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签 分享 收藏 举报 版权申诉 / 69
上传文档赚钱

类型第五章训诂的方法-优质课件.ppt

  • 上传人(卖家):三亚风情
  • 文档编号:3573210
  • 上传时间:2022-09-19
  • 格式:PPT
  • 页数:69
  • 大小:330.51KB
  • 【下载声明】
    1. 本站全部试题类文档,若标题没写含答案,则无答案;标题注明含答案的文档,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2. 本站全部PPT文档均不含视频和音频,PPT中出现的音频或视频标识(或文字)仅表示流程,实际无音频或视频文件。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3. 本页资料《第五章训诂的方法-优质课件.ppt》由用户(三亚风情)主动上传,其收益全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该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请根据预览情况,自愿下载本文。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5.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及以上版本和PDF阅读器,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关 键  词:
    第五 训诂 方法 优质 课件
    资源描述:

    1、1第五章 训诂的方法 训诂的中心内容是释词,因此所谓训诂的训诂的中心内容是释词,因此所谓训诂的方法,主要就是释词的方法。释词的方法,是方法,主要就是释词的方法。释词的方法,是指一个陌生的词摆在面前,采用什麽样的手段,指一个陌生的词摆在面前,采用什麽样的手段,能使它由未知变为已知。能使它由未知变为已知。概括言之,约有如下概括言之,约有如下数端:数端:一曰一曰据古训据古训,二曰,二曰破假借破假借,三曰,三曰辨字形辨字形,四曰四曰考异文考异文,五曰,五曰通语法通语法,六曰,六曰审文例审文例,七曰,七曰因声求义因声求义,八曰,八曰探求语源探求语源。兹分别举例说明之。兹分别举例说明之。2一、据古训一、据

    2、古训 所谓据古训,是指当碰到一个有疑所谓据古训,是指当碰到一个有疑难的词时,可以通过查阅字典、辞书以难的词时,可以通过查阅字典、辞书以及古书的注释,以找出对於这个词的确及古书的注释,以找出对於这个词的确切解释。但在无字典、辞书或古注可依切解释。但在无字典、辞书或古注可依据时,又该怎麽办呢据时,又该怎麽办呢?这时,便必须通这时,便必须通过搜集、归纳、排比语言材料的办法,过搜集、归纳、排比语言材料的办法,以求得确解。清代著名训诂学家王念孙、以求得确解。清代著名训诂学家王念孙、王引之父子,便是用这种方法解释了大王引之父子,便是用这种方法解释了大量的古书中的疑难词语。例如:量的古书中的疑难词语。例如:

    3、3 史记史记张仪列传张仪列传:“因而数让之。因而数让之。”司马司马贞贞史记索隐史记索隐曰:曰:“谓数设词而让之。让亦责谓数设词而让之。让亦责也。数音朔。也。数音朔。”王念孙则认为王念孙则认为“小司马读数为频小司马读数为频数之数,非也。秦初不见仪,至是始一见,即责数之数,非也。秦初不见仪,至是始一见,即责以数语而谢去之,未尝数数责之也。数读如以数语而谢去之,未尝数数责之也。数读如数数之以王命之以王命之数,高注之数,高注秦策秦策曰:曰:数,让数,让也。也。广雅广雅曰:曰:数、让,责也。数、让,责也。数让连数让连文,犹诛让连文,古人自有复语耳。文,犹诛让连文,古人自有复语耳。”(读书杂读书杂志志史记

    4、第四史记第四“数让之数让之”条条)按:王念孙根据按:王念孙根据广广雅雅和和战国策战国策秦策秦策高诱注,指出数有责的意高诱注,指出数有责的意思,数让是同义复词,司马贞解数为频数之数,思,数让是同义复词,司马贞解数为频数之数,非是。这便是据古训以释词的一个例证。非是。这便是据古训以释词的一个例证。4 汉书汉书贾谊传贾谊传:“臣闻圣主言问其臣,臣闻圣主言问其臣,而不自造事。而不自造事。”师古曰:师古曰:“欲发言,则问其欲发言,则问其臣。臣。”王引之谓王引之谓“师古以言为发言,非也。师古以言为发言,非也。言亦问也,连言言问者,古人自有复语耳言亦问也,连言言问者,古人自有复语耳”。王引之怎麽知道言有问义

    5、呢王引之怎麽知道言有问义呢?他的根据是他的根据是尔尔雅雅郭璞注、郭璞注、广雅广雅、聘礼聘礼郑注、郑注、曲礼曲礼郑注、郑注、曾子问曾子问正义、正义、左传左传昭昭公二十五年公二十五年、周官周官冢人冢人注引郑司农说、注引郑司农说、大祝大祝注引郑司农说、注引郑司农说、小雅小雅出车出车郑笺郑笺等等等等(读书杂志读书杂志汉书第九汉书第九“言问其臣言问其臣”条条)。以上辞书和古注都指出言有问义,因此王引以上辞书和古注都指出言有问义,因此王引之的说法是颠扑不破的,这也是据古训以释之的说法是颠扑不破的,这也是据古训以释词的例证。词的例证。5 枚乘枚乘七发七发:“犹将销铄而挺解也。犹将销铄而挺解也。”李善注引高诱

    6、李善注引高诱吕氏春秋吕氏春秋注曰:注曰:“挺,挺,犹动也。犹动也。”王念孙指出:王念孙指出:“李训挺为动,李训挺为动,则分挺与解为二义矣。今按铄亦销也,挺则分挺与解为二义矣。今按铄亦销也,挺亦解也。亦解也。吕氏春秋吕氏春秋仲夏纪仲夏纪:挺众囚,挺众囚,益其食。益其食。高注曰:高注曰:挺,缓也。挺,缓也。後汉书後汉书臧宫传臧宫传宜小挺缓宜小挺缓,傅燮传傅燮传贼得宽挺贼得宽挺,李贤注并云,李贤注并云:挺,解挺,解也。也。”(读书杂志读书杂志馀编下馀编下)按:王念按:王念孙之所以知道挺有缓解之义,是根据孙之所以知道挺有缓解之义,是根据吕吕氏春秋氏春秋高诱注和高诱注和後汉书後汉书李贤注这两李贤注这两条

    7、古注。条古注。6 史记史记刺客列传刺客列传:“因自皮面因自皮面决眼。决眼。”索隐索隐曰:曰:“皮面,谓刀皮面,谓刀割其面皮,欲令人不识。割其面皮,欲令人不识。”王念孙曰:王念孙曰:“如小司马说,则当云割如小司马说,则当云割面皮,不当面皮,不当云皮面矣。云皮面矣。广雅广雅曰:曰:皮,离皮,离也。也。又曰:又曰:皮,剥也。皮,剥也。然则皮然则皮面者,谓以刀自割其面也。面者,谓以刀自割其面也。”(读读书杂志书杂志史记第五史记第五“皮面皮面”条条)按:王按:王念孙之所以知道皮有剥、离之义,是念孙之所以知道皮有剥、离之义,是据古书据古书广雅广雅。7 有时,不依靠辞书和古注,而通过排有时,不依靠辞书和古注

    8、,而通过排比、归纳语言材料的办法,也可以得到比、归纳语言材料的办法,也可以得到某些疑难词语的确解。例如:某些疑难词语的确解。例如:诗诗邶邶终终风风“终风且暴终风且暴”,毛传毛传曰:曰:“终日终日风为终风。风为终风。”韩诗曰:韩诗曰:“终风,西风终风,西风也。也。”王念孙则认为:王念孙则认为:“此皆缘词生训,此皆缘词生训,非经文本义。终犹既也,言既风且暴非经文本义。终犹既也,言既风且暴也。也。”(经义述闻经义述闻五五“终风且暴终风且暴”)按:按:王念孙怎麽得出王念孙怎麽得出“终犹既也终犹既也”的结论呢的结论呢?他是在归纳、排比语言材料的基础上得他是在归纳、排比语言材料的基础上得出这个结论的:出这

    9、个结论的:8诗经诗经邶风邶风燕燕燕燕:“终温且惠。终温且惠。”诗经诗经邶风邶风北门北门:“终窶且贫。终窶且贫。”诗经诗经小雅小雅伐木伐木:“终和且平。终和且平。”诗经诗经小雅小雅甫田甫田:“终善且有。终善且有。”诗经诗经小雅小雅正月正月:“既其永怀,又窘阴雨。既其永怀,又窘阴雨。”前四个同例句,均以终与且相呼应,且字在此前四个同例句,均以终与且相呼应,且字在此是列连词,犹又也。则终字也应当是一个表示是列连词,犹又也。则终字也应当是一个表示两种情况同时存在的连词,它的意思只能是既。两种情况同时存在的连词,它的意思只能是既。再跟再跟“既其永怀,又窘阴雨既其永怀,又窘阴雨”相比照,且犹又相比照,且犹

    10、又也,则终亦犹既也。就这样,王氏通过排比语也,则终亦犹既也。就这样,王氏通过排比语言材料的方法,考出了终有既义,而这是任何言材料的方法,考出了终有既义,而这是任何字典、辞书所不载的。字典、辞书所不载的。9 论衡论衡宣汉宣汉:“非以身生汉世,非以身生汉世,可褒增颂叹,以求媚称也。可褒增颂叹,以求媚称也。”有的本有的本子注释道:子注释道:“媚,喜爱,宠幸。称,媚,喜爱,宠幸。称,称赞。称赞。”(北京大学历史系北京大学历史系论衡论衡注注释小组释小组论衡注释论衡注释,中华书局版,中华书局版)按:按:此注以称字为称赞之义,非是。称也此注以称字为称赞之义,非是。称也是媚的意思,媚称乃同义复词是媚的意思,媚

    11、称乃同义复词(即王念即王念孙所说的孙所说的“古人自有复语古人自有复语”)。怎麽知。怎麽知道称有媚义呢道称有媚义呢?试看以下语言材料试看以下语言材料:10 论衡论衡逢遇逢遇:“偶以形佳偶以形佳骨娴,骨娴,皮媚色称皮媚色称。”这里佳与这里佳与娴、媚与称各为对文,均是形娴、媚与称各为对文,均是形容词,娴亦佳也,称亦媚也。容词,娴亦佳也,称亦媚也。同篇又云:同篇又云:“或以丑面恶色称或以丑面恶色称媚於上。媚於上。”这称媚即是媚称,这称媚即是媚称,因为称、媚二字同义,故词序因为称、媚二字同义,故词序可以颠倒,意思不变。可以颠倒,意思不变。11 论衡论衡定贤定贤:“或骨体娴丽,面色称或骨体娴丽,面色称媚。

    12、媚。”娴丽、称媚为对文,娴丽是同义复词,娴丽、称媚为对文,娴丽是同义复词,则称媚也应是同义复词,称亦媚也。则称媚也应是同义复词,称亦媚也。论论衡衡幸遇幸遇:“无德薄才,以色称媚。无德薄才,以色称媚。”以色以色称媚即是以色取悦於主上之意,称、媚乃同称媚即是以色取悦於主上之意,称、媚乃同义复词,称决不作称赞解。义复词,称决不作称赞解。荀子荀子礼论礼论:“使死生终始莫不称宜而好善,是礼义之法使死生终始莫不称宜而好善,是礼义之法式也,儒者是也。式也,儒者是也。”称、好对文,是称亦好称、好对文,是称亦好也,好、媚义近,则称、媚亦义近。根据以也,好、媚义近,则称、媚亦义近。根据以上语言材料,并加以类比推勘

    13、,得出了上语言材料,并加以类比推勘,得出了“称称有媚义有媚义”的结论,应该说这个结论是可靠的。的结论,应该说这个结论是可靠的。12 九章九章惜诵惜诵:“壹心而不豫兮。壹心而不豫兮。”孙诒让排比归纳了如下一些语言材料,孙诒让排比归纳了如下一些语言材料,证明证明豫有诈义豫有诈义:晏子春秋晏子春秋问上问上:“公市不豫。公市不豫。”盐铁论盐铁论力耕力耕:“古者商通物而古者商通物而不豫。不豫。”盐铁论盐铁论禁耕禁耕:“教之以礼,教之以礼,(则则)工商不相豫。工商不相豫。”周礼周礼司市司市郑注:郑注:“定物贾,防定物贾,防诳豫。诳豫。”13 有时,也可把两种办法有时,也可把两种办法(据古训和排比语言材料据

    14、古训和排比语言材料)结合起来,以确定词义,例如:结合起来,以确定词义,例如:九章九章怀沙怀沙:“巧倕不斲兮,孰察其拨正巧倕不斲兮,孰察其拨正?”孙诒让排比语言材孙诒让排比语言材料并据古注证明了拨有曲义:料并据古注证明了拨有曲义:管子管子宙合宙合:“夫绳扶拨以为正。夫绳扶拨以为正。”(语言材料语言材料)淮南子淮南子本经本经“扶拨以为正扶拨以为正”,高诱注:,高诱注:“拨,枉也。拨,枉也。”(语言材料加古注语言材料加古注)淮南子淮南子修务修务“琴或拨剌枉挠琴或拨剌枉挠”,高诱注:,高诱注:“拨剌,不正也。拨剌,不正也。”(语言材料加古注语言材料加古注)荀子荀子正论正论:“不能以拨弓曲矢中。不能以拨

    15、弓曲矢中。”(语言语言材料材料)战国策战国策西周策西周策:“弓拨矢钩。弓拨矢钩。”(语言材语言材料。见料。见札迻札迻卷一二卷一二)14二、破假借二、破假借 清代著名训诂学家王引之于清代著名训诂学家王引之于经义经义述闻述闻说说过:过:“许氏许氏说文说文论六书假论六书假借曰:借曰:本无其字,依声托事,令长是本无其字,依声托事,令长是也。也。盖无本字而後假借他字,此谓造盖无本字而後假借他字,此谓造作文字之始也。至於经典古字声近而通,作文字之始也。至於经典古字声近而通,则有不限於无字之假借者。往往本字见则有不限於无字之假借者。往往本字见存而古本则不用本字而用同声之字,学存而古本则不用本字而用同声之字,

    16、学者改本字读之,则怡然理顺,依借字解者改本字读之,则怡然理顺,依借字解之,则以文害辞。之,则以文害辞。”15 这是说:有两种假借,一种是造字时的这是说:有两种假借,一种是造字时的假借,即本无其字的假借。另一种则是用字假借,即本无其字的假借。另一种则是用字时的假借,即本有其字的假借,意思是说:时的假借,即本有其字的假借,意思是说:本来有表示某个意义的专用字,但由於种种本来有表示某个意义的专用字,但由於种种原因,古人不用它,而用另一个声音相同或原因,古人不用它,而用另一个声音相同或相近的字来代替。遇到这种本有其字的假借相近的字来代替。遇到这种本有其字的假借时,要特别小心,千万不要被这个假借字所时,

    17、要特别小心,千万不要被这个假借字所迷惑,要想方设法找到它所代表的那个本字,迷惑,要想方设法找到它所代表的那个本字,用本字的意思去解释,才能讲得通,这个,用本字的意思去解释,才能讲得通,这个,便是所谓破假借便是所谓破假借(破是破除的意思破是破除的意思),也就是,也就是王引之所说的王引之所说的“改本字读之改本字读之”。举例来看:。举例来看:16 鶡鶡(h)冠冠子子学问学问:“中流失船,一壶中流失船,一壶千金。千金。”什麽是什麽是“一壶千金一壶千金”呢呢?是不是说,是不是说,一壶老酒值得千金的价钱呢一壶老酒值得千金的价钱呢?不是。壶字在此不是。壶字在此乃是瓠的假借,古者以瓠济渡,乃是瓠的假借,古者以

    18、瓠济渡,庄子庄子逍遥逍遥游游“今子有五石之瓠,何不虑以为大樽,而今子有五石之瓠,何不虑以为大樽,而浮乎江湖浮乎江湖”是也。是也。“中流失船,一壶中流失船,一壶(瓠瓠)千千金金”,是说人在江河中心掉进湍急的水流里,是说人在江河中心掉进湍急的水流里,这时为了救命,一只大瓠便值得千金的价钱。这时为了救命,一只大瓠便值得千金的价钱。崔豹崔豹古今注古今注音乐音乐云:云:“有一白首狂夫,有一白首狂夫,披髮提壶,乱流而渡。披髮提壶,乱流而渡。”这个壶也是瓠的假这个壶也是瓠的假借,提壶谓提着渡水的用具,非谓提着一壶借,提壶谓提着渡水的用具,非谓提着一壶老酒。老酒。17 颜氏家训颜氏家训勉学勉学:“吾在益州,与

    19、数人吾在益州,与数人同坐,初晴日晃,见地上小光,问左右:同坐,初晴日晃,见地上小光,问左右:此是何物此是何物?有一蜀竖就视,答云有一蜀竖就视,答云:是豆是豆逼耳。逼耳。相顾愕然,不知所谓。命取将来,相顾愕然,不知所谓。命取将来,乃小豆也。穷访蜀士,呼粒为逼,时莫之解。乃小豆也。穷访蜀士,呼粒为逼,时莫之解。吾云:吾云:三苍三苍、说文说文,此字白下为,此字白下为匕,皆训粒,匕,皆训粒,通俗文通俗文音方力反。音方力反。众皆众皆欢悟。欢悟。”按:豆逼的逼字是假借字,致令文按:豆逼的逼字是假借字,致令文人雅士们人雅士们“相顾愕然相顾愕然”,颜之推根据,颜之推根据三三苍苍、说文说文找出了逼的本字是皀找出

    20、了逼的本字是皀,於是,於是“众皆欢悟众皆欢悟”。(按:按:说文说文五篇下皀部:五篇下皀部:“皀,谷之馨香也,象嘉谷在裹中之形皀,谷之馨香也,象嘉谷在裹中之形或说:皀,一粒也。或说:皀,一粒也。”)这也是破假借的一个这也是破假借的一个好例。好例。18 庄子庄子至乐至乐:“支离叔支离叔与滑介叔观於冥伯之丘,昆与滑介叔观於冥伯之丘,昆仑之虚,黄帝之所休。俄而仑之虚,黄帝之所休。俄而柳生其左肘,其意蹶蹶然恶柳生其左肘,其意蹶蹶然恶之。之。”柳怎麽会生於肘上呢柳怎麽会生於肘上呢?孙诒让指出:柳当为瘤之借孙诒让指出:柳当为瘤之借字。左肘上生瘤子,便不奇字。左肘上生瘤子,便不奇怪了。怪了。(参看参看札迻札迻

    21、卷五卷五)19 荀子荀子劝学劝学:“强自取柱,柔自取强自取柱,柔自取束。束。”杨倞注:杨倞注:“凡物强则以为柱而任劳,凡物强则以为柱而任劳,柔则见束而约急,皆其自取也。柔则见束而约急,皆其自取也。”按:杨按:杨释柱字实属牵强附会。王引之曰:释柱字实属牵强附会。王引之曰:“柱与柱与束相对成文,则柱非屋柱之柱也。柱当读束相对成文,则柱非屋柱之柱也。柱当读为祝,为祝,哀十四年公羊传哀十四年公羊传天祝予天祝予,十三年谷梁传十三年谷梁传祝髮文身祝髮文身,何、范注,何、范注曰曰:祝,断也。祝,断也。此言物强则自取断折,此言物强则自取断折,所谓太刚则折也。所谓太刚则折也。大戴礼大戴礼作强自取折,作强自取折,

    22、是其明证矣。是其明证矣。”(读书杂志读书杂志十十荀子第荀子第一一“强自取柱强自取柱”条条)按:王引之考出柱乃祝按:王引之考出柱乃祝之借,祝有断折义,之借,祝有断折义,荀子荀子这句话便讲这句话便讲通了。通了。20 汉书汉书郊祀志郊祀志:“然则怪迂阿谀然则怪迂阿谀苟合之徒自此兴。苟合之徒自此兴。”师古曰:师古曰:“迂,谓迂,谓回远也。回远也。”王念孙曰:王念孙曰:“按迂读为訏,按迂读为訏,说文说文:訏,诡訛也。訏,诡訛也。字又作字又作謣謣(音音y义:浮夸义:浮夸)。说文说文:謣,謣,妄言也。妄言也。怪迂犹诡怪怪迂犹诡怪也。也。”(读书杂志读书杂志汉书第五汉书第五“怪迂怪迂”条条)按:颜师古不知道迂

    23、是訏之借字,按:颜师古不知道迂是訏之借字,训为回远,然回远义与怪义连不起来,训为回远,然回远义与怪义连不起来,王念孙破除假借的迷瘴,读迂为訏,訏王念孙破除假借的迷瘴,读迂为訏,訏有诡怪义,这样便讲通了。有诡怪义,这样便讲通了。21三、辨字形三、辨字形 汉汉字是表意文字,音义寓於形中,形而差之字是表意文字,音义寓於形中,形而差之毫釐,其音义亦将谬以千里,因此字形的审辨,对毫釐,其音义亦将谬以千里,因此字形的审辨,对於训诂来说远不是无关紧要的。优秀的训诂学家,於训诂来说远不是无关紧要的。优秀的训诂学家,往往能於字形的细微差别之中,得到训诂上的重大往往能於字形的细微差别之中,得到训诂上的重大发现。比

    24、如发现。比如韩非子韩非子说林下说林下:“弱子扞弓,慈弱子扞弓,慈母入室闭户。母入室闭户。”王引之就发现扞乃扞御之义,放在王引之就发现扞乃扞御之义,放在这里讲不通,扞这里讲不通,扞当为当为扜扜y之误,扜有引义,扜弓谓之误,扜有引义,扜弓谓引弓也。弱子引弓,则矢必妄发,故慈母入室闭户引弓也。弱子引弓,则矢必妄发,故慈母入室闭户矣。矣。按:王说实为一大发明,而其根据,则在於扞、按:王说实为一大发明,而其根据,则在於扞、扜二字在形体上的细微差别。扜二字在形体上的细微差别。22 说文说文目部:目部:“盼,白黑分也。盼,白黑分也。”“”“盻盻(x),恨视也。,恨视也。”“”“眄,目偏合也;一曰邪视眄,目偏

    25、合也;一曰邪视也。也。”段玉裁在盼字下注云段玉裁在盼字下注云:“盼、眄、盻盼、眄、盻三字形近多互訛,不可不正。三字形近多互訛,不可不正。”邵瑛邵瑛说文群说文群经正字经正字云云:“说文说文盼下引盼下引诗诗曰曰美目盼兮美目盼兮,今,今诗诗硕人硕人、论语论语八佾八佾作盻,诸本皆同,此大谬也。作盻,诸本皆同,此大谬也。”吾邱衍吾邱衍闲居闲居录录云云:“宋儒不识顾眄字,皆读为宋儒不识顾眄字,皆读为美目美目盼兮盼兮之盼;又不识此盼字,写作之盼;又不识此盼字,写作使民盻盻使民盻盻然然之盻;又不识此盻字,而读为盼。之盻;又不识此盻字,而读为盼。”(转转引自俞樾引自俞樾茶香室丛钞茶香室丛钞四钞四钞卷一四卷一四)

    26、按:盼、按:盼、眄、盻三字形体微别,而意义迥殊,绝对不可眄、盻三字形体微别,而意义迥殊,绝对不可混淆。混淆。23 诗诗卫风卫风硕人硕人“美目盼兮美目盼兮”,毛传毛传:“白黑分。白黑分。”这个盼不能换成眄或盻。这个盼不能换成眄或盻。列子列子黄帝黄帝“始得夫子一眄而已始得夫子一眄而已”,殷敬顺,殷敬顺释文释文:“眄,眄,斜眎斜眎sh也也。”这个眄字也不能换成盼或盻。宋玉这个眄字也不能换成盼或盻。宋玉登徒子好色赋登徒子好色赋:“含喜微笑,窃视流眄。含喜微笑,窃视流眄。”古诗古诗凛凛岁云暮凛凛岁云暮:“眄睐以适意,引领遥相睎眄睐以适意,引领遥相睎x。”乐府诗乐府诗艳歌行艳歌行:“夫婿从门来,斜柯西夫婿

    27、从门来,斜柯西北眄。北眄。”束皙束皙饼赋饼赋:“行人垂涎於下风,童仆行人垂涎於下风,童仆空嚼而空嚼而斜眄。斜眄。”史记史记邹阳传邹阳传:“人无不按剑相人无不按剑相眄者。眄者。”这些眄都是邪视义,不能换成盼或盻。这些眄都是邪视义,不能换成盼或盻。战国策战国策韩策韩策:“韩挟齐、魏以盻楚。韩挟齐、魏以盻楚。”三国三国志志魏书魏书许褚传许褚传:“褚瞋目盻之。褚瞋目盻之。”这些盻字是这些盻字是恨视义,也不能换成盼或眄。恨视义,也不能换成盼或眄。24 古书中形近互讹的例子不胜枚举,古书中形近互讹的例子不胜枚举,训诂家不可不辨。如论諭互讹、巠至训诂家不可不辨。如论諭互讹、巠至互讹、苦若互讹、循脩互讹、分介

    28、互互讹、苦若互讹、循脩互讹、分介互讹、待持互讹讹、待持互讹(以上参看以上参看读书杂读书杂志志)、斵鄧互讹、策美互讹、戒贰、斵鄧互讹、策美互讹、戒贰互讹、傅儒互讹、羔美互讹、遇過互互讹、傅儒互讹、羔美互讹、遇過互讹、宍(肉)害互讹、離雑互讹讹、宍(肉)害互讹、離雑互讹(以以上参看上参看札迻札迻)等等。训诂中遇到等等。训诂中遇到字形讹乱的情况,只要找到正字,问字形讹乱的情况,只要找到正字,问题也就迎刃而解了。题也就迎刃而解了。25四、考异文四、考异文 所谓异文,是指某一句话中的某一个字,所谓异文,是指某一句话中的某一个字,在不同的版本或篇目中换成了另一个字,比如在不同的版本或篇目中换成了另一个字,

    29、比如杜甫杜甫月夜月夜诗:诗:“何时倚虚幌,双照泪始何时倚虚幌,双照泪始乾。乾。”全唐诗全唐诗在在“时时”字下注云:字下注云:“一作一作当。当。”当便是当便是“时时”的的异文。通过異文,有时异文。通过異文,有时也能发现和解决训诂中的一些问题。例如:也能发现和解决训诂中的一些问题。例如:汉书汉书蒯伍江息夫传蒯伍江息夫传:“臣愿披心腹,臣愿披心腹,堕肝胆。堕肝胆。”堕肝胆的堕字作何解释堕肝胆的堕字作何解释?王念孙根王念孙根据据史记史记淮阴侯列传淮阴侯列传“披腹心,输肝胆披腹心,输肝胆”句,句,指出指出“堕者输也,谓输肝胆以相报也堕者输也,谓输肝胆以相报也”(读读书杂志书杂志汉书第九汉书第九“堕肝胆堕

    30、肝胆”条条)。这就是利用。这就是利用异文以确定词义的一个例子。异文以确定词义的一个例子。26 史记史记李将军列传李将军列传:“胡骑得广。广胡骑得广。广时伤病,置广两马间,络而盛卧广,行十时伤病,置广两马间,络而盛卧广,行十馀里。广佯死,睨其旁有一胡儿骑善马,馀里。广佯死,睨其旁有一胡儿骑善马,广暂腾而上胡儿马,因推堕儿,取其弓,广暂腾而上胡儿马,因推堕儿,取其弓,鞭马南驰。鞭马南驰。”裴駰裴駰集解集解引徐广曰:引徐广曰:“一云一云 抱儿鞭马南驰抱儿鞭马南驰也。也。”汉书汉书李李广传广传也作也作“抱儿鞭马南驰抱儿鞭马南驰”。按:一云。按:一云“推堕推堕”,一云,一云“抱抱”,於是推堕与抱便,於是

    31、推堕与抱便构成了异文,根据这条异文,可以推断抱构成了异文,根据这条异文,可以推断抱有堕义,抱当读为抛。由此又可推知:成有堕义,抱当读为抛。由此又可推知:成语语“抱薪救火抱薪救火”,原义乃抛薪救火也。,原义乃抛薪救火也。27 杜甫杜甫遣兴五首遣兴五首:“举家依鹿门,刘举家依鹿门,刘表焉得取。表焉得取。”全唐诗全唐诗注云:注云:“依,一依,一作隐。作隐。”根根据这条异文,可以推断依有隐据这条异文,可以推断依有隐义。今按:依、隐均为影母字,声近义通。义。今按:依、隐均为影母字,声近义通。书书无逸无逸“则知小人之依则知小人之依”,谓知小人之,谓知小人之隐也。隐也。搜神後记搜神後记卷十六第卷十六第71条

    32、:条:“有有一傖一傖cng小儿,放牛野中,伴辈数人。见小儿,放牛野中,伴辈数人。见一鬼依诸丛草间,处处设网,欲以捕人。一鬼依诸丛草间,处处设网,欲以捕人。”依依诸丛草间,即隐藏於丛草间也。字又作诸丛草间,即隐藏於丛草间也。字又作庡庡,广雅广雅释诂释诂:“蔚、荟、庡、隐,蔚、荟、庡、隐,翳也。翳也。”王念孙疏证云:王念孙疏证云:“庡犹隐也,语庡犹隐也,语之转耳。之转耳。”28 韩非子韩非子五蠹五蠹:“国平国平养儒侠,难至用介士,所利非养儒侠,难至用介士,所利非所用,所用非所利。所用,所用非所利。”这几句这几句话话 又见於又见於韩非子韩非子显学显学,不过不过“利利”字改成了字改成了“养养”字,字,

    33、由此可以断定:利有养义。有由此可以断定:利有养义。有的注本释利为利用,是不对的。的注本释利为利用,是不对的。29 在俗语词研究中,考异文的在俗语词研究中,考异文的办法也是很有用的,如办法也是很有用的,如说郛说郛卷十引卷十引临海異物志临海異物志:“狼獚狼獚hung民与汉人交关,长夜为市,民与汉人交关,长夜为市,以鼻齅金,知其好与恶。以鼻齅金,知其好与恶。”这段这段文字又见於丛书集成本文字又见於丛书集成本異物異物志志,唯,唯“交关交关”一词改成了交一词改成了交易,由此可知,交关即是交易。易,由此可知,交关即是交易。30 敦煌变文敦煌变文舜子变舜子变:“从此後从此後阿爷两目不见,母即玩遇,负薪诣阿爷

    34、两目不见,母即玩遇,负薪诣市。市。”(敦煌变文集敦煌变文集)玩遇是什麽玩遇是什麽意思呢意思呢?不可知。但考同书不可知。但考同书孝子孝子传传:“父至填井,两目失明,母亦父至填井,两目失明,母亦顽禺顽禺(愚愚),弟复史,弟复史(失失)音。音。”(敦煌敦煌变文集变文集)两文相对照,知玩遇即是顽两文相对照,知玩遇即是顽愚,盖谓冥顽而又愚蠢也。由此又知愚,盖谓冥顽而又愚蠢也。由此又知变文集变文集校玩遇作顽嚣,是不对的。校玩遇作顽嚣,是不对的。31五、通语法五、通语法 通语法是训诂的重要方法之一,不通语通语法是训诂的重要方法之一,不通语法,则不能通训诂。近人杨树达曰:法,则不能通训诂。近人杨树达曰:“余余

    35、生平持论,谓读古书当通训诂,审词气,生平持论,谓读古书当通训诂,审词气,二者如车之两轮,不可或缺。通训诂者,二者如车之两轮,不可或缺。通训诂者,昔人所谓小学也;审词气者,今人所谓文昔人所谓小学也;审词气者,今人所谓文法之学也。汉儒精於训诂,而疏於审词气;法之学也。汉儒精於训诂,而疏於审词气;宋儒颇用心於词气矣,而忽於训诂,读者宋儒颇用心於词气矣,而忽於训诂,读者两慊两慊qin焉。有清中叶,阮芸台、王怀祖、焉。有清中叶,阮芸台、王怀祖、伯申诸公出,兼能二者,而王氏尤为卓伯申诸公出,兼能二者,而王氏尤为卓绝。绝。”(曾星笠尚书正读序曾星笠尚书正读序)32 又清人俞樾云:又清人俞樾云:“夫周、夫周、

    36、秦、两汉,至於今远矣。执今秦、两汉,至於今远矣。执今人寻行数墨之文法,而以读周、人寻行数墨之文法,而以读周、秦、两汉之书,譬犹执山野之秦、两汉之书,譬犹执山野之夫,而与言甘泉、建章之巨丽夫,而与言甘泉、建章之巨丽也。也。”(古书疑义举例序古书疑义举例序)这也说明了通语法的重要性。这也说明了通语法的重要性。下面试看几个例子:下面试看几个例子:33 离骚离骚:“薋薋c菉葹以盈室兮,菉葹以盈室兮,判独离而不服。判独离而不服。”王逸注云:王逸注云:“薋,薋,蒺藜也。菉,王芻也。葹蒺藜也。菉,王芻也。葹sh,枲,枲x耳耳也也三者皆恶草,以喻谗佞盈满於三者皆恶草,以喻谗佞盈满於侧者也。侧者也。”後世注家大

    37、抵承袭王注而後世注家大抵承袭王注而无异辞。但是清代学者段玉裁、胡文无异辞。但是清代学者段玉裁、胡文英、姜皋、胡绍煐以及今人姜亮夫、英、姜皋、胡绍煐以及今人姜亮夫、高亨先生等,却发现王逸注未为确当,高亨先生等,却发现王逸注未为确当,转而训薋为积,薋菉葹就是聚积菉葹转而训薋为积,薋菉葹就是聚积菉葹以盈室。以盈室。34 这样解释是正确的。他们怎麽会发现王逸注这样解释是正确的。他们怎麽会发现王逸注的错误呢的错误呢?实际上他们是根据实际上他们是根据离骚离骚的语法通的语法通例而发现王注之错误的。按照例而发现王注之错误的。按照离骚离骚语法通语法通例,处在薋字地位上的只能是动词,不能是名例,处在薋字地位上的只

    38、能是动词,不能是名词,这是一种词,这是一种“动名动名+以以+动名动名(或动形或动形)”式的句式的句子。诸如:子。诸如:纫秋兰以为佩纫秋兰以为佩 背绳墨以追曲背绳墨以追曲 伏清白以死直伏清白以死直製芙蓉以为衣製芙蓉以为衣 集芙蓉以为裳集芙蓉以为裳 依前圣以节中依前圣以节中揽茹蕙以掩涕揽茹蕙以掩涕 折若木以拂日折若木以拂日 折琼枝以继佩折琼枝以继佩 解佩解佩纕纕xing以结言以结言 苏粪壤以充帏苏粪壤以充帏 委厥美以从俗委厥美以从俗折琼枝以为羞折琼枝以为羞 精(精(精,凿也)精,凿也)琼靡以为琼靡以为粻粻zhng 户服艾以盈要户服艾以盈要按:按:“户服艾户服艾”之户字当为扈字之省借,披也。之户字当

    39、为扈字之省借,披也。户服是同义连文,不是状谓结构。户服是同义连文,不是状谓结构。35离骚离骚中还有一种中还有一种“动名动名+以以+动动”式的式的句子,诸如:句子,诸如:乘骐骥以驰骋兮乘骐骥以驰骋兮 保保厥美以骄傲兮厥美以骄傲兮又有又有“动名动名+以以+状动状动”式的句子,如:式的句子,如:济沅湘以南征兮济沅湘以南征兮但决无但决无“名名+以以+动名动名”式的句子。式的句子。由此可以断定:由此可以断定:王王逸训逸训“薋菉葹以盈室薋菉葹以盈室”的薋的薋字为名词字为名词的蒺藜,是不符合的蒺藜,是不符合离骚离骚语法通例的,语法通例的,因而是不正确的。因而是不正确的。36六、审文例六、审文例 这这里所谓文

    40、例,包括的里所谓文例,包括的内容比较复杂,举其要者,内容比较复杂,举其要者,有连文、对文、俪偶、上下有连文、对文、俪偶、上下文、整部书的用词等等。兹文、整部书的用词等等。兹分别举例说明之。分别举例说明之。37(一一)连文连文 所谓连文,用今天的术语来讲,叫做所谓连文,用今天的术语来讲,叫做同义并列复合词同义并列复合词(简称同义复词简称同义复词)。高邮王。高邮王氏父子在其著作中经常讲到氏父子在其著作中经常讲到“古人行文古人行文不避重复不避重复”、“古人自有复语古人自有复语”,就是,就是指的同义复词。俞樾指的同义复词。俞樾古书疑义举例古书疑义举例七七七七两字一义而误解例两字一义而误解例,也是讲的,

    41、也是讲的这回事。这回事。按按:根据古人行文有同义连文之例,:根据古人行文有同义连文之例,可以发现古注中许多望文生训之病,也可以发现古注中许多望文生训之病,也可以抉发一些字、词的隐晦不显的古义,可以抉发一些字、词的隐晦不显的古义,例如:例如:38 楚辞楚辞大招大招:“察笃夭隐,孤寡存察笃夭隐,孤寡存只。只。”王逸注:王逸注:“笃,病也。早死为夭。隐,笃,病也。早死为夭。隐,匿也。言察知万民之中,被笃疾病,早夭死,匿也。言察知万民之中,被笃疾病,早夭死,及隐逸之士,存视孤寡而振赡之也。及隐逸之士,存视孤寡而振赡之也。”洪兴洪兴祖曰:祖曰:“笃,厚也。笃,厚也。”(楚辞补注楚辞补注)按:按:王逸训笃

    42、为病,洪兴祖训笃为厚,王念孙认王逸训笃为病,洪兴祖训笃为厚,王念孙认为二说均有未安。笃与督同,为二说均有未安。笃与督同,说文说文:“督,察也。督,察也。”是笃与察同义。隐,穷约也。是笃与察同义。隐,穷约也。言察督夭死及穷约之人,存视孤寡也言察督夭死及穷约之人,存视孤寡也(读书读书杂志杂志馀编下馀编下“察笃夭隐察笃夭隐”条条)。这是据同义。这是据同义连文之例发现古注错误的一个例子。连文之例发现古注错误的一个例子。39 史记史记燕召公世家燕召公世家:“国大乱,百国大乱,百姓恫恐。姓恫恐。”索隐索隐曰:曰:“恫,痛也。恫,痛也。恐,惧也。恐,惧也。”王念孙谓:王念孙谓:“小司马分恫小司马分恫恐为二义

    43、,非也。恫亦恐也恐为二义,非也。恫亦恐也苏秦苏秦传传:秦恐韩魏之议其後也,是故恫秦恐韩魏之议其後也,是故恫疑虚喝骄疑虚喝骄矜而不敢进矜而不敢进。小司马以恫为小司马以恫为恐惧是也。疑亦恐也。或言恫恐,或言恐惧是也。疑亦恐也。或言恫恐,或言恫疑,其义一也。恫疑,其义一也。”(读书杂志读书杂志史记第史记第三三“恫恐恫恐”条条)按:王氏据同义连文之例,按:王氏据同义连文之例,指出恫、疑二字皆有恐义,发古人之所指出恫、疑二字皆有恐义,发古人之所未发。未发。40 史记史记屈原列传屈原列传:“人穷则反本,人穷则反本,故劳苦倦极,未尝不呼天也;疾痛惨怛,故劳苦倦极,未尝不呼天也;疾痛惨怛,未尝不呼父母也。未尝

    44、不呼父母也。”按:劳苦、倦极、按:劳苦、倦极、疾痛、惨怛,均属同义连文之例,根据疾痛、惨怛,均属同义连文之例,根据这条文例,就可以断定倦极的极字不应这条文例,就可以断定倦极的极字不应解作极尽之义,而且可以指出这个极字解作极尽之义,而且可以指出这个极字也应该是倦的意思。再结合也应该是倦的意思。再结合“据古训据古训”的方法,可以考出极字确有倦义。这是的方法,可以考出极字确有倦义。这是据连文之例以考核字、词古义的一个例据连文之例以考核字、词古义的一个例子。子。41(二二)对文对文 所谓对文,就是指处在结构相似的上下两个句子所谓对文,就是指处在结构相似的上下两个句子中的相同位置上的字和词。这样的字和词

    45、往往是同义中的相同位置上的字和词。这样的字和词往往是同义或反义的。据此特点,可用或反义的。据此特点,可用它来求得某一词的确切解它来求得某一词的确切解释。例如:释。例如:孟子孟子梁惠王下梁惠王下:“内无怨女,外无旷夫。内无怨女,外无旷夫。”怨与旷形成对文,旷有幽独义,则怨字也应该是幽独怨与旷形成对文,旷有幽独义,则怨字也应该是幽独义,如果按照怨字的常义训为怨恨,则与旷的幽独义义,如果按照怨字的常义训为怨恨,则与旷的幽独义不相对应。又考刘向不相对应。又考刘向新序新序云:云:“後宫多幽女者,後宫多幽女者,下民多旷。下民多旷。”以与以与孟子孟子相较,证明怨女就是幽女,相较,证明怨女就是幽女,怨字确有幽

    46、独义。又考怨字确有幽独义。又考楚辞楚辞九叹九叹愍命愍命:“丛林丛林之下无怨士兮,江湖之畔无隐夫。之下无怨士兮,江湖之畔无隐夫。”怨与隐形成对文,怨与隐形成对文,则怨字当有隐义,而隐义与幽独义是相通的。又则怨字当有隐义,而隐义与幽独义是相通的。又荀荀子子哀公哀公:“富有天下而无怨财。富有天下而无怨财。”杨倞杨倞注云:注云:“怨,蕴也。怨,蕴也。”蕴乃蕴闭之义,蕴闭与幽隐也是相通蕴乃蕴闭之义,蕴闭与幽隐也是相通的。的。42 在古代诗歌中,对文是最常见的,训诂家大在古代诗歌中,对文是最常见的,训诂家大可利用这些对文来考索同义词或反义词。可利用这些对文来考索同义词或反义词。例例如:如:李商隐李商隐俳谐

    47、俳谐:“莺能歌子夜,蝶解舞宫莺能歌子夜,蝶解舞宫城。城。”解解、能对文,解即能也。、能对文,解即能也。李商隐李商隐昨日昨日:“昨日紫姑神去也,今朝昨日紫姑神去也,今朝青鸟使来赊。青鸟使来赊。”也、赊对文,二字均为语助。也、赊对文,二字均为语助。杜牧杜牧寄浙西李判官寄浙西李判官:“青云满眼应骄我,青云满眼应骄我,白髮浑头少恨渠。白髮浑头少恨渠。”满满、浑对文,浑即满也。、浑对文,浑即满也。杜牧杜牧闻雁闻雁:“入云声渐远,离岳路由入云声渐远,离岳路由(一作犹)赊。(一作犹)赊。”赊赊、远对文,赊犹远也。、远对文,赊犹远也。43 杜牧杜牧见吴秀才与池妓别因成绝句见吴秀才与池妓别因成绝句:“红红烛短时

    48、羌笛怨,清歌咽处蜀弦高。烛短时羌笛怨,清歌咽处蜀弦高。”处、时对文,处、时对文,处犹时也。处、时犹时也。处犹时也。处、时犹时也。姚合姚合酬卢汀谏议酬卢汀谏议:“杯觞引满从衣湿,杯觞引满从衣湿,墙壁书多任手顽墙壁书多任手顽。”从、任对文,从犹任也。从、任对文,从犹任也。姚合姚合和元八郎中秋居和元八郎中秋居:“酒用林花酿,酒用林花酿,茶将野水煎。茶将野水煎。”将、用对文,将犹用也。将、用对文,将犹用也。姚合姚合将归山将归山:“宫树蝉声多却乐,侯门宫树蝉声多却乐,侯门月色少於灯。月色少於灯。”却、於对文,却犹於也。却、於对文,却犹於也。李群玉李群玉长沙紫极宫雨夜愁坐长沙紫极宫雨夜愁坐:“青灯含思静相

    49、青灯含思静相伴,夜雨滴愁更向深。伴,夜雨滴愁更向深。”思、愁对文,思犹愁也。思、愁对文,思犹愁也。李群玉李群玉洞庭风雨洞庭风雨:“水将天共色,云与水将天共色,云与浪争高。浪争高。”将、与对文,将犹与也。将、与对文,将犹与也。44 以上是据对文求同义词的例以上是据对文求同义词的例子,有时也可据对文求反义词,子,有时也可据对文求反义词,但这种情况比但这种情况比较少见,例如:较少见,例如:杜荀鹤杜荀鹤途中春途中春:“牧童牧童向日眠春草,渔父隈岩避晚风。向日眠春草,渔父隈岩避晚风。”隈、向对文,据文意隈、向对文,据文意“隈隈”当是当是背的意思背的意思(蒋礼鸿蒋礼鸿敦煌变文字敦煌变文字义通释义通释)。4

    50、5 古汉语中还有一种反义对举词,也可古汉语中还有一种反义对举词,也可以利用来进行词义的考索,例如:以利用来进行词义的考索,例如:荀子荀子王霸王霸:“刑赏已诺,信乎天下刑赏已诺,信乎天下矣。矣。”按:刑赏、已诺,均为反义对举词,刑按:刑赏、已诺,均为反义对举词,刑与赏对,已与诺对。诺者,许也,则已字当为与赏对,已与诺对。诺者,许也,则已字当为不许的意思。杨倞注:不许的意思。杨倞注:“诺,许也;已,不许诺,许也;已,不许也。也。”得之。得之。又又礼记礼记表记表记:“口惠而实不至,怨菑口惠而实不至,怨菑及其身。是故君子与其有诺责也,宁有已怨。及其身。是故君子与其有诺责也,宁有已怨。”诺、已对文。郑玄

    展开阅读全文
    提示  163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第五章训诂的方法-优质课件.ppt
    链接地址:https://www.163wenku.com/p-3573210.html

    Copyright@ 2017-2037 Www.163WenKu.Com  网站版权所有  |  资源地图   
    IPC备案号:蜀ICP备2021032737号  | 川公网安备 51099002000191号


    侵权投诉QQ:3464097650  资料上传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

    163文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