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绵城市课件.ppt
- 【下载声明】
1. 本站全部试题类文档,若标题没写含答案,则无答案;标题注明含答案的文档,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2. 本站全部PPT文档均不含视频和音频,PPT中出现的音频或视频标识(或文字)仅表示流程,实际无音频或视频文件。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3. 本页资料《海绵城市课件.ppt》由用户(三亚风情)主动上传,其收益全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该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请根据预览情况,自愿下载本文。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5.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及以上版本和PDF阅读器,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海绵 城市 课件
- 资源描述:
-
1、既有公共建筑节能改造研究与实践海绵城市策略与绿色建筑评价既有公共建筑节能改造研究与实践目录一.海绵城市概念与背景二.绿色建筑评价标准中雨洪管理措施三.雨洪管理主要技术解析四.设计案例五.几点思考既有公共建筑节能改造研究与实践一.海绵城市概念与背景既有公共建筑节能改造研究与实践1.海绵城市概念与背景 海绵城市,是指城市能够像海绵一样,在适应环境变化和应对雨水带来的自然灾害等方面具有良好的“弹性”,下雨时吸水、蓄水、渗水、净水,需要时将蓄存的水“释放”并加以利用。海绵城市的实质是用现代雨洪管理来解决城市发展带来的一系列雨洪及生态问题,实现像自然界那样的平衡,国际通用术语为“低影响开发雨水系统构建”
2、。既有公共建筑节能改造研究与实践 中国的工业化、城市化进程给生态环境带来了巨大的压力与挑战,在城市快速发展的同时出现了众多挑战与问题。近年来,我国不同城市遭遇的强暴雨给城市排水系统带来挑战,甚至造成了人员伤亡。2012年7月北京强暴雨 2005年10月福州龙王台风 2015年8月福州苏迪罗台风 1.海绵城市概念与背景既有公共建筑节能改造研究与实践 同时,水资源短缺影响着国家与地方的可持续发展。中国缺水城市达420多个,其中110个城市存在严重缺水问题。据预测,到2020年中国的缺水总量会超过500亿吨,超过全国年用水量的10%。随着社会的发展,节水与水资源高效利用或成为世界各国在城区与建筑发展
3、过程中的关注点。1.海绵城市概念与背景既有公共建筑节能改造研究与实践 2013年,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上明确指出:把能够涵养水源的林地、草地、湖泊、湿地给占用了,切断了自然的水循环,雨水来了,只能当做污水排走,地下水越抽越少。解决城市缺水问题,必须顺应自然。比如,在提升城市排水系统时要优先考虑把有限的雨水留下来,优先考虑更多利用自然力量排水,建设自然积存,自然渗透、自然净化的“海绵城市”。1.海绵城市概念与背景既有公共建筑节能改造研究与实践 海绵城市试点城市 2015年4月2日,海绵城市建设试点城市名单正式公布,根据地区得分,排名前十的城市分别是(按行政区划排列):迁安、白城、镇江
4、、嘉兴、池州、厦门、萍乡、济南、鹤壁、武汉、常德、南宁、重庆、遂宁、贵安新区和西咸新区。国家住建部6月10日下发文件把三亚列入城市“双修”、地下综合管廊和海绵城市的试点城市。1.海绵城市概念与背景既有公共建筑节能改造研究与实践 关于推进海绵城市建设的指导意见 2015年10月11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推进海绵城市建设的知道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明确了推进海绵城市建设的工作目标和基本原则,从加强规划引领、统筹有序建设、完善支持政策、抓好组织落实四个方面提出具体措施。其中明确,通过海绵城市建设,综合采取“渗、滞、蓄、净、用、排”等措施,最大限度地减少城市开发建设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将70%的降
5、雨就地消纳和利用。到2020年,城市建成区20%以上的面积达到目标要求;到2030年,城市建成区80%以上的面积达到目标要求。1.海绵城市概念与背景既有公共建筑节能改造研究与实践 海绵城市的核心理念是低影响开发,是中国经过30年的快速城镇化对过去城市建设中忽视环境保护和生态修复的一种反思。改造自然利用土地为主改变原有生态粗放式建设地表径流大增顺应自然人与自然和谐保护原有生态低影响开发地表径流不变1.海绵城市概念与背景传统城市海绵城市既有公共建筑节能改造研究与实践二.绿色建筑评价标准中雨洪管理措施既有公共建筑节能改造研究与实践2.绿色建筑评价标准中雨洪管理措施 中国绿色建筑评价标准GB/T503
6、78-2014加强并细化了对雨洪管理利用的要求,从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同时阐述了雨洪管理的方式,关注径流总量控制和径流污染控制。既有公共建筑节能改造研究与实践 三个方面 六个措施渗、滞、蓄、净、用、排统筹规划生态条件雨水利用2.绿色建筑评价标准中雨洪管理措施既有公共建筑节能改造研究与实践4.2.12 结合现状地形地貌进行场地设计与建筑布局,保护场地内原有的自然水域、湿地和植被,采取表层土利用等生态补偿措施。评价分值为3分。【统筹规划】2.绿色建筑评价标准中雨洪管理措施既有公共建筑节能改造研究与实践4.2.13 充分利用场地空间合理设置绿色雨水基础设施,对大于10hm2的场地进行雨水专项规划设计。
7、评价分值为9分。【绿色雨水基础设施:由林荫街道、湿地、公园、林地、自然植被区等开放空间和自然区域组成的相互联系的网络。】2.绿色建筑评价标准中雨洪管理措施既有公共建筑节能改造研究与实践4.2.13 充分利用场地空间合理设置绿色雨水基础设施。1 下凹式绿地等有调蓄雨水功能的绿地和水体的面积之和占绿地面积的比例达到30%,得3分;【统筹规划】【雨水利用】2 合理衔接和引导屋面雨水、道路雨水进入生态设施,并采取相应的径流污染控制措施,得3分;【雨水利用】3 硬质铺装地面中透水铺装面积的比例达到50%,得3分。【雨水利用】下凹式绿地 净水措施 透水地面 2.绿色建筑评价标准中雨洪管理措施既有公共建筑节
8、能改造研究与实践4.2.14 合理规划地表与屋面雨水径流,对场地雨水实施外排总量控制。评价分值为6分,评分规则如下:【统筹规划】1 场地设计控制雨量不低于10mm,但低于18mm,得3分;2 场地设计控制雨量不低于18mm,但低于32mm,得6分。2.绿色建筑评价标准中雨洪管理措施既有公共建筑节能改造研究与实践4.2.2 场地内合理设置绿化用地。评分总分值为9分,并按下列规则评分:【生态条件】1 居住建筑按下列规则分别评分并累计:1)住区绿地率:新区建设达到30%,旧区改建项目达到25%,得2分;2)住区人均公共绿地面积:按表4.2.2-1的规则评分,最高得7分。表4.2.2-1 住区人均公共
9、绿地面积评分规则2 公共建筑按下列规则分别评分并累计:1)绿地率:按表4.2.2-2的规则评分,最高得7分;2)绿地向社会公众开放,得2分。住区人均公共绿地面积AgAg得分新区建设旧区改建1.0m2Ag1.3m1.3m20.7m2Ag0.9m0.9m231.3m2Ag1.5m1.5m20.9m2Ag1.0m1.0m25Ag1.5m2Ag1.0m27绿地率RgRg得分30%Rg35%35%235%Rg40%40%5Rg40%7开放绿地 2.绿色建筑评价标准中雨洪管理措施既有公共建筑节能改造研究与实践4.2.15 合理选择绿化方式,科学配置绿化植物。评价分值为6分,按下列规则分别评分并累计:【生态
10、条件】1 种植适应当地气候和土壤条件的植物,采用乔、灌、草结合的复层绿化,种植区域覆土深度和排水能力满足植物生长需求,得3分;2 居住建筑绿地配植乔木不少于3株/100m2,得3分;3 公共建筑采用屋顶绿化或垂直绿化方式:满足下列要求中任意一项,得3分;1)屋面绿化面积占屋面可绿化总面积的比例不小于40%;2)垂直绿化种植面积不少于2%的屋面面积。乔、灌、草结合的复层绿化 屋顶绿化 垂直绿化 2.绿色建筑评价标准中雨洪管理措施既有公共建筑节能改造研究与实践6.1.1 制定水资源利用方案,统筹利用各种水资源。(控制项)【雨水利用】2.绿色建筑评价标准中雨洪管理措施既有公共建筑节能改造研究与实践6
11、.1.2 给排水系统设置合理、完善、安全,充分利用市政水压,降低生活给排水系统能耗。【雨水利用】2.绿色建筑评价标准中雨洪管理措施既有公共建筑节能改造研究与实践6.2.10 合理使用非传统水源。评价分值为15分。【雨水利用】(其中包括雨水利用)绿化灌溉、道路冲洗、洗车用水采用非传统水源的用水量占其总用水量的比例不低于80%,得7分;冲厕采用非传统水源的用水量占其用水量的比例不低于50%,得8分。2.绿色建筑评价标准中雨洪管理措施既有公共建筑节能改造研究与实践6.2.11 冷却水补水使用非传统水源。评价分值为8分,评分规则如下:【雨水利用】1 冷却水补水使用非传统水源的量占其总用水量的比例不低于
12、10%,得4分;2 冷却水补水使用非传统水源的量占其总用水量的比例不低于30%,得6分;3 冷却水补水使用非传统水源的量占其总用水量的比例不低于50%,得8分。2.绿色建筑评价标准中雨洪管理措施既有公共建筑节能改造研究与实践6.2.12 结合雨水利用进行景观水体设计,景观水体利用雨水的补水量大于其水体蒸发量的60%,且采用生态水处理技术保障水体水质,评价总分值为7分,并按下列规则分别评分并累计:【雨水利用】1 对进入景观水体的雨水采取控制面源污染的措施,得4分;2 利用水生动植物、微生物进行水体净化,得3分。河岸生态滤池 人工湿地2.绿色建筑评价标准中雨洪管理措施既有公共建筑节能改造研究与实践
13、生态条件雨水利用统筹规划方案与规划、设计阶段进行绿色生态规划【4.2.12】(3分)绿色雨水基础设施、雨水专项规划【4.2.13】(大于10h必须)场地雨水减排控制规划【4.2.14】(6分)绿地率、公共绿地、开放绿地【4.2.2】(9分)优选绿化方式、垂直及屋顶绿化【4.2.15】(6分)增加雨水调蓄【4.2.13.1】(3分)增加雨水入渗【4.2.13.3】(3分)雨水质处理【4.2.13.2】(3分)雨水利用 水资源利用方案【6.1.1】(控制项)给排水系统优化【6.1.2】(控制项)非传统水源(雨水)利用:绿化灌溉、道路冲洗、洗车、冲厕【6.2.10】(15分)冷却水补水【6.2.11
14、】(8分)景观水体补水【6.2.12】(7分)2.绿色建筑评价标准中雨洪管理措施既有公共建筑节能改造研究与实践绿色建筑评价标准中海绵城市策略节地与室外环境利用节水与水资源利用l土地利用:计分项1项(9分)l场地设计与场地生态:计分项4项(24分)【合计33分】l控制项:2项l计分项4项(30分)【合计30分】2.绿色建筑评价标准中雨洪管理措施既有公共建筑节能改造研究与实践三.雨洪管理主要技术解析既有公共建筑节能改造研究与实践实现海绵城市(LID)三项基本途径1.区域水生态系统保护与修复2.城市规划区海绵城市(LID)设计与改造3.建筑雨水利用与中水回用既有公共建筑节能改造研究与实践1.合理规划
15、4.2.12 结合现状地形地貌进行场地设计与建筑布局,保护场地内原有的自然水域、湿地和植被,采取表层土利用等生态补偿措施。4.2.14 合理规划地表与屋面雨水径流,对场地雨水实施外排总量控制。既有公共建筑节能改造研究与实践 中新生态城位于天津滨海新区内的现有大片盐田,约30平方公里,它是继苏州工业园后中新合作的新亮点。生态城的构想引入新加坡的生态技术和先进经验,在中国打造一个社会和谐、重视环保和讲求资源节约的城市,作为其他城市的楷模。它以节能环保、教育培训、服务外包以及文化创意等作为重点发展的产业。中新生态城生态生态环境环境健康健康指标层指标层序号序号二级指标二级指标单位单位指标值指标值自然环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