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传播学课件-完全版.ppt
- 【下载声明】
1. 本站全部试题类文档,若标题没写含答案,则无答案;标题注明含答案的文档,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2. 本站全部PPT文档均不含视频和音频,PPT中出现的音频或视频标识(或文字)仅表示流程,实际无音频或视频文件。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3. 本页资料《大众传播学课件-完全版.ppt》由用户(三亚风情)主动上传,其收益全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该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请根据预览情况,自愿下载本文。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5.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及以上版本和PDF阅读器,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大众 传播学 课件 完全
- 资源描述:
-
1、大众传播学教学纲要 教材:传播学教程,郭庆光著,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教参:现代大众传播学,张国良著,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 传播学,邵培仁著,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 课外读物:传播理论:起源、方法与应用,塞佛林、坦卡德著,北京:华夏出版社2000年版本课程学习的目的和要求 传播是人类在信息社会和知识经济时代的基本素质之一。因此,不论是学习新闻学专业、广告学专业,还是学习社会学专业、文秘专业等,都应该掌握传播学的基本知识,了解人类传播的发展历史和基本规律,知道如何运用传播学的原理与知识指导各种传播活动,知道如何通过多种渠道获取所需信息,并知道如何避免信息伤
2、害和信息污染,从而最大限度地发挥大众媒介在“两个文明”建设中的社会功用。绪论 本章学习目的与要求:掌握传播学的研究范围、研究对象、研究宗旨、学科特点和研究体系,理解传播学、传播本质、传播规律的概念,了解传播学与传播研究、传播理论以及传播学与其他学科之间的关系,懂得学习和研究传播学的方法与意义第一节 传播学的研究对象1.什么叫传播学?传播学是一门探索和揭示人类社会传播的本质和规律的科学,也是传播研究者在最近几十年对人类传播现象和传播研究成果进行系统分析和有机整合而发展成的知识体系。2传播学学科建设的“六字方针”是什么?积累、批判、创新。即既要尊重和吸收前人的研究成果,又有一种批判的精神,不囿旧说
3、,积极探求新思想,寻求新解释,提出新预见,建立新理论。争取做到传播学的本土化。3传播学是一门自主独立的学科吗?传播学自身特性使之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表现在:有自己的研究对象;有自己的研究宗旨;有自己的研究理论;有科学的研究方法;有鲜明的学科特点;有自己的研究体系。4传播学的研究对象是什么?传播学的研究对象是人类传播现象,它包括传播活动现象、传播意识现象、传播关系现象和传播规范现象;人类传播既包括大众传播、组织传播,又包括人际传播、内向传播。5传播学的研究宗旨是什么?传播学的研究宗旨就是从人类社会的普遍联系中,从人类传播的内在机制和外在联系以及各种传播因素之间的相互关系中,探索和揭示人类传播的本
4、质和规律。6传播学的学科特点是什么?整体性互动性开放性综合性发展性1、传播学就是宣传学吗?传播学就是宣传学这一观点颇有市场,曾迷惑了不少人。从传播学的起源看,早期的传播研究的确很像宣传研究,如拉斯韦尔、霍夫兰、拉扎斯菲尔德等人研究成果即是。但是,这两者毕竟是有区别的,早期的研究态势也不能反映后来的研究状况。传播学是将人类社会中一切信息传播现象都作为自己的研究对象,其中自然也包括宣传现象;而宣传学只把具有政治性、阶级性、观念性的传播现象看作是自己的研究对象。传播学能够从更高的层次、更广的视野来提示一般信息传播的本质和规律,从而可以用来指导包括宣传活动在内的一切传播活动;而宣传学只能从它本身来揭示
5、宣传规律,并且用来指导自己的传播活动,但不能简单地用来指导一般的传播活动。2、传播学就是广义的新闻学吗?不是!新闻学在传播学的产生过程中起了“助产士”的作用,但两者是有区别的。新闻学是报刊新闻时代的产物,偏重于业务研究或“术”的研究;传播学是电子新闻时代的产物,侧重于理论研究或“学”的研究。新闻学以古老的报学研究为基础,偏重于微观研究、局部研究和单向研究;传播学以新兴学科的知识为基础,侧重于宏观研究、整体研究和双向研究。新闻学是一种专业研究,其研究对象是新闻采编现象;传播学是一种社会研究,其研究对象是传播活动现象。3、传播学与社会学、人类学、心理学、历史学的联系与区别是什么?A、传播学与社会学
6、、传播学与社会学 在西方,人们曾将传播学看作是社会学的分支学科。我们知道:社会学是以社会组织、社会行为、社会问题等为研究对象,范围较广泛;而传播学着重研究传播过程、传播行为、传播意识和传播关系等现象,对象较集中。社会学诞生于前,而传播学产生在后。传播学在形成中吸取、借用了社会学的一些知识和方法(如调查方法、统计方法),但也从其他许多新兴学科中吸取养料。如今,社会学和其他学科也开始用传播学的成果来丰富自己的研究内容。这种研究范围的部分重迭、交叉和研究成果的相互借鉴是完全正常的,也是应该的,但它们终究是具有各自特性的、相互独立的学科。B、传播学与心理学、传播学与心理学 在传播学的形成过程中,心理学
7、曾经助一臂之力。作为研究心理活动规律的心理学,是通过挖掘传播现象发生的内在动力和情感因素来充实和丰富传播学研究的内容的,从而使偏重于宏观研究和过程研究的传播学能够从微观研究和心理研究方面得到取长补短,显得更具活力。传播作为一种最富有人性和人情的社会活动,也为心理学研究增添了新的研究内容和话语空间,而传播活动中的传播者、守门人、中介者和受众的心理现象及其活动规律,也是人们想了解的,这也使得心理学研究更具有现实感和实用性。这两者的相通之处就在于传播心理。C、传播学与人类学、传播学与人类学 传播学与人类学都是“关于人的科学”,目的都在于描述和解释人类这一特殊的横跨整个地球和贯穿整个历史的自然和社会现
8、象。但是,人类学的主题是研究人类的躯体和文化的各个方面,传播学的主题是研究人类的传播行为和文化世代流传的基本媒介。以往,人们过多地注视这两门学科的不同,而很少注意两者的互动互补。传播是人类的特权和标志,是文化载体和“社会水泥”,又是人类文明和社会进步的助推器。人类学中的语言学派、文化学派和传播学派的理论可以给传播学者许多启示,而传播学中的符号理论、接受理论、功能理论也可以让人类学家大开眼界。总之,我们既要了解传播学与人类学的区别,又要设法找到两者的契合点,这样才能科学解释和揭示人类传播的现象和规律。D、传播学与历史学、传播学与历史学 作为研究和阐明人类社会发展过程的历史学,它可以帮助传播学来研
9、究已经过去的传播活动,探寻传播现象发生的先后次序和历史因素,揭示传播媒介变革的历史过程和基本规律,从而使传播学能够“论从史出”,使传播者能够“以史为鉴”,获得历史知识、历史智慧和历史经验,进而提高传播效果。作为以追求和提升人类传播智慧为旨归的传播学,它也可以让历史学者看到在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所起的“社会水泥”和“人际润滑”的作用,和在政治、宗教、教育、文学、艺术等历史活动中的主导作用,进而在“以论观史”中会发现:传播既是人性的建筑材料,也是历史的建筑材料;人类一切与精神活动或精神文化有关的历史,其实都是传播的历史。历史学是一种静态的内向的研究,通过关注和分析已逝历史事实为现实服务;传播学是一种
10、动态的外向的研究,通过关注和分析正在发生的传播活动现象为现实服务。4传播学有哪些知识层次?理论传播学 历史传播学 实用传播学 边缘传播学。5、论传播学与历史传播学、实用传播学、边缘传播学关系是什么?在传播学的研究中,理论传播学是研究的主干和核心。科学的理论传播学可以为历史传播学、实用传播学和边缘传播学提供锐利的思想武器和理论武器,成为它们的可靠指南,从而使研究建立在科学的基础上。历史传播学是研究的基础,“论从史出”,丰富的人类传播史料是总结、概括、丰富和发展理论传播学不可缺少的条件;“鉴古知今”,人类传播史上的经验和教训也是具体的传播活动及实用研究重要的借鉴内容。实用传播学是理论研究和历史研究
11、的落脚点,即理论传播学与历史传播学的研究,其最终目的和归宿都是为了服务于人类的传播实践活动,为传播实践活动提供知识和方法。如果只有理论和历史,没有实际应用部分,那么理论和 历史就不能有力的发挥其应有作用;如果只有实际应用部分,没有理论和历史,那么就会使人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而边缘传播学也会“得人一牛,还人一马”,为理论传播学、历史传播学和实用传播学的充实和提高分别作出自己的贡献。6、传播学的研究体系应如何构建?八大理论板块:传播科学论、传播过程论、传播主体论、传播客体论、传播载体论、传播对象论、传播方法论、传播环境论。7如何确立传播学的研究体系?用整体互动论的观点分析,它应以传播学科论、传播过
12、程论为统辖,以传播主体论(传者论)、传播对象论(受者论)为中坚,以传播客体论(信息论)为核心,以传播载体论为渠道,以传播方法论为辅助,以传播环境论为参照,同时也顾及传播效果及评估。第三节 学习大众传播学的现实意义 1学习与研究传播学的意义有哪些?学习大众传播学的意义在于提高我们对大众传播规律的理解,使我们在预测和把握大众传播方面能处于一个更加有利的位置。有助于推动传播学的学科建设;有助于正确解释和合理解决传播现象和问题;有助于提高传播决策化水平;有助于增强信息传播的效果;有助于人们开发和利用信息资源2我国传播学研究应坚持怎样的方针?传播学是一门社会科学,应该从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立场出
13、发,树立科学的传播观坚持“以我为主、博采众长、融合提炼、自成一家”的方针。,第一章 大众传播学导论 学习目标学习目标本章分为三节进行教学。希望学习者通过本章的学习,达到以下学习目标:1、了解人类社会传播现象和现代社会的传播发展状况,明确传播学的研究范围和研究对象;2、了解大众传播学的学科起源和发展,了解传播学主要奠基人以及他们所作的学术贡献。3、了解关于传播学分支研究和本土研究的学术争鸣情况及其正确观点,掌握传播学的发展趋势。第一节 大众传播学的起源与发展1、传播学形成的社会历史条件是什么?传播学大致孕育于本世纪上半叶,形成于本世纪下半叶,诞生地是美国。其产生和确立有其特定的社会历史条件,有内
14、因和外因的作用,具体有下列几个方面:政治、经济、军事、媒介等方面的因素综合作用为传播学的孕育提供了肥沃的现实土壤,形成了适宜的社会氛围。学科内部的发展演变中“三论”的出现为传播学的形成提供了基本框架。信息论的提出为传播学理论解决了起点问题,控制论的反馈说极大地启发了传播研究,系统论的观念影响了传播学研究方法论,为传播学提供了基本框架。加上政治学、新闻学、社会学、心理学等多学科的交叉影响,促进了传播学的产生。拉斯韦尔、勒温、拉扎斯菲尔德、霍夫兰四位先驱的研究为传播学的形成充实了基本内容,包括传播的功能和结构研究、团体动力学和守门理论研究、受众的选择研究、两级传播研究、劝服研究等。施拉姆在对传播学
15、研究集大成的基础上,构筑起传播学的体系和框架,最终使传播学得以确立。2亚里士多德的“对话三要素”是什么?说话者 话题 听者 3批判学派的大本营是什么?在其影响之下的传播学研究有哪些?法兰克福。其批判性的研究范围广泛,如德国的文化工业批判、政治经济学批判,英国的当代文化研究,法国的语义分析和后结构主义批判,意大利的统治权论,美国的媒介垄断的分析,还有国际传播中的文化侵略、传播帝国主义研究等批判的传播理论研究。第二节 大众传播学发展的历史轨迹 1传播学的四位创始人是谁?拉斯韦尔 勒温 霍夫兰 拉扎斯菲尔德2为什么说施拉姆是传播学的完善者?因为他不仅在研究中提出了自己的思想观点和理论问题,而且为传播
16、学勾画了一个完整的学科框架,并使之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3、李普曼的思想和贡献是什么?李普曼是专栏作家和新闻记者,他于1922年撰写了一部有影响力的著作舆论学(Public Opinion)。首次对美国报业进行分析:报业的运作、报业经济基础、新闻检查、报纸与电影内容中刻板印象的应用。他关心报纸的影响力,尤其是将报纸作为宣传工具,是第一次世界大战的主要议题。他也关注这样一个事实,即人们对世界的认识受“我们头脑中的图像”(the Pictures in our head)以及媒介所传播的“拟态环境”(pseudo environments)所浸染的事实。他提出的许多问题,为今后的传播研究打开了大门。
17、4、拉斯韦尔 的生平和思想?拉斯韦尔美国著名政治学家,是美国现代科学的倡始人之一。他毕业于芝加哥大学,获博士学位后在母校和耶鲁大学任教,曾任美国政治学会主席。他一生致力于打破学科间人为划定的界限,在政治学、传播学和社会学等多个领域都成为奠基者。他最早在宣传研究领域拥有很大的影响,1927年,他出版了博士论文世界大战时期的宣传技术一书,全面地分析了第一次世界大战中的宣传策略及其效果。他和贝雷尔森提出的内容分析法,成为传播学的主要研究方法之一。此外,拉斯韦尔还对传播学的许多基本理论问题进行过深入研究。在1948年发表的被誉为传播学经典论文的传播在社会中的结构与功能中最早总结了传播的基本过程,提出了
18、“五W”的传播模式,这个模式明确勾勒出了传播学研究的五个主要领域,并论述了传播的社会功能。这些成果对架构传播学的理论体系具有重要意义。5、拉扎斯菲尔德 的生平和思想?拉扎斯菲尔德(Paul Lazarsfeld)是美籍奥地利人,著名社会学家。毕业于维也纳大学,先后获哲学、人文学和法学博士学位。拉扎斯菲尔德是对后来的传播学研究方法影响最大的一位。1932年,最早在维也纳运用实地调查法从事广播的研究。后在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建立应用社会学研究中心,与著名社会学家默顿共事多年。他提出了“二级传播理论”(后发展为“多级传播”学说),为传播效果、传播机制研究开辟了道路。他还提出了“既有政治倾向的作用”,选择
19、性接触机制,意见领袖等很有影响的概念。拉扎斯菲尔德对研究方法作出了重要贡献,被称为传播学研究的“工具制作者”。他通过不断改进抽样调查技术和量化分析方法,为传播学赢得了来自其他科学的尊重。其代表作有传播研究和个人的影响力:个人在大众传播中的作用等。6、勒温 的生平和思想?勒温是美籍德国社会心理学家,曾为柏林大学著名的实验心理学家。早年毕业于柏林大学,获哲学博士学位。勒温属格式塔心理学派,是心理学上“群体动力论”和“场论”的最先提出者。1933年为因受德国纳粹迫害而逃往美国。先在衣阿华大学执教,后去麻省理工学院主持群体动力研究中心。勒温是群体动力学的创始人,曾在麻省理工学院创建了群体动力学研究中心
20、。他对群体传播很有研究,在群体归属以及群体规范对个人的影响方面颇有建树。他曾设计了关于群体传播的经典实验,并提出了著名的“把关人”概念。“把关”理论对新闻或信息传播过程内在控制机制的研究有很大作用。他对群体怎样影响个人、群体相互间影响的效果、新闻媒介怎样影响群体的研究,推动了传播学的建立。7、霍夫兰 的生平和思想?耶鲁大学的霍夫兰(Carl Hovland)教授是美国实验心理学家,毕生从事人的心理对人的行为影响的研究。毕业于美国西北大学,在耶鲁大学获博士学位。二次大战期间曾应聘担任美国陆军总部心理实验室主任,率领专家小组指导和研究美军的思想训练计划,研究军内教育电影对提高士气所起的作用和效果。
21、战后回到耶鲁大学,主持“传播与态度改变课题”,出版了一系列丛书。他对传播与说服、说服能力与说服方法的研究,为传播学的建立做出了一定的贡献。霍夫兰对传播学最突出的贡献,一是将心理实验方法引入传播学研究,二是通过研究揭示了传播效果形成的条件性和复杂性,否定了早期的“子弹论”效果观。他的代表作有传播与说服、耶鲁大学关于态度和传播的研究丛书等。8、施拉姆的生平和思想?施拉姆(Wilbur Schramm)可能比其他任何人做得都多,他将拉斯韦尔、拉扎斯菲尔德、霍夫兰等人的研究加以综合、整理,形成一个新的学科。他早年毕业于马里塔学院,后在衣阿华大学获博士学位。他曾从事新闻工作和新闻教育,后转入传播理论的研
22、究,在传播学学科建设方面的做出了无法磨灭的贡献。他第一次把传播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提出来,并在使之系统化方面殚精竭虑。一些学者认为,他“使传播科学从梦想变成了现实”。他曾亲自建立了四个传播研究机构,在这些机构培养出的大批研究生中,很多人后来都成为美国当代著名的传播学者。1947年,施拉姆创办了伊利诺伊大学的传播学研究所,并在那里开设了传播学硕士和博士学位课程。1950年,世界上第一个传播学博士学位在伊利诺伊大学获得通过,施拉姆正式担任该校传播系主任。1956年,施拉姆又在斯坦福大学创办了一个传播学研究所。1973年,施拉姆出任夏威夷东西研究中心传播研究所所长。施拉姆著述颇丰,他曾主编了世界上最
23、早的一批传播学教材;并曾出版过近30部论著,还开辟过几个新的研究领域,如电视对儿童的影响问题、国际传播中的信息流通问题、传播与第三世界国家发展之间的关系问题等。9罗杰斯对四位传播学研究鼻祖的评价如何?四位鼻祖指的是杜威、库利、帕克、米德。评价:虽然他们当中没有一位被视为主要的传播学者,但他们都在研究与教学中重视引介欧洲学术,强调理论发展,力主“亲自动手”;都将传播看作是影响人类行为的重要过程,并将传播尤其是人际传播置于人类行为概念的中心点上:都强调一个信息如何被认知的个人主观性是一个重要的人类特质;都寄希望于大众传播媒介对社会变迁、社会进步能有所推动。第三节 传播学的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1中国传
24、播学研究可分为几个阶段?各有什么特点?引进与介绍阶段(1978-1984),新兴学科引发的兴奋感在新闻学界持续了好几年,除几部译著和几篇文章外,走马观花、浮光掠影是这一阶段的主要特点;评价和研究阶段(1985-1989),其特点是全面了解,分析研究,组合拼装,为我所用,一些具有奠基性质的传播学著作开始面世;探索和创新阶段(1990-今),系统了解,博采众长,以我为主,超越创新,应是它的主要特点,传播学研究开始注意联系中国实际,适应中国国情,突出中国特色。2我国传播学研究的根本任务是什么?为什么提出这一任务?建设有中国特色的传播学。原因:、为了让传播学成为中国大众的精神食粮;为了让传播学成为适应
25、中国需要的科学;为了让传播学成为中国文化的有机部分;为了让传播学的理论建树与世界文化接轨。3应对西方传播学持怎样的基本态度?系统了解 分析研究 批判吸收 自主创造4 传播学的发展有几种趋势?科学化趋势 融合化趋势 鲜活化趋势 操作化趋势 分支化趋势 本土化趋势。5 如何理解传播学的本士化趋势?研究同一定社会历史文化条件相吻合,与所在国家的传播实践相结合并为其服务,对西方传播学采取舍其糟粕取其精华的拿来主义,针对本国国情,联系当今传播实际,从本国传统文化和现代学术中吸取营养,适应本国的社会特征、文化积淀和受众心理态势、意识取向等条件,形成有民族特色的主流文化。第二章 人类的传播行为 本章学习目的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