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签 分享 收藏 举报 版权申诉 / 40
上传文档赚钱

类型构建新型职业农民培育体系-中央农广校常务副校长齐国课件.ppt

  • 上传人(卖家):三亚风情
  • 文档编号:3581463
  • 上传时间:2022-09-20
  • 格式:PPT
  • 页数:40
  • 大小:2.36MB
  • 【下载声明】
    1. 本站全部试题类文档,若标题没写含答案,则无答案;标题注明含答案的文档,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2. 本站全部PPT文档均不含视频和音频,PPT中出现的音频或视频标识(或文字)仅表示流程,实际无音频或视频文件。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3. 本页资料《构建新型职业农民培育体系-中央农广校常务副校长齐国课件.ppt》由用户(三亚风情)主动上传,其收益全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该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请根据预览情况,自愿下载本文。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5.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及以上版本和PDF阅读器,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关 键  词:
    构建 新型 职业 农民 培育 体系 中央 农广校 常务 副校长 齐国 课件
    资源描述:

    1、构建新型职业农民培育体系构建新型职业农民培育体系中央农业广播电视学校中央农业广播电视学校 齐齐 国国 一、理念创新二、制度体系三、培养体系四、路径方式目 录一、理念创新(一)培训(培养)到培育 培训,只是培育的一个环节,传授知识和技能的过程;培育则包括新型职业农民成长的全过程,即教育培训、组织管理和政策扶持。不能有效实现从“培训”到“培育”的转变,我们就会走偏方向。(二)技术能力到职业能力 改变以往单一的培训或简单的“一事一训”培训方式,以培养新型职业农民为重点,分产业、分类型进行经常性、系统性、全程性培训。推进农民教育培训由单纯提高技术技能向综合提高生产、经营、管理能力转变;由单项技术技能向

    2、生产经营全过程配套技术技能转变。(三)任务办班到全程育人 过去我们实施新型农民科技培训工程也好,实施阳光工程也好,目标虽然都是培养人,但主要是办班完成培训任务。实施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程,要采取适应务农农民学习特点和农业生产规律,生产经营全过程和后续跟踪服务相结合,同时要为培育对象创造良好成长环境和创业发展条件,使其成为新型职业农民。(四)传统方式到信息技术 在坚持传统手把手、面对面培训指导的同时,更加注重充分利用现代化、信息化手段,开发智慧农民云平台,实现在线教育培训、移动互联服务、在线技术信息咨询等。(五)过程考核到绩效考核 实施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程,改变过去培训过程的单一考核,将培训过程、

    3、产业发展与培育对象的满意度作为衡量培育效果的综合指标,使培训效果看得见摸得着。二、制度体系(一)总体要求和原则 按照“科教兴农、人才强农、新型职业农民固农”的总要求总要求 围绕“两个千方百计、两个努力确保、两个持续提高”总目标总目标 坚持立足产业、需求导向,政府主导、多方参与,稳步推进、注重 实效的原则原则 以服务现代农业产业发展、服务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育、服务重大 工程项目需要为导向导向 加快建立教育培训、认定管理和政策扶持“三位一体”培育环节,生产经营型、专业技能型、社会服务型“三类协同”培育对象和初、中、高“三级贯通”证书等级的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制度;构建一主多元的新型职业农民教育培训体系

    4、,着力培养一支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职业农民队伍,为发展现代农业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撑。(二)三类协调的培训对象 生产经营型:核心与重点专业技能型:培养农业蓝领社会服务型:推进农业社会化服务对现有农民的素质与技能的提升对未来农民的培养与创业扶植(返乡农民工、复转军人、大学毕业、两后生等到农村创业)做到三同步:同步于现代农业发展、同步于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育、同步于农业重大工程项目(三)三类贯通的证书等级 新型职业农民资格证书认定标准认定标准:包括文化素质和技能水平、经营规模、经营水平及收入等方面初级初级:经教育培训(培养)达到一定的标准,经认定后,颁发由农业部统一监制、地方政府盖章的证书中高

    5、级中高级:持证农民或其他经过培育达到更高标准的,经认定后颁发(四)三位一体的培训制度 教育培训(提高针对性、规范性、有效性)在培育方式上在培育方式上:分为学历教育(高中等职业教育培养)和技能培训(新型职业农民技能和创业培植)在培育模式上在培育模式上:由培训向培育转变,实行全过程培养;适应成人学习的特点和农业生产规律,分段式(按农业生产环节分阶段培训)、重实训(加强实训操作,由懂到会)、参与式(农民田间学校方式,以农民为核心、以田间为课堂、互动式、启发式、参与式学习)在培育内容上在培育内容上:分级分类培训。对生产经营型开展对全产业链技能培训,侧重生产管理与市场营销。对专业技能和社会服务型侧重于实

    6、际操作技能。配套后续知识更新培训。认定管理(权威性、规范化、易操作)确定培育对象:按产业遴选、按需求确定认定原则认定原则:政府主导、农民自愿、公开公平公正、属地动态管理、与政策挂钩认定对象认定对象:生产经营型,以县级为主认定;专业技能型和社会服务型,主要开展农业职业技能鉴定管理环节管理环节:全程管理、建档立册、计算机管理、证书年审。认定不是目的,在相当长时期内,也不是务农的门槛,而是提升农民科技文化素质和技能的要求政策扶持(专门、倾斜)中央和地方共同创设包括土地流转、金融、保险、补贴、农村实用人才奖励激励等2012年8月安徽蚌埠启动新型职业农民培育试点 印发试点方案、指导意见、体系建设意见 1

    7、00个国家级试点县、220个省级试点县 2013年11月陕西西安经验交流会 总结经验、明确三大任务:阳光工程转型、扩大试点、强化体系建设三 、培养体系 (一)构建以全国农广校体系为基础依托的新型职业农民教育培训体系 广泛吸纳农业科研院所、农业院校和农技推广服务机构及其它社会力量参与,以农业园区、农业企业和农民专业合作社为基地,满足新型职业农民多层次、多形式、广覆盖、经常性、制度化教育培训需求。条件建设条件建设:“四大课堂”空中课堂、固定课堂、流动课堂、田间课堂(二)构建以农民科技教育培训中心为支撑的专业化、多元化新型职业农民培训平台 通过不断完善中心建制,加强中心职能建设,使其成为当地农民教育

    8、培训的研究中心、指导中心、服务中心和宣传中心,统筹协调农民教育培训工作,为新型职业农民培育提供规划、计划、规范、模式等基础支撑。(三)构建县域新型职业农民培育“1+N+X”基础平台 “1”即县级农民科技教育培训中心,发挥统筹协调作用,“N”即多个功能和优势互补的教育培训机构,“X”即建在农业园区、农业企业和农民专业合作社等产业链上的现场教学及实训基地。各级农业部门对构建新型职业农民培育体系具有义不容辞的责任,要千方百计争取政府和有关部门加大投入,不断完善新型职业农民培育体系。四、培养路径方式 (一)特征和能力要求 首先是新的身份,农民由身份称谓到职业称谓的转变,标志着农民由文化低、地位低、收入

    9、低、劳动强度高的传统身份农民转变成体面的职业农民。第二是新的作用,新型职业农民是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主体,能够适应现代农业专业化、标准化、规模化、集约化生产要求,具有一定生产经营规模和较高收入水平,具有示范带动作用,是保障粮食安全和农产品供给的主体力量,代表了现代农业发展方向。第三是高素质,新型职业农民应当接受过系统性农业教育培训,具备较高综合素质、生产技能和市场意识,能熟练运用现代物质装备和新品种新技术,长期稳定在一定区域从事农业生产经营。职业能力四大要素职业能力四大要素一是驾驭内容的专业能力,二是解决问题的方法能力,三是善于交流的社会能力,四是认同价值的人格能力。职业农民能力要求职业农民能力

    10、要求 农业生产、工具使用,生产决策、结构调整,要素配置、金融保险,风险控制、政策信息,市场对接、品牌开拓,诚信合作、懂法守纪。(二)中等职业教育培养方案 ChangeChange目标群体:目标群体:把现有的务农农民培养成职业农民对农业后继者进行教育培训对职业农民进行经常性的教育培训培养对象培养对象面向在岗务农农民面向在岗务农农民 考虑到农业劳动力相应的学习能力以及教学管理的实际,年龄放宽到50岁以下。对象主要是专业大户、家庭农场经营者、农民合作社负责人、农村经纪人、农业企业经营管理人员、社会化服人员 招生年龄招生年龄一般一般5050岁以下岁以下ChangeChange 有效学习年限为26年,并

    11、允许学校送教下乡办学,学生可以采用农学结合、农学交替等方式,分阶段完成学业。基本学制基本学制实行弹性学制实行弹性学制培养与我国现代农业发展和新农村建设的要求相适应,具有高培养与我国现代农业发展和新农村建设的要求相适应,具有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和职业道德、良好的科学文化素养和自我发展度的社会责任感和职业道德、良好的科学文化素养和自我发展能力、较强的农业生产经营和农村社会服务能力,能承担现代能力、较强的农业生产经营和农村社会服务能力,能承担现代农业发展和新农村建设重任的应用型、复合型新型职业农民农业发展和新农村建设重任的应用型、复合型新型职业农民。培养培养目标目标科学科学规范规范方便方便农民农民实用实

    12、用开放开放农学农学结合结合服务服务产业产业 突破创新:服务产业、农学结合、实用开放、方便农民、科学规范既是原则也是创新。一是服务产业,就是围绕产业办专业,入社入场教学与生产一线零距离,班办在产业链上,实现专业与产业对接。二是农学结合,就是教学内容安排与农时季节紧密结合,农民干中学、学中干,实现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三是实用开放,提供开放性的专业方向和课程体系,实行学分兑换打通了与社会其他职业教育和培训衔接通道。四是方便农民。职业教育搬到到村头、进屋头、下田头,就地取材就近培养,符合中国农情。五是科学规范。目标、对象、路径、内容、方式、标准都有明确系统要求。(三)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程 遴选培育

    13、对象遴选培育对象。中央财政补助经费重点支持培育生产经营型职业农民,适当兼顾专业技能型和社会服务型职业农民。各地要围绕产业开展需求调研,遴选好培育对象,把真正从事农业生产、迫切需要提升素质和生产技能、愿意成为新型职业农民的人选出来进行培育。确定培训机构确定培训机构。要根据培育任务的需要,遵循公开、公正、公平原则确定培训机构。考虑到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的特殊性,培训机构要以公益性机构为主,并特别强调长期跟踪服务的组织能力;同时积极探索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引导和鼓励其他社会培训机构广泛参与。各地首先要加强和用好农广校,充分发挥“国家队”的主体引领和辐射连接作用。创新培训模式。创新培训模式。要区分对象,对

    14、生产经营型、专业技能型和社会服务型分类分产业实行“分段式、重实训、参与式”培训,根据农业生产周期和农时季节分段安排课程,注重实践技能操作训练,大力推行农民田间学校、送教下乡等培训模式,提高参与性、互动性和实效性。鼓励各地因地制宜,根据产业特点和实际情况,创新适合当地特点的培训模式。规范资金管理。规范资金管理。各省农业部门要确保补助资金及时到位,建立相应经费管理制度,加强资金使用监管,规范资金使用方向,同时也要细化支出范围,严禁补助资金直接以现金形式补助给农民。各项目县要建立专门账户、确保专款专用,按照“谁使用谁负责”的原则建立监管机制,对于冒领、多领、套取培育经费等违法违规行为,一经发现,要依

    15、法严肃处理。成都模式 四川成都崇州市“教育培训、认定管理、政策扶持”三位一体培育农业职业经理人确定对象确定对象:遵纪守法、热爱农业、愿意从事农业生产、身体健康、年龄 在55周岁以下,种养大户或生产经营管理人员。教育培训教育培训:四川省农业广播学校崇州分校组织培训。如农业职业经理人 每年培训时间不少于120学时。认定管理认定管理:凡取得培训合格证且评定学分在300分以上的人员,经复审合格的,颁发市级农业职业经理人资格证书,证书有效期为两年,进行年度审核与动态管理。政策扶持政策扶持:新型职业农民享受水稻规模种植补贴,享受上浮10%的设施农业补贴政策,开展农业循环经济和种养结合的,享受上浮20%。获

    16、得初级证书的新型职业农民,可以贷款不超过10万元;中级20万元;高级30万元。对按时结清贷款本息的,按银行同期贷款基准利率的50%予以补贴。苏南模式(太仓班)苏州农业职业技术学院 政教生三位一体,通过定向选拔、联合培养和双向管理,开展新型职业农民培养三大特点:政校联盟、定向招生与就业:由太仓市政府出资选送到苏州农职院培养,毕业后回太仓就业联合培养、双向双行:分段教学、农学融合,6个学期,理论和实践交叉进行项目推进、校地融合:联合成立领导小组和办公室 六项改革六项改革:培养模式(分段、融合)、管理方式(项目化)、课程体系(模块)、教学方法(做中学、学中做)、教学手段(信息化)、考核评价(技能应用

    17、导向)湖州模式 浙江湖州农民学院“学历技能创业”三位一体的人才培养目标:“省市校乡、农科教技”四合一的专家教师队伍和创业指导团队:浙大、湖州市农技推广、职业学院、乡镇农技推广“市县乡镇”三级联动、分层分类教育培训体系:满足就近学习、优化教学资源;全日制高、中职,在职研修、短期培训等“政府补助、学校让利、农民出资、部门支持”的资金筹措方式创新点创新点:直接瞄准职业农民群体、瞄准职业农民需求进行教育培训,瞄准职业农民需求进行技术指导。福建模式万名新型职业农民素质提升工程 2000名大专学历、10300名中专学历 采取免试入学、免费培训的方式到农业大中专院校接受成人函授教育,对合格学员颁发大中专学历证书、农业职业资格证书和贷款信用证书新型职业农民培育试点(龙岩市)出台一套管用的政府文件:明确对象、计划、认定、证书、监管、扶持政策等确定培育目标:每年5112目标,5000农业生产技术工人、100名回乡创业、认定1000名新型职业农民、扶持200新型职业农民示范户完善一套实用的管理机制:政府分管领导牵头,多部门配合,倾斜扶持政策建立多层次教育培训体系:学校引、大户带、专家帮、政策扶谢 谢!

    展开阅读全文
    提示  163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构建新型职业农民培育体系-中央农广校常务副校长齐国课件.ppt
    链接地址:https://www.163wenku.com/p-3581463.html

    Copyright@ 2017-2037 Www.163WenKu.Com  网站版权所有  |  资源地图   
    IPC备案号:蜀ICP备2021032737号  | 川公网安备 51099002000191号


    侵权投诉QQ:3464097650  资料上传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

    163文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