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至隋唐五代的文化-教学课件.pptx
- 【下载声明】
1. 本站全部试题类文档,若标题没写含答案,则无答案;标题注明含答案的文档,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2. 本站全部PPT文档均不含视频和音频,PPT中出现的音频或视频标识(或文字)仅表示流程,实际无音频或视频文件。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3. 本页资料《三国至隋唐五代的文化-教学课件.pptx》由用户(三亚风情)主动上传,其收益全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该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请根据预览情况,自愿下载本文。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5.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及以上版本和PDF阅读器,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三国 隋唐 五代 文化 教学 课件
- 资源描述:
-
1、第八课 三国至隋唐的文化第1页,共53页。一、儒学、道教与佛教的发展 1.儒学:董仲舒进“天人三策”,建议建议“诸不在六艺(礼、乐、射、御、书、数)之诸不在六艺(礼、乐、射、御、书、数)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为武帝所采纳,形成“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政治格局,确立儒学此后2000对年正统思想正统。魏晋南北朝时期:开始吸收佛道思想第2页,共53页。2.道教:主张“贵儒”和“尊道”五斗米教 或正一道第3页,共53页。第4页,共53页。唐朝奉李耳为始祖,唐高宗李治于乾封元年(公元666年)二月追号为太上玄元皇帝;唐明皇李隆基天宝二年(公元743年)正月
2、加尊号大圣祖三字;天宝八载(公元749年)六月又加尊号为圣祖大道玄元皇帝。见旧唐书高宗纪下及礼仪志四。唐 杜甫 喜闻盗贼总退口号诗之五:“大历 三年调玉烛,玄元皇帝 圣云孙。”唐 李绅 赠毛仙翁诗:“忆昔我祖神仙主,玄元皇帝 周 柱史。”第5页,共53页。3.佛教:吸收儒学精髓,渐趋本土化第6页,共53页。东汉时期明帝时(公元68年)为铭记佛法传入之功,修建了这座白马寺。第7页,共53页。云冈石窟麦积山石窟龙门石窟敦煌莫高窟第8页,共53页。右图绘佛、道、儒三教的创始人释右图绘佛、道、儒三教的创始人释迦牟尼、老子、孔子三人于一图。迦牟尼、老子、孔子三人于一图。之中,似正在辩经论道,体现了中之中
3、,似正在辩经论道,体现了中国古代国古代三教合一三教合一的社会思潮。画中的社会思潮。画中释氏跌坐于菩提树下成为画面主体,释氏跌坐于菩提树下成为画面主体,老子坐于蒲草之上,与一身士大夫老子坐于蒲草之上,与一身士大夫装束的孔子相对。装束的孔子相对。三教图(明三教图(明丁云鹏)丁云鹏)三教合一之三教图三教合一之三教图第9页,共53页。左侧是佛教的弥勒院,右侧是道教的元君祠,中间是儒家胜景,孔子登临处。方寸之地,三教会集,巧妙融合。泰山红门宫三教合一第10页,共53页。“三教合一”的主张并不是要求“三教”合为“一教”,而是主张以儒学为主,调和并吸收佛教、道教的理论。重点解析:第11页,共53页。江 南
4、春唐杜牧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第12页,共53页。2.魏晋时期佛教盛行:魏晋时期佛教盛行,广修寺庙,耗费了大量的钱财,很多劳动力不事生产,严重影响到政府利益。梁武帝定佛教为国教,四次出家。朝廷为给他赎身,累计给同泰寺捐了五万万钱。因为梁武帝尚佛,全国的庙宇越来越多,不做事的和尚尼姑越来越多,老百姓的赋税越来越重,日子越来越难过,当时民间流传着这样一首歌谣:梁朝佛寺满人间和尚尼姑赛神仙谁言佛教能救国百姓哭地又喊天后来梁武帝在“侯景之乱”中被软禁,被活活的饿死。他死后不到十年,陈霸先废掉了梁朝的最后一个皇帝,自己做了皇帝,改国号为陈。第13页,共53页。第
5、14页,共53页。“三武灭佛”,指的是北魏太武帝灭佛、北周武帝灭佛、唐武宗灭佛这三次事件的合称。这些在位者的谥号或庙号都带有个武字。若加上后周世宗时的灭佛则合称为“三武一宗灭佛”。北魏太武帝拓跋焘周武帝宇文邕唐武宗李炎后周世宗柴荣第15页,共53页。韩愈提出复兴儒学的背景:面对佛教和道教的发展,儒学的正统地位也受到挑战目的:韩愈从维护封建统治出发,用儒家的天命论和封建纲常来反对佛教的观点,巩固儒学主流思想的统治地位。第16页,共53页。谏迎佛骨,是中国历史上儒佛矛盾斗争的一个重大事件。外来宗教与本土的传统思想不相适应,经过几百年的磨合,佛教逐渐被中国人所接受。晚唐几个皇帝都是佛教的信仰者,佛教
6、盛极一时。当时有识之士为了国家和人民的利益,依据儒学思想,提出反佛的意见。在唐宪宗元和十四年(819),儒佛矛盾以一种激烈的形式暴发了。元和十四年是开塔的时期,唐宪宗要迎佛骨入宫内供养三日。韩愈听到这一消息,写下谏迎佛骨,上奏宪宗,极论不应信仰佛教,列举历朝佞佛的皇帝运祚不长,事佛求福,乃更得祸。但韩愈没能阻挡宪宗迎佛骨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一封朝奏九重天,夕贬潮州路八千。欲为圣明除弊事,肯将衰朽惜残年!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知汝远来应有意,好收吾骨瘴江边第17页,共53页。二.文学艺术建安文学:建安是汉献帝的年号,文学史一般所说的建安文学,是建安前几年至魏明帝最后一年(239年)这段时
7、间的文学,实即曹氏势力统治下的文学,而创作主要是在建安年间。代表作家主要是曹氏父子(曹操、曹丕、曹植),建安七子(孔融、陈琳、王粲、徐干、阮瑀、应玚、刘桢)和蔡琰等。建安作家用自己的笔直抒胸襟,抒发渴望建功立业的雄心壮志,掀起了我国诗歌史上文人创作的第一个高潮。由于其时正是汉献帝建安年代,故后世称为建安文学,也称建安风骨。第18页,共53页。中国古代的田园诗指歌咏田园生活的诗歌,多以农村景物和农民、牧人、渔夫等的劳动为题材。东晋大诗人陶渊明开创了田园诗体后,唐宋等诗歌中的田园诗便主要变成了隐居不仕的文人和从官场退居田园的仕宦者们所作的以田园生活为描写对象的诗歌。田园诗和边塞诗并称唐代开元、天宝
8、年间两大词派,前者恬淡疏朴,后者雄浑豪迈。第19页,共53页。唐代文学概况:概况:初唐初唐诗人:陈子昂、王勃诗人:陈子昂、王勃 田园田园诗人:孟浩然、王维;诗人:孟浩然、王维;边塞边塞诗人:高适、岑参诗人:高适、岑参 盛唐盛唐诗人:李白、杜甫;诗人:李白、杜甫;中唐中唐诗人:白居易诗人:白居易 晚唐晚唐诗人:李商隐、杜牧。诗人:李商隐、杜牧。第20页,共53页。浪漫主义诗人:李白(诗仙)(1)(1)风格特点及原因:风格特点及原因:“诗仙诗仙”李白以激情与浪漫著称,其诗风狂放炽烈,是盛唐李白以激情与浪漫著称,其诗风狂放炽烈,是盛唐气象在文学上的体现;气象在文学上的体现;他所抒发的他所抒发的“行路
9、难行路难”、“多歧路多歧路”的怀才不遇的愤懑,与唐代社的怀才不遇的愤懑,与唐代社会崇尚积极进取、建功立业的时代风气有关;会崇尚积极进取、建功立业的时代风气有关;其歌咏祖国的壮美山水,名篇名句迭出,这与当时文人学士漫其歌咏祖国的壮美山水,名篇名句迭出,这与当时文人学士漫游天下的风气有关。游天下的风气有关。第21页,共53页。“诗圣”“诗史”杜甫1.风格特点:诗风具有凝重与沉郁,充满忧患意识和鲜明的人道主义色彩等特点;同时还具相严整格律、沉郁顿挫的特点。2.原因:其生活在唐朝由盛转衰时期,经历了离乱和漂泊(3)代表作:三吏三别秋兴八首、登高;五律春望、月夜等,被后人称作“诗史”“诗圣”。第22页,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