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缆式地层测试器课件.ppt
- 【下载声明】
1. 本站全部试题类文档,若标题没写含答案,则无答案;标题注明含答案的文档,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2. 本站全部PPT文档均不含视频和音频,PPT中出现的音频或视频标识(或文字)仅表示流程,实际无音频或视频文件。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3. 本页资料《电缆式地层测试器课件.ppt》由用户(三亚风情)主动上传,其收益全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该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请根据预览情况,自愿下载本文。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5.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及以上版本和PDF阅读器,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电缆 地层 测试 课件
- 资源描述:
-
1、一、概一、概 述述二、测井质量控制二、测井质量控制三、地层测试器的主要应用三、地层测试器的主要应用 l 电缆式地层测试器是采集流体样品、逐点测量地层压力,判断储层流电缆式地层测试器是采集流体样品、逐点测量地层压力,判断储层流体性质、油气水界面、估算地层有效渗透率和产能、建立地层压力剖面等体性质、油气水界面、估算地层有效渗透率和产能、建立地层压力剖面等的重要工具。的重要工具。l 与钻杆地层测试相比,它经济快速,能提供大量的、可靠的垂向压力与钻杆地层测试相比,它经济快速,能提供大量的、可靠的垂向压力分布(分布(2323测点测点/米),而钻杆测试得出的是被封堵井段内的平均地层压力。米),而钻杆测试得
2、出的是被封堵井段内的平均地层压力。l 电缆式地层测试器既可在裸眼井中进行,又可在套管井中进行。三大电缆式地层测试器既可在裸眼井中进行,又可在套管井中进行。三大均有自己的测量仪器,目前以撕仑贝谢的均有自己的测量仪器,目前以撕仑贝谢的MDTMDT和哈里伯顿的和哈里伯顿的RDTRDT最为先进,最为先进,均采用双探头、增加了流体电阻率监测、流体光谱分析、流体核磁分析等均采用双探头、增加了流体电阻率监测、流体光谱分析、流体核磁分析等技术,以确保获得原始地层流体,取样筒模块独立,可根据测量需求增减,技术,以确保获得原始地层流体,取样筒模块独立,可根据测量需求增减,受仪器总成长度限制,受仪器总成长度限制,M
3、DTMDT一次下井一次下井6 6加仑取样筒最多挂接加仑取样筒最多挂接6 6个。双探头的距个。双探头的距离越大,其效果越接近于离越大,其效果越接近于DSTDST,但有可能使上下探头封隔在不同性质的储层但有可能使上下探头封隔在不同性质的储层上,不利于研究储层各向异性,因此上,不利于研究储层各向异性,因此RDTRDT双探头的距离较短。双探头的距离较短。l 地层测试器的一般工作原理主要包括四步:地层测试器的一般工作原理主要包括四步:l1 1)仪器下到目的层后,打开泥浆阀门,使井内流体进入仪器,)仪器下到目的层后,打开泥浆阀门,使井内流体进入仪器,在泥浆柱的静水压力作用下液压推靠系统开始工作,使地层密封
4、在泥浆柱的静水压力作用下液压推靠系统开始工作,使地层密封板和支撑板与井臂接触。板和支撑板与井臂接触。l2 2)吸管和筛孔吸管压入地层,流体进入仪器,流经管线和取样)吸管和筛孔吸管压入地层,流体进入仪器,流经管线和取样筒,管线中的压力计测量初始压力和流动压力。筒,管线中的压力计测量初始压力和流动压力。l3 3)取样后液压系统使取样筒筏门关闭,由于筏门的柄上装有锁)取样后液压系统使取样筒筏门关闭,由于筏门的柄上装有锁环,可使取样流体密闭在地层压力之下。环,可使取样流体密闭在地层压力之下。l4 4)液压系统压力释放后,解脱弹点火、密封板脱离地层或套管)液压系统压力释放后,解脱弹点火、密封板脱离地层或
5、套管表面。静水压力作用在密封板的活塞上,使密封板和支撑板收拢。表面。静水压力作用在密封板的活塞上,使密封板和支撑板收拢。在整个取样过程中,获得一条压力曲线,应用它可以作出各种相在整个取样过程中,获得一条压力曲线,应用它可以作出各种相应的解释。不同的地层对应不同的压力曲线,图应的解释。不同的地层对应不同的压力曲线,图 1 1中总结了中总结了5 5种种渗透性地层的典型情况。渗透性地层的典型情况。l 密封失败、气体存在、岩石碎屑进入等在压力曲线上均有显密封失败、气体存在、岩石碎屑进入等在压力曲线上均有显示,操作工程师评经验可识别各种情况。示,操作工程师评经验可识别各种情况。图图1 五种渗透率地层对五
6、种渗透率地层对FMT预测试压力定性说明预测试压力定性说明主要性能适应性可靠性测量范围精度应变压力计0103.3Mpa满 刻 度(无 校正)0.8%最 大 温 度175oC最 大 压 力103.3 MPa 正常维修条件下98%满刻度(有校正)0.13%石英压力计1.37875.79MPa6.89kPa+读数的0.1%最 大 温 度150oC最 大 压 力75.79 Mpa 最 大 井 径45.72厘米最 小 井 径14.94厘米 1、地层测试器主、地层测试器主要技术指标要技术指标 SKC3700地层测地层测试器技术指标如右试器技术指标如右表:表:l2、刻度与校验、刻度与校验l 1)每三个月对仪器
7、进行一次车间刻度(静重测试器刻度)。每三个月对仪器进行一次车间刻度(静重测试器刻度)。l 2)刻度时仪器和探头一起加温,在刻度时仪器和探头一起加温,在24175oC之间的温度选点不之间的温度选点不少于少于6个。个。l 3)压力随温度的变化刻度数据可制成数据表和温度校正图版,压力随温度的变化刻度数据可制成数据表和温度校正图版,与刻度数据一起存盘备用。与刻度数据一起存盘备用。l 4)仪器应满足技术指标要求,分辨率仪器应满足技术指标要求,分辨率6895Pa(1Psi),),重复性重复性0.05%,测量误差,测量误差0.13%。l 5)每次测试使用车间刻度数据进行温度校正每次测试使用车间刻度数据进行温
8、度校正。l3、测试过程中选择测点的要求、测试过程中选择测点的要求l 1)保证测试剖面的完整性和可分析性。保证测试剖面的完整性和可分析性。l 2)根据自然伽马或自然电位综合分析其他测井资料确定测点,根据自然伽马或自然电位综合分析其他测井资料确定测点,原则上目的层段内渗透层均定测试点。原则上目的层段内渗透层均定测试点。l 3)厚度小于厚度小于3米定一个测试点,厚度在米定一个测试点,厚度在36米之间顶、底部各定米之间顶、底部各定一个测试点,厚度大于一个测试点,厚度大于6米至少在上中下部各定一个测试点。测试米至少在上中下部各定一个测试点。测试点应具有代表性,油层、水层、可疑层、界限层、水淹层等。断点应
9、具有代表性,油层、水层、可疑层、界限层、水淹层等。断层面、不整合面附近应增加测试点。层面、不整合面附近应增加测试点。l 4)若目的层段内,无明显水层,或水层厚度较薄不足以确定压若目的层段内,无明显水层,或水层厚度较薄不足以确定压力梯度时,应在目的层段附近水层各找两个测试点以建立压力剖力梯度时,应在目的层段附近水层各找两个测试点以建立压力剖面。面。l4、质量验收要求、质量验收要求l 1)按规定定期校验压力测量系统;按规定定期校验压力测量系统;l 2)采用自然伽马跟踪定位,测量点深度误差不能大于采用自然伽马跟踪定位,测量点深度误差不能大于0.2米;米;l 3)压力恢复曲线变化正常,无抖动;压力恢复
10、曲线变化正常,无抖动;l 4)测井前、后测量的泥浆柱静压力及地层最终恢复压力必须稳测井前、后测量的泥浆柱静压力及地层最终恢复压力必须稳定,定,15s内变化在内变化在6895Pa(1Psi)内;内;l5)测井前后泥浆柱压力相差不大于测井前后泥浆柱压力相差不大于5Psi;l6)干点至少重复测试一次,首次等待压力恢复时间干点至少重复测试一次,首次等待压力恢复时间1分以上,第二次等待时间分以上,第二次等待时间2分以上,极低渗透率地层压分以上,极低渗透率地层压力恢复时间不少于力恢复时间不少于10分;分;l7)密封失败的测点须重复测量三次以上;密封失败的测点须重复测量三次以上;l8)上返补点须消除滞后影响
11、,泥浆柱压力须温合变化上返补点须消除滞后影响,泥浆柱压力须温合变化规律;规律;l9)在测量井段井斜变化不大的情况下,所测泥浆柱压在测量井段井斜变化不大的情况下,所测泥浆柱压力随深度变化应呈直线关系,且测量值与理论计算力随深度变化应呈直线关系,且测量值与理论计算(Pa)换算成泥浆密度后相差不超换算成泥浆密度后相差不超过过0.02克克/立方厘米。立方厘米。l10)按要求整理各类数据(井场数据、刻度数据、测按要求整理各类数据(井场数据、刻度数据、测试数据等)试数据等)gHPm1000l 电缆地层测试可以测量地层压力传播数据,采集地层流体样品,从电缆地层测试可以测量地层压力传播数据,采集地层流体样品,
12、从而对地层的有效渗透率、生产率、地层的连通情况、衰竭情况等作出评而对地层的有效渗透率、生产率、地层的连通情况、衰竭情况等作出评价,为建立最佳的完井和开发方案提供依据。特别是在求取地层有效渗价,为建立最佳的完井和开发方案提供依据。特别是在求取地层有效渗透率和油气生产率方面,它是目前唯一动态的测井方法。透率和油气生产率方面,它是目前唯一动态的测井方法。l1、压力测试数据的定性应用、压力测试数据的定性应用l 电缆地层测试器预测试的压力记录包括三项不同的信息,即井内静电缆地层测试器预测试的压力记录包括三项不同的信息,即井内静液柱压力、地层关井压力和预测试室抽液所诱发的短暂地层压力变化。液柱压力、地层关
13、井压力和预测试室抽液所诱发的短暂地层压力变化。通过对井中若干个测量点的预测试压力的定性分析,不仅可以估计井内通过对井中若干个测量点的预测试压力的定性分析,不仅可以估计井内地层的压力分布,而且还可以了解地层的渗透性,鉴别油藏中的可动流地层的压力分布,而且还可以了解地层的渗透性,鉴别油藏中的可动流体及气、油、水接触面,估计油藏垂向连通程度,研究油层的生产特性体及气、油、水接触面,估计油藏垂向连通程度,研究油层的生产特性及油藏的递减方式。及油藏的递减方式。l1)判断地层渗透性判断地层渗透性l 预测试的模拟压力曲线给出了探头附近地层渗透性的非常好的快速预测试的模拟压力曲线给出了探头附近地层渗透性的非常
14、好的快速直观估计。高渗透性地层直观估计。高渗透性地层(大于大于10010-3m2)的典型显示,预测试室活的典型显示,预测试室活塞抽动时引起的压降很小,关井后很快又恢复到地层压力;中等渗透塞抽动时引起的压降很小,关井后很快又恢复到地层压力;中等渗透性性(约约1010-3m2)的典型显示,关井后恢复到地层压力较慢;低渗透性的典型显示,关井后恢复到地层压力较慢;低渗透性(约约110-3m2)的预测试显示,关井后恢复到地层压力更慢;极低渗透的预测试显示,关井后恢复到地层压力更慢;极低渗透性地层性地层(约约0.110-3m2或以下或以下),不仅压力降低大,而且压力恢复至地,不仅压力降低大,而且压力恢复至
15、地层压力所需的时间特别长。致密层的预测试压力显示接近零读数,表层压力所需的时间特别长。致密层的预测试压力显示接近零读数,表明没有渗透性。明没有渗透性。l2)鉴别油藏的流体性质、相界面及垂向连通性鉴别油藏的流体性质、相界面及垂向连通性l 根据电缆地层测试原理、预测试记录的地层关井压力在中、高渗透根据电缆地层测试原理、预测试记录的地层关井压力在中、高渗透层基本上就是地层静压;而低渗透层的测试往往未达到稳定,需要用层基本上就是地层静压;而低渗透层的测试往往未达到稳定,需要用压力恢复曲线图外推求出地层静压力。将井剖面上所有测试点的地层压力恢复曲线图外推求出地层静压力。将井剖面上所有测试点的地层压力按深
16、度作图,便可以识别地层流体性质压力按深度作图,便可以识别地层流体性质(气、油或水气、油或水),并确定不同,并确定不同相之间界面的位置相之间界面的位置(气油界面或油水界面气油界面或油水界面)。l地层静压力也就是地层孔隙中流体的压力。电缆地层地层静压力也就是地层孔隙中流体的压力。电缆地层测试反映油藏中可动的连续相的压力,合成的流动流测试反映油藏中可动的连续相的压力,合成的流动流体压力梯度在某种程度上等于侵入带之外的地层压力体压力梯度在某种程度上等于侵入带之外的地层压力梯度。因而,压力梯度可以用地层流体密度解释。梯度。因而,压力梯度可以用地层流体密度解释。l 如果从压力测井深度如果从压力测井深度(d
17、)图求压力梯度,井斜角度图求压力梯度,井斜角度为为,由于真垂直深度由于真垂直深度h=dcos,则可按下式计算地则可按下式计算地层流体密度层流体密度:)(cos)(97.1012121ddpp(1)式中:式中:d1、d2测井深度,测井深度,m;p1、p2对应于深度对应于深度d1和和d2的地层压力,的地层压力,Mpa。l 下面结合图下面结合图2所示的测井实例具体分析。所示的测井实例具体分析。l 根据井剖面上测试点的地层压力分布趋势,可以画出几段不同梯度的根据井剖面上测试点的地层压力分布趋势,可以画出几段不同梯度的压力分布线,由各段的压力梯度,便可计算出对应深度的地层流体密度,压力分布线,由各段的压
18、力梯度,便可计算出对应深度的地层流体密度,区分出气、油、水性质;区分出气、油、水性质;l 压力梯度线的拐点,指示出气压力梯度线的拐点,指示出气油和油油和油水界面的位置。水界面的位置。l 压力梯度线的明显断裂,则意味着有垂向的非渗透性隔层存在。压力梯度线的明显断裂,则意味着有垂向的非渗透性隔层存在。l 应该注意,压力梯度线的拐点是自由水位的代表,而压力梯度则与油应该注意,压力梯度线的拐点是自由水位的代表,而压力梯度则与油水状态相对应。因此,由于毛细管压力的作用,油藏内的全含水界面要水状态相对应。因此,由于毛细管压力的作用,油藏内的全含水界面要比拐点稍高一点。研究图示的静压力剖面,可以作如下解释:
19、比拐点稍高一点。研究图示的静压力剖面,可以作如下解释:l C段在深度段在深度2717m处,有清楚的压力梯度,算出它以上的流体密度处,有清楚的压力梯度,算出它以上的流体密度为为0.71g/cm3,与预计的这个深度的天然气密度值符合得很好。与预计的这个深度的天然气密度值符合得很好。l 2717m以下的压力梯度相当于流体密度为以下的压力梯度相当于流体密度为0.63g/cm3,与预计的油的与预计的油的密度非常一致。密度非常一致。l 因此,我们可以将气因此,我们可以将气油接触面的位置可靠地定在油接触面的位置可靠地定在2717m。这得到这得到了裸眼井测井解释的证实。因为地层厚度没有达到建立一个可靠的梯度了
20、裸眼井测井解释的证实。因为地层厚度没有达到建立一个可靠的梯度的程度,油水界面不容易确定出来。的程度,油水界面不容易确定出来。l 在在D段的四个测量值,落在一条对应密度段的四个测量值,落在一条对应密度为为1.12g/cm3的视梯度垂线上,在的视梯度垂线上,在2750m以以上的压力是在过渡带取得的,表现出中等上的压力是在过渡带取得的,表现出中等的压力梯度,大约的压力梯度,大约0.8g/cm3,这再次被裸眼这再次被裸眼井的测井资料所证实。井的测井资料所证实。C段的流体梯度已清楚地鉴别它是均匀段的流体梯度已清楚地鉴别它是均匀地递减,它的纵向连通很好。但是,在图地递减,它的纵向连通很好。但是,在图中左边
21、示出的裸眼井测井解释成果图上可中左边示出的裸眼井测井解释成果图上可以见到泥质薄夹层,在某种程度上防碍以见到泥质薄夹层,在某种程度上防碍C段段的主体与下部连通。的主体与下部连通。D段在附近所有的井中段在附近所有的井中已经射孔,它的渗透性良好,递减程度最已经射孔,它的渗透性良好,递减程度最严重严重(压力最低压力最低)。它与含水段。它与含水段E的连通不完的连通不完善,如绝对压力差显示的那样。假若为了善,如绝对压力差显示的那样。假若为了保持压力需要注水,不应选保持压力需要注水,不应选E段注水。段注水。在在A段和段和B段显示出较高的压力,它们段显示出较高的压力,它们是分隔的油藏单元,互相之间或与是分隔的
22、油藏单元,互相之间或与C段都不段都不连通,连通,A段的压力高,含水饱和度低,表明段的压力高,含水饱和度低,表明它没有对油田生产作出贡献,它的压力可它没有对油田生产作出贡献,它的压力可能仍保留在原始的油藏压力附近。能仍保留在原始的油藏压力附近。图图2 2 静液柱压力和油藏压力剖面静液柱压力和油藏压力剖面 l3)分析油藏生产动态分析油藏生产动态l 不同开采时期电缆地层测试得到的井内压力分布剖面同原始地层压不同开采时期电缆地层测试得到的井内压力分布剖面同原始地层压力剖面比较,可以分析油层的衰竭情况,预测油层产出流体性质的变化,力剖面比较,可以分析油层的衰竭情况,预测油层产出流体性质的变化,估计井内层
23、间干扰。估计井内层间干扰。l 通过从一口井到另一口井的压力变化比较,可以扩大电缆地层测试通过从一口井到另一口井的压力变化比较,可以扩大电缆地层测试结果在油藏管理中的应用,横向连通的油层具有均匀的油藏压力分布,结果在油藏管理中的应用,横向连通的油层具有均匀的油藏压力分布,不连续性则指示断层或其它非渗透性隔层存在。不连续性则指示断层或其它非渗透性隔层存在。l 如果油藏开采过程中压力递减是均匀的,则所得的压力分布平行于如果油藏开采过程中压力递减是均匀的,则所得的压力分布平行于原始流体梯度。相反,若递减不均匀,这时的压力分布会复杂化。油藏原始流体梯度。相反,若递减不均匀,这时的压力分布会复杂化。油藏开
24、采一段时间后的压力分布,指示出除中间的油层外,油藏压力已衰减,开采一段时间后的压力分布,指示出除中间的油层外,油藏压力已衰减,气气油界面下移,而油油界面下移,而油水界面上升,含水区段的不渗透隔层可能限制水界面上升,含水区段的不渗透隔层可能限制自然水驱或注水水驱的效率。在油区可以根据压力是否仍然保持或接近自然水驱或注水水驱的效率。在油区可以根据压力是否仍然保持或接近原始地层压力来加以识别。原始地层压力来加以识别。l 如果一口油井开采是多层合采,各层具有独立的压力系统,且递如果一口油井开采是多层合采,各层具有独立的压力系统,且递减速度不同,则油井的生产特性会受压力分布的影响。有的油层已经衰减速度不
25、同,则油井的生产特性会受压力分布的影响。有的油层已经衰竭,地层压力低于井筒内的流动压力,生产期间该层不仅产油,反而会竭,地层压力低于井筒内的流动压力,生产期间该层不仅产油,反而会吸入其它油层产出的流体而形成吸入其它油层产出的流体而形成“倒灌倒灌”现象。现象。4)分析裂缝性储层的生产特征分析裂缝性储层的生产特征l 裂缝性储层由渗透性的裂缝系统和低渗透性的岩块组成。岩块尺寸大小由裂缝密裂缝性储层由渗透性的裂缝系统和低渗透性的岩块组成。岩块尺寸大小由裂缝密度所控制,如果岩石破碎构成网状裂缝度所控制,如果岩石破碎构成网状裂缝孔隙性储层,则与砂岩储层的特征近似。就孔隙性储层,则与砂岩储层的特征近似。就一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