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签 分享 收藏 举报 版权申诉 / 164
上传文档赚钱

类型中考语文冲刺基础知识大全+模拟题精讲.docx

  • 上传人(卖家):原创君
  • 文档编号:3586105
  • 上传时间:2022-09-21
  • 格式:DOCX
  • 页数:164
  • 大小:1.14MB
  • 【下载声明】
    1. 本站全部试题类文档,若标题没写含答案,则无答案;标题注明含答案的文档,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2. 本站全部PPT文档均不含视频和音频,PPT中出现的音频或视频标识(或文字)仅表示流程,实际无音频或视频文件。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3. 本页资料《中考语文冲刺基础知识大全+模拟题精讲.docx》由用户(原创君)主动上传,其收益全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该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请根据预览情况,自愿下载本文。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5.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及以上版本和PDF阅读器,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关 键  词:
    中考 语文 冲刺 基础知识 大全 模拟 题精讲 下载 _模拟试题_中考专区_语文_初中
    资源描述:

    1、中考语文冲刺基础知识大全+模拟题精讲目 录第一讲 一道题讲完散文阅读六大题型 1第二讲 散文阅读之主旨情感题 9第三讲 小说阅读之情节分析题 16第四讲 小说阅读之人物与环境类题型 31第五讲 记叙文写作之审题立意 43第六讲 记叙文写作之谋篇布局 48第七讲 文言文虚词实词精讲 55第八讲 文言文句法、翻译和断句 76第九讲 文言文阅读(上) 91第十讲 文言文阅读(下) 96第十一讲 课内古诗词鉴赏高频考点巩固 102第十二讲 中国古代文化常识 115第十三讲 中考必考名著阅读精讲 128第十四讲 成语辨析与病句辨析 133第十五讲 中考语文模拟题精讲(上) 149第十五讲 中考语文模拟题

    2、精讲(下) 157一道题讲完散文阅读六大题型第一讲一、经典题型水银花开的夜晚迟子建猫冬让北方人筋骨疲弱,所以当积雪消融,埋藏在雪下的枯草出狱似的,瑟瑟缩 缩地出现在阳光下时,人们以为摸到春天的触角了,奔向户外的漫步者不在少数。寒 风虽是强弩之末,但威力尚存,我不幸被击中,有一日傍晚从江畔回来,咳嗽流涕, 身上阵阵发冷。我便取放在玄关托盘上的体温计, 想看看自己是否发烧。我取体温计的时候,不慎将外壳的护帽朝下,这一竖不要紧,由于对接处咬 合不严,护帽叛徒似的落地而逃,将体温计彻底出卖了, 它随之坠落, 摔成两截。它这一跌, 我家的黑夜亮了。从玻璃管内径流溢而出的水银, 魔术般地分裂成大大小小的珍

    3、珠状颗粒, 像一带雪山 巍峨地屹立在我面前。我先是拿来一块抹布擦拭,以为它们会像水滴一样,迅速被吸附, 岂料它们欢欣鼓舞地一分二、二分三、三分四地遍撒银珠, 泻地水银非但未少,反而如满天繁星, 在白桦木地板上,朝我眨眼。它们近在咫尺,却仿佛远在天边,不可征服。 我少时数理化不灵光,对水银的了解,竟来自当时广为流传的一本小人书一 块银元,主要情节围绕一块银元展开,写了穷人的苦, 地主的恶, 其中最让人惊 悚的情节,是一个地主婆死了, 她的儿子竟让一对童男童女为他老娘殉葬。他们 给童男童女灌注了水银。故事浓墨重彩的是那个身世凄惨的童女,在出殡的行列 中,她端坐在莲花上, 手持一盏纱灯,双目圆睁,虽

    4、死犹生。她的亲人在路旁声声 唤她, 可她无法应答了。那个画面给我幼小的心灵,带来了浓重的阴影, 恨地主, 也恨水银。水银是毒蛇, 它要了如花似玉的姑娘的命!我们在日常生活中能接触到水银制品,除非是在镇卫生所。我那时感冒了,发烧 了, 抗拒去卫生所, 骨子里是恐惧水银体温计。总觉得我的腋窝藏着火苗, 会将爆竹似 的它引爆。它灿烂了, 我就黑暗了。体温计是恶魔, 这在看过一块银元小人书 的同学心中,根深蒂固。以至于我们憎恨一位班主任老师时,私下议论要是小人书 中被灌注了水银的是她, 而不是那个女孩,该有多好。好像我们真的掌握了水银, 都会沦为施恶的地主婆的儿子。这位班主任是我们的语文老师, 她中等

    5、个,微胖, 圆脸上生满雀斑,厚眼皮, 眼睛不大, 但很犀利。她不是本地人,住在学校的板夹泥宿舍里。因为没有食堂, 她得自己弄吃的,所以我常在清晨去生产队的豆腐房买豆腐时遇见她。因为怕她, 又因为豆腐房总是哈气缭绕, 人在其中如在雾里, 面目模糊, 我假装没看见她, 溜 之乎也。我们为什么怕这位老师呢?她严厉起来不可理喻。她有一杆长长的教鞭,别的 老师的教鞭只在黑板上跳舞,她的教鞭常打在学生手上。期中期末考试总成绩不及 格者,是她惯常教训的对象。她会让他们伸出手来,这时她的教鞭就是皮鞭了, 抽1向落后生。痛和屈辱,让被打的同学哇哇大哭。这种示众的效果,倒是让所有的学 生不甘落后,刻苦学习了。但大

    6、家心底对她还是恨的, 她头发浓密,梳着两条粗短 的辫子,我们背地就说她带着两把锅刷;她脸上的雀斑,被我们说成耗子屎;她擦 黑板上红红白白的字时,粉笔擦不慎碰着脸,成了大花脸,我们在底下偷着乐, 没 一个提示她的。她离开我们小镇,似乎没有任何预兆。突然有一天,她要调到黑龙江东部的一个小城去, 说是她恋人在那儿, 是去结婚。这时我们才意识到她是一个女人,是个 有人惦念的人。她要离开了,按理说我们是奴隶得解放了,该同声庆祝的,可大家突然都很沮丧, 因为她一点狠劲都没了。她带着偿还之意,将自己所用之物, 分给常遭她鞭打 的人,那多是家庭困难的同学,我听说的就有书本、衣物、脸盆。在她走前,有天 我在小卖

    7、店碰见她, 她还买了一双雨靴送我。从此后她离开的风雨时刻,穿着雨靴 走在泥水纵横的小路上, 总会想起她。而她带我们拍的合影, 成了同学们最美的珍 藏。四十多年了,我没有她的任何消息,也极少想起她来。但水银泄地的这个夜晚,也过了半百之岁的我,却很热切地思念起她来。不知她是否还在她当年嫁过去的小 城。按她的年龄,应是儿孙满堂,颐养天年了。我不知当年的这位班主任老师的长辈, 是否有出自旧学堂的,她的一些教育方式,私塾痕迹明显,教育为主,体罚为辅,在今天可能会遭到众口一词的谴责。但试想在 上世纪七十年代一个荒僻的山镇,一个有抱负的教师,面对着一群天性顽劣的野孩子, 她最直接有效的教书育人方式,也许就是

    8、恩威并施。她用教鞭打了那么多孩子,可没 一个因之受伤,可见她心里是有轻重和尺度的; 当她把砖头抛向你,让你蹭掉手上的 皴时, 尽管你满心不快,但至少让你从此后注意个人卫生,时常用温水泡手,让它们 散发出我们那个年龄的手, 本该有的鲜润光泽。再回到体温计碎裂的那个夜晚吧。我关了厅里的灯,打算回卧室休息一下。借着卧室的微光,我突然发现刚清理过的地板上,仍有水银珠一闪一闪的。我不相信, 取了手电筒照向那里。呵呀, 这分明是一个微观花园么,我发现了无数颗更加细小 的水银珠粒,在白桦木地板的表面和缝隙,花儿一样绽放着。这不死的花朵, 实难相送,那就索性不送,我不相信就凭它们,会让我性命堪忧将其当花来赏又

    9、如何!权当它们是腊梅的心,是芍药的眼,是丁香的小袄, 是莲花的罗裙!因为在黑夜面前,所有的花朵都是无辜的。(选自文汇报有删改)第一部分:要点概括题(六) 设题角度: 散文的内容1(1) 根据全文, 概括作者对于水银的认知经历了哪三个阶段?作者写对水银认知的变化有何用意?(6 分)(2) 纵观全文, 作者对老师的情感经历了怎样的变化过程, 请简要概 括分析。(6 分)2第二部分:结构思路题(一) 设题角度: 散文标题2.本文以“水银花开的夜晚”为标题,有哪些好处?请结合作品简要分析。(6 分)(二) 设题角度: 插叙的作用3.从全文看, 作者在文中第三段插入一块银元这本小人书的故事内容,有何作用

    10、?请结合全文说说你的理解。(四) 设题角度: 散文的结尾4.请结合全文, 说说文章最后一段话的作用。(6 分)(九) 设题角度: 散文的构思5.散文以“水银”为中心谋篇布局, 这样安排有什么好处?请简要说明。(5 分)(十) 设题角度: 散文的详略安排6.(1) 文章在记叙水银花开的夜晚时, 为什么还用大量笔墨来写回忆?请结合作品简要分析。 (5 分)(2) 本文题目是“水银花开的夜晚”,但班主任着墨很多, 这是否矛盾?为什么? 请结合文本分析。第三部分:词句含义题(五) 设题角度: 重要句段的含义艺术特色7.(1) 请赏析文中划线的句子。(2 分)3(2)结合上下文, 请赏析文中划横线的句子

    11、。(3 分)(3) 如何理解文章结尾“在黑夜面前,所有的花朵都是无辜的”这句话的 含义?请结合作品谈谈你的看法。(6 分)第四部分:形象分析题(三)设题角度: 人物形象8.文章在刻画班主任形象时,突出了她哪些性格特征?请简要分析。(5 分)第五部分:表达技巧题(七) 设题角度: 散文的艺术特色9.(1) 想象大胆奇特而又自然贴切是迟子建散文的一大特色, 本文是如何体 现这一特色?(6 分)(2) 有人说迟子建的这篇散文“充满温情而富有诗意”,请结合作品简要 分析。 (6 分)(十一)设题角度:散文的人称分)10.散文中“我”与“她”两种叙述人称交织穿插,这样叙述方式有什么好 处? 请结合作品简

    12、要分析。(6第六部分:主旨情感题(八) 设题角度: 散文物象分)11.“水银花”是本文构思的关键。作者为何从“水银花”想到儿时的班 主任, 两者有何相似之处?其中蕴含的作者的何种情感与态度?请结合全 文进行分析。 (6二、课后练习【一】4第一个告诉你下雪的人有没有人告诉你, 下雪了?大片大片的雪花, 像白色的羽毛从天空飘然落下。霎时间, 山峦、田野、村 庄、小路都陷入白色的忧郁。可是对于孩子,这白色永远是快乐的。那是一场罕见的大雪,一夜之间就把 村庄包装成了童话世界。童话世界里怎么少得了我们这些可爱的小精灵呢!清晨起来,房门已经被大雪封住了,母亲正拿着一把小铁锹从门缝处一点一 点把雪挖开,慢慢

    13、开辟出一条小路来。我和妹妹也陆续穿好了棉袄棉鞋,戴上了帽 子手套,跑到院子里和母亲一起“扫雪”,那是最愉悦的劳动。与其说是在帮母亲, 不如说是在给母亲添乱,母亲前脚刚扫出来的小道,我们打闹着, 又把雪扬得到处 都是。可是母亲并不恼, 笑呵呵地看着我们, 任凭我们在纯洁的雪里“胡作非为”。树上、房顶、鸡舍、草棚, 闪着亮晶晶的银光, 在与红目的交相辉映中分外 妖娆。妹妹欢快地跳着, 和我一起堆雪人我们用瓶盖做眼睛,用红辣椒做鼻子, 而我总怕小雪人会冷,心疼地把自己脖子上的红围巾摘下来给它围上。一会儿, 我 们的新伙伴就伫立在庭院里,真是可爱极了!这时,母亲已经做好了早饭,开个门 缝对着我们高嘁:

    14、“吃饭啦吃饭啦”我和妹妹好像都没有听见,磨磨蹭蹭谁 也不愿意回屋。广阔苍穹, 母亲是见证这份快乐的唯一观众,望着她的两个白雪公 主,母亲的微笑是甜的。洁白的雪花舞动着我童年的快乐, 也翩飞着我少年的轻狂。初三那年寒假, 我和同学们约好去县城的书店买些参考书, 早上临出门时母亲就叮嘱我穿那件厚 一点的棉衣,可是少女的我是爱美的,怎么能把自己变成臃肿的面包? 没想到从县 城回来时就下起了大雪,汽车晚点了两个多小时,当我背着书包又冷又饿走回家 时, 看见母亲像一座白色的雕像立在门口,睫毛上沾满了霜白,连眨一下眼睛似乎 都能发出吧嗒吧嗒的声响。那天我吃饱喝足就有了精神,母亲却病例了,高烧 40。 至今

    15、我都不知道母亲那天在家门口迎着风雪, 望着我回来的方向站了多久。多年以后,我也成为一位母亲。我的孩子和我一样热爱这北方的大雪。春节,我带着孩子回老家。当我们像雪花一样从远方匆匆赶来, 哒哒的马蹄 声溅起一地飞雪,朵朵如花。那一天,村庄如故, 母亲却白发如雪。年迈的母亲依然站在自家的门口张望着、等待着。仿佛这几十年来,一直站 在这里,从未离开过。母亲这几天一直念叨着:“要下大雪了,也不知道通不通车。” 母亲是不看天气预报的,但每一次比天气预报还要准确。慢慢我才知道, 原来是母 亲的老寒腿,每次下雪前都会疼。母亲的一生几乎都是在劳动中度过的。夏天她忙着菜园子、庄稼地;冬闲时 她忙着给人做衣服补贴家

    16、用。东北的冬天天寒地冻,上世纪七八十年代我们家住的 是简阳,茅草房,虽然窗户外面钉上了塑料布,门上也安上了棉布帘, 但墙壁上还 是会结霜, 四处透风。母亲长时间坐在靠南墙的缝纫机旁做活, 两条腿不知不觉中 就得了风湿病。母亲腿疼是从来不对我们说的,粗心的我们怎么会知道母亲的展病 这般严重!雪花落在村庄, 落在四野,也落在我隐隐作痛的心里。这个世界因为有雪,风景如此美丽,空气如此清新, 步子变得轻快,更魂得 到了洗涤。雪, 如母亲的爱, 时刻安抚我这颗烦躁的心, 让我活得简单快乐,就像 一朵雪花吹开了另一朵雪花的春天。传说,第一个告诉你下雪的人是最爱你的人。我相信这个美丽的传说,因为5母亲就是最

    17、好的例子。电话嘀铃铃响了, 是母亲在叮嘱我,要下雪了, 记得多穿点 儿衣服一母亲的老寒展又在播送天气预报”了。我诺诺地应着,却透过那场激将到来 的雪, 看到了母亲的疼痛。如果可以,我多愿意让自己变成一贴温暖的膏药,般在她所有疼痛的关节。 (选自文苑 经典美文2017 年第2 期, 有删改)1本文写了母亲的哪几次“等待”?请简要概括。(3分)2结合语境, 品味下列句子,回答括号中的问题。(4 分)可是母亲并不恼, 笑呵呵地看着我们, 任凭我们在纯洁的雪里“胡作非为”。(句中 的加点词有什么表达效果?)至今我都不知道母亲那天在家门口迎着风雪, 望着我回来的方向究元站了多久。 (这句话表现了“我”此

    18、时怎样的心理?)3有人说第段不可或缺,也有人说纯属多余,你的看法如何? 请说明理由。(3 分)4文中的“雪”意重丰富, 请联系全文谈谈你的理解。(5 分)【二】【2018河北】回忆齐白石先生我从小学戏, 没有读过书。一九五 O 年与书香门第的后生吴祖光结婚。后来,我成为齐白石老先生的干女儿。齐老常常手把手教我画画,他还教导我:“搞 艺术也是表现自己, 就如我画画、你唱戏,道理都一样: 讲骨气, 讲正义, 有勇 气,最重要的都是表现自己。”我因演出繁忙,不可能在画画上画出成绩来。但我在演戏上,是遵照齐老的教导做的,在舞台上我挺胸抬头唱戏, 面向观众。我演的节目, 创造的人物, 大都是一些争取自由

    19、、有正义感、有反抗精神的古今女性。如刘巧儿中的刘 巧儿,杨三姐告状中的杨三姐等。放开手画画, 挺起胸唱戏,这是我向齐老学 画得到的最珍贵的启示。有一天, 裱画家刘金涛陪我去齐老家学画画,恰好齐老一人在家。金涛兄说:“金涛齐老可要好好教干女儿画画了。”齐老让金涛铺好纸, 高兴地把我叫到 他身边,手里拿着一支笔:“来吧,画一张。”我心想:“做艺术家就不能退后,这 也算是第一课。”于是我接过笔, 放开了手,大甩笔画了一个小兔。齐老高兴得像 孩子:“好!好!这个小兔画得有神, 就是嫩了点, 好! ”稍微停顿了一下, 他接 着说:“我是看看凤霞有没有胆子。画画的敢甩笔杆子,当伙计的敢端盘子, 唱曲6的敢

    20、扣弦子,当裁缝的敢下剪子。凤霞有胆子,有艺术家的气魄!”齐老是很重情义的。记得他过九十大寿,我跟金涛兄去给他拜寿,他领着 我们来到后院, 我看到北面墙上有个小洞,里边有一个牌位, 写着“贤妻宝珠灵 位”。齐老默默鞠躬,我当然也照着做了。齐老严肃地指着灵位说:“这是你娘的 灵位, 我每天都要来看她,她跟我只是受罪了,没有享过福。”齐老说着眼睛湿润 了。我感觉到齐老的感情是非常深得,平时几乎不流露。齐老对看门的老尹很严格,可是也不亏待他。齐老说:“对佣人要宽厚, 有 好处。”老尹为人善良, 老是拿着笤帚不停地打扫。齐老不给他工钱,每月给他画 张画, 有时为了奖励,给他多画一张,老尹就知足了。因此,

    21、 祖光去齐老家,老 尹总喜欢挽着祖光, 去他的小门房看看齐老给他的画,他手里真有好画。祖光从 老尹手里买了不少画。老尹对金涛说:“吴祖光大方,我说多少钱从不少给, 有时 多给了还不让找钱。”齐老不只对老尹这样,无论对谁,都一律同等对待。齐老在生活中始终保持着他当木工时的朴素习惯。有一次, 金涛兄和我陪 齐老吃饭, 一位梳着圆头的女佣人为老人端上一些饭菜, 一盘豆豉辣椒,一碗腊 肉素白菜汤,都是些小盘小碗。金涛兄吃完, 小声对我说:“我没有吃饱。”但我 吃了两碗饭,喝了一碗汤,急着要看齐老画画。齐老对秘书武大姐和我说:“你们 就是不考虑金涛是爱吃的人,我的小女儿凤霞吃什么都行,今天金涛肯定没吃

    22、好,下次请您去曲园吃。”齐老有很多学生, 老人画画时大家都围在一边看,老人一声不响闷头画。 可是在大家不在的时候, 他就边画边传授我如何用笔,如何调色, 如何心里要有 实物, 手上才能疏能跑车、密不透风,画出实物的神采来,画得不像不要紧,可 一定要神似。他还说:“你毕竟不是在照相,你是根据实物,经过你的画笔, 再创 造出你所想象的神采,这才叫艺术品的神韵, 原封不动画出的桃子是匠气作品, 要琢磨怎样画活了, 看着已像离开了纸。”也真是这样,看着齐老画的一篮子桃子:那大桃压在简陋的篮子上, 大胖 桃子的丰满可爱,竹篮子的单薄负重都跃然纸上。由此, 能够看出齐白石的艺术 家风度。我看齐老画画, 再

    23、仔细研究齐老的画,再回想齐老的教导:“你画画跟唱 戏一样,不可死学原搬, 要记住花力气, 下苦功, 再创造,不能不进取啊!”真是 受益匪浅。(选文有改动) 1.在向齐老学习画画的过程中,“我”获得了哪些唱戏方面的启示? (3 分)2.从选文第段看, 齐白石先生具有怎样的精神品质?(3 分)3.请对选文中加波浪线的句子进行简要赏析。(每小题 3 分,共 6 分)好! 好! 这个小兔画得有神, 就是嫩了点, 好!那大桃压在简陋的篮子上,大胖桃子的丰满可爱, 竹篮子的单薄负重都跃然纸 上。74.选文在选材上有什么特点?(3 分)8第二讲 散文阅读之主旨情感题一、经典题型【一】乡村的炊烟张峪铭乡村如一

    24、位从冬季走进夏天的行者,走着走着, 就剩下一些薄衣单衫了。原 本那厚重的妆容,随着时间的流去, 一点点剥蚀, 以至附着在上面的情和事,成了 恍惚的记忆。就拿炊烟说吧。炊烟是每个乡村的一道特有的风景: 那鳞次栉比的粉墙黛瓦 之间, 缕缕炊烟起, 暮色如笼纱,鸡进窝棚, 黄犬归家, 一切都是那么静谧安详。 炊烟散发的烟火味, 是乡村最为温暖的人间至味。在那食物贫乏的年代, 哪个孩子不曾靠着锅台, 吸着伴着炊烟的饭菜香。将 山芋埋进灶窿里,将玉米穿在竹棍上置放灶口,将那刚从地里刨来的花生放在火锹 上那希冀, 那馋样, 那焦香味, 浸润了我的整个童年。一户人家的炊烟, 是这户人家风中的旗,地上的坐标,

    25、 因为家家户户树立的 烟囱, 就像一个个坐标点, 且顺着天空的炊烟, 你就能找到那低矮的青砖瓦屋或茅 屋土房。小时候, 我就是从炊烟中找到外婆家的方向的。母亲在一个下午,锄完最后 一畦地后, 牵着我去看望外婆。越过村前的茅岭头,走过洼里的水库, 经过一段接 一段的田塍,我累得吃不消, 跟着母亲后面, 叽叽咕咕地埋怨着, 母亲就指着前面 一片树林对我说:快到了,那就是外婆家冒的烟。我望着林梢上的炊烟,在暮色里 升腾, 顿时想起外婆菜的味道, 于是加快了脚步。当然,乡村的炊烟不都会看得见,它许多时候融入熹微晨光与昏暗夜色之中。 一弯冷月挂在笔架山前, 父亲和着月光,磨着砍柴刀。霍霍的声音,伴着一分

    26、清冷, 那闪亮的刀锋, 能划破晨曦的薄雾。 父亲用单拇指,放在刀刃上来回地横拖,细微 的沙沙声带有钢的嗡嗡声,轻轻撞击我的耳膜。母亲悄悄将灶火升起,烧一瓶热水 泡一碗炒米,打点一下父亲的肚子, 那炊烟消融在清凉的晨月中。等父亲将一担柴 挑回到家, 左右邻居的炊烟逐渐散去,母亲香喷喷的饭菜早就做好了。其实炊烟也是乡村人的时间坐标。那时没有钟,早晚以天色为准,日出而作, 日落而息, 早饭和中饭不仅看天象, 还看家里的炊烟。哪怕你在割稻或耕田,当你 直起身子, 望向村子, 若炊烟正浓, 你肯定又躬身劳作, 直到炊烟稀薄, 你才扛着犁耙, 带着一只小黄狗, 吹着口哨往家中赶。沿途,你会闻到各家不同的菜

    27、饭香, 偶尔, 也能闻到谁家的鱼肉香。要说乡村炊烟最盛之时,还是年前, 家家户户将那备好的硬柴搬出来, 架锅 炒年货、打豆腐、杀年猪女人围着灶台忙得不亦乐乎,男人坐在灶口闷声添柴, 满膛灶火, 将男人映得红光满面,也将未来的日子染得火红9如今在高楼占据的城市里, 没有炊烟升起, 只有门牌升到了空中,电气取代了柴火,即使买回了做锅粑的锅,也吃不出乡村柴火烧出的味。可回到乡村时, 山 上柴草茂盛,家家也如城里, 汽灶替代了柴锅, 烧饭简便了, 过程简洁了, 可那带 着炊烟的味道没有了。更遗憾的是, 没有炊烟, 乡村就如失了魂, 落了魄一样, 少 了灵动之美。炊烟,本是乡村的坐标,是乡村的灵魂。可没

    28、有了乡村炊烟,就失去了心之向往的坐标,我们找不到曾经的味蕾与情愫, 也很难找到回家的路。( 福州日报 2017.10.27,有删改)1.最后一段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有什么作用?【二】耕作的诗人张炜俄国画家列宾给托尔斯泰画了一幅耕作图。它长久地吸引了我, 让我想象那个杰出的老人, 想象他与土地须臾不可分离的关系。也许这是一个伟大诗人与庸常 写作者的最本质、最重要的区别。在房间里专注于自己的所谓艺术和思想的人,可能不太理解一个耕作的诗人对于他,稿纸和土地一样,笔和犁一样。于是他的稿纸就相当于一片田园, 可以种 植, 可以催发鲜花、浇灌出果实。在这不息的劳作之中, 他寻求着最大的真实, 焕 发出一

    29、个人的全部激情。离开了这些,一切都无从谈起。在诗人的最重要的几部文学著作之间的长长间隔里,我们都不难发现他怎样匍匐到土地上,与庄园里的农民, 特别是孩子和农妇们打成一片,割草、缝鞋子、 编识字课本、收割、种植他做他们所做的一切,身心与土地紧密结合。这对于 他, 并非完全是刻意如此,而是一个自然而然的过程, 他只能如此。他就是这样的 一个生命。他在它们中间。他可以融化在它们之中,融化在泥土之中。我们现在可以看到诗人在亚斯纳亚 波利亚纳树林中那个简朴的坟墓。那是他最后的归宿。安静的树林、坟墓, 都在默默昭示着什么,复述一个朴实而伟大的 故事。这个故事不可能属于别人,因为这个世界上仅有一个角落, 埋

    30、葬着一个耕作 的诗人。托尔斯泰的故事差不多等于大地的故事。他是一个贵族,后来却越来越离不开土地。于是,他的情感就更为朴实和扎实,精神与身体一样健康。这就启示我们: 仅仅是为了保持这种健康,一个写作者也必须投身于平凡琐碎的日常劳动, 这是不 可偏废的重要工作。而当时另一些写作者所犯的一个致命错误,就是将这种日常的 劳作与写作绝然分开。偶有一点劳作,也像贵族对待乡下的粗粮一样, 带出一份好 奇和喜悦。今天, 也恰是这种可恶的姿态阻止我们走向深刻, 走向更深广和更辉煌 的艺术世界。我们只能在一些纤弱和虚假的制作中越滑越远, 最后不可救药。一个人只有被淳朴的劳动完全遮盖,完全溶解的时候;只有在劳作的间

    31、隙,在喘息的时刻, 仰望外部世界, 那极大的陌生和惊讶阵阵袭来的时刻, 才有可能捕 捉到什么, 才有深深的感悟, 才有非凡的发现。这种状态能够支持和滋养他饱满的。10诗情, 给予他真正的创造力和判断力。舍此, 便没有任何大激动, 人的激动。托尔斯泰的鼻孔嗅满了青草和泥土的气息,两耳惯于倾听鸟雀以及树木的喧 哗, 马的喷嚏, 还有其他四蹄动物在草丛里奔走的声音。黎明的空气中隐隐传来了 田野的声息,空中连夜赶路的鸟儿发出悄然的叹息,还有远方的歌手、农妇的呼唤、 打鱼人令人费解的长叫他眯着眼睛望向遥远的田野,苍茫中费力地辩识着农 庄里走来的那黑黢黢的高大汉子,还有他身旁的人:那个孩子、那个妇人。晨雾

    32、中, 淡淡的光影里闪出了一头牛、一只狗、一群欢跳的麻雀。有人担来了马奶, 原来是 头上包着白巾的老妇人用木勺敲响了酸奶桶,她小心的充满溺爱的咕哝声引起了 他的注意。他转身,脚下那双粗大的皮靴踩在地上,踩出深深的凹痕他的去世也令人难忘。那也是一个触目惊心的故事。深夜,老人乘一辆马车, 抛却了自己的庄园, 要奔到更遥远更苍茫的那片土地上去,与贫穷的人生活在一起。他仅仅走到了一个乡间小站就躺倒了。寒冷的车 站上, 一个伟大的生命临近了最后一刻。这一刻向我们诠释了诗人的一生。(选自张炜散文精选集,有删节)文章将托尔斯泰描绘成一位“耕作的诗人”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三】童年杂忆冰心一九八年的后半年

    33、,几乎全在医院中度过, 静独时居多。这时, 身体休 息,思想反而繁忙, 回忆的潮水,一层一层地卷来,又一层一层地退去,在退去 的时候,平坦而光滑的沙滩上, 就留下了许多海藻和贝壳和海潮的痕迹!这些痕迹里,最深刻而清晰的就是童年时代的往事。我觉得我的童年生活是 快乐的,开朗的,健康的。该得的爱,我都得到了,该爱的人,我也都爱了。我 的母亲、父亲都帮助我的思想、感情往正常、健康里成长。读书感谢我的母亲,在我四、五岁的时候,在我百无聊赖的时候,把文字这把钥匙, 勉强地塞在我手里。到了我七岁的时候, 独游无伴的环境,迫着我带着这把钥匙, 打开了书库的大门。门内是多么使我眼花缭乱的画面呵! 我一跨进这个

    34、门槛, 我就出不来了!我记得我首先得到手的, 是三国演义和聊斋志异,这里我只谈聊斋 志异。聊斋志异真是一本好书, 每一段故事, 多的几千字,少的只有几百字。 其中的人物,是人、是鬼、是狐, 都有自己独特的性格,每个“人”都从字上站起 来了! 看得我有时欢笑, 有时流泪, 母亲说我看书看得疯了。有一次因为我在澡房 里偷看,把洗澡水都凉透了, 她气得把书抢过去, 撕去了一角,从此后我就反复看 着这残缺不完的故事,直到十几年后我自己买到一部新书时, 才把故事的情节拼全 了。11此后是无论是什么书,我得到就翻开看。即或不是一本书,而是一张纸,哪怕是一张极小的纸,只要上面有字,我就都要看看。记得八九岁的

    35、时候, 我要求我的 老师教给我做诗。他说做诗要先学对对子,我说我要试试看。他笑着给我写了“鸡 唱晓”,我几乎不假思索地就对上个“鸟鸣春”,他大为喜悦诧异,以为我自己已经 看过韩愈的送孟东野序。其实“以鸟鸣春,以雷鸣夏,以虫鸣秋,以风鸣冬”这 四句话,我是在一张香烟画的后面看到的!再大一点,我又看了英国名作家狄更斯的大卫 考伯菲尔,我很喜欢这本书!记得我反复地读这本书的时候, 当可怜的大卫从虐待他的店主出走,投奔他的姨婆, 旅途中饥寒交迫的时候, 我一边流泪,一边掰我手里母亲给的小点心, 一块一块地 往嘴里塞,以证明并体会我自己是幸福的!母亲看见了,说,“这孩子真奇怪,有书 看, 有东西吃,你还

    36、哭!”事情过去几十年了,这一段奇怪的心理,我从来没有对人 说过!父亲的“野”孩子当我连蹦带跳地从屋外跑进来的时候,母亲总是笑骂着说,“看你的脸都晒熟了!一个女孩子这么野,大了怎么办? ”跟在我后面的父亲就会笑着回答,“你 的孩子,大了还会野吗? ”这时, 母亲脸上的笑, 是无可奈何的笑,而父亲脸上的 笑,却是得意的笑。的确, 我的“野”,是父亲一手“惯”出来的。我从小男装, 连穿耳都没有穿过。回福州的那一年,伯母, 叔母都说: “四妹该扎耳朵眼, 戴耳环了。 ”父亲还是不同意,借口说“你们看她左耳唇后面, 有一颗聪明痣。把这颗痣扎穿了, 孩子就笨了。 ” 自此我始终没扎耳朵眼!不但此也, 连紧

    37、鞋父亲也不让穿,有时穿的鞋稍微紧了一点, 我就故意在父亲面前一瘸瘸地走, 父亲就埋怨母亲说, “你又给她小鞋穿了! ”母亲也气了, 把剪刀和鞋样推到父亲面前说“你会做就给她做, 将来长出一对金刚脚,我也不 管! ”父亲真地拿起剪刀和纸就要铰鞋样,母亲反而笑了,把剪刀夺了过去。父亲经常就带我出去骑马或是打枪。我们骑着马在海边山上玩。父亲总让我骑那匹老实的白马, 自己骑那匹调皮的小黄马跟在后面。父亲还教我打枪, 我背 的是一杆鸟枪。枪弹只有绿豆那么大。烟台是我们的!夏天的黄昏,父亲下了班就带我到海边散步, 在沙滩上, 我们面海坐下,夕阳在身后慢慢落下, 红霞满天。对面好像海上的一抹浓云,那是芝罘岛

    38、。岛上的 灯塔一会儿一闪地发出强光。一天, 父亲沉默地坐着。我挨过去用头顶着他的手臂说: “爹,你说这小岛上的灯塔不是很好看么? 烟台海边就是美,不是吗? ”这些都是父亲平时常说的 话,我想以此来引出他的谈锋。父亲却摇头慨叹地:“中国北方海岸好看的港湾 多的是,何止一个烟台? 你没有去过就是了。 ”他用手拂弄着身旁的沙子,接着说: “比如威海卫、大连湾、青岛,都是很美的”我说: “爹,你哪时也带我去看一看。 ”父亲拣起一块卵石, 狠狠地向海浪上扔去,一面说:“现在我不愿意去!你知道,那些港口现在都不是我们中国人 的,威海卫是英国人的, 大连是日本人的,青岛是德国人的, 只有烟台是我们 的,我们

    39、中国人自己的一个不冻港! ”12我从来没有看见父亲愤激到这个样子。他似乎把我当成一个大人, 一个平等的对象,在这海天辽阔四顾无人的地方, 倾吐出他心里郁积的话。他说:“为什么我们把海军学校建设在这海边偏僻的山窝里?我们是被挤到这 里来的呵。将来我们要夺回威海、大连、青岛, 非有强大的海军不可。现在大家争 的是海上霸权呵!”他又谈到他参加过的中日甲午海战:开战的那一天,他身旁的战友就被敌人的 炮弹打穿了腹部,肠子都被打溅在烟囱上!炮火停歇以后,父亲把在烟囱上烤焦的 肠子撕下来,放进这位战友的遗体的腔子里。“这仇不报是不行的!”父亲看着我说, “我在巡洋舰上的时候, 常常到外国去访问。我觉得到哪里

    40、我都抬不起头来!你不 到外国,不知道中国的可爱,离中国越远,就对她越亲。 ”在这长长的谈话中, 我记得最牢,印象最深的,就是“烟台是我们的”这一 句。许多年以后,除了威海卫之外, 青岛、大连, 我都去过。英国、日本、意大 利我也到过,那时我没有觉得抬不起头来。我觉得做新中国的人民是光荣 的!“烟台是我们的”,这“我们”二字,除了十亿我们的人民之外,还特别包括 我和我的父亲!(节选自冰心散文 往事有删改)1给下面词语中加点字注音。(2 分)(1) 百无聊赖 ( ) (2) 诧异( ) (3) 虐待( ) (4) 埋怨( )2 文章开篇两段文字亲切自然, 情意浓浓。请从内容和结构两方面分析其作用。

    41、 (4 分)3请分析下面句子在文中的含义。(4 分)门内是多么使我眼花缭乱的画面呵! 我一跨进这个门槛, 我就出不来了!4忆及童年读大卫 考伯菲尔的情景时,作者说“我自己是幸福的”。她体会 到的“幸福”有哪些?(4 分)5文中说“的确, 我的野,是父亲一手惯出来的。 ”父亲是如何“惯” 我“野”的?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出其中的两件事。(4 分)6. 文章再现了作者与父亲海边散步的情景。从父亲的“愤激”之态和“倾吐”之言 中,你感受到父亲是一个怎样的人? (3分)137. 深刻而清晰的童年杂忆,饱含了作者哪些复杂的情感?请结合文章内容简要回答 (4 分)二、课后练习远行的童年记忆又是麦浪翻滚时,

    42、这些金色的麦田,麦客撞开了我渐行渐远的童年记忆的大门。天刚刚有些微弱的无亮,那些头顶草帽、手持镰刀,挑着简单行囊的麦客便候鸟似地穿梭在乡村的道路上了。布鞋的噗沓声带着一路风尘, 随着麦香的气 息惊扰了乡村的美梦。天大亮时,村子中心的磨盘前已聚集了好多麦客。男人头 戴草帽,女人脖子上搭条毛巾。他们衣着简朴,操着生硬的外地口音, 有父子兄 弟,也有夫妻相随, 看起来都很壮实。有雇主过来了,他们便簇拥上前,谈好价 钱的人跟着去了,剩下的人则继续等待。村子地处川道。家家户户都有七八亩地,人口多的甚至上十亩。一晌太阳两阵风,麦子瞬间成熟。若不及时收割, 一场风雨就有可能让一年的收成打了水 漂。家家户户都

    43、很心急, 男女老少齐上阵,忙不过来的人家便去请麦客。父亲在 煤矿上工作,不能回来, 奶奶便张罗着叫麦客帮忙。经过一番比较,特会算计的 奶奶相中了一对夫妇,每亩价格比别人少两元钱。奶奶说,女人割麦没有男人 快,可是心细, 两亩地少四元钱。划算。母亲把夫要俩带到地头,指出地界就去忙了,只留下我照看。天很热,男人和女人捋下袖子和裤腿,全副武装,拱着腰,低着头。飞快地挥舞着镰刀。男 人在前边开道, 割边做捆蝇;女人紧跟其后, 边割边捆。随着有节奏的唰唰声响, 麦子便一排摔倒在脚踝前,用脚一勾、镰一挟,便成一抱麦子,三缠两绕后干净 利索地绑出一个半人高的大麦捆来。躲在地头树下乘凉的我, 只能看到两个猫着

    44、腰的背影在麦田掘土机似地前进。在他们身后,湿气尚 未散尽的断鲜麦茬如海岸线般不断延长。 田野里没有一丝风, 太阳越来越高。刺 眼的阳光如麦芒般扎到人身上, 火辣辣的,疼得难受。蝉也不叫了,不知躲到哪 儿乘凉去了。虽然他们一个戴着草帽,一个头顶毛中,但后脊的衣服却湿透了一 层又一层, 割麦的速度也明显慢了下来。奶奶颠着小脚到地里送水来了。看着地里麦荐很低,麦穗给得干净, 奶奶露出了满意的笑容, 招呼他们到地头吃馍喝水。当男人摇着草帽扇风, 女人扯下 头上的毛巾擦汗时, 我发现。原本眉清目秀的两个人,此时脸上黑一道儿白一溜 儿,衣服上也爬满了麦芒和灰尘。一肆子, 你家的麦穗又大又长,颗粒饱满, 估

    45、计亩产能上八百斤。”男人的话让奶奶眉开眼笑。“都是老天爷帮忙,风调而顺,麦子才长得这么好。奶奶说。女人顺着妈奶的话去。说:“这么大的地, 这么好的麦子,够你们家吃几年呢。可比我们山里强多了。原来男人和女人来自深山人家。山大沟深地薄、田地少,多种玉术少有麦子。每到收麦时,他们便出山当麦客维持生计。14午饭,奶奶给做的凉面,按想男人的要求送到地里。吃完饭,麦客夫妻俩继续割麦。中午的太阳最毒、但麦秆更脆易割。于是,全色的麦海在麦客挥舞的 镰刀下不断地后退着。临近黄昏,整整两亩麦子金被割完,夜风扫去了一天的燥热, 满天星斗点亮了夜空,村子中心的磨盘旁。结算 完工钱的麦客们聚集于此休息。男人们袒着晒得物黑的胸脯, 有的磨镰刀, 有的 吸旱烟,有的倚靠着麦秸堆打起响亮的鼾声来。女人们又恢复了爱热闹的天性, 你一言我一语地拉起了家常。很快, 这些技术过硬、勤劳肯干的麦客又要追着麦 子成熟的气息, 开走在一个又一个乡村。当现代机城碾碎麦客的足迹, 当镰刀成为陈列在展馆的纪念物时,有多少 人还能记得麦客这个行当?而我存留于童年的麦客记忆。也已经蒙满灰尘,远行四 十年了。1.请简要概括这对麦客夫妇的人物形象。 (3 分)【形象分析题】【环境描写方法作用

    展开阅读全文
    提示  163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中考语文冲刺基础知识大全+模拟题精讲.docx
    链接地址:https://www.163wenku.com/p-3586105.html

    Copyright@ 2017-2037 Www.163WenKu.Com  网站版权所有  |  资源地图   
    IPC备案号:蜀ICP备2021032737号  | 川公网安备 51099002000191号


    侵权投诉QQ:3464097650  资料上传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

    163文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