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签 分享 收藏 举报 版权申诉 / 80
上传文档赚钱

类型2020年新课标Ⅰ高考历史复习练习课件专题十八 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祖国统一与对外关系.pptx

  • 上传人(卖家):小豆芽
  • 文档编号:359013
  • 上传时间:2020-03-12
  • 格式:PPTX
  • 页数:80
  • 大小:689.67KB
  • 【下载声明】
    1. 本站全部试题类文档,若标题没写含答案,则无答案;标题注明含答案的文档,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2. 本站全部PPT文档均不含视频和音频,PPT中出现的音频或视频标识(或文字)仅表示流程,实际无音频或视频文件。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3. 本页资料《2020年新课标Ⅰ高考历史复习练习课件专题十八 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祖国统一与对外关系.pptx》由用户(小豆芽)主动上传,其收益全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该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请根据预览情况,自愿下载本文。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5.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及以上版本和PDF阅读器,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关 键  词:
    2020 新课 高考 历史 复习 练习 课件 专题 十八 现代 中国 政治 建设 祖国统一 对外 关系 下载 _二轮专题_高考专区_历史_高中
    资源描述:

    1、五年高考,考点一 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大业 A组 课标卷题组 (2018课标,41,4分)(节选)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中国基层社会治理历史悠久。改革开放以后,村民自治成为中国亿万农民的伟大创造。 材料三 20世纪80年代后,村民自治迅速发展,到1997年底,全国共有91万个村民委员会的村干 部由村民直接选举产生,大部分农村有90%以上的选民参加了选举。1998年颁布了中华人 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村民委员会是我国农村基层社会的群众自治组织。 据郭德宏等主编中华人民共和国专题史稿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村民自治的意义。(4分),答案 (3)乡村治理的创新,国家治理

    2、体系的健全;推动基层民主,促进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改革 基层社会治理制度,适应社会主义建设的要求。,解析 (3)分析材料三,可以从乡村治理的创新、推动基层民主政治的发展、适应社会主义建 设的要求等方面回答。,B组 课标、课标、自主命题省(区、市)卷题组,1.(2019江苏单科,11,3分)1949年10月3 日,解放日报发表张乐平的新闻漫 画大旗招展全球(见右图),对这幅 漫画所含信息理解不正确的是 ( ) A.新中国奉行和平外交政策 B.国民党政权统治已被推翻 C.人民翻身成为国家的主人 D.国际社会普遍承认新中国,答案 D 本题以漫画为切入点,考查新中国的政治和外交。通过对漫画的解读,考查学

    3、生理解图文材料、准确描述和解释历史事物的能力,体现了历史解释素养,引导学生正确把握历史。 “1949年10月3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刚刚成立,此时西方国家对新中国实行孤立、封锁、包 围的政策,国际社会还没有普遍承认新中国,故D项理解不正确,符合题意。图中飞翔的和平鸽 表明新中国奉行和平的外交政策;此时国民党政权统治已被推翻;新中国是人民当家作主的国 家,A、B、C三项理解均正确,不符合题意。,解题指导 解答本题的关键是准确把握时间信息,结合当时新中国的外交政策、国家性质和 外交环境进行分析。,2.(2019北京文综,18,4分)毛泽东在中共七届二中全会上指出:“我党同党外民主人士长期合作 的政策

    4、,必须在全党思想上和工作上确定下来。我们必须把党外大多数民主人士看成和自己 的干部一样,同他们诚恳地坦白地商量和解决那些必须商量和解决的问题。”能体现这一思 想的是 ( ) 共同纲领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政治协商制度 民主集中制 A. B. C. D.,答案 C 本题考查近现代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考查了解历史事实、分析历史结论的能 力。试题以毛泽东的言论为载体,考查历史解释素养,引导学生树立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 度自信和文化自信。 从材料信息看,毛泽东强调,中国共产党与民主人士的合作至关重要,能体现这一思想的是共 同纲领和政治协商制度,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和民主集中制无法体现该思想。故选C项。,

    5、3.(2019北京文综,19,4分)1972年,中国致函联合国非殖民化特别委员会,指出“香港、澳门是 被英国和葡萄牙当局占领的中国领土的一部分,解决香港、澳门问题完全是属于中国主权范 围内的问题,根本不属于通常所谓殖民地范畴”。联合国采纳了中国的立场。中国政府 这一举措 ( ) A.奠定了独立自主外交政策的基石 B.掌握了解决港澳问题的主动权 C.是“一国两制”的具体体现 D.标志着香港和澳门回归祖国,答案 B 本题考查祖国统一大业,考查了解历史事实、分析历史结论的能力。试题以中国 政府对香港、澳门问题的认识为背景材料,考查史料实证和家国情怀素养,旨在引导学生从历 史的角度认识中国的国情,形成

    6、对祖国的认同感。 从材料信息可知,中国政府认为“解决香港、澳门问题完全是属于中国主权范围内的问题,根 本不属于通常所谓殖民地范畴”,最终联合国采纳了中国的立场。该举措可以防止将香 港、澳门问题复杂化,使中国政府掌握了解决港澳问题的主动权,故选B项。新中国成立后一 直奉行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故A项排除;20世纪80年代初,邓小平提出“一国两制”构想,故C 项与史实及材料均不符,排除;香港和澳门分别于1997年和1999年回归祖国,排除D项。,易错提醒 本题易错选A项。错因在于基础知识不扎实,对新中国的外交概况不熟悉。,4.(2018课标,30,4分)1956年,刘少奇在中共八大政治报告中指出:“

    7、我们目前在国家工作中 的迫切任务之一,是着手系统地制定比较完备的法律,健全我们国家的法制。”这反映了当时 ( ) A.法制建设开始迈向制度化 B.法制工作围绕组建新政权展开 C.法制建设与国内主要矛盾的变化密切相关 D.政治体制改革推动了依法治国的全面实行,答案 C 本题主要考查考生准确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说明历史现象、将历史 事物置于特定历史环境下进行分析等关键能力,考查的知识点是中共八大,题干内容摘自中共 八大上刘少奇所作的政治报告,意思是当前党和国家所面临的一个迫切任务是制定比较完备 的法律和健全法制。将这句话置于 1956 年中共八大召开时的历史环境中进行分析可知,当时 社会

    8、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和社会主义制度基本建立,与之相应的是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已经由 无产阶级同资产阶级之间的矛盾转变为人民对于建立先进的工业国的要求同落后的农业国 的现实之间的矛盾,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 状况之间的矛盾。为解决这个矛盾,当前党和国家的主要任务是集中力量发展生产力。正是 基于对新形势下国内主要矛盾和主要任务的认识,中共八大在政治、经济、文化、外交等方 面作出了一系列的重要决策,其中就包括题干材料所讲的法制建设。因此,正确答案选择C 项。A项错在“开始”和“制度化”;1956年时,新政权已经巩固,排除B项;1997年中共十五大 把“依法治国”确立

    9、为政治体制改革的重点,与题干时间明显不符,D项错误。,5.(2017天津文综,13,12分)(节选)民法是规定公民和法人的财产关系以及跟它相联系的人身非 财产关系的各种法律。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二 19541956年,新中国着手起草第一部民法典草案。此后,由于发生“整风” “反右”等政治运动,民法典起草工作被迫中断。19621964年,虽完成民法典草案(试拟 稿),但因“四清运动”而中断。以上只是表面原因,关键原因则是不具备其赖以存在的经 济社会条件。 摘编自梁慧星制定民法典的设想等 (2)依据材料二,概括两次民法典起草工作中断的原因。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当时的“经济社会 条件”。(4分)

    10、 材料三 1979年,我国第三次起草民法典,但经济体制改革刚刚开始,条件还不具备。1985年, 随着改革开放日益深入,民事生活越来越活跃,客观上迫切需要制定一部全面调整各种民事关 系的基本法律,于是1986年颁布民法通则。 1992年邓小平南方讲话,确定了改革开放的方向。随后,与之相适应的担保法、合同法等单行 法相继制定。进入21世纪,中国经济与国际接轨,民法典的起草加快。2017年3月15日十二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总则,并提出争取2020年形成统一的民法典。 摘编自梁慧星中国民法典编纂的几个问题等,(3)依据材料三,归纳改革开放以来编纂民法典的基本历程。(4分)这一历程反

    11、映了怎样的特 点?结合所学知识,谈谈我国推动形成统一民法典的有利因素。(4分),答案 (2)政治运动的干扰;经济社会条件不具备。 实行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 (3)改革开放后开始起草民法典;80年代改革开放深入,颁布民法通则;90年代向社会主义市场 经济转变,制定相应的单行法;21世纪后,适应全球化需要,加快起草,2017年通过民法总则。 随着改革开放深入和经济发展需要,民法典加快制定、不断完善。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日益成熟;社会主义民主法制不断健全。(言之有理,即可得分),解析 第(2)问第一小问,依据材料信息概括即可;第二小问,结合当时的经济体制回答。第(3) 问第一小问,依据材料信息

    12、分析阶段特征概括即可;第二小问,从发展趋势的角度概括;第三小 问,主要从经济、民主政治的发展等角度分析。,C组 教师专用题组,1.(2015安徽文综,17,4分)有学者评价:“它凝结了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民主党派 和无党派民主人士的心血,又经过反复讨论、修改,所以得到了全国各方面人士的一致拥 护。”据此判断,“它”是指 ( ) A.双十协定 B.论联合政府 C.共同纲领 D.论十大关系,答案 C 双十协定是国共两党达成的协议,论联合政府和论十大关系是毛泽 东作的报告,都不符合题干材料中“凝结了中国共产党人、民主党派和无党派民主人士 的心血”的限定,故A、B、D错误。选C。,2.(20

    13、15上海单科,27,2分)“中华人民共和国为新民主主义即人民民主主义的国家,实行工人阶 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团结各民主阶级和国内各民族的人民民主专政。”这段 话出自 ( ) A.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B.论联合政府 C.共同纲领 D.上海公报,答案 C 1949年9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上通过的共同纲领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为新民主主义即人民民主主义的国家”,故答案选C。,3.(2015北京文综,19,4分)以下是四幅新中国不同时期的宣传画。按画中主题体现的时间先后 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A. B. C. D.,答案 C 本题考查再认再现历史事件的能力,难度较低。发

    14、生于1958年,发生于“文 革”时期(19661976年),发生在1954年,发生在1997年,故正确选项为C。,4.(2015四川文综,14,18分)(节选)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美利坚合众国宪法第五条 国会遇两院各三分之二人数认为必要时,得提出本宪法 之修正案,或应全国三分之二州议会之请求,得召集会议以提出修正案,表:美国宪法修正案节选,据美国宪法及其修正案(朱曾汶译),材料二 高三学生小颂收到外国朋友罗伯特的邮件,他想了解“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 与政治协商制度”,希望小颂予以介绍。以下是小颂对相关内容的整理(部分): 1945年4月,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即将胜利,中共七

    15、大通过了论联合政府的报 告,建议成立包括各党派、民主团体和无党派在内的联合性质的民主政府,将中国建设成为独 立、自由、民主、统一和富强的新国家。这是中国共产党对战后中国的设想。 1948年5月,解放战争进入战略反攻阶段,中共中央发出召开新政治协商会议的“五一 号召”,各民主党派和无党派民主人士热烈响应。新政协筹备会两次全体会议的召开,揭开了 中国共产党与各民主党派团结合作、共同为建立新中国而奋斗的历史新篇章。 1949年9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召开。 1954年12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二届全国委员会第一次会议召开。 (2)参照,帮助小颂同学完成对的整理和陈述。(12分)

    16、(3)综合材料一、二,指出政治文明建设历程中的共同经验,并举其他相关史实证明。(6分),答案 (2)1949年9月,解放战争胜利在即,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召开。大会 通过了共同纲领等重要文件,选举成立了中央人民政府,完成了建国使命,开启了历史新纪 元。(6分) 1954年9月,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召开,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不再代行全国人大的职 权。12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二届全国委员会第一次会议召开,通过了政协章程,政协作 为独立的统一战线组织继续发挥作用。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成为国 家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6分) (3)要求:观点正确,史实任举一例,史

    17、论相符。(6分),解析 第(2)问参照的表述,按照时间顺序,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职能变化为主线, 紧扣两个时间:1949年9月、1954年12月,分别予以整理和陈述。第(3)问具有开放性,紧扣“共 同经验”,迁移所学知识回答。注意观点与论据的正确性和合理性,也要注意语言的逻辑性。,考点二 新中国建立初期的重大外交活动与成就,A组 课标卷题组 (2016课标,31,4分)1965年,中国大陆与西方国家的贸易额在进出口总额中所占的比重,由195 7年的17.9%上升到52.8%。这种变化的外交背景是,我国 ( ) A.实现了与西方国家关系的正常化 B.调整了与苏联的外交政策 C.推行了全方位外

    18、交的政策 D.打破了欧美对华经济封锁,答案 B 1965年与1957年相比,中国大陆与西方国家的贸易额大幅度增加。这是中苏关系 恶化,中国调整了以苏联为主要贸易对象的外交政策的结果,故B项符合题意。实现与西方国 家关系正常化是在1972年中美关系缓和后,推行全方位外交是在1978年改革开放后,新中国成 立初期与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建交打破了欧美国家对华经济封锁,A、C、D三项均与题干时 间不符。,方法技巧 时间定位法:本类试题要紧紧抓住时间信息,以时间为线索判断备选项是否符合题意。,B组 课标、课标、自主命题省(区、市)卷题组,1.(2018北京文综,19,4分)抗美援朝战争进入对峙阶段后,19

    19、51年6月,苏联提议,五大国(苏联、 法国、英国、美国、中华人民共和国)缔结和平公约。新中国政府也表示,如今国际上任何重 大问题,如果没有苏联和新中国参加都无法解决。随后,美国同意和谈。这表明 ( ) A.抗美援朝极大地提高了新中国的国际地位 B.社会主义阵营放弃与西方国家的冷战对峙 C.上述五大国在联合国中开始发挥决定作用 D.五大国缔结和约,实现了朝鲜半岛的统一,答案 A 题干材料信息表明,在抗美援朝战争进入对峙阶段后,苏联提议包括中国在内的五 大国缔结和平公约。随后,美国同意和谈。这表明抗美援朝提高了新中国的国际地位,因此A 项符合题意。1951年正值冷战时期,排除B项;此时新中国在联合

    20、国的合法权利尚未恢复,排除 C项;朝鲜半岛至今尚未统一,排除D项。,知识链接 抗美援朝战争 抗美援朝战争是20世纪50年代初爆发的朝鲜战争的一部分,仅指中国人民志愿军参战的阶 段。1950年10月,中国人民志愿军赴朝作战,拉开了抗美援朝战争的序幕。在战争中,志愿军得 到了全国人民的支持和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的配合。1953年7月,中美双方签订朝鲜 停战协定,抗美援朝战争结束。,2.(2017江苏单科,12,3分)20世纪50年代的某外交声明称:“两国总理承认,在亚洲及世界各地 存在着不同的社会制度和政治制度。然而,如果接受上述原则并按照这些原则办事就会 缓和目前存在于世界上的紧张局势。”新

    21、中国与该声明密切相关的外交事宜是 ( ) A.参加万隆会议 B.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C.出席日内瓦会议 D.签订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答案 B 阅读材料可知,其中的“上述原则”提出于20世纪50年代,适用于世界各地不同社 会制度和政治制度的国家,如能遵照“上述原则”办事,则有利于缓和世界上的紧张局势。由 此判断,“上述原则”是指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因此B项符合题意。万隆会议主要是解决亚非 国家共同关心的问题;日内瓦会议是为解决朝鲜和印度支那问题而召开的;中苏友好同盟互 助条约是中苏之间签订的互助条约。,误区警示 本题误选A项的考生相对较多,表明考生对万隆会议的名称较为熟悉,但对会议的 召开情况

    22、、主题及成果等内容识记较为模糊。万隆会议是多边会议,而题干中的外交声明是 两国总理的双边外交活动成果,尤其是强调“原则”,由此可联想到和平共处五项原则。,3.(2016江苏单科,12,3分)对于即将参加的某国际会议,中国代表团定下的外交基调是:争取越 南南北以北纬16度线为界实现停战,促使法军撤出,反对美国干涉。这次国际会议是 ( ) A.日内瓦会议 B.万隆会议 C.第一届不结盟国家和政府首脑会议 D.第26届联合国大会,答案 A 日内瓦会议是新中国首次以世界五大国之一的地位参加的重要国际会议,会议讨 论了恢复印度支那和平的问题。从题干中“越南”“法军”“美国干涉”等可以判断出此 次国际会议

    23、是日内瓦会议,A项正确。B项讨论的是亚非国家的发展问题,排除;C项中国政府 未参加,排除;D项主要讨论了恢复中国在联合国的一切合法权利的事宜,排除。,知识拓展 1945年,越南民主共和国宣告诞生。法国入侵越南,力图恢复其一度失去的殖民统 治,并得到美国某种程度上的公开支持。出于对美国可能介入印度支那战场危险性的估计,当 苏联政府提出在印度支那也照朝鲜一样划界停战的设想后,中国政府自然趋向于支持和平的 选择。1954年,周恩来率中国政府代表团赴日内瓦,出席了旨在和平解决朝鲜和印度支那问题 的外长会议。,4.(2015广东文综,17,4分)下表反映了中国某时期与各国贸易的情况,据此推出符合史实的结

    24、论 是 ( ) 中国对外贸易总额的国家构成(%),A.抗日战争胜利,中苏贸易激增 B.实行“一边倒”政策,中美贸易剧减 C.改革开放初见成效,中国对外贸易蓬勃发展 D.不结盟运动兴起,中国与发展中国家贸易往来密切,答案 B 本题考查对表格信息的解读能力,要注意对表名和表格内容进行全面分析。表格 信息涉及中苏贸易总额连续三年持续增长,中美贸易总额急剧萎缩,中国与其他国家贸易总额 变化不大。抗日战争胜利后,美国商品涌入中国,故A项不符合史实,可排除;改革开放后,中国 与美国贸易总额不会出现急剧萎缩的情况,C项与表格信息不符,可排除;不结盟运动兴起于20 世纪60年代初,此时中苏关系破裂,不会出现中

    25、苏贸易总额连续三年持续增长的情况,可排除D 项;新中国成立后,实行“一边倒”政策,促使中苏贸易总额连续三年持续增长,而美国对中国 实行外交孤立与经济封锁政策,导致中美贸易总额急剧萎缩,故正确选项为B项。,C组 教师专用题组,1.(2018江苏单科,12,3分)1984年10月,邓小平指出:“处理国与国之间的关系,和平共处五项原 则是最好的方式。其他方式,如大家庭方式,集团政治方式,势力范围方式,都会 带来矛盾,激化国际局势。”邓小平得出上述论断,是因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 ) A.体现了国与国一律平等的理念 B.开创了中苏两国友好的局面 C.消除了国与国之间的矛盾分歧 D.推动了上海合作组织的

    26、建立,答案 A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中国与印度、缅甸等国共同倡导的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的内容是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其核 心内容是国家无论大小,一律平等,相互尊重,和平共处,故选A项。题干材料只是反映了邓小平 对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论述,未涉及开创中苏友好局面和上海合作组织建立的问题,排除B、 D两项;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并不能消除国与国之间的矛盾分歧,排除C项。,2.(2015江苏单科,12,3分)周恩来在万隆会议期间透露,中国愿同美国谈判,也准备同蒋介石谈 判,以便能用和平方式解放台湾。同时,毛泽东也主动通过外国来访者表示,台湾问题可以用谈 判来解

    27、决,中国尤其希望和美国签订和平条约。材料表明 ( ) A.和平统一祖国的方针已正式确定 B.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得以正式确立 C.中国已成为世界外交舞台的强国 D.台湾问题已牵涉到中美外交问题,答案 D 注意时间信息“万隆会议期间”。1955年,万隆会议召开。1979年元旦,全国人大 常委会发表告台湾同胞书,宣布采用和平方式统一祖国的方针,A项错误。1953年,周恩来 在接见印度代表团时,第一次提出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1954年,周恩来访问印度和缅甸,与两 国总理发表联合声明,一致同意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作为指导中印、中缅关系的基本原则,B 项错误。20世纪50年代,中国只是走上国际舞台,并没有成为

    28、世界外交舞台的强国,C项错误。 “中国愿同美国谈判以便能用和平方式解放台湾”“台湾问题可以用谈判来解决,中国 尤其希望和美国签订和平条约”表明台湾问题已牵涉到中美外交问题,D项正确。,误区警示 本题多数考生误选B项,误选的主要原因是史实记忆不清,基础知识掌握不够牢 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确立是在万隆会议之前,万隆会议是这一原则的外交实践。在教材 中,台湾问题在20世纪70年代中美外交关系时才涉及,与其相关的更多内容的涉及是在改革开 放以后。与本题相关的史实发生在20世纪50年代中期,考生受制于教材时序安排,认为似乎50 年代的外交只有中国走上国际舞台的史实。,3.(2015上海单科,30,2分

    29、)“亚非绝大多数国家和人民自近代以来都曾经受过、并且现在仍在 受着殖民主义所造成的灾难和痛苦。从解除殖民主义痛苦和灾难中找共同基础,我们就 很容易互相了解和尊重、互相同情和支持”这段话的主旨是 ( ) A.反对美苏争霸 B.开展全方位外交 C.倡导求同存异 D.重组大国关系,答案 C 从题干信息可知“亚非绝大多数国家和人民”有着共同的追求“解除殖民主 义痛苦和灾难”,在这一点上,亚非国家应该团结合作,“互相了解同情和支持”,此即亚 非会议上的“求同存异”。,4.(2015浙江文综,38,12分)(节选)学习历史,重在培养史料分析和历史思维能力。阅读材料,回 答问题。 材料一 领事裁判权发生于条

    30、约之中,欲去领事裁判权,必先改正条约非先编订完全之法 律,断不能达改正条约之望。条约不改正,则领事裁判权永无撤废之日,我国国权,亦永无恢复 之时矣。 杨廷栋论改正条约与编订法律有连结之关系(1902年) 材料二 在国内反帝爱国运动的压力下,华盛顿会议上,中国代表据理力争,达成山东问题之解 决。随后,会议通过的九国公约又规定:“施用各种之权势,以期切实设立并维持各国在中 国全境之商务实业机会均等之原则。” 摘编自齐世荣世界史:现代史编(上) 材料三 中央人民政府决定,西方国家如果要同新中国建立外交关系,就得按平等原则。 保留香港作为大陆的国际通道。为进一步解决历史遗留问题,邓小平提出,在一个中国

    31、前 提下,国家的主体坚持社会主义制度,港澳台作为特别行政区保持原有制度和生活方式不变。 据金冲及二十世纪中国史纲等整理,(3)根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概述新中国建立后,为解决殖民主义造成的历史遗留问题,先后采 取了怎样的方针和主张?简析上述方针和主张的影响。(10分) (4)综上,请用一句话概括三则材料所贯穿的主题。(2分),答案 (3)“另起炉灶”;“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声明将在适当时机收回香港主权;“一国 两制”。建立起独立自主的外交关系,取消帝国主义在华特权。促使香港、澳门回归祖国,彻 底结束外国列强的占领,为国际社会以和平方式解决历史遗留问题提供了新的范例。 (4)外争国权,是中国19

    32、世纪后半期至20世纪历史叙事的重要主题。,解析 (3)第一小问主要回答新中国成立后的外交方针,注意是“为解决殖民主义造成的历史 遗留问题”而采取的方针和主张。第二小问要从国内和国际两个角度归纳。(4)综合三则材 料,抓住材料反映的核心问题进行概括。,考点三 20世纪70年代以来的中国外交 课标、课标、自主命题省(区、市)卷题组,1.(2016天津文综,11,4分)1990年11月,联合国安理会通过第678号决议,“授权同科威特政府合 作的会员国,除非伊拉克在1991年1月15日或之前完全执行上述各决议(指无条件撤军),否 则可以使用一切必要手段恢复该地区的国际和平与安全”。依此决议,多国部队对

    33、伊拉 克采取了军事行动。中国政府对该决议投了弃权票。对此分析正确的是 ( ) A.中国政府反对军事干预解决争端 B.中国政府反对联合国安理会决议 C.联合国的军事行动违背了大国一致原则 D.联合国大会职责是维护世界和平与安全,答案 A 从材料信息看,根据联合国安理会第678号决议,多国部队可以对伊拉克采取军事行动,中国政府对该决议投弃权票,说明中国政府反对军事干预解决争端,故选A项。“投弃权票”表明中国政府并非反对联合国安理会决议,故B项错误;材料中多国部队的军事行动是按照联合国安理会决议大国一致原则执行的,故C项错误;材料未涉及联合国大会的职责,故D项错误。,2.(2015山东文综,22,4

    34、分)1950年1月,英国宣布承认新中国;1954年6月,中英互派代办;1972年3 月,中英关系升格为大使级外交关系。在这一进程中,起决定性作用的因素是 ( ) A.中美关系的发展演变 B.冷战背景下中英两国的现实需要 C.欧共体对华政策的变化 D.中英两国意识形态对抗的逐渐消失,答案 B 在冷战背景下,虽然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敌视、封锁新中国,但中英两国出于自 身现实利益的需要,仍不断改善两国关系,故B项符合题意。中英关系取决于两国的利益需要, 中美关系的发展演变不起决定作用,A项错误;至1972年,英国并未加入欧共体,中英关系的改善 与欧共体对华政策的变化无关,C项错误;中英两国由于社会制

    35、度的差异仍存在意识形态的对 抗,D项错误。,3.(2015福建文综,38,36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69年1月,共和党人尼克松就任美国总统。当时正值美国面临着自二战结束以来最 为严峻的形势。越南战争的沉重负担,国内政治、经济以及社会危机的加深,使美国在同苏联 争霸中,日益处于不利的地位1971年6月,尼克松又在堪萨斯的一次讲话中提出今天世界 上有“五个力量中心”(美国、苏联、西欧、中国和日本)的看法。为了适应这种新的形势, 并改善美国在同苏联争霸中的不利处境,尼克松决定要在中国“为自己找个可以依靠的有利 地位”。 摘编自方连庆战后国际关系史 材料二 1972年2月尼克松访华

    36、,跨出了改善中美关系的第一步。2月28日,中美双方在上海发 表了联合公报,这是中美关系的一个重要转折点。标志着中美两国关系进入了一个新时 期,这对世界形势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此后,双方的贸易、科技和文化往来逐渐增多。 与此同时,为进一步促进两国关系的正常化,中美双方政府官员也在不断进行接触。 摘编自谢益显中国外交史,材料三 二战结束后,日本政府长期执行追随美国、敌视中国的政策。50年代以来,随着中日 两国民间贸易和人员往来的增多,日本各界人士要求恢复中日邦交的呼声越来越高1972 年2月尼克松访华对日本产生极大的震动。日本把美国的这种举动视为“越顶外交”19 72年9月29日,中日两国建立

    37、外交关系。 摘编自王圣心当代国际关系 材料四 田中首相来我国访问,揭开了中日关系史上新的一页。在我们两国的历史上,有着两 千年的友好来往和文化交流值得我们珍视。但是,自从1894年以来的半个世纪中,由于日 本军国主义者侵略中国,使得中国人民遭受重大灾难,日本人民也深受其害。前事不忘,后事之 师,这样的经验教训,我们应该牢牢记住。 摘自周恩来政论选 (1)据材料一,概括尼克松决定要在中国“为自己找个可以依靠的有利地位”的原因。(8分)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美关系走向正常化的关键问题是什么。怎样理解联合 公报的发表是中美关系发展的一个重要转折点?(8分) (3)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

    38、识,日本对美国“越顶外交”的举动作何反应?分析日本对华政策 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重大改变。(10分),(4)综合材料三、四并结合甲午战争以来中国百年史,试从日、中两方面阐释周恩来所指出的 “前事不忘,后事之师”的含义。(10分),答案 (1)原因:越南战争的沉重负担;国内危机加深;美苏争霸中处于不利地位;世界向多极化 趋势发展;中国成为世界五个力量中心之一。(答对其中4点即可) (2)关键问题:台湾问题。 转折点:中美两国结束长期敌对状态;两国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美国承认台湾是中国的一部 分;两国官方与民间往来逐渐增多。(答对其中3点即可) (3)反应:日本赶在美国之前与中国建立外交关系。 重大

    39、改变:中美两国关系的缓和;中日民间往来增多;日本各界要求恢复中日邦交;中国国际地 位的提高(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4)日本:甲午战争及三十年代的侵华战争等给中国人民带来深重灾难;日本人民也深受其害; 应深刻反省侵略历史;以史为鉴,珍爱和平。 中国:甲午战争以来,面对列强的侵略,中国人民进行了长期的反侵略斗争;铭记历史,开创未 来。 (言之有理,可酌情给分),解析 (1)考查学生的归纳概括能力。首先划分段落层次,然后归纳出其大意即可。(2)第一小 问,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中美关系的关键问题是台湾问题。第二小问简要叙述中美联合公 报发表的意义即可。(3)第一小问,据材料可知日本于1972

    40、年先于美国与中国建立外交关 系。第二小问,要从多个角度分析日本谋求中日建交的原因。(4)从日本方面来说,要从日本发 动侵略战争对中国人民和日本人民的影响角度阐述;从中国方面来说,应从反抗侵略、铭记历 史等角度阐述。,教师专用题组 1.(2010课标全国,34,4分)1950年签订的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规定:“一旦缔约国任何一方受到日本或与日本同盟的国家之侵袭因而处于战争状态时,缔约另一方即尽其全力给予军事及其他援助。”1989年中苏关系正常化后,两国未再签订类似条约。这主要是因为 ( ) A.双方的战争威胁消失 B.苏联的政治经济改革 C.世界多极化趋势加强 D.中国奉行不结盟政策,答案 D

    41、本题考查中国新时期的外交政策。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具有军事结盟性 质,这表明新中国成立初期奉行结盟政策。而在新时期中国奉行不结盟政策,所以中国不再与 苏联签订类似条约,故D项符合题意。,2.(2015安徽文综,18,4分)联合国大会关于“恢复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议案表决通过后, 美国驻联合国首席代表布什感叹:“任何人都不能回避这样一个事实虽然这可能是令人 不快的,刚刚投票的结果实际上确实代表着大多数联合国会员国的看法。”由此可见 ( ) A.西方的“冷战”政策彻底破产 B.中美两国关系已经实现了正常化 C.大多数联合国会员国反对美国 D.国际社会需要中国发挥应有作用,答案 D 材料信息反映

    42、的是1971年中国重返联合国,“确实代表着大多数联合国会员国的 看法”说明国际社会上多数国家希望中国发挥应有作用,故D项正确。A项本身表述有误。19 71年中国重返联合国,1972年中美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B项错误。赞成中国重返联合国并不 等于反对美国,故C项错误。,A组 20172019年高考模拟考点基础题组 考点一 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大业,三年模拟,1.(2019湖南衡阳一模,30)1949年9月7日,周恩来向政协代表作解释说:放弃联邦制,除了防止帝 国主义分裂中国的考虑外,还有一个重要的考量就是中国和苏联的民族国情不同。“历史的 发展使我们的民族大家庭需要采取与苏联不同的另一种

    43、形式。每个国家都有它自己的历史 发展情况,不能照抄别人的。”据此可知,周恩来 ( ) A.认为联邦制是国家分裂的根源 B.主张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C.反对照搬照抄苏联斯大林模式 D.首倡“一国两制”伟大构想,答案 B 根据材料“历史的发展使我们的民族大家庭需要采取与苏联不同的另一种形式” 可知,周恩来认为,中国应该有适合自己的民族政策,即主张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故选B项。 周恩来强调政策制定要适合中国国情,A项与材料信息不符,排除;材料反映的是民族政策的制 定,苏联斯大林模式是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故C项错误;邓小平在20世纪80年代初提出了 “一国两制”构想,故D项错误。,2.(201

    44、9湖北八市3月,30)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家政 权属于人民,人民行使国家政权的机关为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各级人民政府。这一规定表明 ( ) A.人民政协代行全国人大的职权正式结束 B.人民政协在特殊条件下暂行全国人大职权 C.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新中国政权组织形式 D.人民代表大会有着广泛的群众基础,答案 C “人民行使国家政权的机关为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各级人民政府”表明新中国的 政权组织形式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故选C项。1954年,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召开,人民政 协代行全国人大的职权正式结束,故A项错误;B项与材料主旨不符,故B项错误;材料无意强调 人民代表大

    45、会有着广泛的群众基础,故D项错误。,3.(2019天津河东区一模,5)以物证史,用历史事实说话。下列史实中,可直接用于研究新民主主 义社会的是 ( ) A. B. C. D.,答案 C 从1949年10月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1956年底三大改造完成,中国处于新民主主义社会时期。新三民主义提出于1924年,故排除;公私合营出现于1953年至1956年,故符合题意;红军存在于1927年至1937年,故排除;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召开于1954年,故符合题意。正确答案选C。,4.(2019福建泉州一模,31)1979年1月1日,中美正式建立外交关系;同日,全国人大常委会发表 告台湾同胞书,国防部宣布

    46、停止炮击金门。据此可知 ( ) A.中美关系改善有利于中国和平统一 B.中美达成了解决台湾问题的共识 C.中国运用“一国两制”推进祖国统一 D.美国外交政策决定两岸关系走向,答案 A 从材料信息可知,1979年,中美两国正式建交,同时,告台湾同胞书宣布采用和平 方式统一祖国的方针。由此可见,中美关系改善有利于中国和平统一,故选A项。材料未体现 中美达成解决台湾问题的共识,故B项错误;20世纪80年代初,邓小平提出“一国两制”构想,故 C项错误;D项中的“决定”表述错误,排除。,5.(2018湖北八市3月,30)在制定第一部宪法的过程中,中国共产党根据实际情况采取分层次的 讨论方式:精英讨论和大

    47、众讨论;文字改革中,中国共产党与民主党派、知识分子进行了平等充 分的协商,甚至改变自己拼音文字的价值偏好,采取汉语拼音方案。这些立体式协商民主模式 ( ) A.是中国共产党执政的起点 B.体现了人民当家作主的民主本质 C.是中国协商民主的开端 D.使新中国政权组织原则得以确立,答案 B 从材料信息看,这些立体式协商民主模式可以使各民主党派、各人民团体积极参 与国家事务的决策与管理,体现了人民当家作主的民主本质,故选B项。1949年9月,中国人民 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的召开是中国共产党执政的起点,也是中国协商民主的开端,故 A、C两项错误;材料未涉及政权组织原则问题,故D项错误。,6.(2

    48、018广东一模,31)人民日报(海外版)报道:2016年9月18日,台湾岛内蓝营与无党籍8县 市“首长”决定“抱团登陆”,拜会大陆方面相关领导人,且表示认同并将继续坚持“九二共 识”,希望两岸交流不要停止。这说明 ( ) A.两岸政治关系获得实质性进展 B.海峡两岸已经达成一个中国的共识 C.“一国两制”获得台湾各界认可 D.推动两岸交流符合两岸人民的利益,答案 D 从材料信息看,台湾岛内蓝营与无党籍8县市“首长”表示认同并将继续坚持“九 二共识”,希望两岸交流不要停止,这说明推动两岸交流符合两岸人民的利益,故选D项。材料 信息无法说明两岸政治关系获得实质性进展,故A项错误;1992年,海协会与海基会达成“海峡 两岸均坚持一个中国原则”的共识,故B项与材料信息不符;C项表述与史实不符,排除。,7.(2017河南重点高中联考,30)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初的法制建设任务,一方面是彻底废除 国民党时期的旧法,另一方面是进行新法的创建,如制定了临时宪法“共同纲领”,起草了刑 法大纲诉讼程序通则公司法等。这些法制工作的开展 ( ) A.使国家管理实现了有法可依 B.保障了新民主主义革命完成 C.有利于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 D.表明以法治国成为国家意识,答案 D 从材料信息

    展开阅读全文
    提示  163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2020年新课标Ⅰ高考历史复习练习课件专题十八 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祖国统一与对外关系.pptx
    链接地址:https://www.163wenku.com/p-359013.html
    小豆芽
         内容提供者      个人认证 实名认证
    相关资源 更多
  • 2022届高考历史二轮复习备考:高考历史创新试题的解题方法.docx2022届高考历史二轮复习备考:高考历史创新试题的解题方法.docx
  • 2025届高考统编版历史二轮复习:选择题逻辑推理8定律 专题练习题汇编(含答案解析).docx2025届高考统编版历史二轮复习:选择题逻辑推理8定律 专题练习题汇编(含答案解析).docx
  • 2025届高考统编版历史二轮复习:中国史+世界史共6个历史影响、意义类材料分析专题练习题汇编(含答案解析).docx2025届高考统编版历史二轮复习:中国史+世界史共6个历史影响、意义类材料分析专题练习题汇编(含答案解析).docx
  • 2025届高考统编版历史二轮复习:世界古代史历史影响、意义类材料分析专题练习题汇编(含答案解析).docx2025届高考统编版历史二轮复习:世界古代史历史影响、意义类材料分析专题练习题汇编(含答案解析).docx
  • 2025届高考统编版历史二轮复习:中国现代史历史影响、意义类材料分析专题练习题汇编(含答案解析).docx2025届高考统编版历史二轮复习:中国现代史历史影响、意义类材料分析专题练习题汇编(含答案解析).docx
  • 2025届高考统编版历史二轮复习:选择题18坑 专题练习题汇编(含答案解析).docx2025届高考统编版历史二轮复习:选择题18坑 专题练习题汇编(含答案解析).docx
  • 2025届高考统编版历史二轮复习:世界古代史 图表类意义类等6种必考题型分类练习题汇编(含答案解析).docx2025届高考统编版历史二轮复习:世界古代史 图表类意义类等6种必考题型分类练习题汇编(含答案解析).docx
  • 2025届高考统编版历史二轮复习:选择题8大招 专题练习题汇编(含答案解析).docx2025届高考统编版历史二轮复习:选择题8大招 专题练习题汇编(含答案解析).docx
  • 2025届高考统编版历史二轮复习:中国古代史 图表类意义类等6种必考题型分类练习题汇编(含答案解析).docx2025届高考统编版历史二轮复习:中国古代史 图表类意义类等6种必考题型分类练习题汇编(含答案解析).docx
  • 2025届高考统编版历史二轮复习:中国近代史图表类专题练习题汇编(含答案解析).docx2025届高考统编版历史二轮复习:中国近代史图表类专题练习题汇编(含答案解析).docx
  • 2025届高考统编版历史二轮复习:世界现代史历史变化、趋势类材料分析专题练习题汇编(含答案解析).docx2025届高考统编版历史二轮复习:世界现代史历史变化、趋势类材料分析专题练习题汇编(含答案解析).docx
  • 2025届高考统编版历史二轮复习:中国近代史开放型材料题专题练习题汇编(含答案解析).docx2025届高考统编版历史二轮复习:中国近代史开放型材料题专题练习题汇编(含答案解析).docx
  • 2025届高考统编版历史二轮复习:中国古代史历史变化、趋势类材料分析专题练习题汇编(含答案解析).docx2025届高考统编版历史二轮复习:中国古代史历史变化、趋势类材料分析专题练习题汇编(含答案解析).docx
  • 2025届高考统编版历史二轮复习:世界近代史历史认识、启示类专题练习题汇编(含答案解析).docx2025届高考统编版历史二轮复习:世界近代史历史认识、启示类专题练习题汇编(含答案解析).docx
  • Copyright@ 2017-2037 Www.163WenKu.Com  网站版权所有  |  资源地图   
    IPC备案号:蜀ICP备2021032737号  | 川公网安备 51099002000191号


    侵权投诉QQ:3464097650  资料上传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

    163文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