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大学之道》ppt课件37张-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pptx
- 【下载声明】
1. 本站全部试题类文档,若标题没写含答案,则无答案;标题注明含答案的文档,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2. 本站全部PPT文档均不含视频和音频,PPT中出现的音频或视频标识(或文字)仅表示流程,实际无音频或视频文件。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3. 本页资料《5.2《大学之道》ppt课件37张-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pptx》由用户(Q123)主动上传,其收益全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该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请根据预览情况,自愿下载本文。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5.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及以上版本和PDF阅读器,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大学之道 5.2 大学 ppt 课件 37 统编 高中语文 选择性 必修 上册 下载 _选择性必修上册_部编版_语文_高中
- 资源描述:
-
1、 厦门大学自强不息 止于至善东南大学止于至善中国政法大学厚德 明法 格物 致公 香港大学明德格物东南大学 止于至善厦门大学自强不息 止于至善厦门大学自强不息 止于至善中国政法大学厚德 明法 格物 致公出自于礼记出自于礼记大学大学小学大学洒扫应对、进退之节洒扫应对、进退之节六艺:六艺:礼乐射御书数礼乐射御书数伦理、政治、哲学伦理、政治、哲学“穷理正心,穷理正心,修己治人修己治人”之道之道基本礼节技艺、知识参与社会管理国家政治道道道:本指本指“道路道路”引申为引申为宗旨、规律、宗旨、规律、根本根本原则原则等等穷理正心修身治人根本原则根本原则礼记 礼记是中国古代重要的礼记是中国古代重要的典章制度典章
2、制度选集,共二十卷四十九篇选集,共二十卷四十九篇,相传为孔门弟子相传为孔门弟子及其再传弟子所作及其再传弟子所作,经西汉,经西汉戴圣戴圣汇编成书。汇编成书。在流传过程中,经董仲舒、郑玄、孔颖达在流传过程中,经董仲舒、郑玄、孔颖达和宋代理学家如程颢、程颐等大儒的推崇,和宋代理学家如程颢、程颐等大儒的推崇,礼记在儒家政教系统中的地位日益提礼记在儒家政教系统中的地位日益提升。升。大学 大学大学是孔子讲授是孔子讲授“初学入德之门初学入德之门”的的要籍,要籍,中庸中庸是是“孔门传授心法孔门传授心法”之书。之书。朱熹把朱熹把大学中庸两篇从礼记大学中庸两篇从礼记中抽离出来并作章句中抽离出来并作章句,为论语孟子
3、,为论语孟子作集注,合成四书章句集注。宋元以作集注,合成四书章句集注。宋元以降,降,大学中庸论语孟子大学中庸论语孟子成为封建科举考试的钦定书,而大学成为封建科举考试的钦定书,而大学则是四书之首。则是四书之首。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
4、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大学之道大学之道原文原文 第一段分析大学之大学之道道,在,在明明德明明德,在,在亲民亲民,在,在止止于至善。于至善。注释注释 1.1.道道:本指道路,在这里指的是在学习政治、哲学时所掌握的:本指道路,在这里指的是在学习政治、哲学时所掌握的规律和原则。规律和原则。2.2.明明德明明德:第一个:第一个“明明”是动词,彰明、彰显。第二个是动词,彰明、彰显。第二个“明明”是形容词,美好。是形容词,美好。3.3.亲民亲民:亲近爱抚民众。一说是:亲近爱抚民众。一说是“新民新
5、民”,使人去旧立新,去,使人去旧立新,去恶向善。恶向善。4.4.止止:至、到。:至、到。第一段分析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译文译文 大学的宗旨在于彰明美德,在于亲近爱抚民众,在于达到道德大学的宗旨在于彰明美德,在于亲近爱抚民众,在于达到道德修养的最高境界。修养的最高境界。第一段分析知止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静而后能,静而后能安安,安而后能,安而后能虑虑,虑而后能虑而后能得得。物有。物有本末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道矣。矣。注释注释 5.5.知止而后有定知止而后有定:知道要达到的:知
6、道要达到的“至善至善”境界,则志向坚定不移。境界,则志向坚定不移。6.6.静静:心不妄动。:心不妄动。7.7.安安:性情安和。:性情安和。8.8.虑虑:思虑精详。:思虑精详。9.9.得得:处事合宜。:处事合宜。10.10.本末本末:“本本”原指木之根为常;原指木之根为常;“末末”指木之梢为迹指木之梢为迹 。后。后分别引申为本根、本始和末迹、末节。指事物的根源和结局。分别引申为本根、本始和末迹、末节。指事物的根源和结局。11.11.道道:规律:规律第一段分析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
7、,则近道矣虑而后能得。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译文译文 知道要达到的知道要达到的“至善至善”境界,则志向坚定不移,志向坚定才能境界,则志向坚定不移,志向坚定才能心不妄动,心不妄动才能性情安和,性情安和才能思虑精详,心不妄动,心不妄动才能性情安和,性情安和才能思虑精详,思虑精详才能处事合宜。万物都有本有末思虑精详才能处事合宜。万物都有本有末,凡事都有始有终,知凡事都有始有终,知道事物的先后次序,那就接近大学的宗旨了。道事物的先后次序,那就接近大学的宗旨了。探究探究第一段开宗明义,提出大学之道的第一段开宗明义,提出大学之道的“三个纲领三个纲领”是什么?是什么?“明明德、亲民、止于至
8、善明明德、亲民、止于至善”怎样实现“三纲”有几个步骤?思考思考“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静安虑得思虑精详处事合宜心不妄动知止知止而后有而后有定定性情安和“三纲”之间是怎样的关系?以教化为手段、以德政为目的的施政主张。明明德明明德亲民亲民止于至善止于至善低级高级个体群体理解性默写理解性默写大学之道中,阐明为人处世的根本原则的句子是:“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第二段分析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注释注释 1.齐其家:使家族中的
9、各种关系整齐有序,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和谐,家业繁荣。齐,使整齐有序。2.修其身:修养自己的德行。3.正:使端正。4.诚:使真诚。意:心意。5.致其知:获得知识。一说,把自己对事物的认识推到极致。第二段分析 译文译文 古代想要把美德彰明于天下的人,首先要治理好自己的国家。要治理好自己的国家,就要使家族中的各种关系整齐有序。要使家族中的各种关系整齐有序,就要先修养自身的品德。要修养自身的品德,就要先端正自己的内心。要端正自己的内心,就要先使意念真诚。要使意念真诚就要先获得知识。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