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签 分享 收藏 举报 版权申诉 / 81
上传文档赚钱

类型2020年新课标Ⅰ高考历史复习练习课件专题四 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pptx

  • 上传人(卖家):小豆芽
  • 文档编号:359022
  • 上传时间:2020-03-12
  • 格式:PPTX
  • 页数:81
  • 大小:566.26KB
  • 【下载声明】
    1. 本站全部试题类文档,若标题没写含答案,则无答案;标题注明含答案的文档,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2. 本站全部PPT文档均不含视频和音频,PPT中出现的音频或视频标识(或文字)仅表示流程,实际无音频或视频文件。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3. 本页资料《2020年新课标Ⅰ高考历史复习练习课件专题四 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pptx》由用户(小豆芽)主动上传,其收益全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该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请根据预览情况,自愿下载本文。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5.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及以上版本和PDF阅读器,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关 键  词:
    2020 新课 高考 历史 复习 练习 课件 专题 古代 中国 科学技术 文学艺术 下载 _二轮专题_高考专区_历史_高中
    资源描述:

    1、考点一 古代中国的科技成就,五年高考,A组 课标卷题组 (2018课标,24,4分)墨子中有关于“圆”“直线”“正方形”“倍”的定义,对杠杆原理、声音传播、小孔成像等也有论述,还有机械制造方面的记载。这反映出,墨子 ( ) A.汇集了诸子百家的思想精华 B.形成了完整的科学体系 C.包含了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 D.体现了贵族阶层的旨趣,答案 C 本题主要考查对墨家学派成就的认识。墨家学派多数为“农与工肆之人”,直接 参加生产劳动,且注重对生产实践经验的总结和科学研究,其成就和活动主要记载在墨子 一书中。墨子一书记载了几何学、力学、声学、光学及机械制造等方面的科学成就,这 些科学成就是劳动人民智慧

    2、的结晶,故选C项。材料只反映了墨子对科学成就的记载,排 除A项。中国古代并未形成完整的科学体系,排除B项。墨子中的科学成就是劳动人民在 劳动中探索出来的,不是贵族阶层的贡献,故排除D项。,B组 课标、课标、自主命题省(区、市)卷题组,1.(2018课标,26,4分)我国第一部药学专书神农本草经大约成书于汉代,唐本草是世 界上第一部由国家制定的药典,宋代颁行了多部官修本草,明代李时珍撰成药物学集大成之作 本草纲目,由朝廷颁行。这些史实说明,我国古代药学的发展 ( ) A.源于大一统的政治体制 B.得益于国家力量的支持 C.是商品经济繁荣的结果 D.受到了宋明理学的推动,答案 B 根据材料可知,唐

    3、、宋、明时期,政府制定、颁行了许多药物学著作,这说明我国古 代药学的发展得益于国家力量的支持,故选B项。宋代并未实现大一统,故A项错误;材料中药 学的发展与商品经济繁荣关联不大,故C项错误;材料中神农本草经的成书、唐本草 的制定与宋明理学无关,排除D项。,2.(2016课标,41,12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玄奘西行与鉴真东渡路线示意图 玄奘(602664),为寻求准确的佛经文本,西行“求法”,历尽艰辛,十余年中,行程数万里,游历 百余国。回国后,他译出佛经1300多卷,精炼而准确。由他口授而成的大唐西域记一书,是研究中外文化交流的重要典籍。,鉴真(688763),深明佛学,50余

    4、岁时,受日本邀请,发愿东渡。他排除千难万险,历时12年,经6次 努力,最终到达日本。鉴真东渡,对日本的佛学、建筑、雕塑、医药、艺术乃至日常生活,都产 生了很大的影响。 据袁行霈等主编中华文明史等 解读材料,提炼出一个观点,并结合中国古代史的其他相关史实,加以论述。(要求:写出观点,观 点合理、明确,史论结合。12分),答案 示例: 观点:中国为世界文明的发展做出贡献。 论述:中国古代的火药、指南针、造纸术和印刷术四大发明经丝绸之路传到欧洲。这一传播 促进了欧洲的社会发展,火药的传入推动了欧洲火药武器的发展;指南针促进了地理大发现;造 纸术和印刷术促进了欧洲文化的发展,为文艺复兴运动和宗教改革提

    5、供了条件。,解析 本题为开放性试题,解答时可以根据题目设问要求,灵活作答。解答时,首先应阅读图文 材料,从中国古代文明对世界文明的发展所做出的贡献或中西文化交流等角度提炼观点。再 依据选定的观点,迁移相关所学知识进行论证,论证时注意观点明确,史论结合。,C组 教师专用题组 (2016天津文综,12,16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宋代是印刷术普遍应用时期,也是中国学术史上的重要时期。十三经和十七 史的印行、地方史志的编纂,许多数学、工艺、医药和科技著作的问世,大型类书和丛书的 编印,都在这一时期。而学术的复兴又促进了学校和书院的兴盛,加之为准备各级考试,使得教 本、史籍、韵书、字典等大量

    6、印行。 据方志记载,宋代进士姓名可考者有29 000人,其中两浙、福建等五路约占82%;宋代印书有地 可考者1 500种,该五路即占80%。反之,夔州路仅有进士103人,而所印之书只有2种。 摘编自钱存训印刷术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作用 (1)依据材料一,归纳印刷术普遍应用所产生的作用,指出宋代各地印书种数与进士人数所呈现 的关系。(6分) 材料二 明代以前,医学对于传染病学的认识都未超出“伤寒论”的范围。明清两代医药学 家,深入研究传染病等热性病发病原因和医疗方法,创立了温病学说,疗效显著。如震泽县志 续载,乾隆二十一年,“瘟疫遍行,家无不病,病无不危”,名医孙日琏施诊施药,“赖以全活者,计千有

    7、余人”。又如相城小志载,光绪十七年,“疫症盛行,呕泻螺疮起”,龚霞伯以四味 中药“遍施之,病立愈,活人甚众”。 摘编自余新忠清代江南的瘟疫与社会等 (2)依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指出明代以前中医治疗传染病的理论来源,明清时期有何新发展? 实践效果怎样?(6分) (3)综上,谈谈科技与社会的相互作用。(4分),答案 (1)促进了学术的复兴;满足了教育的需要。 两者呈现正相关关系。 (2)张仲景的伤寒病理论。 创立温病学说。 运用温病学说治疗传染病,挽救了许多人生命。 (3)社会需要促进科技发展,科技发展推动社会进步。,解析 (1)从材料信息可知,印刷术的应用促进了学术的复兴,“加之为准备各级考试,

    8、使得教 本、史籍、韵书、字典等大量印行”说明其满足了教育的需要,据此可回答第一小问。阅读 材料信息可知,印书种数多的地方科考中进士的人数亦多,说明两者呈现正相关关系,据此回答 第二小问。 (2)根据材料中的“伤寒论”,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其为张仲景的伤寒病理论。根据材料中“创 立了温病学说”可回答“新发展”。结合材料中乾隆、光绪年间对瘟疫等疾病的治疗情况 可回答“效果”。 (3)注意审题“相互作用”,从材料中社会需要促进科技发展及科技发展推动社会进步角度回 答。,考点二 汉字的起源、演变与古代中国的文学艺术,A组 课标卷题组 (2019课标,26,4分)唐代之前,荆楚民间存在一种祈求丰收的“牵钩之

    9、戏”,至唐代称作“拔 河”,广为流传。唐玄宗观拔河俗戏诗云:“壮徒恒贾勇,拔拒抵长河。欲练英雄志,须明 胜负多预期年岁稔,先此乐时和。”据此可知,在唐代 ( ) A.江南文化成为主流 B.耕战结合观念深入人心 C.阳刚与力量受到推崇 D.诗歌以描写宫廷生活为主,答案 C 本题考查唐代社会风尚,旨在考查准确描述和解释历史事物特征的能力。试题以 唐代“拔河”风俗为切入点,考查历史解释素养,引导学生关注身心健康。 从材料信息看,唐代“拔河”广为流传,唐玄宗观拔河俗戏中的诗句描绘了拔河时人们的 英勇气概和争胜精神,据此分析可知,在唐代阳刚与力量受到推崇,故选C项。唐玄宗时期,北方 是经济重心也是文化中

    10、心,江南文化并未成为主流,故A项错误;材料信息未涉及“战”,无法体 现耕战结合观念深入人心,故B项错误;材料信息反映的是民间风俗而非宫廷生活,故D项错 误。,B组 课标、课标、自主命题省(区、市)卷题组,1.(2018海南单科,1,2分)下列汉字字体中,得名缘于书写材质的是 ( ) A.隶书 B.金文 C.小篆 D.草书,答案 B 商周时期铸在青铜器上的文字,被称为“金文”,故B项符合题意。隶书、小篆和 草书得名都与书写材质无关,故A、C、D三项错误。,2.(2018江苏单科,4,3分)清代黄周星评论元曲说:“曲之体无他,不过八字尽之,曰少引圣籍,多 发天然而已。”“制曲之诀无他,不过四字尽之

    11、,曰雅俗共赏。”这说明,元曲 ( ) A.贴近生活,易受欢迎 B.寄情山水,意境悠远 C.句式整齐,语言精炼 D.内容丰富,包罗万象,答案 A 从材料信息看,元曲的特点是“少引圣籍,多发天然”“雅俗共赏”,这说明元曲贴 近生活,易受欢迎,故选A项。材料没有涉及元曲寄情山水、语言句式、内容丰富的信息,故排 除B、C、D三项。,方法技巧 本题采用新材料,创设新情境,考查元曲的特点。从材料中提取有效信息,就可以得 出正确答案。,3.(2018课标,27,4分)明朝中期以后,京城及江南地区,雕印出版个人著作之风盛行,有人谑称: “老童(生)、低秀(才),胸无墨、眼无丁者,无不刻一文稿以为交游酒食之资。

    12、”士大夫间也 流行将书籍作为礼物。这种现象可以说明当时 ( ) A.学术文化水平迅速提升 B.士人的地位显著提高 C.经世致用思想影响广泛 D.崇尚文化的氛围浓厚,答案 D 本题所给材料注重创设新情境,旨在考查学生理解并辨别历史信息、正确解释历 史事物,运用归纳、概括、比较等历史学思维分析问题的能力。通过解读材料并获取有效信 息可知,明朝中期以后,除士大夫间以书籍作为礼物外,连文化水平低下的人也刻一文稿用来交 流,这反映了当时崇尚文化的氛围浓厚,出版业较为发达,正确选项为D项。A、B两项无法从 材料中体现出来,排除;材料中也未反映出经世致用思想,故C项也可排除。,4.(2018课标,27,4分

    13、)昆曲在明朝万历年间被视为“官腔”,到清代被誉为“雅乐”“盛世元 音”,宫廷重要活动常有昆曲演出,江南地区“郡邑大夫宴款不敢不用”,甚至“演戏必请昆 班,以示府城中庙会之高雅”。这些史实表明,昆曲在明清时期的流行是因为 ( ) A.陆王心学广泛传播 B.吸收了京剧的戏曲元素 C.社会等级观念弱化 D.符合士大夫的文化品味,答案 D 本题考查的主干知识是京剧等剧种的产生和发展,旨在考查学生理解并辨析历史 信息的能力以及准确掌握历史时序,将历史事物置于特定历史环境下进行分析的能力。A项 与题干无必然联系,故排除;B项历史时序颠倒,故排除;C项从题干来看,并未反映出社会等级观 念弱化,故排除;D项无

    14、论是从昆曲在明朝万历年间被视为“官腔”,还是在清代宫廷重要活动 演出,以及江南地区“郡邑大夫宴款不敢不用”等现象来看,反映的都是符合士大夫的文化品 味,故D项正确。,命题立意 本题在考查学生能力的同时,也意在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立德树人”命题 思想的体现。,5.(2017课标,24,4分)下图是西周与战国两个时期相同文字的不同写法,反映出字形发生了变 化,促成这一变化的主要因素是 ( ) A.文字的频繁使用 B.书写材料的不同 C.各国变法的实施 D.“书同文”的推行,答案 A 本题考查文字的演变。图中“车”“马”二字由繁到简,说明从西周到战国,文字 的频繁使用促使人们简化字形,以利于书

    15、写,故A项正确。西周至战国,人们把文字刻在甲骨上, 或镌刻在青铜器上,后来更多地使用竹片、木简和帛做书写材料,但未必会影响文字字形的变 化,B项错误;各国变法主要是为了增强自身实力,对字形的变化影响不大,C项错误;“书同文” 推行于秦统一六国以后,时间不符,D项错误。,易错提醒 本题易错选D项,考生看到小篆字体就联想到秦统一文字,忽视了统一文字发生在 秦统一六国之后。,6.(2017北京文综,14,4分)唐代思想家、文学家柳宗元虽仕途失意,但在唐宋时期,他的思想和 文学成就均得到极高评价。明代“唐宋八大家”提法出现后,世人则多将他视为文学家,对其 思想成就关注较少。据此得出的认识,正确的是 (

    16、 ) A.对其思想评价受明代通俗文学左右 B.政治成败决定了对其文学成就的评价 C.对其成就评价受制于特定历史条件 D.明代对其成就的评价比唐宋更加全面,答案 C 本题考查唐宋到明代的思想文化及史学研究方法。柳宗元作为思想家和文学家, 他的思想和文学成就在唐宋时期都得到极高评价。但是,到了明代,人们对他的思想成就关注 较少,多将他视为文学家,这与明代实行八股取士、加强思想控制有关,因此C项符合题意。材 料没有涉及明代对柳宗元思想评价的具体内容,无法得出A项的结论。B项说法太绝对,排除; 明代对柳宗元成就的评价仅限于文学领域,并不全面,排除D项。,7.(2016海南单科,2,2分)中国古代书法在

    17、发展过程中形成了多种书体,属于国家强力推行的是 ( ) A.隶书 B.小篆 C.楷书 D.行书,答案 B 秦始皇统一全国后,下令统一文字,以秦小篆为准,令李斯等人用小篆书写统一文字 的样本,推行全国。故选B项。隶书、楷书和行书都与“国家强力推行”不符,排除A、C、D 三项。,8.(2016课标,24,4分)右图为三国曹魏三体石经 的残片,经文中的每个字均用先秦古文、小篆等三种 字体刻写。这三种字体反映了 ( ) A.当时统一文字的努力 B.汉字演变的历史过程 C.当时字体流行的实际状况 D.汉字尚未形成完整的体系,答案 B 据题干信息可知,三国曹魏三体石经运用先秦古文、小篆等三种字体刻写,再

    18、观察图片可判断出另外一种字体是隶书。先秦古文、小篆、隶书反映了汉字的演变历程,故 答案为B项。曹魏时期并未在统一文字方面作出相关努力,故A项错误;曹魏时期,先秦古文、 小篆已不流行,C项错误;D项与史实不符,排除。,9.(2016课标,26,4分)唐太宗对南朝后期竞相模仿萧子云书法的风气表示不屑,认为其“仅得 成书,无丈夫之气”,只有王羲之的书法才“尽善尽美”,于是连西州(今吐鲁番)幼童习字的范 本都是王羲之书帖。王羲之在中国书法史上地位的确立,是因为 ( ) A.皇帝好恶决定社会对艺术的评判 B.王羲之的艺术成就不可超越 C.艺术水平与时代选择的共同作用 D.朝代更替影响艺术评判标准,答案

    19、C 唐太宗认为萧子云书法“无丈夫之气”,崇尚王羲之书法的“尽善尽美”,促使社 会上形成竞相模仿王羲之书法的风气,这与唐代昂扬进取的时代风貌有关。由此表明,王羲之 在中国书法史上地位的确立,除了其自身较高的艺术水平以外,还与时代选择有关,故应选C 项。皇帝的好恶可以“影响”但不能“决定”社会对艺术的评判,排除A项;B项说法太绝对; D项并非材料主旨。,规律总结 解答选择题遵循的几个重要原则之非绝对原则:备选项中某个选项说法非常绝对 时,一般来说是错误选项。如本题中的B项带有绝对性。,10.(2019江苏单科,21,13分)汉字是中华文明的重要载体和标志,影响巨大而深远。阅读下列材 料: 材料一

    20、青铜器作为文字的载体有一个很大的局限就是面积太小,无法刻写太多的文字,而且 铸造工艺也比较复杂严格地说,轻便而实用的竹简、木牍才是中国文献史上真正意义上 的“书籍”缣帛成本较高,产量有限,这就使得帛书的使用范围不能像简册那样广泛,只有 朝廷和贵族之家才有条件使用。 王恩全论中国汉字的载体演变及其文化功能 材料二 纸张的轻薄柔韧、价廉易得使其成为汉字书写和传播最理想的载体借助于纸 张的普及,到了魏晋南北朝时期,汉字的各种书体:篆隶草行楷已发展完备(唐宋时期)纸张 的运用也推动了印刷术蓬勃兴起。为达到便于阅读的视觉效果,印刷的字体刻意追求方正规 范、整齐划一。 陈虹器物载体与汉字书写的美学风貌 材

    21、料三 汉字的传播及汉字系文字的形成和发展,是中国、东亚地区乃至全世界最为重要的 历史文化现象之一。历史上,在以我国为中心的东亚地区,随着汉字的广泛传播和深刻影响,先,后形成了包括西夏文、契丹文、女真文、日文、越南喃字等在内的十多种汉字系民族文字, 构成了一个多姿多彩的文字家族和文化宝库。这些文字的形成和发展,是汉文化和各民族文 化密切交流的成果,也是汉字符号多、语言适用性强的体现。 摘编自王锋追寻汉字传播和发展的历史足迹 完成下列要求: (1)据材料一,分析简牍在文字载体中一度取得优势地位的原因。(5分)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科技进步对汉字发展的作用。(3分) (3)据材料三并结

    22、合所学知识,概括汉字对中国、东亚和世界文化的影响,并分析原因。(5分),答案 (1)原因:面积较大,写字较多;制作工艺简单;轻便实用;成本低;产量高。 (2)作用:造纸术和印刷术促进汉字的传播;造纸术的发展促进纸的普及,催生多种书体;印刷术 的发展使字体变得规范。 (3)影响:推动了中华民族文化的交融和发展;促进了东亚地区文化的交流;丰富了人类文化体 系。 原因:汉字符号丰富多样;汉字具有较强的适应性。,解析 本题考查汉字及其载体,考查学生调动和运用知识、说明和证明历史现象及历史观点 的能力,体现的核心素养为史料实证和历史解释。本题有助于学生了解并认同中华优秀传统 文化,认识中华文明的历史价值

    23、和现实意义。 (1)注意一定要找全材料一中的有效信息,并对有效信息加以提炼概括,主要从与其他书写材料 相比,简牍具有的比较优势及其本身的优势来分析。 (2)主要分析当时中国的两大科技造纸术和印刷术对汉字发展的重要作用,如造纸术的发 展促进纸的普及,促进汉字传播,催生多种书体。 (3)对中国的影响主要从中华民族文化交融和发展的角度进行总结,对东亚和世界的影响主要 从促进文化交流和丰富人类文化体系的角度分析。原因主要从汉字本身的优点等角度分 析。,11.(2016课标,48,15分)历史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材料 郑板桥,清代杰出的艺术家、文学家,为“扬州八怪”的代表人物。他从小生长在农村,

    24、历经康、雍、乾三代。郑板桥提倡“文必切于日用”“笔墨之外有主张”,反对“皆拾古人 之唾余”。他说:“千古好文章,只是即景即情,得事得理,固不必引经断律。”郑板桥一生最 爱画兰、竹、石,其画构图简单、主题鲜明,诗、书、画、印完美结合。他尤喜画竹,曾在一幅 画作上题诗说:“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郑 板桥的诗画极富生活气息,深受时人喜爱。他晚年靠卖画为生,曾题诗云:“画竹多于买竹钱, 纸高六尺价三千。任渠话旧论交接,只当秋风过耳边。” 摘编自白寿彝总主编中国通史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郑板桥画作的艺术特点。(8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

    25、,简析郑板桥艺术风格形成的历史背景。(7分),答案 (1)个性鲜明;借物抒情,以形表意;画风题材生活化、写实化;多种艺术形式完美结合。 (2)江南商品经济的发展;江南社会的世俗化;“经世”思想的发展。,解析 (1)依据材料信息和所学知识,从个性、意韵、题材、艺术形式等方面概括。(2)从经济 状况、社会发展趋势、思想特征等方面分析。,方法技巧 本题第(2)问可用背景全方位探析法,即从政治、经济、思想、社会等方面进行全 方位分析。,C组 教师专用题组,1.(2013课标,24,4分)司马迁著史记时,文献关于黄帝的记述内容不一甚至荒诞,有人据 以否定黄帝的真实性。司马迁游历各地,常常遇到人们传颂黄帝

    26、的事迹。有鉴于此,他从文献 中“择其言尤雅者”,编成黄帝的事迹列于本纪之首。这一撰述过程表明 ( ) A.史记关于黄帝的记录准确可信 B.传说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历史真实 C.历史文献记录应当与口头传说相印证 D.最完整的历史文本记录的历史最真实,答案 B 由材料信息可知,司马迁在撰写史记时,从文献中“择其言尤雅者”编成黄帝 的事迹。文献记录都带有主观色彩,A项表述过于绝对。人们传颂黄帝的事迹,文献中有对黄 帝的赞誉,可见,传说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历史真实,故B项正确。C项在题干中不能得到体 现。D项表述过于绝对。,2.(2013课标,27,4分)清代有学者说:“古有儒、释、道三教,自明以来,又多

    27、一教,曰小说 士大夫、农、工、商贾,无不习闻之,以至儿童、妇女不识字者,亦皆闻而如见之,是其教较之 儒、释、道而更广也。”这表明 ( ) A.小说成为一种新的宗教传播载体 B.小说的兴起冲击了封建等级观念 C.市民阶层扩大推动世俗文化发展 D.世俗文化整合了社会的价值观念,答案 C 一定时期的文化是一定时期社会政治、经济状况在思想观念上的反映。明清时期,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市民阶层扩大,适应市民阶层需要的小说蓬勃发展。从材料信息看,明代以来,士、农、工、商都喜欢小说,小说的教化影响比儒、佛、道的影响更广泛。这从本质上说明市民阶层扩大推动了世俗文化的发展,故C项符合题意。其他三项均与材料信息不符

    28、。,答题指导 明清时期,中国传统文化发展到一个新的历史阶段,小说是明清时期中国文学的重 要成果,引起了中国社会各阶层的关注。文学艺术是观察社会的窗口,是对社会状况的艺术反 映,因此,文艺和社会之间存在着内在的逻辑关系,回答文艺类试题,一定要把文艺与社会背景 结合起来,这样就很容易作答了。本题材料信息反映了小说在清代的盛行,出现这种情况,与商 品经济发展,市民阶层的壮大有密切关系。,3.(2013课标,28,4分)“蓝脸的窦尔敦盗御马,红脸的关公战长沙,黄脸的典韦白脸的曹操,黑 脸的张飞叫喳喳。”京剧艺术中人物的脸谱 ( ) A.真实再现了客观历史 B.固化了大众的历史认知 C.正确评断了历史人

    29、物 D.提升了历史人物的价值,答案 B 京剧脸谱是一种内涵丰富的艺术形式,每个脸谱都有一种主色调,以显示剧中人物 的特征。这一形式固化了大众的历史认知,如关羽的红脸代表其忠义,曹操的白脸代表其奸诈 等,故选B项。A、C两项均与史实不符;脸谱并未提升历史人物的价值,排除D项。,知识拓展 脸谱指中国戏曲(尤其是京剧)演员脸上的化妆图案,因为这些图案有特定的规格, 所以被称为脸谱。脸谱的作用是运用不同的色彩和线条构成各种图案,以象征剧中人物的性 格和各种特质,例如忠奸善恶等。红脸象征忠义、耿直、有血性,黑脸象征性格严肃,不苟言 笑,白脸象征奸诈多疑。,4.(2012课标全国,25,4分)许仙与白娘子

    30、自由相恋因法海和尚作梗终成悲剧,菩萨化身的济公游 戏人间维持正义。这些在宋代杭州流传的故事,反映出当时 ( ) A.对僧人爱恨交加的社会心态 B.民间思想借助戏剧广泛传播 C.中国文化的地域性特色浓厚 D.市民阶层的价值取向,答案 D 本题旨在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难度适中。解题的 关键是理解材料中流传的故事的实质。一定的文化是一定的社会政治经济在思想观念中的 反映。宋代,随着城市经济的发展,市民阶层发展壮大,反映市民阶层生活的文学兴起。从材料 信息看,人们同情“自由相恋”的许仙和白娘子,鞭挞破坏自由恋爱的法海,赞扬维持人间正义 的济公,反映了市民阶层热爱自由、推崇正义

    31、的价值取向。因此选D项。,5.(2017江苏单科,5,3分)中国画注重写意传神,追求“得意忘形”,或者说注重用画面传达主观 情致与神韵,并不拘泥于客观景物和人物的逼真摹写。这种特点可概括为 ( ) A.天人合一 B.诗画合一 C.情景合一 D.知行合一,答案 C 本题考查中国古代绘画艺术的特点。材料中“注重用画面传达主观情致与神韵” 说明中国画的特征是用景传情,即情景合一,故C项正确。A、D两项明显不符合中国画的特 点,B项属于文人画的典型特征,不符合题干材料。,6.(2016江苏单科,2,3分)史记记载:“秦王发图,图穷匕首见(荆轲)乃引其匕首以掷秦 王,不中,中铜柱。”山东嘉祥武氏祠的汉代

    32、画像石荆轲刺秦王(下图)再现了这一场景。 史记记载和这块画像石在 ( ) A.描绘上是一致的 B.形式上是一致的 C.风格上是一致的 D.主题上是一致的,答案 D 史记以文字形式描绘整个事件的始末,胜在详备而丰赡;而武氏祠画像石则仅 将整个事件定格在荆轲掷匕首于铜柱导致刺杀失败的瞬间,胜在直观和形象,A、C两项错误; 史记和武氏祠画像石分别以文字和图像的形式对“荆轲刺秦王”这一历史事件进行了 记载,B项错误;尽管描绘、形式和风格上不尽相同,但透过史记和这块画像石,我们所能获 知的有关荆轲谋刺秦王嬴政失败这一历史主题却是一致的,D项正确。,误区警示 本题易误选A项,主要原因是对“描绘”“主题”这

    33、两个词语的理解有偏差。 史记与武氏祠画像石在基本史实的记载上是一致的,也就是叙述的事件主题是一致的,但 在具体细节描绘上两者有着明显的差异。文字记载侧重过程的叙述,而图片则是瞬间的定 格。本题告诉我们,对重要字句的解读是理解题意的关键。对同一历史事件,要从多角度搜集 史料并进行比较甄别,这是史学研究的基本做法。,7.(2016天津文综,1,4分)司马迁说:“居今之世,志古之道,所以自镜也,未必尽同。”下列选项 中,与司马迁观点相符的是( ) A.历史可以重演,应当以史为鉴 B.历史不会重演,不能以史为鉴 C.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无须学习古人 D.历史事实情同而势异,不能照搬历史经验,答案 D

    34、司马迁认为,以古察今,可以借鉴历史的经验教训,但由于古今历史环境不同,又不能 照搬历史经验,故D项符合题意。历史不会重演,但具有惊人的相似性,应当以古察今,以史为 鉴,A、B、C三项错误。,8.(2015广东文综,12,4分)有古代学者论述某字体的形成时说:“(官员)奏事繁多,篆字难成,即 令隶人(即胥吏)佐书。”据此推断,该字体是 ( ) A.小篆 B.隶书 C.行书 D.草书,答案 B 本题考查汉字的形成与演变。题干材料中“篆字难成,即令隶人(即胥吏)佐书”即 改小篆为隶书,正确选项为B项。,9.(2015江苏单科,3,3分)景帝时,司马相如的赋没有引起天子注意。武帝时,“相如既奏大人之

    35、颂,天子大悦,飘飘有凌云之气,似游天地之间”,“言语侍从之臣朝夕论思,日月献纳”。 成帝时,奏御者千有余篇。由此,对赋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 ) A.契合时代的文化需求 B.为统治者“润色鸿业” C.宣扬道家的无为思想 D.为阅读者“铺陈气势”,答案 C 一定时期的文化是一定时期社会政治、经济状况的反映。汉武帝时期,国力强盛, 气势恢弘的汉赋适应了统治者的需求,故A、B两项理解正确。结合材料中司马相如的赋的特 征可知D项理解正确。汉赋词藻华丽,手法夸张,反映了当时恢弘的文化气度和豪迈的时代精 神,与道家无为思想不符,故C项理解不正确,符合题意。,10.(2015重庆文综,2,4分)安史之乱(75

    36、5763)是唐朝由盛而衰的转折点,有位诗人在这场战乱 中写了一首诗:“今夜鄜州月,闺中只独看。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写出了千古以来战争 中妻离子散的悲哀。这位诗人应该是 ( ) A.杜牧 B.孟浩然 C.杜甫 D.白居易,答案 C 据题干材料时间可知该诗人生活在唐朝由盛转衰时期,题中诗文写出了妻离子散 的悲哀,根据所学可知,诗人杜甫亲历唐朝由盛转衰的剧变,故选C项。杜牧、孟浩然分别生活 在晚唐、盛唐时期,且诗风与题干材料不符,A、B两项排除;白居易生活在中唐时期,与题干时 间不符,D项排除。,11.(2015四川文综,3,4分)“词”在两宋的发展胜过“诗”,被看作一个时代文学的代表,原因

    37、可能有 ( ) 节奏感强,形式更为自由,便于抒发感情 对仗工稳、句式齐整,适于言志和述怀 能合乐歌唱,贴近市民生活,群众基础广 不断变革、创新,风格多样,佳作迭出 A. B. C. D.,答案 C “诗”具有对仗工整、句式齐整的特点,而词的句子长短不齐,错误,排除含的 选项,故选C项。,12.(2015福建文综,16,4分)关汉卿在关大王独赴单刀会中,描绘关羽面对大江的滚滚波涛, 仗刀临流。曲中唱道,“大江东去浪千叠驾着这小舟一叶可正是千丈虎狼穴我 觑这单刀会似赛村社”。对该作品理解有误的是( ) A.显露关羽壮怀激烈的个性 B.借历史典故吊古抚今 C.严厉斥问颠倒黑白的世界 D.兼采宋词的豪

    38、放风格,答案 C 材料中的唱词只是对关羽英雄气概的一种描述,并没有揭露社会黑暗的意图,故C 项的理解明显错误,符合题意。A、B、D三项对材料的理解均准确,故不符合题意。,13.(2015北京文综,37,8分)(节选)历史语境中的语言和文化 材料一 汉语是世界上最古老的语言之一。秦汉时期,汉字形成统一的书写规范。官学、书 院、私塾大都使用汉语,科举考试亦然。魏孝文帝改革将汉语作为“正音”。清朝确立在全 国的统治后,很快将汉语作为官方语言。日本等周边国家的语言也受到汉语影响。 拉丁语最初是古罗马人的语言。公元1世纪,标准拉丁语形成,与希腊语等一起成为罗马帝国 学校的教学语言。罗马帝国解体后,拉丁语

    39、的日常口语功能逐渐丧失,成为一种书面语言。17 世纪末期以前,西欧的学术著作大都用拉丁文撰写。意大利、西班牙、葡萄牙、法国等在拉 丁语的基础上,发展出自己的民族语言。 (1)阅读材料一,结合所学,概括上述两种语言文字发展演变的异同。(8分),答案 (1)同:两种语言历史悠久,历经变迁。都是东西方文明的重要载体,体现在典籍与文化 教育等方面。都形成了各自的文化圈,对周边国家民族语言产生了影响。 异:汉语作为通用语言使用至今,而拉丁语逐渐变为书面语言。 (从其他角度回答,言之成理,酌情给分),解析 (1)相同点方面,可以从历史的久远程度、地位及其影响等角度进行概括。不同点方面, 汉语作为通用语言使

    40、用至今,而拉丁语的日常口语功能逐渐丧失,成为一种书面语言。,A组 20172019年高考模拟考点基础题组 考点一 古代中国的科技成就,三年模拟,1.(2019江西南昌一模,27)有学者指出:“周易等著作中包含某些数学知识,诗经礼 记以及春秋等著作中包含某些天文学的知识,尚书等著作中包含某些地理学知 识。”由此可知 ( ) A.儒学决定科技发展 B.中国古代科技善于经验总结 C.儒学具有科技内涵 D.中国古代科技注重理论探讨,答案 C 从材料信息可知,儒家经典周易诗经礼记春秋尚书等著作 中包含某些科技知识,这说明儒学具有科技内涵,故选C项。A项表述与史实不符,排除;材料信 息无法体现古代科技善于

    41、经验总结,故B项错误;中国古代科技注重经验总结,缺乏理论探讨,故 D项错误。,2.(2019天津南开区一模,2)北宋沈括在梦溪笔谈中记载:“板印书籍,唐人尚未盛为之。自 冯瀛王始印五经,已后典籍皆为板本。庆历中,有布衣毕昇,又为活板。其法用胶泥刻字若 印数十百千本,则极为神速。”据此判断,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 ) A.唐朝时雕版印刷相当普及 B.北宋活字印刷术开始盛行 C.活字印刷有助于提高效率 D.印刷术推动了宗教的传播,答案 C 由材料信息可知,北宋平民毕昇发明活字印刷术,“若印数十百千本,则极为神速”, 这说明活字印刷有助于提高效率,故选C项。根据材料信息“板印书籍,唐人尚未盛为之”可

    42、知唐朝时雕版印刷并未普及,故A项错误;北宋毕昇发明了胶泥活字印刷术,但仅凭材料信息无 法说明北宋活字印刷术开始盛行,故B项错误;材料信息无法体现印刷术对宗教传播的影响,故 D项错误。,3.(2019山东济南3月,27)明代李时珍撰成的本草纲目由朝廷颁行;清代康熙年间组织人力 对疆土进行全面测量,绘成皇舆全览图,至今仍有很大参考价值;清代修建的圆明园,吸收 了西欧园林建筑的风格,是我国名园的集锦和缩影。这些成就 ( ) A.是商品经济繁荣的结果 B.得益于国家力量的支持 C.受到了西方科技的影响 D.促进了向近代社会转型,答案 B 从材料信息看,本草纲目的颁行,皇舆全览图的绘制,圆明园的修建,都

    43、得益 于朝廷力量的支持,故B项符合题意。材料信息无法体现商品经济的影响,故A项错误;材料信 息未涉及西方科技的影响,故C项错误;材料中的成就并未促进中国向近代社会转型,故D项错 误。,4.(2019江西重点中学协作体一联,26)徐光启的农政全书介绍了欧洲先进的水利技术和工 具,宋应星的天工开物收录了倭缎织造法、朝鲜棉布染整法和西洋红夷火炮铸造法等。 康熙帝重用传教士南怀仁等修订历法、铸造火炮。对这些现象认识正确的是 ( ) A.为中国科技的发展注入了新的生机 B.明清开始引进国外先进的科学技术 C.统治者推行开明和开放的外交政策 D.推动了当时社会科技和经济的转型,答案 A 材料信息反映了明清

    44、之际西方科技的传入,这些现象为中国科技的发展注入了新 的生机,故选A项。B项中的“开始引进”无法体现,排除;仅从材料信息无法说明统治者推行 开明开放的外交政策,故C项错误;明清之际,中国科技和经济并未转型,故D项错误。,5.(2018山东潍坊二模,27)1900年,瑞典人斯文赫定在新疆楼兰发掘出252年、265年、310年等 魏晋纸本文书,大多为麻纸。1933年,考古学家黄文弼在新疆罗布泊汉烽隧遗址首次发现一片 麻纸,同时出土的有公元前49年的木简。由此推知 ( ) A.西汉时纸已传到西域 B.造纸技术最早发明于新疆 C.汉代造纸业十分发达 D.魏晋时新疆普遍使用麻纸,答案 A 从材料信息“在

    45、新疆罗布泊汉烽隧遗址首次发现一片麻纸,同时出土的有公元前4 9年的木简”可知,西汉时麻纸已传到西域,故选A项。材料信息无法说明造纸技术最早发明于 新疆,故B项错误;仅从材料中的考古发现无法说明汉代造纸业十分发达,故C项错误;魏晋时期 新疆地区发现麻纸文书,不等于麻纸得到普遍使用,故D项错误。,6.(2018河北保定一模,25)汉历,中国传统历法之一,也被称为“阴历”“农历”。一方面以月 球绕地球运行一周为“一月”,另一方面设置“闰月”使每年的平均长度尽可能接近回归年, 设置二十四节气以反映季节的变化特征。中国古代历法 ( ) A.服务于精耕细作的农业生产 B.极力排斥外来历法成果 C.违背了“

    46、天人感应”学说 D.未受国家政治因素的影响,答案 A 古代中国以农立国。材料中的“农历”设置二十四节气以“反映季节的变化特 征”,有利于农民根据季节安排农事,这说明中国古代历法服务于精耕细作的农业生产。故选 A项。材料信息无法体现排斥外来历法成果,故B项错误;材料信息无法体现“天人感应”,故 C项错误;古代中国历法受国家政治因素的影响,故D项与史实不符。,7.(2017安徽合肥三模,26)宋代,苏颂受皇命研制新浑天仪,召集翰林院天文院、太史局等各研 究部门的专业技术人员,并调用在政府内任职的数学、军械、机械等方面的专门人才,组建元 祐浑天仪象所,历时三年研制成功铸铜水运仪象台。这反映了宋代 (

    47、 ) A.国家力量推动科研项目实施 B.发展科技服务于农牧业生产 C.科研机构设置日渐完备 D.注重培养专业技术人才,答案 A 从材料信息看,宋代研制新浑天仪时,既召集从事天文研究的专业技术人员参加,又 调用在政府内任职的数学、军械、机械等方面的专门人才参与,最终将仪器研制成功,这反映 了宋代国家力量推动科研项目实施,故选A项。材料信息无法体现宋代发展科技服务于农牧 业生产,故B项错误;仅从材料信息无法说明宋代科研机构设置日渐完备和注重培养专业技术 人才,故C、D两项错误。,考点二 汉字的起源、演变与古代中国的文学艺术,8.(2019湖南衡阳一模,24)歌曲生僻字中,“跪举火把虔诚像道光,四方

    48、田地落谷成仓”,唱 的是汉字中的象形文字。象形文字属表意文字,多是原生文明,表声文字多是次生文明(中途 遭遇了变故)。在四大文明古国发展中,只有中国仍保留象形文字。这表明中国文化 ( ) A.博大精深领先世界 B.源远流长持续稳定 C.一脉相承亘古不变 D.兼收并蓄中西合璧,答案 B 根据材料“在四大文明古国发展中,只有中国仍保留象形文字”可知中国文化源 远流长持续稳定,故选B项。材料强调中国文化的稳定性,A、D两项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中 国文化在发展中不断注入新的因素,并非亘古不变,故C项错误。,9.(2019湖北武汉二调,24)在左传国语等文献记载中,楚人引用诗经的例子并不 少见。其中,

    49、楚庄王引用诗经数量之多,尤为引人注目。由此可见 ( ) A.礼乐制在楚地广泛传播 B.楚文化体系完全形成 C.楚人华夏认同意识增强 D.楚文化神秘色彩浓厚,答案 C 诗经收录了西周至春秋中期的三百多首诗歌,分为风、雅、颂三部分。风是 周朝时各诸侯国的民歌,统称“国风”;雅是西周的宫廷乐曲歌词;颂是为宗庙祭祀配以舞曲的 歌词。诗经反映了以周为代表的华夏族的社会风貌。材料中楚人引用诗经的例子 说明楚人华夏认同意识增强,故选C项。仅从楚人引用诗经的例子无法说明礼乐制在楚 地广泛传播,也无法说明楚文化体系形成,故A、B两项错误;材料信息无法体现楚文化的神秘 色彩,故D项错误。,10.(2019江西南昌二模,25)隶书把用作偏旁的独体字规定

    展开阅读全文
    提示  163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2020年新课标Ⅰ高考历史复习练习课件专题四 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pptx
    链接地址:https://www.163wenku.com/p-359022.html
    小豆芽
         内容提供者      个人认证 实名认证
    相关资源 更多
  • 2022届高考历史二轮复习备考:高考历史创新试题的解题方法.docx2022届高考历史二轮复习备考:高考历史创新试题的解题方法.docx
  • 2025届高考统编版历史二轮复习:选择题逻辑推理8定律 专题练习题汇编(含答案解析).docx2025届高考统编版历史二轮复习:选择题逻辑推理8定律 专题练习题汇编(含答案解析).docx
  • 2025届高考统编版历史二轮复习:中国史+世界史共6个历史影响、意义类材料分析专题练习题汇编(含答案解析).docx2025届高考统编版历史二轮复习:中国史+世界史共6个历史影响、意义类材料分析专题练习题汇编(含答案解析).docx
  • 2025届高考统编版历史二轮复习:世界古代史历史影响、意义类材料分析专题练习题汇编(含答案解析).docx2025届高考统编版历史二轮复习:世界古代史历史影响、意义类材料分析专题练习题汇编(含答案解析).docx
  • 2025届高考统编版历史二轮复习:中国现代史历史影响、意义类材料分析专题练习题汇编(含答案解析).docx2025届高考统编版历史二轮复习:中国现代史历史影响、意义类材料分析专题练习题汇编(含答案解析).docx
  • 2025届高考统编版历史二轮复习:选择题18坑 专题练习题汇编(含答案解析).docx2025届高考统编版历史二轮复习:选择题18坑 专题练习题汇编(含答案解析).docx
  • 2025届高考统编版历史二轮复习:世界古代史 图表类意义类等6种必考题型分类练习题汇编(含答案解析).docx2025届高考统编版历史二轮复习:世界古代史 图表类意义类等6种必考题型分类练习题汇编(含答案解析).docx
  • 2025届高考统编版历史二轮复习:选择题8大招 专题练习题汇编(含答案解析).docx2025届高考统编版历史二轮复习:选择题8大招 专题练习题汇编(含答案解析).docx
  • 2025届高考统编版历史二轮复习:中国古代史 图表类意义类等6种必考题型分类练习题汇编(含答案解析).docx2025届高考统编版历史二轮复习:中国古代史 图表类意义类等6种必考题型分类练习题汇编(含答案解析).docx
  • 2025届高考统编版历史二轮复习:中国近代史图表类专题练习题汇编(含答案解析).docx2025届高考统编版历史二轮复习:中国近代史图表类专题练习题汇编(含答案解析).docx
  • 2025届高考统编版历史二轮复习:世界现代史历史变化、趋势类材料分析专题练习题汇编(含答案解析).docx2025届高考统编版历史二轮复习:世界现代史历史变化、趋势类材料分析专题练习题汇编(含答案解析).docx
  • 2025届高考统编版历史二轮复习:中国近代史开放型材料题专题练习题汇编(含答案解析).docx2025届高考统编版历史二轮复习:中国近代史开放型材料题专题练习题汇编(含答案解析).docx
  • 2025届高考统编版历史二轮复习:中国古代史历史变化、趋势类材料分析专题练习题汇编(含答案解析).docx2025届高考统编版历史二轮复习:中国古代史历史变化、趋势类材料分析专题练习题汇编(含答案解析).docx
  • 2025届高考统编版历史二轮复习:世界近代史历史认识、启示类专题练习题汇编(含答案解析).docx2025届高考统编版历史二轮复习:世界近代史历史认识、启示类专题练习题汇编(含答案解析).docx
  • Copyright@ 2017-2037 Www.163WenKu.Com  网站版权所有  |  资源地图   
    IPC备案号:蜀ICP备2021032737号  | 川公网安备 51099002000191号


    侵权投诉QQ:3464097650  资料上传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

    163文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