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签 分享 收藏 举报 版权申诉 / 334
上传文档赚钱

类型2020年新课标Ⅲ高考语文复习练习课件专题六 文言文阅读.pptx

  • 上传人(卖家):小豆芽
  • 文档编号:358789
  • 上传时间:2020-03-12
  • 格式:PPTX
  • 页数:334
  • 大小:1.78MB
  • 【下载声明】
    1. 本站全部试题类文档,若标题没写含答案,则无答案;标题注明含答案的文档,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2. 本站全部PPT文档均不含视频和音频,PPT中出现的音频或视频标识(或文字)仅表示流程,实际无音频或视频文件。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3. 本页资料《2020年新课标Ⅲ高考语文复习练习课件专题六 文言文阅读.pptx》由用户(小豆芽)主动上传,其收益全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该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请根据预览情况,自愿下载本文。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5.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及以上版本和PDF阅读器,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关 键  词:
    2020 新课 高考 语文 复习 练习 课件 专题 文言文 阅读 下载 _二轮复习_高考专区_语文_高中
    资源描述:

    1、一、(2019课标全国,1013,19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4题。 吴起者,卫人也,事鲁君。齐人攻鲁,将而攻齐,大破之。鲁人或曰夫鲁小国而有战胜之名则诸 侯图鲁矣且鲁卫兄弟之国也而君用起则是弃卫鲁君疑之谢吴起吴起于是闻魏文侯贤,欲事 之。魏文侯以为将,击秦,拔五城。起之为将,与士卒最下者同衣食,与士卒分劳苦。卒有病疽 者,起为吮之。卒母闻而哭之,曰:“往年吴公吮其父,其父战不旋踵,遂死于敌。吴公今又吮其 子,妾不知其死所矣。”文侯以吴起善用兵,廉平,尽能得士心,乃以为西河守,以拒秦、韩。魏 文侯既卒,起事其子武侯。武侯浮西河而下,中流,顾而谓吴起曰:“美哉乎山河之固,此魏国之 宝也!”起

    2、对曰:“昔殷纣之国,左孟门,右太行,常山在其北,大河经其南,修政不德,武王杀之。 由此观之,在德不在险。”武侯曰:“善。”吴起为西河守,甚有声名。魏置相,相田文。吴起 不悦,谓田文曰:“请与子论功,可乎?”文曰:“主少国疑,大臣未附,百姓不信,方是之时,属之于 子乎?属之于我乎?”起默然良久,曰:“属之子矣。”文曰:“此乃吾所以居子之上也。”吴起 乃自知弗如田文。田文既死,公叔为相,尚魏公主,而害吴起。吴起惧得罪,遂去,即之楚。楚悼 王素闻起贤,至则相楚。于是南平百越;北并陈蔡,却三晋;西伐秦。诸侯患楚之强。故楚之贵 戚尽欲害吴起。及悼王死,宗室大臣作乱而攻吴起,吴起走之王尸而伏之。击起之徒因

    3、射刺吴,五年高考,A组 课标卷题组,起,并中悼王。悼王既葬,太子立,乃使令尹尽诛射吴起而并中王尸者。坐射起而夷宗死者七十 余家。 (节选自史记孙子吴起列传)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鲁人或曰/夫鲁小国/而有战胜之名/则诸侯图鲁矣/且鲁卫兄弟之国也/而君用起/则是弃卫鲁 /君疑之/谢吴起/ B.鲁人或曰/夫鲁小国/而有战胜之名/则诸侯图鲁矣/且鲁卫兄弟之国也/而君用起/则是弃卫/ 鲁君疑之/谢吴起/ C.鲁人或曰/夫鲁小国/而有战胜之名/则诸侯图鲁矣/且鲁卫兄弟之国也/而君用起则是/弃卫/ 鲁君疑之/谢吴起/ D.鲁人或曰/夫鲁小国/而有战胜之/名则诸

    4、侯图鲁矣/且鲁卫兄弟之国也/而君用起/则是弃卫/ 鲁君疑之/谢吴起/,2.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殷纣为商代末代国君,在位期间统治失控,好酒淫乐,暴敛酷刑,是有名的暴君。 B.武王是周文王之子,继承其父遗志,联合众多部族与商激战,灭商,建立周王朝。 C.三晋,春秋末韩、赵、燕三家分晋,战国时的韩、赵、燕三国,史上又称“三晋”。 D.令尹,春秋战国时期楚国设置的最高官位,辅佐楚国国君,执掌全国的军政大权。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吴起怜恤士卒,带兵屡建奇功。他本是卫国人,先是率鲁军抗齐得胜,后又率魏军

    5、攻陷秦国五 城;这些战功都和他善于为将、与士卒同甘共苦密不可分。 B.吴起劝告魏侯,修德重于据险。魏武侯沿西河而下时,指出江河之固是魏国之宝;吴起表示, 治国依据山河险固不如推行德政,修德才能免于国家灭亡。 C.吴起声名渐起,遭到公叔嫉妒。他虽然对田文担任魏相表示不悦,但不久就平复了心情;而公 叔继田文后为相,他深表不满,担心被害,于是逃往楚国。 D.吴起为楚建功,反而受到祸害。他到楚国后虽然屡建奇功,而原本的楚国贵戚却想加害于他, 施暴者乱箭射击吴起;太子继位之后,这才诛杀作乱之人。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文曰:“此乃吾所以居子之上也。”吴起乃自知弗如田文。

    6、 (2)及悼王死,宗室大臣作乱而攻吴起,吴起走之王尸而伏之。,一、 1.答案 B 本题考查文言文断句的相关知识,重点考查理解文言实词、虚词和文言句式的能 力,体现了在探究中理解、掌握祖国语言文字的基本规律的学科素养,增强对祖国语言文字的 热爱的感情。 A项,“(鲁)君用起/则是弃卫鲁/君疑之”明显不通,其中第二个“君”是名词,作“疑之”的主 语,“鲁”与“君”不能断开。C项,“而君用起则是/弃卫”,句意不通,“则是弃卫”结构完 整,不可断开,意思是“就是舍弃了卫国”。D项,“有战胜之”缺动词“有”的宾语,“名”应 作“有”的宾语,“名”后断开。 2.答案 C 本题考查古代文化知识,体现了文化传

    7、承与理解的学科素养,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C项,“三晋”指春秋末期晋国分出的韩、赵、魏三国。,知识拓展 从公元前633年晋文公作三军设六卿起,六卿一直掌握着晋国的军政大权。到晋平 公时,韩氏、赵氏、魏氏、智氏、范氏、中行氏六卿相互倾轧。后来赵氏把范氏、中行氏灭 掉后,公元前453年又联合韩氏魏氏灭掉了智氏,晋国公室名存实亡。公元前403年周威烈王 命韩虔赵籍魏斯为诸侯。到公元前376年,魏武侯韩哀侯赵敬侯三家瓜分了晋公室剩 余的土地。,3.答案 C 本题考查分析概括文言阅读材料内容要点的能力,体现了养成健康审美情趣与鉴 赏品位的学科素养,培养拓展文化视野、增强文化自觉的价值观念。 C项错在“

    8、他深表不满”。文中吴起逃往楚国的原因是“(公叔)害吴起。吴起惧得罪”。 4.答案 (1)田文说:“这就是我的地位在你之上的原因啊。”吴起才自知比不上田文。 (2)等到悼王死去,王室大臣暴乱而攻击吴起,吴起退逃到悼王尸旁并伏在尸体上。 解析 本题考查翻译文言文的能力,体现了语言建构与运用的学科素养,增进对祖国语言文字 的审美体验。 (1)此乃也:这就是啊。所以:的原因。弗如:比不上,不如。(2)攻:攻击。伏之:伏 在悼王的尸体上。,参考译文 吴起,是卫国人,侍奉鲁国国君。齐国人攻打鲁国,吴起率领军队攻打齐国,大败齐军。有鲁国 人说:“鲁国是小国,而有战胜的名声,那么诸侯们就要打鲁国的主意了。况且

    9、鲁国、卫国是兄 弟般的国家,而鲁君任用吴起,就是舍弃了卫国。”鲁君怀疑吴起,就疏远了他。吴起这时听说 魏文侯贤德,想去侍奉他。魏文侯任命吴起为将,攻打秦国,攻下五座城。吴起做将领,同最下 等的士兵穿同样的衣服吃一样的饭,替士兵分担劳苦。有个生毒疮的士兵,吴起替他吸毒汁。 士兵的母亲听说后哭了,说:“昔年吴公曾为他父亲吸毒疮,他父亲战时勇往直前,最终死在敌 人手里。吴公现在又为我儿子吸毒疮,我不知儿子会死在哪里。”文侯因为吴起善于用兵,廉 洁公正,能得所有士卒的心,于是任命吴起为西河郡守,来抵御秦国、韩国。魏文侯死后,吴起 侍奉其子武侯。武侯沿黄河顺流而下,到了中流,回头对吴起说:“太美了!山河

    10、如此险固,这是,魏国的国宝啊!”吴起回答说:“昔日殷纣的国都,左边有孟门山,右边有太行山,常山在它的北 面,黄河流经它的南面,他不实行德政,武王杀了他。由此看来,(治国)在于推行德政,而不在于 地势险要。”武侯说:“好。”吴起做西河郡守,很有声誉。魏国设相国,任命田文为相。吴起 不高兴,对田文说:“请让我跟你比比功劳,怎么样?”田文说:“国君年轻,国家不安定,大臣不 忠心归顺,百姓不能信服,在这时,是应把政务交给你呢,还是交给我呢?”吴起沉默了很久,说: “应该交给你。”田文说:“这就是我职位在你之上的原因。”吴起才知道自己不如田文。 田文死后,公叔任相国,娶了魏国公主,忌恨吴起。吴起害怕获罪

    11、,于是离开去了楚国。楚悼王 一向听说吴起贤德,一到楚国就让他任相国。于是向南平定百越;向北吞并陈国、蔡国,击退三 晋的军队;向西讨伐秦国。诸侯都为楚国强盛而忧虑。先前被吴起削去特权的楚国贵族们都 想加害吴起。等到悼王去世后,王室大臣暴乱而攻击吴起,吴起跑到楚悼王停尸的地方,伏在悼 王的尸体上。攻击吴起的暴徒趁机用箭射吴起,同时也射中了悼王的尸体。悼王下葬后,太子 即位,于是命令尹把射吴起时射中悼王尸体的人全部杀掉。因射杀吴起而被灭族的有七十余 家。,二、(2018课标全国,1013,19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4题。 纯礼字彝叟以父仲淹荫知陵台令兼永安县永昭陵建京西转运使配木石砖甓及工徒于

    12、一路独 永安不受令使者以白陵使韩琦,琦曰:“范纯礼岂不知此?将必有说。”他日,众质之,纯礼曰: “陵寝皆在邑境,岁时缮治无虚日,今乃与百县均赋,曷若置此,使之奉常时用乎?”琦是其对。 还朝,用为三司盐铁判官,以比部员外郎出知遂州。泸南有边事,调度苛棘,纯礼一以静待之,辨 其可具者,不取于民。民图像于庐,而奉之如神,名曰“范公庵”。草场火,民情疑怖,守吏惕息 俟诛。纯礼曰:“草湿则生火,何足怪!”但使密偿之。库吏盗丝多罪至死,纯礼曰:“以棼然之 丝而杀之,吾不忍也。”听其家趣买以赎,命释其株连者。除户部郎中、京西转运副使。徽宗 立,以龙图阁直学士知开封府。前尹以刻深为治,纯礼曰:“宽猛相济,圣人

    13、之训。方务去前之 苛,犹虑未尽,岂有宽为患也。”由是一切以宽处之。中旨鞫享泽村民谋逆,纯礼审其故,此民 入戏场观优,归途见匠者作桶,取而戴于首曰:“与刘先主如何?”遂为匠擒。明日入对,徽宗问 何以处之,对曰:“愚人村野无所知,若以叛逆蔽罪,恐辜好生之德。以不应为杖之,足矣。”曰: “何以戒后人?”曰:“正欲外间知陛下刑宪不滥,足以为训尔。”徽宗从之。纯礼沉毅刚正, 曾布惮之,激驸马都尉王诜曰:“上欲除君承旨,范右丞不可。”诜怒。会诜馆辽使,纯礼主宴,诜诬其辄斥御名,罢为端明殿学士、知颍昌府,提举崇福宫。崇宁五年,复左朝议大夫,提举鸿 庆宫。卒,年七十六。 (节选自宋史范纯礼传) 1.下列对文中

    14、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纯礼字彝叟/以父仲淹荫/知陵台令兼永安县/永昭陵建京西转运使/配木石砖甓及工徒于一 路/独永安不受令/ B.纯礼字彝叟/以父仲淹/荫知陵台令兼永安县/永昭陵建/京西转运使配木石砖甓及工徒于一 路/独永安不受令/ C.纯礼字彝叟/以父仲淹/荫知陵台令兼永安县/永昭陵建京西转运使/配木石砖甓及工徒于一 路/独永安不受令/ D.纯礼字彝叟/以父仲淹荫/知陵台令兼永安县/永昭陵建/京西转运使配木石砖甓及工徒于一 路/独永安不受令/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陵寝是帝王死后安葬的陵墓,陵墓建成后,还需设

    15、置守陵奉祀的官员以及禁卫。,B.“株”,本义树根,根与根间紧密相连,因而“株连”又指一人有罪而牵连他人。 C.前尹在文中指开封府前任府尹;“尹”为官名,如令尹、京兆尹,是知府的简称。 D.御名指皇帝名讳,古代与皇帝有关的事物前常加“御”字,如御玺指皇帝印信。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纯礼敢于抗言,受到韩琦赏识。主管官员分配劳赋不当,他有理有据地提出异议,认为永安县 负责陵寝日常维护,不应与各县均等,得到陵使韩琦认同。 B.纯礼关怀下属,处分重在惩戒。他在遂州任上对下属宽厚,草场失火,守吏惶恐等候诛杀,库 吏因盗丝将被处死,他均认为罪不至死而采用赔偿

    16、的惩处。 C.纯礼鉴察往事,治事去苛从宽。在开封府任上,有村民被误告谋逆,他发现事实并非如此,认 为应判杖刑,并以彰显皇上刑罚不滥为由,征得皇上认可。 D.纯礼坚毅刚直,不幸遭人算计。他的正直让曾布恐惧,曾挑唆驸马都尉王诜诬告纯礼,王即借 纯礼宴请辽使事构陷纯礼,致使纯礼蒙冤,最终遭到免职。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方务去前之苛,犹虑未尽,岂有宽为患也。(5分) (2)愚人村野无所知,若以叛逆蔽罪,恐辜好生之德。(5分),解题步骤 文言文断句“三步骤”,二、 1.答案 D 解答本题关键之一是理解“荫”的含义,此处当为“庇荫、庇护”之意,故“以 荫”不可断开,排除

    17、B、C两项。“京西转运使”为官名,做后句主语;且“建”的对象为 “陵”,而不是“京西转运使”,排除A项。,2.答案 C “京兆尹”并非“知府”的简称,是国都所在地区的行政长官。 3.答案 D A.纯礼“敢于抗言”表现在他因建陵不受令而受到众人责问时的回答,“受到韩 琦赏识”根据原文“琦是其对”可知。故此项正确。B.注意找到“以比部员外郎出知遂 州”,联系下文事件及关键点“吾不忍也”“以赎”“释”等来判断,可知此项正确。C.由 “以龙图阁直学士知开封府”判断是“开封府任上”;然后看村民作为;再看纯礼的态度“以 不应为杖之”,即“按不应做此事的罪名杖责他”;最后看皇上的态度“徽宗从之”。故 此项正

    18、确。D.“王即借纯礼宴请辽使事构陷纯礼”错,原文为“会诜馆辽使”,是王诜宴请辽 使,而不是纯礼。,4.答案 (1)正尽力去除先前的苛严,尚且担心做得不够,哪有宽松成为祸患的呢。 (2)愚人粗鲁无知,如果以叛逆定罪,恐怕会辜负陛下爱惜生灵的仁德。 解析 (1)方:正。务:尽力。虑:担心。岂:哪里。患:祸患。 (2)村野:鄙俗、粗野。蔽:决断、断定。好生:爱惜生灵。 参考译文 范纯礼字彝叟,因父亲范仲淹的恩荫,担任陵台令和永安县令。永昭陵兴建,京西转运使把木 材、石料、砖和工匠役徒摊派给一路,只有永安不接受命令。使者把这件事报告给陵使韩琦, 韩琦说:“范纯礼难道不知道这件事吗?一定有他的说法。”后

    19、来,众人责问他,纯礼说:“陵寝 都在永安县境内,一年四时都要修缮管理,没有闲着的时候,现在竟然和各县平摊赋役,怎么比 得上将赋役搁置,用它来贡奉平时的用度呢?”韩琦肯定了他的回答。回到朝廷,任命为三司 盐铁判官,凭借比部员外郎出任遂州知州。泸南有边防事务,征调赋税严苛急切,纯礼一概以静 应对,分辨其中可以备办的,不从百姓那里征取。百姓在庐舍中画像,把他像神一样加以供奉, 命名为“范公庵”。草场失火,百姓疑虑害怕,看守草场的官吏惊恐地等待诛杀。纯礼说:“草 湿就会起火,有什么值得奇怪的!”只让他们暗中赔偿。库吏偷丝大多当判死罪,纯礼说:“因 为乱糟糟的丝杀了他,我不忍心。”听任他的家人立刻出钱买

    20、下丝来赎罪,命令释放受到牵连 的人。授职户部郎中、京西转运副使。徽宗即位,(纯礼)凭借龙图阁直学士的身份担任开封,知府。前任知府治政苛刻严酷,纯礼说:“宽松与严苛相辅相成,这是圣人的教导。正尽力去除 先前的苛严,尚且担心做得不够,哪有宽松成为祸患的呢。”因此一概以宽松的态度来处理政 事。皇帝直接下诰命令审讯享泽村百姓谋反一事,纯礼审问事情的缘由,(原来是)这个人到戏 场看戏,回来的路上见到工匠做桶,就把桶戴在头上说:“和刘先主相比怎样?”于是被桶匠抓 住。纯礼第二天上朝应对,徽宗问怎么处理这件事,纯礼回答说:“愚人粗鲁无知,如果以叛逆 定罪,恐怕会辜负陛下爱惜生灵的仁德。按不应做此事的罪名杖责

    21、他,就够了。”皇帝说: “(这样做)凭什么告诫后人呢?”纯礼回答:“正是要外面的人知道陛下不滥施刑罚,足以作为 典范了。”徽宗听从了他的话。纯礼沉稳坚毅刚强正直,曾布畏惧他,挑拨驸马都尉王诜说: “皇上想要升任你为承旨,范右丞不同意。”王诜发怒。恰逢王诜招待辽国使者,纯礼主持宴 会,王诜诬告他动不动就直称皇上名字,纯礼被罢免为端明殿学士、颍昌府知府、提举崇福 宫。崇宁五年,复任左朝议大夫,提举鸿庆宫。去世时享年七十六岁。,三、(2017课标全国,1013,19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4 题。 许将字冲元,福州闽人。举进士第一。神宗召对,除集贤校理、同知礼院,编修中书条例。初选 人调拟先南曹

    22、次考功综核无法吏得缘文为奸选者又不得诉长吏将奏罢南曹辟公舍以待来诉 者士无留难契丹以兵二十万压代州境,遣使请代地,岁聘之使不敢行,以命将。将入对曰:“臣 备位侍从,朝廷大议不容不知。万一北人言及代州事,不有以折之,则伤国体。”遂命将诣枢密 院阅文书。及至北境,居人跨屋栋聚观,曰:“看南朝状元。”及肄射,将先破的。契丹使萧禧 馆客,禧果以代州为问,将随问随答。禧又曰:“界渠未定,顾和好体重,吾且往大国分画矣。” 将曰:“此事,申饬边臣岂不可,何以使为?”禧惭不能对。归报,神宗善之。明年,知秦州,又改 郓州。上元张灯,吏籍为盗者系狱,将曰:“是绝其自新之路也。”悉纵遣之,自是民无一人犯 法,三圄皆

    23、空。父老叹曰:“自王沂公后五十六年,始再见狱空耳。”郓俗士子喜聚肆以谤官 政,将虽弗禁,其俗自息。召为兵部侍郎。上疏言:“治兵有制,名虽不同,从而横之,方而圆之,使 万众犹一人。”及西方用兵,神宗遣近侍问兵马之数,将立具上之;明日,访枢臣,不能对也。绍 圣初,入为吏部尚书,章惇为相,与蔡卞同肆罗织,贬谪元祐诸臣,奏发司马光墓。哲宗以问将,对 曰:“发人之墓,非盛德事。”知颍昌府,移大名。在大名六年,数告老,召为佑神观使。政和初,卒,年七十五。赠开府仪同三司,谥曰文定。 (节选自宋史许将传)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初/选人调拟/先南曹/次考功/综核无

    24、法/吏得缘文为奸选者/又不得诉长吏/将奏罢南曹/辟公 舍以待来诉者/士无留难/ B.初选人调拟/先南曹/次考功/综核无法/吏得缘文为奸选者/又不得诉长吏/将奏罢南曹/辟公 舍以待来诉者/士无留难/ C.初选人调拟/先南曹/次考功/综核无法/吏得缘文为奸/选者又不得诉长吏/将奏罢南曹/辟公 舍以待来诉者/士无留难/ D.初/选人调拟/先南曹/次考功/综核无法/吏得缘文为奸/选者又不得诉长吏/将奏罢南曹/辟公 舍以待来诉者/士无留难/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状元是我国古代科举制度中一种称号,指在最高级别的殿试中获得第一名的人。 B.上元是我国传统

    25、节日,即农历正月十五日元宵节,是春节后第一个重要节日。,C.近侍是指接近并随侍帝王左右的人,他们不仅职位很高,对帝王的影响也很大。 D.告老本指古代社会官员因年老辞去职务,有时也是官员因故辞职的一种借口。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许将初至北境,尽灭契丹威风。他入仕不久,取代岁聘使前往代州,契丹想要宋朝割让代州, 蓄意挑衅。他坚决予以反击,使对方未占得便宜而返回。 B.许将善于治理,境内牢狱皆空。他在郓州任上,因治理得法,当地没有犯法之人。当地士人爱 好议论官政,他未加禁止,而是宽松应对,此俗自然止息。 C.许将任职兵部,熟悉兵部事务。他担任兵部侍

    26、郎时上疏提出,治兵之道在于灵活用兵,才能做 到万众犹如一人。神宗问及兵马之数,他也能作出回答。 D.许将秉持公正,反对无德之举。其时司马光已去世,却受到朝廷权臣的不公平对待,当皇上征 询许将对此事的意见时,他回答说这一做法是不道德的。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将曰:“此事,申饬边臣岂不可,何以使为?”禧惭不能对。(5分) (2)章惇为相,与蔡卞同肆罗织,贬谪元祐诸臣,奏发司马光墓。(5分),三、 1.答案 D 先明确句意与选拔人才有关,然后用排除法来做。“初”,时间词,其后断开,排除 B、C两项。“选者”与首句“选人调拟”呼应,指被选拔的人。正是因为吏“为奸”,

    27、被选 拔的人才“不得诉”,故应在“选者”之前断开,排除A项,选D项。 2.答案 C 近侍有时虽然对帝王影响较大,甚至有不小的实权,但历代政权为了防止他们胡 作非为,都要限制他们的职位,否则将会影响政权的稳定。 3.答案 A 由于双方会谈是在相对和缓的氛围中进行的,因此“坚决予以反击”的说法于文 无据。 4.答案 (1)许将说:“这件事,指示边地官员办理不就行了,要派使者做什么呢?”萧禧羞惭不 能回答。 (2)章惇担任宰相,与蔡卞一起恣意罗织诬陷,贬斥元祐旧臣,奏请开挖司马光坟墓。 解析 (1)申饬:指示。何以:为什么。使:动词,出使。为:句末语气词,表反问,不译。 (2)同肆:两个词,一同,大

    28、肆。罗织:虚构罪名,进行诬陷。奏发:奏请开挖。,参考译文 许将字冲元,是福州闽县人。考中进士第一名。神宗召他入对,授任集贤校理、同知礼院,编修 中书条例。当初,选拔调动人才,先要经过南曹,接着是考功,综合考察没有法度,官吏得以改动, 待选的人不能向上级官吏诉说。许将上奏罢免南曹。设公堂接待前来上诉的人,士人没有被 无理阻止,故意刁难。契丹以二十万的军队逼近代州边境,派遣使者索要代州的土地,岁聘使不 敢去,就命许将去。许将入朝对答说:“我在侍从的职位,朝廷的重要决定不能不知道。万一契 丹谈到代州的事情,没有驳斥他们的理由,就会伤害国家大体。”于是命令许将到枢密院查阅 文书。等到了契丹境内,当地的

    29、人骑在房梁上聚众观看,说:“看看南朝的状元。”等到演示射 箭,许将先射中。契丹派萧禧接待宾客,萧禧果然拿代州来提问,许将随问随答。萧禧又说: “界渠没有定下来,只是以和好为重,我将到贵国去进行划分。”许将说:“这件事,指示边地 官员办理不就行了,要派使者做什么呢?”萧禧羞惭不能回答。回来报告,神宗称赞他。第二 年,担任秦州知州,又改任郓州知州。元宵节点灯,官吏登记那些偷盗的人,并把他们关入狱中,许将说:“这就断绝了他们改过自新的路了。”都把他们释放了,从此百姓没有一个人犯法,监 狱都空了。父老乡亲感叹道:“从王沂公之后五十六年,才再看到监狱空了。”郓州习俗,士子 喜欢聚集在一起公开批评官方政令

    30、,许将虽然没有禁止,这一习气自动消失了。征召担任兵部 侍郎。上疏说:“治理军队有规章,名称虽然不同,或纵或横,或方或圆,让万众像一人一样。” 等到西方用兵,神宗派近侍向他询问兵马的数量,许将立即详细奏报;第二天,询问枢密大臣,却 回答不上来。绍圣初年,入朝任吏部尚书。章惇担任宰相,与蔡卞一起恣意罗织诬陷,贬斥元祐 旧臣,奏请开挖司马光坟墓。哲宗拿这件事问许将,许将回答说:“挖别人坟墓,不是高尚品德 的人所做的事。”担任颍昌府知府,又调任大名府知府。在大名府六年,多次告老还乡,被召为 佑神观使。政和初年,去世,年七十五岁。赠开府仪同三司,谥号文定。,四、(2016课标全国,47,19分)阅读下面

    31、的文言文,完成14题。 傅珪,字邦瑞,清苑人。成化二十三年进士。改庶吉士。弘治中,授编修,寻兼司经局校书。与 修大明会典成,迁左中允。武宗立,以东宫恩,进左谕德,充讲官,纂修孝宗实录。时词 臣不附刘瑾,瑾恶之。谓会典成于刘健等多所糜费镌与修者官降珪修撰俄以实录成 进左中允再迁翰林学士历吏部左右侍郎正德六年代费宏为礼部尚书。礼部事视他部为简,自 珪数有执争,章奏遂多。帝好佛,自称大庆法王。番僧乞田百顷为法王下院,中旨下部,称大庆 法王与圣旨并。珪佯不知,执奏:“孰为大庆法王,敢与至尊并书,大不敬。”诏勿问,田亦竟 止。珪居闲类木讷者。及当大事,毅然执持,人不能夺,卒以此忤权幸去。教坊司臧贤请易牙

    32、 牌,制如朝士,又请改铸方印,珪格不行。贤日夜腾谤于诸阉间,冀去珪。御史张羽奏云南灾,珪 因极言四方灾变可畏。八年五月,复奏四月灾,因言:“春秋二百四十二年,灾变六十九事。今 自去秋来,地震天鸣,雹降星殒,龙虎出见,地裂山崩,凡四十有二,而水旱不与焉,灾未有若是甚 者。”极陈时弊十事,语多斥权幸,权幸益深嫉之。会户部尚书孙交亦以守正见忤,遂矫旨令二 人致仕。两京言官交章请留,不听。珪归三年,御史卢雍称珪在位有古大臣风,家无储蓄,日给 为累,乞颁月廪、岁隶,以示优礼。又谓珪刚直忠谠,当起用。吏部请如雍言,不报。而珪适卒,年五十七。嘉靖元年录先朝守正大臣,追赠太子少保,谥文毅。 (节选自明史傅珪传

    33、)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谓会典成于刘健等/多所糜费/镌与修者/官降珪修撰/俄以实录成/进左中允/再迁翰 林学士/历吏部左/右侍郎/ B.谓会典成于刘健等/多所糜费/镌与修者官/降珪修撰/俄以实录成/进左中允/再迁翰 林学士/历吏部左/右侍郎/ C.谓会典成于刘健等/多所糜费/镌与修者官/降珪修撰/俄以实录成进/左中允再迁翰 林学士/历吏部左/右侍郎/ D.谓会典成于刘健等/多所糜费/镌与修者/官降珪修撰/俄以实录成进/左中允再迁翰 林学士/历吏部左/右侍郎/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礼部为六部之一

    34、,掌管礼仪、祭祀、土地、户籍等职事,部长官称为礼部尚书。 B.教坊司是管理宫廷音乐的官署,专管雅乐以外的音乐、歌舞的教习等演出事务。,C.致仕本义是将享受的禄位交还给君王,表示官员辞去官职或到规定年龄而离职。 D.历史上的“两京”有多种所指,文中则指明代永乐年间迁都以后的南北两处京城。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傅珪进入仕途,参与纂修文献。弘治年间,他兼任司经局校书,参与编修大明会典得以升 职;武宗继位,他进位左谕德,充讲官,修撰孝宗实录。 B.傅珪任职礼部,劝谏讲究策略。他担任礼部尚书时,由于屡有争端,上奏增多;番僧因帝好佛 求地百顷,他佯作不知

    35、皇上自称大庆法王,不理会给地的事。 C.傅珪守正不阿,反遭诬蔑报复。每遇大事,他都能坚持己见,不肯随意改易,因而触怒许多人; 后因得罪权贵被迫退休,虽有言官请留,他仍坚持离职。 D.傅珪为官清廉,死后受到好评。御史卢雍称赞他在位时有古代大臣风范,归乡后家无积蓄,艰 难度日;嘉靖元年,他被列为先朝守正大臣,追谥为文毅。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极陈时弊十事,语多斥权幸,权幸益深嫉之。(5分) (2)又谓珪刚直忠谠,当起用。吏部请如雍言,不报。(5分),知识拓展 教坊司。中国古代宫廷音乐机构。始建于唐代,称为教坊,专门管理宫廷俗乐的 教习和演出事宜,一度改名为“云韶

    36、府”;宋元两代亦设教坊;明代改教坊为教坊司,隶属礼部, 主管乐舞和戏曲;清代雍正时改教坊司为和声署。 各朝两京 东汉两京:东京洛阳、西京长安。隋唐两京:西京长安、东京洛阳。五代、北宋前期两京:东 京开封、西京洛阳。明代两京:北京(今北京)、南京(今南京)。,四、 1.答案 B “镌”意为“削职”,其宾语为“官”,“镌与修者官”不能断开,排除A、D两 项。“进”是古代官职升迁用语,“左中允”是官职名,“进左中允”不能断开,排除C项。故 选B。 2.答案 A “土地、户籍”是户部掌管的职事。,3.答案 C “他仍坚持离职”错,文中说权幸“矫旨令二人致仕”,“两京言官交章请留,不 听”,说明造成傅珪

    37、离职的原因,一是权幸的逼迫,二是皇上不采纳言官的请求,而非傅珪的 “坚持”。 方法技巧 文言概括分析题解题方法五对比:对比人物。分析主要人物和次要人物在不同 时间、不同地点所做的不同事件及其结果,防止张冠李戴。对比时间。将选项中的时间与 原文对比。对比地点。对比选项中事件发生的地点和原文是否一致,防止错位嫁接。对 比内容。看选项中是否被命题者故意添加了原文中没有的内容,防止无中生有。对比因 果。即分析选项内容是否因果颠倒或强加因果。 4.答案 (1)极力奏陈其时社会弊病十件事,话语多指斥受宠的权贵,权贵愈加痛恨他。(译出大 意给3分;“权幸”“嫉”两处,每译对一处给1分) (2)又认为傅珪刚正

    38、忠实,敢于直言,应当起用。吏部按照卢雍的话上奏,没有回复。(译出大意 给3分;“忠谠”“报”两处,每译对一处给1分),解析 (1)抓住句中三个动词“陈”“斥”“嫉”,即可译出大意。“权幸”为名词,译为“受 宠的权贵”;“嫉”译为“痛恨”。 (2)“刚直忠谠”是并列结构,“谠”可推断为“直言”;“请如雍言”是对“如雍言请”的倒 装;吏部是向“皇上”上奏,可推知“不报”是“皇上没有回复”之意。,方法技巧 文言句子翻译:把文句还原到上下文中,整体感知大意,做到“句不离段”。考 虑词类活用,考虑特殊句式,尤其是倒装句。如句中“请如雍言”。判断文句中动词的意思, 进而前勾后连理解整句的意思。如句中的“陈

    39、”“斥”“嫉”。字字落实,遇到难解的词 语,学会推断。如句中的“谠”“报”。关注有特定含义的双音节短语,积累其特定含义。 如句中的“权幸”。,参考译文 傅珪,字邦瑞,清苑人。成化二十三年(1487年)进士。改庶吉士。弘治年间,授官编修,不久兼任 司经局校书。参与编修大明会典完成,晋升左中允。武宗即位,因在东宫时的恩德,晋升左 谕德,充任讲官,纂修孝宗实录。当时文学侍从之臣不附会刘瑾,刘瑾嫉恨他们。说大明 会典成于刘健等人,靡费很多,降参与修纂者的官,傅珪降为修撰。不久因孝宗实录完 成,晋升左中允,再次晋升至翰林学士,历任吏部左、右侍郎。正德六年(1511年),代替费宏担任 礼部尚书。礼部事务比

    40、其他部少,自傅珪几次执意谏争,章奏于是增多。皇帝喜好佛,自称“大 庆法王”。番僧请求田产一百顷作为法王下院,宫中直接下旨礼部,称大庆法王与圣旨并书。 傅珪假装不知道,持奏说:“谁是大庆法王?胆敢和至尊一起署名,大不敬。”皇帝诏令不追究, 求田的事也最终罢止。傅珪平时像木讷的人。等到面对大事,毅然坚持,别人不能夺其志,最终 因此触怒受宠的权贵而离职。教坊司臧贤请求更换牙牌,依照朝士所用的牙牌的形制制作,又 请求改铸方印,傅珪阻止不施行。臧贤就日夜在宦官中毁谤他,希望使他辞职。御史张羽上奏 云南受灾,傅珪于是极力论说四方灾变可怕。正德八年(1513年)五月,又上报四月受灾,于是说: “春秋二百四十

    41、二年,记载灾变六十九件事。现在从去年秋天以来,地震天鸣,冰雹降落,星宿 陨坠,龙虎出现,地裂山崩,共四十二件事,而水灾旱灾没有计算在内,灾害没有比现在更厉害的,了。”极力奏陈其时社会弊病十件事,话语多指斥受宠的权贵,权贵愈加痛恨他。恰逢户部尚 书孙交也因正直被权贵抵触,权贵于是假传圣旨命令二人辞职。两京谏官纷纷上章请求让他 们留任,皇上不听从。傅珪归乡三年,御史卢雍称赞傅珪在位有古代大臣风范,家无储蓄,每天 的供给都很困难,请求颁发月廪、岁隶,以体现优礼。又认为傅珪刚正忠实,敢于直言,应当起 用。吏部按照卢雍的话上奏,皇上没有回复。而傅珪正在此时去世,时年五十七岁。嘉靖元年 (1522年),收

    42、录先朝守正大臣,追赠太子少保,谥号文毅。,一、(2019课标全国,1013,19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4题。 商君者,卫之诸庶孽公子也,名鞅,姓公孙氏,其祖本姬姓也。鞅少好刑名之学,事魏相公叔座。 公叔座知其贤,未及进。会座病魏惠王亲往问病公叔曰公孙鞅年虽少有奇才愿王举国而听之 王即不听用鞅必杀之无令出境公叔既死,鞅闻秦孝公下令国中求贤者,将修缪公之业,东复侵 地,乃遂西入秦,因孝公宠臣景监以求见孝公。公与语,数日不厌。景监曰:“子何以中吾君?吾 君之欢甚也。”鞅曰:“吾以强国之术说君,君大说之耳。”孝公既用卫鞅,鞅欲变法,恐天下 议己。卫鞅曰:“疑行无名,疑事无功。圣人苟可以强国,不法

    43、其故;苟可以利民,不循其礼。” 孝公曰:“善。”“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故汤武不循古而王,夏殷不易礼而亡。反古者不 可非,而循礼者不足多。”孝公曰:“善。”以卫鞅为左庶长,卒定变法之令。令行于民期年, 秦民之国都言初令之不便者以千数。于是太子犯法。卫鞅曰:“法之不行,自上犯之。”将法 太子。太子,君嗣也,不可施刑,刑其傅公子虔,黥其师公孙贾。明日,秦人皆趋令。行之十年,秦 民大说,道不拾遗,山无盗贼,家给人足。民勇于公战,怯于私斗,乡邑大治。于是以鞅为大良 造。居五年,秦人富强。孝公使卫鞅将而伐魏。卫鞅伏甲士而袭虏魏公子卬,因攻其军,尽破之 以归秦。魏惠王兵数破于齐秦,国内空,日以削,恐,乃

    44、使使割河西之地献于秦以和。而魏遂去,B组 课标、课标、自主命题省(区、市)卷题组,安邑,徙都大梁。惠王曰:“寡人恨不用公叔座之言也。”卫鞅既破魏还,秦封之於、商十五 邑,号为商君。 (节选自史记商君列传)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会座病/魏惠王亲往问病/公叔曰/公孙鞅年虽少有/奇才/愿王举国而听之/王即不听用鞅/必 杀之/无令出境/ B.会座病/魏惠王亲往问病/公叔曰/公孙鞅年虽少/有奇才/愿王举国而听之/王即不听用鞅/必 杀之/无令出境/ C.会座病/魏惠王亲往问病/公叔曰/公孙鞅年虽少/有奇才/愿王举国而听之/王即不听/用鞅必 杀之/无令出境/

    45、D.会座病/魏惠王亲往问病/公叔曰/公孙鞅年虽少/有奇才/愿王举国/而听之/王即不听用鞅/必 杀之/无令出境/ 2.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缪公即秦穆公,春秋时秦国国君,在位期间任用贤臣,使国力趋强,称霸西戎。,B.汤武即商汤与孙武的并称,他们二人均以善于用人用计、战功赫赫留名于青史。 C.变法是指对国家的法令制度作出重大变革,商鞅变法为秦国富强奠定了基础。 D.黥是古代的一种刑罚,在犯人脸上刺上记号或文字并涂上墨,在刑罚之中较轻。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商鞅投奔秦国,受到孝公赏识。他本是卫国公子

    46、,恰遇秦孝公招揽贤才,于是通过景监见到孝 公,说之以强国之术,孝公与他交谈,数日不觉厌烦。 B.商鞅旁征博引,说服孝公变法。他初步站稳脚跟后,又借历史兴亡来证明改革的必要,劝说孝 公变法,最终孝公赐予他官职,又下达了变法的命令。 C.商鞅厉行法治,秦国太平富强。他铁面无私,不徇私情,无论何人犯法均施以刑罚,国人受此 震慑,全都遵守法令,治安状况改善,民众家给人足。 D.魏国被迫迁都,惠王深表懊悔。魏国战事失利,无奈割让河西之地献给秦国以求和,并迁都至 大梁,惠王感慨说,遗憾的是没有听从公叔座的劝告。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圣人苟可以强国,不法其故;苟可以利民,

    47、不循其礼。 (2)令行于民期年,秦民之国都言初令之不便者以千数。,一、 1.答案 B 本题考查文言文断句的相关知识,重点考查理解文言实词、虚词和文言句式的能 力,体现在探究中理解、掌握祖国语言文字的基本规律的学科素养,增强对祖国语言文化的热 爱。A项,“奇才”作“有”的宾语,二者之间不可断开。C项,“不听用鞅”结构完整,意思是 “不能任用商鞅”,中间不可断开。D项,“举国”修饰“听之”,二者之间不可断开。 2.答案 B 本题考查了解并掌握古代文化常识的能力,体现文化传承与理解的学科素养,弘 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B项,“汤武即商汤与孙武的并称”错。历史上的孙武不是“王”,文中说“汤武不循古而

    48、王”,是指汤武不守古法,却统一了天下,由此可知“汤”指商汤,“武”指周武王。 3.答案 C 本题考查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的能力,体现养成健康情趣与鉴赏品位的 学科素养,培养拓展文化视野、增强文化自觉的价值观念。 C项,“无论何人犯法均施以刑罚”错。文中说太子犯法,“不可施刑,刑其傅公子虔,黥其师公 孙贾”。,4.答案 (1)圣人如果可以使国家强盛,不必效法陈规;如果可以使百姓获利,不必遵守旧制。 (2)法令在民间实行一年,秦人到国都诉说新法不便利的数以千计。,解析 本题考查文言文字词句的相关知识,着重考查文言文的翻译能力,体现语言建构与运用 的学科素养,增进对祖国语言文字的审美体验。 (

    49、1)强国:使国家强盛。故:旧的事物,这里指陈规。利民:使百姓获利。(2)民(第一个):民间。之 (第一个):往,到。初令:新法。 参考译文 商君是卫君妾所生的儿子,名鞅,姓公孙,他的祖先本来姓姬。商鞅年轻时喜欢刑名之学,侍奉 魏国相国公叔座。公叔座了解他的才能,还没来得及向魏王推荐。适逢公叔座病了,魏惠王亲 自去探病。公叔座说:“公孙鞅年纪虽轻,但有特殊的才能,希望大王能把国家大事全交给他。 大王如果不能任用他,就一定要杀掉他,不要让他走出国境。”公叔座死后,商鞅听说秦孝公下 令在全国求贤,想要重整穆公霸业,向东收复失地,就向西入秦,通过秦孝公的宠臣景监求见孝 公。孝公与商鞅交谈,谈了几天仍不知疲倦。景监问商鞅:“你用什么打动了我们的国君?我 们的国君特别高兴!”商鞅说:“我用富国强兵的方法向他进言,他就格外高兴。”孝公任用 商鞅后,商鞅想变法,孝公担心秦人议论自己。商鞅说:“行动上犹豫,搞不成名堂;事业上犹豫, 建不成功绩。圣人如果可以使国家强盛,不必效法陈规;如果可以使百姓获利,不必遵守旧,制。”孝公说:“好。”“

    展开阅读全文
    提示  163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2020年新课标Ⅲ高考语文复习练习课件专题六 文言文阅读.pptx
    链接地址:https://www.163wenku.com/p-358789.html

    Copyright@ 2017-2037 Www.163WenKu.Com  网站版权所有  |  资源地图   
    IPC备案号:蜀ICP备2021032737号  | 川公网安备 51099002000191号


    侵权投诉QQ:3464097650  资料上传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

    163文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