射洪县城市总体规划-PPT.ppt
- 【下载声明】
1. 本站全部试题类文档,若标题没写含答案,则无答案;标题注明含答案的文档,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2. 本站全部PPT文档均不含视频和音频,PPT中出现的音频或视频标识(或文字)仅表示流程,实际无音频或视频文件。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3. 本页资料《射洪县城市总体规划-PPT.ppt》由用户(三亚风情)主动上传,其收益全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该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请根据预览情况,自愿下载本文。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5.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及以上版本和PDF阅读器,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射洪县 城市 总体规划 PPT
- 资源描述:
-
1、射洪县城市总体规划u全县以丘陵地貌为主,丘陵地区占89.1%,涪江、梓江河谷地貌占10.9%。u四川盆地亚热带湿润气候区。具有气候温和,四季分明的特点。u汉置广汉郡及广汉县,西魏在金华设射江县,北周更名为射洪县。u2012年末射洪县常住总人口103万人,人口密度为695人/平方公里,属于人口高密度区。共有20个镇,10个乡,36个社区,591个村。20个镇、10个乡。全县实 现地区生产总值226.5亿元,增长14.1%。三次产业结构比为17.8:62.0:20.2。城镇化水平44.4%,城镇人口有45.72万人。一、基本概况一、基本概况县域概况1.11.1u 射洪地处四川盆地中部,涪江中游。介
2、于北纬3040至3110,东经10510至10539之间,县域东北接绵阳市之盐亭县,西接绵阳市三台县,南与遂宁市大英县、射洪县接壤,东连南充市西充县。距离省会城市成都约165公里,距西部惟一直辖市重庆180公里,距中国科学城绵阳约90公里,距成都、重庆、绵阳三达都市均在2小时车程内可达。u全县城镇分为县城、重点镇、普通建制镇、一般乡集镇四个等级。县城:太和镇与大榆镇。城镇人口约30.8万。重点镇:沱牌镇、金华镇,城镇人口分别为3.5万、1.72万,城镇人口合计5.22万,平均每个城镇人口规模为2.61万人。普通建制镇:太乙镇、复兴镇、青岗镇、仁和镇、洋溪镇、广兴镇、天仙镇、金家镇、香山镇、明星
3、镇、涪西镇、陈古镇、凤来镇、潼射镇、曹碑镇、官升镇等18个城镇,城镇人口合计8.40万,平均每个城镇人口规模0.53万人。乡集镇:金鹤乡、瞿河乡、伏河乡、青堤乡、双溪乡、文升乡、万林乡、太兴乡、东岳乡、玉太乡、青堤乡等共10个,城镇人口在0.20.3万之间。城镇人口合计2.1万人,平均每个城镇人口规模0.21万人。县域城镇体系现状图(2012年)一、基本概况一、基本概况县域概况1.11.1u城镇经济职能综合型、旅游型、工贸型、农贸型、农业型等 县域城镇体系现状图(2012年)县域概况1.11.1一、基本概况一、基本概况u 地理位置地理位置射洪县城位于四川盆地中部,涪江中下游,包含太和、大榆两镇
4、。其中,太和镇位于涪江中游西岸,地处北纬3252,东经10523。主要建于涪江河谷一、二阶冲积台地上,三面环山(丘)、一面临水,涪江从北向南曲折绕经太和镇,形为“S”。射洪西北至绵阳约90公里、至成都约165公里;南至遂宁约40多公里。太和镇为全县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是中共射洪县委、县人民政府驻地。大榆镇位于涪江中游东岸,是射洪城市未来主要的空间拓展区域。u 地质地貌地质地貌县城地势北高南低,海拔高程572325米之间,相对高差100150米,属丘陵地貌区。涪江由北向南流经城市,河谷宽广,河流蜿蜒曲折,阶地广布,阶面高出河床38米,属堆积阶地。城市大地构造处于新华夏系川中褶皱带内,且处于中
5、台地、绵阳环状构造,威远辐射状构造的交接部位,及射洪南充东西向构造带上武南广兴舒缓背斜的南翼,地层近于水平,倾角仅2左右,构造简单。据中国地震参数区划图(GB18306-2001),本区地震动峰值加速度为0.05g,地震动反应谱特征周期值为0.35s,地震基本烈度为级,区域稳定性好。u 自然环境自然环境县城全年年均温17.3,最高温39.4,极端最低温-4,属于四川盆地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年降雨量928.4mm,年均相对湿度79%,日照时数3000小时/年。城市概况1.21.2一、基本概况一、基本概况u 城市人口城市人口经过多年的发展,特别是近几年射洪工业化、城镇化速度的提升,射洪城市人口规模
6、不断扩大,至2012年底,射洪城市人口已达30.8万人。u 城市建设城市建设 截止2012,射洪县城市建设用地面积为2457公顷,人均79.78平方米。城市概况1.21.2一、基本概况一、基本概况u 政策背景政策背景国家“十二五”规划的深入推进注入射洪新的发展动力西部大开发“第二个十年”提出推进区域平衡,资金向不发达地区倾斜成渝经济区发展进入国家战略,辐射带动射洪县经济社会、基础设施的大发展四川省“十二五”规划提出交通枢纽建设、完善内部交通网络、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壮大特色优势产业、积极稳妥推进新型城镇化等发展目标助推射洪射洪列入全省扩权强县试点县 多点多极支撑发展战略的提出促进射洪现
7、代产业高地建设坚持“两化互动、四化联动、统筹城乡”发展战略有利加快射洪城镇化速度,提升城镇化质量 国家明确提出城镇化路径有利射洪积极稳妥推进城镇化 u区域发展背景区域发展背景射洪县生态本底强、文化底蕴深厚、发展目标提升四川建设西部交通枢纽,加快干线公路、农村公路的建设遂宁市加快建设现代生态田园城市的步伐区域型交通基础设施日益完善 产业结构逐步优化升级全面推进统筹城乡改革发展三、规划背景三、规划背景发展背景分析2.12.1u相关规划解读相关规划解读遂宁市市域城镇体系规划 遂宁市域城镇发展的空间结构为:形成“一心两轴、一城五辅”的网络状空间布局。遂宁市域城镇体系规划图(2020年)“一主”市域主中
8、心(遂宁中心城区)。“两轴”依托达成铁路、成南高速公路及遂渝铁路、绵渝高速公路、205省道和涪江流域,形成纵横交错的十字型城镇发展轴。“五辅”围绕遂宁中心城区,发展射洪、大英、蓬溪、安居、柳树组团5个组团城市,共同形成以遂宁中心城区为核心的城市群发展态势。发展背景分析2.12.1三、规划背景三、规划背景 射洪县处于“南北轴”上,形成以纺织、化工、商贸、电力、都市生态农业、休闲旅游为主的综合性滨江城市。u相关规划内容相关规划内容射洪县“十二五”规划 “十二五”形成周边广辐射、衔接大交通、城乡全覆盖、水路为补充的较为完善的交通网络。产业发展布局形成“一核两副、一带两翼”。以“一核两副”为珠,以涪江
9、和S205国道为线,以线串珠,形成射洪经济发展的主要载体。“两翼”作为涪江经济带的辐射区和经济带的腹地,承担保护生态的功能,发展原生态农林乡、绿色畜牧业等现代农业,以及乡村旅游业和新农村建设的功能。在“十二五”时期,城市化率达到50%左右。设立四个等级城镇级别。优先发展沿涪江和梓江城镇带,利用绵遂高速和拟建绵遂高铁,形成“一核两副,一带两翼”的带状发散式城镇格局。发展背景分析2.12.1三、规划背景三、规划背景u与周边县发展条件对比与周边县发展条件对比 射洪县与周边县发展条件对比表(射洪县与周边县发展条件对比表(20122012年)年)射洪与绵阳市盐亭县、三台县,遂宁市大英县、射洪县,南充市西
10、充县接壤。射洪县与周边相邻的县(区)相比,县城规模、城镇化水平排名都是第一位。射洪县在遂宁市区县中GDP、财政收入也排在第一位,人均GDP仅次于大英县。遂宁、射洪在川中城镇密集区中呈现双心发展、遂射连片发展趋势较明显,对周边区县带动作用较强。发展背景分析2.12.1三、规划背景三、规划背景u与周边县发展条件对比与周边县发展条件对比 射洪县与周边县交通条件对比 蓬溪、三台、西充可实现四个方向的全高速通车,其余县(市)均只有东西向、或南北向。射洪县的公路交通地位在区域中不算太强,但射洪坐拥涪江、梓江水运交通,在大运量运输方面具备区域优势。发展背景分析2.12.1三、规划背景三、规划背景u与周边县发
11、展条件对比与周边县发展条件对比 大英县:打造新型工业县、优秀旅游城。主要发展化工、纺织、农产品加工。蓬溪县:主要发展纺织、电子机械、优质农产品深加工。射洪县:实施“产业集群突破型+旅游产业突破型”的双型突破产业发展战略。打造子昂故里观光体验和涪江水乡休闲度假旅游目的地,争创中国旅游经济强县和四川丘陵地区旅游发展示范县。盐亭县:发展农副产品加工、新型建材、能源化工、劳动密集型四大产业。三台县:全力打造“纺织丝绸、食品加工、能源化工和机械制造”四大产业集群。西充县:提出“一区三地”(和谐文明新区、中国西部有机食品生产基地、新型工业快速崛起地、中国西部乡村旅游目的地)和“四个跨越”(向现代农业跨越、
12、向工业强县跨越、向现代服务业跨越、向城乡一体化跨越)的发展战略。结论:射洪与周边区域的相似度较高,未来射洪县要坚持工业立县之本,同时做大做强文化及生态旅游业,大力发展高、精、尖的产业,成为带动周边地区的中心城市。发展背景分析2.12.1三、规划背景三、规划背景u 中国锂电产业基地、西部酒业基地中国锂电产业基地、西部酒业基地成都绵阳重庆射洪u 川东北城镇群区域性产业高地川东北城镇群区域性产业高地u 四川丘区四川丘区“两化互动两化互动”与城乡统筹发展的示范区与城乡统筹发展的示范区 战略地位分析2.22.2三、规划背景三、规划背景u 成渝经济区北环线、四川北上中原通道上的重要节点成渝经济区北环线、四
13、川北上中原通道上的重要节点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城市规划编制办法以及相关的国家技术标准、技术规范;四川省城乡规划条例(2012年);遂宁市城镇体系规划(2008-2020年);遂宁市城市总体规划(2007-2020年);遂宁涪江经济带规划(2008-2020年);射洪县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十二五”规划(2011-2015)各专项规划各镇、乡总体规划与规划相关的其它基础资料规划依据3.13.1近期:2013至2015年;远期:2016至2030年;远景:2030年至本世纪中叶。规划期限3.23.2四、规划总则四、规划总则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为目标,把生态理念融入到规划全过
14、程,努力走集约智能绿色低碳的新型城镇化道路,全面提升城镇化发展质量和水平;以人口城镇化为核心,以科学规划为引领,以产业发展为支撑,以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为根本,增强城镇综合承载能力;以“融入成都经济圈、全域发展,三化联动、富民强县”为总体思路,促进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把射洪城市建设成为集诗酒文化、山水景观、自然生态为一体的宜居城市。规划指导思想3.33.3u区域协调、城乡统筹u两化互动、四化联动u绿色低碳,集约发展u远近结合,合理发展u彰显文化,特色发展规划原则3.43.4四、规划总则四、规划总则u 中部县城综合功能区、金华旅游功能区u 南部沱牌白酒产业功能区、都市农业功
15、能区u 北部特色农业功能区、u 东部现代农业功能区u “一带、四轴一带、四轴”的产业布局空间结构县域产业布局规划图(2030年)五、县域城镇体系规划五、县域城镇体系规划综合功能分区与产业布局4.14.1都市农业功能区都市农业功能区北部特色农业功能区北部特色农业功能区沱牌白酒产业功能区沱牌白酒产业功能区金华旅游功能区金华旅游功能区县城综合功能区县城综合功能区东部现代农业功能区东部现代农业功能区城镇化水平较快,但城镇化水平偏低 2003年2012年,射洪城镇化率从30.68%增加到44.4,年均增加1.52个百分点,比同期四川省增长速度高出0.03个百分点,城镇化进程较快。但同期射洪城镇化率比全国
16、仍然低8.19个百分点(全国城镇化率为52.57),城镇化水平较低。大部分城镇规模小,发展差,辐射能力有限 县域大部分乡镇规模普遍偏小,除县城、重点城镇、部分建制镇城镇人口超过5000人外,其余建制镇与乡集镇城镇人口绝大部分在2000人左右,多以街代市,沿过境交通发展。城镇发展推力较强,但吸纳力与动力不足 射洪工业化率达到57.9%,具备推动城镇化发展的强劲动力,但射洪工业化与城镇化发展的良性互动机制尚未形成,吸纳本地农村富余劳动力的能力不强,年外出务工人员已超过30万。城市建设水平差异大,城镇基础设施相对滞后 部分城镇用地紧张,地形破碎,建设成本高。城镇体系不尽合理,县域经济主要集中在涪江沿
17、岸;城乡风貌特色有待提升 城镇主要沿交通线和涪江呈树枝状分布,缺乏梯级结构,影响重点城镇发展带动作用,部分城镇的布局较松散,城市形态上均未体现应有的特色,文化底蕴和山水资源保护与利用不足。u县域城镇发展存在的问题县域城镇发展存在的问题 县域城镇发展与布局5.15.1五、县域城镇体系规划五、县域城镇体系规划u县域工业与城镇化互动发展战略县域工业与城镇化互动发展战略 建立适应射洪工业发展的县域城镇体系和城市空间结构大力培育射洪城市成为大城市,形成“一主两副一带五轴”的县域城镇体系,远景形成以“一主两副”的组群城市。规划期内积极发展田园新市镇调整行政区划,强化一般城镇的辐射带动作用协调工业与城镇布局
18、调整现状工业布局与产业结构,促进工业化与城镇化良性互动将工业园区纳入城市规划建设区统一规划管理提升城镇承载力和交通通达性,促进城乡统筹发展加强基础设施和人居环境建设,提高城镇发展质量和承载能力加强城镇风貌特色塑造,促进城镇化的健康发展建设和完善交通网络,拓展腹地促进浅丘平坝地区进一步集聚发展县域城镇发展与布局5.25.2五、县域城镇体系规划五、县域城镇体系规划u县域城镇体系结构规划县域城镇体系结构规划 总人口预测:2015年:控制在106万人2020年:控制在111万人2030年:控制在120万人(资源承载力135-200万人)城镇化水平预测:2015年:51%2020年:60%2030年:7
19、0%城镇人口预测:2015年:54.1万人2020年:66万人2030年:84万人县域城镇发展与布局5.25.2五、县域城镇体系规划五、县域城镇体系规划行政区划调整:近期撤县建市。根据发展需要,适时撤销大榆、广兴、瞿河等建制,并入太和镇,设立街道办事处城镇等级结构:建议将太乙、仁和、金家、复兴、天仙、明星6个镇乡作为田园新市镇。规划形成一主两副3个一级城镇6个新市镇18个一般城镇的城镇体系。县域城镇发展与布局5.25.2五、县域城镇体系规划五、县域城镇体系规划城镇规模结构:县域城镇体系规划图(2030年)县域城镇发展与布局5.25.2五、县域城镇体系规划五、县域城镇体系规划城镇空间结构:城镇空
20、间结构:“一主两副,一带五轴一主两副,一带五轴”的网络状空间结构 一主指中心城区。由现太和、大榆、广兴、翟河、洋溪、金鹤组成。形成以轻纺、食品、机电、高新技术、电力、化工、交通运输、商贸、旅游等产业为支撑的县域中心城市。两副指沱牌镇和金华镇。沱牌以发展食品工业和生态工业旅游为主。远景融合沱牌、青堤,和蓬溪的天福、红江,大英的回马。金华镇以发展旅游和旅游服务、农副加工为主。一带即依托涪江经济带和绵遂高速的城镇发展带。有太和、广兴、玉太、大榆、沱牌、金华等县域中心城镇与重点城镇,是构建县域城镇发展的纵向主线。五轴依托金盐公路、三台-射洪-盐亭公路、大英-射洪-盐亭公路形成的城镇发展轴,有金华、仁和
21、、太乙等县域重点城镇,未来加速集聚发展。县域城镇空间结构规划图(县域城镇空间结构规划图(20302030年)年)县域城镇发展与布局5.25.2五、县域城镇体系规划五、县域城镇体系规划u公路交通公路交通形成形成“四纵四横三环线四纵四横三环线”的总体布局的总体布局四纵:省道205绵遂高速公路遂回高速(4)天仙东岳玉太射洪洋溪青堤。四横:涪河复兴金华金家明星沱牌青堤官升仁和大榆太乙涪西(4)成德南高速。三环线:(1)沱牌明星太乙陈古金家凤来金华潼射复兴太兴天仙仁和曹碑青岗官升洋溪青堤沱牌(2)金华-东岳-文升-金鹤-瞿河-太和-金华(3)广兴-大榆-太和-广兴 县域交通布局规划图(县域交通布局规划图
22、(20302030年)年)县域交通发展规划5.35.3五、县域城镇体系规划五、县域城镇体系规划u铁路交通 修建绵(阳)遂(宁)内(江)宜(宾)城际铁路射洪段47公里,建设射洪、金华、沱牌火车站。u水运交通航道 2015年射洪境内涪江88公里航道为级航道,2020年航道规划等级达到级,力争2030年航道规划等级达到IV级,通航500吨级船舶。码头 到2015年底,新建改建码头9个、完成80%乡镇客渡小码头建设。到2020年底,新建改建码头12个,完成90%乡镇客渡小码头建设。到2030年底,新建改建码头15个,完成100%乡镇客渡小码头建设。县域交通布局规划图(县域交通布局规划图(2030203
23、0年)年)县域交通发展规划5.35.3五、县域城镇体系规划五、县域城镇体系规划u地质灾害防治规划 地质灾害低易发区地质灾害高易发区地质灾害中易发区县域综合防灾规划图(县域综合防灾规划图(20302030年)年)县域综合防灾规划5.85.8五、县域城镇体系规划五、县域城镇体系规划u 综合格局综合格局-沿涪江流域,金华、县城、沱牌三镇由北至南串联形成的的城镇密集聚集区,城镇化率高,产业聚集度高、社会经济资源丰富、交通便利,是射洪经济社会发展的核心区域。u 产业配套产业配套-洪城工业园区、沱牌工业园区、美丰工业园区等多个工业园区隔江而立,形成射洪县域的沿江工业走廊。u 交通格局交通格局-内绵遂内自宜
24、城际专线、绵遂高速、省道205等主要交通干线贯通南北,形成水陆交通走廊。u 职能互补职能互补-金华、县城、沱牌在产业分工和城镇职能上具有天然的互补性,有利于错位发展,共同提升。沱牌镇太和镇金华镇六、城市规划区一体化发展规划六、城市规划区一体化发展规划一体化发展的意义6.16.1 射洪城市规划区的范围主要涵盖涪江两岸的主要乡镇,并结合各乡镇的实际情况,综合考虑区域的资源禀赋、生态格局、基础设施、产业布局以及建设用地等因素,以村为基本单元划定城市规划区范围。射洪城市规划区主要由太和、广兴、翟河、洋溪、沱牌、金鹤等重点乡镇组成,并包括玉太、万林、青堤等乡镇的部分行政村,面积约372平方公里。六、城市
25、规划区一体化发展规划六、城市规划区一体化发展规划规划区界定6.26.22 2、用地规模、用地规模金华玉太广兴太和洋溪万林沱牌青堤六、城市规划区一体化综合发展规划六、城市规划区一体化综合发展规划规划区规模6.36.31 1、人口规模、人口规模u 产业分工,优势互补,形成区域协调整体发展u 统筹布局,共建共享,加强区域基础设施整合u 协同发展,合理配置,积极培育城市服务功能u 生态优先,安全格局,合理分配使用自然资源 以交通与涪江两大轴线为依托,结合产业布局,打造多个城市综合服务功能核心,建立带状组团式空间结构,概括为:“一心一轴,两极三区一心一轴,两极三区”的空间及功能结构六、城市规划区一体化发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