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学-------藏象五脏课件.pptx
- 【下载声明】
1. 本站全部试题类文档,若标题没写含答案,则无答案;标题注明含答案的文档,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2. 本站全部PPT文档均不含视频和音频,PPT中出现的音频或视频标识(或文字)仅表示流程,实际无音频或视频文件。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3. 本页资料《中医学-------藏象五脏课件.pptx》由用户(三亚风情)主动上传,其收益全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该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请根据预览情况,自愿下载本文。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5.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及以上版本和PDF阅读器,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中医学 _ 五脏 课件
- 资源描述:
-
1、第1页,共109页。藏象学说的主要内容第一节 藏象学说概论第二节第二节 五脏五脏第三节 六腑第四节 奇恒之腑第五节 脏腑之间的关系第2页,共109页。第一节 藏象学说概论本节主要内容 一、一、藏象学说的基本概念藏象学说的基本概念 二、二、脏腑的分类脏腑的分类 第3页,共109页。“藏象藏象”二字,首见于二字,首见于素问素问六节六节 藏象论藏象论:“帝曰:帝曰:藏象何如藏象何如?”一、藏象的基本概念一、藏象的基本概念那什么是藏象呢?那什么是藏象呢?第4页,共109页。藏:指藏于体内的内脏,是以五脏为中心的五个生理病理系统。象之涵义有三象之涵义有三指内在以五脏为中心的五个生理指内在以五脏为中心的五
2、个生理病理系统与外在自然环境的事物病理系统与外在自然环境的事物与现象类比所获得的比象。与现象类比所获得的比象。指表现于外的生理病理征象指表现于外的生理病理征象脏腑的解剖形象脏腑的解剖形象第5页,共109页。藏象藏象又作又作“脏象脏象”,是指藏于体内的内脏及其表,是指藏于体内的内脏及其表现于外的生理病理征象及与自然界相通应现于外的生理病理征象及与自然界相通应 的的事物和现象。事物和现象。视其外应以知其内脏明白什么是明白什么是藏象藏象了吗?了吗?第6页,共109页。“藏”与脏器的区别是西医学的一个形态学概念,是指机体内外的器官而言。属一个纯形态学的或实体性的结构,而其功能是通过直接对该器官的解剖分
3、析而获得是中医学特有的概念。中医学的整体观是中医学特有的概念。中医学的整体观察和察和“以象测藏以象测藏”的认识方法,决定的认识方法,决定了了“藏藏”的结构是在形态性结构框架的的结构是在形态性结构框架的基础上赋予了功能性结构的成分而形成基础上赋予了功能性结构的成分而形成的形态功能合一性结构。的形态功能合一性结构。藏藏脏器脏器第7页,共109页。藏藏具有不同活动具有不同活动 规律的内脏规律的内脏 藏象藏象 内脏的解剖形象内脏的解剖形象 内脏的生理现象内脏的生理现象 象象内脏的内脏的 和病理征象和病理征象 外现表象外现表象 内脏与自然界相内脏与自然界相 通应的事物和现象通应的事物和现象第8页,共10
4、9页。藏象的概念内涵,藏象的概念内涵,各脏腑的形态结构、生理功能、病理变化各脏腑的形态结构、生理功能、病理变化 脏腑与精气血津液神之间脏腑与精气血津液神之间脏腑之间的脏腑之间的 的相互关系的相互关系脏腑与形体官窍及自然社会环境之间脏腑与形体官窍及自然社会环境之间 它是中医学特有的关于人体生理病理的系统理论它是中医学特有的关于人体生理病理的系统理论也是中医学理论体系的核心部分。也是中医学理论体系的核心部分。藏象学说藏象学说是是研究研究的学说的学说第9页,共109页。脏脏 腑腑形形 态态 结结 构构功功 能能 特特 点点五五 藏藏实体性脏器实体性脏器 化生贮藏精气化生贮藏精气;藏而不泻,满而不实藏
5、而不泻,满而不实六六 腑腑中空性脏器中空性脏器 受盛传化水谷受盛传化水谷;泻而不藏,实而不满泻而不藏,实而不满奇恒之腑奇恒之腑中空性脏器中空性脏器 藏精汁藏精汁脏腑的分类脏腑的分类第10页,共109页。素问素问五藏别论五藏别论:“所谓五藏者,所谓五藏者,藏藏精气精气而不泻而不泻也,故也,故满而不满而不能能实实。六府。六府者,者,传传化物化物而不藏而不藏,故,故实而不实而不能能满满也。也。”究其实质,当为究其实质,当为:五脏藏精气而五脏藏精气而兼兼 泻,但不可外泄、妄泄;六腑传化物(水谷)泻,但不可外泄、妄泄;六腑传化物(水谷)而而兼兼藏,但不可久藏。五脏可被精气充满,藏,但不可久藏。五脏可被精
6、气充满,但不可被水谷充填;六腑可被水谷充实,但但不可被水谷充填;六腑可被水谷充实,但不可被精气充满。不可被精气充满。第11页,共109页。脏腑脏腑脏:心、肝、脏:心、肝、脾、肺、脾、肺、肾肾 奇恒之腑:奇恒之腑:脑、髓、骨、脑、髓、骨、脉、胆、女脉、胆、女子胞子胞腑:胆、胃、腑:胆、胃、小肠、大肠、小肠、大肠、三焦、膀胱三焦、膀胱第12页,共109页。五脏六腑的生理特点,对五脏六腑的生理特点,对临床辨证临床辨证和和 治疗治疗均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均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一般而言,五脏贮藏精气,精气易于耗散,一般而言,五脏贮藏精气,精气易于耗散,故故“脏病多虚脏病多虚”;六腑传导消化饮食物,饮食;六腑
7、传导消化饮食物,饮食物一旦在人体久留,即成为有形实邪,故物一旦在人体久留,即成为有形实邪,故“腑腑病多实病多实”。在临床治疗中在临床治疗中“脏病宜补脏病宜补”、“脏实泻其脏实泻其腑腑”,如,如;“腑病宜泻腑病宜泻”、“腑虚腑虚补其脏补其脏”,如,如第13页,共109页。五脏之精五脏之精五脏之气五脏之气五脏五脏之之阴阴阳阳五脏所藏的液五脏所藏的液态精华物质态精华物质五脏之中无形可见的五脏之中无形可见的极细微物质极细微物质五脏之气中相互对五脏之气中相互对立的两个方面立的两个方面先天之精先天之精后天之精后天之精先天之气先天之气后天之气后天之气五脏之阴五脏之阴五脏之阳五脏之阳第14页,共109页。五脏
8、精气阴阳的关系五脏精气阴阳的关系五脏藏精五脏藏精精化为气精化为气气分阴阳气分阴阳先天之精先天之精五脏之精五脏之精一身之气一身之气五脏之精五脏之精五脏之气五脏之气阴气、阳气阴气、阳气第15页,共109页。藏象学说的形成藏象学说的形成(一)古代解剖学的认识(一)古代解剖学的认识(二)长期生活实践的观察(二)长期生活实践的观察(三)古代哲学思想的渗透(三)古代哲学思想的渗透(四)医疗实践经验的积累(四)医疗实践经验的积累 藏象学说的形成基础藏象学说的形成基础第16页,共109页。古代解剖知识古代解剖知识认识了内脏的某些功能认识了内脏的某些功能取象类比取象类比整体观察整体观察察外知内察外知内观察到内在
9、脏腑反映于外的各种征象观察到内在脏腑反映于外的各种征象概括、抽象、推理概括、抽象、推理归纳归纳藏象学说藏象学说藏象学说的形成藏象学说的形成第17页,共109页。影响藏象学说的形成因素:影响藏象学说的形成因素:藏象的概念和结构源于古代藏象的概念和结构源于古代 的解剖观察的解剖观察 内脏的部分直观功能源于其内脏的部分直观功能源于其藏象学说藏象学说 形态学的认识形态学的认识 内脏的复杂功能通过整体观察内脏的复杂功能通过整体观察 的形成的形成 而赋予而赋予 藏象概念由临床验证不断得到藏象概念由临床验证不断得到 修正和完善修正和完善 藏象概念的确立得益于藏象概念的确立得益于 哲学思想的渗透哲学思想的渗透
10、第18页,共109页。以五脏为中心的整体观以五脏为中心的整体观 1.脏腑通过经络联系和功能配合,构成整体。脏腑通过经络联系和功能配合,构成整体。2.形体、官窍通过经络、精气血津液与五脏密形体、官窍通过经络、精气血津液与五脏密切联系。切联系。3.五脏与精神活动密切联系五脏与精神活动密切联系“五神藏五神藏”心藏脉,脉舍神,在志为喜;心藏脉,脉舍神,在志为喜;肺藏气,气肺藏气,气舍魄,在志为悲;舍魄,在志为悲;脾藏营,营舍意,在志为思;脾藏营,营舍意,在志为思;肝藏血,血舍魂,在志为怒;肝藏血,血舍魂,在志为怒;肾藏精,精舍志,肾藏精,精舍志,在志为恐。在志为恐。4.4.五脏通过体窍、精神与外环境密
11、切联系。五脏通过体窍、精神与外环境密切联系。四、藏象学说的特点四、藏象学说的特点第19页,共109页。五脏学说五脏学说的特点的特点五脏为中心五脏为中心的整体观的整体观五脏与六腑、五脏与六腑、形体、形体、官窍、精神官窍、精神情志情志 五脏与自五脏与自然环境然环境第20页,共109页。具有时空观念的结构功能模型具有时空观念的结构功能模型 由于整体观察和类比思辩等思维方法的应由于整体观察和类比思辩等思维方法的应用,以及古代哲学用,以及古代哲学“重道轻器重道轻器”、“重无轻有重无轻有”思想的深刻影响,中医学藏象学说还有从宏观、思想的深刻影响,中医学藏象学说还有从宏观、功能、外象来把握脏腑的特点。功能、
12、外象来把握脏腑的特点。重宏观思维(轻微观研究)重宏观思维(轻微观研究)重功能联系(轻结构探索)重功能联系(轻结构探索)重外象推测(轻内脏实质)重外象推测(轻内脏实质)重整体联系(轻局部差异)重整体联系(轻局部差异)第21页,共109页。中医藏象理论研究正在向以下方面发展中医藏象理论研究正在向以下方面发展 在宏观基础上的微观研究(如每一功能的微在宏观基础上的微观研究(如每一功能的微观机制的研究);观机制的研究);在整体思想指导下的个体差异研究(如体质在整体思想指导下的个体差异研究(如体质研究,精理论的构建);研究,精理论的构建);据功能以推测其结构的研究(如肺气宣据功能以推测其结构的研究(如肺气
13、宣降有行呼吸和水液作用,推测肺气与肺与气降有行呼吸和水液作用,推测肺气与肺与气管的某些神经递质、受体、细胞因子等相关,管的某些神经递质、受体、细胞因子等相关,肝气的疏泄功能与平滑肌相关)。肝气的疏泄功能与平滑肌相关)。第22页,共109页。五脏,即心、肺、脾、肝、肾的合称。五脏,即心、肺、脾、肝、肾的合称。在经络学说中,心包络也作为脏,故又称在经络学说中,心包络也作为脏,故又称为六脏。为六脏。本节主要内容:本节主要内容:1、五脏的主要生理功能和生理特性;、五脏的主要生理功能和生理特性;2、五脏与形、窍、志、液的联系。、五脏与形、窍、志、液的联系。第二节第二节 五脏五脏第23页,共109页。位置
14、:位于左侧胸腔,两肺之间,外有心包。位置:位于左侧胸腔,两肺之间,外有心包。形态:形如倒垂之莲蕊。形态:形如倒垂之莲蕊。外应:虚里外应:虚里生理功能:生理功能:主血脉,主藏神主血脉,主藏神。S 外在联系:外在联系:为阳中之阳,通于夏气。为阳中之阳,通于夏气。别称:心为别称:心为“君主之官君主之官,神明出焉神明出焉”“”、“五脏六腑之大主五脏六腑之大主”经络:手少阴心经、手太阳小肠经。经络:手少阴心经、手太阳小肠经。第24页,共109页。自明自明李梴李梴医学入门提出心有医学入门提出心有“血肉之心血肉之心”和和“神明之心神明之心”之分以来,一之分以来,一般认为血肉之心主血液运行,而神明之心主般认为
15、血肉之心主血液运行,而神明之心主宰人体的生理活动和心理活动。宰人体的生理活动和心理活动。主血脉主血脉 (1)涵义涵义:心主血脉,是指心具有促进血心主血脉,是指心具有促进血液的生成,并推动和调控全身血液在脉中运液的生成,并推动和调控全身血液在脉中运行的作行的作用。用。(一)(一)心的主要生理功能心的主要生理功能第25页,共109页。心气心气全身全身血脉血脉第26页,共109页。化血:水谷之精奉心化赤化血:水谷之精奉心化赤 而为血(浊气归心)而为血(浊气归心)运血:心的搏动推动血液的运行运血:心的搏动推动血液的运行(诸血者皆属于心)(诸血者皆属于心)指心气鼓动和调控心脏的搏动指心气鼓动和调控心脏的
16、搏动脉管的舒缩,推动血液运行。脉管的舒缩,推动血液运行。心主血心主血心主脉心主脉第27页,共109页。心、血、脉三者密切相连,血液在脉中正心、血、脉三者密切相连,血液在脉中正常运行,必须以常运行,必须以心气充沛,血液充盈,脉道心气充沛,血液充盈,脉道通利通利为基本条件。为基本条件。脉为血府脉为血府(2)血液正常运行的必备条件血液正常运行的必备条件第28页,共109页。A心气心气充沛充沛B血液血液充盈充盈C脉道脉道通利通利血脉血脉第29页,共109页。(3)心主血脉的生理表现心主血脉的生理表现 心主血脉的功能正常与否主要反映在心主血脉的功能正常与否主要反映在脉象脉象(和缓有力、节律均齐)(和缓有
17、力、节律均齐)、面色面色(红润光(红润光泽)泽)、舌质舌质(舌体红活荣润)(舌体红活荣润)、胸部感觉胸部感觉(舒畅)(舒畅)。尤其尤其虚里虚里部位是其功能最集中反部位是其功能最集中反映的部位。其病理表现也多反映于以上各部。映的部位。其病理表现也多反映于以上各部。此外,此外,心率、心律、心力心率、心律、心力亦为反映其主血亦为反映其主血脉功能正常与否的重要指标。脉功能正常与否的重要指标。第30页,共109页。1.面色红润面色红润 2.舌色淡红滋润有光泽舌色淡红滋润有光泽 3.脉象和缓而有力脉象和缓而有力 4.胸部感觉舒畅胸部感觉舒畅面色面色舌色舌色脉象脉象胸部胸部感觉感觉心主血脉功心主血脉功能正常
18、能正常第31页,共109页。(4)心主血脉的病理表现心主血脉的病理表现心心气虚气虚心悸(鼓动无力),脉虚、面色淡白、心悸(鼓动无力),脉虚、面色淡白、舌淡,自汗。舌淡,自汗。心心血虚血虚 心悸(心失所养),面、唇、舌色心悸(心失所养),面、唇、舌色淡,脉细弱。淡,脉细弱。心心阳虚阳虚心悸,胸闷或痛,形寒畏冷,舌淡心悸,胸闷或痛,形寒畏冷,舌淡胖或紫暗,脉弱或结代。胖或紫暗,脉弱或结代。心心阴虚阴虚心悸,五心烦热,盗汗,舌红少津,心悸,五心烦热,盗汗,舌红少津,脉细数。脉细数。第32页,共109页。2、心藏神、心藏神心主神明心主神明 (1 1)含义含义:心藏神,是指心有调节全身各心藏神,是指心有
19、调节全身各脏腑器官的生理活动以及主宰和调控人的精脏腑器官的生理活动以及主宰和调控人的精神、意识、思维等心理活动的功能。神、意识、思维等心理活动的功能。人体之神,有广义与狭义之分。广义之神,人体之神,有广义与狭义之分。广义之神,是整个人体生命活动的主宰和总体现;狭义是整个人体生命活动的主宰和总体现;狭义之神,是指人的精神、意识、思维、情感活之神,是指人的精神、意识、思维、情感活动以及性格倾向等。动以及性格倾向等。心所藏之神,既是主宰人体生命活动的广心所藏之神,既是主宰人体生命活动的广义之神,又包括精神意识思维情志等狭义之义之神,又包括精神意识思维情志等狭义之神。神。第33页,共109页。心心藏藏
20、神神中医将现代医学中中医将现代医学中脑的功能归属于脑的功能归属于心,而分属于五心,而分属于五脏。脏。精神意识思维活动的精神意识思维活动的调节是以心脑为主的,调节是以心脑为主的,多脏腑相互协调的共多脏腑相互协调的共同作用。同作用。第34页,共109页。(2)机理机理:心生血、行血心生血、行血 主宰和调控人体的精神活动。主宰和调控人体的精神活动。调节脏腑的生理功能。调节脏腑的生理功能。心者,君主之官,神明出焉心者,君主之官,神明出焉心为五脏六腑之大主心为五脏六腑之大主血生神、养神、藏神血生神、养神、藏神 血者,血者,神气也神气也血血养养脏脏神御脏神御脏 心藏心藏神神第35页,共109页。(3)心藏
21、神的表现心藏神的表现 心藏神的正常与否,常通过心藏神的正常与否,常通过精神状态、睡精神状态、睡眠、意识思维、情感反应眠、意识思维、情感反应以及以及语言语言等反映于外。等反映于外。第36页,共109页。心主宰心主宰人体人体的精的精神意神意识思识思维活维活动动A接受外界刺激,从而作出反应接受外界刺激,从而作出反应“任物者谓之心任物者谓之心”B情志活动的发生之处和主宰者情志活动的发生之处和主宰者“五志唯心所使也五志唯心所使也”C心神统驭魂魄意志心神统驭魂魄意志“心为五脏六腑之大主心为五脏六腑之大主,而总统魂魄而总统魂魄,并该意志并该意志”心藏神心藏神功能功能正常正常精神饱满、神志清晰精神饱满、神志清
22、晰思维敏捷、反应灵敏思维敏捷、反应灵敏忧动于心则肺应,思动于心则忧动于心则肺应,思动于心则脾应,怒动于心则肝应,恐动脾应,怒动于心则肝应,恐动于心则肾应,此所以五志唯心于心则肾应,此所以五志唯心所使也所使也 第37页,共109页。心气虚心气虚精神不振;精神不振;心血虚心血虚失眠,健忘,头晕;失眠,健忘,头晕;心阴虚心阴虚心烦失眠;心烦失眠;心阳暴脱心阳暴脱神志模糊,昏迷;神志模糊,昏迷;痰蒙心包痰蒙心包神志淡漠,喃喃独语,或痴呆,神志淡漠,喃喃独语,或痴呆,或发为癫痫;或发为癫痫;热扰心神热扰心神神昏谵语,或成狂证。神昏谵语,或成狂证。第38页,共109页。(二)(二)心与体、窍、志、液的关系
23、心与体、窍、志、液的关系 体体脉脉其华在面;脉为血府其华在面;脉为血府 手少阴心经别络通舌手少阴心经别络通舌 窍窍舌舌 心行血以濡养舌体心行血以濡养舌体 舌功能与心主神相关舌功能与心主神相关 液液汗汗“阳加于阴谓之汗阳加于阴谓之汗”志志喜,喜,“喜则气缓喜则气缓”心在心在第39页,共109页。心开窍于舌灵枢.脉度篇:“心气通于舌,心和则舌能知五味矣”心心主血脉主血脉主神明主神明舌的形态舌的形态舌的功能舌的功能第40页,共109页。喜则气缓喜则气缓,包括缓解紧张情绪和心气涣散两包括缓解紧张情绪和心气涣散两个方面。个方面。在正常情况下,喜能缓和紧张,使营卫通利,心情舒畅。素问举痛论说:“喜则气和先
24、达,营卫通利,故气缓矣。”但暴喜过度,又可使心气涣散,神不守舍,出现精神不能集中,甚则失神狂乱等症,故灵枢本神说:“喜乐者,神惮散而不藏。”人有五脏化五气,以生喜怒思忧恐人有五脏化五气,以生喜怒思忧恐第41页,共109页。“病入膏育病入膏育”膏肓是古以膏为心尖脂肪,肓为心脏与隔膜之间,膏肓之间是药力不到之处。意指膏肓是古以膏为心尖脂肪,肓为心脏与隔膜之间,膏肓之间是药力不到之处。意指病已危重到了无法救治的地步。亦喻事情到了无可挽回的地步。病已危重到了无法救治的地步。亦喻事情到了无可挽回的地步。这个成语来源于这个成语来源于左传左传成公十年成公十年,疾不可为也。在肓之上,膏之下,攻之不可,疾不可为
25、也。在肓之上,膏之下,攻之不可,达至不及,药不至焉,不可为也。达至不及,药不至焉,不可为也。春秋时期,晋景公有一次得了重病,听说秦国有一个医术很高明的医生,便专春秋时期,晋景公有一次得了重病,听说秦国有一个医术很高明的医生,便专程派人去请来。程派人去请来。医生还没到。晋景公恍惚中做了个梦。梦见了两个小孩,正悄悄地在他身旁说话。医生还没到。晋景公恍惚中做了个梦。梦见了两个小孩,正悄悄地在他身旁说话。一个说:一个说:“那个高明的医生马上就要来了,我看我们这回难逃了,我们躲到那个高明的医生马上就要来了,我看我们这回难逃了,我们躲到什么地方去呢?什么地方去呢?”另一个小孩说道:另一个小孩说道:“这没什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