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地理全册知识点归纳汇总.doc
- 【下载声明】
1. 本站全部试题类文档,若标题没写含答案,则无答案;标题注明含答案的文档,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2. 本站全部PPT文档均不含视频和音频,PPT中出现的音频或视频标识(或文字)仅表示流程,实际无音频或视频文件。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3. 本页资料《七年级地理全册知识点归纳汇总.doc》由用户(原创君)主动上传,其收益全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该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请根据预览情况,自愿下载本文。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5.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及以上版本和PDF阅读器,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年级 地理 知识点 归纳 汇总 下载 _一轮复习_中考专区_地理_初中
- 资源描述:
-
1、七年级地理全册知识点归纳汇总第一章地球和地图第一节地球和地球仪一、认识地球的形状和大小(P3中的图1.2) 形状:地球是一个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球体。 大小:表面积=5.1亿平方公里;平均半径=6371千米;赤道周长=4万千米 证明地球是球体的事实:麦哲伦环球航行的成功;地球的卫星照片;月食照片,是地球影子遮挡了照射的阳光,海边看到帆船从远方驶来,总是先看到桅杆。二、地球的模型地球仪 定义:仿照地球的形状,按照一定的比例进行缩小的模型。 意义:可以方便我们知道地球的面貌,了解地球表面各种地理事物的分布。三、纬线和经线(P5中的图1.7) 纬线:与地轴垂直并且环绕地球一周的圆圈。 经线:连
2、接南北两极并且与纬线垂直相交的半圆。 地轴:假想的地球自转轴。 极点:地轴与地球表面的交点。 经线和纬线特点特点纬线和纬度经线和经度形状特征圆,每一条纬线自成纬线圈半圆,两条相对应的经线组成经线圈,把地球平分为相等的两个半球长度特征赤道最长,由赤道向两级逐渐缩短(度数越大,纬线越短)经线长度都相等指示方向东西方向南北方向度数划分(00-900) 赤道纬度00(00纬线)是,是纬度的起始线,从赤道向南、向北各900(00-1800) 本初子午线(00经线)是经度起始线,从本初子午线向东、向西各1800度数变化规律赤道向南、北方向逐渐增大至900赤道向北度数增大为北纬(N)赤道向南度数增大为南纬(
3、S)本初子午线向东、西方向增大至1800(东西经度的分界)本初子午线向东度数增大为东经(E)本初子午线向西度数增大为西经(W)半球划分赤道(00)为界。赤道以北为北半球,赤道以南为南半球200W、1600E为界200W-1600E为东半球,1600E-200W为西半球低纬度为00-300,中纬度为300-600,高纬度为600-900 (回归线和极圈是五带的分界线)四、利用纬网定位(1)经纬网:地球仪上,经线和纬线相互交织形成经纬网。(2)经纬网定位:地球表面任意一点的经纬度位置都可以用经过该点的经线和纬线的度数来表示。(经线指示南北,纬线指示东西) 注明东西经南北纬(0度纬线、0度经线、18
4、0度经线不需要代号)。第二节 地球的运动一、地球的自转(1)地球自转:地球自转是指地球绕着地轴的旋转运动。自转方向为自西向东。从北极上空观察呈逆时针方向自转,从南极上空观察呈顺时针方向自转。(北逆南顺)地球自转一周为一天。(2)地球自转产生的现象:昼夜更替(晨昏线) 时间差异:东边时刻早,西边时刻晚。日月星辰的东升西落。二、地球的公转(1)地球公转:地球公转指地球围绕太阳的运动。公转时地轴是倾斜的。公转方向为自西向东;公转一周是一年。(2)地球公转产生的现象a、昼夜长短的变化 :二分日昼夜平分,夏至日昼最长夜最短,冬至日昼最短夜最长。每年太阳直射点总在南北回归线之间往返移动。在南北回归线上,太
5、阳每年直射一次;在南北回归线之间的地区,太阳每年直射两次。b、五带的划分热带:南、北回归线之间,终年炎热,有阳光直射现象,无极昼极夜。 北温带:北回归线与北极圈之间,四季变化明显,无阳光直射,无极昼极夜。南温带:南回归线与南极圈之间,四季变化明显,无阳光直射,无极昼极夜。北寒带:北极圈以北,终年寒冷,无阳光直射现象,有极昼极夜。南寒带:南极圈以南,终年寒冷,无阳光直射现象,有极昼极夜。c、四季变化根本原因:地球在公转时,地轴倾斜且空间指向保持不变。地球在公转轨道的不同位置,表面受太阳照射的情况不完全相同,形成了春、夏、秋、冬四季。(南、北半球季节相反)季节月份成因北春 南秋3、4、5秋分日前后
6、一段时间,地面获得的太阳光热比夏季少,比冬季多,分别形成春季北夏 南冬6、7、8夏至日前后一段时间,地面获得的太阳光热较多,形成夏季北秋 南春9、10、11秋分日前后一段时间,地面获得的太阳光热比夏季少,比冬季多,分别形成秋季北冬 南夏12、1、2冬至日前后一段时间,地面获得的太阳光热较少,形成冬季二分二之日节气日期直射点纬度北半球昼夜长短南半球昼夜极昼极夜春分3.2100(赤道)全球昼夜平分全球昼夜平分夏至6.2223.50N(北回归线)昼长夜短昼短夜长北极圈及其以北极昼南极圈及其以南极夜秋分9.2300(赤道)全球昼夜平分全球昼夜平分冬至12.2223.50S(南回归线)昼短夜长昼长夜短南
7、极圈及其以北极昼北极圈及其以北极夜春分至秋分3.21-9.23北半球昼夜纬度越高昼越长昼夜纬度越高昼越短北极周围极昼南极周围极夜秋分至春分9.23-3.21南半球昼夜纬度越高昼越短昼夜纬度越高昼越长北极周围极夜南极周围极昼 第三节地图的阅读一、地图三要素(1)比例尺比例尺:表示图上距离比实际距离缩小的程度。比例尺图上距离/实地距离(换算时注意单位统一)a、表示方式:数字式,例如:1:5000. 文字式,图上一厘米代表实地距离5000厘米,即50米。线段式 1千米=10万厘米=100000厘米(1后面5个0)b、比例尺大小比较:比例尺是一个分数,分数值的大小就是比例尺的大小分子相同,分母越大,比
8、例尺越小;分母越小,比例尺越大,如1/100001/100000。c、比例尺大小与实地范围的关系:比例尺小表示范围大内容简单; 比例尺大表示范围小内容详细(2)方向:一般方法:上北下南,左西右东。指向标法:指向标的箭头指向北方。经纬线定向:经线指示南北方向;纬线指示东西方向。(读地图方向时,先看有无指向标或经纬网,既无指向标,又无经纬网时,才按“上北下南,左西右东”原则定方向) (以极地为中心经纬网图中方向的判定:1、根据极点判断南北方向,从北极看,所有经线都指向正南方向 2、从南极看,所有经线都指向正北方向 3、根据地球自转方向判断东西方向,顺着地球自转方向为东,逆着地求自转方向为西。)(3
9、)图例:熟悉常用图例第四节地形图的判读一、海拔与相对高度海拔:地面某个地点高出海平面的垂直距离。相对高度:某个地点高出另一个地点的垂直距离。二、 等高线与等高线地形图三、 在地图上,把海拔相同的各点连接成线,就是等高线。用等高线表示地形的地图,叫等高线地形图。等高线地形图中每两条相邻等高线的高差称为等高距。(1)等高线的特征:等高线都是闭合曲线。等高线上的高度为海拔,单位是米。同一条等高线上的各点海拔相等。(同线等高)同一等高线地形图,只有一个等高距。(同图等距)同一幅图中,除陡崖外,表示不同高度的等高线不相交。地势越高,数值越大;地势越低,数值越小。在同一幅等高线地形图上,等高线越密集,坡度
10、越陡,特别是山区,地图上的等高线非常密集;等高线越稀疏,坡度越缓。(2)、识别等高线地形图上的山峰、山脊、山谷、鞍部、陡崖等。山峰:等高线闭合,数值从中间向四周逐渐降低。山脊:等高线的弯曲部分向低处凸出。山谷:等高线的弯曲部分向高处凸出。(高谷低脊)河流在山谷中形成陡崖:多条等高线重叠在一起。鞍部:两组表示山峰的等高线之间的区域。(3)、识别等高线地形图上五种地形类型盆地:等高线闭合,数值从中间向四周逐渐升高。平原:海拔较低(500),峰峦起伏,坡度陡峻丘陵:海拔不高(200-500),坡度和缓高原:(500)内部和缓,边缘陡峭.(4) 分层设色地形图中,绿色表示平原,蓝色表示海洋,白色表示冰
11、川(5)地形剖面图是能够更直观表示地面上沿某一方向地势的高低起伏第二章、海洋与陆地第一节 大洲和大洋一、海陆分布:A、海洋占地球表面积的71,陆地占地球表面积的29。(七分海洋,三分陆地)B、世界海陆分布很不均匀,陆地主要分布在北半球、东半球;海洋主要分布在南半球、西半球。在任何等分的半球中,海洋面积都比陆地面积大二、七大洲和四大洋的地理分布和概况大陆:面积广大的陆地,共有六块大陆:亚欧、北美、南极、非洲、南美和澳大利亚大陆。岛屿:面积较小的陆地,四面环水的陆地。如台湾岛、格陵兰岛(世界最大的岛屿)。半岛:陆地伸进海洋的凸出部分,如阿拉伯半岛(世界最大的半岛)、印度半岛。大洲:大陆与它周围的岛
12、屿,如亚洲、大洋洲。海峡:沟通两个海域的狭窄通道(马六甲海峡、直布罗陀海峡、霍尔木兹海峡 、白令海峡)(a) 七大洲:(面积从大到小)亚洲、非洲、北美洲、南美洲、南极洲(南极洲:是世界上纬度最高、跨经度最广的大洲。)、欧洲、大洋洲。(亚非北南美,南极欧大洋)(b)四大洋: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北冰洋纬度最高,跨经度最广)(c)洲界:亚洲与欧洲:乌拉尔山脉-乌拉尔河- 里海-大高加索山脉-黑海-土耳其海峡亚洲与非洲:苏伊士运河-红海 亚洲与北美洲:白令海峡 北美洲与南美洲:巴拿马运河 四、 海陆变迁:(1)海陆变迁的原因自然原因:地壳的变动和海平面的升降(主要原因)。人为原因:人类活动
13、,如填海造陆等。(2)海陆变迁的证据:喜马拉雅山中的海洋生物化石(海洋变陆地);台湾海峡海底的古河流遗迹(陆地变海洋)。(3)板块构造学说a.由岩石组成的地球表层并不是整体一块,而是由板块拼合而成。全球大致划分为六大板块(太平洋板块、亚欧板块、非洲板块、印度洋板块、美洲板块、南极洲板块)和若干小板块,(*太平洋板块基本全是海洋,即太平洋;印度洋板块除有印度洋外,还有澳大利亚大陆、印度半岛、阿拉伯半岛。)b.板块在不断地运动着。板块内部地壳比较稳定;板块与板块交界的地带,地壳比较活跃,多火山、地震。世界两大火山地震带是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地带和地中海一喜马拉雅火山地震带。c.在板块交界处,两个板块发
14、生张裂,常常形成裂谷或海洋;两个板块发生碰撞挤压,常形成山脉。(4)板块构造理论解释地理现象a.红海面积在扩大: 红海位于印度洋板块与非洲板块的交界地带,发生张裂运动,不断扩张。b.地中海面积在缩小:地中海位于亚欧板块与非洲板块的交界处,碰撞挤压。c.喜马拉雅山的形成:喜马拉雅山位于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的交界处,碰撞挤压,地表隆起抬升d.日本地震频繁:日本位于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上,地处亚欧板块与太平洋板块的交界地带,地壳比较活跃,多火山、地震。*阿尔卑斯山(欧洲):位于亚欧板块与非洲板块交界处,碰撞挤压,地表隆起抬升。喜马拉雅山(亚洲):位于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交界处。科迪勒拉山系(美洲):太
15、平洋板块与美洲板块、南极洲板块交界处,碰撞挤压,地表隆起抬升。第三章 天气与气候 第一节 多变的天气一、天气和气候概念和区别:概念特点天气某个地方短时间内发生的阴、晴、冷热等变化多变、不稳定气候某个地方多年的天气平均状况。相对稳定二、在卫星云图上,白色通常表示云雨区,蓝色表示海洋,绿色表示陆地。三、空气污染指数反映了空气被污染的程度,指数越大,空气被污染的越严重。0-50 优 51-100 良 101-200 轻度污染 201-300 重度污染 300以上 重度污染四、天气符号的识别:(七年级上册P68)第二节 气温的变化与分布1、气候的两个要素:气温和降水。2、一天中的最高气温出现在14时左
16、右,最低气温出现在日出前后。 一年中,北半球气温,大陆上7月最高,1月最低;海洋上8月最高,2月最低,南半球,正好相反3、世界气温的分布规律: 等温线大致和纬线平行,南北半球的等温线较平直的是南半球,原因海洋面积广阔 世界气温由低纬度(赤道)地区向高纬度(两极)地区逐渐降低。影响气温分布的重要因素是纬度。 同纬度的陆地和海洋,气温不同(不同、相同) a夏季气温,陆地高,海洋低;b 冬季气温,陆地低,海洋高。 气温随着海拔的升高而降低,据观测,大致海拔每升高100米,气温约下降0.6 。4、 最炎热的大陆是非洲,最寒冷的大陆是南极洲。第三节 降水的变化与分布1、 降水的三种主要类型:对流雨、地形
17、雨、锋面雨。地形雨迎风坡降水多,背风坡降水少。 世界“雨极”是乞拉朋齐,其降水类型属于地形雨。世界“干极”是阿塔卡马沙漠2、世界降水的分布规律:赤道附近降水较多,两极地区降水较少;由赤道往两极,总的趋势是年降水量逐渐减少。在中纬度(相当于温带)地区,沿海地区降水多,内陆地区降水少。南北回归线附近,大陆的东岸降水多,大陆的西岸降水少。通常情况下,山地的迎风坡降水多,背风坡降水少。3、气温年较差最热月平均气温最冷月平均气温第四节 世界的气候1、世界主要气候类型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有:海陆位置、地形地势、纬度位置。1、世界气候类型的判断:八字真言:以温定带以水定型根据气温月份分配判定所在半球:若最高温
18、出现在7、8月,最低温出现在1、2月,可判定为北半球;若最高温出现在1、2月,最低温出现在7、8月,则判定为南半球。根据气温数值判定气候带: 热带型亚热带型温带型寒带型气温指标最冷月气温最冷月气温最冷月气温0最热月气温15015最热月气温1510、依据年降水量确定具体气候类型降水类型全 年 降 水 特 点气 候 类 型全年多雨型2000mm热带雨林气候全年少雨型125mm热带沙漠气候夏季气温较高且季节变化很大温带大陆性气候降水少,多云雾,全年低温极地气候全年均匀型全年各月降水均匀热带雨林气候(全年躲雨)和温带海洋性气候(全年湿润)夏季多雨型降水集中于夏季有热带草原气候;热带、亚热带、温带季风气
19、候(雨热同期)冬季多雨型冬季温和多雨地中海气候2、世界的气候类型及其分布(全年高温多雨)(全年高温,分干湿两季)(全年高温,分旱雨两季)(全年高温少雨)(夏季高温多雨, (夏季高温少雨, (全年温和湿润 ) (夏季高温多雨, (冬冷夏热,温差大,冬季温和少雨) 冬季温和湿润 ) 冬季低温少雨) 降水少集中夏季)3、世界的气候类型分布a热带雨林气候:主要分布在赤道附近,如亚马孙平原(热带雨林气候面积最大)、刚果盆地和马来群岛等地。 气候特征是全年高温多雨 b热带草原气候:主要分布在热带雨林气候的南北两侧,以非洲的热带草原面积最为广大。气候特征是终年高温,一年有明显的干湿两季 c热带季风气候:也分
20、布在热带雨林气候的南北两侧,主要分布在印度半岛和中南半岛。气候特征是全年高温,一年有明显的旱雨两季 d热带沙漠气候:主要分布在南北回归线经过的内陆地区以及大陆的西岸地区,以非洲北部的撒哈拉沙漠地区最为广大。气候特征是终年高温少雨 e亚热带季风和湿润气候:主要分布在中国东南部、美国东南部、巴西的东南部和澳大利亚东南沿海。气候特征是冬季温和湿润,夏季高温多雨 f地中海气候:主要分布在南北纬3040的大陆西岸,以地中海最为典型。气候特征是冬季温和多雨,夏季炎热干燥.雨热不同期.g温带季风气候:主要分布在中国的东北、俄罗斯的东南、朝鲜半岛和日本北部。气候特征是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 h温带海洋性气
21、候:主要分布于欧洲西部大西洋沿岸,气候特征是全年温和湿润。 i温带大陆性气候:主要分布在亚欧大陆和北美大陆内部,气候特征是冬冷夏热,干旱少雨.j寒带气候:主要分布在极圈以内。气候特征是终年严寒,降水稀少。k高原山地气候:分布在海拔较高的高山、高原地区,如青藏高原、安第斯山脉,气候特征是气候垂直变化明显,终年寒冷第四章 居民与聚落第一节 人口与人种1、世界人口增长特点:在1800年以前,人口增长得相当缓慢;以后,世界人口进入快速增长时期。到2011年,世界人口总数突破70亿。2、人口增长速度加快的原因:生活和医疗水平的提高,婴儿死亡率不断降低。3、人口的自然增长主要由出生率和死亡率决定的。 人口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