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新课标Ⅰ高考语文复习练习课件专题六 古代诗歌阅读.pptx
- 【下载声明】
1. 本站全部试题类文档,若标题没写含答案,则无答案;标题注明含答案的文档,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2. 本站全部PPT文档均不含视频和音频,PPT中出现的音频或视频标识(或文字)仅表示流程,实际无音频或视频文件。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3. 本页资料《2020年新课标Ⅰ高考语文复习练习课件专题六 古代诗歌阅读.pptx》由用户(小豆芽)主动上传,其收益全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该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请根据预览情况,自愿下载本文。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5.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及以上版本和PDF阅读器,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0年新课标高考语文复习练习课件专题六 古代诗歌阅读 2020 新课 高考 语文 复习 练习 课件 专题 古代 诗歌 阅读 下载 _二轮复习_高考专区_语文_高中
- 资源描述:
-
1、一、 1.答案 C 本题考查古代诗歌鉴赏评价的相关知识,主要考查艺术风格、构思、诗句内容及 意蕴等方面的鉴赏能力,体现健康向上的审美情趣的学科素养,陶冶审美情操。 C项,“诗人透过一扇小窗远距离欣赏这幅画作”错误,诗句“向来万里意,今在一窗间”是把 画作比喻成一扇窗,诗人通过这幅画可以领略到大自然的辽阔。 2.答案 第一问:画中蕴含着诗意,但无法用语言准确表达。 第二问:这幅画意境深远,韵致悠长,令人玩味不已。 解析 本题考查诗歌内容的相关知识,主要考查分析诗句含意及诗人的情感态度的能力,体现 了审美鉴赏与创造的学科素养,提高艺术修养和鉴赏品位。 尾联有陶渊明的“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之意境
2、。“此中”指许道宁的这幅画,“有佳 句”意为有妙语佳句,“断”引申为“尽”。诗人认为,此画作包含浓浓的诗意,蕴含着妙语佳 句,在吟哦之中,激发的诗情远远超出了画作本身,形象地写出了诗人欣赏画作的感受,并对画 作的艺术效果作出了高度的评价。 易错警示 “两防”“两注重”准确解答理解诗句含意题,(1)防止句意理解偏差,注重对关键词的理解 对诗歌内容的理解,要把握诗歌中的关键词,然后通过关键词的意思来整体理解诗歌的意思。 理解句意,不能主观臆断,要结合具体语句进行分析。比如解答上题要重点理解尾联中的“此 中”“佳句”等关键词语的意思。 (2)防止延伸义理解偏差,注重对诗歌的整体理解 把握诗句延伸出的
3、内容,比如诗句体现的人物形象以及表达的思想感情等,要注重从诗歌整体 进行分析。要注意诗歌本身是鲜活的,不能受固化思维的影响,如看到“竹子”“梅花”就想 到“气节”“高洁”,还要看这些描写对象在整首诗歌中所蕴含的情感等。,二、(2018课标全国,1415)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后面题目。(9分) 野 歌 李 贺 鸦翎羽箭山桑弓,仰天射落衔芦鸿。 麻衣黑肥冲北风,带酒日晚歌田中。 男儿屈穷心不穷,枯荣不等嗔天公。 寒风又变为春柳,条条看即烟濛濛。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弯弓射鸿、麻衣冲风、饮酒高歌都是诗人排解心头苦闷与抑郁的方式。 B.诗人虽不得不接受生活贫穷
4、的命运,但意志并未消沉,气概仍然豪迈。 C.诗中形容春柳的方式与韩愈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相同,较为常见。 D.本诗前半描写场景,后半感事抒怀,描写与抒情紧密关联,脉络清晰。 2.诗的最后两句有何含意?请简要分析。(6分),三、(2017课标全国,1415)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后面题目。(11分) 礼部贡院阅进士就试 欧阳修 紫案焚香暖吹轻,广庭清晓席群英。 无哗战士衔枚勇,下笔春蚕食叶声。 乡里献贤先德行,朝廷列爵待公卿。 自惭衰病心神耗,赖有群公鉴裁精。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5分) ( ) A.诗的第一句写出了考场肃穆而又怡人的环境,衬托出作者的喜悦心情。 B.第三句重
5、点在表现考生们奋勇争先、一往无前,所以把他们比作战士。 C.参加礼部考试的考生都由各地选送而来,道德品行是选送的首要依据。 D.朝廷对考生寄予了殷切的期望,希望他们能够成长为国家的栋梁之材。 E.作者承认自己体弱多病的事实,表示选材工作要依靠其他考官来完成。 2.本诗的第四句“下笔春蚕食叶声”广受后世称道,请赏析这一句的精妙之处。(6分),三、 1.答案 BE B项“重点在表现考生们奋勇争先、一往无前”说法错误。古代行军时士卒口 中衔枚,以防喧哗。诗歌的第三句用“衔枚”来形容考生安静的状态,不是写考生的奋勇争 先。E项,诗歌的尾联是作者自谦的话,表现了他对同僚的谆谆嘱托,透露出一种惜才爱才的真
6、 挚感情,也表达了为国选才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不是说作者自己真的体弱多病。 2.答案 用春蚕食叶描摹考场内考生落笔纸上的声响,生动贴切;动中见静,越发见出考场 的庄严寂静;强化作者充满希望的喜悦之情。 解析 这句诗可拆分为“下笔”“春蚕食叶声”两部分,思考两者的联系,可知诗句使用了比 喻的修辞手法,用“春蚕食叶声”来比喻考生下笔写字的声音,以此表现作者的喜悦之情;作者 用“春蚕食叶声”来反衬考场的安静,是动中见静的表现手法。 诗歌赏析 礼部贡院阅进士就试是北宋文学家欧阳修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这首诗写 出他主持礼部考试时,见到考场中英才济济,考试场面寂静、肃穆而充满生气,为朝廷得添新人 而由衷地感
7、到喜悦。从诗中可知,考试时间是在初春时节。首联着力渲染了礼部试院的考场 环境群英毕至,贡院里肃穆幽雅,试院中焚起了香,以消除人多的异味,且能渲染祥瑞肃穆,的气氛。颔联重点描绘考生们答题的情况,考生们大清早就入场了,没有一点喧闹嘈杂之声。 试题发下后,考生们奋笔疾书,一片沙沙沙的声音,好似春蚕在吃桑叶。颈联表明考试意义,诗 人对此景象不禁发出感慨,济济多士,尽是天下英才、国家栋梁。尾联自谦衰病,谆谆嘱托同 僚,作为选拔人才的考官,应当具有慧眼,认真鉴别。诗中说自己老病,精神不济,阅卷、挑选人 才之事要拜托同仁,其实是谦逊之辞。全诗透露出一种惜才、爱才的真挚感情,也表达了要为 国选出良才的责任感和
8、使命感。,四、(2016课标全国,89)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后面题目。(11分) 金陵望汉江 李 白 汉江回万里,派作九龙盘。 横溃豁中国,崔嵬飞迅湍。 六帝沦亡后,三吴不足观。 我君混区宇,垂拱众流安。 今日任公子,沧浪罢钓竿。 注 派:河的支流。长江在湖北、江西一带,分为很多支流。六帝:代指六朝。三吴:古 吴地后分为三,即吴兴、吴郡、会稽。这两句的意思是,当今任公子已无须垂钓了,因为江海 中已无巨鱼,比喻已无危害国家的巨寇。任公子是庄子中的传说人物,他用很大的钓钩和 极多的食饵钓起一条巨大的鱼。 1.诗的前四句描写了什么样的景象?这样写有什么用意?(6分) 2.诗中运用任公子的典故,表达
9、了什么样的思想感情?(5分),四、 1.答案 这四句描写了江水万流横溃、水势浩瀚、气势宏大的景象。作者以此为下文颂扬盛 唐天下一家、国运兴盛积蓄气势,有利于突出诗的主旨。 解析 诗的前四句寓情于景:汉江延绵曲折长达万里,分作九条支流就如同九条巨龙盘踞。江 水四溢,泛滥于广大中原地区,波涛汹涌,迅疾奔流,写出了远去的汉江气势浩大,特别是三、四 句用江水泛滥造成的巨大影响和损失来写前朝国运不兴,为歌颂当下盛世蓄势。 2.答案 作者以水无巨鱼代指世无巨寇,表达了对大唐一统天下、开创盛世伟绩的歌颂; 作者自比任公子,觉得在太平盛世没有机会施展才干,不免流露出一丝英雄无用武之地的失 落。 解析 题目不仅
10、指出了用典的表达技巧,而且还指出具体典故。答题时只要指出用典在主题 情感上的表达作用即可。首先阅读注释,了解任公子的典故。典故中的人、事、物具有比喻 意义:“任公子”代表贤臣良将,“垂钓”指平定叛乱,“巨鱼”比喻危害国家的巨寇,“很大 的钓钩和极多的食饵”喻指费很大的力气。再联系诗歌语境,把握思想情感。六代的帝王沉 寂沦亡之后,三吴已没有了昔日之盛,无足称赏。本朝圣明之君统一天下,垂衣拱手,无为而,治。今天的任公子,已不需要沧海垂钓而罢竿了。然后结合背景,知人论世。当时的唐王朝正 处在开元盛世之时,天下一统,海天清晏。诗中反用“任公子东海钓巨鱼”的典故,来表达作者 江汉宁静、地无巨寇的社会理想
11、。但盛世之下,诗人空有大才却无用武之地,不免徒增伤悲。 诗歌赏析 金陵望汉江为唐代诗人李白的一首五言古诗。诗的前四句“汉江回万里,派 作九龙盘。横溃豁中国,崔嵬飞迅湍”,写出了江水万流横溃、水势浩瀚、气势宏大的景象,切 中题旨,渲染出一派雄壮气象。接着用江水泛滥造成的巨大影响和损失来写前朝国运不兴,为 歌颂当下盛世蓄势。 但诗的后四句“我君混区宇,垂拱众流安。今日任公子,沧浪罢钓竿”,并不是单纯而热烈地歌 颂盛世,在一派祥和安宁之中,也透露出作者英雄无用武之地的淡淡悲哀。诗的感情深沉而表 达稳妥,以江水壮阔的气势来比喻盛唐的国力,贴切得体,从而自然又意蕴丰富地表达出盛世才 子的惆怅。 总之,这
12、首诗以金陵为中心,写眺望汉江远去的感想。全诗情景合一,用典自然,文辞大气,气势 磅礴,最后诗中反用“任公子东海钓巨鱼”的典故,来表达作者江汉宁静、地无巨寇的社会理 想。,五、(2015课标全国,89)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后面题目。(11分) 发临洮将赴北庭留别 岑 参 闻说轮台路,连年见雪飞。 春风不曾到,汉使亦应稀。 白草通疏勒,青山过武威。 勤王敢道远,私向梦中归。 注 临洮:在今甘肃临潭西。北庭:唐六都护府之一,治所为庭州(今新疆吉木萨尔北)。 轮台:庭州属县,在今新疆乌鲁木齐。 1.与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相比,本诗描写塞外景物的角度有何不同?请简要分析。(5分) 2.诗的尾联表达了作者
13、什么样的思想感情?对全诗的情感抒发有怎样的作用?(6分),五、 1.答案 本诗描写的边塞风光并非作者亲眼所见,而是出于想象。从标题可以看出,作者此时 尚处于前往边塞的途中;开头“闻说”二字也表明后面的描写是凭听闻所得。 解析 本题考查诗歌的比较鉴赏。两首诗描写塞外景物的角度明显的不同在于:白雪歌送 武判官归京是实写,写的就是诗人眼前所见之景;发临洮将赴北庭留别是虚写,写的是诗 人出发之前的想象之景。 2.答案 第一问:表现了诗人虽有羁旅思乡之愁,却能以国事为重的爱国热忱。 第二问:使得诗中的思乡之情不至流于感伤,也提升了全诗的格调。 解析 鉴赏思想感情,首先要明确诗句大意,诗歌尾联的大意是:勤
14、于王事不敢嫌道路遥远,只 有在梦中才能偷偷回到家乡。然后通观全诗,把握感情。前六句极言北庭环境的艰苦,最后两 句笔锋一转,表达了诗人虽有勤于王事却思念家乡的矛盾心理,但思想上还是爱国情感占上 风。 易错警示 对诗歌情感的分析,一定要注意两点:一是学会分析景中情、物中情、典中情,确保 大方向的正确;二是要学会多角度、多层面答题,确保答题点不疏漏。,一、 1.答案 D 本题考查古代诗歌鉴赏评价的相关知识,主要考查诗句内容表现手法、情感表达 等方面的鉴赏能力,体现健康向上的审美情趣的学科素养,弘扬正确的价值观。 D项,诗人“不随便接受别人的恩惠,受恩必报”错误,诗句“平生不受等闲恩”没有“受恩必 报
15、”的意思,选项属于无中生有。 2.答案 情感表达:颈联所写场景是作者孤高耿介情怀的形象化表达,可使读者更加直观地 感受到作者的心志。结构安排:舒缓诗歌全篇的节奏,使整首诗歌有委婉从容之致。 解析 本题考查诗歌抒情方式的相关知识,着重考查赏析间接抒情的作用的能力,体现了审美 鉴赏与创造的学科素养,提高艺术修养和鉴赏品位。 首先,题干“与其他各联直抒胸臆的写法不同”提示颈联是间接抒情。其次,颈联“垂纶雨结 渔乡思,吹木风传雁夜魂”,描写了“雨中垂钓”和“风中闻雁”两个脱俗的具体场景,诗人的 情感自然地融在形象的场景中。颈联融情于景,其余各联直抒胸臆,整首诗的结构就比较巧妙, 节奏在颈联处舒缓,使诗
16、歌委婉从容。,二、(2019课标全国,1415)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回答问题。(9分) 插田歌(节选) 刘禹锡 冈头花草齐,燕子东西飞。 田塍望如线,白水光参差。 农妇白纻裙,农父绿蓑衣。 齐唱郢中歌,嘤咛如竹枝。 1.下列对本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诗歌以花鸟发端,通过简练的笔触,勾勒出一幅意趣盎然的美丽画面。 B.诗人举目眺望,能看到远处田埂在粼粼的波光中蜿蜒起伏,时隐时现。 C.诗中写到了农父农妇的衣着,白裙绿衣映照绿苗白水,色调分外和谐。 D.诗的七、八两句通过听觉描写,表现农民们的劳动场面以及愉悦心情。 2.与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相比,这几句诗的语言风格有什么不
17、同?(6分),二、 1.答案 B 本题考查古代诗歌鉴赏评价的相关知识,主要考查对诗句内容及思想情感等方面 的鉴赏能力,体现健康向上的审美情趣的学科素养,弘扬热爱劳动、尊重劳动人民的价值观 念。B项,“田埂在粼粼的波光中蜿蜒起伏,时隐时现”错误,三、四句的意思是“田埂笔直如 线,清水粼粼闪光”。 2.答案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对仗工稳,用典精当,语言雅丽平整;这几句诗则采 用了民歌俚曲的表现手法描写田野风光和劳动场景,语言通俗浅显,清新流畅。 解析 本题考查诗歌语言的相关知识,着重考查比较诗歌语言风格的能力,体现了审美鉴赏与 创造的学科素养,陶冶了艺术情操。 比较两首诗的语言风格,首先要考虑两
18、首诗的诗体特征,然后结合诗句内容具体分析。本诗是 一首古体诗,本题选了其中前八句。一、二句中“花草齐”“东西飞”,五、六句“农妇白纻 裙,农父绿蓑衣”,明白如话,朴素无华,犹如儿歌,和刘禹锡的诗风十分相似。酬乐天扬州初 逢席上见赠是一首格律诗,对仗工整,用语严谨,运用典故,含蓄委婉。,三、(2018课标全国,1415)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后面题目。(9分) 题醉中所作草书卷后(节选) 陆 游 胸中磊落藏五兵,欲试无路空峥嵘。 酒为旗鼓笔刀槊,势从天落银河倾。 端溪石池浓作墨,烛光相射飞纵横。 须臾收卷复把酒,如见万里烟尘清。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这首诗
19、写诗人观看自己已完成的一幅草书作品,并回顾它的创作过程。 B.诗人驰骋疆场杀敌报国的志向无法实现,借书法创作来抒发心中郁闷。 C.诗人把书法创作中的自己想象成战场上的战士,气吞山河,势不可挡。 D.诗人豪情勃发,他在砚台中磨出的浓黑墨汁,也映射着烛光纵横飞溅。 2.诗中前后两次出现“酒”,各有什么作用?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6分),三、 1.答案 D 本题考查对诗歌的赏析能力。该项对“端溪石池浓作墨,烛光相射飞纵横”两句 的理解错误,这两句的意思是:在端砚中研好了浓浓的墨,在烛光映射下我纵情挥笔泼墨。这是 以奋笔疾书来比喻战场拼杀,描绘出了勇士挥刀杀敌、纵横驰骋、所向披靡的情景。 2.答案 第
20、一个“酒”出现在作书之前,诗人把它比喻成战场上的旗鼓,起到酝酿情绪、积 蓄气势的作用;第二个“酒”则用来表现创作完成之后诗人的心理状态,他“如见万里烟尘 清”,似乎赢得了一场战役的胜利,心满意足、踌躇满志。 解析 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意象的能力。回答本题,首先要了解陆游的相关情况:陆游是南宋 的爱国诗人,同时也是有名的书法家,由于胸藏五兵,欲试无路,才会有借酒消愁、作书泄愤的 举动。他诗中的酒,往往无关消遣、无关风雅,而是关联国家之命运。再结合诗歌意境去具体 分析“酒”的作用。第一次出现“酒”的诗句是“酒为旗鼓笔刀槊,势从天落银河倾”,是说 写草书如同行军打仗,书写前喝酒,好似在战场上挥旗打鼓以
21、壮声威;手中的笔好似战士手中的 刀枪,其气势如同银河从天上倾泻而下。第二次出现“酒”的诗句是“须臾收卷复把酒,如见 万里烟尘清”,瞬间就完成草书作品,又端杯饮酒,就像打了一场胜仗,消除了国难,恢复了太平,感觉酣畅淋漓。 诗歌鉴赏 题醉中所作草书卷后是南宋诗人陆游创作的一首七言古诗。此诗写于淳熙 三年(1176)春天,这时诗人正在成都任四川安抚制置使范成大幕府的参议官。头年十月来到 成都,满以为可以通过朋友范成大大展宏图,实现复兴祖国的理想,谁知范成大安于仕宦生活, 无意复兴祖国,这使诗人非常失望。在这种情况下,诗人只好在登高临水、饮酒赋诗、赏花游 宴之中消磨时光;但美酒香花只能让他更加惆怅,只
22、能激起他对祖国更加执着的热爱,从而更为 急切地愿为消灭敌人而施展才华,于是在以作战喻作书的艺术构思中,写下了这首诗。 在这首诗中,诗人以贴切生动的比喻、奇特丰富的想象、新颖别致的构思把扫清万里胡尘的 战斗场面与纯熟精湛的草书艺术高度完美地结合起来。吟咏之间,我们仿佛置身于战场,始而 紧张,继而痛快,最后沉浸在“玉宇澄清万里埃”的狂欢之中。诗人之所以能寄意草书,写得那 样豪迈动人,是因为他有出奇制胜的满腹韬略,有为国建功立业的壮志,有恢复中原的坚定信 念,有北伐金人的迫切要求,一句话,是因为他有满腔的爱国热情。因此,欣赏这首诗时,要紧紧 把握其爱国的主旋律。,四、 1.答案 A 本题考查赏析诗歌
23、的能力。“对精卫辛劳填海的动机感到困惑”错,开篇的发问 流露出作者对辛劳填海的精卫的同情。 2.答案 观点一:同意。这两句诗是精卫坚韧不拔、前赴后继奋斗精神的自我抒发;意为 即使自己在有生之年不能完成移山填海的事业,也希望子孙后代能够继承遗志,填海不止。 观点二:不同意。这两句诗是作者对精卫的同情与崇敬之情的表达;意为移山填海的事业 尚未完成,我愿牺牲生命来帮助精卫,以自己的生命来换精卫的生命。 解析 本题考查评价诗歌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的能力。答“同意”或“不同意” 均可,关键是对“愿我身死子还生”中“子”的理解。一是将其理解为精卫,呼应前面的“飞 多羽折时堕水”,是以作者的口吻表达甘
24、愿牺牲自己以拯救精卫的精神,侧面表达对精卫的同 情和崇敬之情;一是将其理解为精卫的子孙,是以精卫的口吻表达世世代代奋斗不息的坚韧不 拔、前赴后继的精神。,五、(2017课标全国,1415)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后面题目。(11分) 送子由使契丹 苏 轼 云海相望寄此身,那因远适更沾巾。 不辞驿骑凌风雪,要使天骄识凤麟。 沙漠回看清禁月,湖山应梦武林春。 单于若问君家世,莫道中朝第一人。 注 清禁:皇宫。苏辙时任翰林学士,常出入宫禁。武林:杭州的别称。苏轼时知杭州。 唐代李揆被皇帝誉为“门地、人物、文学皆当世第一”。后来入吐蕃会盟,酋长问他:“闻 唐有第一人李揆,公是否?”李揆怕被扣留,骗他说: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