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课程变革趋势之研究课件.pptx
- 【下载声明】
1. 本站全部试题类文档,若标题没写含答案,则无答案;标题注明含答案的文档,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2. 本站全部PPT文档均不含视频和音频,PPT中出现的音频或视频标识(或文字)仅表示流程,实际无音频或视频文件。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3. 本页资料《世界课程变革趋势之研究课件.pptx》由用户(三亚风情)主动上传,其收益全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该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请根据预览情况,自愿下载本文。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5.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及以上版本和PDF阅读器,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世界 课程 变革 趋势 研究 课件
- 资源描述:
-
1、世界课程变革趋势之研究第1页,共36页。世界课程变革趋势之研究 一、课程变革理念 二、课程政策 三、课程内容 四、课程结构 五、课程实施与评价 六、结论第2页,共36页。一、课程变革理念(一)教育民主谋求平等与高质量兼得(二)国际理解谋求国际性与民族性的内在统一(三)回归生活谋求科学世界与生活世界的整合(四)关爱自然谋求人与自然的可持续发展(五)个性发展谋求个体与社会的内在统一第3页,共36页。(一)教育民主谋求平等与高质量兼得 二战后,人类教育进入大众主义时代,其标志是联合国1948年通过的世界人权宣言,指出:“人人享有受教育的权利”。冷战时期,由于国际国内政治、经济、文化等原因,以及人类认
2、识水平的限制,教育民主被赋予多种彼此冲突的涵义,教育民主往往成为不民主教育的遮羞布。冷战结束后,联合国确立了教育民主新概念全民教育的理念,其标志是联合国于1990年颁布了世界全民教育宣言。第4页,共36页。教育民主新概念的内涵:让所有公民平等享受高质量的基础教育。在这里,平等与高质量是内在统一、须臾不可分离的。新中国教育民主化的进程:1。19491966,较好地处理了平等与高质量的关系;2。19671976,顾及了平等但极端忽视了质量;3。19771986,顾及了高质量,但忽视了平等,即所谓追求效率、兼顾平等;4。19872000,开始走上平等与高质量兼得的轨道。第5页,共36页。(二)国际理
3、解谋求国际性与民族性的内在统一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1972年颁布的学会生存和1974年颁布的为国际理解、合作与和平的教育及人权与基本自由的教育之建议达到了冷战时期对“国际理解教育”认识的最高水平,标志着国际理解教育进入到崭新的历史阶段。联合国教科文组织1994年颁布的第44届国际教育大会宣言和为和平、人权和民主的教育综合行动纲领标志着“多元主义教育价值观”在理论与政策上的确立,这种价值观体现了全球化时代的基本精神。第6页,共36页。多元主义教育价值观的基本内容:在教育领域实现国际性与民族性的内在统一。其基本要求是:第一,教育公民尊重所属文化体系;第二,教育公民面对其他文化能够欣赏自由的价值,能够
4、尊重不同人、不同民族和文化的尊严和差异,以完全平等的地位与他人、他民族、他文化展开持续而深入的交往,发展同他人进行交流、分享和合作的能力;第三,“多元主义”并不是相对主义,并不牺牲原则和真理。多元主义教育价值观对课程变革的具体要求第7页,共36页。(三)回归生活谋求科学世界与生活世界的整合 20世纪的课程主要是依附于并服务于科学世界的,这必然导致与生活世界的剥离。学会生存首先正确处理了教育与社会的关系,认为教育总是社会的教育,在社会中进行的教育又可以通过培养完善的人而批判社会,进而改变和超越社会现实。1996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发表了自学会生存后最重要的教育报告,该报告确立了面向未来的终身教育的
5、宗旨是“四种基本学习”(即“四个知识支柱”),这四个支柱中,学会做事,学会共同生活和学会生存集中体现了教育、课程回归生活世界的发展取向。第8页,共36页。回归生活世界的课程:(1)在目标上意味着要培养在生活世界中会生存的人,即会做事、会与他人共同生活的人;(2)在内容上意味着要突破狭隘的科学世界的框束,谋求科学世界与生活世界的整合;(3)在范围上意味着要突破狭隘的学校课程的疆域,要秉持一种“课程生态学”的视野,寻求学校课程、家庭课程、社区课程之间的内在整合与相互作用。第9页,共36页。(四)关爱自然谋求人与自然的可持续发展学习-内在的财富的告诫:要注意计算进步的代价。冷战时期的四次国际会议:(
6、1)1972年召开了划时代的“人类环境会议”,通过了人类环境宣言,大会正式将环境教育(Environmental Education,EE)名称确定下来,指出环境教育是一门跨学科课程;(2)1975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举行了有史以来级别最高的环境教育会议“国际环境教育研讨会”,会议通过的贝尔格莱德宪章成为各国环境教育实践的基本指针;第10页,共36页。(3)1977年第一届部长级的“政府间环境教育大会”召开,这标志着世界范围内环境教育事业发展高潮的到来,会议指出环境教育在现有课程体系中是一门新的学科,各类教育应全方位地唤起所有人对环境现实问题的广泛意识;(4)1987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和环境规划
7、署召开了“国际环境教育和培训会议”,大会通过了20世纪90年代环境教育和培训领域国际行动战略,将19912000年定为国际环境教育十年,确立了20世纪最后十年环境教育的发展规划。冷战后确立起“可持续发展”的理念:1992年召开了历史上规模最大、与会级别最高的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大会通过了地球宪章和21世纪议程等著名文件,大会的突出贡献是确立了“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并确立了“面向可持续发展的教育方向”。第11页,共36页。面向可持续发展的课程:这种课程一反传统课程体系中人与自然二元对立、人控制和主宰自然的思维方式,运用整体主义的视野认识人与自然的关系,认为人是自然的人,自然由于人而使自身的意义得
8、以开显和丰富,人不是自然的主宰而是自然的看护者,人与自然和谐统一。这是一种生态伦理观、一种关爱伦理学。这种价值观应成为变革现行课程体系特别是科学课程的重要精神力量。第12页,共36页。(五)个性发展谋求个体与社会的内在统一 联合国大会于1989年12月20日一致通过了儿童权利公约,公约为儿童的生存、发展和保护三项基本权利提供了法律保障。1990年9月举行首次“世界儿童问题首脑会议”,会议通过了儿童的生存、保护和发展世界宣言以及90年代贯彻儿童的生存、保护和发展世界宣言的行动计划,这次大会的突出贡献是确立了“儿童至上”的原则和“一切为了儿童”新道德观。第13页,共36页。1994年6月联合国教科
9、文组织召开了“世界特殊需要教育大会”,通过了萨拉曼卡宣言:关于特殊需要教育的原则、方针和实践和特殊需要教育行动纲领,大会不仅确立起全纳性教育的理念,而且还提出了儿童中心教育学概念,发展了儿童教育观。个性发展的内涵:(1)个性是完整的,创造力、想象力等品质是个性健全发展的表现;(2)个性是独立的、具体的、特殊的;(3)个性发展内在地包含了社会性的发展,每个人的发展必然带来整个社会的发展;(4)个性发展是一个无止境的完善过程。个性化课程以个性发展为目标的课程。第14页,共36页。二、课程政策(一)课程政策变化的一般趋势(二)课程决策权力分配:走向均权化(三)校本课程开发第15页,共36页。(一)课
10、程政策变化的一般趋势 课程政策的变化是为了应对变化中的技术、社会、经济、政治、国际国内环境等方面的挑战,大多数国家的课程政策强调了社会协同(social cohesion)、经济振兴和个人发展方面的目标;课程政策的变化是为了有效适应国际、国内变化,以及日益增多的地方需要;课程政策的变化是为了开发这样一种课程框架:既确保核心内容的学习,又为选修学科提供更多机会;第16页,共36页。课程政策的变化确认了整体主义的(holistic)课程取向,这种取向强调心智、情感、心理和精神向度的平衡;课程政策的变化亦强调了儿童中心的、活动本位的(activity based)的教学方式的重要性,这种教学方式促进
11、创造性思维、问题解决能力并鼓励自我导向学习;尽管大多数国家的课程政策开发与允准依然是中央集权的,但在课程政策开发中存在尽可能征询多方面意见的趋势,对课程实施问题的决策制定则倾向于下移到地方和学校一级。第17页,共36页。(二)课程决策权力分配:走向均权化课程决策的均权化本质上是教育民主化进程深入的产物。就课程变革的三类权力主体国家、地方和学校的关系而言,三者既不是彼此对立的,也不是彼此孤立的。课程变革的过程不是国家对地方和学校施加控制的过程,也不是国家、地方和学校我行我素的过程,而是三方面达成共识的的过程,每一方面都是课程改革的主体,诸方面在交往过程中通过相互理解而实现课程变革。因此,课程决策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