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政策法规(教师资格)课件.ppt
- 【下载声明】
1. 本站全部试题类文档,若标题没写含答案,则无答案;标题注明含答案的文档,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2. 本站全部PPT文档均不含视频和音频,PPT中出现的音频或视频标识(或文字)仅表示流程,实际无音频或视频文件。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3. 本页资料《教育政策法规(教师资格)课件.ppt》由用户(三亚风情)主动上传,其收益全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该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请根据预览情况,自愿下载本文。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5.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及以上版本和PDF阅读器,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教育 政策法规 教师资格 课件
- 资源描述:
-
1、 教育政策法规第一章 导论第一节第一节 依法治教依法治教涵义涵义:依据法律来管理教育,规范教育行为。在社:依据法律来管理教育,规范教育行为。在社会主义民主的基础上会主义民主的基础上,使教育工作逐步走上法制化、使教育工作逐步走上法制化、规范化。规范化。依法治教的主体依法治教的主体:包括各级行政机关、各级权力机:包括各级行政机关、各级权力机关、审判机关和检察机关。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关、审判机关和检察机关。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企业、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及公民。企业、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及公民。依法治教的范围依法治教的范围:教育活动。:教育活动。依法治教的依据依法治教的依据:专门的教育法律、法规和规章,
2、:专门的教育法律、法规和规章,其他与教育有关的法律、法规和规章。其他与教育有关的法律、法规和规章。第一节第一节 依法治教依法治教二、依法治教的基本要求:二、依法治教的基本要求:v1.1.具备完备的教育法律、法规体系;具备完备的教育法律、法规体系;v2.2.具有严格、公正的教育执法制度;具有严格、公正的教育执法制度;v3.3.具有高素质的教育执法队伍;具有高素质的教育执法队伍;v4.4.提高全社会的教育法律知识;提高全社会的教育法律知识;v5.5.具有健全的有关教育的民主与监督制度。具有健全的有关教育的民主与监督制度。v三、推进依法治教的必要性:三、推进依法治教的必要性:v1.1.依法治教是发挥
3、社会主义民主,加强党的领导在依法治教是发挥社会主义民主,加强党的领导在教育领域的直接体现和必然要求教育领域的直接体现和必然要求v2.2.依法治教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教育进一依法治教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教育进一步改革和发展的客观需要步改革和发展的客观需要v3.3.依法治教是教育行政部门改变领导方式、依法行依法治教是教育行政部门改变领导方式、依法行政、提高行政管理效率与水平的必然要求政、提高行政管理效率与水平的必然要求v4.4.依法治教是培养一代新人、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依法治教是培养一代新人、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有力保证有力保证第二节第二节 依法治教的基本原则依法治教的基本原则v一、坚持
4、教育社会主义方向的原则:一、坚持教育社会主义方向的原则:v 国家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建国家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为指导,遵循宪法确定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为指导,遵循宪法确定的基本原则,发展社会主义的教育事业。的基本原则,发展社会主义的教育事业。v 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必须与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生产劳动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第二节第二节 依法治教的基本原则依法治教的基本原则v二、受教育机
5、会平等的机会:二、受教育机会平等的机会:v教育机会平等含义:教育机会平等含义:v起点平等起点平等入学;入学;v过程平等过程平等就学过程;就学过程;v终点平等终点平等学业成就。学业成就。第二节第二节 依法治教的基本原则依法治教的基本原则v三、教育活动符合国家和社会公共利益的原则:三、教育活动符合国家和社会公共利益的原则:v1.1.我国教育活动必须对国家和人民负责;我国教育活动必须对国家和人民负责;v2.2.我国的教育事业属于公益事业;我国的教育事业属于公益事业;v3.3.我国教育活动必须接受国家和社会依法进行的我国教育活动必须接受国家和社会依法进行的管理和监督;管理和监督;v4.4.教育与宗教相
6、分离。教育与宗教相分离。第二节第二节 依法治教的基本原则依法治教的基本原则v四、权利和义务相一致的原则:四、权利和义务相一致的原则:v五、教育法制统一的原则:五、教育法制统一的原则:第三节第三节 推进我国依法治教的具体措施推进我国依法治教的具体措施v一、提高教育法律意识,转变教育管理观念一、提高教育法律意识,转变教育管理观念v二、依法治教的重要条件是有法可依二、依法治教的重要条件是有法可依v三、运用法律手段,推动、促进、深化教育三、运用法律手段,推动、促进、深化教育改革改革v四、初步建立新的运行体制,不断提高教育四、初步建立新的运行体制,不断提高教育行政部门依法行政能力与水平行政部门依法行政能
7、力与水平v五、继续推进教育法律的实施和监督工作五、继续推进教育法律的实施和监督工作第四节第四节 教育法律和教育政策的关系教育法律和教育政策的关系一、教育法律和教育政策的异同:一、教育法律和教育政策的异同:v1.1.制定的主体不同制定的主体不同v2.2.表现的形式不同表现的形式不同v3.3.实施方式不同实施方式不同v4.4.作用不同作用不同二、正确处理教育法律和教育政策的关系二、正确处理教育法律和教育政策的关系第二章第二章 教育法基本理论教育法基本理论v第一节第一节 教育法概述教育法概述v一、教育法的基本含义:一、教育法的基本含义:v1.教育法是一种行为规范教育法是一种行为规范v2.教育法是由国
8、家制定或认可的行为规范教育法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的行为规范v3.教育法是以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行为规教育法是以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行为规范范二、教育法的特征和原则:二、教育法的特征和原则:1.1.教育法的特征:教育法的特征:v教育法的规定具有公定力;教育法的规定具有公定力;v教育法的规定性具有强制性;教育法的规定性具有强制性;v教育法具有多变性的特点;教育法具有多变性的特点;v在教育法之上没有统一的法典。在教育法之上没有统一的法典。v2.2.教育法的基本原则:教育法的基本原则:v(1 1)方向性原则)方向性原则v(2 2)公益性原则)公益性原则v(3 3)平等性原则)平等性原则v(4 4)终身性
9、原则)终身性原则v三、教育法的作用:三、教育法的作用:1.1.教育法的规范作用教育法的规范作用(1 1)指引作用()指引作用(2 2)评价作用()评价作用(3 3)教育作用:)教育作用:(4 4)预测作用()预测作用(5 5)强制作用)强制作用2.2.教育法的社会作用:教育法的社会作用:(1 1)保障我国教育的正确方向)保障我国教育的正确方向(2 2)保障和促进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保障和促进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3 3)保障按教育规律办事)保障按教育规律办事(4 4)保障有关各方在教育上的合法权益)保障有关各方在教育上的合法权益(5 5)可以极大地提高教育管理的效率)可以极大地提高教育管理的效率
10、第二节第二节 教育法律规范教育法律规范v一、教育法律规范教育法律规范:通过一定的法律条文表现出来:通过一定的法律条文表现出来的、具有自己内在逻辑结构的一般行为规则。的、具有自己内在逻辑结构的一般行为规则。v二、二、教育法律规范的结构教育法律规范的结构:v1.法定条件法定条件:法律规范适用的条件和情况:法律规范适用的条件和情况v2.行为准则行为准则:法律规范中指明的行为规则的基本要:法律规范中指明的行为规则的基本要求求v3.法律后果法律后果:在某种条件或情况出现时,法律关系:在某种条件或情况出现时,法律关系的参加者有没有做出的参加者有没有做出“行为准则行为准则”要求的某种行为要求的某种行为时,应
11、承担的法律后果、法律责任,即对违反该法时,应承担的法律后果、法律责任,即对违反该法律规范行为给予何种处置。律规范行为给予何种处置。第三节第三节 教育法的渊源教育法的渊源v一、宪法宪法:v二、教育法律:v1.教育基本法律:v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1995年颁布v2.教育单行法律:v义务教育法学位条例v教师法职业教育法高等教育法v三、教育法规:三、教育法规:1.教育行政法规:教育行政法规:(1)条例()条例(2)规定()规定(3)办法和细则)办法和细则 2.地方性教育法规:地方性教育法规:(1)执行性、补充性的地方性教育法规)执行性、补充性的地方性教育法规 (2)自主性的地方性教育法规)自主性的地方
12、性教育法规四、教育规章:四、教育规章:部门、地方的教育规章五、教育法的其他渊源:五、教育法的其他渊源:行政法、民法、刑法行政法、民法、刑法 教育政策、教育判例教育政策、教育判例第四节第四节 教育法律关系教育法律关系v一、教育法律关系的含义与特征:一、教育法律关系的含义与特征:v教育法律关系教育法律关系:由教育法律规范所确认和调:由教育法律规范所确认和调整的、表现为教育法律关系主体之间权利和整的、表现为教育法律关系主体之间权利和义务联系的社会关系。义务联系的社会关系。v特征:特征:p29v二、教育法律关系的类型:二、教育法律关系的类型:v1 1、教育行政法律关系(纵向型法律关系)、教育行政法律关
13、系(纵向型法律关系)国家行政机关在教育行政管理过程中发生的关系。国家行政机关在教育行政管理过程中发生的关系。一方当事人是国家教育行政机关;另一方当事人是学校、一方当事人是国家教育行政机关;另一方当事人是学校、教师、学生等。双方地位是不平等的,国家行政机关处教师、学生等。双方地位是不平等的,国家行政机关处于管理、领导的主动地位,学校、教师等处于被管理、于管理、领导的主动地位,学校、教师等处于被管理、被领导的被动法律地位。被领导的被动法律地位。v2 2、教育民事法律关系(横向型法律关系)、教育民事法律关系(横向型法律关系)在教育活动中体现双方当事人地位平等,基于当事在教育活动中体现双方当事人地位平
14、等,基于当事人的自愿而发生,并在一定程度上体现等价有偿,如联人的自愿而发生,并在一定程度上体现等价有偿,如联合办学合同、委托培养合同,学校事故赔偿等。合办学合同、委托培养合同,学校事故赔偿等。v三、教育法律关系主体:三、教育法律关系主体:v四、教育法律关系客体:四、教育法律关系客体:v1.1.物:不动产和动产物:不动产和动产v2.2.行为:行政机关的行政行为、学校和其他行为:行政机关的行政行为、学校和其他教育机构的管理行为教育机构的管理行为v3.3.精神产品和其他智力成果:精神产品和其他智力成果:v五、教育法律关系内容:五、教育法律关系内容:v “权利权利”和和“义务义务”核心要素核心要素第三
15、章第三章 学校、学生的权利和义务学校、学生的权利和义务 第一节第一节 学校学校v一、法学视角上学校的概念和特点:一、法学视角上学校的概念和特点:v 学校是按照一定社会的需要,有目的、有计划、学校是按照一定社会的需要,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年轻一代进行培养和教育的场所。有组织地对年轻一代进行培养和教育的场所。学校作为事业单位法人与企业法人具有学校作为事业单位法人与企业法人具有不同特点不同特点:v 设置目的不同于企业;设置目的不同于企业;v 学校的经费来源不同于企业;学校的经费来源不同于企业;v 对学校的调节手段不同于企业。对学校的调节手段不同于企业。v二、我国学校的法律地位:二、我国学校的法
16、律地位:v1.1.学校是法律、法规的授权组织学校是法律、法规的授权组织 (1)学校是享有国家权力的法律、法规的授权组织。)学校是享有国家权力的法律、法规的授权组织。(2)学校能以自己的名义行使行政职能,)学校能以自己的名义行使行政职能,(3)学校能独立承担行政法律责任)学校能独立承担行政法律责任v2.2.学校具有民法上的法人地位学校具有民法上的法人地位 学校属于事业单位法人,自成立之日起取得法人资格,学校属于事业单位法人,自成立之日起取得法人资格,独立进行民事活动并独立承担民事责任。不同于以营利为目独立进行民事活动并独立承担民事责任。不同于以营利为目的企业法人。的企业法人。v3.3.学校是行政
17、相对人:学校是行政相对人:(1 1)排除违法行政的请求权和行政介入权。)排除违法行政的请求权和行政介入权。(2 2)参与制定教育法规和计划的权利。)参与制定教育法规和计划的权利。(3 3)听证的权利。)听证的权利。v三、设立学校的基本条件和程序:三、设立学校的基本条件和程序:v1.1.学校设立的基本条件:学校设立的基本条件:v(1 1)组织机构和章程)组织机构和章程v(2 2)合格的教师)合格的教师v(3 3)有符合规定标准的教学场所和设施)有符合规定标准的教学场所和设施v(4 4)有必备的办学资金和稳定的经费来源)有必备的办学资金和稳定的经费来源v2.2.设立学校的程序:设立学校的程序:审批
18、制度、登记注册制度审批制度、登记注册制度v四、学校的权利和义务:四、学校的权利和义务:v1.1.学校的权利:学校的权利:v(1 1)按照章程自主管理)按照章程自主管理v(2 2)组织实施教育教学活动)组织实施教育教学活动v 教育教学活动是学校的中心工作,包括教学管理、教师教教育教学活动是学校的中心工作,包括教学管理、教师教学、学生学习和课外活动。学、学生学习和课外活动。v(3 3)招收学生或者其他受教育者。)招收学生或者其他受教育者。v(4 4)对受教育者进行学籍管理,实施奖励或者处分。)对受教育者进行学籍管理,实施奖励或者处分。v 六种处分方式,即警告、严重警告、记过、留校察看、勒六种处分方
19、式,即警告、严重警告、记过、留校察看、勒令退学、开除学籍。令退学、开除学籍。v(5 5)对受教育者颁发相应的学业证书。)对受教育者颁发相应的学业证书。v(6 6)聘任教师及其他职工,实施奖励或者处分。)聘任教师及其他职工,实施奖励或者处分。v(7 7)管理、使用本单位的设施和经费。)管理、使用本单位的设施和经费。v(8 8)拒绝任何组织和个人对教育教学活动的非法干涉权。)拒绝任何组织和个人对教育教学活动的非法干涉权。v(9 9)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权利)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权利v2.2.学校的义务:学校的义务:v(1 1)遵守法律、法规。)遵守法律、法规。v(2 2)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执行国
20、家教育教学标准,保证)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执行国家教育教学标准,保证教育教学质量。教育教学质量。v(3 3)维护受教育者、教师及其他职工的合法权益。)维护受教育者、教师及其他职工的合法权益。v(4 4)为受教育者及其监护人了解情况提供便利。)为受教育者及其监护人了解情况提供便利。所谓所谓“提供便利提供便利”一般包括两方面:一是学校不得拒绝一般包括两方面:一是学校不得拒绝受教育者及其监护人了解学业成绩、在校表现等情况的请求;受教育者及其监护人了解学业成绩、在校表现等情况的请求;二是学校应当提供便利条件,帮助受教育者及其监护人行使二是学校应当提供便利条件,帮助受教育者及其监护人行使此项知情权。三是
21、学校在履行此项义务时,要特别注意不得此项知情权。三是学校在履行此项义务时,要特别注意不得侵犯受教育者的隐私权、名誉权等合法权益。侵犯受教育者的隐私权、名誉权等合法权益。v(5 5)遵照国家有关规定收取费用并公开收费项目。)遵照国家有关规定收取费用并公开收费项目。v(6 6)依法接受监督。)依法接受监督。第二节第二节 学学 生生v一、学生法律地位的确立:一、学生法律地位的确立:法律意义上的学生,一般是指在依法成立或国法律意义上的学生,一般是指在依法成立或国家认可的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按规定条件具有或取家认可的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按规定条件具有或取得学籍,并在其中接受教育的公民。得学籍,并在其中接受教
22、育的公民。(1)社会的进步引起学生地位的变迁(2)学生观的转变(3)学生自身法律意识的提高(4)通过立法确立学生的法律地位v二、学生的权利:二、学生的权利:1.1.学生的基本权利(学生的基本权利(教育法教育法第第4242条规定)条规定)v(1 1)有参加教育活动并使用教育资源的权利。)有参加教育活动并使用教育资源的权利。(2 2)享有国家给予的物质帮助的权利。)享有国家给予的物质帮助的权利。v(3 3)享有获得公正评价和相应资格证书的权利。)享有获得公正评价和相应资格证书的权利。v(3 3)享有申诉权。)享有申诉权。v(5 5)享有人身权。)享有人身权。2.2.一些特殊学生群体享有的特殊教育权
23、利一些特殊学生群体享有的特殊教育权利 (1 1)女生)女生 (2 2)经济困难的学生经济困难的学生 (3 3)残疾人)残疾人 (4 4)农民工子女)农民工子女v(三)学生权利保护中存在的问题(三)学生权利保护中存在的问题v 1.1.校园法律程序缺乏校园法律程序缺乏v 2.2.对学生权利保护矫枉过正的倾向对学生权利保护矫枉过正的倾向v三、学生的义务:三、学生的义务:v(1 1)遵守法律、法规。)遵守法律、法规。v(2 2)遵守学生行为规范,尊敬师长,养成良好的)遵守学生行为规范,尊敬师长,养成良好的思想品德和行为习惯。思想品德和行为习惯。v(3 3)努力学习,完成规定的学习任务。)努力学习,完成
24、规定的学习任务。v(4 4)遵守其所在学校或者其他教育机构的管理制)遵守其所在学校或者其他教育机构的管理制度和规定。度和规定。v应注意问题:应注意问题:年龄特点、心理特点、生理特点年龄特点、心理特点、生理特点第三节第三节 学校有关的法律关系学校有关的法律关系v一、学校与教育行政部门的关系:行政管理、行政干预、施加行政影响行政管理、行政干预、施加行政影响v二、学校和社会的关系:所有权关系、邻里关系、合同关系所有权关系、邻里关系、合同关系v三、学校和教师的关系:管理关系管理关系教师具有较大的自主权教师具有较大的自主权v四、学校和学生的关系:教育、管理教育、管理被教育、被管理被教育、被管理第四节第四
25、节 教师的权利和义务教师的权利和义务v一、教师的法律概念及法律地位:一、教师的法律概念及法律地位:法律意义上的法律意义上的“教师教师”是指是指“履行教育教学职责履行教育教学职责的专业人员,承担教书育人、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的专业人员,承担教书育人、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提高民族素质的使命者和接班人,提高民族素质的使命”。v“教师教师”的法律含义的法律含义:1 1教师是履行教育教学职责的专业人员。教师是履行教育教学职责的专业人员。2 2教师必须从教于各级各类学校或者其他教育机构教师必须从教于各级各类学校或者其他教育机构 3 3教师具有特定的权利义务。教师具有特定的权利义务。我国教师法律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