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北京中考历史复习课件第十三单元 近代经济、文化艺术、教育与社会生活.pptx
- 【下载声明】
1. 本站全部试题类文档,若标题没写含答案,则无答案;标题注明含答案的文档,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2. 本站全部PPT文档均不含视频和音频,PPT中出现的音频或视频标识(或文字)仅表示流程,实际无音频或视频文件。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3. 本页资料《2020年北京中考历史复习课件第十三单元 近代经济、文化艺术、教育与社会生活.pptx》由用户(小豆芽)主动上传,其收益全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该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请根据预览情况,自愿下载本文。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5.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及以上版本和PDF阅读器,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中考历史 课件 下载 _一轮复习_中考专区_历史_初中
- 资源描述:
-
1、1.(2018北京,13,1.5分)社会变化反映在人们生活的各个方面。以下是上海白渡桥平均每天通行情况表(单 位:次)。材料反映出 ( ),A.等级观念的消失 B.娱乐方式的多样化 C.民族工业的发展 D.交通工具的近代化,答案 D 依据表格内容可知,1889年,上海的交通工具主要是人力车和轿子;1926年,上海的交通工具有了 很大变化,自行车和汽车大量出现,这表明随着时代的发展,传统的交通工具逐渐被新的交通工具所取代,反 映出交通工具的近代化,D项符合题意。,2.(2019北京,32,4分)(节选)城市发展历史印记社会进步 材料三 1860年天津成为通商口岸,以外贸为先导发展起来。 洋务派创
2、办天津机器制造局等工厂,天津成 为近代中国重要的工业基地。天津位于铁路沿线和江、海之滨,成为港城一体化城市。1880 年洋务派在 天津设电报总局,并在上海、苏州等地设分局。至20世纪初,京汉、京张、津浦、京奉等铁路相继建成,以 天津为中心的华北铁路网正式形成。同时期,天津形成了中国第一个城市有轨电车系统。公共交通的发展 促进了人口流动,方便了市民生活。乘坐者必须遵守公共交通规则和章程,这也进一步增强了市民的公共 意识和文明意识。 摘编自杜希英交通变革与天津城市近代化等 (3)依据材料三,说出近代天津兴起的主要因素。(2分)概括近代天津社会生活的变化。(2分),解析 (3)依据材料三的内容可以得
3、出近代天津兴起的因素:1860年天津成为通商口岸;洋务派在天津创办 近代企业;天津具有独特的地理位置,交通便捷。从材料三中可以概括出近代天津社会生活的变化主要有 近代通信和交通方面的变化,同时人们的公共意识和文明素养也在提升。,答案 (3)主要因素:开埠通商;洋务派在天津创办工业企业;位于水陆交通要道。 变化:近代通讯事业发展,人们联系更便捷;公共交通系统出现,人们出行更方便;公共意识和文明素养提升。,教师专用题组 考点一 近代经济,1.(2019河南,4,1分)19世纪末,清政府逐渐意识到:对于民间资本的残酷排挤是极其不合理的。在此背景下, 近代中国所有厂矿企业的资本额中,属于民族资本的商办
4、企业的资本额,由占22.4%上升到70%。材料表明, 此时的民族资本主义发展主要是由于 ( ) A.洋务运动的刺激 B.政府政策的放宽 C.列强侵华的放松 D.“实业救国”的推动,答案 B 本题考查近代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据材料“19世纪末在此背景下”并结合所 学可知,甲午战后,清政府放宽了对民间设厂的限制,促进了民族资本主义发展,B项正确。洋务运动促进了 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但材料体现的是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排除A项。一战期间,西方列强忙于欧洲 战事,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这与材料时间“19世纪末”不符,排除C项。材料中没有体现“实业 救国”,排除D项。,2.(2019安徽,4
5、,2分)下图是中国棉纺织业布机数(19121921年)和机制面粉业年产量(19131921年)柱状 图。该图反映了 ( ) A.列强加大对中国的商品倾销 B.中国近代民族工业开始起步,C.中国重工业获得了初步发展 D.民族工业获得快速发展良机,答案 D 从柱状图中的数据可以看出,从1912年到1921年中国棉纺织业和面粉业呈快速发展的态势。结 合所学可知,这一时期正是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后,欧洲国家忙于战争,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使中国 民族工业获得了迅速发展的良机,出现了“短暂的春天”,故D项正确。列强加大对中国的商品倾销会阻碍 中国民族工业发展,A项说法错误。中国近代民族工业是受外商企业
6、和洋务运动的刺激产生的,起步于19世 纪六七十年代,故B项错误。棉纺织业和面粉业属于轻工业,故C项错误。,3.(2018山东德州,9,2分)历史学家章开沅说:“1895年中国有三个人各自作出自己一生最重要的选择:康有 为选择了变法,孙中山选择了革命,张謇选择了实业。”与张謇选择实业有关的是 ( ) A.创办湖北织布局 B.创办大生纱厂 C.创办轮船招商局 D.创办汉阳铁厂,答案 B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创办湖北织布局的是张之洞,故A不符合题意;张謇提出“实业救国”的口 号,创办了大生纱厂,故B符合题意;创办轮船招商局的是李鸿章,故C不符合题意;创办汉阳铁厂的是张之洞, 故D不符合题意。,4.(2
7、018云南,7,2分)近代中国民族工业发展举步维艰,但也曾出现过短暂繁荣的局面,被称为民族工业的 “黄金时代”。下表中民族工业发展的“黄金时代”出现在 ( ),A.洋务运动时期 B.戊戌变法时期 C.辛亥革命时期 D.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答案 D 本题考查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根据表中的时间“19121918年”可知,D项符合题意;民 族资本主义产生于19世纪六七十年代,此时正处于洋务运动时期,排除A项;戊戌变法发生于1898年,排除B 项;辛亥革命发生在1911年,排除C项。,1.(2019广东,9,3分)1872年到1875年间,120名赴美留学幼童中,人数居前三位的广东、江苏、浙江分别
8、为84 人、20人和9人;甲午战争后,留学生的分布逐步向长江流域延伸。留学生地域分布的变化 ( ) A.加速了科举制度的瓦解 B.与近代化进程基本一致 C.推动了洋务运动的开始 D.加剧了中国的半封建化,考点二 近代教育与新闻出版事业,答案 B 19世纪70年代,赴美留学生主要来自广东、江苏和浙江,主要是由于这些地方开放较早,近代化 起步较早;甲午战争后,列强侵略势力由东南沿海逐步向长江流域延伸,留学生的分布也随之向长江流域延 伸。留学生地域分布的变化与近代化进程基本一致,故选B项。A、D两项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洋务运动 开始于19世纪60年代,C项排除。,2.(2019云南,12,2分)1
9、897年,中国人在上海创办的第一个也是规模最大的文化出版机构是 ( ) A.商务印书馆 B.中华书局 C.开明书店 D.生活书店,答案 A 本题考查商务印书馆及学生对基础知识掌握的能力。1897年在上海创办的商务印书馆,是近代 中国人创办的第一个也是规模最大的文化出版机构,故A项符合题意。中华书局于1912年创办于上海,排除 B项。开明书店创办于1926年,排除C项。生活书店创建于1925年,排除D项。,3.(2019山东潍坊,10,2分)1905年5月,依然被称为“老爷”的京师大学堂学生,穿起了短衫,开始了首届西式 运动会。这反映了京师大学堂 ( ) A.是中国近代首所新式学校 B.具有新旧
10、交织的时代特点 C.创办于科举制度废除之后 D.首创完备的新式教育学制,答案 B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和分析问题的能力。根据题干材料可知,当时京师大学堂的学生一方面仍被 称为“老爷”,这是旧时代的称呼,另一方面“穿起了短衫,开始了首届西式运动会”,这是新时代的特点,所 以京师大学堂具有新旧交织的特点。故选B项。中国近代首所新式学校是京师同文馆;京师大学堂创办于 1898年,是在科举制度废除之前;中国第一个系统完备并付诸实施的法定学制是奏定学堂章程。故A、 C、D三项均不符合题意,排除。,4.(2018山东潍坊,9,2分)1882年10月24日,顺天乡试刚刚发榜,次日凌晨,印着中榜者名单的申报就出现
11、 在江苏、安徽、浙江的各售报点,这期报纸大为畅销。这反映了 ( ) A.思想观念解放 B.大众报业发展 C.铁路交通发达 D.轮船航运繁荣,答案 B 本题考查近代社会生活的变化。材料信息反映了大众报业发展。故选B。,5.(2018湖北荆州,15,2分)1898年6月,光绪皇帝在诏书中说:“京师大学堂(今北京大学)为各行省之倡,尤应 首先举办。”与创办京师大学堂相关的历史事件是 ( ) A.洋务运动 B.戊戌变法 C.辛亥革命 D.新文化运动,答案 B 依据所学知识可知,京师大学堂是1898年戊戌变法运动时期创办的,也是戊戌变法运动留下的唯 一的成果,1912年改名为北京大学。A项洋务运动时期指
12、的是19世纪6090年代,其间创办的新式学堂是京 师同文馆;C项辛亥革命发生在1911年,与材料时间不符;D项新文化运动开始于1915年,时间不符。,1.(2018湖北咸宁,19,2分)在近代西方工业文明的冲击下,新的事物和思想观念影响着中国的社会生活。下 列不能反映民国时期社会习俗变化的是 ( ) A.禁缠足,倡女权,男女平等新追求 B.称先生,道某君,人格平等意义深 C.旗袍西服中山装,穿着舒适又大方 D.辫子搭肩三尺长,之乎者也说荒唐,考点三 近代社会生活,答案 D 本题是否定式的选择题。结合课本所学,辛亥革命后,民国政府为了改变愚昧落后的习俗,颁布 了剪辫、易服和废止缠足等法令。“辫子
13、搭肩三尺长,之乎者也说荒唐”不是民国时期社会习俗变化,D项 符合题意,A项不符合题意。民国政府废除了有损人格的跪拜礼,代之以文明简单的鞠躬、握手礼;取消 “老爷”“大人”之类的称谓,代之以“先生”“君”等平等的称呼,B项不符合题意。辛亥革命后,人们 的饮食、服饰、婚丧等出现了崇洋逐新的趋向,旗袍、中山装等具有民族风情的服装也受人青睐,C项不符 合题意。,2.(2018陕西,16,2分)1912年,孙中山在给上海中华国货维持会的复函中说:“礼服在所必更,常服听民自便 去辫之后,亟于易服,于是争购呢绒,竞从西制,致使外货畅销,内货阻滞。”由此可见辛亥革命 ( ) A.传播民主科学观念,促进了人们思
14、想解放 B.促进中国服饰近代化,冲击传统生活习俗 C.传入西方思想观念,中国服饰开始近代化 D.开始机器化生产服装,加剧崇洋媚外现象,答案 B 本题考查对辛亥革命后中国社会在服饰方面发生变化的理解。材料中孙中山强调西方服饰对 剪去发辫的民众具有强大的吸引力,以致出现了西方服饰畅销,中国传统服装滞销的现象,这说明辛亥革命 对中国传统生活习俗造成了冲击,故选B。材料强调的是生活习俗的变迁而非思想解放,排除A;中国服饰近 代化并不是在辛亥革命后才开始的,排除C;D观点明显错误。,1.(2019山东青岛,24,1分)坚定文化自信,离不开对中华民族历史的认知和运用。下列文化艺术成就对应不 正确的是 (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