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签 分享 收藏 举报 版权申诉 / 60
上传文档赚钱

类型五代两宋时期的美术案例课件.ppt

  • 上传人(卖家):三亚风情
  • 文档编号:3561470
  • 上传时间:2022-09-18
  • 格式:PPT
  • 页数:60
  • 大小:5.53MB
  • 【下载声明】
    1. 本站全部试题类文档,若标题没写含答案,则无答案;标题注明含答案的文档,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2. 本站全部PPT文档均不含视频和音频,PPT中出现的音频或视频标识(或文字)仅表示流程,实际无音频或视频文件。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3. 本页资料《五代两宋时期的美术案例课件.ppt》由用户(三亚风情)主动上传,其收益全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该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请根据预览情况,自愿下载本文。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5.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及以上版本和PDF阅读器,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关 键  词:
    五代 时期 美术 案例 课件
    资源描述:

    1、荆楚理工学院艺术学院中中 国国 美美 术术 史史第七章 五代两宋时期的美术 第一节 承前启后的五代绘画 第二节 登峰造极的两宋绘画 第三节 书法艺术 小 结 中 国 美 术 史第七章 五代两宋时期的美术时 代 简 介 中国美术史|第七章 五代两宋时期的美术 第一节 承前启后的五代绘画五代十国(907-960)唐末,籓镇之祸,宦官之乱,黄巢起义,朋党之争令光辉灿烂的唐帝国终告崩溃。起而代之的是中国继春秋战国,三国,南北朝的另一次大分裂时期。起于朱温代唐,960年赵匡胤陈桥兵变,建立北宋统一中原、江南、西蜀(北方西北西南少数民族政权辽、西夏、金、大理等)中原地区:江西、安徽、湖南、湖北、河南 时

    2、代 简 介 中国美术史|第七章 五代两宋时期的美术 第一节 承前启后的五代绘画宋朝 是中国历代朝代中,经济最发达的,国民文化最兴旺的,科技创新成果最多的,人口基数增长最健康的,农作物单位面积产量最高的,人民生活水平最高的 繁荣鼎盛朝代。宋朝(960年1279年)是中国历史上继五代十国后的朝代。分为北宋(960年1127年,首都开封)与南宋(1127年1279年,首都杭州),合称兩宋。中原地区:中原地区:江西、安徽、湖南、湖北、河南 1、华东地区(包括山东、江苏、安徽、浙江、福建、华东地区(包括山东、江苏、安徽、浙江、福建、上海);上海);2、华南地区(包括广东、广西、海南);、华南地区(包括广

    3、东、广西、海南);3、华中地区(包括湖北、湖南、河南、江西);、华中地区(包括湖北、湖南、河南、江西);4、华北地区(包括北京、天津、河北、山西、内蒙、华北地区(包括北京、天津、河北、山西、内蒙古);古);5、西北地区(包括宁夏、新疆、青海、陕西、甘肃);、西北地区(包括宁夏、新疆、青海、陕西、甘肃);6、西南地区(包括四川、云南、贵州、西藏、重庆);、西南地区(包括四川、云南、贵州、西藏、重庆);7、东北地区(包括辽宁、吉林、黑龙江);、东北地区(包括辽宁、吉林、黑龙江);8、台港、台港澳地区(包括台湾、香港、澳门)。澳地区(包括台湾、香港、澳门)。历史上的中原地区主要指 黄河中下游的河南省

    4、及其附近地区 因历史上是华夏文明主要发源地 至少在西晋以前都是中国经济文化政治中心 现在所指狭义仍是河南及其临近很少一点地方 广义可指华中地区 即 江西安徽湖南湖北河南五省地区 五代两宋时期美术概况中国美术史|第七章 五代两宋时期的美术 第一节 承前启后的五代绘画五代两宋时期是中国绘画的鼎盛时期。一方面,绘画自身的形式意义得到了充分的释放;另一方面,绘画与其他艺术形式(如:文学,书法等)之间的关系得到了空前的加强。(宋代文学:宋词 陆游、辛弃疾、李清照等)宋代绘画的活动中心是皇家画院,成就突出的是花鸟画和山水画,画家注重对形象的深入了解详尽观察精确描绘,务求真实生动并注意写实与传神,向现实主义

    5、道路上大大前进了一步,著名画家有崔白、郭熙、赵佶、李唐、刘松年、马远、夏圭等。与唐代相比,五代两皇家画院的创立,画学的兴办,文人士大夫绘画的兴起以及适应民间需要的商品性绘画的兴盛宋绘画艺术的变化表现在:。山水、花鸟画的成熟与地位的上升,水墨画的发展,各课画家对“真”的致力与“形似”能力的提高,诗歌、书法对文人士大夫绘画以及宫廷绘画的渗入,作品由偏重描写客体到有意识的展现主体,集中地体反映了这一时期绘画的发展变异。至此,中国美术形成了完整而成熟的格局体系。五代绘画人物画人物画中国美术史|第七章 五代两宋时期的美术 第一节 承前启后的五代绘画周文矩 中国五代十国时期南唐画家。工画人物、冕服、车器,

    6、尤擅仕女,多以宫廷贵族生活为题材,兼精车马、楼观,画风近于周昉,但其纤丽过之,画衣纹多作颤笔,独创“战笔”描法;重屏会棋图 重屏会棋图 此图描绘南唐中主李景与其弟景遂,景达,景过会棋情景。头戴高帽,手持盘盒,居中观棋者为中主李景,对弈者是齐王景达和江王景过,人物容貌写实,个性迥异。衣纹细劲曲折,略带顿挫抖动(战笔描)。四人身后屏风上画白居易“偶眠”诗意,其间又有一扇山水小屏风。故画名日“重屏”。文苑图五代绘画人物画人物画中国美术史|第七章 五代两宋时期的美术 第一节 承前启后的五代绘画周文矩 中国五代十国时期南唐画家。工画人物、冕服、车器,尤擅仕女,多以宫廷贵族生活为题材,兼精车马、楼观,画风

    7、近于周昉,但其纤丽过之,画衣纹多作颤笔,独创“战笔”描法;宫中图 五代绘画人物画人物画中国美术史|第七章 五代两宋时期的美术 第一节 承前启后的五代绘画顾闳中 ,五代十国中南唐人物画家,曾任南唐画院待诏,用笔圆劲,间以方笔转折,设色浓丽,擅描摹人物神情意态,与周文矩齐名,存世作品有韩熙载夜宴图卷,绘写南唐中书侍郎韩载夜宴。韩熙载夜宴图工画人物,用笔圆劲,间以方笔转折,设色浓丽,善于描摹神情意态。绘写南唐中书侍郎韩载夜宴。韩熙载夜宴图韩熙载夜宴图韩熙载夜宴图顾闳中 中国十大传世名画之一。它以连环长卷的方式描摹了南唐巨宦韩熙载家开宴行乐的场景。分为五段:悉听琵琶、击鼓观舞、欣赏王屋山跳六么舞、更衣

    8、暂歇、清吹合奏、曲终人散。韩熙载为避免南唐后主李煜的猜疑,以声色为韬晦之所,每每夜宴宏开,与宾客纵情嬉游。此图绘写的就是一次韩府夜宴的全过程。长卷线条准确流畅,工细灵动,充满表现力。设色工丽雅致,且富于层次感,神韵独出。构图和人物聚散有致,场面有动有静。对韩熙载的刻画尤为突出,在画面中反复出现,或正或侧,或动或静,描绘得精微有神,在众多人物中超然自适、气度非凡,但脸上无一丝笑意,在欢乐的反衬下,更深刻的揭示了他内心的抑郁和苦闷,使人物在情节绘画中具备了肖像画的性质。全图工整、细腻,线描精确典雅。人物多用朱红、淡蓝、浅绿、橙黄等明丽的色彩,室内陈设、桌椅床帐多用黑灰、深棕等凝重的色彩,两者相互衬

    9、托,突出了人物,又赋予画面一种沉着雅正的意味。名画赏析名画赏析韩熙载夜宴图卷以时间为序列,共分五段,每段以屏风巧妙隔开,前后相连又各自独立,图中有许多独具匠心的构思,体现了作者敏锐细腻的观察力和纯熟畅达的表现力。从全图的结构上看,画家分别利用三件大的立屏将画面分为四个部分,每部分内的空间深度感又通过斜置的榻、几案、屏风等物件的对称布局来表现;全图共绘了49人(女21人,男28人),有些人物频繁出现,各自的形象十分统一。韩熙载在画中出现五次,有左侧、右侧和四分之三正面,但形神不改;他气宇不凡,眉头紧蹙,忧心如焚。随着晚宴情节的发展,韩公从穿黑袍(听乐),发展到脱去黄衫(击鼓),再穿上黑袍(休息)

    10、,后转入只剩一件内衣(清吹),最后又穿上黄衫(送客),韩熙载屡次更衣。梁楷,祖籍东平(今山东省东平县),南渡后流寓钱塘,南宋宁宗嘉泰年间为画院待诏。他善画人物、山水、道释、鬼神及花乌,性情狂放不羁,喜爱饮酒。据载,他曾在画院独“金带”而不受,不辞而别,人称“梁疯子”。梁楷书画风多粗简,擅长减笔画。六祖伐竹图泼墨仙人图泼墨仙人图五代山水四家五代山水四家 中国美术史|第七章 五代两宋时期的美术 第一节 承前启后的五代绘画一、荆浩笔下山水大多都是崇山峻岭,层峦叠嶂,气势宏伟而壮观。其重要的山水画理论笔法记。所作匡庐图巨副中表现了巍峨山峰及山脚下的幽居景象,笔墨皴法,全景式构图,高远、深远、平远兼具,

    11、技巧上较唐有了明显的提高。二、关仝tng荆浩之追随者。所作山鼷待渡图和关山行旅图,都画出了北方深山中幽僻荒寒的气氛。特别是关山行旅图,峰峦峻厚而富变化,山腰云气缭绕,山下板桥枯树,野店荒村,具有浓郁的生活气息。三、董源所画风光,烟雾迷朦,江湖纵横,千岩万壑,重汀绝岸,林木清幽,与北方荆关画中雄伟险峻的山水相比,更加带有秀美抒情的意趣。他的山水画有水墨和青绿二体,尤其擅长水墨山水。皴擦点染结合并用,创造了披麻皴和点子皴等表现手法,成功地画出山川远近层次和烟氲气氛,具有革新精神。董源的山水画中点景人物多穿插贵族游乐或风俗情节,以青红重彩描绘,具有宫廷绘画的痕迹。传世名迹潇湘图,夏山图,龙宿郊民图等

    12、。前三图皆为水墨为主,表现山峦起伏,江河萦回,烟雨空蒙的江南风光。四、巨然他的山水画笔墨秀润,充满田园自然风致。现存万壑松风图。五代山水四家五代山水四家 中国美术史|第七章 五代两宋时期的美术 第一节 承前启后的五代绘画荆浩 匡庐图 五代山水四家五代山水四家 中国美术史|第七章 五代两宋时期的美术 第一节 承前启后的五代绘画关仝 山鼷待渡图 五代山水四家五代山水四家 中国美术史|第七章 五代两宋时期的美术 第一节 承前启后的五代绘画董源 潇湘图“董源山水有二种:一样水墨,疏林远树,平远幽深,山石作披麻皴;一样着色,皴文甚少,用色浓古,人物多用红青衣,人面亦有粉素者。二种皆佳作也。”“董源善画,

    13、龙工秋岚远景,多写江南真山,不为奇峭之笔”,又称“其用笔甚草草,近视之几不类物象,远观则景物粲然”龙宿郊民图元代的里记载北宋沈括在梦溪笔谈中提到龙宿郊民图画的是秋日江南丹碧掩映,华辇之下,歌舞升平,尽管笔法是与李思训多少有关的青绿设色,然而山顶作“矾头”,山坡用“披麻皴”,已发展了李派的体貌五代山水四家五代山水四家 中国美术史|第七章 五代两宋时期的美术 第一节 承前启后的五代绘画巨然 万壑松风图 矾头,山水画技法名。指山顶上的石块,因形如矾石顶部的结晶,故名。词义 矾头(fn tu)1、山水画中山顶的小石堆。形如矾石宋代宋代 郭忠恕郭忠恕 雪霁江行图雪霁江行图郭忠恕郭忠恕 画(ji hu:即

    14、界划。画读入声):中国绘画很特色的一个门类。在作画时使用界尺引线,故名:界画。起源很早,晋代已有。顾恺之有台榭一足器耳,难成易好,不待迁想妙得也的话。技术特点:在作画时使用界尺引线,故名:界画。将一片长度约为一枝笔的三分之二的竹片,一头削成半圆磨光,另一头按笔杆粗细刻一个凹槽,作为辅助工具作画时把界尺放在所需部位,将竹片凹槽抵住笔管,手握画笔与竹片,使竹片紧贴尺沿,按界界画尺方向运笔,能画出均匀笔直的线条。界画适于画建筑物,其它景物用工笔技法配合。通称为“工笔界画”。宋代是中国古代绘画的鼎盛时期,也是界画发展的高峰界画期。宋代产生了一大批杰出的界画家,如郭忠恕、王士元、吕拙、李嵩、赵伯驹等。而

    15、其中最为优秀的当推郭忠恕。他的唐明皇避暑宫图、雪霁江行图工而不板,繁而不乱,清俊秀逸。他以“俊伟奇物之笔,以博文强学之资,游规矩准绳中而不为所窘”的方法画界画楼阁,令人流连忘返。南宋的界画和山水画发展同步,作者不断探索新的构图形式,注重对客观景物作更为细致的描写。花鸟画五代是中国花鸟画迈向鼎盛的关键时期。这一时期花鸟画总的趋势是从简朴稚拙向着精工写实方向发展,其表现形式日趋完善,而且逐步摆脱了实线勾框、色彩平填工艺图案似的描绘方式,出现了花鸟画发展史上的重要画家黄筌与徐熙。他们代表着花鸟画的两大艺术流派,画史上称之为“黄家富贵、徐熙野逸”。所谓所谓“徐、黄异体徐、黄异体”,是说黄筌花鸟画的风格

    16、趋向富,是说黄筌花鸟画的风格趋向富贵,而徐熙的花鸟画的风格倾向野逸。贵,而徐熙的花鸟画的风格倾向野逸。关于黄筌,前面已经讲过。至于徐熙,虽出身“江南名门望族”,但一生为“江南布衣江南布衣”敖视天下,拒绝进入官场,厌恶奢侈颓靡的生活与官场的腐败。擅长描绘江湖山花野卉、汀蓼水鸟、毛竹渊鱼。这些大雁、鸬鹚、白鹭、蒲、藻、鱼、虾,或丛艳,或折枝,或园蔬,或药草,直到北宋时期依然是徐熙绘画的标志,在图式方面,他创造了“装堂花”与“舗殿花”,以其浓郁的装饰意味被接受。另外,花卉画,有“没骨”一法,始于徐熙,成于其孙徐崇嗣,沈括曾说:“崇嗣画草芍药,自其破萼、散叶、蓓蕾、露蕊,以致离披格侧,皆写其花,始终盛

    17、衰如此,其他见崇嗣画花不一,皆不名没骨花也。”所谓“没骨”是说以墨或五色染就,不见笔迹,谓之没骨。以别于黄家的双钩填彩。黄家富贵黄筌(约公元903-965年)字要叔,成都(今属四川)人。大约十三岁就跟随避乱人蜀的著名花鸟画家刁光胤学画翎毛。十七岁随师进入前蜀禁宫,充当待诏,成为宫廷画家。黄筌在艺术上能博采众家之长,练成一专多能的本领,不仅善画花竹翎毛,而且兼工佛道人物、山川龙水。宋代理论家郭若虚评价他的画为“全该六法,远过三师”(三师指画家刁光胤、李升、孙位)。徐黄异体徐黄异体中国美术史|第七章 五代两宋时期的美术 第一节 承前启后的五代绘画黄荃珍禽图 黄家富贵指的是五代花鸟画两大流派中的一个

    18、流派,以黄筌为代表。黄家富贵又称黄筌画派、黄派。在中国花鸟画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它是五代花鸟画两大流派之一,成熟于五代西蜀的黄筌,光大于宋初的黄居寀l五代宋初五代宋初,黄居,黄居寀寀,山鹧棘雀山鹧棘雀图轴图轴,台北故宫,台北故宫博物院真迹,这件博物院真迹,这件作品是黄氏传世唯作品是黄氏传世唯一真迹。代表了五一真迹。代表了五代北宋初年黄体花代北宋初年黄体花鸟画的最高成就。鸟画的最高成就。经北宋内府收藏,经北宋内府收藏,宣和画谱著录。宣和画谱著录。没骨法“:国画术语,直接用彩色作画,不用墨笔立骨的技法叫做没骨法。分山水没骨和花鸟没骨两种,最初相传由南朝张僧繇创始,而没骨花鸟传为北宋徐崇嗣这种技法早在

    19、公元557年以前就由南朝张僧繇创始,其形式是用青绿重色画的山水画,并染出明暗部分,与西画的形式相似。在敦煌石壁画中,也有这样的画例。其后唐杨升传张僧繇法,擅没骨山水。花鸟画应用没骨法,传始于五代十国的黄荃,所排挤的徐崇嗣在北宋时期创造出新没骨法。崇嗣创造新意号没骨花。实是将没骨图中所谓芍药之别称没骨错误理解所至。而今花鸟画科中所谓没骨法应始于恽寿平。徐熙,南唐江宁(今南京)人。一作钟陵(今江西进贤)人。出身于“江南名族”。生于唐僖宗光启年间,后在开宝末年(公元975)随李后主归宋,不久病故。一生未官,郭若虚称他为“江南处士”。沈括说他是“江南布衣”。其性情豪爽旷达,志节高迈,善画花竹林木,蝉蝶

    20、草虫,其妙与自然无异。徐黄异体徐黄异体中国美术史|第七章 五代两宋时期的美术 第一节 承前启后的五代绘画徐熙雪竹图 五代绘画艺术的美术史意义五代绘画艺术的美术史意义中国美术史|第七章 五代两宋时期的美术 第一节 承前启后的五代绘画五代绘画为宋代绘画的进一步发展作了准备,在隋唐之间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江南的南唐和四川的西蜀政权,两地的统治者酷爱书画,开创了宫廷画院,绘画上呈现出繁荣活跃的局面。其中,西蜀更多的继承了唐代中原绘画传统,在宗教画和花鸟画方面颇有建树。南唐绘画发展全面,特别在山水、花鸟画领域颇有创新。宋代绘画概况宋代绘画概况中国美术史|第七章 五代两宋时期的美术 第二节 登峰造极的两宋

    21、绘画宋代绘画在确立中国绘画的审美规范,建构中国绘画独特的符号体系,开创和丰富中国绘画的艺术语言等方面的贡献是前所未有的,而且对后世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宋代绘画与社会个阶层都保持着相当密切的联系。贵族,文人士大夫以及商人市民等对绘画多方面的需求,特别是世俗美术的发展和宫廷美术的繁荣,使绘画题材更加广泛,风格多样。画家们注意观察生活形象以及精微生动的塑造形象,画风严谨,精密不苟,技巧上有不少新创造。北宋山水画北宋山水画中国美术史|第七章 五代两宋时期的美术 第二节 登峰造极的两宋绘画李成李成字咸熙。李成喜爱山水,“性爱山水,弄笔自适耳,岂能奔走豪士之门。”其山水多是寒林平远之景,下笔有神,在宋初

    22、极有盛名。李成山水皆是山东平原的特色,其画特点是“烟云远近”和“木石瘦硬”。李成很少用大块的浓墨,可谓惜墨如金。代表作有读碑窠石图和晴峦萧寺图。范宽范宽字中立。初学李成、荆浩,后主要师法造化,深入自然山水间,“常危坐终日,纵目四顾,以求其趣”。溪山行旅图是其最杰出的代表作。北宋山水画北宋山水画中国美术史|第七章 五代两宋时期的美术 第二节 登峰造极的两宋绘画李成李成读碑窠k 石图此图为李成与王晓合作。图中残碑上应有小字二行,一书“李成画树石”,一书“王晓补人物”一种苍凉冷落的情境之中,一块残碑,几株枯树,原野凄凉。作者表现出人世沧桑,往事如烟,不堪回首之感,表现出他愤世嫉俗、高傲孤寂之品格。画

    23、中残碑以淡墨染正侧面,斑驳漫漶;环绕残碑周围的枯树盘复,枝干下垂如蟹爪。荒石孤立、荆棘枯草,所有的景物都烘托出无限凄怆之气氛。窠:昆虫、鸟兽的巢穴 双拼绢绘制的大幅山水画,表现冬日田野上,一位骑骡的老人正停驻在一座古碑前观看碑文,近处陂陀上 生长着木叶尽脱的寒树。荒寒的原野、劲拔的枯树和矗立的石碑,使人产生对逝去历史的追忆和时代变迁的感慨。景物气氛寂寥凝重,在山水画中蕴含着耐人寻味的哲理。画中的寒林枯树变化多姿,用笔尖利,窠石土坡圆浑秀润,符合李成“气象萧疏,烟林清旷,毫端颖脱,墨法精微”的特色。碑侧写有“王晓人物李成树石”字样。此画清初曾为著名收藏家安歧、梁清标等人收藏,后进入清宫,画上铃有

    24、“安仪周家收藏”、“蕉林居士”、“孙承泽印”及乾隆收藏诸印十余方,并经珊瑚木难、清河书画舫、大观录、墨缘汇观等书著录,被公认为是最能代表李成画风的传世名作。中国美术史|第七章 五代两宋时期的美术 第二节 登峰造极的两宋绘画【名称】宋 李成 晴峦萧寺图【简介】绢本,墨笔,淡设色。纵:111.4厘米,横:56厘米。美国堪萨斯城纳尔逊美术馆藏。本幅以直幅形式画冬日山谷景色,画中群峰兀立,瀑布飞泻而下,中景山丘上建有寺塔楼阁,山麓水滨筑以水榭、茅屋、板桥,间有行旅人物活动。山石雄伟而秀美,皴染用笔多有变化,兼具关仝之雄浑与李成之清润。画家以尖利笔致画寒林枯木,景色清幽静谧,虽非平远之景,但依然具有李成

    25、画风特色。上半部两座高峰重叠,左右山峰低小淡远,当中一座楼阁突出,萧寺下及寺右边三四座小山冈,皆有树生其上,画的最下处是从山中流出的泉水而形成的溪水,一木桥架其上,山脚下有亭馆数间,人群来往。用笔坚实有力,画山亭馆及楼塔之类,皆仰画飞檐,勾勒而形极层迭,皴擦甚少而骨干自坚,都有李成画的特点。画原为明末清初梁清标旧藏,北宋山水画北宋山水画北宋山水画北宋山水画中国美术史|第七章 五代两宋时期的美术 第二节 登峰造极的两宋绘画范宽范宽溪山行旅图范宽(?1031),北宋画家,名中正,字中立,陕西华原(今陕西铜川耀州区)人,性疏野,嗜酒好道,擅画山水,为北宋山水画三大名家之一。初学李成,后感悟“与其师于

    26、人者,未若师诸造化”,遂隐居终南、太华,对景造意,写山真骨,自成一家。其画峰峦浑厚端庄,气势壮阔伟岸,令人有雄奇险峻之感。用笔强健有力,皴多雨点、豆瓣、钉头,山顶好作密林,常于水边置大石巨岩,屋宇笼染黑色。代表作品有雪景寒林图、溪山行旅图、临流独坐图和雪山萧寺图等。中国美术史|第七章 五代两宋时期的美术 第二节 登峰造极的两宋绘画善画山水,师荆浩、李成,能自出新意,别成一家。他重视写生,常居山林之间,危从终日,早晚观察云烟惨淡、风月阴霁的景色,虽风寒月认错,也不停止。宋人论他的作品,大多气魄雄伟,境界浩莽。构图继承荆浩“善写云中山顶,四面峻厚”传统。用笔雄劲而浑厚,笔力鼎健。而墨善用黑沉沉的浓

    27、厚的墨韵,厚实而滋润。但晚年用墨过多,土石不分,势虽雄杰,然深暗如暮液晦暝。其皴法,一般称之为“雨点皴”,下笔均直,形如稻谷,也有称为“芝麻皴”的。画屋字先用界画铁线,然后以墨色笼染,后人叫他铁层。传世作品,据宣和画谱著录的有五十八件,米芾画史提到所见真迹三十件,如:溪山行旅图、关山雪渡图、万里江山图、重山复岭图、雪山图、雪景寒林图、临流独坐图等。郭熙与林泉高致郭熙与林泉高致中国美术史|第七章 五代两宋时期的美术 第二节 登峰造极的两宋绘画郭熙的山水画主张,经其子郭思整理成林泉高致,全书共分水训、画意、画诀、画题、画格拾遗,画记六篇。开篇首先阐明山水画要表现林泉之意,使位居朝堂的士大夫通过山水

    28、画欣赏能“不下堂筵,坐穷泉壑”,满足他们“泉石啸傲”的精神追求。郭熙强调对真山水进行深入的观察体验,要“身即山川而取之”,要注意不同季节,角度,气候各条件所形成的变化,对山水远观近觑,四时之景,朝暮之变态可使一山而兼数十百山之仪态。画家必须“神于好,精于勤,饱游沃看”,才能胸有丘壑。他还强调画“可游可居之境”,画出士大夫渴慕林泉的理想佳境。画论中还论及如何创造生动优美的意境,多方面谈到山水形象及章法结构,笔墨技巧。林泉高致的出现标志着山水画理论已进入成熟阶段。北宋山水画北宋山水画中国美术史|第七章 五代两宋时期的美术 第二节 登峰造极的两宋绘画李成、范宽两家源于五代北方山水画派,但由于他们所处

    29、地区不同,所写景物和画家的胸襟气质的差别,而各创门户。他们都在忠实自然的的基础上,为山水画发展作出巨大贡献,把北方山水画派推向新水平。米点山水米点山水 中国美术史|第七章 五代两宋时期的美术 第二节 登峰造极的两宋绘画米芾借鉴了董源的山水画法,又根据他对江南山水的感受,以水墨挥洒点染表现烟雨掩映树木,信笔作画而不求工细;米友仁画山水亦“点滴云烟,草草而成”,自题为“墨戏”。这种以落茄(即墨点)表现江南烟雨景色的山水,不求修饰,崇尚天真,充分表现了文人士大夫的审美情趣与北宋流行的李成、范宽画雄峻山川迥然不同而别开生面。米友仁有潇湘奇观图,云山得意图卷等传世。王希孟千里江山图王希孟千里江山图 中国

    30、美术史|第七章 五代两宋时期的美术 第二节 登峰造极的两宋绘画千里江山图长厘米,大青绿着色,染天染水,富丽细腻,画中山川江河交流展现,点缀以飞流瀑布、丛林嘉树、庄园茅舍,令人目接不暇,代表了画院青绿一体精密不苟,严格尊依格法的画风。是青绿山水的一次复兴。南宋山水四家南宋山水四家中国美术史|第七章 五代两宋时期的美术 第二节 登峰造极的两宋绘画一、李唐字古。他的山水画严谨质朴,气象雄伟,犹存北宋风范,但造型章法以及笔墨上均明显地趋向简括,开创南宋山水画的新风。传世:万壑松风图、清溪渔隐图等)二、刘松年刘工山水人物。其山水皴法受李唐影响,但变雄健为典雅,画风严密不苟,水墨青绿兼工,又精于界画。现存

    31、四景山水图、罗汉图等。三、马远字遥父。他继承并发展了李唐的画风,以雄健的大斧劈皴画奇异险峻的山石峰峦,以拖技的多姿形态画梅树,尤善于在章法上大胆取舍剪裁,描绘山之一角、水之一涯的局部,画面上留出大副空白以突出景观,表现空旷浓郁的诗意。这种“边景之景”被后世称为“马一角”重要传世作品有华灯侍宴图、山径春行图、西园雅集图等。四、夏圭字禹玉。夏圭用笔苍老,水墨淋漓,点景人物笔简神全,寥寥数笔而神态迥出传世作品溪山清远图,西湖柳艇图等。宋代院体花鸟画宋代院体花鸟画中国美术史|第七章 五代两宋时期的美术 第二节 登峰造极的两宋绘画 崔白 中国北宋画家。字子西。生卒年不详,活跃于宋神宗前后。濠梁(今安徽凤

    32、阳)人。擅花竹、翎毛,亦长于佛道壁画,其画颇受宋神宗赏识,授图画院艺学,后升为待诏。所画花鸟善于表现荒郊野外秋冬季节中花鸟的情态神致,尤精于败荷、芦雁等的描绘,手法细致,形象真实,生动传神,富于逸情野趣。崔白的花鸟画打破了自宋初100年来由黄筌父子工致富丽的黄家富贵为标准的花鸟体制,开北宋宫廷绘画之新风。宋徽宗赵佶 在位时广收古物和书画,扩充翰林图画院,并使文臣编辑宣和书谱、宣和画谱、宣和博古图等书,对绘画艺术有很大的推动和倡导作用。吹弹、书画、声歌、词赋无不精擅。平生著作极多,都散佚无存。存世画迹有芙蓉锦鸡、池塘秋晚、四禽、雪江归棹等图。宋代院体花鸟画宋代院体花鸟画中国美术史|第七章 五代两

    33、宋时期的美术 第二节 登峰造极的两宋绘画 崔白 双喜图 宋代院体花鸟画宋代院体花鸟画中国美术史|第七章 五代两宋时期的美术 第二节 登峰造极的两宋绘画宋徽宗赵佶 芙蓉锦鸡图是宋朝第八位皇帝。赵佶先后被封为遂宁王、端王。哲宗于公元1100年正月病死时无子,向皇后于同月立他为帝。第二年改年号为“建中靖国”。宋徽宗在位25年(1100年2月23日1126年1月18日),国亡被俘受折磨而死,终年54岁,葬于永佑陵(今浙江省绍兴县东南35里处)。他自创一种书法字体被后人称之为“瘦金书”。宋代人物画宋代人物画 中国美术史|第七章 五代两宋时期的美术 第二节 登峰造极的两宋绘画李公麟 人马图宋代人物画宋代人

    34、物画 中国美术史|第七章 五代两宋时期的美术 第二节 登峰造极的两宋绘画武宗元 朝元仙仗图 宋代风俗画宋代风俗画中国美术史|第七章 五代两宋时期的美术 第二节 登峰造极的两宋绘画张择端清明上河图宋四家宋四家中国美术史|第七章 五代两宋时期的美术 第三节 书法艺术宋四家:宋四家:苏轼、黄庭坚、米芾、蔡襄 小结小结中国美术史|第七章 五代两宋时期的美术 小小 结结综上所述,此时期的绘画出现了以下变化:职业画家活跃。此时职业画家的创作具有明显的商业化性质。绘画作为固定行业与社会建立了更广泛的联系,突破了宗教题材以及贵族范围的约束,扩大了视野,使得世俗美术有了很大发展。宫廷绘画兴盛绘画题材风格多样化。

    35、宋代绘画题材内容之广泛在绘画史中是突出的。优秀画家往往各有专长而又兼善其他,但总的趋势是向专门化发展。工笔绘画成就突出,青绿重彩仍然流行,但水墨着色在山水画中有重要地位。形简意赅的写意画也开始抬头。宋代绘画体裁样式多种多样。绘画创作的活跃和绘画收藏鉴赏风气的发展促进了画史画论的著述。作业作业中国美术史|第七章 五代两宋时期的美术 作业作业试论李成与李唐的异同。试论李成与李唐的异同。简述宋代山水画的新倾向。简述宋代山水画的新倾向。试论文人画的兴起与美术史意义。试论文人画的兴起与美术史意义。人有了知识,就会具备各种分析能力,明辨是非的能力。所以我们要勤恳读书,广泛阅读,古人说“书中自有黄金屋。”通过阅读科技书籍,我们能丰富知识,培养逻辑思维能力;通过阅读文学作品,我们能提高文学鉴赏水平,培养文学情趣;通过阅读报刊,我们能增长见识,扩大自己的知识面。有许多书籍还能培养我们的道德情操,给我们巨大的精神力量,鼓舞我们前进。

    展开阅读全文
    提示  163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五代两宋时期的美术案例课件.ppt
    链接地址:https://www.163wenku.com/p-3561470.html

    Copyright@ 2017-2037 Www.163WenKu.Com  网站版权所有  |  资源地图   
    IPC备案号:蜀ICP备2021032737号  | 川公网安备 51099002000191号


    侵权投诉QQ:3464097650  资料上传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

    163文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