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签 分享 收藏 举报 版权申诉 / 231
上传文档赚钱

类型2020年新课标Ⅲ高考语文复习练习课件专题五 文学类文本阅读·散文.pptx

  • 上传人(卖家):小豆芽
  • 文档编号:358801
  • 上传时间:2020-03-12
  • 格式:PPTX
  • 页数:231
  • 大小:1.10MB
  • 【下载声明】
    1. 本站全部试题类文档,若标题没写含答案,则无答案;标题注明含答案的文档,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2. 本站全部PPT文档均不含视频和音频,PPT中出现的音频或视频标识(或文字)仅表示流程,实际无音频或视频文件。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3. 本页资料《2020年新课标Ⅲ高考语文复习练习课件专题五 文学类文本阅读·散文.pptx》由用户(小豆芽)主动上传,其收益全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该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请根据预览情况,自愿下载本文。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5.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及以上版本和PDF阅读器,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关 键  词:
    2020 新课 高考 语文 复习 练习 课件 专题 文学 文本 阅读 散文 下载 _二轮复习_高考专区_语文_高中
    资源描述:

    1、(2017课标全国,46,14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 题。 我们的裁缝店 李 娟 在城市里,裁缝和裁缝店越来越少了。但在喀吾图,生活迥然不同。这是游牧地区,人们体格普 遍高大宽厚,再加上常年的繁重劳动,很多人身体都有着不同程度的变形,只有量身定做的衣服 才能穿得平展。 我们租的店面实在太小了,十来个平方,中间拉块布帘子,前半截做生意,后半截睡觉、做饭。 但这样的房间一烧起炉子来便会特别暖和。很多个那样的日子,狂风呼啸,昏天暗地,小碎石子 和冰雹砸在玻璃窗上,“啪啪啪啪”响个没完没了但我们的房子里却温暖和平,锅里炖的 风干羊肉溢出的香气一波一波地滚动,墙皮似乎都给香得酥掉了。 我们还养了金

    2、鱼,每当和顾客讨价还价相持不下时,我们就请他们看金鱼。这样的精灵实在是 这偏远荒寒地带最不可思议的尤物清洁的水和清洁的美艳在清洁的玻璃缸里曼妙地闪 动,透明的尾翼和双鳍缓缓在水中张开、收拢,携着音乐一般,五年高考,A组 课标卷题组,这样,等他们回过神来,再谈价钱,口气往往会软下去许多。 当地男人们很少进店。最固执的是一些老头儿,偶尔来一次,取了衣服却死活不愿试穿,即使试 了也死活不肯照镜子,你开玩笑地拽着他往镜子跟前拖,让他亲眼看一看这身衣服多“拍兹” (漂亮),可越这样他越害羞,双手死死捂着脸,快要哭出来似的。 女人们就热闹多了,三三两两,不做衣服也时常过来瞅一瞅,看我们有没有进新的布料。如

    3、果有 了中意的一块布,未来三个月就一边努力攒钱,一边再三提醒我们,一定要给她留一块够做一条 裙子的。 库尔马罕的儿媳妇也来做裙子了,她的婆婆拎只编织袋跟在后面。量完尺寸我们让她先付订 金,这个漂亮女人二话不说,从婆婆拎着的袋子里抓出三只鸡来“三只鸡嘛,换条裙子,够 不够?” 她订的是我们最新进的晃着金色碎点的布料,这块布料一挂出来,村子里几乎所有的年轻媳妇 都跑来做了一条裙子。 她说:“不要让公公知道啊!公公嘛,小气嘛,给他知道了嘛,要当当(唠叨、责怪)嘛!” “婆婆知道就没事了?”,“婆婆嘛,好得很嘛!”她说着揽过旁边那矮小的老妇人,“叭”地亲一口:“裙子做好了嘛,我 们两个嘛,你一天我一天

    4、,轮流换着穿嘛!” 她的婆婆轻轻嘟囔一句什么,露出长辈才有的笑容。 但是我们要鸡干什么?但是我们还是要了。 还有的人自己送布来做,衣服做好后却凑不够现钱来取,只好挂在我家店里,一有空就来看一 看,试穿一下,再叹着气脱下来挂回原处。 有个小姑娘的一件小花衬衣也在我们这儿挂着,加工费也就八元钱,可她妈妈始终凑不出来。 小姑娘每天放学路过我家店,都会进来捏着新衣服摸了又摸,不厌其烦地给同伴介绍:“这就是 我的!”穿衬衣的季节都快过去了,可它还在我们店里挂着!最后,我们先受不了了。有一天,这 孩子再来看望她的衣服时,我们就取下来让她拿走。小姑娘惊喜得不敢相信,在那儿不知所措 地站了好一会儿,才慢吞吞挪

    5、出房子,然后转身飞快跑掉。 裁缝的活不算劳累,就是太麻烦。量体、排料、剪裁、锁边、配零料、烫粘合衬、合缝 做成后,还得开扣眼、钉扣子、缝垫肩、缲裤边。浅色衣服还得洗一洗,缝纫机经常加油,难免 会染脏一点。而且烙铁也没有电熨斗那么干净,一不小心,黑黑的煤灰就从气孔漾出来,沾得到,处都是。 是呀,从我们当裁缝的第一天起,就发誓一旦有别的出路,死也不会再干这个了。但假如有一天 不做裁缝,我们还是得想办法赚钱过日子,过同样辛苦的生活。可能干什么都一样的吧? 是这样的,帕孜依拉来做衬衣,我们给她弄得漂漂亮亮的,她穿上以后高兴得在镜子面前转来转 去地看。但是我立刻发现袖子那里有一点不平,就殷勤地劝她脱下来

    6、,烧好烙铁,“滋”地 一家伙下去烫糊一大片 怎么办呢?我们商量了半天,把糊的地方裁掉,用同样的布接了一截子,将袖口做大,呈小喇叭的 样式敞开,还钉上了漂亮的扣子。最后又给它取了个名字:“马蹄袖”。 但是后来几乎全村的年轻女人都把衬衣袖子裁掉一截,跑来要求我们给她们加工“马蹄 袖”。 干裁缝真的很辛苦,但那么多事情,一针一线的,不是说拆就能拆得掉。当我再一次把一股线平 稳准确地穿进一个针孔,总会在一刹那想通很多事情。 (有删改),1.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作为游牧地区,喀吾图与城市“生活迥然不同”,读者由这一点出发会感受到裁缝店里的寻 常事别

    7、有趣味。 B.养金鱼可以成为裁缝店独特的生意经,是因为金鱼转移了顾客的注意力,让他们在美的愉悦 里一改平日的斤斤计较。 C.作者善于借小故事来表达情感,比如接受女顾客以鸡换衣,既是对她个人爱美之心的赞赏,也 含有一种对质朴人情的认同。 D.本文记述了裁缝生活中温馨的插曲,但并没将这种生活过于浪漫化,一针一线辛苦踏实的劳 动,才是平稳真切的生活感受。 2.结合上下文,分析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的含意。(5分) 3.本文的语言充满生活气息,请结合全文对此加以赏析。(6分),1.答案 B “养金鱼可以成为裁缝店独特的生意经”“让他们”“一改平日的斤斤计较”, 对原文的理解有误。原文中“我们还养了金鱼,每当

    8、和顾客讨价还价相持不下时,我们就请他 们看金鱼”,表明养金鱼是无意为之,不能理解为有意将其作为生意经;将顾客说成平日是“斤 斤计较”的,与原文“口气往往会软下去许多”表意相悖。 2.答案 裁缝作为辛苦的谋生行当,看起来与其他行当一样;但在做裁缝的过程中,对生活 有了难忘的经验和体会,不由得对这一行当产生了特殊感情,感到它有独特意义。 解析 应先确定句子的位置,看有无修辞,圈出关键词,结合语境,从表层、深层两个方面入 手。表层,抓住关键词“一样”,看“一样”指的是什么。深层,理解句子的语气,“可能”是 一种推测、不肯定的语气,即肯定裁缝职业与其他职业的“不一样”。虽然裁缝这一职业辛 苦、麻烦,但

    9、结合下文“是这样的”及“马蹄袖”事件可知,这一职业也充满着喜悦、成 就感等。因而,画线句也隐含着“不一样”“独特性”的含意。,解析 题中“语言充满生活气息”,将语言风格与“生活”联系起来,提示考生应从这个方面 着眼。作品的语言包括作者的叙述语言和文中人物的语言,此外还应考虑文本整体的语言风 格,可以从这三方面通过举例的方式来赏析。从作者的叙述语言来看,最重要的特点就是采用 生活化、口语化的语言。比如对店面的描写,对人物的描写,都以闲谈似的生活语言写出;口语 化语言,如“取了衣服却死活不愿试穿,即使试了也死活不肯照镜子”,以及“滋地一 家伙下去烫糊一大片”等。这种叙述语言亲切自然。至于文中人物的

    10、语言,主要集 中在以鸡换衣的女顾客的故事中:人们的汉语表达不那么流畅,再加上“嘛”这一频繁使用的 语气词,使人物语言富有民族地区的特点,鲜活真实。文本整体的语言风格明快风趣,如请顾客 看金鱼,故意用有些夸张的、美文似的语言描写了金鱼令人出神的美,落脚点却是生意经 “等他们回过神来,再谈价钱,口气往往会软下去许多”。这不是故作幽默,而是从生活本身发 现的趣味,率真而不做作。,3.答案 语言生活化、口语化,亲切自然;人物对话有地域特点,鲜活真实;整体上形成了 明快风趣的语言风格,率真不做作。,审题方法 聚焦关键,正确解读 第一步,聚焦关键。认真逐字读题,快速确定题中的关键信息。如本题“充满生活气息

    11、”“全 文”即为关键信息。 第二步,正确解读。对感觉含义不明的关键信息,可采用相同情境置换的方法来解读。如本题, 先思考一般什么情况下用到“充满生活气息”这一短语,然后把它进行置换,如换成“接地 气”“生活语言”,由此很快可确定其含义。,一、(2019北京,1721,22分)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15题。 北京的“大”与“深” 以外地人前后居京近二十年,感触最深的,是北京的大。每次出差回来,无论出北京站奔长安 街,还是乘车过机场路,都会顿觉呼吸顺畅。“顺畅”本应是空间印象,却由复杂的文化感受作 了底子。日本鹤见祐辅有一篇北京的魅力,其中说,若是旅行者于“看过雄浑的都市和皇 城之后”,去“凝视那生

    12、息于此的几百万北京人的生活与感情”,会由中国人的生活之中,发现 “日本人所难以企及的大和深在”。 外国观光客如何感觉北京姑置不论,来自人口稠密的江南城镇而又略具历史知识的本国旅游 者,他们所感到的北京的大,多少应当由元明清三代帝都的那种皇城气象而来。初进北京,你会 觉得马路广场无不大,甚至感到过于空阔,大而无当,大得近于浪费。由天安门下穿过故宫,则 像是走过了极长的一段历史。于是你又由“大”中感到了“深”。 久住北京,已习惯于其阔大,所感的大,也渐渐地偏于“内在”。似乎是汪曾祺吧,于香港街头 见老人提鸟笼,竟有点神思恍惚,因这种情景像是只宜在北京见到。无论世事有怎样的变幻,护 城河边,元大都的

    13、土城一带,大小公园里,以至闹市区马路边人行道上,都会有老人提着鸟笼悠,B组 课标、课标、自主命题省(区、市)卷题组,悠然而过,并无寂寞之色,倒是常有自得其乐的安详宁静。老派北京人即以这安详宁静的神情 风度,与北京的“大”和谐。 大,即能包容。也因大,无所损益,也就不在细小处计较。北京的大,北京人的大气,多少应缘于 此的吧。跻身学界,对于北京城中学界这一角的大,更有会心。北京学界的大,也不只因了能作 大题目大文章发大议论,凭借“中心”的优势而着眼处大,人才荟萃而气象阔大,更因其富于包 容,较之别处更能接纳后进。哲学家任继愈写北大的大,引蔡元培语“大学者,囊括大典,网罗 众家之学府也”,说“北大的

    14、大,不是校舍恢宏,而是学术气度广大”。北大的大,也因北 京的大。当年蔡元培先生的治校原则,或许最能代表北京的一种文化精神。 至于其“深”,天然的是一种内在境界,非具备相应的知识并有体会时的细心,即不能领略。天 下的帝都,大致都在形胜之地。龚自珍写京畿一带的形势,说“畿辅千山互长雄,太行一臂怒趋 东”;还说“太行一脉走蝹蜿,莽莽畿西虎气蹲”。见惯了大山巨岭,会以为如北京西山者不便 名“山”,但这一带山却给京城气象平添了森严。居住城中,瓦舍明窗,但见“西山有时渺然隔 云汉外,有时苍然堕几榻前”。于薄暮时分,华灯初上,独立苍茫,遥望远山,是不能不有世事沧 桑之感的。即使你无意于作悠远之想,走在马路上

    15、,时见飞檐雕梁的楼宇、红漆金钉的大门,也,会不期然地想到古城所拥有的历史纵深。 直到此时,你还未走进胡同,看那些个精致的四合院和拥塞不堪的大小杂院。胡同人家是北京 文化的保存者。四合院是一种人生境界,有形呈现的人生境界,生动地展示着北京市民的安 分、平和,彼此间的有限依存和有节制的呼应。老舍四世同堂中的英国人表述其对中国 式家庭关系层次的印象:“在这奇怪的一家子里,似乎每个人都忠于他的时代,同时又不激烈的 拒绝别人的时代,他们把不同的时代糅到了一块,像用许多味药揉成的一个药丸似的。他们都 顺从着历史,同时又似乎抗拒着历史。他们各有各的文化,而又彼此宽容,彼此体谅,他们都往 前走又像都往后退。”

    16、这种关系结构,推而广之即至街坊、邻里。“四世同堂”是胡同里老 辈人的理想,包含其中的“和合”也被用以构造胡同秩序。厚积于北京的胡同、四合院中的 文化,是理解、描述中国历史的重要材料。不但故宫、天安门,而且那些幸运地保存下来的每 一座普通民居,都是实物历史,是凝结于砖石的历史文化。你在没有走进这些胡同人家之前,关 于北京文化的理解,是不便言深的。 就这样,你漫步于北京街头,在胡同深处谛听了市声,因融和的人情、亲切的人语而有“如归” 之感。或许你有时会为古城景观的破坏而慨叹不已,但仍能发现古城犹在的活力。北京是与,时俱进的。这古城毕竟不是一个大古董,专为了供外人的鉴赏。即使胡同人家又何尝一味宁 静

    17、燕赵毕竟是慷慨悲歌之地! 旧时的文人偏爱这古城的黄昏,以为北京最宜这样的一种情调。士大夫气十足的现代文人还 偏爱北京的冬天,郁达夫的北平的四季认为“北方生活的伟大幽闲,也只有在冬季,使人感 受得最彻底”,这自然多半因了士大夫的“有闲”。今天的人们,或许更乐于享用生气勃勃激 情涌动的北京之春。他们也会醉心于金秋十月:北方天地之高旷,空气的净爽,于一声浏亮注的 鸽哨中尤令人感得真切。北京是总让人有所期待的,她也总不负期待,因而你不妨一来再来。 写到这里,发现自己早已是一副东道主的口吻。我有时的确将北京视同乡土了。静夜中,倾听 着这大城重浊有力的呼吸,我一再地想到明天,破晓后的那个日子:那个日子将给

    18、人们带来些什 么? (取材于赵园的同名散文) 注 浏亮:明朗清晰。,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较之别处更能接纳后进 后进:资历较浅的后辈 B.大致都在形胜之地 形胜:外形优美 C.燕赵毕竟是慷慨悲歌之地 慷慨悲歌:激昂悲壮,有英雄气概 D.北方生活的伟大幽闲 幽闲:清静闲适 2.下列对文章的理解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文中称北京是与时俱进的,不是专供外人鉴赏的“大古董”,说明作者对北京这座古城的情 感态度,不止于怀旧。 B.结尾写道“倾听着这大城重浊有力的呼吸”,作者把北京视为生命体,“重浊有力”显示了 北京城的历史感与生命力。 C.

    19、多有引用是本文的一个特色,引用老舍的四世同堂和郁达夫的北平的四季,是为了 说明北京之“大”。,D.作者多次使用第二人称“你”,是为了与读者建立一种对话关系,便于带领读者感受历史现 场,进入生活情境。 3.北京的“大”在文中有不同层面的表述,下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作者从空间印象入手,谈北京城市格局的“阔大”。 B.作者从京畿一带的地理形势,谈京城气象的“森严”。 C.北京的“大”养成了老派北京人“安详宁静”的神情风度。 D.北京的“大”体现在学术气度的广大与文化精神的包容。 4.作者为什么说“你在没有走进这些胡同人家之前,关于北京文化的理解,是不便言深的”?请 结合上下文具

    20、体说明。(6分) 5.作者久居北京,对北京文化既有亲切的感性体验,又有学者自觉的理性思考。作者从提笼架 鸟的老人、窗外的西山、浏亮的鸽哨声等生活细节感知这座城市的文化精神。试借助这种 由表及里的感知方式,来谈谈你对自己所生活的周边世界(如城镇、社区、学校、家庭等)的 认识与思考。要求:不要透露你所在学校的信息。(7分),一、 1.答案 B 本题考查词语的相关知识,主要考查理解具体语境中词语意义的能力,体现了语 言建构与运用的学科素养,培养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 形胜,指地势优越壮美。 2.答案 C 本题考查理解赏析文本信息的能力,体现了文化传承与理解的学科素养,培养健 康向上的审美情趣。 引

    21、用老舍的四世同堂和郁达夫的北平的四季,是为了说明北京之“深”。 3.答案 B 本题考查理解概括文本信息的能力,体现开阔文化视野的学科素养,增强了文化 自觉,提升了文化自信。 B项,应是“谈京城的深”。,4.答案 北京文化不但保存在故宫等皇城的物质遗存上,而且保存在胡同中的普通民居 里。 在作者看来,北京文化的“深”更多地体现在胡同人家。这种北京文化以安分、平和的市 民阶层为代表,体现为“彼此宽容,彼此体谅”的家庭伦理关系及在此基础上形成的和谐的社 会秩序。 走进胡同深处,接触鲜活的日常生活,更能感受到古城犹在的活力。 解析 本题考查理解文本重要语句的能力,着眼于北京胡同文化知识的考查,体现了文

    22、化传承 与理解的学科素养,弘扬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根据题干确定答题区间在第六段,第六段着重从四合院的文化特点、人际关系及秩序特点等 角度分析。考生应筛选出关键词句,组织语言,规范作答。,解析 本题考查对文本的探究运用能力,体现了表现美、创造美的学科素养,渗透了关注文 化、关注社会生活的价值观念。 首先结合提示理解“由表及里的感知方式”,这是一种从表面现象到内在本质,从生活细节中 感知精神实质的感知方式。如城镇里干净整齐的街道、清新怡人的环境,展现人们尊重自 然、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文明意识;社区里温馨的标语、邻里之间的互帮互助,体现人们和睦相 处的生活方式;学校里统一整齐的服装,教室里的奋笔疾书

    23、,操场上激烈的篮球赛,体现学生的 拼搏奋斗精神和团队意识。我们所生活的世界,处处蕴含着美,等待我们去发掘。,5.答案 (示例)我在放学的路上,经过国子监街,国子监牌匾古色古香,红黄蓝相间的彩绘在阳 光下闪耀着古朴的光芒;而在尽头,有一座以一个飞奔的人形为主体的现代雕塑。牌匾古朴,雕 塑现代,代表着北京兼容并包、交融互鉴的文化内核,也体现着北京人既传统内敛又开放大气 的文化精神。,二、(2019天津,1619,21分)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4题。 萨丽娃姐姐的春天 艾 平 萨丽娃姐姐的春天在呼伦贝尔大草原。 冰雪将茫茫草原覆盖,仿佛一片亿万年的大水晶,解析了太阳的光谱,遍地熠熠生辉。这就是草 原

    24、的春天,明亮,寒冷,空旷。呼伦贝尔草原不知“清明时节雨纷纷”“烟花三月下扬州”为何 物,沉寂始于十月、十一月,延至次年的五月,直到了六月才肯葳蕤。 呼伦贝尔在北纬53度到北纬47度之间,几近冻土带,一年只有不足一百天的无霜期,春、夏、秋 三个季节便挤在这一百天里奔跑,每一种植物都是百米冲刺的运动员,奔跑着发芽,奔跑着开 花,奔跑着打籽,奔跑着完成生命基因的使命。你若细看草原上的那些芍药、萱草、百合、野 玫瑰,就会发现它们都比内地的同类开得弱小、开得简单;那些毛发一样附在原野上的草类,更 是生得低矮硕壮,因为它们没有时间拔高,必须快快成熟。乍暖还寒,草色遥看近却无,呼伦贝 尔的春天在残雪中闪出,

    25、莞尔一笑,转瞬即逝。一夜南风,醒来时百草猛然长高了半尺,草原焕 然碧透千里,如深深的海洋,波动在阳光下,泛起绸缎般的华丽。花朵们忙了一夜,终于捯饬一,新,佩戴着天上的彩霞和地上的雨露,跟着绿浪摇摆曼舞。游人醉入花丛,欢喜得忘乎所以,浪 漫地比照远方的场景,直把这草原夏日叫做草原的春天。他们不曾体验,因此不懂,草原的春天 是一场望眼欲穿的期盼,而最终让你看到的却永远是结尾的那一瞬。 萨丽娃姐姐和大地一起记忆着春天。 草原的春天是妇女们含辛茹苦的季节。萨丽娃看见老祖母蹒跚在纷扬的春雪中,靴子艰难地 从冰泥里拔出来,又踩下去,湿漉漉的蒙古袍大襟冻成硬邦邦的冰片,在冷风中咔咔作响;她看 见太阳的手指伸

    26、过来,轻轻地梳拢老祖母的银发,落在那只暗红的珊瑚耳环上,老祖母汗水淋漓 的脸颊,布满了岁月的光芒。小羊羔总是走在大野芳菲之前,一个接一个降生在冰碴密布的草 地上,像洁白的云朵一样缭绕着老祖母“咩咩”嚷着饥饿。 百代千年,游牧人家在春季里寻找朝阳的地方接羔,一辈辈把长生天的教诲变成了不可更改的 习惯,留在了老祖母的银发上。长生天不是传说之中的老天爷,是万物生存的法则,是必须敬畏 的大自然。四月接羔,羊羔吃着母乳等待青草,青草和它们的乳牙一起长出来,它们开始奔跑, 从此变成了原野的孩子,栉风沐雨,爬冰卧雪,生命就这样周而复始,生生不息。 老祖母的腰是在春天累弯的,老祖母的劝奶歌是在春天里传给萨丽娃

    27、姐姐的。,“陶爱格陶爱格你的孩子在哭泣,你这当母亲的给它吃奶吧”老祖母的劝奶歌 升起来,回响环绕,哀婉之中,天空附以和声,母体般的温暖笼罩草原,万物生灵的母性开始苏 醒。母羊含泪站起身来,羊羔纷纷跪乳。饱食的羊羔肆意喧闹嬉戏,洁白的云朵在阳光里打滚 儿,然后撒开四蹄奔跑,进入季节的深处。 每年十月之后,老祖母把种公羊放进母羊群,母羊怀胎六个月,到次年四月或者五月分娩,完成 一个春天的轮回。那前一年的接下的羊羔,由于仅仅吃过一个夏天的青草,骨头还未坚硬,头上 卷曲的绒毛里才露出细小的犄角。老祖母仍然叫它们羔子,风雪夜里把它们放进蒙古包庇护, 为了它们暖和,半夜起来给炉子加牛粪。萨丽娃姐姐依偎在老

    28、祖母的怀里说,好像羔子是你的 亲孙女。 后来,萨丽娃姐姐戴着老祖母的红珊瑚耳环离开了家。因为城里的暖气和热水,因为城里的漂 亮和时尚。城里的楼房虽然很舒适,可那是租来的,不是家。萨丽娃姐姐思念阿妈的奶茶、阿 爸的手把肉,好想好想骑上骏马变成草原的风,好想好想放开嗓子变成蒙古包前奔流的河。萨 丽娃姐姐总觉得老祖母的红珊瑚耳环会说话,一天天在她耳边说个不停,只是那些古老的话,就 像飞来飞去的鸟,有点听不懂,想留也留不下。,萨丽娃姐姐终于回到了日夜思念的故乡。 枕着幽幽的草香,她看见了逝去已久的老祖母,听清了老祖母在她耳边说的话河冰不开,天 鹅不来;骏马绕不过暴风雪,大雁甩不掉自己的影子冬长夏短,谁

    29、也逆不过长生天的规矩 萨丽娃姐姐站在草原的春天里,伸出一双手,这手洁白细腻;她轻轻托出一只小羊羔,把母羊脱 落的子宫慢慢送回腹腔内,这双手浸染上羊水和血液,开始在寒风中皴裂,慢慢地,长生天的怀 抱里回来了一个顺其自然劳作的人;当这双手终于被牛奶和油脂润透,不再畏惧风霜雨雪的时 候,萨丽娃姐姐的牧场已经远近闻名。她出售的羊,是实实在在吃过三次夏牧草、长了六个牙 的肥腴的羊。萨丽娃姐姐有了自己的广告词养最有品质的羊。 人们看见她家的牧场上盖起了铝合金的接羔棚圈,看到她家蒙古包后面停放着现代化的打草 机,看到她家草场的高坡上安装着一排排太阳能蓄电池。萨丽娃姐姐的故事像珍珠那般滚动 在草原上,人们传说

    30、着她那有品质的羊卖出了好价钱。当家家户户都像萨丽娃姐姐那样牧养 有品质的羊,萨丽娃姐姐长长地出了一口气,她终于把草原的春天从二月找了回来。 春天依然晚晚地来,快快地走,却把希望和富足留在了呼伦贝尔草原上。萨丽娃姐姐唱的劝奶,歌是老祖母在春天里传下来的,草原人那如云的羊群和飞驰的骏马是春天赐予的。萨丽娃姐 姐懂得这一点,在这个古老而崭新的时代里成为聪明智慧的人。 萨丽娃姐姐的春天在呼伦贝尔草原上。 (选自2016年4月1日文汇报,有删改) 1.下列对文章的理解与分析,不恰当的两项是(4分) ( ) A.“草原的春天”贯穿全文,把呼伦贝尔大草原独特的风光和萨丽娃姐姐的故事有机串连,是 全文的线索。

    31、 B.呼伦贝尔草原春天短暂,气候寒冷,条件艰苦,因此萨丽娃姐姐去了城里,这说明她对草原的 情感与老祖母截然不同。 C.萨丽娃姐姐是草原新一代牧民的代表,她用自己的聪明智慧,借助现代科学技术,把草原的花 期提前到二月。 D.作者在记叙萨丽娃姐姐艰苦创业,带领其他牧民走上致富之路的同时,赞美了新时代给草原 带来的新面貌、新气象、新希望。 E.作者运用多种修辞手法,生动描摹了大草原上生生不息的物与人;引用民歌民谚为文章增添 了浓郁的民族风情。,2.请赏析文中画线句子。(5分) 3.文中的老祖母是一个怎样的形象?你认为这一形象对萨丽娃有什么影响?(6分) 4.文章的标题具有多重意蕴,请结合全文加以分析

    32、。(6分),二、 1.答案 (4分)BC 本题考查鉴赏的相关知识,重点考查对散文中的线索、内容、修辞方法的 鉴赏能力,体现了审美鉴赏与创造的学科素养,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 B项,“说明她对草原的情感与老祖母截然不同”错误,她对草原的情感与老祖母对草原的情 感是一脉相承的。C项,“把草原的花期提前到二月”错误,文中的“草原的春天”用的是比 喻义,是指草原的生存环境有了很大的改善,生活在草原上的人们迎来了美好幸福的生活。,易错提醒 散文大多借助形象的语言描绘场景,用语多含蓄优美,因此要注意语言的引申义、 比喻义、象征义、情感义。C项理解的错误,就是没有注意其比喻义。,解析 本题考查写作手法的相关知

    33、识,重点考查炼字炼句的能力,体现了审美鉴赏与创造的学 科素养,提升了学生的审美能力和修养。 文中画线部分的句子是对呼伦贝尔草原的描写,句子的赏析主要从词语的锤炼、句式的选 择、修辞的运用等几个方面来考虑。,2.答案 (5分)运用了拟人、比喻、排比、夸张等修辞方法,突出呼伦贝尔草原无霜期短暂的 特点,生动形象地描绘植物竞相生长的情景,赞美大草原旺盛、顽强的生命力(或:大草原的生 生不息)。,解题思路 炼字炼句题的解题思路为:一明手法,二析具体内容,三说明好处。,3.答案 (6分)形象:老祖母是一位勤劳、坚忍、慈爱、敬畏自然的传统牧民形象。 影响:老祖母传授给萨丽娃养羊的技能;给萨丽娃的心灵打上草

    34、原文化的烙印,召唤她回归草 原;老祖母的优秀品质对萨丽娃影响深远,传统美德得以传承。,解析 本题考查鉴赏形象的相关知识,重点考查鉴赏形象的特征及其作用的能力,体现了审美 鉴赏与创造的学科素养,提升了学生的审美能力和修养。 对老祖母的外貌描写体现了老祖母的勤劳辛苦与坚忍,老祖母接生羊羔和唱劝奶歌的细节体 现了老祖母的慈祥以及她对大自然的敬畏。老祖母对萨丽娃的影响表现在教会萨丽娃养 羊、潜移默化地涵养着萨丽娃的性格品质以及培育她热爱草原、热爱家乡的情怀。,知识拓展 分析一个人物形象对另一个人物形象的作用多从纵向发掘,从表层的生存技能到 深层的性格特征、人文精神等方面思考。,解析 本题考查对标题意蕴

    35、的探究能力,体现了审美鉴赏与创造、文化传承与理解等学科素 养,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意识。 文章的标题是“萨丽娃姐姐的春天”,首先是指萨丽娃生长的环境呼伦贝尔草原的春天, 这也是羊羔生长期的春天;然后联系文章内容分析可知,该标题还指萨丽娃牧场事业的春天;从 主题角度分析,该标题更指新一代牧民的春天。,4.答案 (6分)呼伦贝尔草原大自然的春天;羊羔生长期的春天;萨丽娃事业的春天;以萨丽娃为 代表的新一代牧民未来生活的春天。,解题指导 解答探究文中关键字词、句子及标题的意蕴的题目,与理解词语、句子的意思有 相通之处,但不同之处在于命题者是选择那些关涉全文意蕴的词、句来探究,换言之,通过这些

    36、词、句、标题,考查考生能体悟到文本哪些深刻的意蕴。因此,解答此类题型一定要注意词、 句在文中出现之处,文中点明标题之处,联系全文主旨来理解。理解时可从两个方面(角度:不 同对象、不同事件、不同时空。层面:审美层面、思想层面、哲学层面)来考虑。,三、(2018天津,1619,21分)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4题。 虹关何处落徽墨 石红许 在冬天,在春天为了寻找一截久违的徽墨,我孑然一人蹀躞在虹关注墨染了一样的旧弄堂 里,闯进一栋又一栋装满了故事的深宅老院。我安慰自己,哪怕是能遇见寸许徽墨,也心满意 足。行走在虹关,我一次又一次向墨的深处挺进,去追寻墨的风月身影。 婺源一文友善意地提醒我,虹关徽墨以

    37、及制作徽墨的人很难找了,你这样没有目的地寻找,不啻 于白费心神徒劳无功。我不甘心,相信在虹关的后人中一定还有人掌握了徽墨制作技艺,他们 会告诉我很多关于徽墨的记忆。 欣慰的是,季节扯起的丹青屏风里,总有一棵需十余个大人合抱的千年古樟,华盖如伞,累了,就 在树下坐一坐,仰望绵延浙岭,聆听“吴楚分源”的回声。穿村而过的浙源水、徽饶古道在炊 烟袅袅里把日常琐碎的生活串成一幅恬谧幽静的水墨画,人在画中,画在人中,昔日贩夫走卒、 野老道者的身影渐行渐远在徽墨涂抹的山水间,一丝淡淡的忧伤悄然在心里泛浮,随着雨滴从 瓦片上、树叶间滚落下来,把人带进梦里故园。,一堵堵布满青苔的墙壁上还隐约留存着经年的墨迹,那

    38、是徽墨的遗韵吗?石板路上,不时与村 人擦肩而过;老宅门内,不时与老人目光相撞。在虹关,我拾掇了一串烙上徽墨温度的词语:质 朴、慈祥、安然,小桥、流水、人家虹关,允许我拾取半截残墨,记下一串与徽墨有关联的 大街小巷地名。 虹关伫立,徽墨式微。近百年来,科技的迅猛发展带来了五花八门的书写工具,使得人们迅速地 移情别恋,墨与砚台的耳鬓厮磨,也早已被墨汁横插一杠,固态墨便黯然失色,近年来渐渐被人 遗忘。到后来,实现了从纸张到数字化的华丽转身,书写也已成为少数人的事情了,墨块更是被 束之高阁,制墨传习几乎无人问津。 墨,松烟的精灵,千百年来忠实地在纸上履行职责,一撇一捺站立成墨黑的姿势,氤氲香气里传 承

    39、着中国文字的博大精深。徽墨,制作滥觞于南唐,兴盛于明清,享有“落纸如漆,万古存真” 之美誉。有权威人士言之凿凿指陈,北京故宫博物院还保存着数十块虹关徽墨。徽墨无声,虹 关有幸,虹关人因此而自豪。水口、民居,显然还有徽墨等,不负众望,终于为虹关换来了“中 国历史文化名村”的金字招牌。 虹关徽墨,不小心遗失在古村落、古驿道边,等待人们去擦亮这张泛着黑色光泽的名片,“徽墨名村”。在一栋民居内,我兴奋地发现,有人在挖掘、研发传统徽墨工艺,遗憾不见墨 工,不知那一双手是怎样捣鼓着黑色的诗篇。不大的台面上摆放了刀、小锤、木槽、墨模等 工具,还有一些看不懂的物品,想必都是与徽墨有关的器皿、墨料。壁板上挂有制

    40、墨工序图 一块墨的前世今生:点烟、和料、烘蒸、杵捣、揉搓、入模、晾墨、描金。从采取数种 原料到试磨鉴定墨质,一锭墨才得以面世,具体制作起来,其工序之繁复岂是图解所能说得清楚 的,想想真不容易。一锭墨,千杵万揉,浓缩的精华,浓缩的是民族文化的瑰宝。 不经意间,我瞥见阁楼上稳站着一个白髯飘飘、仙风道骨的先生,便主动打招呼,他问询了我的 来意,邀请上楼喝茶座谈。我,一个找寻徽墨的陌生人,沿着屋内与厢房连成一体的木质楼梯, 漫步走上阁楼,轻轻地踏在楼板上,咿呀作响,我生怕踩醒了乾隆年间经营徽墨的原始账本,生 怕踩碎了岁月的痕迹,更生怕踩破了一截遗落的留着明代指纹的徽墨。 先生姓叶,一个隐者、居士、制笔

    41、者,放弃大城市的舒适,只身走进虹关,设立工作室,执刀执笔, 刻刻写写画画。兴致来了,叶老师挥毫泼墨,正是徽墨磨出的浆液、芳香、光泽,正是新的徽墨 传人制作出的徽墨。磨墨时,细润无声,我却听到了墨与砚台的喁喁细语。触摸着徽墨的韵律, 我看到了,看到了徽墨沿着纸的纹理在翩翩起舞,“入纸不晕,书写流利,浓黑光洁”。真想只,做一个书者,舀一瓢清清的湖水,每日轻柔磨墨,从容铺纸,蘸墨挥洒,过上一段墨落纸上荡云烟 的幽静生活。 家里书桌内一角散落着几块早年留下的普通用墨,七公分长,其侧分别有描金楷书“金不换” “凝香”字样,背面还有莲荷、白鹤等图纹,虽谈不上金贵,但仍散发着幽幽暗香,还有儿时习 书的悠悠往

    42、事。回想小时候上学时,练毛笔字要买描红本、砚台,还有长条形的墨块。磨墨时 总是弄得满手漆黑,便到校外小水塘边去洗干净,再继续练字。与墨的亲密接触也就是上世纪 七十年代中期的那几年,以后偶尔再接触毛笔,已经是蘸着液态的墨汁了。我想,那时研磨的墨 一定是虹关的徽墨吧。这样一想便感到一丝慰藉,回头再看黄灿灿油菜花簇拥的虹关,一身原 生态的粉墙黛瓦着装,仿佛特别的亲切,烟雨蒙蒙中弥漫着老家的气息,一股乡愁莫名袭来。 在虹关寻墨,我不为藏墨之好,只是警醒自己要时刻保持一颗对文化敬畏的心。在寻找徽墨中, 我领略到徽墨走过的千年历程,也感受到浓淡相宜的虹关凸显出的古村文化。这是墨润心灵 的过程,这是沉醉馨香

    43、的过程,这也是国学照耀的过程。虹关,坐落在和风细雨敲开的绿茵茵帷 幔里,是徽墨润开的一首唐诗,深入其中似穿越在一阕宋词里,时光铺陈,岁月静好。 蓦然间,发现村口一小店屋檐下旗幡招展“有徽墨出售”,我加快脚步走去,带一截虹关徽,墨,去描绘心中的故乡。 (选自散文选刊,有删改) 注 虹关,即虹关村,古徽州村落,是“徽墨”产地之一,位于今江西省婺源县。 1.下列对文章的理解与分析,不恰当的两项是(4分) ( ) A.文章开头运用“孑然一人”“蹀躞”等词语,形象地描写了“我”寻找徽墨时身心疲惫、 孤独失落的状态。 B.“从纸张到数字化的华丽转身”是徽墨式微的原因,“华丽”一词运用反语手法,寄寓了 “我

    44、”内心的惋惜与不平。 C.文章写了一位“隐者”,表达“我”对其放弃大城市舒适生活、在虹关与笔墨为伴的敬慕 之情。 D.文章回忆儿时磨墨习书的一段经历,意在强调 “我”与墨的渊源,真实亲切,具有生活气 息。 E.文章以寻找徽墨始,以带走徽墨终,首尾呼应,脉络清晰;文字优美,富有诗情画意和文化韵 味。,2.请赏析文中画线句子。(5分) 3.请结合全文分析,文中的“我”为何要寻找徽墨。(6分) 4.文章在记叙寻墨的同时,为什么还用大量笔墨描绘虹关古村?(6分),三、 1.答案 AB A.“身心疲惫”“孤独失落”错,作者虽然“孑然一人”,但未停止寻找,表明 他对徽墨感情深厚,为寻找徽墨而执着坚定的态度

    45、。B.“徽墨式微的原因”结合第五段可知, 还有书写工具的变化、墨汁的出现等。 2.答案 主要运用了拟人(或想象)手法,形象地写出了使用徽墨书写时鲜活灵动的状态,表达 了作者的欣喜之情和对幽静生活的向往。,解析 先分析手法,以“喁喁细语”来写墨与砚台接触的声音,以“翩翩起舞”来写以墨书写 时墨落纸上的状态,运用的是拟人手法,也可以说是想象手法;再分析作者的思想感情,结合前 文作者寻墨的经历,可知他此时的欣喜之情,再结合“真想只做一个书者幽静生活”可知, 作者对这种生活充满向往。,方法技巧 分析散文句子含意“三方法” 方法一 结合语境法,尤其是篇、段的整体语境。 方法二 技巧还原法,将表达技巧等还

    46、原来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 方法三 联系主旨法,文章的主旨统领全篇,通过联系主旨,分析句子含意。,解析 可从徽墨本身的发展、徽墨所具有的文化内涵以及作者的写作动机等方面来分析原 因。结合文章第五段“虹关伫立,徽墨式微”“制墨传习几乎无人问津”可知,徽墨发展趋于 衰落,而文中自始至终都表现出作者对徽墨的喜爱之情。尤其是第七段民居内的发现,第九段 观赏隐者挥毫泼墨,第十段对儿时往事的回忆等,喜爱之情尤为明确。文中第六段“一撇一捺 站立成墨黑的姿势,氤氲香气里传承着中国文字的博大精深”,第七段“一锭墨,千杵万揉,浓 缩的精华,浓缩的是民族文化的瑰宝”等写出墨的精神内涵。文中第十一段“在虹关寻墨,我 不

    47、为藏墨之好,只是警醒自己要时刻保持一颗对文化敬畏的心”从写作动机的角度点明原因。,3.答案 喜爱徽墨,而徽墨式微,制墨技艺几近失传。 墨,传承着中国文字的博大精深,浓缩的是民族文化的瑰宝。 警醒我们要时刻保持一颗对文化敬畏的心。,方法技巧 分析散文内容,概括中心意思“三方法” 方法一 化整为零,各个击破。逐段解读,概括中心意思。 方法二 由易到难,循序渐进。可先确定能直接回答问题的内容,再以此为核心向前后辐射,借 此分析其他不能直接确定的内容。 方法三 抒情议论,重点关注。借助所叙述的内容来理解抒情议论的内容,借助抒情议论来概 括中心意思。,解析 描绘虹关古村的内容贯穿始终,第三、四段写出了虹

    48、关优美的自然风光,第六段主要表 现虹关的文化底蕴,第七段体现出虹关与徽墨的关系,第十段中作者在虹关忆起往事引发乡 愁。在表达效果方面,增添了情趣,丰富了主题。,4.答案 虹关具有优美的自然风光和丰厚的文化底蕴。 虹关是徽墨的产地,徽墨也成就了虹关。 虹关引发了作者的乡愁。 增添了寻墨历程的情趣,丰富了主题。 (答对其中三点即可),四、(2018浙江,1013,20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汴京的星河 叶文玲 孩提时,我有许多美丽的憧憬,天真的梦。那时,我最喜欢看天上的星河。夏夜仰望那缀满星星 的夜空,我会几个小时地坐着发痴,小脑瓜里整个儿盘旋着关于星星月亮的种种神话传说。于 是,我总相

    49、信月宫里有嫦娥,早晚有一天会从那影影绰绰的桂花树下飘飘走出,而那璀璨的星星 呢,一定是那些调皮的小仙女随意抛洒的宝石珠贝。我很想什么时候飞上天去,抓住天幕的一 角轻轻一抖,让这些明亮得耀眼的珠宝纷纷落下来,穿过云端,落到人间。 傻念头想过万万千,我却从不以为可笑,倒觉得这些记忆,永远像蜜汁一样醇甜。 大概就因为这颗未泯的童心吧,一些别人认为是不算稀奇的事,在我,却总要兴奋地大喊大叫。 现在,我就又想叫喊了:最近,我真的看见了天上落下的星河那明亮得耀眼的珠宝。 那是在汴京开封。这个赫赫有名的宋代京都汴梁城,果真又一次牵下了天上的星河,让无 数次揣想过东京梦华录笔下灯宵月夕的我,感到如此新奇和庆幸。 素享盛誉的汴京,果不负人愿。在月华皎皎的元宵节,它再次以花光满路千门如昼的姿颜,呈现,了它非同寻常的辉煌。 非是我这个初来乍到的外来客言辞夸大,我总觉得在汴京看灯会,别有一番意趣,在灯会中看汴 京,别有一番别处难以得见的古城神韵和京都风光。 这种新奇有趣的感觉缘何而来?是因了那些盏灯,也因了那看

    展开阅读全文
    提示  163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2020年新课标Ⅲ高考语文复习练习课件专题五 文学类文本阅读·散文.pptx
    链接地址:https://www.163wenku.com/p-358801.html

    Copyright@ 2017-2037 Www.163WenKu.Com  网站版权所有  |  资源地图   
    IPC备案号:蜀ICP备2021032737号  | 川公网安备 51099002000191号


    侵权投诉QQ:3464097650  资料上传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

    163文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