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签 分享 收藏 举报 版权申诉 / 36
上传文档赚钱

类型历史人民版必修一(1-5)提纲式复习课件.ppt

  • 上传人(卖家):三亚风情
  • 文档编号:3565686
  • 上传时间:2022-09-18
  • 格式:PPT
  • 页数:36
  • 大小:497.06KB
  • 【下载声明】
    1. 本站全部试题类文档,若标题没写含答案,则无答案;标题注明含答案的文档,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2. 本站全部PPT文档均不含视频和音频,PPT中出现的音频或视频标识(或文字)仅表示流程,实际无音频或视频文件。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3. 本页资料《历史人民版必修一(1-5)提纲式复习课件.ppt》由用户(三亚风情)主动上传,其收益全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该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请根据预览情况,自愿下载本文。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5.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及以上版本和PDF阅读器,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关 键  词:
    历史 人民 必修 提纲 复习 课件
    资源描述:

    1、 1.含义含义:专制主义专制主义指中央的决策方式,就是皇帝指中央的决策方式,就是皇帝的个人专断独裁的个人专断独裁中央集权中央集权指全国各种军政大权归属中央,指全国各种军政大权归属中央,地方完全由中央管理和控制,充分执行中央地方完全由中央管理和控制,充分执行中央的政令。的政令。2.基本内容基本内容:.皇帝制皇帝制.中央行政制度:三公九卿制、刺史制度、三省六部制中央行政制度:三公九卿制、刺史制度、三省六部制.地方行政制度:分封制、郡县制、封国制、行省制度地方行政制度:分封制、郡县制、封国制、行省制度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中国古代政治制度中国古代政治制度3.基本特征基本特征:皇权至

    2、高无上和不可分割、实行终身世袭、皇权至高无上和不可分割、实行终身世袭、决策的独断性、随意性、封闭型决策的独断性、随意性、封闭型4.原原 因:因:5.基本矛盾基本矛盾:中央政府与地方割据势力的矛盾;中央政府与地方割据势力的矛盾;皇权与相权的矛盾皇权与相权的矛盾.6.发展总趋势发展总趋势:皇权加强,相权削弱皇权加强,相权削弱 中央权力加强,地方势力削弱中央权力加强,地方势力削弱 对人们的思想控制日益加强对人们的思想控制日益加强 秦朝(形成)秦朝(形成)两汉(巩固)两汉(巩固)中央:内、外朝制中央:内、外朝制地方:郡、国制地方:郡、国制隋唐(完善)隋唐(完善)元(新发展)元(新发展)宋(加强)宋(加

    3、强)中央:宰相一分为三中央:宰相一分为三地方:路、州县地方:路、州县明清(强化)明清(强化)地方分权地方分权集中集中中央集权中央集权集中集中皇帝皇帝明:废除宰相制度、设立内阁明:废除宰相制度、设立内阁清:设立军机处清:设立军机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发展过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发展过程程皇帝制度皇帝制度三公九卿三公九卿 郡县制郡县制中央:三省六部中央:三省六部地方:地方:地方:行省制度、加强边疆管理地方:行省制度、加强边疆管理 一是西周的分封制、宗法制;一是西周的分封制、宗法制;二是秦的统一和二是秦的统一和“皇帝制皇帝制”、三公九卿制、三公九卿制及郡县制;及郡县制;三是两汉的内外朝制三是两汉的

    4、内外朝制,刺史制和察举制;刺史制和察举制;四是宋太祖采取了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四是宋太祖采取了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五是隋唐三省六部制的确立和宋元时期的五是隋唐三省六部制的确立和宋元时期的演变,明清君主专制制度日益强化,清朝达演变,明清君主专制制度日益强化,清朝达到了顶峰。到了顶峰。一、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一、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1、西周主要的政治制度有、西周主要的政治制度有:分封制、宗法制分封制、宗法制3、西周的宗法制的、西周的宗法制的 实质实质:按按血缘关系血缘关系分配政治权力分配政治权力 特点特点:嫡长子继承制:嫡长子继承制 作用作用:形成:形成“周天子周天子诸侯诸侯卿大夫卿大夫士士”

    5、的宗法等级的宗法等级2、西周实行分封制的目的、西周实行分封制的目的:巩固西周的统治:巩固西周的统治4、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A、神权与王权神权与王权的结合的结合 B、以、以血缘关系血缘关系为纽带形成国家政治结构为纽带形成国家政治结构 C、最高决策集团、最高决策集团尚未形成权力的高度集中尚未形成权力的高度集中二、二、走向走向“大一统大一统”的秦汉政治的秦汉政治1、秦灭六国的过程:、秦灭六国的过程:韩、赵、燕、魏、楚、齐韩、赵、燕、魏、楚、齐2、秦统一全国的时间:、秦统一全国的时间:公元前公元前221年。年。5、秦始皇采纳、秦始皇采纳李斯李斯的建议在全国推行的建议在全国

    6、推行郡县制郡县制,郡是,郡是直属于中央直属于中央的地方行政设置的地方行政设置,郡设,郡设郡守、郡尉、监御史郡守、郡尉、监御史等职官,分别执掌等职官,分别执掌行政、军事、监察职责行政、军事、监察职责。郡县长官一概由天子任命,调动,不得郡县长官一概由天子任命,调动,不得世袭世袭。作用: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作用: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3、秦朝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的内容:、秦朝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的内容:皇帝制、(中央)三公皇帝制、(中央)三公九卿制、(地方)郡县制九卿制、(地方)郡县制4、秦朝皇帝制的特点:一人独尊、皇权至上、皇位世袭、皇帝独裁、秦朝皇帝制的特点:一人独尊、皇权至上、皇位世袭、皇帝

    7、独裁6、秦朝三公是指:、秦朝三公是指:丞相、太尉、御史大夫丞相、太尉、御史大夫,职责分别是:,职责分别是:丞相丞相协助皇帝,助理万机协助皇帝,助理万机;太尉主管;太尉主管军事军事;御史大夫负责;御史大夫负责监察监察。三、专制主义政体的演进与强化三、专制主义政体的演进与强化1、皇权与相权是是我国封建社会的一对矛盾,举例说明秦、汉、唐、宋、明、皇权与相权是是我国封建社会的一对矛盾,举例说明秦、汉、唐、宋、明、清是如何分割相权,加强皇权的?(中央:皇权不断加强,相权不断削弱,直清是如何分割相权,加强皇权的?(中央:皇权不断加强,相权不断削弱,直至被废除)至被废除)A、中国古代宰相、丞相是、中国古代宰

    8、相、丞相是皇帝的政治助手皇帝的政治助手。B、秦朝和汉初,丞相的权力相当大。、秦朝和汉初,丞相的权力相当大。C、汉武帝主持政务后,、汉武帝主持政务后,A、频繁任免宰相、频繁任免宰相 B、形成形成中外朝中外朝制度,分割了丞相制度,分割了丞相的权力。东汉出现了尚书台。的权力。东汉出现了尚书台。D、唐代实行、唐代实行三省六部制三省六部制,三省的长官都是宰相三省的长官都是宰相。在门下省。在门下省设政事堂,设政事堂,凡参加凡参加政政事堂会议的其他官员,身份也等同与宰相,宰相的权力有所分散。事堂会议的其他官员,身份也等同与宰相,宰相的权力有所分散。E、宋代设中书门下,为了分散相权,又、宋代设中书门下,为了分

    9、散相权,又增设了增设了“参知政事参知政事”作为副宰相作为副宰相。F、明朝,明太祖、明朝,明太祖废宰相废宰相、权归六部权归六部,明永乐帝时,明永乐帝时,设立内阁,设立内阁,皇权加强。皇权加强。G、清朝、清朝设立军机处、推行密折制,设立军机处、推行密折制,封建社会君主专制达到封建社会君主专制达到顶峰。顶峰。2、地方:不断加强对地方的管理、地方:不断加强对地方的管理监察体制:西汉:汉武帝,每州设监察体制:西汉:汉武帝,每州设刺史刺史一人监察地方;一人监察地方;元朝设立元朝设立行省制行省制,行省是地方最高行政区,行使权力时受中央的节制。,行省是地方最高行政区,行使权力时受中央的节制。便利了中央对地方的

    10、管理,强化了中央集权便利了中央对地方的管理,强化了中央集权。明清政治制度的特点、主要表现及影响:明清政治制度的特点、主要表现及影响:特点特点:君主专制空前强化和封建制度的渐趋衰落。君主专制空前强化和封建制度的渐趋衰落。主要表现:主要表现:明朝废除丞相,权归六部,设立内阁制,使君明朝废除丞相,权归六部,设立内阁制,使君主权力大大加强。主权力大大加强。清朝设立军机处,推行密折制,进一步加强君主权利,标清朝设立军机处,推行密折制,进一步加强君主权利,标志着君主专制制度达到了顶峰。志着君主专制制度达到了顶峰。影响影响:积极作用:积极作用:有利于多民族国家的统一和巩固,社会安定,经济发展和有利于多民族国

    11、家的统一和巩固,社会安定,经济发展和文化繁荣,为康乾盛世的出现提供政治保障。文化繁荣,为康乾盛世的出现提供政治保障。消极作用:消极作用:成为阻碍社会进步的重要因素,是造成中国落后于西方的主成为阻碍社会进步的重要因素,是造成中国落后于西方的主要原因之一。要原因之一。四、专制时代晚期的政治形态四、专制时代晚期的政治形态专题二专题二 近代中国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近代中国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一、列强入侵与民族危机一、列强入侵与民族危机1、19世纪上半期列强侵华的根本原因:世纪上半期列强侵华的根本原因:2、1840年年1900年间西方列强的主要侵华战争:年间西方列强的主要侵华战争:鸦片战争鸦片战争(1840

    12、-1842)、第二次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1856-1860)、)、中法战争(中法战争(1883-1885)、甲午中日战争()、甲午中日战争(1894-1895)、八国)、八国联军侵华战争(联军侵华战争(1900-1901)为了开辟更大的商品销售市场和原料场地为了开辟更大的商品销售市场和原料场地 战争名称战争名称时间时间发动者发动者结果结果第一次鸦片战争第一次鸦片战争18401842英英南京条约南京条约打开中国大门打开中国大门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第二次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英法英法中法战争中法战争法法中日甲午战争中日甲午战争1894年年日日马关条约马关条

    13、约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程度加深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程度加深八国联军侵华战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争1901年年英法美日英法美日意俄奥德意俄奥德辛丑条约辛丑条约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五次侵略战争及不平等条约五次侵略战争及不平等条约专题二专题二 近代中国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近代中国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一、列强入侵与民族危机一、列强入侵与民族危机条约名称条约名称内容内容影响影响割地割地赔款赔款通商口岸通商口岸其它其它南京条南京条约约香港岛香港岛2100万万银元银元上海、宁上海、宁波、福州、波、福州、厦门、广厦门、广州州 关税协定关税协定 第一个不平等第一个不平等条约,中国开始条约,中国开始

    14、沦为半殖民地半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封建社会马关条马关条约约 辽东半辽东半岛、台岛、台湾、湾、澎湖列澎湖列岛岛2亿两亿两白银白银沙市、重沙市、重庆、苏州、庆、苏州、杭州杭州 允许在通允许在通商口岸开商口岸开设工厂设工厂大大加深了中国大大加深了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社会的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程度半封建化程度辛丑条辛丑条约约 45亿亿两两白银白银严禁中国严禁中国人民参加人民参加反帝活动反帝活动 清政府成为列清政府成为列强的侵华工具,强的侵华工具,中国完全沦为半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会晚清中国军民维护国家主权的斗晚清中国军民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争政府官兵政府官兵英勇抗敌英勇抗敌人民群众人

    15、民群众自发组织自发组织左宗棠收复新疆左宗棠收复新疆黄海海战黄海海战(邓世昌、林永生)(邓世昌、林永生)三元里抗英三元里抗英台湾人民反割台斗争台湾人民反割台斗争(黑旗军、义军)(黑旗军、义军)义和团反帝运动义和团反帝运动知识结构知识结构伟伟大大的的抗抗日日战战争争侵华日军侵华日军的罪行的罪行中华民族中华民族的抗战的抗战抗日战争的胜利抗日战争的胜利不断扩大侵略战争不断扩大侵略战争烧杀淫掠、无恶不作烧杀淫掠、无恶不作(南京大屠杀)(南京大屠杀)进行血腥的殖民统治进行血腥的殖民统治局部抗战局部抗战全民族的抗战全民族的抗战国民党正面战场国民党正面战场共产党敌后战场共产党敌后战场抗日救亡运动抗日救亡运动抗

    16、战的历史地位意义抗战的历史地位意义(1)日本侵华()日本侵华(9.18事变事变;华北事变),中日民族矛盾上升为华北事变),中日民族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主要矛盾。(2)1935年,中共瓦窑堡会议确定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方针。年,中共瓦窑堡会议确定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方针。(3)西安事变和平解决,揭开了国共两党合作抗日的序幕,)西安事变和平解决,揭开了国共两党合作抗日的序幕,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初步形成。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初步形成。(4)日本全面侵华(七七事变),八一三事变后,国民政府)日本全面侵华(七七事变),八一三事变后,国民政府发表发表“自卫抗战宣言自卫抗战宣言”(5)根据国共两党协议,改

    17、编中共军队)根据国共两党协议,改编中共军队(6)标志:)标志:1937年年9月国民党公布中共提交的国共合作宣言。月国民党公布中共提交的国共合作宣言。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过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过程1937-1945年全民族抗战时期的主要军事斗争年全民族抗战时期的主要军事斗争淞沪会战淞沪会战太原会战太原会战徐州会战徐州会战枣宜会战枣宜会战敌后抗日根据地、开展游击战争敌后抗日根据地、开展游击战争百团大战百团大战少数民族抗日少数民族抗日武装的壮大武装的壮大武汉会战武汉会战反扫荡斗争反扫荡斗争两个战场两个战场协同作战协同作战正面战场正面战场(国民党)(国民党)敌后战场敌后战场(共产党)(共产党)打

    18、破了日本打破了日本3个月灭亡中国的计划个月灭亡中国的计划取得了抗战以来的首次大捷取得了抗战以来的首次大捷取得了抗战以来的最大胜利取得了抗战以来的最大胜利抗日战争进入到相持阶段抗日战争进入到相持阶段张自忠将军壮烈殉国张自忠将军壮烈殉国1937年年8月月洛川会议后洛川会议后1940年下半年发动年下半年发动指挥中枢和总后方指挥中枢和总后方成立陕甘宁边区成立陕甘宁边区各种形式的游击战各种形式的游击战蒙古抗日游击队蒙古抗日游击队回民支队回民支队平型关平型关台儿庄台儿庄开辟开辟抗战胜利的历史意义抗战胜利的历史意义是中国近代史上是中国近代史上最伟大最伟大的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的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是中国人民反侵

    19、略斗争的是中国人民反侵略斗争的第一次完全胜利。第一次完全胜利。洗雪了鸦片战争以来的民族耻辱,捍卫了民族洗雪了鸦片战争以来的民族耻辱,捍卫了民族尊严。尊严。使中国的国际地位空前提高。使中国的国际地位空前提高。是中华民是中华民族由衰落走向重新振兴的族由衰落走向重新振兴的转折点。转折点。4 4)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18941894190519051911.41911.41911.10.101911.10.101912.1.11912.1.11912.21912.21912.31912.3兴中会成立兴中会成立中国同盟会成立中国同盟会成立黄花岗起义黄花岗

    20、起义武昌起义武昌起义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成立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成立清帝退位清帝退位 袁世凯任临时大总统袁世凯任临时大总统辛亥革命辛亥革命 孙中山颁布孙中山颁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第一次国共合作第一次国共合作国民革命运动国民革命运动失败失败武装起义武装起义革命道路的开辟革命道路的开辟长征(战略转移)长征(战略转移)抗日战争抗日战争解放战争解放战争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国民革命国民革命工农武装割据工农武装割据新新民民主主主主义义革革命命国共国共合作合作国民革国民革命运动命运动失败失败武装起义武装起义革命道路革命道路的开辟的开辟长征长征(战略转

    21、移)(战略转移)抗日战争抗日战争解放战争解放战争中华人民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共和国成立内容内容:意义意义:胜利胜利新民主主义新民主主义革命革命胜利胜利八七会议八七会议起义:起义:高潮:高潮:北伐北伐实现标志:实现标志:政协会议、开国大典政协会议、开国大典南昌起义南昌起义 秋收起义秋收起义国一大国一大遵义会议遵义会议战略决战三战略决战三大战役:大战役:战略反攻标志:战略反攻标志:辽沈辽沈 淮海淮海 平津平津 挺进大别山挺进大别山结束、肯定、确立结束、肯定、确立伟大标志、转折点伟大标志、转折点新中国的民新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主政治建设人民政协召开和人民政协召开和新中国的诞生新中国的诞生七届二中全会七届

    22、二中全会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开国大典开国大典新中国成立历史意义新中国成立历史意义新中国民主政治新中国民主政治特色特色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一届人大,(一届人大,54宪法)宪法)中共领导的多党合作中共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新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新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知识结构知识结构我国民主政治体系的基本架构我国民主政治体系的基本架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各级自治区、各级自治区、州、县州、县人民代表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大会制度中共领导下的中共领导下的多党合作和政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民族区域

    23、自治制度自治制度政体政体政党制度政党制度民族制度民族制度三大根本政治制度三大根本政治制度政治建设的曲折历程及其历史性转折政治建设的曲折历程及其历史性转折 【民主政治建设【民主政治建设的重大挫折的重大挫折】【历史的【历史的伟大转折伟大转折】【发展社会主义【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民主政治】1956 1966 1976 1978 1982 1997 1999 良好开端良好开端 中共八大中共八大 “文革文革”重大挫折重大挫折 十一届三中全会十一届三中全会 伟大转折伟大转折 依法治国依法治国 发展完善发展完善 第二课第二课 政治建设的曲折历程及其历史性转折政治建设的曲折历程及其历史性转折 1、文化大革命对

    24、民主法制的践踏:、文化大革命对民主法制的践踏:(1)各地革命委员会的的建立是国家政治体制建设的一次重)各地革命委员会的的建立是国家政治体制建设的一次重大倒退。大倒退。(2)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遭到破坏;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遭到破坏;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遭到破坏;制度遭到破坏;2、1978年年12月,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其主要内容月,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其主要内容(1)意义意义(1)是建国以来党和国家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是建国以来党和国家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伟大转折。(2)开创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开创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道路新道路。(。(3)从此进入)从

    25、此进入改革改革开放新时期,开放新时期,国家的政治建设进入一个新时期。国家的政治建设进入一个新时期。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成就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成就 第一第一,确立了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确立了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1980年年,邓小平的,邓小平的党和国家领导制度的改革党和国家领导制度的改革重要讲重要讲话,体现了党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话,体现了党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初步初步构想;构想;1982年年11月月全国人大五届五次会议全国人大五届五次会议全面修改了全面修改了中华人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民共和国宪法,它成为中国在历史新时期治国安邦的总章,它

    26、成为中国在历史新时期治国安邦的总章程;程;1997年,中共年,中共十五大十五大正式提出了正式提出了依法治国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历史任务;法治国家的历史任务;1999年,全国人大年,全国人大九届二次会议九届二次会议通过的宪法修正案,正式通过的宪法修正案,正式将将“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以国家根本大法的形式以国家根本大法的形式确定下确定下来。来。第二,制定了大批法律及其与法律有关的规章,形成了一个第二,制定了大批法律及其与法律有关的规章,形成了一个以宪法为核心的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法律体系框架以宪法为核心的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法律体系框架“一国两制一国

    27、两制”的构想的构想形成过程形成过程叶剑英谈话叶剑英谈话邓小平提出构想邓小平提出构想内容内容祖国统祖国统一大业一大业香港回归香港回归条件条件国力增强国力增强 国际地位的提高国际地位的提高“一国两制一国两制”构想的提出构想的提出过程:过程:中英会谈中英会谈联合声明联合声明顺利回归顺利回归1997.7.1.意义:意义:澳门回归:澳门回归:联合声明联合声明胜利回归胜利回归1999.12.20.海峡两岸的交流海峡两岸的交流主流:主流:隔绝隔绝沟通,三通,九二沟通,三通,九二共识共识逆流:逆流:(理论)(理论)(实践)(实践)告台湾同胞书告台湾同胞书和平统一的方针和平统一的方针形成形成意义意义时间时间外交

    28、成就外交成就意义意义建国第一年建国第一年 同苏联等同苏联等17国建交国建交 打破打破帝国主义的帝国主义的封锁封锁1953年年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1954年年 参加日内瓦会议参加日内瓦会议 以以世界五大国世界五大国的身份参加的身份参加1955年年 亚非万隆会议亚非万隆会议 标志中国外交政策的标志中国外交政策的成熟成熟提出提出“求同存异求同存异”方针方针新中国初期的外交成就新中国初期的外交成就(1949-1956)1、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背景:新中国成立以后,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被台湾国民党背景:新中国成立以后,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被台湾

    29、国民党集团占据;集团占据;原因:原因:中国国际地位提高,第三世界国家的要求;美国孤立政策破产。中国国际地位提高,第三世界国家的要求;美国孤立政策破产。事件:事件:1971年,第年,第26届联大届联大意义:中国外交重大胜利意义:中国外交重大胜利2、中美关系正常化:、中美关系正常化:原因原因:中国国际地位提高,美国长期遏制与孤立中国政策的失败及与苏中国国际地位提高,美国长期遏制与孤立中国政策的失败及与苏联争霸处于守势地位,中国出于对抗苏联威胁,以及和平解决台联争霸处于守势地位,中国出于对抗苏联威胁,以及和平解决台湾问题的战略考虑;湾问题的战略考虑;经过经过:二、外交关系的突破二、外交关系的突破中美

    30、关系正常化经历了一个较长的过程。中美关系正常化经历了一个较长的过程。请制表完成此过程。请制表完成此过程。时 间事 件乒乓外交乒乓外交1972.21972.21971.71971.71971.41971.4基辛格基辛格秘密秘密访华访华尼克松总统访华尼克松总统访华中美联合公报中美联合公报中美发表中美发表建交公报建交公报1979.11979.1中美中美正式正式建交建交1978.121978.123、中日关系正常化:、中日关系正常化:原因:中美关系的缓和原因:中美关系的缓和经过:经过:1972年,日本首相田中角荣访华,年,日本首相田中角荣访华,中日建立外交关系;中日建立外交关系;1978年,中日缔结年

    31、,中日缔结中日和平友好条约中日和平友好条约;意义:翻开中日睦邻友好新篇章意义:翻开中日睦邻友好新篇章4、中美、中日关系的改善对国际关系产生的、中美、中日关系的改善对国际关系产生的重要影响重要影响(1)促进了中国外交事业的发展。)促进了中国外交事业的发展。(2)在国际上掀起了一个同中国建交的热潮。)在国际上掀起了一个同中国建交的热潮。(3)从)从20世纪世纪50年代起,因美国孤立遏制中国而形成的外交僵局年代起,因美国孤立遏制中国而形成的外交僵局终于被打破,中国外交打开了新局面。终于被打破,中国外交打开了新局面。和平与发展两大主题和平与发展两大主题利用联合国的舞台利用联合国的舞台积极参与亚太经合组

    32、织的活动积极参与亚太经合组织的活动新时期的新时期的外交外交 政策与成就政策与成就外交政策的调整外交政策的调整 不结盟政策不结盟政策 坚持对外开放坚持对外开放 活跃活跃多边外交多边外交 积极参加维和行动和裁军行动积极参加维和行动和裁军行动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为基础,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为基础,建立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建立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 推进新型的区域合作推进新型的区域合作 领导建立上海合作组织领导建立上海合作组织 一、早期一、早期(西周西周):_、_二、专制主义中央集权二、专制主义中央集权_朝创立中央朝创立中央_、_ 地方地方_与地方。秦与地方。秦_元元_与相权。汉与相权。汉_唐唐_宋宋_明明_清

    33、清_监察制度。秦监察制度。秦_西汉西汉_(中央与地方)中央与地方)选官制度。选官制度。_、_、_、特点。特点。专题一填空专题一填空 一、侵略史实。一、侵略史实。五次侵华战争(时间)五次侵华战争(时间)三个条约割地?赔款?口岸?影响?三个条约割地?赔款?口岸?影响?二、军民斗争。二、军民斗争。(四次)(四次)三、抗日战争三、抗日战争.时间时间_标志标志_特点特点_日军侵华罪行。日军侵华罪行。发动发动_;制造;制造_大屠杀;实施大屠杀;实施_和和_战;实行战;实行_统治统治中共抗战史实。中共抗战史实。提出并建立提出并建立_战线,实行依靠人民的战线,实行依靠人民的_路路线,深入敌后开展独立自主的线,

    34、深入敌后开展独立自主的_,取得,取得_大战的胜利。大战的胜利。国民党抗战史实。国民党抗战史实。_战场的大会战。打破计划战场的大会战。打破计划_首次大捷首次大捷_最大胜利最大胜利_专题二填空专题二填空 二、民族资产阶级。二、民族资产阶级。_真正意义上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真正意义上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最大的历史功绩。推翻了最大的历史功绩。推翻了_结束了结束了_建立了建立了_颁布了第一部资产阶级宪法颁布了第一部资产阶级宪法_ 三、工人阶级。三、工人阶级。_彻底的民主革命开端彻底的民主革命开端_中共成立及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史实(四个阶段)中共成立及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史实(四个阶段)1924-1927_

    35、。(与抗日战争区分)。(与抗日战争区分)1927-1937_开辟。开辟。_-_年长征,途中召开年长征,途中召开_,从幼稚走向成熟。,从幼稚走向成熟。1937-1945_1946-1949_ 占领占领_,推翻了国民党政权。,推翻了国民党政权。专题三填空专题三填空 一、政治建设三个时期。一、政治建设三个时期。新中国成立初期,新中国成立初期,三大政治制度三大政治制度_、_、_、文革时期,文革时期,严重挫折,表现:严重挫折,表现:_是国家政治体制建设的一次重大是国家政治体制建设的一次重大倒退;破坏了倒退;破坏了_和和_制度制度历史性转折:历史性转折:标志标志_确立确立_的治国方略,建立以的治国方略,建

    36、立以_为核心的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结构。为核心的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结构。二、二、“一国两制一国两制”含义:含义:_、_。形成过程。形成过程。成功运用。首先,香港成功运用。首先,香港_年年_月月_日回归,澳门日回归,澳门_年年_月月_日回归日回归台湾问题,坚持台湾问题,坚持_、_的原则。的原则。专题四填空专题四填空 一、新中国成立初期一、新中国成立初期政策。政策。_总原则,三个基本方针总原则,三个基本方针_,周恩来提出,周恩来提出_原则原则成就。第一次建交热潮,与苏联签订成就。第一次建交热潮,与苏联签订_;周恩来提出周恩来提出_原则原则;参加参加_会议;参加会议;参加_会议,提出会议,提出“_”二、二、20世纪世纪70年代年代成就。三大突破。成就。三大突破。1971年恢复年恢复_;1979年年_建交(关建交(关键);键);1972年年_建交建交 三、新时期(三、新时期(20世纪世纪80、90年代)年代)政策。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具体表现为政策。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具体表现为_成就。以成就。以_为中心展开多边外交;推进新型区域合作:为中心展开多边外交;推进新型区域合作:加入加入_,成立,成立_。专题五填空专题五填空

    展开阅读全文
    提示  163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历史人民版必修一(1-5)提纲式复习课件.ppt
    链接地址:https://www.163wenku.com/p-3565686.html

    Copyright@ 2017-2037 Www.163WenKu.Com  网站版权所有  |  资源地图   
    IPC备案号:蜀ICP备2021032737号  | 川公网安备 51099002000191号


    侵权投诉QQ:3464097650  资料上传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

    163文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