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江苏中考化学复习课件专题十六 实验方案的设计与评价.pptx
- 【下载声明】
1. 本站全部试题类文档,若标题没写含答案,则无答案;标题注明含答案的文档,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2. 本站全部PPT文档均不含视频和音频,PPT中出现的音频或视频标识(或文字)仅表示流程,实际无音频或视频文件。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3. 本页资料《2020年江苏中考化学复习课件专题十六 实验方案的设计与评价.pptx》由用户(小豆芽)主动上传,其收益全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该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请根据预览情况,自愿下载本文。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5.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及以上版本和PDF阅读器,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中考 化学 课件 下载 _二轮专题_中考专区_化学_初中
- 资源描述:
-
1、A组 2019年江苏中考题组,考点一 实验方案的设计,1.(2019江苏南京,15,2分)除去下列物质中混有的少量杂质(括号内为杂质),拟定的实验方案不可行的是 ( ) A.N2气体(O2)通过灼热的铜网 B.木炭粉(CuO)在空气中灼烧 C.KCl固体(MnO2)加入足量的水溶解,过滤,蒸发结晶 D.FeCl2溶液(CuCl2)加入过量的铁粉,过滤,答案 B A项,N2与O2的混合气体通过灼热的铜网时,氮气与灼热的铜不反应,氧气与灼热的铜反应生成氧 化铜固体,反应后得到纯净的氮气,符合除杂原则;B项,木炭粉在空气中灼烧会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生成二 氧化碳,而氧化铜与空气中的成分不能发生反应,欲
2、保留的物质被除去,不符合除杂原则;C项,KCl易溶于水, MnO2不溶于水,采用加入足量的水溶解,过滤,蒸发结晶的方法,能够除去二氧化锰,得到纯净的KCl,符合除 杂原则;D项,向FeCl2和CuCl2混合溶液中加入过量的铁粉,铁与氯化铜反应生成氯化亚铁和铜,过滤出过量的 铁粉和生成的铜,得到氯化亚铁溶液,将杂质转化为欲保留的物质,符合除杂原则。 方法技巧 除杂的原则:1.不能引入新杂质;2.除杂试剂只能与杂质反应,不能与欲保留的物质发生反应,且 其状态最好能和欲保留的物质不同;3.最佳的除杂方法是除杂试剂与杂质反应生成欲保留的物质。 易错警示 在分离一组易溶与难溶物质时,分清要除去的是易溶物
3、还是难溶物,在完成“溶解、过滤”步 骤后,再确认后续步骤。如果要保留易溶物,则后续步骤一般为“蒸发结晶”;如果要保留的是难溶物,则后 续步骤一般为“洗涤、干燥”。,2.(2019江苏常州,14,2分)在一定条件下,下列物质间的转化不能一步实现的是 ( ) A.FeFe3O4 B.ZnZnCl2 C.H2CO3CO D.NH4NO3NH3,答案 C 铁在氧气中点燃生成四氧化三铁,故A能一步实现;锌和稀盐酸生成氯化锌和氢气,故B能一步实 现;碳酸受热分解生成二氧化碳,不能生成一氧化碳,故C不能一步实现;硝酸铵和碱反应生成氨气,故D能一 步实现。,考点二 实验方案的评价,1.(2019江苏扬州,15
4、,2分)下列实验方案能达到目的的是 ( ) A.用稀盐酸和BaCl2溶液检验Na2SO4溶液中是否含有H2SO4 B.用肥皂水鉴别蒸馏水与CaCl2溶液 C.用足量NaOH溶液除去CO2气体中的少量HCl D.用澄清石灰水检验Na2CO3溶液中是否含有K2CO3,答案 B A项,硫酸、硫酸钠均能与氯化钡反应生成硫酸钡白色沉淀,不能达到目的。B项,可用肥皂水鉴 别蒸馏水与CaCl2溶液,产生泡沫较多的是蒸馏水,泡沫较少的是氯化钙溶液。C项,CO2和HCl气体均能与 NaOH溶液反应,不但能把杂质除去,也会把原物质除去,不符合除杂原则。D项,K2CO3、Na2CO3溶液均能与 石灰水反应生成碳酸钙
5、白色沉淀,不能达到目的。,2.(2019江苏连云港,33,2分)下列实验方法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答案 C A项,氯化钾易溶于水,二氧化锰难溶于水,可以采用加水溶解、过滤、洗涤、干燥的方法进行分 离;B项,NH4Cl与熟石灰粉末研磨会产生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KNO3不能,可以鉴别;C项,称取3.0 g NaCl,加 入50.0 mL水使之溶解,所得溶液溶质质量分数为 100%6%;D项,酸雨是pH小于5.6的雨水,用 pH计测定雨水的pH,可以鉴定本地雨水是否为酸雨。,3.(2019江苏苏州,32,7分)维C泡腾片是一种常见的补充维生素C的保健品。某品牌维C泡腾片(以下称“本 品”)的
6、主要成分如图1所示。 (1)下列关于维生素C的说法正确的是 (填字母)。 a.维生素C由C、H、O三种元素组成 b.维生素C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76 g c.维生素C由6个碳原子、8个氢原子和6个氧原子构成 d.维生素C中C、H、O元素的质量比为9112,(2)阅读本品的营养成分表:每100 g维C泡腾片含钠5 750 mg(1 mg=10-3 g)。已知本品其他成分不含钠元素, 则本品中碳酸氢钠的质量分数为 。 (3)维C泡腾片水溶液酸碱性的测定:将本品一片投入蒸馏水中,有气泡产生,反应原理为H3C6H5O7+3NaHCO3 Na3C6H5O7+3CO2+3 (填化学式)。 (4)维C泡腾片中
7、碳酸氢钠质量分数的测定:称量相关实验用品质量,将本品一片投入蒸馏水中,待不再产生 气体后,称量锥形瓶及瓶内所有物质的总质量。装置如图2所示。 图2,相关数据如下表:,根据以上数据计算本品中碳酸氢钠的质量分数(写出计算过程,结果精确到0.1%)。 实验测定结果与题(2)计算结果相比有明显偏差,其可能原因是 。,答案 (1)ad (2)21% (3)H2O (4)10.5% 反应后残留的液体中溶有部分CO2和锥形瓶液体上方空间内残留了部分CO2(合理答案均得分),解析 (1)维生素C由C、H、O三种元素组成,正确;维生素C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76,单位是1而非g,错误;维 生素C由维生素C分子构成,
8、而不是由原子直接构成,错误;维生素C中C、H、O元素的质量比为(126)(1 8)(166)=9112,正确。(2)由题可知,本品中碳酸氢钠的质量分数为 100%=21。 (3)根据反应前后原子种类及个数不变可知缺少的分子的化学式为H2O。(4)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 得,生成的二氧化碳的质量为71.75 g+50.00 g+4.00 g-125.53 g=0.22 g。设本品中碳酸氢钠的质量分数为x。 H3C6H5O7+3NaHCO3 Na3C6H5O7+3CO2+3H2O 252 132 4.00 gx 0.22 g = x=10.5% 实验测定结果与题(2)计算结果相比有明显偏差,其可能的原
9、因是装置内有残余的二氧化碳。,B组 20152018年江苏中考题组,考点一 实验方案的设计,1.(2017江苏扬州,18,2分)除去下列物质中的少量杂质,所选试剂和操作都正确的是 ( ),答案 B A项,NaOH与CuCl2反应生成氢氧化铜沉淀和氯化钠,应再进行过滤,错误。B项,KCl易溶于水, MnO2难溶于水,可采取加水溶解、过滤的方法进行除杂,正确。C项,CaO和CaCO3均能与稀盐酸反应,错 误。D项,CO2和HCl气体均能与NaOH溶液反应,错误。,2.(2015江苏无锡,11,1分)下列实验方案不合理的是 ( ) A.用观察颜色的方法鉴别磷矿粉和硝酸钾 B.用植物的花瓣制作指示剂,
10、检验溶液的酸碱性 C.用水鉴别NH4NO3、NaOH、NaCl三种固体 D.用FeSO4溶液、Cu和Ag比较Fe、Cu和Ag的金属活动性,答案 D A项,磷矿粉是灰白色的固体,硝酸钾是白色的晶体,用观察颜色的方法可以鉴别磷矿粉和硝酸 钾,故选项实验方案合理。B项,某些植物的花瓣中含有遇酸碱变色的物质,可检验溶液的酸碱性,故选项实 验方案合理。C项,NH4NO3溶于水吸热,氢氧化钠溶于水放出大量的热,氯化钠溶于水溶液温度几乎无变化, 可以鉴别,故选项实验方案合理。D项,Cu和Ag与FeSO4溶液均不反应,说明了金属活动性:铁铜、铁银,但 无法比较银和铜的金属活动性强弱,故选项实验方案不合理。 解
11、题思路 实验方案设计是考查学生能力的主要题型,在具体设计实验方案时,要对实验原理理解透彻,既 可以根据某些特殊物质的物理特性进行设计,也可以根据不同物质的化学性质差异进行设计。 易错警示 利用金属与盐溶液的反应来判断金属活动性强弱时,必须注意的是不能用钾、钙、钠三种金属 来进行相关实验,因为这三种金属与盐溶液中的水能直接发生反应。,3.(2016江苏宿迁,15,7分)某兴趣小组同学欲探究NaOH溶液与CO2气体的反应,设计如图所示实验装置: (1)若导管a与b连接,将分液漏斗中的NaOH溶液注入锥形瓶,关闭分液漏斗上的活塞,振荡,然后打开导管上 的活塞,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 ;CO2与NaOH反
12、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 (2)探究反应后锥形瓶内溶液中溶质的成分。 已知:Na2CO3+H2O+CO2 2NaHCO3 NaHCO3+NaOH Na2CO3+H2O,【提出猜想】.NaOH和Na2CO3;. ; .NaHCO3;.Na2CO3和NaHCO3。 【查阅资料】Ca(OH)2与Na2CO3、NaHCO3均能反应且有白色沉淀生成; CaCl2与Na2CO3能反应且有白色沉淀生成,与NaHCO3不反应; NaHCO3溶液显碱性,可与酸反应生成CO2气体。 【设计实验】限选试剂:Ca(OH)2溶液、CaCl2溶液、稀盐酸、酚酞试液。,【拓展应用】联想到空气中有CO2,所以实验室中的氢氧化钠溶
13、液应 保存。,答案 (1)集气瓶内的水流入锥形瓶中 2NaOH+CO2 Na2CO3+H2O (2)【提出猜想】Na2CO3 【设计实验】,【拓展应用】密封,解析 (1)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使A中的压强减小,集气瓶内的水流入锥形瓶中,CO2与NaOH反应 的化学方程式为2NaOH+CO2 Na2CO3+H2O。 (2)【提出猜想】探究反应后锥形瓶内溶液中溶质的成分,一方面要考虑生成物,另一方面要考虑反应物是 否有剩余,当NaOH与CO2恰好完全反应时,则溶液中的溶质只有Na2CO3,所以猜想是Na2CO3。 【设计实验】由实验操作1中的现象和题中资料可知,应加入足量的CaCl2溶液;欲验
14、证猜想成立,即证 明操作1所得滤液中含有NaHCO3,所以应加入足量的稀盐酸,观察到有气泡产生。 【拓展应用】空气中的CO2会与氢氧化钠反应,所以实验室中的氢氧化钠溶液应密封保存。 思路点拨 在【设计实验】中,确认猜想是否成立,采用的都是逆推法,先确认猜想的内容是什么,再从题目 中找到与该猜想内容相关的信息,运用到题目中,最后确认应该加入什么试剂。如该题中猜想是“只含 碳酸氢钠”,联系题目中给出的信息,该物质不能与氯化钙反应生成沉淀,最终可以确定加入的试剂应该是 氯化钙溶液。 知识拓展 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溶液的反应,随两者量的相对多少产物会不同,二氧化碳过量会最终得 到产物碳酸氢钠,氢氧化钠过
15、量则会得到碳酸钠。,考点二 实验方案的评价,1.(2017江苏淮安,9,2分)下列实验方案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答案 B A项,分别将两种塑料灼烧,有刺激性气味的为聚氯乙烯塑料。B项,铜和银分别放入盐酸中,均不 反应,无法比较金属活动性强弱。C项,分别点燃两种气体,天然气燃烧有水生成。D项,对比高锰酸钾固体 在冷、热水中溶解的快慢,可判断温度对溶解速率的影响。故选B。 思路分析 D项中,选用高锰酸钾作为溶质来对比温度对物质溶解速率的影响,是利用高锰酸钾溶于水后, 溶液颜色会逐渐加深,这样便于观察。,2.(2016江苏南京,15,2分)除去下列物质中混有的少量杂质(括号内为杂质),拟定的
16、实验方案不可行的是 ( ) A.NaCl溶液(MgCl2)加入过量的NaOH溶液,过滤,滤液中加稀盐酸至中性 B.氧气(水蒸气)通过装有足量无水氯化钙的干燥管 C.CaO固体(CaCO3)高温充分煅烧 D.氢气(氯化氢气体)依次通过足量的NaHCO3溶液和浓硫酸,答案 D 加入过量的氢氧化钠溶液可以除去氯化镁,多余的氢氧化钠用适量的盐酸除去,A项方案可行;氯 化钙具有吸水性,用足量无水氯化钙可以除去氧气中的水蒸气,B项方案可行;碳酸钙在高温的条件下分解 生成氧化钙和二氧化碳,可以除去CaO固体中的CaCO3,C项方案可行;氯化氢气体与碳酸氢钠溶液会反应生 成二氧化碳气体,引入了新的杂质,D项方
17、案不可行,故选D。 思路点拨 解答除杂质的题型时,要注意题目设置的出发点,分析清楚该题是一种纯理论上的思路设计,还 是要进行具体操作层面的设计,这两种题在解答时,用词和设计思路都是不一样的。纯理论的讨论,一般都 是理想化的加入的试剂的量是“恰好完全反应”,对于这种题型,解答思路只要直接找到对应的反应物进 行反应即可;具体操作题在除去杂质时,加入试剂的量都是“过量的”或者“足量的”,这类题在解答时,必 须注意要处理多余的试剂,否则会造成错误。 一题多解 由于氧气是一种中性气体,既不与酸反应,也不与碱反应,除了可以用中性干燥剂氯化钙干燥外, 还可以选用浓硫酸或氢氧化钠固体干燥。,3.(2015江苏
18、苏州,28,2分)下列有关物质的鉴别方案错误的是 ( ) A.用澄清石灰水鉴别氮气和二氧化碳 B.用肥皂水鉴别硬水和软水 C.用闻气味的方法鉴别白酒和白醋 D.用稀盐酸鉴别碳酸钠粉末和碳酸钙粉末,答案 D 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氮气不能,所以用澄清石灰水能鉴别氮气和二氧化碳,A正确; 硬水中加入肥皂水产生的泡沫少,软水中加入肥皂水产生的泡沫多,所以用肥皂水能鉴别硬水和软水,B正 确;白酒有酒香味,白醋有酸味,用闻气味的方法能鉴别白酒和白醋,C正确;碳酸钠粉末和碳酸钙粉末都能与 稀盐酸反应产生气泡,现象相同,无法鉴别,D错误。,4.(2018江苏苏州,30,6分)从大理石(主要杂质是氧化
19、铁)中提纯碳酸钙的一种实验流程如下: (1)反应池中用硝酸不用稀硫酸的主要原因是 。 (2)反应池中加入氨水的目的是 。 (3)反应池生成碳酸钙的化学方程式是,。 (4)过滤中所得滤液在农业生产中的一种用途是 。,答案 (1)硫酸会与碳酸钙反应生成微溶于水的硫酸钙,包裹在大理石的表面阻碍反应进行 (2)与过量的硝酸反应,与硝酸铁反应生成氢氧化铁沉淀 (3)Ca(NO3)2+(NH4)2CO3 CaCO3+2NH4NO3 (4)作化肥,解析 (1)大理石的主要成分为碳酸钙,碳酸钙与硫酸反应生成微溶于水的硫酸钙,会包裹在大理石表面,阻 碍反应继续进行;而用稀硝酸与碳酸钙反应,生成的硝酸钙易溶于水,
20、反应可以持续进行。(2)反应池中加 入了过量的硝酸,反应池中用过量氨水中和多余的硝酸,并将铁离子转化为氢氧化铁沉淀而除去。(3)碳 酸铵与硝酸钙可以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硝酸铵。(4)过滤中所得滤液中含有较多的硝酸铵,硝酸铵含 有氮元素,可以用作氮肥。,5.(2015江苏镇江,27,7分)下图为某同学所做的实验及现象: (1)实验一中发生两个反应,写出化学方程式 、 。 (2)实验二中出现浅绿色固体。该同学对浅绿色固体的成分做以下探究。,【查阅资料】 NaOH与CuSO4反应会生成碱式硫酸铜Cu4(OH)6SO4,其不溶于水,能与酸反应; Cu(OH)2分解温度为80 ,Cu4(OH)6SO4分
21、解温度为300 。 【猜想与假设】 浅绿色固体为Cu4(OH)6SO4; 浅绿色固体为Cu4(OH)6SO4和Cu(OH)2的混合物。 【实验验证】 将实验二的试管加热至100 ,出现黑色固体,则证明浅绿色固体中含有 。 从实验二加热后的试管中分离出固体的操作有 、洗涤等。证明固体已洗涤干净的方法是 。 将中所得固体溶于足量 (选填序号),再滴加Ba(NO3)2溶液,出现白色沉淀。 A.盐酸 B.稀硝酸 C.稀硫酸 【结论】猜想正确。,【拓展与思考】 若将实验二中的浅绿色固体浸泡在过量的NaOH溶液中,密封放置一天后,固体全部变为蓝色。写出此反应 的化学方程式: 。,答案 (共7分,每空1分)
22、 (1)CuSO4+2NaOH Cu(OH)2+Na2SO4 Cu(OH)2 CuO+H2O (2)【实验验证】Cu(OH)2 过滤 取最后一次洗涤液,滴加BaCl2或Ba(NO3)2、Ba(OH)2溶液,无沉淀生成,则固体已洗净 A或B或AB 【拓展与思考】Cu4(OH)6SO4+2NaOH 4Cu(OH)2+Na2SO4,解析 (1)氢氧化钠与硫酸铜反应生成氢氧化铜蓝色沉淀和硫酸钠,化学方程式为CuSO4+2NaOH Cu(OH)2+Na2SO4。氢氧化铜在加热的条件下生成黑色的氧化铜和水,化学方程式为Cu(OH)2 CuO+ H2O 。 (2)【实验验证】由题给资料可知氢氧化铜在80 时
23、会分解,碱式硫酸铜在300 时才会分解,将实验二 的试管加热到100 出现黑色固体,说明固体中含有氢氧化铜,加热时分解生成了黑色的氧化铜。固体与 液体分离的操作是过滤,过滤得到的固体表面会残留硫酸钠(或硫酸钠和硫酸铜),可取最后一次洗涤液,滴 加氯化钡(或硝酸钡或氢氧化钡)溶液,若无沉淀生成,说明固体已洗净。 【拓展与思考】实验二中浅绿色固体为氢氧化铜和碱式硫酸铜的混合物,浸泡在过量的氢氧化钠溶液中, 密封放置一天后,固体全部变为蓝色,说明碱式硫酸铜与氢氧化钠发生了反应,生成了氢氧化铜蓝色沉淀,化 学方程式为Cu4(OH)6SO4+2NaOH 4Cu(OH)2+Na2SO4。 审题技巧 该题是
24、一道信息给予题,从初中教材中学过的反应入手,引入新的信息:过量硫酸铜溶液中滴入 少量氢氧化钠溶液,会生成碱式硫酸铜。审题时,必须紧扣题目给出的实验图示,弄清两种操作中反应物量 的相对多少,这是解题的关键。,一题多解 要证明某一步操作中所加的试剂是否过量、是否已经把某种物质除干净,有两种简单的思路: 一、取反应后的滤液再加除杂试剂,观察是否还有原先的现象,来确认剩余溶液中不再含有这种物质;二、 取反应后的滤液再加除去的物质,观察是否还有原先的现象,来确认剩余溶液中是否存在除杂试剂,来反证 物质是否已经被除净。,C组 教师专用题组,考点一 实验方案的设计,1.(2019广东,11,2分)除去下列物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