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山东高考语文复习练习课件专题一 论述类文本阅读.pptx
- 【下载声明】
1. 本站全部试题类文档,若标题没写含答案,则无答案;标题注明含答案的文档,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2. 本站全部PPT文档均不含视频和音频,PPT中出现的音频或视频标识(或文字)仅表示流程,实际无音频或视频文件。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3. 本页资料《2020年山东高考语文复习练习课件专题一 论述类文本阅读.pptx》由用户(小豆芽)主动上传,其收益全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该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请根据预览情况,自愿下载本文。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5.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及以上版本和PDF阅读器,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0 山东 高考 语文 复习 练习 课件 专题 论述 文本 阅读 下载 _二轮复习_高考专区_语文_高中
- 资源描述:
-
1、一、(2019课标全国,13,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 对文学艺术创作者来说,或早或晚,都会遭遇到这个问题为谁创作、为谁立言?习近平同志强调:“文学艺术创造、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首先要搞清楚为谁创作、为谁立言的问题,这是一个根本问题。人民是创作的源头活水,只有扎根人民,创作才能获得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源泉。” 目前,文艺界普遍认识到,只有与身处的时代积极互动,深刻回应时代重大命题,才会获得艺术 创作的蓬勃生机。然而,在创作实践中,还有许多作家、艺术家困惑于现实如此宏大丰富,以至 于完全超出个人的认识和表现能力。我们常常听到这样的说法:现实太精彩了,它甚至远远走 到了小说家想象力的前面。是的
2、,我们有幸生活在这样一个日新月异的时代,随时发生着习焉 不察而影响深远的变化。这就为作家、艺术家观察现实、理解生活带来巨大困难。对于他 们而言,活灵活现地描绘出生活的表象,大约是不难的,难就难在理解生活复杂的结构,理解隐 藏在表象之下那些更深层的东西。那么,这“更深层的东西”是什么呢? 去过天安门广场的朋友一定会对矗立在广场上的人民英雄纪念碑印象深刻,许多人都背得出,五年高考,A组 山东省卷、课标卷题组,上面的碑文“三年以来,在人民解放战争和人民革命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三十 年以来,在人民解放战争和人民革命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由此上溯到一千八百四十 年,从那时起,为了反对内外敌
3、人,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自由幸福,在历次斗争中牺牲的人民英 雄们永垂不朽!”在新中国成立70周年的今天,再次诵读这段话,我们就会意识到,这改天换地 的宏伟现实是人民创造的,人民当之无愧是时代的英雄,是历史的创造者。只有认识到人民的 主体地位,才能感受到奔涌的时代浪潮下面深藏的不竭力量,才有可能从整体上把握一个时代, 认识沸腾的现实。 认识人民创造历史的主体地位,是为了从理性和情感上把自己放到人民中间,是为了解决我是 谁、我属于谁的问题。新文化运动以来,无论是经历革命与战争考验的现代作家,还是上世纪 80年代那批经历了知青岁月的当代作家,他们内心其实都有一方情感根据地,都和某一片土地 上的人民建立
4、了非常深切的情感关系。这些作家是属于某个情感共同体的,这个共同体时刻 提醒着他,他的生命和创作与这世界上更广大的人群休戚相关。一个普普通通的劳动者,或许 并不是我们的读者,但这并不妨碍我们将他以及他所代表的广大人民作为我们认识现实、理 解时代的依据。 以人民为中心,就是要坚持以精品奉献人民。在新的时代条件下,我国文化产品供给的主要矛,盾已经不是缺不缺、够不够的问题,而是好不好、精不精的问题。诚然,娱乐和消费也是人民 群众精神文化需要的一部分,但是,有责任感的艺术家会深深感到,我们就生活在那些为美好生 活、为民族复兴而奋斗的人们中间,理应对我们的共同奋斗负有共同责任。我们有责任通过 形象的塑造,
5、凝聚精神上的认同。这种认同,是对国家和民族未来的认同,是与新时代伟大历史 进程的同频共振。作家和艺术家只有把自己看成人民的儿子,积极投身于人们争取美好未来 的壮阔征程,才有能力创造出闪耀着明亮光芒的文艺,照亮和雕刻一个民族的灵魂。 (摘编自铁凝照亮和雕刻民族的灵魂)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作家树立了与时代积极互动的理念,在创作实践中就能做到以人民为中心。 B.对人民的情感认同,是新文化运动以来很多作家创作取得成功的重要原因。 C.人民是认识现实、理解时代的依据,因为普通劳动者才是文艺最理想的读者。 D.真正扎根时代、富有责任感的艺术家,无须考虑人民
6、群众的娱乐和消费需求。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文章采用提出问题、分析问题的方式展开论证,在逻辑上也是逐层递进的。,B.文章论证兼顾现实与历史,既有对当下创作的分析,也有对历史经验的总结。 C.文章引用人民英雄纪念碑碑文内容,巧妙衔接了上下文,也有力支撑了论点。 D.文章末段论证了正面人物的塑造是新时代文艺“以人民为中心”的根本体现。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对于那些认为现实走在小说家想象力前面的作家而言,困难在于如何把握生活的复杂结构 和本质内容。 B.对艺术家而言,日新月异的变革时代,既意味着巨大挑战,也能激发
7、创作热情,促使他们投身 沸腾的生活。 C.老舍曾说:“不去与劳动人民结为莫逆的好友,是写不出结结实实的作品的。”这与文中情 感共同体的理念是相通的。 D.我国当下文化产品供给的主要矛盾已经由量的问题转向质的问题,艺术家的创作也应少而 精,凝聚共识。,一、 1.答案 B 本题考查对信息的筛选和辨析能力,体现了思维发展与提升的学科素养,有助于 考生树立正确的历史认识观。 A.“作家树立了与时代积极互动的理念”与“在创作实践中就能做到以人民为中心”之间 没有条件关系,故A项错误。C.“普通劳动者才是文艺最理想的读者”错误,原文为“一个普 普通通的劳动者,或许并不是我们的读者”;另外,选项因果关系不成
8、立,原文说“一个普普通 通的劳动者但这并不妨碍我们理解时代的依据”。D.“无须考虑人民群众的娱乐 和消费需求”错,原文为“娱乐和消费也是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要的一部分”“有责任感的 艺术家会深深感到理应对我们的共同奋斗负有共同责任”。 2.答案 D 本题考查论证的相关知识,主要考查分析文章结构,分析文本论点、论据及论证 方法的能力,体现了思维发展与提升的学科素养,培养优秀的思维品质。 D.曲解文意,原文为“以人民为中心,就是要坚持以精品奉献人民”。选项将“以精品奉献人 民”曲解为“正面人物的塑造”。 3.答案 D 本题考查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整合文中信息并进行推断的能力,体,现了思维发
9、展与提升的学科素养,培养创新思维品质。 D.“艺术家的创作也应少而精”错误,文章指出了我国当下文化产品供给的主要矛盾,然后论 述了艺术家的创作要出精品的问题,并没有说“少”的问题。,二、(2018课标全国,13,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题目。 诸子之学,兴起于先秦,当时一大批富有创见的思想家喷涌而出,蔚为思想史之奇观。在狭义 上,诸子之学与先秦时代相联系;在广义上,诸子之学则不限于先秦而绵延于此后中国思想发展 的整个过程,这一过程至今仍没有终结。 诸子之学的内在品格是历史的承继性以及思想的创造性和突破性。“新子学”,即新时代的 诸子之学,也应有同样的品格。这可以从“照着讲”和“接着讲”两
10、个方面来理解。一般而 言,“照着讲”主要是从历史角度对以往经典作具体的实证性研究,诸如训诂、校勘、文献编 纂等等。这方面的研究涉及对以往思想的回顾、反思,既应把握历史上的思想家实际说了些 什么,也应总结其中具有创造性和生命力的内容,从而为今天的思考提供重要的思想资源。 与“照着讲”相关的是“接着讲”。从思想的发展与诸子之学的关联看,“接着讲”接近诸 子之学所具有的思想突破性的内在品格,它意味着延续诸子注重思想创造的传统。以近代以 来中西思想的互动为背景,“接着讲”无法回避中西思想之间的关系。在中西之学已相遇的 背景下,“接着讲”同时展开为中西之学的交融,从更深的层次看,这种交融具体展开为世界文
11、 化的建构与发展过程。中国思想传统与西方的思想传统都构成了世界文化的重要资源,而世,界文化的发展,则以二者的互动为其重要前提。这一意义上的“新子学”,同时表现为世界文 化发展过程中创造性的思想系统。相对于传统的诸子之学,“新子学”无疑获得了新的内涵 与新的形态。 “照着讲”与“接着讲”二者无法分离。从逻辑上说,任何新思想的形成,都不能从“无”开 始,它总是基于既有的思想演进过程,并需要对既有思想范围进行反思批判。“照着讲”的意 义,在于梳理以往的思想发展过程,打开前人思想的丰富内容,由此为后继的思想提供理论之 源。在此意义上,“照着讲”是“接着讲”的出发点。然而,仅仅停留在“照着讲”,思想便容
12、 易止于过去,难以继续前行,可能无助于思想的创新。就此而言,在“照着讲”之后,需要继之 以“接着讲”。“接着讲”的基本精神,是突破以往思想或推进以往思想,而新的思想系统的 形成,则是其逻辑结果。进而言之,从现实的过程看,“照着讲”与“接着讲”总是相互渗入: “照着讲”包含对以往思想的逻辑重构与理论阐释,这种重构与阐释已内含“接着讲”;“接 着讲”基于已有的思想发展,也相应地内含“照着讲”。“新子学”应追求“照着讲”与 “接着讲”的统一。 (摘编自杨国荣历史视域中的诸子学),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广义上的诸子之学始于先秦,贯穿于此后中国思想史,也是
13、当代思想的组成部分。 B.“照着讲”主要指对经典的整理和实证性研究,并发掘历史上思想家的思想内涵。 C.“接着讲”主要指接续诸子注重思想创造的传统,在新条件下形成创造性的思想。 D.不同于以往诸子之学,“新子学”受西方思想影响,脱离了既有思想演进的过程。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文章采用了对比的论证手法,以突出“新子学”与历史上诸子之学的差异。 B.文章指出理解“新子学”的品格可从两方面入手,并就二者的关系进行论证。 C.文章以中西思想交融互动为前提,论证“新子学”“接着讲”的必要和可能。 D.文章论证“照着讲”“接着讲”无法分离,是按从逻辑到现实的顺
14、序推进的。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对经典进行文本校勘和文献编纂与进一步阐发之间,在历史上是互相隔膜的。 B.面对中西思想的交融与互动,“新子学”应该同时致力于中国和世界文化的建构。 C.“照着讲”内含“接着讲”,虽然能发扬以往的思想,但无助于促进新思想生成。,D.“新子学”要参与世界文化的发展,就有必要从“照着讲”逐渐过渡到“接着讲”。,二、 1.答案 D A.对应信息在第一段,由“诸子之学,兴起于先秦”“在广义上,诸子之学则不限 于先秦而绵延于此后中国思想发展的整个过程,这一过程至今仍没有终结”,可知此项表述正 确。B.对应信息在第二段,由“照着讲主要是
15、从历史角度对以往经典作具体的实证性研 究”“这方面的研究涉及对以往思想的回顾、反思,既应把握历史上的思想家实际说了些什 么,也应总结其中具有创造性和生命力的内容,从而为今天的思考提供重要的思想资源”,可知 此项表述正确。C.对应信息在第三段,由“接着讲接近诸子之学所具有的思想突破性的 内在品格,它意味着延续诸子注重思想创造的传统”“这一意义上的新子学,同时表现为 世界文化发展过程中创造性的思想系统”,可知此项表述正确。D.曲解文意。对应信息在第 四段,由“从逻辑上说,任何新思想的形成,都不能从无开始,它总是基于既有的思想演进 过程,并需要对既有思想范围进行反思批判”,可知此项中“脱离了既有思想
16、演进的过程”表 述错误。 解题步骤 信息筛选整合题解题四步骤 考查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的题目,题干的表述一般为“对文章有关内容的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或正确)的一项是”,错误设置一般为混淆范围、强加因果、曲解文意、偷换概 念、无中生有等。答题时注意阅读题干,找准区位,然后将原文信息和选项进行对比,寻找细微 的差别。 步骤一:根据要求,确定目标。步骤二:通读全文,整体感知。步骤三:准确寻找,筛选提取。筛选 并整合信息类试题的答案均在文中,要准确找到选项相关内容在原文中的位置,从中筛选提取 信息。步骤四:仔细对照,正确判断。找准选项相关内容在原文中的位置后,要把原文与选项进 行对照,辨明正误
17、。 2.答案 A A.论证与观点不照应,由原文第二段前两句话“诸子之学的内在品格是历史的承 继性以及思想的创造性和突破性。新子学,即新时代的诸子之学,也应有同样的品格”可 知,“以突出新子学与历史上诸子之学的差异”的表述是错误的。B.此项是对文本主要 内容的概括,表述正确。C.此项是对文本第三段内容的概括,表述正确。D.此项是对文本第四 段内容的概括,表述正确。 知识归纳 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考查角度 论述类文本阅读的阅读材料是一篇小论文,所以要明确文章的三要素: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答题时注意判断中心论点和分论点的关系、论点和论据之间的关系、论证方法的类型, 重点考查论点是否正确、论
18、据证明的是什么观点和论证的方法。 3.答案 B A.“在历史上是互相隔膜的”表述错误。“文本校勘和文献编纂”指“照着 讲”,“进一步阐发”指“接着讲”。原文观点是“照着讲与接着讲二者无法分 离”“新子学应追求照着讲与接着讲的统一”。B.表述正确。原文第三段对 此做了阐述,“在中西之学已相遇的背景下,接着讲同时展开为中西之学的交融,从更深的 层次看,这种交融具体展开为世界文化的建构与发展过程”。C.“无助于促进新思想生成” 表述错误。原文观点是“照着讲的意义,在于梳理以往的思想发展过程,打开前人思想的 丰富内容,由此为后继的思想提供理论之源”。D.曲解观点,“有必要从照着讲逐渐过渡 到接着讲”表
19、述错误。原文观点是“从现实的过程看,照着讲与接着讲总是相 互渗入”“新子学应追求照着讲与接着讲的统一”。 方法技巧 比对法解答曲解观点题 “比对法”就是把选项内容与原文有关内容认真、仔细地比较、对照,不符合原文意思的,就 是错误项,反之则为正确项。那么,要比对哪些内容呢?比对词语。命题者在设置选项时对,原句作了改装、重组,即主要采取了“删”(删除原文的状语、定语、补语等,改变其原意)、 “漏”(只强调问题的一个方面,有意漏掉重要信息,断章取义)、“改”(改换词语,曲解文 意)、“凑”(随意组合信息)等方式设误。要看看选项在对原句改造的过程中,删了哪些词,改 了哪些词,添了哪些词,这些词语改变以
20、后,选项是否与原文意思一致。一般来说,选项中如有 下面这些词语,我们要优先比对:指代词(如“它”“其”等),比对它是否有偷换概念之嫌;范围 词(如“都”“所有”等),看它是否有扩大或缩小外延的情况;推断词(如“或许”“大概” “必定”“可能”“似乎”等),看它是否存在混淆偶然与必然、已然与未然、说法绝对等错 误。比对关系。看分句间的逻辑关系是否符合原文意思,是否合理。,三、(2017山东,68,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 谈审美移情 所谓移情,通俗地说,就是指人面对天地万物时,把自己的情感移置到外在的天地万物身上去, 似乎觉得它们也有同样的情感。当自己心花怒放时,似乎天地万物都在欢笑;苦
21、闷悲哀时,似乎 春花秋月也在悲愁。当然,天地万物不会欢笑,春花秋月也不会悲愁,是人把自己的悲欢移置到 了它们身上。描绘此种移情现象的第一人是庄子。庄子秋水篇中,庄子看见鱼儿“出游 从容”,于是把自己在出游中体验到的快乐之情移置到鱼身上,觉得鱼在出游时也是快乐的。 庄子所述,是典型的审美移情现象。 然而,对移情现象作出真正的理论概括是晚近的事。最早把移情作为一种美学观念提出来的 是德国学者费舍尔父子。他们认为,我们对周围世界的审美观照,是情感的自发的外射作用。 也就是说,审美观照不是主体面对客体时的感受活动,而是外射活动,即把自己的感情投射到我 们的眼睛所感知到的人物和事物中去。在费舍尔父子那里
22、,移情观念已大体上确定了,但通过 形而上的论证把移情说提高到科学形态的则是德国美学家立普斯。因为移情说的影响巨大, 以至于有人把立普斯誉为美学界的达尔文。,审美移情作为一种审美体验,其本质是一种对象化的自我享受。这就是说,审美体验作为一种 审美享受,所欣赏并为之感到愉快的不是客观的对象,而是自我的情感。在审美享受的瞬间,是 人把自我的情感移入到一个与自我不同的对象(自然、社会、艺术中的事物)中去,并且在对 象中玩味自我本身。 审美移情的基本特征是主客消融、物我两忘、物我同一、物我互赠。移情和感受不同。在 感受活动中,主体面对客体,主客体是分离的,界限是清楚的。但在移情活动中,主体移入客体, 客
23、体也似乎移入主体,主客体融合为一,已不存在界限。对主体而言,他完全地沉没到对象中 去,在对象中流连忘返,进入忘我境界;对客体而言,它与生命颤动的主体融合为一,实现了无情 事物的有情化,无生命事物的生命化。也就是说,在移情之际,不但物我两忘、物我同一,而且 物我互赠、物我回还。清代大画家石涛在描述自己创作的心理状态时所说的“山川脱胎于 予,予脱胎于山川”“山川与予神遇而迹化”,就是审美移情中的物我互赠、物我回还的情 境。 审美移情发生的原因是同情感与类似联想。谷鲁斯等人认为引起移情的原因是人的生理活 动,移情源自人的“内模仿”。但立普斯的观点更可信。他认为,审美移情起源于人的类似联,想。人都有一
24、种自然倾向或愿望,要把类似的东西放在同一个观点下去理解,所以总是按照切 身经验的类比,去看待身外发生的事件。这就是说,审美的人都具有同情心,以自己体验到的某 类情感,去类比、理解周围看起来是同类的事物。这种同情,不但及于他人,也及于其他生物及 无生物。 审美移情的功能是人的情感的自由解放。尽管移情不一定伴随美感,但美感则必定伴随移 情。因为审美移情能给人以充分的自由。人的不自由常常来自人自身。自身是有限的,它是 自由的牢笼。可是在审美移情的瞬间,自身的牢笼被打破了,“自我”可以与天地万物相往来, 获得了自由伸张的机会。“自我”与天地万物的界限消失了,人的情感也就从有限扩大到了 无限。 (节选自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