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签 分享 收藏 举报 版权申诉 / 24
上传文档赚钱

类型2023年高考语文复习:哲理思辨类材料作文 分类练习题汇编含答案(例文+审题+立意).docx

  • 上传人(卖家):wenku818
  • 文档编号:3555328
  • 上传时间:2022-09-17
  • 格式:DOCX
  • 页数:24
  • 大小:59.11KB
  • 【下载声明】
    1. 本站全部试题类文档,若标题没写含答案,则无答案;标题注明含答案的文档,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2. 本站全部PPT文档均不含视频和音频,PPT中出现的音频或视频标识(或文字)仅表示流程,实际无音频或视频文件。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3. 本页资料《2023年高考语文复习:哲理思辨类材料作文 分类练习题汇编含答案(例文+审题+立意).docx》由用户(wenku818)主动上传,其收益全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该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请根据预览情况,自愿下载本文。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5.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及以上版本和PDF阅读器,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关 键  词:
    2023年高考语文复习:哲理思辨类材料作文 分类练习题汇编含答案例文+审题+立意 2023 年高 语文 复习 哲理 思辨 材料 作文 分类 练习题 汇编 答案 例文 审题 立意 下载 _真题分类汇编_高考专区_语文_高中
    资源描述:

    1、2023年高考语文复习:哲理思辨类材料作文 分类练习题汇编1小时候人们喜欢发问,长大后往往看重结论。对此,有人感到担忧,有人觉得正常,你有怎样的思考?请写一篇文章,谈谈你的认识。要求:(1)自拟题目;(2)不少于800字。2近日,网上一则视频,江苏昆山某公司一名男员工在发放员工证件时,随手扔在地上,导致员工不得不弯腰拾起。从视频看,这名男子在发放证件时姿态和动作相当随意,而扔出的动作也非常“娴熟”,旁边的两名工作人员也没有阻止。对此,昆山世硕电子公司发布了一则“关于网传负面视频的说明”,称公司新人培训单位因招工旺季、场地受限,现场管理不到位,工作人员发放员工证件时方式不当,致使新进同仁感到不受

    2、尊重,公司深表震惊和遗憾,并表达万分歉意。请写一篇文章,谈谈你对这个事件的认知和思考,要求:(1)自拟题目;(2)不少于800字。3根据材料,完成作文。人们几乎不可能在知识与经验都完备的情况下做事,仍然可以做成很多事。但每当有事情未做成时,人们习惯于在知识和经验上找原因。对此,你怎么看?请写一篇文章,谈谈你的看法。要求:(1)自拟题目;(2)不少于800字。4在飞速发展的社会里,新生事物层出不穷,新知识、新科技、新生活、新思想人们倾向于认为“新总是比旧好”,对这一观点你怎么看?请写一篇文章,谈谈你的认识和思考。要求:(1)自拟题目;(2)不少于800字。5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作文。毛姆说:当

    3、人们请你批评时,其实要的不过是赞扬。对此,你怎么看?请写一篇文章谈谈你的看法。要求:(1)自拟题目;(2)不少于800字。6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写作。生活中,人们往往因为有所恃而失之于大意,反不如无所恃更有益。对此,你怎么看?请写一篇文章,谈谈你的思考。要求:(1)自拟题目;(2)不少于800字。7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写作。当下社会中,有人遵循木桶定律,认为只有克服短板,才能避开成事暗礁;也有人认为只有经营长处,才能不断实现增值。请就此写一篇文章,谈谈你的思考。要求:(1)自拟题目;(2)不少于800字。8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写作。有人说:我不是否认生存竞争,但我认为动物世界的逐步发展,特

    4、别是人类的发展受惠于互助之处远过于互争对此,你有什么的看法?请写一篇文章。要求:(1)题目自拟;(2)不少于800字。9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人们争论对错是为了解决问题,也有人认为解决问题最明智的方式是不争对错。对此,你怎么看?请写一篇文章谈谈你的认识,不少于800字。10生活中,我们常常会听到“历来如此”的教诲。面对这样的现象,你有怎样的思考。请写一篇文章,谈谈你的思考。要求:(1)自拟题目;(2)不少于800字。11园林是自然山水的浓缩,缩写读物是原著的浓缩,博物馆是历史文化的浓缩人们倾向于认为“浓缩的就是精华”,对这观点你怎么看?请写一篇文章,谈谈你的认识和思考。要求:(1)自拟

    5、题目;(2)不少于800字。12有人说,学习历史可以鉴古知今,吸取教训;又有人说,人类从历史中吸取的唯一教训就是,人类不会从历史中吸取教训。对此,你怎么看?要求:(1)自拟题目;(2)不少于800字。13作文有人认为,只有深刻地认识自己所做事情的意义,人们才能做到全情投入。也有人认为不尽如此。对此你有怎样的看法?请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不要写成诗歌。14作文。现实生活中,有人会为了避免不好的结果而避免了开始,对此你有怎样的思考?请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议论文,谈谈你的认识。15根据材料,完成作文。在分析一个事件成功的原因时,在不同的场合人们的描述会有所不同:在公共场合

    6、会更多提及他人的帮助;而在私下场合,则对他人的帮助提及较少。对这一现象,你怎么看?请写一篇文章,谈谈你的见解。要求:(1)自拟题目;(2)不少于800字。参考答案:1例文:常抱少年气,欣乐探幽微星海横流,岁月成碑,人生如长河般奔涌不回。孩童必然长大,少年终将老去,遇事顿生豪壮、万物皆觉新奇的少年锐气,总会被时光磨蚀成棱角平钝、麻木冷漠的“圆稳”性情。然而青春虽逝,年岁虽深,作为新时代的奋斗者,亦不可灰心短念,怯懦颓唐,应以“常觉一切事无不可为者”的少年之心,以勇烈昂扬、乐观进取的少年之志,拥抱世界,探幽寻微。少年气,即是不失探索欲,永怀好奇心。成年之后,眼界渐宽,见闻愈多,知识益增,经验日丰,

    7、对生活与社会已有相当程度的认知,刺激的阈值一再刷新,新鲜感大大降低,不易再保持旺盛的探索欲和好奇心。但是,新时代赋予奋斗者新的责任与使命,在拼搏奋进的漫漫征程中,奋斗者需一直以充分的动力、充足的勇气、充沛的激情,扬鞭策马,斩棘而行;若是随着年纪增长,反而减少追求真知的热望,失去探寻世界的热情,委顿枯槁,心无波澜,又如何能在奋斗中建功立业,创造出突破局限、令人瞩目的不凡功绩?贝克勒尔的好奇心使他发现“铀射线”,富兰克林的好奇心让他成为发现金属尖端放电现象的第一人,弗莱明的好奇心让青霉素成功诞生种种可见,唯有以少年的新奇目光丈量世界,以青春的执拗孤勇经营生活,以不灭的求知心火燃烧生命,方可学有所成

    8、、事有所建,业有所功。少年气,即是不失挑战欲,不生畏缩心。“初而拍案,继而抚髀,终而揽镜”,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遇事难免诸般计算考量,揣度得失,权衡利弊,不复少年时孤身走暗巷、点烛燃暮色的不计成败、无畏无惧。然而,功业之成就、国家之希望、民族之未来,不可能仅靠少年人独立支撑、一力承担,搭载着时代大船并肩破浪的奋斗者都应以敢于对峙绝望、甘于经受磨难、勇于搏击逆流、乐于超越极限的精神,笑对坎坷,迎击挑战,振翼风尘,纵横汪洋。假如人人但非少年,皆尽“佛系”、一律“躺平”,动辄畏难,见困则收,何来中华民族百年复兴之伟业,何来中国人民众志成城之昂扬?两下南极、七测珠峰的壮丽业绩,一举解锁电磁弹射技术的惊

    9、人成功,自主研制近程反导系统的巨大进步,染色体精准重排技术的完美实现无一不是科学家们不惧受挫、屡败屡战、艰难攻坚的硕果,无一不是以锋锐无匹、一往无前的奋勇精进之气谱写出的不朽华章!常抱少年气,欣乐探幽微。新时代呼唤着全体奋斗者担负起奋力开拓、建设祖国的伟大使命,鼓舞着全体奋斗者摆脱限制、跳出框架,振奋少年之气,探寻广阔天地。须知少年气绝不单是稚嫩的外形、活泼的妆饰、盲目的冲动,更应是一份不为年岁所困的恣意洒脱,一种不被时间制约的勃勃生机,一捧不灭不熄的求知好奇,一身敢拼敢闯的盛气豪情。让我们抱持新时代的少年之气,劈波破雾,追月逐风,与天不老,与国长兴!【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的写作能力。 审题:本

    10、题为引语式材料作文题。题目贴近考生的生活体验,引导考生关注自我成长,关怀社会现实,进一步思考人生的价值和意义。材料由两句话构成,第一句描述了小时候重视提问,长大后重视结论的一个生活现象:第二句话概括了人们对这种现象的两种不同态度,一种表示担忧,一种持肯定态度,提示考生表达自己的看法。题干中,“小时候”与“长大后”、“喜欢发问”与“注重结论”是两组含义相对的词语,“发问”意味着对包括自我在内的对象世界的好奇和主动追问,是主体性突出的表现,呈现动态的、不确定的追求;“结论”意味着客观性的存在,则是主体性削弱的表现,带有更多被动接受的倾向,呈现静态的、确定的取向。人的成长正是这样:小时候,世界对于自

    11、己来说是一片空白,到处都亟待填补,没有固有的、丰富的生活经验来为人生作支撑,只能一边摸索、探寻、质疑、努力想确定周遭世界的一切,一边艰难前进,不断获取新的信息,也不断扩大认知的边界;而长大后,随着自己阅历的增加、眼界的开拓,随着人生经验的慢慢积累、信息的不断获取和丰富、刺激阈值的不断提升,往往对世界已经形成固有的、不易改变的认知,往往已经在生活中历练得更加成熟、圆稳、沉静,失去了小时候抱持的对世界的新鲜感,好奇心和探索欲不断被岁月所“修剪”,相对于去探寻“为什么”,更加倾向于直接了解“是什么”。因此,看重结果,不问过程,成了成年人世界的生存原则。“爱提问”是童真时代对世界的每一种好奇、兴致,是

    12、指引我们不断探索和前行的动力之一;“重结论”是成长路上人越来越成熟的标志之一,是人越来越懂得利用自然规律、创造成果的依据。二者都符合自然规律、成长规律,都是人生路上人人都走过的行程、人人都有过的共同体验,都是无可非议的,因此,“有人觉得正常”。但成年人若是完全失去了对世界的好奇与兴趣,凡事只求结果即可,则会被固封于既有经验之中,丢失了探秘更广阔可能的机会,也丧失了体悟世界、享受人生的心灵情趣,从而变得越来越枯槁无味、寡淡平庸,失去了对生活的热情与创造力,因此,“有人感到担忧”。考生可以选择“觉得正常”和“感到担忧”中一个来进行写作,也可以跳出这两个既定答案,另有其他思考,如将“爱发问”与“重结

    13、论”完美结合:成长过程中,“爱发问”与“重结论”都很重要,二者应当并举,不可偏废。例如,考生可以首先明确论点“以发问之心,践结论之本”,之后阐释“发问”和“结论”的具体含义,并分层论述二者之间的关系:只有有结论的发问,才是真正有意义的;同时也只有时时擦拭心尘,保有一份好奇之心,才能获得更多的乐趣。发问与结论应当融合起来,不应只拘泥于其中一点,捆缚住自我成长发展的脚步和空间。最后重申观点,总结全文。此外,考生也应当注意不要审题错误,将文章写成“论述过程与结果的关系”。 立意:1.仔细求证,大胆发问。2.以发问之心,践结论之本。3.探索无穷,青春不灭。4.好奇刺激兴趣,探索催生激情。2例文:随手扔

    14、出的岂止是证件一则发放员工证件的视频竟能引发网友热议,为何?其实,发证件没什么值得围观的,但是一个随手扔在地上的动作却惹怒了万千网友,看着新员工们弯腰捡拾的画面,瞅着发证人“娴熟”扔证件的动作和一脸傲娇的姿态,瞬间一个词语被放大“尊严”!弯腰拾证的丧失了尊严,傲慢扔证的践踏着尊严。当我们失去对他人尊严的尊重时,岂不知自己的尊严也在瞬息坍塌。随手扔出去的岂止是一纸证书,那是一种对他人尊严的蔑视,是一种高高在上的傲慢,甚至是一种“以自我为中心”的肆意妄为。道德的沦丧往往始于一件不经意的小事,一个不易察觉的动作,一句无伤大雅的玩笑。是的,由于招工旺季应聘者众多,工作场地狭窄,种种不便导致了现场管理不

    15、到位,导致工作量加大,导致时间紧迫,导致身心疲惫我们可以给那位随意乱扔他人证件的工作人员找到各种“合适”的理由,然而,这“娴熟”的动作表明,这种做法绝非偶然一次,而是“训练有素”;绝非临时起意,而是“冰冻三尺”;绝非个人行为,而是环境使然。且看事后公司的回应,轻描淡写,避重就轻,空话满篇。事件调查流于形式,既没有对当时情况的具体说明,也没有对当事人的惩罚办法,更没有对今后整改的具体措施,一句“万分歉意”根本看不出公司对这件事到底吸取了何种教训,对受伤害的员工进行了何种补偿。冠冕堂皇的说明岂能消除已经造成的负面影响?究其原因,当一家企业的文化以追求利益至上为最高目标时,必然是从上到下的“傲慢与偏

    16、见”,老员工可以不尊重新员工的尊严,企业可以不尊重员工的尊严。只有资本的尊严,而绝无人格的尊严。此时,不由得想起夏衍先生的名篇包身工来,当把从菜市场捡来的菜叶子洗洗倒在能当镜子用的稀饭中时,那些老板们是多么的快乐,因为这是他们的“仁慈”啊。熟悉的画风,只是换了不同的场景。想想采访小朋友时主动蹲下身子的何炅,想想为报到新生守护行李的季羡林,想想“俯首甘为孺子牛”的鲁迅,其实当你尊重他人,主动放低姿态时,形象却远远高大于那些傲慢无礼的“大佬儿”。随手一扔,看似快捷方便,然而,这一随意的动作,扔掉的绝不仅仅是一个人的素质,也绝不仅仅是一家企业的声誉。如果我们由着这种行为任意发展,那么我们的道德大厦真

    17、得是岌岌可危。蔑视他人,必将遭人蔑视。只有尊重他人的尊严,才能换得自己的尊严。【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写作的能力。审题:本题为记叙性材料作文题。材料中讲述了昆山某公司员工在发放证件时姿态随意,毫无尊重,从而引发负面新闻,公司出面致歉的事件。不难看出,材料中的主角是一位随意乱扔员工证件的男子,而“尊重”则应该是本题的主旨。男员工随手乱扔员工证件,究其根源,实则是自己对他人的蔑视、老员工对新员工的蔑视,是无视他人尊严、践踏他人人格的行为。将员工证件随手丢在地上,除了表明此人欠缺教养之外,更显示此人出平日的不可一世、耀武扬威。而这些不仅仅是个人的问题,从中也可看出此人所处公司环境及企业文化的滞后,正因为

    18、公司一味追求经济利益,轻视尊重,忽略尊严,无视人格,才会发生这种将证件随意扔到地上的事件。从公司的反应来看,公司通告称此次事件是因为“招工旺季、场地受限、现场管理不到位”所致,那么招工淡季、场地宽裕、管理到位时,这种随手扔新员工证件的事情就不会发生了吗?即使不随手扔员工证件,其它工作时间,其它工作场合,这种不尊重员工的现象就不会发生了吗?可见,公司的道歉并没有涉及到问题的实质,没有深挖原因、直击中心,没有对问题的本质作出真正的反思,资本强权的傲慢根深蒂固,道歉的态度比较敷衍,流于一种形式而治标不治本,不能令人信服。因此,材料可以从三个维度进行分析。一是分析如何对待新进员工、资方和劳方的和谐关系

    19、,一是分析怎样的企业文化会受到大众的抵制,一是分析事件的影响力,从企业涉及到社会大众,说明它反映了哪些民众心理,具有什么文化意义等。行文时可以任意选择一个维度,如将“尊重他人”当作中心论点,就可以在剖析材料的基础上,从正反两方面对“尊重”与“蔑视”的内涵进行论述,进而分析尊重他人的积极影响,恰当引用论据,最后总结全文。立意:1.尊重他人,平等以待。2.建设积极健康的企业文化。3.加强监督力度,提高舆情效应。4.道歉需诚恳,不可敷衍了事。3略【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写作的能力。审题:这是一道引语式材料作文题。材料由两句话组成,主要探讨“知识”“经验”与“成事”之间的关系。前一句是说很少能在知识和经验

    20、兼备的情况下做事,但仍然能做成很多事,这说明知识经验储备固然是成事的前提和基础,但行动又具有相对的独立性;后一句是说事情没有做成的时候,我们习惯从知识和经验方面找原因,这说明行动受挫在经验和知识上找原因符合常情常理,这是人宝贵的反思意识,有反思才会有改进,但“习惯于”说明我们在反思的同时还有思维的惯性,这种惯性显然会阻碍我们的认识和发展,会形成僵化的思想,被当作固守的陈规,就会阻碍人类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所以这种做法显然有利有弊。考生在写作的时候可以思考“知识”“经验”与“成事”之间的关联,也可以思考从“知识”“经验”方面反思失败的利和弊。行文构思上,可以由材料引题,引出“知识”“经验”的话题

    21、;接着列举事例分析“知识”“经验”在我们行为过程中的价值,此处可以分析对“个人”“社会”“国家发展”的作用,还可以分析拘囿于知识经验的弊端,正反对比,明确正确对待“知识”“经验”的态度以及如何发挥经验知识的积极作用;最后收束全篇,再次点明观点。立意:1.汲取经验,不困于经验。2.成功要有不断累积的知识和经验。3.用好经验,是一门学问。4.莫让固有的经验知识成为行事的绊脚石。4略【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写作的能力。审题:这是一道思辨性材料作文题。材料给出了一个“新总比旧好”还是“新未必有旧好”的两难选择。写作之前,先要思考清楚:关于“新”这个概念,我们应该如何去剖析?为什么我们会产生“新总比旧好”这

    22、个思维?原因很简单,因为物质本质是一种“叠加态”,物质本身会因为叠加而变得更加完善,也会因为智慧的叠加而被更好的赋能,所以说,新的事物一定会比旧的事物好。就比如苹果手机的更新换代,新的一代的手机,从性能上来说一定是远胜于前一代的手机,所以从物质层面来说,新事物对于旧事物来说是一种叠加,而从性能上来说,随着事物的不断发展,新的事物一定是能够战胜旧的事物。这个就是这道题目给我们带来的第一个层次的反思。对此,还可以有进一步的认知新的事物一定比旧的好么?其实,我们对于事物的判断,有两种依据,从“事实判断”来说,新的事物在功能上和客观的定量上会对于旧的事物形成优势。但是从“价值判断”上来说,就不是如此了

    23、。价值判断本身并没有绝对的定量,所以我们对于价值的反思就是我们不能够纯粹通过事物的客观价值来对于事物做定性,而应该去更加宏观的对于价值产生反思新的事物,在价值判断上,未必绝对领先于旧的事物,也正因此,我们也可以认为:过去人的价值观,未必不如现代人。过去人对于自然和审美的态度,也未必不如现代人。我们可以提倡在客观量化概念中,新事物带来的更加充裕,更加丰富的物质条件。但是对于新的事物一定好于旧的事物,我们需要保留一点保守的态度。理清价值判断和事实判断之间的关系之后,就可以进行分层论述了。首先,可以从表层逻辑方面进行论证:确实在我们很多的经验中,“新”是一种比“旧”好的客观物体。而新比旧好的原因就是

    24、物质本身是发展的,物质的发展意味着人的智慧随着物质的发展而不断的堆积。而智慧堆积会给物质带来更多的赋能,所以从性能上来说,能够给物质带来更多的增量。所以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新的事物会比旧的事物更好,而新事物的频繁出现,也能够给我们带来更多的物质储备。其次,从深层逻辑上来说,若我们单一化地将物质的客观属性,作为事物价值的唯一价值,这个行为本身是非理性的。而非理性的根源是因为事实判断能够证明新事物的优越性,但是客观的功能上的累加只是事物具有价值的某一个变量,我们会认为还会有很多别的变量,同样能够对于事物的价值产生改变。而那些其他事物是什么呢?比如,一些源自于“旧”的审美、思想、文化,未必会被现在彻底

    25、超越。因此,总的来说,我们需要对于物质具有超越于事实的价值判断。一方面,我们需要对于物质进行肯定,肯定效率上的兑现对于我们物质生活的提升,同时我们也要知道,效率对于物质的衡量是具有边界的。效率的提升不一定能够彻底填补我们内心中的空虚和苍白。所以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我们需要的是对于物质进行否定,超越和批判的价值,我们需要反思过去事物本身给我们带来什么样的价值增量。我们需要做的,是了解边界,了解事物所具有的价值增量,对于事物来说,我们需要了解的,是一种更加全面客观的认知,而不是被简单的“新”的效率所影响我们的判断。所以我们并不是否定于新,否定于效率对于我们生活的赋能,但是同时,效率的赋能不是对于物质

    26、的唯一解读,我们不能因为效率的优化而彻底否定旧有的过去的事物。这样一种相对全面的认知,才能够让我们不被物质绑架,才能让我们获得更好的改变。立意:1.衣不如新,人未必如故。2.传统或许更甚于新潮。3.“新”与“旧”都需要被全面认知。5例文:表扬与批评并举毛姆说:当人们请你批评时,其实要的不过是赞扬。中国也有句谚语:好孩子是夸出来的。足见人们对表扬的充分肯定,但爱默生却这样说:“非难比赞美安全。”可见爱默生更看重批评的作用。而我认为,表扬和批评都不可少!表扬,可以激起人们的信心,使人们看到自己的长处,从而更好地保持自己的优势。但是单纯的表扬,不加批评,则容易使人自以为是,变得骄傲自大,失去判断是非

    27、的能力。历史上有此等经历的人不在少数,唐玄宗就是其中的一个。执政前期的唐玄宗知人善任,虚怀纳谏,使唐朝步入“开元盛世”,社会经济、军事、科技、文化都达到中国封建社会的最高水平。于是,大臣们的歌功颂德的奏章如雪片般飞来,坐在龙椅上的玄宗皇帝开始飘飘然起来,再也听不进任何批评意见。他开始不理朝政,任用奸相李林甫,使得忠臣遭到罢黜,小人受到重用,朝纲败坏,终于酿成了“安史之乱”,一个强大的唐王朝走向了衰落。这也许正如科尔顿所说的,“赞扬,像黄金钻石,只因稀少而有价值”,那么,批评又何尝不是如此呢?批评,可以使人们看到自己的不足,激发人们的斗志,使人们勇于向自己挑战。但是如果只是批评,则容易使人信心不

    28、足,认为自己一无是处,情绪低落,最终一事无成。从古至今,这样的例子不也是举不胜举么?三毛不正是因为老师对自己的怀疑和批评而失去对数学的兴趣吗?在当今的校园中,又有多少学生因为老师的批评而变得好学上进呢?由此看来,表扬与批评,谈不上谁比谁更好,两者的结合才是最好的。面对真诚的表扬不骄傲,面对客观的批评不恼火,就像齐威王那样善于听取大臣的意见,闻过则喜,才能最终“战胜于朝廷”;就像唐太宗那样,能够接纳魏征的直谏,并能真诚地褒奖魏征,才有了“贞观之治”。如果他们一味沉迷于大臣的歌功颂德声中,或者永远板着面孔冷对所有的真诚的表扬,他们也不会成为贤明君王。而现代的教育,更需要表扬与批评的完美结合:单纯地

    29、夸奖培养不了好孩子,一味地批评,也不能造就人才。只有两者并用,才是最好的选择。表扬是必需的,它能使人们树立信心,鼓起勇气;批评,也必不可少,它让人们懂得不断完善,不断进取。不要轻信“表扬总比批评好”,也不要偏听“非难比赞美安全”,只有表扬与批评并举,才能不断拥抱成功,走向辉煌。【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写作的能力。审题:这是一则材料作文题。材料只有一句话,那就是毛姆的名言,意思就是当人们请你批评指正的同时,其实他的内心还有一个渴望需要被看见,那就是赞扬。这则材料,看似简单,实际上体现着赞扬和批评的关系,却蕴含着丰富的人生哲理和生活智慧。从请求批评的人的角度来说,当他请求批评的时候,其实他内心更希望得

    30、到别人的赞扬,这是人类一种非常普遍的心理。一个人做事,不是想得到别人的否定和指责,而是更希望得到别人的认可和赞扬,这样可以让他更有自信,更有动力,能够更加努力地去做完甚至做好一件事情。从被要求批评的人的角度来看,当别人请你批评的时候,你首先应该看到他所做事情中的闪光点和值得认可的地方,并给予及时中肯的赞扬,这样可以最大限度地激发他身上的创造力和积极性,也有利于事情的完成和他未来的发展。在赞扬的基础上,再对其不足和错误给予委婉的点评,这样别人更容易接受,于人于事都有益。也就是说,批评也要从赞美和谦卑开始,这是一个人人格魅力的体现,也是一种有效的批评,否则只能适得其反。从“谈谈你的看法”可知,文体

    31、是议论文。考生可以运用层进式结构谈真正的批评应该是先从赞扬开始,这样做的意义和好处是什么,如何将赞扬和批评融合在一起。考生也可以就其中一个方面运用并列式结构来谈。总之,观点要明确,脉络要清晰。立意:1.求批评的背面是求赞扬,在认可中更有前进的动力。2.求批评的潜在需求是求认可,这也是对自信的一种求证。3.批评,也要从赞美和谦卑开始。4.一味批评只会适得其反,赞美中的提醒才会事半功倍。6略【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写作的能力。审题:这是一道思辨性材料作文题。材料中。“有所恃”意味着这个人拥有较好的物质基础,或在某一方面占据优势。但占据如此有利条件,却并不一定能带来满意的结果。因为他可能会因为占据优势有

    32、所依仗而过于大意,失去为人处世的基本态度,或看不到可能颠覆自有优势的巨大隐患。而“无所恃”的人,则会因为劣势而更加谨慎、更加刻苦,从而克服现实局限,另辟蹊径实现目的。 其实,一个“有所恃”的人就是一个占据优势的人,一个“无所恃”的人则往往在某方面存在劣势。但,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优势和劣势,优势并不一定代表成功,劣势也并不代表失败,关键在于你如何对待。如果一个人善于扬长避短,学他人之长,补自身之短,则不仅可以使优势更优,而且可以化劣为优,变短为长,勇往直前,立于不败之地,反之,如果以优势自居,就骄傲大意,看不到自己的短处,看不到隐藏的危机,那么优势也就会变成劣势。所以,写作时可以先在概念上把“有所

    33、恃”和“无所恃”这两个较为陌生的概念转换为“优势”和“劣势”去讨论。然后从“福兮祸所依,祸兮福所伏”的事物两面性引出“不能因为占据优势就盲目大意”或者“充分运用劣势给人带来的警醒激励作用”等思路,指出我们对于外部条件的优劣性,要做到善于全方面、多角度看问题,不能被眼前的优势蒙蔽了双眼;对于内部条件的优劣势,则要注意正确认识自己、认清自己,而不汲汲于一时的优势或劣势。立意:1.看到优势背后隐藏的危机。2.不因“有所恃”而骄傲大意。3.在优势上小心踱步,在劣势上勇敢跳舞。7例文:补“短”续发展,营“长”开天地一只木桶,它能承水的上限由它的短板所决定,故有人认为“短板理论”乃真理。可还有人认为,只有

    34、经营长处,将优势最大化,才能不断实现增值。我认为,“补短板”与“营长处”同样重要。补“短”得以续发展,营“长”得以开天地。补短板,弥弱点,续个人之长远发展,无畏困难险阻。在东京奥运会脱颖而出的中国小将全红婵,之所以在小小年纪学会水花消失术,乃是她平日里刻苦训练,找缺点、补弱点的结果。一日上百跳的艰辛,一遍又一遍地找自己的弱点及不足,才让她一路披荆斩棘夺回金牌。被誉为六边形战士的马龙也是如此,不停地寻找自己的弱点,加以弥补,才造就了完美的“六边形战士”。个人如此,国家亦如此,中国曾在高新技术自主创新方面与发达国家不断拉大差距,所以,中国提出了“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战略,不断提高我国企业的自主

    35、创新能力,促进产业链转型升级,高新技术取得了长足进步。营长处,发挥个人优势,开新天地于新时代展芳华。中国飞人苏炳添,在身高和腿长方面不占优势,便发挥自己体力和弯道加速优势,不断突破个人极限。我国在抗击疫情过程中也体现这个特点,充分发挥在社会主义制度方面的优势,发挥党中央的集中统一领导和党员干部的先锋模范作用,由中央到地方制定起一套完备的防疫体制,发挥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制度优势,用最快的速度控制住了疫情蔓延。营长处,保民生,打开了开复工复产的新天地。“营长处”与“补短板”齐飞,补缺点与展优势并行,为国家发展蓄动力。新中国成立以来,不断推进贫困人口脱贫,补上了人民生活难以保障这一弱点。不断推动社会主

    36、义现代化建设,发挥了中国共产党的领导这一显著优势。乡村振兴,区域协调发展不断深入推进,新发展格局推动创新驱动发展,国家发展稳步前进。作为新时代青年的我们,既应注重找自己的弱点,弥补其不足。又要懂得发挥自己的优势不断开辟新天地,要稳稳接牢时代的接力棒,为国家发展完善自我,积蓄力量,补短以续发展,营长而开天地。【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写作的能力。审题:这是一道引语式材料作文题。“短板”即人的不足、缺点。根据木桶理论,木桶盛水量取决于最短的那块木板,于是有人认为只有克服短板,才能避开成事暗礁。这个观点不无道理,克服了短板,弥补了不足,消除了隐患,能力得到了完善,离成功就又近了一步。 “长处”指的是人的优

    37、势与亮点,也可以理解为可以挖掘的潜力。有人认为经营长处,发挥自己的优势,能不断增值。这种观点也不无道理,毕竟优势突出,更有竞争力,而且相较于克服短板,经营长处更能发挥自身优势,也更容易做到。考生需要论述清楚如何处理二者的关系。比如,当短处、弱项成为阻碍我们成长的人性弱点时,我们就要去纠正;如果短处、弱项还构不成致命性的成长阻碍,就不妨将主要精力和资源都用于自己的优势领域,让自己的特长发挥到极致,以达到扬长避短、扬长补短、扬长克短的状态。而且“克服短板”与“经营长处”并不矛盾,最完美的做法应该是二者兼顾。具体写作时注意不要泛泛而谈,谈“克服短板”时应给出具体办法,如何克服;同样,写“经营长处”时

    38、立意重在如何“经营”上。比如,可以写怎样正确“经营”自己的长处,让自己的人生焕发光彩;也可以写人为什么要经营自己的长处。文体上,可以写议论文,通过具体的事例论证人为什么要克服自己的短板,该如何经营自己的长处。也可以写记叙文,同具体的事件记叙,表明人克服了短板,或者正确经营自己的长处,可以让自己的人生焕发光彩。立意:1.补短板,除暗礁。2.经营长处,为人生增值。3.扬长补短,完美自我。8略【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写作的能力。审题:这是一道引语式材料作文题。材料的核心词是“互争”和“互助”,考生需要理解这两个核心词的意思,明确二者之间的关系。“互争”,达尔文的生物进化论规律,即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生物

    39、为了生存,彼此相互斗争,在斗争中,不适者被淘汰,适者生存而延续。“互助”,是无政府主要活动家和理论家克鲁泡特金在1902年发表的互助论中的核心观点,他不认同社会达尔文主义者把“生存竞争”看作是进化的主要因素认为“互助”(互相帮助)才是一切生物(包括人类在内)进化的真正因素。那么对于人的发展起作用的是互争还是互助?考生既可以肯定互争,也可以肯定互助,还可以指出二者的关系。考生可以通过思考如下问题打开思路:(一)竞争对于世界的发展有哪些作用?人是一种有惰性的动物,正是为了避免惰性,我们才引入了竞争机制、淘汰机制;竞争精神可以最大限度的激发人的潜力,使人精神振奋,努力进取,促进事业的发展;把提高竞争

    40、力作为重点,才能抵抗一切不确定因素带来的负面影响。(二)竞争对于世界的发展有哪些弊端?竞争容易引起人际关系的恶化,使人变得更自私、更狭隘;竞争也使许多人感受到巨大压力,无所适从,甚至产生较为严重的心理失常;强调个人竞争,以自我为中心,而不关心他人与社会。(三)互助对于世界的发展有哪些作用?互助更利于生存竞争,在群体中年长的动物更容易生存下来,因此也更能积累经验,不会互助的动物种类,更容易灭亡;互助让人们在内心上走得更近,让人们的联系更多更频繁,拉近了人们的心理距离,也促进和提升了人们的情感,治愈了人们的冷漠;互助是人性美的表现。恻隐之心,人皆有之,面对别人的不幸,我们不可能无动于衷,对困难中的

    41、人进行帮助是人道主义的表现;从实用主义角度来说,你关爱了别人,帮助了别人,在你需要帮助时,别人也会对你伸出援助之手;从大的方面看,提倡互助,有利于创建和谐社会,体现“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社会主义大家庭的温暖;人类从蛮荒走向文明,走向共筑“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人类命运共同体。(四)互争与互助是怎样的关系?互助和互争都是生物进化过程中发挥着各自独特的作用,二者不是相互对立排斥的关系,而是互相包容的关系,不管是动物还是人类,只是看大家是否存在相同的利益或者说同族群与他族群之间的互惠关系。行文构思上,可以由材料引入,引出自己对“互争”和“互助”的态度;接着分析“互争”在人类进程中的价值以及弊端,由

    42、此过渡到“互助”,然后结合当下形势,如疫情,如环境,指出当下“互助”之于人类的意义;最后发出呼吁,呼应开头。立意:1拥有竞争意识,不忘互助精神。2.唯有互助,方可共生。3有互助有竞争,美美与共,共同进步。4竞争意识诚可贵,互助精神价更高。9例文:争与不争波涛与波涛之间的碰撞,会产生美丽的浪花。那么人与人之间的争论呢?在我们平常的生活中,家人之间的争论,同学之间的争论常常发生,有些争论有助于问题的解决,而有些却有很大的负面效应。因此我要说:我们要争论,更要正确、合理地争论。争论的“争”字体现了一种勇气,一种敢于向权威挑战的勇气。我们平时不是遇到很多疑难、困惑吗?这时候,我们要敢于争论,打破迷信的

    43、束缚和权威的压抑,努力发表个人的见解。当欧洲正处于牛顿的“微粒说”一统天下的时候,一位普通的物理教师玻尔却敢于对此提出疑问,坚持发表了自己的观点这就是后来闻名全球的光的“波动说”。试想,没有勇气的人又怎能向权威挑战,为寻求真理而不顾一切呢?当然,我们在争论时还要注意方法的正确与合理,要以事实为依据,要以理服人有理不在声高嘛。事实上,光凭一时的冲动是不会到达胜利的彼岸的。勇气只是火箭的动力,要把火箭发射到宇宙还需要正确的操作与合理的方法。所以,我们在争论的时候要因人而异,注重方法,讲究风度。假使只顾向前冲,不懂争论的策略,那么非但不能解决问题,还会把事情办糟,甚至会撞得头破血流。争论的前提是争论

    44、的问题有可“争”之处。我们要避免无谓的争论,要有虚怀若谷的态度。如果你多想想别人的好处,对于因关心自己而表示反对的人心存感谢,那么,你就不会因别人的意见与你不合而懊恼了。因为任何肯花时间对你表达不同意见的人,必然和你一样对同一件事情表示关心。把他们当作帮助你的人,或许就可以把别人的反对升华为真诚的友谊。因此,如果明明自己不对,就不要为了个人面子和尊严而固执己见。我们要“择其善者而从之”,及时修正自己的错误,勇于因自己的错误而向别人道歉。避免无谓的争论,同时,我们还需要有良好的自控能力。面对别人的挑战尤其是态度比较蛮横的挑战,人有一种天然的自卫心理。这时我们需要冷静,需要自制,千万不能让冲动之火

    45、,烧毁理智的缰绳。我们的时代为青年人创造了畅所欲言的环境,提供了充分展现自我风采的舞台。特别是对一些原则问题,我们要敢于争论。没有“争论”的时代是可悲的,没有争论的民族是可怜的。“争”出成果,“争”出进步,将争论引进我们的学校、社会,我们的国家将步步强盛,日日繁荣。【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写作的能力。审题:这是一道引语式材料作文题。材料提出了一对看似矛盾的观点,为了解决问题我们应当争论对错,但是有时候争论并不能解决问题,最明智的方法是不争。那么我们到底要不要争论,何时争何时不争,如何争等等,就是考生需要思考并辩证分析的问题。首先,遇到原则问题,我们要敢于争论对错,尤其是面对“权威”“专家”,我们要

    46、有勇气提出自己的见解;但是如果我们面对的是亲人、朋友相处中的一些小问题、小碰撞,真的没有必要非要分出对错,有道是“清官难断家务事”,有些事也没有对与错的标准;还有,面对一些胡搅蛮缠之徒,或者根本不明事理的人,有时争论是没有意义的,还不如置之不理。当然,即使是有必要的争论,也要讲究方法和策略,采用合理的方法去争论,才能达到想要的效果。可以说,如何处理好争论,既能达成共识,又能收获尊重和友谊,真的是一门学问。考生在论述时,既要从不同角度辩证分析“争与不争”,也应当认识到争论的意义,无论对个人成长、发展,国家兴旺,还是真理的出现,正确而必要的争论都是必不可少的。立意:1.勇敢挑战,该争则争。2.不争

    47、是大智慧。3.争与不争,智慧其中。10略【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写作的能力。审题:这是一道引语式材料作文题。“历来如此”是经验之谈,一般是师长用他们的经验对我们加以指导,那么此题就转化为如何对待“经验”的问题了。前人的经验是他们从已经发生的事件中或多次实践中得到的知识或技能,无疑对阅历不够丰富的青年人具有指导意义,经验让你少走弯路,事半功倍,因此我们应当重视“历来如此”的教诲;但是前人的经验毕竟是当时情境下的处理方法,时移世易,这个经验有可能并不适合当下,而“历来如此”就成了限制我们创新发展的桎梏;还有,经验本身没有优劣高下之分,但是在运用于实践时因为人的能力、态度和智慧等不同,有可能导致两种迥然

    48、不同的结果,因此我们在借鉴经验的时候一定要结合实际合理运用,该借鉴借鉴,该创新创新。那就究竟应该如何对待“历来如此”的教诲呢?首先要判断这个教诲是否适合当下,适合你;其次,要结合实际辩证、合理的加以运用;如果感觉并不适合,应该勇敢地提出不同意见,挣脱经验的桎梏。总之,要辩证分析“经验”的两面性。如写作记叙文,要能在相应的情境中,讲述运用某种经验取得成功或者因为“经验主义”导致失败的故事,从而体现人物的情感、态度和智慧。写作议论文要表明对“经验”的态度,探究因经验而成功的原因,剖析失败的教训,例如:经验不是万能的,不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真理”,要因地制宜、因时而异,因人而异,善于变通。立意:1. “历来如此”是把双刃剑。2. “历来如此”助人成功。3. 摆脱经验的束缚。11例文:浓缩的就一定是精华吗?园林是自然山水的浓缩,缩

    展开阅读全文
    提示  163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2023年高考语文复习:哲理思辨类材料作文 分类练习题汇编含答案(例文+审题+立意).docx
    链接地址:https://www.163wenku.com/p-3555328.html
    wenku818
         内容提供者      个人认证 实名认证

    Copyright@ 2017-2037 Www.163WenKu.Com  网站版权所有  |  资源地图   
    IPC备案号:蜀ICP备2021032737号  | 川公网安备 51099002000191号


    侵权投诉QQ:3464097650  资料上传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

    163文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