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签 分享 收藏 举报 版权申诉 / 157
上传文档赚钱

类型安全心理学教学ppt-课件5第5章外界因素对安全心理的影响.ppt

  • 上传人(卖家):三亚风情
  • 文档编号:3584174
  • 上传时间:2022-09-21
  • 格式:PPT
  • 页数:157
  • 大小:768.50KB
  • 【下载声明】
    1. 本站全部试题类文档,若标题没写含答案,则无答案;标题注明含答案的文档,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2. 本站全部PPT文档均不含视频和音频,PPT中出现的音频或视频标识(或文字)仅表示流程,实际无音频或视频文件。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3. 本页资料《安全心理学教学ppt-课件5第5章外界因素对安全心理的影响.ppt》由用户(三亚风情)主动上传,其收益全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该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请根据预览情况,自愿下载本文。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5.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及以上版本和PDF阅读器,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关 键  词:
    安全 心理学 教学 ppt 课件 外界 因素 心理 影响
    资源描述:

    1、1苗苗 德德 俊俊安全心理学5外界因素对安全心理的影响 外界因素对安全心理的影响v 5.1 群体对安全心理的影响v 5.2 非正式群体及集群行为v 5.3 领导及管理对安全心理的影响v 5.4 管理行为与安全心理v 5.5 环境对安全心理的影响主要内容v5.1.1.群体及群体心理群体及群体心理v1)群体)群体v 群体是相对于个体而言的,但不是任何几个人就能构成群体。群体是相对于个体而言的,但不是任何几个人就能构成群体。群体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人,为了达到共同的目标,以一定群体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人,为了达到共同的目标,以一定的方式联系在一起进行活动的人群。的方式联系在一起进行活动的人群。v 群

    2、体有其自身的特点:成员有共同的目标;成员对群体有认同群体有其自身的特点:成员有共同的目标;成员对群体有认同感和归属感;群体内有结构,有共同的价值观等。感和归属感;群体内有结构,有共同的价值观等。5.1 群体对安全心理的影响群体的种类群体的种类v根据群体内各成员相互作用的目的根据群体内各成员相互作用的目的 5.1 群体对安全心理的影响任务型群体任务型群体正式群体正式群体非正式群体非正式群体命令型群体命令型群体根据群体内各成员相互作用的目的根据群体内各成员相互作用的目的友谊型群体友谊型群体利益型群体利益型群体v 任何一个群体都有它自己的群体性,其基本特征是:任何一个群体都有它自己的群体性,其基本特

    3、征是:v 成员性成员性v 社会由无数的群体组成。一个人不可能只属于一个群体。在众多社会由无数的群体组成。一个人不可能只属于一个群体。在众多所属的群体中,往往对某一群体的归属感具有特别强烈的情感。所属的群体中,往往对某一群体的归属感具有特别强烈的情感。这个个人作为成员在心理上建立牢固联系的、产生自居作用的群这个个人作为成员在心理上建立牢固联系的、产生自居作用的群体叫参照群体。参照群体所具有的规范、标准成为那个人的态度体叫参照群体。参照群体所具有的规范、标准成为那个人的态度和行为的结构,它产生各种影响。和行为的结构,它产生各种影响。5.1 群体对安全心理的影响v 规范性规范性v 如果群体较长时间的

    4、存在,在成员间就会有共同的思想方法和行如果群体较长时间的存在,在成员间就会有共同的思想方法和行为准则。这种成员间出现的判断、行为方式就是群体的规范。它为准则。这种成员间出现的判断、行为方式就是群体的规范。它一经设立,就成为引导成员行为的准则,对不服从的规范者会产一经设立,就成为引导成员行为的准则,对不服从的规范者会产生群体压力。生群体压力。5.1 群体对安全心理的影响v 凝聚性凝聚性v 它是使群体成员留在那一群体内作用的全部力量的总称,凡能满它是使群体成员留在那一群体内作用的全部力量的总称,凡能满足成员的亲和需要、稳定需要或其他价值需要的群体,能使成员足成员的亲和需要、稳定需要或其他价值需要的

    5、群体,能使成员之间互相吸引,满足成员期待的群体,一般凝聚力就高;反之,之间互相吸引,满足成员期待的群体,一般凝聚力就高;反之,则低。则低。5.1 群体对安全心理的影响v 目标性目标性v 群体都以实现某一群体目标而活动,它都具有能有效地完成并实群体都以实现某一群体目标而活动,它都具有能有效地完成并实现群体目标而充分发挥机能的特征。现群体目标而充分发挥机能的特征。5.1 群体对安全心理的影响v2)群体)群体心理与群体安全心理心理与群体安全心理v群体心理群体心理 是指群体成员在群体活动中共有的、有别于其他群是指群体成员在群体活动中共有的、有别于其他群体的价值、态度和行为方式的总和。群体心理不是每个群

    6、体成体的价值、态度和行为方式的总和。群体心理不是每个群体成员个人心理过程本身,但又存在于每个个体身上,群体心理是员个人心理过程本身,但又存在于每个个体身上,群体心理是一种十分复杂的心理现象。一种十分复杂的心理现象。v群体安全心理群体安全心理 则是群体成员在劳动生产活动的过程中为保障则是群体成员在劳动生产活动的过程中为保障安全生产、防止事故发生而形成的群体性心理特征的总和。安全生产、防止事故发生而形成的群体性心理特征的总和。5.1 群体对安全心理的影响v 群体安全心理主要特性群体安全心理主要特性v 共有性共有性v 群体安全心理是群体成员基于安全生产所持有的共有的价值、态度和群体安全心理是群体成员

    7、基于安全生产所持有的共有的价值、态度和行为方式的总和。这里共有的心理反应是群体活动的心理基础,共有行为方式的总和。这里共有的心理反应是群体活动的心理基础,共有的行为方式是共有心理的外在表现。群体安全心理一经形成并为成员的行为方式是共有心理的外在表现。群体安全心理一经形成并为成员共有,是大家心目中共有的、比个体优越得多的水平对安全生产的评共有,是大家心目中共有的、比个体优越得多的水平对安全生产的评价和选择,一定程度上代表或体现着大家的心境和心态。一个和谐的价和选择,一定程度上代表或体现着大家的心境和心态。一个和谐的群体,会使其中的成员学习、工作起来精神焕发、士气高涨,有利于群体,会使其中的成员学

    8、习、工作起来精神焕发、士气高涨,有利于实现安全生产,这都是在个体孤立状态下不会有的心理状态。实现安全生产,这都是在个体孤立状态下不会有的心理状态。5.1 群体对安全心理的影响v 界限性界限性v 群体是一种机体,因群体需要而生,因群体结构而有别。因此,群群体是一种机体,因群体需要而生,因群体结构而有别。因此,群体有自己固有的界限,有内外之分。群体安全心理既是群体内共有体有自己固有的界限,有内外之分。群体安全心理既是群体内共有的,又是与其他群体有别的,因此,它是向内的、求心的、是维护的,又是与其他群体有别的,因此,它是向内的、求心的、是维护本群体利益的。一个集体假如有成员牺牲本集团利益,袒护另本群

    9、体利益的。一个集体假如有成员牺牲本集团利益,袒护另个个集团,就会被这个集体的其他成员视之为损坏行为,也不被允许。集团,就会被这个集体的其他成员视之为损坏行为,也不被允许。5.1 群体对安全心理的影响5.1.2.群体对职工个体安全心理和行为的影响群体对职工个体安全心理和行为的影响1)社会助长与致弱作用)社会助长与致弱作用v个人在群体中的安全心理与行为和他单独一个人时往往不个人在群体中的安全心理与行为和他单独一个人时往往不同。在一些情况下,个人在群体中工作或别人在场时,其工同。在一些情况下,个人在群体中工作或别人在场时,其工作效率和安全行为会表现较好,管理心理学家把这种现象称作效率和安全行为会表现

    10、较好,管理心理学家把这种现象称之为社会助长或社会促进;在另一些情况下,个人由于处于之为社会助长或社会促进;在另一些情况下,个人由于处于群体中或他人在场,其工作成绩反而比独自工作时低,或者群体中或他人在场,其工作成绩反而比独自工作时低,或者操作失误性增加,管理心理学家把这种现象称之为社会致弱操作失误性增加,管理心理学家把这种现象称之为社会致弱或社会促退。或社会促退。5.1 群体对安全心理的影响v 群体对个人安全作业究竟起助长还是致弱作用主要群体对个人安全作业究竟起助长还是致弱作用主要决定于如下几个因素的影响决定于如下几个因素的影响 工作性质工作性质 竞争心理竞争心理 被他人评价的意识被他人评价的

    11、意识 5.1 群体对安全心理的影响2)社会标准化倾向作用)社会标准化倾向作用v社会标准化倾向是指人们在群体共同活动中对事物的知社会标准化倾向是指人们在群体共同活动中对事物的知觉、判断以及工作的速度、生产的数量趋于同一标准的倾觉、判断以及工作的速度、生产的数量趋于同一标准的倾向。在企业的各类各级正式群体中对安全生产进行管理就向。在企业的各类各级正式群体中对安全生产进行管理就是一种安全社会标准化倾向。是一种安全社会标准化倾向。5.1 群体对安全心理的影响v 为了避免发生人身伤害事故和其他事故,群体中的成员会为了避免发生人身伤害事故和其他事故,群体中的成员会受到安全行为的相互模仿、危险提示、冒险心理

    12、克服等心受到安全行为的相互模仿、危险提示、冒险心理克服等心理因素的制约。经过一段时间,就会产生一种类化过程,理因素的制约。经过一段时间,就会产生一种类化过程,即彼此接近和趋同,表现为群体成员的安全行为和安全态即彼此接近和趋同,表现为群体成员的安全行为和安全态度的一致性,逐步形成群体内的安全行为规范,即群体的度的一致性,逐步形成群体内的安全行为规范,即群体的安全行为标准和行为准则。这个过程,就叫安全社会标准安全行为标准和行为准则。这个过程,就叫安全社会标准化倾向。其结果,是形成了群体的各种安全规范。化倾向。其结果,是形成了群体的各种安全规范。5.1 群体对安全心理的影响v 群体安全规范是群体成员

    13、意识中的一种安全生产行为群体安全规范是群体成员意识中的一种安全生产行为标准,具有强迫成员接受的规定形式。它规定了成员标准,具有强迫成员接受的规定形式。它规定了成员安全行为的范围,有约束成员行为的效力。群体安全安全行为的范围,有约束成员行为的效力。群体安全规范有的是明文正式规定的,即各种安全规章制度和规范有的是明文正式规定的,即各种安全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有的则是非正式的、由成员自动形成的行操作规程,有的则是非正式的、由成员自动形成的行为标准。这种默契标准就成为成员自律的一种潜在的为标准。这种默契标准就成为成员自律的一种潜在的标准。标准。5.1 群体对安全心理的影响v 在生产活动中,不论是正式群

    14、体还是非正式群体都在生产活动中,不论是正式群体还是非正式群体都有自己的行为规范,在共同的生产活动中,如果有有自己的行为规范,在共同的生产活动中,如果有谁偏离或破坏了行为标准,就会受到群体的压力,谁偏离或破坏了行为标准,就会受到群体的压力,如讽刺、冷淡、轻视、批评、打击,甚至惩罚,以如讽刺、冷淡、轻视、批评、打击,甚至惩罚,以此来纠正其偏离行为,使之回到群体规范的行为准此来纠正其偏离行为,使之回到群体规范的行为准则上来。明文规定的安全行为规范,未必是工作群则上来。明文规定的安全行为规范,未必是工作群体真正的行为规范,因此安全管理的重要和困难的体真正的行为规范,因此安全管理的重要和困难的任务之一就

    15、是如何使明文规定的安全行为规范与群任务之一就是如何使明文规定的安全行为规范与群体的实际安全行为规范相一致。体的实际安全行为规范相一致。5.1 群体对安全心理的影响群体安全规范产生的功能群体安全规范产生的功能v第一,群体事故预防的功能第一,群体事故预防的功能v第二,安全评价标准的功能第二,安全评价标准的功能v第三,安全行为导向和矫正功能第三,安全行为导向和矫正功能v第四,安全动力的功能第四,安全动力的功能 5.1 群体对安全心理的影响v 研究表明,一个未形成良好的群体安全规范的群体,会研究表明,一个未形成良好的群体安全规范的群体,会有许多不安全的违章行为出现。因此,在企业安全管理有许多不安全的违

    16、章行为出现。因此,在企业安全管理过程中,创立和维持群体安全规范对于促使职工的行为过程中,创立和维持群体安全规范对于促使职工的行为更好的符合安全生产的要求,具有很大的作用。更好的符合安全生产的要求,具有很大的作用。5.1 群体对安全心理的影响3 3)群体压力和从众行为)群体压力和从众行为(1 1)群体压力及其特点)群体压力及其特点v在群体内部,当个人的意见与多数成员的意见不一致时,会在群体内部,当个人的意见与多数成员的意见不一致时,会感到心理紧张,产生一种无形的心理压力,这种压力就是群体感到心理紧张,产生一种无形的心理压力,这种压力就是群体压力。压力。v它有两个特点:它有两个特点:一是这种压力来

    17、自并存在于群体内部,是群体所特有的,不同的一是这种压力来自并存在于群体内部,是群体所特有的,不同的群体会形成不同性质和强弱不同的群体压力群体会形成不同性质和强弱不同的群体压力 二是这种压力与群体规范有关二是这种压力与群体规范有关 5.1 群体对安全心理的影响(2 2)从众行为及其影响因素)从众行为及其影响因素v在群体压力下,个人放弃自己的意见而采取与大多数人相一致在群体压力下,个人放弃自己的意见而采取与大多数人相一致的意见或行为这种现象称为从众行为,也叫相符行为、俗称随大的意见或行为这种现象称为从众行为,也叫相符行为、俗称随大流行为。流行为。v影响从众行为的因素很多,一般说来,个体在群体压力下

    18、是否影响从众行为的因素很多,一般说来,个体在群体压力下是否表现从众行为,主要受个体所处的表现从众行为,主要受个体所处的情境、问题的性质情境、问题的性质和和个体特性个体特性等因素的影响等因素的影响 5.1 群体对安全心理的影响v 情境因素情境因素 群体的性质群体的性质 群体的组成群体的组成 群体的气氛群体的气氛 群体的规模群体的规模 群体的凝聚力群体的凝聚力 5.1 群体对安全心理的影响v 问题的性质问题的性质 某一问题或政策的性质复杂不清,没有明确的标准,个某一问题或政策的性质复杂不清,没有明确的标准,个体难以把握己见,则易受多数人的影响;反之,问题较体难以把握己见,则易受多数人的影响;反之,

    19、问题较简单,有明确的标唯,个体易把握,则不易从众。有的简单,有明确的标唯,个体易把握,则不易从众。有的心理学家还提出,对非原则性问题,个体易出现从众倾心理学家还提出,对非原则性问题,个体易出现从众倾向,而对原则性问题,个体则会坚持自己的见解。向,而对原则性问题,个体则会坚持自己的见解。5.1 群体对安全心理的影响v 个体特性个体特性 许多基本的个性因素与从众行为有关,如个人的智力、能力、许多基本的个性因素与从众行为有关,如个人的智力、能力、情绪、自信心、自尊程度、年龄、性别不同,出现从众行为的情绪、自信心、自尊程度、年龄、性别不同,出现从众行为的机会也不同。那些智力能力较低、情绪不稳定、缺乏自

    20、信、依机会也不同。那些智力能力较低、情绪不稳定、缺乏自信、依赖性强,以及重视权威、墨守成规的人,较易出现从众行为。赖性强,以及重视权威、墨守成规的人,较易出现从众行为。5.1 群体对安全心理的影响(3)从众行为的表现形式)从众行为的表现形式v表面从众,内心也接纳,即所谓口服心服表面从众,内心也接纳,即所谓口服心服v此时个体心理上没有任何冲突,这是当群体的目标与个人的期待一致此时个体心理上没有任何冲突,这是当群体的目标与个人的期待一致时出现的情况,是群体与个体之间最理想的状态。例如,有的职工看见时出现的情况,是群体与个体之间最理想的状态。例如,有的职工看见班组中其他职工为提高工效违章作业,他也马

    21、上效仿,否则认为自己班组中其他职工为提高工效违章作业,他也马上效仿,否则认为自己“吃亏吃亏”了。了。5.1 群体对安全心理的影响v 表面从众,内心却拒绝,即口服心不服表面从众,内心却拒绝,即口服心不服v 这是假从众,心理学上称之为这是假从众,心理学上称之为“权宜从众权宜从众”。这是当个体不赞成群。这是当个体不赞成群体,但由于某些原因又无法脱离该群体,担心会对自己造成不利的体,但由于某些原因又无法脱离该群体,担心会对自己造成不利的后果时出现的情况。此时个体心理上出现不协调紧张的状态,内心后果时出现的情况。此时个体心理上出现不协调紧张的状态,内心形成冲突。有的心理学家认为,在这种状态时,个体为维持

    22、心的均形成冲突。有的心理学家认为,在这种状态时,个体为维持心的均衡,将趋于改变内心的状态,变得心理容纳或至少不反对的状态。衡,将趋于改变内心的状态,变得心理容纳或至少不反对的状态。例如,几个要好的工友(群体成员)在中午工休时聚在一块儿喝酒例如,几个要好的工友(群体成员)在中午工休时聚在一块儿喝酒,其中有个人因为下午要上班,并不想违反企业规定,但碍于群体,其中有个人因为下午要上班,并不想违反企业规定,但碍于群体成员的关系,只好跟着喝了酒,就属于这种情况。成员的关系,只好跟着喝了酒,就属于这种情况。5.1 群体对安全心理的影响v 表面不从众,内心也拒绝表面不从众,内心也拒绝v 这是一种表里一致,不

    23、与群体妥协的状态。对原则性问题,一这是一种表里一致,不与群体妥协的状态。对原则性问题,一些坚持原则的人往往会采取这种态度。造成这种状态的原因可些坚持原则的人往往会采取这种态度。造成这种状态的原因可能是个体另有其内心关联的群体,因此即使遭到此群体的隔离能是个体另有其内心关联的群体,因此即使遭到此群体的隔离也不感到孤立;也可能是个体确信真理在自己手里,有信心改也不感到孤立;也可能是个体确信真理在自己手里,有信心改变大多数人的意见。如果上述例子中的那个职工坚持不在下午变大多数人的意见。如果上述例子中的那个职工坚持不在下午上班前喝酒违章,则属于此种情况。上班前喝酒违章,则属于此种情况。5.1 群体对安

    24、全心理的影响v 表面不从众,内心却接纳表面不从众,内心却接纳v 这种情况也经常遇到,多发生于个体由于其身份地位而存在某种颐这种情况也经常遇到,多发生于个体由于其身份地位而存在某种颐忌,不便于表现其真实的内心状态,个体在公开场合不同意群体的忌,不便于表现其真实的内心状态,个体在公开场合不同意群体的要求或行为,但内心却赞同。在这种状态下,个体虽不从众,但也要求或行为,但内心却赞同。在这种状态下,个体虽不从众,但也不会有反从众的行为。例如,某班组长在开会时要求组员们注意安不会有反从众的行为。例如,某班组长在开会时要求组员们注意安全,不要违章,但在实际干活时却对手下员工为抢工时而违章作业全,不要违章,

    25、但在实际干活时却对手下员工为抢工时而违章作业不加制止,尽管自己没带领违章,但觉得员工也是为了班组效益,不加制止,尽管自己没带领违章,但觉得员工也是为了班组效益,因此心理接纳了违章行为。因此心理接纳了违章行为。5.1 群体对安全心理的影响(4)群体压力和从众行为对安全管理的作用)群体压力和从众行为对安全管理的作用v群体压力和从众行为的作用对安全管理具有双重性质:利用群体压力和从众行为的作用对安全管理具有双重性质:利用得当,可产生积极作用;放任不管,可能产生消极作用。得当,可产生积极作用;放任不管,可能产生消极作用。5.1 群体对安全心理的影响其积极作用在于:其积极作用在于:v 它有助于群体成员产

    26、生一致的安全它有助于群体成员产生一致的安全行为,有助于实现群体的安全目标行为,有助于实现群体的安全目标;它能促进群体内部安全价值观、;它能促进群体内部安全价值观、安全态度和安全行为准则的形成,安全态度和安全行为准则的形成,增强事故预防能力,维持群体良好增强事故预防能力,维持群体良好的安全绩效;它有利于改变个体的的安全绩效;它有利于改变个体的安全与己无关观点与不安全行为;安全与己无关观点与不安全行为;它还有益于群体成员的互相学习和它还有益于群体成员的互相学习和帮助,增强成员的安全成就感。帮助,增强成员的安全成就感。其消极作用在于:其消极作用在于:v 它容易引发违章风气,不易形它容易引发违章风气,

    27、不易形成职工勇于提出安全整改意见成职工勇于提出安全整改意见的习惯;容易压制正确意见,的习惯;容易压制正确意见,在行为一致的情况下,产生忽在行为一致的情况下,产生忽视安全,单纯追求表面生产效视安全,单纯追求表面生产效益的小团体意识,做出错误的益的小团体意识,做出错误的安全决策。安全决策。5.1 群体对安全心理的影响v 在企业安全管理工作中,应充分利用和发挥群体压力和从在企业安全管理工作中,应充分利用和发挥群体压力和从众行为的积极作用,克服其消极作用,使个体行为朝着符众行为的积极作用,克服其消极作用,使个体行为朝着符合安全要求的方向发展。合安全要求的方向发展。5.1 群体对安全心理的影响5.2.1

    28、.5.2.1.非正式群体的概念、类型及其作用非正式群体的概念、类型及其作用1 1)非正式群体的概念及类型)非正式群体的概念及类型非正式群体一般指没有明文规定而自然形成的群体。非正非正式群体一般指没有明文规定而自然形成的群体。非正式群体是以成员之间的感情和需要作为纽带自然形成的群式群体是以成员之间的感情和需要作为纽带自然形成的群体。体。5.2.非正式群体及集群行为非正式群体的类型非正式群体的类型根据非正式群体形成的原因根据非正式群体形成的原因 5.2.非正式群体及集群行为利益型利益型情感型情感型兴趣爱好型兴趣爱好型根据非正式群体形成的原因根据非正式群体形成的原因根据非正式群体的效应根据非正式群体

    29、的效应 5.2.非正式群体及集群行为积极型积极型破坏型破坏型消极型消极型根据非正式群体的效应根据非正式群体的效应积极作用积极作用v 可使其成员获得心理需要的满足,有助于企业建立安定团结的心理气氛。能加强企业群体内的意见沟通,在协助企业实现安全生产目标,可能起到推进作用。成员之间还可能通过潜移默化的方式,对成员在安全生产活动中的行为发生积极的影响。消极作用消极作用v 当成员对企业出现不满情绪时,易引起非正式群体的其他成员的同情,出现不正常的心理气氛,甚至产生对企业各级领导或管理人员的抵触情绪,如传播“小道消息”、不服从生产指挥、消极怠工等,从而导致不利于安全生产的行为。2)非正式群体的作用非正式

    30、群体的作用 5.2.非正式群体及集群行为v因此,必须充分重视和探讨非正式群体的内在规律,遏制因此,必须充分重视和探讨非正式群体的内在规律,遏制其消极作用,发挥其积极作用,引导非正式群体为企业安全其消极作用,发挥其积极作用,引导非正式群体为企业安全生产服务。生产服务。应重视非正式群体的价值应重视非正式群体的价值采取多种形式发挥非正式群体的正向效应采取多种形式发挥非正式群体的正向效应采取有效措施限制非正式群体的负效应采取有效措施限制非正式群体的负效应 5.2.非正式群体及集群行为v5.2.2.集群行为集群行为v1)集群行为的定义)集群行为的定义v 集群行为是一种在人们激烈互动中自发的、无指导的、无

    31、集群行为是一种在人们激烈互动中自发的、无指导的、无明确目的、不受正常社会规范约束的众多人的短暂性狂热明确目的、不受正常社会规范约束的众多人的短暂性狂热行为,也称为群集行为、群众行为或集体行为。行为,也称为群集行为、群众行为或集体行为。5.2.非正式群体及集群行为v2)集群行为的性质和特点)集群行为的性质和特点v 集群行为集群行为是一种无组织、无纪律的群体类型。集群行为有是一种无组织、无纪律的群体类型。集群行为有多种表现形式,包括有骚乱、流行时尚和恐慌。尽管这些多种表现形式,包括有骚乱、流行时尚和恐慌。尽管这些现象的表现形式不一样,但它们也有相同之处即参加集现象的表现形式不一样,但它们也有相同之

    32、处即参加集群行为的人们对于群体的目标和期望不明确社会控制机群行为的人们对于群体的目标和期望不明确社会控制机制比较薄弱。制比较薄弱。5.2.非正式群体及集群行为集群行为的特点集群行为的特点v突然性突然性v集群行为的发生都是很突然的,事前没有任何预兆,也就是说集群行集群行为的发生都是很突然的,事前没有任何预兆,也就是说集群行为的发生是不可预测的,它不是由自上而下的组织发动的。突发事件的为的发生是不可预测的,它不是由自上而下的组织发动的。突发事件的突然性,就导致了集群行为发生的突然性。突然性,就导致了集群行为发生的突然性。v情绪化情绪化v集群行为的参与者都是带有某些特定情绪的。人们的情绪很高涨,或集

    33、群行为的参与者都是带有某些特定情绪的。人们的情绪很高涨,或者高呼口号,或者作出一些不理智的行为,或者进行一些破坏,或者进者高呼口号,或者作出一些不理智的行为,或者进行一些破坏,或者进行人身攻击,等等。行人身攻击,等等。5.2.非正式群体及集群行为v从众性从众性v 在集群行为刚刚开始的时候,多数个体往往并不了解参加集群的目在集群行为刚刚开始的时候,多数个体往往并不了解参加集群的目的、性质和后果。只是受到周围环境或者其他人的影响而盲目地参的、性质和后果。只是受到周围环境或者其他人的影响而盲目地参与其中,是一种从众行为。与其中,是一种从众行为。v 当集群的规模越来越大的时候,人们的情绪更加容易受到影

    34、响,也当集群的规模越来越大的时候,人们的情绪更加容易受到影响,也更加容易受到群体的暗示,从而引起更多具有相同情结的人参与到更加容易受到群体的暗示,从而引起更多具有相同情结的人参与到集群行为中。但随着时间的推移,一些人的盲目行动会逐渐受到宣集群行为中。但随着时间的推移,一些人的盲目行动会逐渐受到宣传或诱导的影响而变成自觉的行动。传或诱导的影响而变成自觉的行动。v过渡性过渡性v 集群行为不可能永远持续下去,当集群行为获得了情绪上的发泄或集群行为不可能永远持续下去,当集群行为获得了情绪上的发泄或者满足了成员提出的条件后,集群行为就会很快宣告结束。者满足了成员提出的条件后,集群行为就会很快宣告结束。5

    35、.2.非正式群体及集群行为v3)集群行为发生的条件及过程)集群行为发生的条件及过程(1)集群行为发生的条件)集群行为发生的条件v 环境因素环境因素v 任何集群行为的发生都是在一定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下发生的,而任何集群行为的发生都是在一定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下发生的,而且这个环境场所能够使参与集群行为的人们对某一刺激产生一致的反且这个环境场所能够使参与集群行为的人们对某一刺激产生一致的反应。应。5.2.非正式群体及集群行为v 失失范范v 人们人们总会遇到一些意想不到的事情,比如看电影的时候突然发生了火总会遇到一些意想不到的事情,比如看电影的时候突然发生了火灾,在教室看书的时候突然停电,或者车船

    36、失事,这时几乎没有任何灾,在教室看书的时候突然停电,或者车船失事,这时几乎没有任何明确的规范来指导人们的行为。人们由于事先没有想到会发生这样的明确的规范来指导人们的行为。人们由于事先没有想到会发生这样的意外,因而只能靠自身临时的判断和别人的暗示来调节自己的心理和意外,因而只能靠自身临时的判断和别人的暗示来调节自己的心理和行动。其他的行动。其他的“无规范无规范”情况也很容易导致集群行为,在个体与社会情况也很容易导致集群行为,在个体与社会结构之间的联系纽带松动的情况下,例如,当人们从家庭和职业角色结构之间的联系纽带松动的情况下,例如,当人们从家庭和职业角色中短暂脱离出来去度假,或者参加某个偶像的演

    37、唱会时就容易发生集中短暂脱离出来去度假,或者参加某个偶像的演唱会时就容易发生集群行为。群行为。5.2.非正式群体及集群行为v 社会控制的缺失社会控制的缺失v 美国社会学家罗斯在美国社会学家罗斯在1901年出版的社会控制一书中首次从社年出版的社会控制一书中首次从社会学意义上使用社会控制一词。在他看来社会控制是指社会对人会学意义上使用社会控制一词。在他看来社会控制是指社会对人的动物本性的控制,限制人们发生不利于社会的行为。因为许多集的动物本性的控制,限制人们发生不利于社会的行为。因为许多集群行为其实是危害社会的,所以,罗斯认为,必须用社会控制这种群行为其实是危害社会的,所以,罗斯认为,必须用社会控

    38、制这种新的机制来维持社会秩序,即社会对个人或集团的行为进行约束。新的机制来维持社会秩序,即社会对个人或集团的行为进行约束。他还认为,舆论、法律、信仰、社会暗示、宗教、个人理想、礼仪他还认为,舆论、法律、信仰、社会暗示、宗教、个人理想、礼仪、艺术乃至社会评价等,都是社会控制的手段,是达到社会和谐与、艺术乃至社会评价等,都是社会控制的手段,是达到社会和谐与稳定的必要措施。当正式的社会控制手段减弱并准备崩谈的时候,稳定的必要措施。当正式的社会控制手段减弱并准备崩谈的时候,往往为集群行为的产生提供了充分的条件和机会。另外,非正式的往往为集群行为的产生提供了充分的条件和机会。另外,非正式的社会控制的缺失

    39、也会导致集群行为的发生。社会控制的缺失也会导致集群行为的发生。5.2.非正式群体及集群行为v 相对剥夺相对剥夺v 相对剥夺是引起内乱和其他集群行为的又一个普遍因素。马克思曾打相对剥夺是引起内乱和其他集群行为的又一个普遍因素。马克思曾打过这样一个比喻:当大家都住在茅屋里时,并末觉察生活怎样困苦,过这样一个比喻:当大家都住在茅屋里时,并末觉察生活怎样困苦,但是当茅屋旁边出现了宫殿,就会反衬出茅屋的简陋与寒酸,再住在但是当茅屋旁边出现了宫殿,就会反衬出茅屋的简陋与寒酸,再住在茅屋里面就会感到不堪忍受了。在社会学上,这种主观效应就是相对茅屋里面就会感到不堪忍受了。在社会学上,这种主观效应就是相对剥夺感

    40、。最早发现这种现象的是美国社会学家塞缪尔剥夺感。最早发现这种现象的是美国社会学家塞缪尔斯托弗。斯托斯托弗。斯托弗等人通过对美军人员的素质及心理状况的调查,提出了弗等人通过对美军人员的素质及心理状况的调查,提出了“相对剥夺相对剥夺感感”这个概念。这个概念。5.2.非正式群体及集群行为以上这些条件并不一定要同时满足才会发生集群以上这些条件并不一定要同时满足才会发生集群行为;这些条件只是会发生集群行为的一个可能行为;这些条件只是会发生集群行为的一个可能性。还有其他一些条件也会导致集群行为的产生性。还有其他一些条件也会导致集群行为的产生,例如人们的好奇心理、观念上的冲突等等。,例如人们的好奇心理、观念

    41、上的冲突等等。5.2.非正式群体及集群行为(2)集群行为发生的过程)集群行为发生的过程高度的刺激和暗示高度的刺激和暗示本来分散的一群人,突然发生了意外事件,比如说交通事故,这时高度本来分散的一群人,突然发生了意外事件,比如说交通事故,这时高度的刺激就打断了人们的正常秩序,人们受到外部的刺激,好奇心促使他的刺激就打断了人们的正常秩序,人们受到外部的刺激,好奇心促使他们聚集在一起,人们的情绪也受到了感染,容易产生冲动和狂热。在高们聚集在一起,人们的情绪也受到了感染,容易产生冲动和狂热。在高度情绪化的情况下,人们不可能很理智地控制自己的行为,而只能寻求度情绪化的情况下,人们不可能很理智地控制自己的行

    42、为,而只能寻求别人的暗示,然后加以模仿。因此在高度的暗示下,人们会失去自身的别人的暗示,然后加以模仿。因此在高度的暗示下,人们会失去自身的判断能力,从而进行完全不顾后果的活动。判断能力,从而进行完全不顾后果的活动。5.2.非正式群体及集群行为情绪的感染情绪的感染比如,在体育场看球赛的时候,人与人之间的距离非常近,人们的情绪比如,在体育场看球赛的时候,人与人之间的距离非常近,人们的情绪很容易受到别人的感染,而且感染的传递也非常快。这种感染是相互刺很容易受到别人的感染,而且感染的传递也非常快。这种感染是相互刺激的,它由一个人传染到另外一个人,或者看到别人情绪激动,自己也激的,它由一个人传染到另外一

    43、个人,或者看到别人情绪激动,自己也情绪激动,接着又影响到别人,这就是循环式反应和连锁式反应。最后情绪激动,接着又影响到别人,这就是循环式反应和连锁式反应。最后,整个体育场的人都受到情绪感染,这种情绪上的感染相互刺激、相互,整个体育场的人都受到情绪感染,这种情绪上的感染相互刺激、相互强化,传遍整个群体,最后达到了狂热的状态。强化,传遍整个群体,最后达到了狂热的状态。5.2.非正式群体及集群行为情绪的发泄情绪的发泄比如,人们在看演唱会的时候,情绪上的感染会使群体变得激动起来比如,人们在看演唱会的时候,情绪上的感染会使群体变得激动起来了,这种情绪到达一定的程度就会爆发出来,并且表现出一定的行为了,这

    44、种情绪到达一定的程度就会爆发出来,并且表现出一定的行为模式,如大喊大叫、扭动身体之类。大家进行的是同样一种行为,这模式,如大喊大叫、扭动身体之类。大家进行的是同样一种行为,这时社会规范已经不起作用了,社会控制手段也极其薄弱,人们很容易时社会规范已经不起作用了,社会控制手段也极其薄弱,人们很容易作出一些违反社会行为规范的行为。但是随着演唱会的结束,人们的作出一些违反社会行为规范的行为。但是随着演唱会的结束,人们的情绪得到了发泄,也会慢慢平静下来。这时集群行为也就结束。情绪得到了发泄,也会慢慢平静下来。这时集群行为也就结束。5.2.非正式群体及集群行为v 在集群行为中还有一种在集群行为中还有一种“

    45、去个性化去个性化”的现象存在。去个性化又的现象存在。去个性化又叫叫个性消失个性消失,最早是由法国社会学家黎朋提出的,意指在某些,最早是由法国社会学家黎朋提出的,意指在某些情况下个体丧失其个体性而融合于群体当中。此时人们丧失其情况下个体丧失其个体性而融合于群体当中。此时人们丧失其自控力,以非典型的、反规范的方式行动。比如,在临时性大自控力,以非典型的、反规范的方式行动。比如,在临时性大群体中,球迷们闹事,个人都很少考虑自己行为的适当性,很群体中,球迷们闹事,个人都很少考虑自己行为的适当性,很少考虑自己应承担的责任。少考虑自己应承担的责任。“一个和尚挑水吃,两个和尚抬水一个和尚挑水吃,两个和尚抬水

    46、吃,三个和尚没水吃吃,三个和尚没水吃”,就是去个性化的典型例子。,就是去个性化的典型例子。5.2.非正式群体及集群行为4)几种典型的集群行为)几种典型的集群行为v(1)恐慌)恐慌v 不确切的消息、谣言在已经聚集起来的群集中流传;不确切的消息、谣言在已经聚集起来的群集中流传;v 由于小道消息或谣言,引起群集中多数人的不安,他们等待新消息,由于小道消息或谣言,引起群集中多数人的不安,他们等待新消息,或者绝望,并可能产生新的谣言,群集的密度增加;或者绝望,并可能产生新的谣言,群集的密度增加;v 随着群集密度增加,相互拥挤,人们失去理智而感情用事,更增了不随着群集密度增加,相互拥挤,人们失去理智而感情

    47、用事,更增了不安感;安感;v 少数人由于不安及恐慌,啼哭悲鸣,或出现冲动性行动、狂躁行动;少数人由于不安及恐慌,啼哭悲鸣,或出现冲动性行动、狂躁行动;v 以少数人的狂躁行动为导火线,群集全体都狂躁起来,呈现总崩溃的以少数人的狂躁行动为导火线,群集全体都狂躁起来,呈现总崩溃的局面。局面。5.2.非正式群体及集群行为防止恐慌发生一般地可从如下几方面着手:防止恐慌发生一般地可从如下几方面着手:消除、减少使群集不安的因素,从根本上防止出现恐慌消除、减少使群集不安的因素,从根本上防止出现恐慌 控制群集的行动,如把群集划分为若干组分别做工作控制群集的行动,如把群集划分为若干组分别做工作 防止出现群集间的竞

    48、争,提倡发扬团结友爱、互相帮助、把危险防止出现群集间的竞争,提倡发扬团结友爱、互相帮助、把危险留给自己、把生的希望留给别人的精神留给自己、把生的希望留给别人的精神 及时提供准确的情报及时提供准确的情报 指导者、工作人员要尽职尽责,指导群集正确地行动。指导者、工作人员要尽职尽责,指导群集正确地行动。5.2.非正式群体及集群行为v 原则地说,可以从下面原则地说,可以从下面3个方面来采取对策个方面来采取对策 避免进入恐慌状态避免进入恐慌状态 尽量缩短恐慌状态尽量缩短恐慌状态 尽量结束恐慌状态,恢复正常状态。尽量结束恐慌状态,恢复正常状态。5.2.非正式群体及集群行为v(2)流言、谣言)流言、谣言v

    49、流言、谣言是一种极为普遍的社会心理现象,是一种最无组织性的信流言、谣言是一种极为普遍的社会心理现象,是一种最无组织性的信息共享方式。它们产生于人们无法获得所需要或渴望了解的信息时。息共享方式。它们产生于人们无法获得所需要或渴望了解的信息时。v 谣言是人与人之间非正式的、通常是口头的未经证实的消息。谣言与谣言是人与人之间非正式的、通常是口头的未经证实的消息。谣言与流言的传播是单线的、匿名的,很难寻找他们的最初来源,无法判定流言的传播是单线的、匿名的,很难寻找他们的最初来源,无法判定制造者的意图和目的。制造者的意图和目的。v 它尽管有时是不正确的,但是它的发生要比终止容易得多。特别是在它尽管有时是

    50、不正确的,但是它的发生要比终止容易得多。特别是在社会剧烈变动或发生特殊事故的情况下,谣言和流言的盛行有可能造社会剧烈变动或发生特殊事故的情况下,谣言和流言的盛行有可能造成动乱,甚至引发严重事件。成动乱,甚至引发严重事件。5.2.非正式群体及集群行为v 集群行为还包括其他的一些表现形式,如暴乱、骚乱,集群行为还包括其他的一些表现形式,如暴乱、骚乱,等等,也包括网络上的集群行为等。等等,也包括网络上的集群行为等。5.2.非正式群体及集群行为5.3.1.领导行为与安全心理领导行为与安全心理1)领导的定义与功能)领导的定义与功能(1)领导的定义)领导的定义v孔兹孔兹 领导是一门促使部属充满信心,满怀热

    展开阅读全文
    提示  163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安全心理学教学ppt-课件5第5章外界因素对安全心理的影响.ppt
    链接地址:https://www.163wenku.com/p-3584174.html

    Copyright@ 2017-2037 Www.163WenKu.Com  网站版权所有  |  资源地图   
    IPC备案号:蜀ICP备2021032737号  | 川公网安备 51099002000191号


    侵权投诉QQ:3464097650  资料上传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

    163文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