档案管理原理与方法课件.ppt
- 【下载声明】
1. 本站全部试题类文档,若标题没写含答案,则无答案;标题注明含答案的文档,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2. 本站全部PPT文档均不含视频和音频,PPT中出现的音频或视频标识(或文字)仅表示流程,实际无音频或视频文件。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3. 本页资料《档案管理原理与方法课件.ppt》由用户(三亚风情)主动上传,其收益全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该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请根据预览情况,自愿下载本文。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5.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及以上版本和PDF阅读器,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档案 管理 原理 方法 课件
- 资源描述:
-
1、1v“档案管理学”所用教材:v1、肖秋惠编著档案管理概论,武汉大学出版社,2009v参考书目:1、陈兆祦,和宝荣,王英玮主编档案管理学基础(第3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v2、邓绍兴,陈智为编著:档案管理学,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v3、傅荣校著:档案管理现代化:档案管理中技术革命进程的动态审视,浙江大学出版社,20022v第一节 档案管理概述v第二节 全宗理论v第三节 档案管理工作的发展与档案管理系统back3v一、档案管理工作的性质和特点v二、档案管理的内容与范围v三、档案管理工作的基本原则v四、档案管理机构及其职责back4v一、档案管理工作的性质和特点v档案管理工作是用科学
2、的原则和方法管理档案,提供档案信息为各项社会实践服务的一项工作。v(一)工作性质v是国家科学文化事业的组成部分;v是部门各项管理工作的组成部分;v是文献信息管理系统的组成部分。back5v(二)档案管理工作的特点v(1)档案资源积累的缓慢性重视档案保管和保护v档案是随着人们的实践活动而逐渐积累起来的,不像图书资料大量印刷并广泛流通;v大多数档案是“孤本”,不能随意复制;v档案比一般图书更显珍贵。6唐代开元年间的档案 由辽宁省档案馆收藏的形成于公元714年的唐代开元年间档案(5件)是中国档案部门现存最古老的纸质公文档案7v羊皮档案8(2)档案管理过程的阶段性在不同阶段具有不同的特点 档案的流转程
3、序,可分为档案档案室室阶段和档案馆档案馆两个阶段。处于不同阶段的档案所起的作用不同,价值不同,服务对象不同,档案管理方式也存在差异。9v档案在不同阶段的特点:阶段半现行阶段非现行阶段保存地点机关档案室档案馆价值特点参考凭证价值历史文化价值保管期限短期、长期和永久永久服务对象本机关整个社会10(3)档案管理活动对档案形成者的依附性客观上限制了档案交流 档案是在形成者活动过程中产生的,反映了形成者的全部历史,以及其观点、经验和成果,包含了与形成者利益密切相关的事实和数据。来源原则是这一特点的充分体现。11(4)档案管理工作对社会的相对封闭性造成档案保管和利用的矛盾 档案直接关系到形成者的切身利益,
4、关系到国家机密,因此,许多国家都实行封闭期制度封闭期制度。封闭期封闭期是指从档案形成到开放之间的期限。12v二、档案管理的内容v包括两个方面:(一)档案资源管理,也称档案实体管理。包括对档案的收集、整理、鉴定、保管、统计、编研、利用等档案业务工作内容。(二)档案信息组织,对档案中所包含的信息的管理。是指对档案中所包含的信息内容进行揭示、加工和存贮,形成二次文献,便于档案信息的开发利用。back13v三、档案管理的范围 不同种类的档案构成了档案管理的不同方面。(1)按档案内容:分为普通档案和专门档案。普通档案:文书档案。包括党务、政务、机关事务档案;专门档案:在一定专业领域或专门业务活动中形成的
5、、反映特定的业务活动内容的专用文件材料。back14v(2)按档案的载体形式:分为一般档案、特种档案v一般档案:以文字为表述形式的纸质档案;v特种档案:以图像声音等非文字手段为表述形式的非纸质档案,包括古代的甲骨、金石、竹木档案,以及现代的声像、缩微、数字档案。特种档案的制成材料、载体和信息存贮方式都不同于普通档案。15(3)按形成单位:分为公务档案和私人档案。:国家机关、社会团体、企事业单位在行政管理、生产建设、科研活动中形成的档案。私人档案:各行各业著名人物在其个人历史活动中形成的档案,包括家谱、族谱、手稿、书信、日记、照片及反映其生平事迹的传记材料。16v(4)按形成时期:分为古代档案、
6、近代档案、现代档案三种。v古代档案:1840年以前历代形成的档案v近代档案:自1840年至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前形成的档案v现代档案: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以后形成的档案17v三、档案管理工作的基本原则v(一)统一领导、分级管理国家全部档案v(二)维护档案的完整与安全v(三)便于社会各方面的利用backv四、档案管理机构及其职能四、档案管理机构及其职能v(一)档案室v档案室的性质、作用和任务v档案室的类型:普通档案室、科技档案室、音像档案室、人事档案室、综合档案室、联合档案室、企业档案信息中心v(二)文件中心和档案寄存中心v文件中心主要有政府文件中心和商业性文件中心两类v(三)档案馆v国
7、家档案馆、专业档案馆、部门档案馆大型企事业档案档案馆1819v第一节 来源原则与全宗理论v第二节 文件生命周期理论v第三节 档案价值鉴定理论backv来源原则是全宗理论的内核和本质。v全宗理论是对来源原则的应用和发展。20v(一)来源原则v1、来源原则的含义:尊重来源、尊重全宗的完整性、尊重全宗内的原整理顺序。v2、来源原则的形成与发展v(1)尊重全宗原则来源原则的起源v(2)登记室原则来源原则的正式形成v(3)荷兰手册与1910年布鲁塞尔大会来源原则的理论论证和国际认同v(4)来源原则的国际发展v英国的“档案组合”和美国的“文件组合”v德国的自由来源原则、苏联和中全宗理论21v(5)来源原则
8、遭遇挑战与重新发现v来源原则的重新发现实质上是“新来源观”。v它使来源的含义更加扩展,由以往的实体来源文件形成机关,扩展为相对抽象的“文件形成过程”。即文件在什么条件、为了何种目的、采用怎样的结构形式等各种综合的背景信息。v“新来源观”是来源原则在电子时代的自我适应和发展,它使来源原则在新的信息技术环境里具有广泛的实践意义。22v(二)全宗理论v1、全宗的含义及类型v2、立档单位的构成条件与全宗划分原则v3、立档单位的变化对组织全宗划分的影响v4、全宗理论的适用范围v5、全宗理论的发展v6、我国关于全宗理论的探讨2324v全宗的含义及类型v(一)全宗的含义v全宗是在社会实践中形成的具有有机联系
9、的档案集合体。v(1)全宗是一个有机整体。v(2)全宗是在一定的历史活动中形成的。v(3)全宗是以一定的社会单位或社会活动项目为基础构成的。v(4)全宗是档案的基本管理单位。back25(二)全宗的类型(1)按形成者,分为组织全宗、个人全宗、项目全宗。组织全宗:一个能独立行使职权的社会组织(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等)在其活动中形成的档案整体;个人全宗:社会著名人物在其活动中形成的档案整体;项目全宗:在某一项活动中形成的档案集合体。26(2)按形成方式,分为独立全宗、联合全宗、汇集全宗、档案汇集。独立全宗:一个全宗形成者(立档单位)形成的档案集合体;联合全宗:两个或几个关系密切的立档单位
10、形成的,难以区分而统一管理的档案集合体;汇集全宗:按一定特征组成的,档案数量很少或残缺不全的若干全宗的集合体;档案汇集:由不同立档单位形成的,按照一定特征集中起来的档案混合体。27v例如:v“某省手工业局、手工业联社联合全宗”v“国民政府联动系统汇集全宗”v“国民政府东北地区铁路交通部门汇集全宗”v“国民政府中国驻外使领馆档案汇集”v“国民政府各银行档案汇集”28立档单位的构成条件与全宗划分原则v(一)立档单位的构成条件v长期以来,组织是构成立档单位的主体,人们通常将一个社会组织的全部档案作为一个全宗。随着现代档案工作领域的扩展,以是否属于同一个形成单位为唯一标准来区分全宗,不能完全解决新出现
11、的问题。项目全宗、个人全宗的出现是传统全宗理论的发展。v与全宗的类型相对应,组织立档单位、个人立档单位、项目立档单位各有其立档条件。back29(1)组织立档单位的构成条件 执行了相对独立的社会职能,以自己的名义对外行文。简言之,要有独立的人事任免权、行文权、财权,一般还具有法人资格。(2)个人立档单位的构成条件 当一个人执行了一种相对独立、比较重要的社会职能,并积累了足够数量的以自己名义署名的文件时,才有资格构成立档单位。(3)项目立档单位的构成条件 项目在本专业领域或一定范围内自成体系并具有相当规模,围绕该项目而产生的档案文件具有相当数量。30v项目立档单位与组织立档单位是交叉的。为了避免
12、档案分散和不必要的重复,需明确项目全宗和组织全宗各自的范围及界线。v综合性档案馆为了全面反映国家和地区的社会实践活动,应以组织全宗为主;v专门档案馆以反映本专业概况和专业技术的发展和变化为目的,应以项目全宗为主;v不止一个单位参加的科技、生产和工程项目,可设置临时机构立档单位,或将该项目档案归入其牵头单位或主管部门的全宗中去。31(二)全宗划分的原则(1)独立性:构成全宗的单位必须具备相对独立的社会职能。(2)关联性:构成一个全宗的档案之间必须具有内在的密切联系。不能人为地、随意地分合。(3)方便性:为了保管和利用的方便,全宗的规模一般应控制在一定范围内。(4)一致性:对于相同类型立档单位或档
13、案,其全宗划分要保持一致,划分标准应统一。32立档单位变化对组织全宗划分影响 组织立档单位的变化有两种情况:根本性变化、基本职能的变化。(一)所谓根本性变化是指立档单位的政治性质、生产关系性质上的变化。在发生根本性变化时,各个历史时期的不同政权、建国前后的政府机关、官僚资本主义企业与社会主义国营企业的档案,各自构成全宗。back33 (2)单位基本职能变化的影响 新成立单位符合立档单位条件的,其档案构成新的全宗;由若干撤销单位合并成一新的立档单位,分别构成全宗;从某一单位分离出去的单位,其档案构成新的全宗;原为一独立单位,后改为一单位的内部组织机构,改变前为一全宗,改变后是另一全宗的组成部分;
14、临时机构一般应纳入其主管单位档案全宗。但临时机构执行的是独立的社会职能,为期时间长,档案数量多,可单独构成全宗。34全宗理论的适用范围(1)在收集工作中的应用。机关档案室的归档工作要求遵循文件材料的形成规律和特点,保持文件之间的有机联系;档案馆对档案的接收要求保持全宗的完整性,一全宗的档案作为一整体统一进馆,不得随意分散;(2)在整理工作中的应用。在档案整理工作中,一个全宗的档案作为一个整体,进行系统化整理、分类和排列,档案管理的完整性、系统性得到体现;back35(3)在鉴定工作中的应用。档案鉴定以全宗为基础来权衡全宗内案卷和文件的价值,若离开全宗孤立地鉴别一份文件,则难以判定其价。(4)在
15、保管和统计中的应用。全宗是档案保管和统计的重要单位。(5)在编目工作中的应用。许多档案检索工具都是以全宗为对象编制的。(6)在基础工作中产生的全宗理论不可避免地利用工作产生影响,如阅览室调卷、档案展览、档案编研等都离不开全宗。36全宗理论的发展1、档案管理最初采用的是事由原则,即以档案文件内容来整理组织档案,随着档案数量和种类的增加,来源原则逐渐取代了事由原则。2、来源原则的表现形式是“全宗理论”。3、全宗理论的发端法国最先提出“尊重全宗原则”(1841年)。4、在法国“尊重全宗原则”基础上,普鲁士提出了“登记室原则”(1881年)。5、荷兰档案学家谬勒、裴斯、福罗英于1898年发表档案的管理
16、和整理手册(又称荷兰手册),从理论上论证了来源原则。back3720世纪以来,来源原则进入广泛传播和发展时期:英国:20世纪20年代提出了“档案组合”(Archive Group);美国:20世纪3040年代提出了“文件组合”(Record Group);苏联:20世纪2030年代提出了“国家统一档案全宗”概念,后俄罗斯使用“俄联邦档案全宗”概念。并在其2004年档案事业法中规定,档案全宗是“相互之间具有历史联系或逻辑联系的档案文件的总和”。这意味着非同一来源而在内容上具有逻辑联系的档案文件集合体也可构成全宗。德国:布伦内克对来源原则的修正:提出“自由来源”原则,在整理档案时要兼顾“来源”和“
17、事由”。38我国关于全宗理论的探讨问题一问题一:档案数量剧增,全宗规模过大,若拆分全宗,则违背了同一全宗档案不可分散的原则;问题二问题二:科技档案等专门档案怎样按全宗原则管理;问题三问题三:档案馆类型增多,出现综合性档案馆和专门档案馆之间馆藏接收范围的交叉问题,以及全宗的归属问题;问题四问题四:社会经济体制、国家机构改革给全宗划分造成困难和混乱;问题五问题五:计算机技术更加广泛和深入地渗透到档案管理中,电子文件的大量产生,对全宗理论的挑战。back39v我国学者关于全宗理论的观点v(1)关于全宗概念v三种观点:“主体决定说”v “过程决定说”v “全宗集合说”v(2)关于全宗分类v三种分类方法
18、:主体全宗、客体全宗v 理论全宗、实体全宗v 机关全宗、档案馆全宗v 40(3)关于全宗的构成条件在3个基本构成条件:行文权、人事任免权、财权的基础上,增加一个条件:有无法人资格(4)关于全宗理论的实质来源联系?有机联系?41 须根据档案形成规律,既按照来源联系又按照逻辑联系来构成全宗。在特定情况下,为了保持文件之间的有机联系,可突破单一的来源原则范畴,按照逻辑联系来构成全宗。对不同形成规律的档案采用不同的管理方法,体现了全宗理论的实质。42v如何全面认识和理解全宗理论?v全宗理论最先是由哪个国家首先提出的?v全宗的基本含义?v全宗是依据什么来组成的?v全宗理论为什么能取代事由原则成为占据主导
19、地位的档案管理理论?v事由原则适用的范围和层次?v传统的全宗理论在当代有何突破和发展?v全宗理论与来源原则的关系?43案例分析:在某市的一项大型基建活动中,该市的规划局、建设局、某设计院、某大型建筑公司等参与其中,请问在该项目建设过程中形成的档案应如何按全宗理论进行管理?44v文件生命周期理论v产生背景分析:v文件生命周期理论是文件管理的核心理论。文件数量的激增是文件生命周期理论产生的社会背景。20世纪40、50年代文件中心的出现以及人们寻找对其的理论解释是导致文件生命周期理论产生的直接原因。v 随着研究范围的逐渐扩大,人们到对文件的整个运动过程以及对这一过程的全面管理进行了系统研究,客观揭示
20、了文件的运动过程和规律,最终形成了文件管理的核心理论。45文件生命周期理论的含义v 文件生命周期理论认为文件具有一定的生命周期,现行文件从其产生到最终销毁或永久保管是一个完整的生命运动过程。在这一过程中,由于文件价值形态的变化,又可以划分为若干个阶段。文件在每一个阶段因价值形态的不同,保存场所、管理方式及服务对象也不同。文件的价值形态与其保存场所、管理方式及服务对象之间存在内在的对应关系。46v可以从如下三个方面理解文件生命周期理论的含义:v1文件从其形成到销毁或永久保存,是一个完整的生命运动过程v 文件的产生、流转,办理完毕后归档保存或销毁,最终移交档案馆永久保存的过程是一个前后衔接、连续统
21、一的生命运动过程。47v2由于文件价值形态的变化,这一生命过程可划分为若干阶段 文件的生命运动具有阶段性特征,从文件价值形态的变化出发,中外档案界一般将文件生命运动的生命阶段划分为现行阶段、半现行阶段和非现行阶段三个阶段。48v3文件在每一个阶段因其具有不同的价值形态,而体现为不同的服务对象、保存场所和管理方式v 现行阶段的文件具有现行效用,处于机关文件的流转过程中,等文件承办完毕以后,则需要根据其价值大小决定是否归档保存或销毁。v 归档保存的文件进入半现行阶段,这一阶段的文件对本机关具有一定参考和凭证价值,保存在本机关档案室或文件中心,主要为本机关服务,具有过渡性。经过鉴定,将其中具有永久保
22、存价值的文件移交档案馆。v 档案馆永久保存的文件进入非现行阶段,非现行阶段的文件对形成机关已经没有现行价值,而主要体现为对整个社会的历史、文化价值。49v文件在不同生命阶段的价值变化分析:v 文件在历经三个阶段的生命运动过程中,其第一价值(即原始价值,对本机关的行政、财务、法律等价值)和第二价值(即档案价值,情报价值、证据价值、历史文化价值)出现了此消彼长的变化。v 在现行阶段,文件主要发挥对机关的现行效用,在机关部门间流转,直到办理完毕,文件主要体现为原始价值;在半现行阶段,部分文件最初仍然具有较高的第一价值,但随着时间的推移,第一价值逐渐衰减,机关的利用需要逐渐减少,部分文件的第二价值开始
23、逐渐显现。50v 在非现行阶段,文件的第一价值丧失而第二价值突出,文件为整个社会提供服务。v 随着文件第一价值的消减和第二价值的增加,文件的保管场所对应地发生了变化,从机关内部到文件中心(或档案室),最终移交到档案馆。文件的服务对象也逐渐由内向外,同时,服务方式经历了一个从封闭到开放的过程。51v文件生命周期理论的产生和发展 “文件生命周期”的概念最早由美国档案学者菲利普布鲁克斯于1940年提出,后来其他国家的档案学者也采用了类似的表述方式。20世纪40、50年代文件中心的出现是文件生命周期理论产生的直接原因。文件中心首先由美国海军部建立,此后被许多国家效仿,其作用是集中保存大量的已经过了现行
24、期,不经常使用但又未到移交档案馆期限的半现行文件,造价低廉而又方便实用,因此备受欢迎。对此,西方档案学者进行了理论上的探索。52v 1950年,英国伦敦大学的罗吉尔艾利斯在第一届国际档案大会上提出了文件运动的“三阶段论”,即现行阶段、暂时保存阶段和永久保存阶段,他指出,这三个阶段正好与文件的保管场所办公室、文件中心和档案馆是相吻合的和对应的。v 1974年曾任英国公共档案馆馆长的马勃斯在其出版的专著文件中心的组织一书中吸收了艾利斯的观点,对文件中心与文件运动阶段的对应关系作了进一步系统论述。53v 20世纪80年代,西方档案界对文件生命周期理论的研究趋于成熟,以阿根廷档案学者曼努埃巴斯克斯出版
25、的两部专著文件的选择(1982年)和文件的生命周期(1987年)为典型代表。他强调文件生命周期理论不仅是为文件中心提供理论基础,而且是为了发现文件的阶段运动规律。v 此后,欧美档案学者不再拘泥于将文件生命周期理论仅仅理解为文件中心的理论基础,而是扩展到对整个文件过程的运动规律的研究,为文件的全程管理和各阶段的管理提供了有力的理论依据。54v文件生命周期理论在电子文件时代的补充v文件生命周期的阶段划分和顺序运动规律是否完全适用于电子文件?v 电子文件运动的阶段性特点发生了变化,在各阶段,电子文件的价值形态与相关因素的对应关系也发生了变化。v 传统文件的运动阶段大多是顺序向前的,由一个阶段转入下一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