(或国家)专门生产另一些产品(或产品的某一部分),各地区生产另一些产品(或产品的某一部分),各地区(或国家)通过商品流通和交流,满足社会对产品(或国家)通过商品流通和交流,满足社会对产品的需求,从而达到发挥地区优势,提高经济效益的的需求,从而达到发挥地区优势,提高经济效益的目的。目的。意义:意义:发挥区域优势,开展专业化生产;发挥区域优势,开展专业化生产;推动技术创新,提高品质与管效;推动技术创新,提高品质

    9、与管效;协调与提高局部、整体利益与效应。协调与提高局部、整体利益与效应。(2)分工形式)分工形式垂直分工垂直分工 区域垂直分工是指相关区域在同一个生产过程的区域垂直分工是指相关区域在同一个生产过程的不同生产阶段进行专业化生产,彼此联系而产生的区不同生产阶段进行专业化生产,彼此联系而产生的区域分工。域分工。水平分工水平分工 区域水平分工是指相关区域发展不同的经济部门,区域水平分工是指相关区域发展不同的经济部门,或者生产具有差异性的同类产品所形成的分工。或者生产具有差异性的同类产品所形成的分工。(3)分工机制因素)分工机制因素 市场机制与政府作用市场机制与政府作用 区域要素禀赋差异区域要素禀赋差异

    10、 区际要素流动区际要素流动 市场差异市场差异 区际贸易区际贸易 企业组织结构企业组织结构 利益诱惑利益诱惑(4)理论与学说)理论与学说 绝对成本说绝对成本说 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家亚当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家亚当斯密斯密1776年年国富论国富论中提出,国际依据绝对成本优势进行分工与合作。各中提出,国际依据绝对成本优势进行分工与合作。各国或地区按绝对利益原则进行专业化生产,通过贸易国或地区按绝对利益原则进行专业化生产,通过贸易交换,会使各国的资源、劳动力和资本得到最有效的交换,会使各国的资源、劳动力和资本得到最有效的利用。但不能解释无绝对优势国家参与国际贸易的现利用。但不能解释无绝对优势国家参与国际贸

    11、易的现实。实。比较(相对)成本说比较(相对)成本说 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家大卫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家大卫李嘉图李嘉图1817政治经政治经济学及赋税原理济学及赋税原理中提出,国际依据相对成本优势进中提出,国际依据相对成本优势进行分工与合作,从供给与成本角度较好的解释地域分行分工与合作,从供给与成本角度较好的解释地域分工与国际贸易问题。工与国际贸易问题。要素禀赋学说要素禀赋学说 瑞典经济学家俄林瑞典经济学家俄林1977年年区际贸易与国际贸易区际贸易与国际贸易一书提出一书提出HO学说,摒弃古典经济学的劳动价值观,学说,摒弃古典经济学的劳动价值观,以价格差异展开分析。生产要素分布不均引起相对价以价格差异展

    12、开分析。生产要素分布不均引起相对价格差异,加上汇率因素,商品相对价格差异引起商品格差异,加上汇率因素,商品相对价格差异引起商品绝对价格差异,即区间生产要素的禀赋差异是分工与绝对价格差异,即区间生产要素的禀赋差异是分工与贸易的主导因素。贸易的主导因素。新贸易理论新贸易理论 比较优势、要素禀赋的差异导致了国家间的产业比较优势、要素禀赋的差异导致了国家间的产业间贸易,形成产业间分工。规模经济和不完全竞争市间贸易,形成产业间分工。规模经济和不完全竞争市场导致了国家间的产业内贸易,形成产业内分工。场导致了国家间的产业内贸易,形成产业内分工。竞争优势理论竞争优势理论 美国学者波特钻石模型:一个国家或地区某

    13、产业美国学者波特钻石模型:一个国家或地区某产业的国际竞争力与其所处的经济、社会和法律环境有关,的国际竞争力与其所处的经济、社会和法律环境有关,主要有六大因素包括产业的生产要素状况、产品的需主要有六大因素包括产业的生产要素状况、产品的需求状况、相关产业的发展状况、企业的经营战略、结求状况、相关产业的发展状况、企业的经营战略、结构和竞争方式、发展机遇、政府行为。构和竞争方式、发展机遇、政府行为。比较优势比较优势是以要素禀赋为导向指导产业发展,是以要素禀赋为导向指导产业发展,竞竞争优势争优势是以市场为导向指导产业发展,现代贸易条件是以市场为导向指导产业发展,现代贸易条件下,单纯的比较优势不一定能成为

    14、竞争优势,而区域下,单纯的比较优势不一定能成为竞争优势,而区域分工重点在于创造产业竞争优势。分工重点在于创造产业竞争优势。3 区域经济差异区域经济差异1、区域差异概述、区域差异概述(1)定义)定义 区域差异,主要指经济差异,是一种普遍存在的区域差异,主要指经济差异,是一种普遍存在的区域经济现象。是指一定时期内国家各区域间人均意区域经济现象。是指一定时期内国家各区域间人均意义上的经济发展总体水平非均等化现象。义上的经济发展总体水平非均等化现象。主要有三种观念:主要有三种观念:一是一是区域差异是区域之间经济区域差异是区域之间经济增长总量的差异。增长总量的差异。二是二是区域差异包括区域之间经济总区域

    15、差异包括区域之间经济总量的差异与经济增长速度的差异。量的差异与经济增长速度的差异。三是三是区域差异既包区域差异既包括区域之间经济增长与总量的差异,还包括经济结构、括区域之间经济增长与总量的差异,还包括经济结构、发展条件、生活水平、居民收入、工业化、城市化水发展条件、生活水平、居民收入、工业化、城市化水平等方面的差异。平等方面的差异。(2)类型)类型绝对差异绝对差异:一定时期内国家各区域间人均意义上的:一定时期内国家各区域间人均意义上的经济发展总体水平绝对量的非均等化现象。如标准经济发展总体水平绝对量的非均等化现象。如标准差,极差。差,极差。相对差异相对差异:一定时期内国家各区域间人均意义上的:

    16、一定时期内国家各区域间人均意义上的经济发展总体水平变化速度的非均等化现象。如方经济发展总体水平变化速度的非均等化现象。如方差、变异系数、极值比率、基尼系数、泰尔指数等。差、变异系数、极值比率、基尼系数、泰尔指数等。2、区域差异的客观基础、区域差异的客观基础(1)客观性客观性:客观存在的经济现象。:客观存在的经济现象。(2)必然性必然性:区域经济增长的四因素存在明显差异。:区域经济增长的四因素存在明显差异。(3)长期性长期性:区域经济增长因素的动态性、差异性。:区域经济增长因素的动态性、差异性。(4)可调控性可调控性:通过政策、财政可以有限度调控经:通过政策、财政可以有限度调控经济发展轨迹。济发

    17、展轨迹。3、区域差异的测度、区域差异的测度(1)测度)测度单指标单指标:人均:人均GNP、人均、人均GDP、人均、人均NI、生产率、就、生产率、就业率、失业率等。业率、失业率等。多多综合综合指标指标:厉以宁、胡鞍钢、人文发展指数:厉以宁、胡鞍钢、人文发展指数HDI,生活质量指数生活质量指数PQLI(2)方法)方法标准差、变异系数、加权变异系数、极差、极值比率、标准差、变异系数、加权变异系数、极差、极值比率、基尼系数、泰尔指数基尼系数、泰尔指数4、区域差异的效应、区域差异的效应(1)经济效应)经济效应 区域差异直接反映了区域之间在经济发展上的水区域差异直接反映了区域之间在经济发展上的水平高低和差

    18、距,对各区域的经济行为产生诱导和强化平高低和差距,对各区域的经济行为产生诱导和强化作用。作用。强化各区域的竞争意识:主动性和紧迫性。强化各区域的竞争意识:主动性和紧迫性。影响各资源和要素的区际流动:集聚效应。影响各资源和要素的区际流动:集聚效应。为经济扩散、产业转移,以及产业结构升级提供客为经济扩散、产业转移,以及产业结构升级提供客观条件。观条件。对经济发展带拉诸多负效应:诱导区域经济主体行对经济发展带拉诸多负效应:诱导区域经济主体行为利己化,刺激和强化区域发展经济的短期行为,为利己化,刺激和强化区域发展经济的短期行为,导致和助长地方保护主义、表现区际经济无序竞争、导致和助长地方保护主义、表现

    19、区际经济无序竞争、市场分割。市场分割。(2)社会效应)社会效应 区域差异必然影响社会发展,成为社会发展的一区域差异必然影响社会发展,成为社会发展的一个重要问题。个重要问题。区际要素流动有利于社会发展的区域传递,对区域区际要素流动有利于社会发展的区域传递,对区域之间的社会认同与融合产生积极影响。之间的社会认同与融合产生积极影响。区际要素流动有利于区域之间经济联系增强,促进区际要素流动有利于区域之间经济联系增强,促进社会联系增强。社会联系增强。区域差异扩大往往产生许多负效应:导致区域之间区域差异扩大往往产生许多负效应:导致区域之间人们心理的对立,强化了自我中心意识、助长地方人们心理的对立,强化了自

    20、我中心意识、助长地方主义流行,导致和强化区域之间、中央与地方的离主义流行,导致和强化区域之间、中央与地方的离心力,由单纯的经济问题演变为社会问题、危机社心力,由单纯的经济问题演变为社会问题、危机社会稳定、民族团结、国家统一。会稳定、民族团结、国家统一。5、区域差异的演化、区域差异的演化(1)不干预、不调控观:)不干预、不调控观:威廉姆逊倒威廉姆逊倒“U”理论理论 区域差异的演变过程是区域发展演变过程的必然区域差异的演变过程是区域发展演变过程的必然反应,不需要政府进行调控,区域差距扩大是经济发反应,不需要政府进行调控,区域差距扩大是经济发展的必然阶段,随着经济的发展差距必然缩小。展的必然阶段,随

    21、着经济的发展差距必然缩小。(2)可干预、可调控观:)可干预、可调控观:合理引导经济发展,实现合理引导经济发展,实现既定目标,进行有限调控既定目标,进行有限调控 区域经济发展必然遵循一定的经济规律,存在一区域经济发展必然遵循一定的经济规律,存在一定的变动发展轨迹,政府可展开一定限度的调控区域定的变动发展轨迹,政府可展开一定限度的调控区域差异,利用政策、措施及对策来解决区域差异日益严差异,利用政策、措施及对策来解决区域差异日益严重的问题,修正区域经济发展的轨迹,注重效率优先、重的问题,修正区域经济发展的轨迹,注重效率优先、兼顾公平,但值得注意调控存在一定的限度。兼顾公平,但值得注意调控存在一定的限

    22、度。6、区域差异的调控、区域差异的调控(1)调控主体与途径)调控主体与途径调控主体调控主体:区域差异的调控主体是某区域的上一级:区域差异的调控主体是某区域的上一级区域,甚至一个国家的政府。区域,甚至一个国家的政府。调控途径调控途径:抑制发达地区发展、促进欠发达地区抑制发达地区发展、促进欠发达地区发展,此措施代价大,效率低。发展,此措施代价大,效率低。重点发展欠发达重点发展欠发达地区、不调控发达地区,存在明显的不确定性。地区、不调控发达地区,存在明显的不确定性。重点扶持欠发达地区、一般扶持发达地区、并促进重点扶持欠发达地区、一般扶持发达地区、并促进联系、提高发达地区带动性,是一条联系、提高发达地

    23、区带动性,是一条“优化路径,优化路径,良好的协调公平与效率。良好的协调公平与效率。(2)调控措施)调控措施运用区域政策,重点解决欠发达区域经济发展问题。运用区域政策,重点解决欠发达区域经济发展问题。实行政府财政转移支付,平衡区域之间的公共服务实行政府财政转移支付,平衡区域之间的公共服务水平。水平。重点培育欠发达地区的经济发展能力。重点培育欠发达地区的经济发展能力。对欠发达地区经济发展给予直接支持。对欠发达地区经济发展给予直接支持。促进区域之间的经济交流与合作。促进区域之间的经济交流与合作。4 区际区际经济经济协调协调1、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概论、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概论(1)含义:)含义:区域间在经济

    24、交往上日趋密切、相互依区域间在经济交往上日趋密切、相互依赖日益加深、发展上关联互动,从而达到各区域的赖日益加深、发展上关联互动,从而达到各区域的经济均持续发展的过程。经济均持续发展的过程。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是区域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是区域经济发展走向成熟的标志。经济发展走向成熟的标志。(2)意义:)意义:缩小区际差异,实现共同富裕;实现区缩小区际差异,实现共同富裕;实现区际协调互动,增强综合国力;协调全局、局部、近际协调互动,增强综合国力;协调全局、局部、近期、长远利益,保证经济社会持续、稳定发展。期、长远利益,保证经济社会持续、稳定发展。(3)标志:)标志: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标志主要为:一是区域经

    25、济协调发展的标志主要为:一是观察区域之间在经济利益上是否同向增长,二是区观察区域之间在经济利益上是否同向增长,二是区域之间经济差异是否缩小。域之间经济差异是否缩小。2、区域经济竞争、区域经济竞争 市场经济条件下,区域的经济利益主体地位确立,市场经济条件下,区域的经济利益主体地位确立,区域经济是一种竞争性经济。区域经济竞争区域经济是一种竞争性经济。区域经济竞争主要表现主要表现为为地方政府的竞争地方政府的竞争,地方政府是其所在区域的经济利,地方政府是其所在区域的经济利益代表者,拥有对区域内微观经济主体行为进行管理,益代表者,拥有对区域内微观经济主体行为进行管理,协调资源配置的权力。其基本职责是通过

    26、发展区域经协调资源配置的权力。其基本职责是通过发展区域经济,促进本区与社会进步,提高区域人民的生活水平。济,促进本区与社会进步,提高区域人民的生活水平。(1)内部机制或原因)内部机制或原因地方政府对区域经济利益的追求是区域经济竞争的地方政府对区域经济利益的追求是区域经济竞争的根本动力。根本动力。地方政府对行政利益的追求是强化区域经济发展竞地方政府对行政利益的追求是强化区域经济发展竞争的重要动力。争的重要动力。区域经济竞争还源于微观经济主体(企业、个人)区域经济竞争还源于微观经济主体(企业、个人)的需求。的需求。(2)表现形式)表现形式 区域参与竞争必须解决:一是如何增大本区域的区域参与竞争必须

    27、解决:一是如何增大本区域的经济利益、二是如何保护本区域的经济利益。因此区经济利益、二是如何保护本区域的经济利益。因此区域之间的竞争主要表现形式有:域之间的竞争主要表现形式有:区域之间的资源和区域之间的资源和要素竞争。要素竞争。区域之间的市场竞争。区域之间的市场竞争。区域之间的产区域之间的产业发展机会竞争。业发展机会竞争。区域之间的发展政策竞争。区域之间的发展政策竞争。(3)竞争效应)竞争效应益处益处:有利于发挥各区域的积极性、活跃区域经济、:有利于发挥各区域的积极性、活跃区域经济、激发区域制度创新、提高区域经济管理水平、促进激发区域制度创新、提高区域经济管理水平、促进区域经济发展。区域经济发展

    28、。弊端弊端:引发区际经济冲突与矛盾、重复建设、原料:引发区际经济冲突与矛盾、重复建设、原料大战、价格大战、市场封锁等。大战、价格大战、市场封锁等。3、区域经济合作、区域经济合作(1)含义)含义 区域合作多指区域经济合作,是区域之间为了各自区域合作多指区域经济合作,是区域之间为了各自经济利益的增长,防止或减少相互之间的经济利益损经济利益的增长,防止或减少相互之间的经济利益损害,在经济发展中以一定的方式联合起来,协调行动,害,在经济发展中以一定的方式联合起来,协调行动,互利互惠的区域经济组织形式。互利互惠的区域经济组织形式。(2)意义)意义 通过优势互补、优势共享和优势叠加,整合、组通过优势互补、

    29、优势共享和优势叠加,整合、组织经济活动,激发经济活力与潜能。织经济活动,激发经济活力与潜能。为区域经济分工提供保障,使区域经济专业化能为区域经济分工提供保障,使区域经济专业化能够得以持续发展。够得以持续发展。(3)客观基础)客观基础区域合作是区域分工的一种必然结果,是与区域分区域合作是区域分工的一种必然结果,是与区域分工相伴而产生的。经济链工相伴而产生的。经济链价值链价值链的互补与依赖。的互补与依赖。区域合作的产生也是区域经济发展竞争的需要。竞区域合作的产生也是区域经济发展竞争的需要。竞争整合与互补。争整合与互补。(4)原则)原则自愿平等、互惠互利,优势互补、相互协调,依据投自愿平等、互惠互利

    30、,优势互补、相互协调,依据投入分享利益和承担风险,区际空间近邻。入分享利益和承担风险,区际空间近邻。(5)类型)类型行业合作行业合作 行业合作是指区域之间同一经济部门或几个经济行业合作是指区域之间同一经济部门或几个经济部门的相关企业按照一定的组织原则与方式相互结合,部门的相关企业按照一定的组织原则与方式相互结合,优势互补,共同发展。优势互补,共同发展。主要包括区域性的生产合作、主要包括区域性的生产合作、商业合作、运输合作、物资合作、金融合作与综合行商业合作、运输合作、物资合作、金融合作与综合行业合作。业合作。全面合作全面合作 全面合作是指区域之间在有关政府的推动下,相全面合作是指区域之间在有关

    31、政府的推动下,相互之间开展多方面或全方面的经济合作。互之间开展多方面或全方面的经济合作。主要包括构主要包括构建区域市场、合理流动资源与要素,联合开发资源,建区域市场、合理流动资源与要素,联合开发资源,联合改善区域交通条件,开展资金横向融通,建立信联合改善区域交通条件,开展资金横向融通,建立信息网络,共同协调、解决跨区域的环境保护问题等。息网络,共同协调、解决跨区域的环境保护问题等。4、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机制、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机制(1)市场机制市场机制:供求、价格、竞争(广告竞争、品:供求、价格、竞争(广告竞争、品质竞争、价格竞争)质竞争、价格竞争)市场经济是一个平等性经济、自主性经济、竞争市场经

    32、济是一个平等性经济、自主性经济、竞争性经济、开发性经济、法制性经济。性经济、开发性经济、法制性经济。(2)政府干预政府干预:法律政策、财政金融:法律政策、财政金融 多用市场调控、适用间接管理,政策扶持跨区发多用市场调控、适用间接管理,政策扶持跨区发展,尊重区际平等权力和公平发展机会,承认竞争的展,尊重区际平等权力和公平发展机会,承认竞争的必然性与合理性、同时采取积极预防措施,制定法规必然性与合理性、同时采取积极预防措施,制定法规与政策、调控区际经济秩序。与政策、调控区际经济秩序。5、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方式、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方式(1)西方发达国家)西方发达国家重点扶持落后区域、待开发区域、衰退区域

    33、。重点扶持落后区域、待开发区域、衰退区域。制定区域发展战略与规划。制定区域发展战略与规划。利用财政补偿政策,进行转移支付支持。利用财政补偿政策,进行转移支付支持。通过分发研究与开发经费,影响各个区域的发展。通过分发研究与开发经费,影响各个区域的发展。运用政府采购商品和劳务施加影响。运用政府采购商品和劳务施加影响。采用就业培训与引导移民,促进区际人力资源合理采用就业培训与引导移民,促进区际人力资源合理流动。流动。注重利用政策和法规引导、规范企业和个人经济行注重利用政策和法规引导、规范企业和个人经济行为,调控区域经济发展。为,调控区域经济发展。(2)中国:)中国:利用直接投资、政策管理。利用直接投

    34、资、政策管理。构建有利于区域经济发展的体制环境。构建有利于区域经济发展的体制环境。促进区域之间市场的开放,构建区域之间统一的要促进区域之间市场的开放,构建区域之间统一的要素市场。素市场。促进区域之间的产业协调发展。促进区域之间的产业协调发展。推动和规范地方政府间的区域经济合作。推动和规范地方政府间的区域经济合作。鼓励企业跨区域发展。鼓励企业跨区域发展。继续支持相对发达区域经济发展同时,重点加快欠继续支持相对发达区域经济发展同时,重点加快欠发达区域发展。发达区域发展。案例分析案例分析v中国东中西区域差距现状中国东中西区域差距现状v泛珠江三角洲经济区泛珠江三角洲经济区课后小结课后小结本章系统讲授了

    35、多个经济区的协同发展规律与区本章系统讲授了多个经济区的协同发展规律与区际经济关系,要求明晰区际经济关系、区际经济分工、际经济关系,要求明晰区际经济关系、区际经济分工、区际经济协调、区际经济差异的基本内容与知识体系,区际经济协调、区际经济差异的基本内容与知识体系,为区际经济合作提供理论指导和参考。为区际经济合作提供理论指导和参考。课后习题课后习题 1极化涓滴效应学说、梯度推移学说、中心外极化涓滴效应学说、梯度推移学说、中心外围理论、相互依赖理论概要围理论、相互依赖理论概要2试述区域分工理论概要试述区域分工理论概要3区域分工与合作意义、原则区域分工与合作意义、原则4简述区域经济差异的社会、经济影响简述区域经济差异的社会、经济影响5论述如何促进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论述如何促进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

    展开阅读全文
    提示  163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区域之间的空间组织课件.ppt
    链接地址:https://www.163wenku.com/p-3590420.html

    Copyright@ 2017-2037 Www.163WenKu.Com  网站版权所有  |  资源地图   
    IPC备案号:蜀ICP备2021032737号  | 川公网安备 51099002000191号


    侵权投诉QQ:3464097650  资料上传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

    163文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