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签 分享 收藏 举报 版权申诉 / 10
上传文档赚钱

类型2023届四川省成都市树德 高三上学期半期模拟预测语文试题.pdf

  • 上传人(卖家):523738114@qq.com
  • 文档编号:3583755
  • 上传时间:2022-09-21
  • 格式:PDF
  • 页数:10
  • 大小:487.59KB
  • 【下载声明】
    1. 本站全部试题类文档,若标题没写含答案,则无答案;标题注明含答案的文档,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2. 本站全部PPT文档均不含视频和音频,PPT中出现的音频或视频标识(或文字)仅表示流程,实际无音频或视频文件。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3. 本页资料《2023届四川省成都市树德 高三上学期半期模拟预测语文试题.pdf》由用户(523738114@qq.com)主动上传,其收益全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该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请根据预览情况,自愿下载本文。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5.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及以上版本和PDF阅读器,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关 键  词:
    2023届四川省成都市树德 高三上学期半期模拟预测语文试题 2023 四川省 成都市 树德 上学 期半期 模拟 预测 语文试题 下载 _考试试卷_语文_高中
    资源描述:

    1、第 1 页 共 10 页树德中学高 2023 届高三上学期半期模拟预测试题语语 文文(本试卷考试试卷 150 分钟,满分 150 分)注意事项: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务必用黑色碳素笔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场号、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并认真核准条形码上的准考证号、姓名、考场号、座位号及科目,在规定的位置贴好条形码。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 2B 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试题卷上无效。3.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交回。一、现代文阅读(一、现代文阅读(36分)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

    2、(本题共(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小题,9分)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志愿精神可以表述为一种具体化或日常化的人文精神。作为促进社区发展、社会进步和社会成员个人身心完善的一种价值观念和社会心理,志愿精神在日常生活层面的实际体现形式就是志愿行动。志愿精神的兴起,作为一种独特的社会文化形式,体现了在不同层面上的功能。志愿精神的兴起和志愿行动的产生,在社会运行层面上将发挥出其特有的作用。志愿精神和志愿行动对于人的社会化能够发挥独特的作用,使社会成员接受基本的社会准则,塑造具有社会取向的价值观,从而形成潜在的服务社会的行动倾向,这就是它的社会教化功能;志愿精神和志愿行动能够起到将不同群

    3、体的社会成员进行凝聚和团结的作用,它提供了同一个场景和机遇,使他们共同参与到同一项活动中,甚至还会起到聚合各种社会资源的作用,这就是它的社会整合功能;志愿精神和志愿行动能够对社会成员发挥号召作用,而且这种召唤常常是以无声的形式进行的,但是,其超越性的社会关怀又是使具有这种精神的人无法抗拒的,从而会最终在行动上表现出来,这就是它的社会动员功能;志愿精神和志愿行动能够以其实际的效应,广泛地宣传并大力地弘扬最具有普遍性的、作为最能够表达优秀文化成分的社会价值观念和民族精神,而且在越重大的社会事件中,这种特征就会表现得越鲜明,这就是它的社会导向功能。志愿精神的兴起和志愿行动的产生,在人的发展层面上也会

    4、发挥其特有的作用。志愿精神和志愿行动体现了社会成员对价值合理性的追求。现代化的物质成就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对工具合理性的追求,然而,现代化进程的悖论特征之一就在于,对工具合理性的关注常常极大程度地抑制了价值合理性。因此,为了防止社会发展和人的发展进程中出现畸形走势,强调价值合理性的意义就会显得极其重要。而志愿精神和志愿行动的意义之一就是体现出了社会成员以及社会本身对于价值合理性所作的追求。志愿精神和志愿行动表达了社会成员对人本化取向生活的向往。在现代化进程加速的时候,社会运行节奏加快,社会竞争状态加剧,社会流动范围扩大,个体价值取向增强等,使得社会成员对于高情感的向往和对于集体生活的需求表现得日

    5、益突出。而在表达志愿精神或参与志愿行动的过程中,过一种富有意义的集体生活,实现自己帮助他人和服务社会的善良愿望,可以充分地表现出其中内含的人本化取向的生活目标。志愿精神和志愿行动成为促进社会成员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从社会角度看,志愿精神和志愿行动成为社会第 2 页 共 10 页凝聚其成员的一种重要场域;从社会成员角度看,志愿精神和志愿行动则成为社会提升其成员素质的一个平台。正是在自愿参与公益事业或提供公共服务的实际行动中,社会成员实现了其精神境界的提升,完成了其价值观念的变化和人生经验的丰富,甚至促进了其自身知识的扩展和技能的增强,而这一切的经历及其感受也必将成为生命中一份宝贵的精神财富。1.

    6、根据原文内容,下列志愿行动所体现的功能与其他三项不属于同一层面的一项是(3 分)A“一方有难,八方支援”,在玉树抗震救灾行动中,全国各族人民心系灾区,目前已为灾区捐款 45 亿多元人民币。B“赠人玫瑰,手有余香”,“快乐天使”们长期坚持照顾孤残儿童,实现了帮助他人的善良愿望,收获了快乐和幸福。C“一个也不能少”,希望工程志愿者们以他们的满腔热忱和无私行动,唤起了社会各界人士对失学儿童的真诚关爱。D“老吾老以及人之老”,社区服务志愿者“一对一”定人到户帮助孤寡老人,弘扬了中华民族爱老敬老的优良传统。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 分)A文章用先总论后分论的结构,论证志愿精神的兴起

    7、和志愿行动的产生会在社会运行层面和人的发展层面上发挥其特有的作用。B文章从四个方面来论证志愿精神的兴起和志愿行动的产生在社会运行层面上将发挥出的特有作用,这四个方面层层深入。C文章从三个方面来论证志愿精神的兴起和志愿行动的产生在人的发展层面上也会发挥的特有作用,这三个方面也层层深入。D文章在论证上没有列举事例,只单纯地讲道理,论证手法的运用上,主要运用了对比论证和引用论证。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有关认识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A志愿精神通常具有自愿性、公益性和亲身参与性的人文内涵。B志愿行动是人文精神的一种具体化和日常化的实际体现形式。C社会成员追求工具合理性在很大程度上有助于物质成就的获得。

    8、D社会成员在当前特定社会背景下对强竞争和高情感将更为向往。(二)(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小题,12分)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46 题。材料一:材料一:数字经济以数据为关键要素。如何在挖掘数据价值的同时,保护好数据安全,尤其是涉及个人的信息数据,这是当下急需解决的问题。2019 年大数据风控公司被严查,2020 年万豪酒店泄露大量用户数据,包括疫情下个人健康码的数据安全问题,这些社会热点无不与个人信息保护密切相关,也影响着数字经济的未来。对数据安全及发展第 3 页 共 10 页的法律法规需求,已十分迫切。2020 年两会通过的民法典,为此开了一个好头。民法典

    9、的一大创新和亮点就是“人格权”独立成编。该编第六章“隐私权和个人信息保护”,明确了“隐私”和“个人信息”的区别。隐私是指自然人的私人生活安宁和不愿为他人知晓的私密空间、私密活动、私密信息。民法典明确规定,任何组织或个人不得以刺探、侵扰、泄露、公开等方式侵害他人的隐私权,不得“处理他人的私密信息”。可以说,隐私和自然人有着密切的“物理”联系,侵害隐私,犹如侵害自然人的身体。个人信息与自然人则更多的是“数字”联系。个人信息是指以电子或者其他方式记录,并能够单独或与其他信息相结合识别特定自然人的各种信息,包括自然人的姓名、出生日期、身份证件号码、生物识别信息、住址、电话号码、电子邮箱、健康信息、行踪

    10、信息等。对这些信息的处理,并不能直接等同于侵害自然人。比如,知晓一个人的住址和直接闯入他的家中肯定是不同的。现代社会,允许他人处理我们的个人信息,比如拨打电话号码按住址寄送快递等,已是一种必然。对于发展数字经济来说,区分隐私和个人信息之后,我们可以明确:只有个人信息才可能成为要素,隐私中的私密信息则不可能成为要素。当然,民法典也提到个人信息中包含私密信息,应适用隐私权的规定。而私密信息具体有哪些,比如健康信息、行踪信息是不是隐私,民法典则未作说明,需由未来的个人信息保护法等予以明确。(摘编自顾子乙民法典,为数字经济突破个人信息保护之困)材料二:材料二:数字社会必须处理好个人隐私保护的问题,这也

    11、是数字治理本身的内容。有学者从信息隐私权角度分析隐私的益处和坏处:在数据成为生产要素的今天,过度限制信息使用会影响人们通过信息分享造福社会,这不符合互联网精神;而个人信息被滥用、个人隐私被侵犯也会使得社会环境恶化,因而保持数字社会良性运行就要找到个人信息使用和隐私的边界。无论面对的问题简单还是复杂,围绕着个人信息的数字治理不外乎这么几个过程:一是信息的收集,二是信息的储存,三是信息的加工和处理,四是信息的使用。每一个过程都可能涉及信息的隐私化和隐私的信息化,关系到是否侵犯个人隐私。隐私信息化的过程相对简单,容易引起人们的注意,但信息隐私化因其过程复杂,信息处在动态过程不容易把握而经常被忽视,因

    12、此更应该引起重视。数字社会下的个人信息保护是一个难题,全世界都在试图解决这一难题,国内的相关法律也应该尽快出台。但可以预料,无论国外还是国内,即使出台全面的数据保护法律,也不一定能够应对所有的现实问题,信息社会和智能社会下新的问题还会不断涌现,数据治理与隐私保护的矛盾将会长期存在。但是,不管面对的问题如何改变,都应该遵循以下基本原则:第一个原则是最低限度原则。任何组织和个人在面对个人信息时都要遵守这一原则,能不收集就不收集,能少收集就少收集。第二个原则是高门槛准入原则。对于涉及个人信息收集的业务开展必须有严格的准入制度,对于个人信息的储存、数据安全和业务必要性进行严格审核。第三个原则是相关利益

    13、者知情原则。当事者要就收集个人信息的目的,信息收集的方法,信息储存、加工、使用的权限和边界,信息使用的时间,信息的销毁等做明确的公示,以确保利益相关者的知情权。第 4 页 共 10 页当然,仅有这些原则是不够的,应该根据数据治理和隐私保护实践做必要的调整,应该通过法治化途径使一些原则程序化,形成可操作的严格规程。只有在重新认识数字社会隐私概念的基础上,通过建立产权清晰的制度框架,企业才能合法收集、利用数据,个人的信息保护诉求才具备治理基础。当下要杜绝个人信息被滥用和个人信息的无界限收集,严格厘清信息使用和加工的边界,严禁针对个人信息的过度整合,营造良好的信息使用环境,提高民众隐私安全感,让社会

    14、大众可以放心使用信息资源,融入数字社会。(摘编自王俊秀处理好隐私的信息化和信息的隐私化)4.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A对隐私和个人信息作出明确区分的高度重视人格权的民法典的出台,为我国数据安全及发展的立法工作开了一个好头。B现代社会允许他人拨打自己的电话号码、按自己住址寄送快递等行为,已是一种必然,但这些行为不能直接等同于侵害自然人。C隐私信息化过程简单,容易引起注意;信息隐私化则因过程复杂和信息不易把握而常被忽视,因此更为重要,更应重视。D信息社会和智能社会下新问题会不断涌现,可以预见,哪怕是出台全面的数据保护法律,也未必能够应对所有的现实问题。5.根据材料一

    15、和材料二,下列说法不正确一项是(3 分)A在数字经济时代,如果只知挖掘数据价值,而不能有效保护数据尤其是个人信息数据安全,那么数字经济的未来是堪忧的。B民法典未说明健康信息等是否属于私密信息,这是它的一大疏漏,今后个人信息保护法等法律将弥补这一缺陷。C限制信息使用应当适度,否则既可能影响人们通过信息分享造福社会,也可能因个人信息被滥用等造成社会环境的恶化。D确定数据治理与隐私保护的原则是必要的,但仅有这些原则是不够的,还需根据数据治理和隐私保护实践做出相应调整。6.现代社会中隐私权和个人信息的保护问题受到各国的高度重视。在个人信息和隐私保护的问题上,材料一和材料二的观点有哪些异同之处?请结合材

    16、料分别加以概括。(6 分)(三)(三)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小题,15 分)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79 题。文本一:文本一:民国人物思予看民国人物的传记,像从一扇门看一个偌大的园子。里面住着好些人,他们说说笑笑,打打闹闹,也争风也吃第 5 页 共 10 页醋,也文争也武斗。看他们的传记,那些才高八斗,才情横溢的人就都被从神坛上请了下来,变成了凡人,像隔壁邻家孩子一样一天天地长大,淘气,求学,恋爱,迷茫,奋发,探索,坚持。一切都是鲜活的,和教课书上那些正襟危坐的严肃,琵琶遮面的矜持全然不同。而再看他们的文字时,似乎是熟识的,偶尔脑中会突然闪现出一些他们的趣事

    17、,不觉轻笑出声。蔡元培每天步行十里到马相伯处学拉丁语时,有时清早五点就到马家门口敲门。马推开窗后看到是蔡元培,只好无奈地说:太早了,太早了!你八九点钟再来吧!马寅初对当时国民政府的种种行为很是不满,经常置生死于度外四处演讲。有一次,在上海交大演讲时,他公开称蒋介石为“头号大真空管”,有人不解其意,他解释道:真空管就是肚子里是空的,顶上光光的,头号就是最大的意思。国学大师章太炎反对白话,对胡适很是不满,有次对学生称胡适为“著作监”,学生不明究竟,他解释道:著作者写书著书也,监太监也,胡适著作的中国哲学史大纲只有上册,没有下册,故称著作监也。朱自清的散文最是清新,淡淡的愁,总能使人飘离尘世,心醉神

    18、迷之感。当看到他被儿子惹恼时,也会关了门,将儿子按在一个角落,一顿狂揍,瞬间被震惊到。在西南联大,他常常戴着金边眼睛,西装革领,外面却披了一件当地农人的斗篷,悠然地行走于大学校园中。想想那副尊容,不笑出声也是挺难的。一代哲人金岳霖会突然忘记自己是谁。有一次,他给一个朋友打电话,接电话的佣人只有他报了姓名后方可向主人通报,可他想了半天,实在想不出自己的名字。只好问同来的司机,可司机也不知道,后来司机说:我听别人都称您为金博士。他因了姓想起了名字,甚是开心。钱钟书甚是爱猫,猫儿闹春时,自家的猫儿不够健壮,总被隔壁林徽因家的猫欺负。有一日,他忍无可忍,拿了竹杆就准备替自家的猫报仇去。还好妻子杨绛深明

    19、大义,才阻止了此事。沈从文第一次站在讲台上时,紧张过度,约过了十分钟,还是讲不出一句话,课堂气氛甚是尴尬,就用粉笔在黑板上写道:我第一次上课,见你们人多,怕了!二十岁左右的胡适,看不清国家的出路,也看不清自己的出路,非常消沉。整天喝酒打牌吃花酒,一日喝醉,脱下皮鞋与警方撕打,最后被带到局子里,酒醒后交了罚款才被放出。民国时候,女子们也纷纷走进大学,学习新文化新思想。她们的靓丽姿容与丰富学识相映生辉,成为“民国风”的最亮丽风景:风华绝代的民国才女林徽因,不仅有着倾国倾城的美貌,还有着超凡过人的才华,她是我国著名的建筑学家、诗人、作家,她曾与诗人徐志摩、建筑学家梁思成、哲学家金岳霖都有过美好的感情

    20、,尤其是与建筑学家梁思成那一段幸福美满的婚姻,成就了中国建筑界的“神雕侠侣”,令无数人艳羡不已。在某个明月夜,身处美国的张爱玲正抬着孤傲的头望向月亮,此时友人路过,打招呼询问她正在做些什么?她自信淡然地回答:我在等公交。事实是,她高度近视,把电线杆看成了公交站。陆小曼任性率真,半世不食人间烟火,老年时得了一份领薪的工作,淡然自得,宁静安详地离世。最是浓得化不开的还是真性情。沈丛文狂追张兆和时,花季的张兆和追求者甚多,同学们私下排号,从癞蛤蟆第 6 页 共 10 页1 号排起,那时的沈是癞蛤蟆 13 号,他勇往直前,最终得手。九十岁的金岳霖郑重其事地邀请一些至交好友到北京饭店赴宴,众人大惑不解。

    21、开席前他深情地宣布说:今天是林徽因的生日!那时的林已去世三十年。一群真实有趣的人儿,不仅博学智慧,更是情真意切。他们在乱世鼎革之际,以文人情怀,以学问、技能、道德,与芸芸众生一道,成为那个可悲时代或大或小、或浓或淡、或黑或白的注脚。(摘编自思予闲看民国风云人物传记有增删)文本二:文本二:“民国”是一种经典、是一种情怀?“民国风情”是一种独特的美。民国时期是中国从古至今过渡,是东方与西方交汇时代,是中华传统美与西方古典美、摩登美碰撞、交流、融合的时代。能建立掀天揭地功业,能定乱命世之人叫大师;能用思想跨越千年、光耀后世的叫大师;能知行合一、立德立言立功的叫大师。而民国就是这样一个大师辈出的年代,

    22、风流俊彦,有如过江之鲫;耆老新秀,一时风头无两。于是,人们对民国时代一直有一个“民国梦”,认为那时候的审美、思想,是任何一个时代都无法企及的。而那个时代离我们又非常近,没有古代历史的遥不可及,那时的遗迹随处可见,我们今天走的街道,流连的公园,他们或许都曾走过但也有人觉得民国作为一个政权,政府缺乏道德感召力;作为一个大国,国家既无实力又无尊严,军阀混战,受列强肆意践踏,几乎亡国灭种。民国时期的才子佳人们,还不能真正称得上“大师”。所谓的“民国风情”,只是一种流于表面的“小资情怀”,是大地主、买办、高级知识分子等上流社会人士的,与广大平民无关。真正懂民国历史文化的,反而讨厌民国这种动荡年代。7.下

    23、列对文本一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A文章开始用比喻手法,把民国人物比做隔壁邻家的孩子;并把传记人物的正统矜持的一面和日常琐碎的一面作了对比。B蔡元培与马相伯师生故事中,看得见一个醉心学业,刻苦求学,但有些许憨直的学生;一个对弟子心存欣赏,但也并不虚伪造作的老师。C朱自清率性的穿着,金岳霖忘记自己名字,是因为大师们大多专注于学问研究,加上洒脱随性,对日常琐事大都不在意,不关注。D写钱钟书要为猫去“报仇”,写沈从文首次上讲台怯场,并不是对他们不尊敬,相反给人更鲜活,更真实,更可爱的感觉。8.文中多次提到“民国情怀”。情怀不是很具体的东西,看不见摸不到,但能触及心灵,让

    24、人深层感受到。鲁迅曾说:“无限的远方,无数的人们,都与我有关。”这是情怀。就此,请结合文本材料及情怀含义,概括四条你步入大学校园后,可以借鉴的“文人情怀”。(6 分)9.文本二对“民国风情”的看法存在争议,请就此谈谈你的认识。(6 分)二、古代诗文阅读(二、古代诗文阅读(34分)分)(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小题,19分)分)第 7 页 共 10 页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题。王安石字介甫,抚州临川人。安石少好读书,一过目终身不忘。其属文动笔如飞,初若不经意,既成,见者皆服其精妙。神宗在颍邸,(韩)维为记室,每讲说见称,辄曰:“此非维之说,维之友王安石之说也

    25、。”及为太子庶子。又荐自代。帝由是想见其人,甫即位,命知江宁府。数月,召为翰林学士兼侍讲。熙宁元年四月,始造朝。入对,帝问为治所先,对曰:“择术为先。”帝曰:“唐太宗何如?”曰:“陛下当法尧舜何以太宗为哉尧舜之道至简而不烦至要而不迂至易而不难但末世学者不能通知以为高不可及尔”帝曰:“卿可谓责难于君,朕自视眇躬,恐无以副卿此意。可悉意辅朕,庶同济此道。”七年春,天下久旱,饥民流离,帝忧形于色,对朝嗟叹,欲尽罢法度之不善者。安石曰:“水旱常数,尧、汤所不免,此不足招圣虑,但当修人事以应之。”帝曰:“此岂细事,朕所以恐惧者,正为人事之未修尔。自近臣以至后族,无不言其害。两宫泣下,忧京师乱起,以为天旱

    26、,更失人心。”安石曰:“近臣不知为谁,若两宫有言,乃向经、曹佾所为尔。”冯京曰:“臣亦闻之。”安石曰:“士大夫不逞者以京为归,故京独闻其言,臣未之闻也。”监安上门郑侠上疏,绘所见流民扶老携幼困苦之状,为图以献,曰:“旱由安石所致。去安石,天必雨。”侠又坐窜岭南。朱熹尝论安石“以文章节行高一世,而尤以道德经济为已任,被遇神宗,致位宰相,世方仰其有为,庶几复见二帝三王之盛,而安石乃汲汲以财利兵革为先务,引用凶邪,排摈忠直,流毒四海,至于崇宁宣和之际,而祸乱极矣。”此天下之公言也。昔神宗欲命相,问韩琦曰:“安石如何?”对曰:“安石为翰林学士则有余,处辅弼之地则不可。”神宗不听,遂相安石。呜呼,此虽宋

    27、氏之不幸,亦安石之不幸也。(节选自宋史王安石传)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 分)A陛下当法尧舜何/以太宗为哉/尧舜之道至/简而不烦至/要而不迁至/易而不难/但末世学者不能通知/以为高不可及尔/B陛下当法尧舜/何以太宗为哉/尧舜之道/至简而不烦/至要而不迁/至易而不难/但末世学者不能通知/以为高不可及尔/C陛下当法尧舜/何以太宗为哉/尧舜之道至/简而不烦至/要而不迁至/易而不难/但末世学者不能通/知以为高不可及尔/D陛下当法尧舜何/以太宗为哉/尧舜之道/至简而不烦/至要而不迁/至易而不难/但末世学者不能通/知以为高不可及尔/11.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

    28、确的一项是(3 分)A翰林学士是皇帝的文学侍从官,唐时常能升为宰相,北宋翰林学士承唐制,仍掌制诰,明清两代从进士中选拔。B熙宁是宋神宗的一个年号,年号是皇帝在宗庙中被供奉时所称呼的名号,自汉武帝开始,历代帝王都用年号纪年。C岭南指五岭以南地区,大体就是今广东、广西一带,五岭由越城岭、都庞岭、萌渚岭、骑田岭、大庾岭五第 8 页 共 10 页座山组成。D宰相是中国古代对于辅佐君主并掌握国家最高行政权力的官员的一种通称或俗称,并非是指具体的官名。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A王安石博闻强识,文采不俗。他小时候读书过目不忘,写文章时下笔如飞,看过的人无不叹服他的文章精

    29、妙。B王安石见解超凡,受到赏识。每当韩维的谈话得到神宗称赞时,他就说是王安石说的,神宗因此很想见到王安石。C王安石果敢刚毅,消除危机。京城安上门监门官郑侠上奏要求罢免王安石,结果郑侠就被判罪并流放到了岭南。D王安石擅长文章,执政不佳。朱熹评论王安石文章节操品行高出世人,为政却导致了崇宁宣和之际的极大祸乱。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 分)(1)及为太子庶子。又荐自代。帝由是想见其人,甫即位,命知江宁府。(2)水旱常数,尧、汤所不免,此不足招圣虑,但当修人事以应之。(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小题,9分)分)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 1415 题。

    30、明日分弓亭按阅,再用西楼韵范成大眼看白露点苍苔,岁月飞流首屡回。老去读书随忘却,醉中得句若飞来。闻鸡午夜犹能舞,射雉西郊不用媒。自笑支离聊复尔,丹心元未十分灰。【注】淳熙三年(1176 年),范成大在成都四川制置使任上作此诗,其时诗人 51 岁。按阅,检阅士兵。媒,猎雉时以家雉诱出野雉,称雉媒。14.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A首联前一句点明时令,寓情于景;后一句暗写老境,为下联作铺垫。B颔联“若飞来”与“随忘却”对举,构成语意的转折和情感的波澜。C颈联“闻鸡”“射雉”用典贴切妥当,对仗严谨工稳,音韵流转自然。D尾联前一句感叹国土虽破碎,但还有恢复的希望,后一句点明原因

    31、。15.陆游称赞范成大“风采震羌胡”,龚明之称赞范成大“文章政事,震耀一世”,崔敦礼称赞范成大“包罗百氏,磅礴九流”。你从这首诗中读出范成大怎样的风采?请简要慨述。(6 分)第 9 页 共 10 页(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小题,6分)分)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 分)(1)赤壁赋中苏轼与客人月下泛舟,客人不由发出慨叹:当年曹操率军顺流而下,战船千里,声势浩大,他“_,_”,可谓一世英雄,如今已成过眼烟云。(2)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_,_”两句,写边塞大雪纷飞,穿帘入幕,将士们难以御寒。(3)花朝节是中国传统节日,古代诗人常用“花朝”来表现

    32、百花盛开的春晨或大好春光。唐代诗人白居易就写过这样的诗句,如“_,_”。三、语言文字运用(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分)(一一)语言文字运用语言文字运用 I I(本题共(本题共 3 3 小题,小题,1 11 1 分)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719 题。“刷屏”时代,“读书”何为?一方面,阅读的重要目的在于求知。阅读形式的进阶,以_的程度丰富了知识内容的打开方式。在阅读体验上,“听书”“快读”等方便快捷的选择,让随时随地随心获取知识成为可能;融合多重形态的视听内容,更让阅读由平面式的“纸上得来”升级为立体式的“尽观天下事”。在信息储备上,从“一卷在手”到“一屏万卷”,突破了有限内容与无限信息

    33、之间的界线。另方面,阅读的重要意义更在于启发思考。求知的方式各异,但无论是看画面、听声音还是浏览文字,摄取知识和信息之后,在化零为整、沉潜往复中使之沉淀为思考和智慧都是必不可少的过程。文字留白处的掩卷长思、声画落幕后的_,都在一次次思接千载、视通万里中充盈着读者的精神家园。以思考的力量在信息浪潮中保持专注与笃定,在笔墨世界中涵养情怀与气质。这种魅力,正是_的快餐式阅读、蜂拥而至的流量化内容所不能给予读者的独特馈赠。书本虽小,但就像一个时空容器,“黄鸟于飞,集于灌木”的美丽意象、“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的宏大场景、“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的深沉思考古今中外都可尽收其中。人们翻开书籍,就如同打

    34、开了一个辽阔的精神世界。17.请在文中横线处填入恰当的成语。(3 分)18.改写文中画横线的句子,以进一步强调从“一卷在手”到“一屏万卷”的重要价值。要求:使用设问、反问两种修辞,可适当增删词语,但改后句子要保持连贯,不得改变原意。(4 分)19.修辞手法是为提高表达效果,用于各种文章或应用文,在语言写作时表达方法的集合。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使用了多种修辞手法,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其表达效果。(4 分)(二二)语言文字运用语言文字运用(本题共(本题共 2 2 小题,小题,1010 分)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2021 题。有一种说法:故宫的屋顶,看上去特别光洁,鸟儿不会在上面排泄,是因为_。琉璃

    35、瓦反光且特别光滑,加之屋顶是斜的,鸟在上面站不住,无法在上面排泄。但是,包括故宫在内的古建筑在设计屋顶时,真的有防止鸟类停留排泄的考量吗?对此,有人进行了一番求证。故宫古建筑包括屋顶的设计,其根本目的是突出皇权,黄色是皇权的象征;采用琉璃瓦屋顶,主要是为了防止第 10 页 共 10 页瓦的胎体因受日照风吹雨淋而开裂。自紫禁城建成以来,历朝历代都很重视养护。瓦顶拔草、墙体抹灰和地面修复,是中国古建筑维修保养每年要做的工作。因此,_。一段展示了鸟儿们在故宫太和殿屋顶停留的视频,更是直接否定了“琉璃瓦反光限制了鸟类停留”的说法。中国传统文化强调“天人合一”,_,不可能在前期设计时考虑到防范鸟类等动物

    36、在屋顶停留,故宫的屋顶肯定是可以落鸟的,不只是鸟,一些猫科动物也会在屋顶活动。20.在上文横线处补写恰当的句子,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 15 个字。(6分)21.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可以改写成:“鸟和一些猫科动物都是可以在故宫的屋顶活动的。”从语义上看二者基本相同,为什么说原文表达效果更好?(3 分)四、写作(四、写作(60分)分)2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 分)近日,云南姑娘南依从山区一路努力考上社科院的研究生,在学业进步的同时,还在社交媒体上小有名气,用自己的赚的钱带家人去看天安门。努力学习,走出大山,改变命运,让网友感叹这就是读书的意义,也是学习改变命运的最好案例。但最近她宣布自己和一位同乡的理发师恋爱结婚,并且已经怀孕,要休学一年。这个消息一下击碎了网友们的憧憬与期待,很多人又转而表示学习救不了“恋爱脑”。在南依身上我们看到了命运的一体两面。靠学习走出大山,是现代的、进步的、充满力量的一面。突然中断学业,选择和同乡结婚生子,又让人觉得回到了古旧的、无法挣脱的女性宿命中。但是南依只能代表南依,她是否幸福也只有她自己明白。读了上面材料,你有怎样的感触与思考?请据此写一篇文章。要求自选角度,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 800 字。

    展开阅读全文
    提示  163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2023届四川省成都市树德 高三上学期半期模拟预测语文试题.pdf
    链接地址:https://www.163wenku.com/p-3583755.html
    523738114@qq.com
         内容提供者      个人认证 实名认证

    Copyright@ 2017-2037 Www.163WenKu.Com  网站版权所有  |  资源地图   
    IPC备案号:蜀ICP备2021032737号  | 川公网安备 51099002000191号


    侵权投诉QQ:3464097650  资料上传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

    163文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