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配套课件:会计学基础-第十四套.ppt
- 【下载声明】
1. 本站全部试题类文档,若标题没写含答案,则无答案;标题注明含答案的文档,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2. 本站全部PPT文档均不含视频和音频,PPT中出现的音频或视频标识(或文字)仅表示流程,实际无音频或视频文件。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3. 本页资料《教学配套课件:会计学基础-第十四套.ppt》由用户(三亚风情)主动上传,其收益全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该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请根据预览情况,自愿下载本文。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5.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及以上版本和PDF阅读器,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教学 配套 课件 会计学 基础 第十 四套
- 资源描述:
-
1、*会计学基础第一章 会计基本理论目 录会计的含义会计的含义1会计对象和会计要素会计对象和会计要素2会计等式会计等式3会计信息处理的方法和流程会计信息处理的方法和流程4会计工作的组织与管理会计工作的组织与管理5第一节 会计的含义一、会计的定义一、会计的定义(一)会计技术论(一)会计技术论 1941年美国会计师协会所属会计名词委员会的会计名词公告第1号复查与提要指出:“会计是一种技术,是关于诚实有效和以货币形式记录、分类、汇总具有财务性质的经济业务与会计事项,以及说明其经营成果的技术。”技术论仅强调会计的反映职能,并据此强调它的服务性作用。(二)管理活动论(二)管理活动论 管理活动论这一观点是由杨
2、纪婉教授和阎达五教授在中国会计学会成立大会上率先提出的。两位教授提出了“会计的本质是一种管理活动”的观点,这不仅对中国而且对世界会计理论的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第一节 会计的含义(三)信息系统论(三)信息系统论 信息系统论这一观点最初是由葛家澍教授和余绪缨教授在接受了西方国家关于信息系统的提法后提出的。该观点认为,会计是旨在提高企业和各单位活动的经济效益、加强经济管理而建立的一个以提供财务信息为主的经济信息系统。会计是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以提高经济效益为主要目标,运用一系列专门方法,对企、事业单位、机关和其他组织的经济活动进行全面、综合、连续、系统的核算和监督的信息系统,提供会计信息并进行预测
3、、决策、控制和分析等经济管理活动。第一节 会计的含义二、会计的特点二、会计的特点(一)会计核算以原始凭证为依据(一)会计核算以原始凭证为依据(二)会计以货币作为主要计量单位(二)会计以货币作为主要计量单位(三)会计反映具有连续性、系统性和完整性(三)会计反映具有连续性、系统性和完整性第一节 会计的含义三、会计的职能三、会计的职能(一)会计的核算职能(一)会计的核算职能 会计的核算职能又称反映职能,主要是从数量方面反映各单位的经济活动情况,为企业内部和外部单位及个人提供财务信息。(二)会计的监督职能(二)会计的监督职能 会计的监督职能又称控制职能,是指会计对其主体的经营活动按照会计的目标加以及时
4、控制,并进行适当调整,使之达到预期目标。第一节 会计的含义四、会计的目标四、会计的目标(一)受托责任观(一)受托责任观 受托责任观注重的是委托者和受托者之间的相互关系。会计人员服务于委托者的需要,会计报告应以委托者为中心。(二)决策有用观(二)决策有用观 决策有用观认为会计的目标是为会计信息的使用者提供与决策相关的信息,强调会计信息的“相关性”。第二节 会计对象和会计要素一、会计对象一、会计对象 会计对象是指会计核算和监督的内容。从宏观上来说,会计对象是再生产过程中的资金运动;从微观上来说,会计对象是一个单位能够用货币表现的经济活动。第二节 会计对象和会计要素二、会计要素二、会计要素(一)反映
5、财务状况的会计要素(一)反映财务状况的会计要素 1.资产.2.负债 3.所有者权益(二)反映经营成果的会计要素(二)反映经营成果的会计要素 1.收入 2.费用 3.利润 事业单位会计要素分为五大类,即资产、负债、净资产、收入和支出。第三节 会计等式一、会计等式的内容一、会计等式的内容资产=债权人权益+所有者权益=负债+所有者权益 这一等式是反映某个会计期间开始时(即某一时日)企业的财务状况。因此,该等式也被称为静态会计等式。未结账之前,企业的会计等式就转化为: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或者是:资产+费用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 到了会计期末,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 由此可见,会计等式揭示
6、了会计要素之间的联系,它是设置账户、复式记账、试算平衡和编制会计报表的理论依据。第三节 会计等式二、经济业务发生对会计等式的影响二、经济业务发生对会计等式的影响 经济业务的发生有并且只有以下四种类型:(1)经济业务的发生只引起等式左方内部要素各项目之间发生增减变化。(2)经济业务的发生只引起等式右方内部要素各项目之间发生增减变化。(3)经济业务的发生引起等式两方要素项目同时等额增加。(4)经济业务的发生引起等式两方要素项目同时等额减少。结论:任何经济业务的发生都不会影响会计等式的平衡关系,会计等式是恒等的。第四节 会计信息处理的方法和流程一、会计信息处理的方法一、会计信息处理的方法(一)设置账
7、户(一)设置账户(二)复式记账(二)复式记账(三)填制和审核凭证(三)填制和审核凭证(四)登记账簿(四)登记账簿(五)成本计算(五)成本计算(六)财产清查(六)财产清查(七)编制财务报告(七)编制财务报告第四节 会计信息处理的方法和流程二、会计信息处理流程二、会计信息处理流程(一)会计信息处理流程的含义(一)会计信息处理流程的含义 会计信息处理流程也称会计信息处理程序、账务处理程序、会计核算组织程序或会计核算形式,是指会计凭证、会计账簿、会计报表相结合的方式,即从原始凭证的整理、记账凭证的填制到会计账簿的登记以及编制会计报表等会计信息处理过程中,会计方法的选择运用和操作步骤。收集会计数据(原始
8、凭证)处理存储会计 数据(记账凭证、账簿)输出会计数据(财务报表)第四节 会计信息处理的方法和流程(二)会计信息处理流程的种类(二)会计信息处理流程的种类1.记账凭证账务处理程序2.科目汇总表账务处理程序3.汇总记账凭证账务处理程序4.日记总账账务处理程序5.多栏式日记账账务处理程序第五节 会计工作的组织与管理一、会计工作组织一、会计工作组织(一)会计工作组织的意义(一)会计工作组织的意义(1)有助于正确贯彻党的有关方针政策,执行国家的法令制度,维护财经纪律。(2)有助于加强企业内部管理,全面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3)有利于提高会计工作效率。(二)会计工作组织的要求(二)会计工作组织的要求(1
9、)既要符合国家对会计工作的统一要求,又要适应本单位生产经营的特点。(2)必须保证会计工作的质量,讲求工作效率,符合精简节约的原则。(三)会计工作的组织形式(三)会计工作的组织形式1.集中核算2.非集中核算第五节 会计工作的组织与管理二、会计规范二、会计规范(一)会计规范的意义(一)会计规范的意义制定会计规范对于会计工作贯彻落实党和国家的有关方针政策,执行国家的财经纪律,确保会计信息的质量,实现会计的目标,圆满地完成会计工作任务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二)会计法律规范(二)会计法律规范 1.会计法律 2.会计行政法规 3.会计部门规章 4.单位内部会计制度第五节 会计工作的组织与管理(三)会计道德
10、规范(三)会计道德规范(1)爱岗敬业。(2)诚实守信。(3)廉洁自律。(4)客观公正。(5)坚持准则。(6)提高技能。(7)参与管理。(8)强化服务。第五节 会计工作的组织与管理三、会计机构三、会计机构(一)会计机构的设置形式(一)会计机构的设置形式(1)设置单独会计机构。(2)不设置单独的会计机构,而在有关机构中设置专门的会计岗位,配备专职的会计人员,并指定会计主管人员负责办理具体会计事务。(3)实行代理记账。(二)设置会计机构应考虑的因素(二)设置会计机构应考虑的因素1.单位规模的大小2.经济业务和财务收支的繁简3.经营管理的要求(三)会计工作岗位(三)会计工作岗位一般来讲,会计工作岗位可
11、分为:会计机构负责人或会计主管、出纳、财产物资核算、工资核算、成本费用核算、财务成果核算、资金核算、往来核算、总账报表、稽核、档案管理等。第五节 会计工作的组织与管理四、会计人员四、会计人员(一)会计人员的任职资格(一)会计人员的任职资格 1.一般会计人员的任职资格。我国会计法规定:“从事会计工作的人员,必须取得会计从业资格证书。”会计从业资格证书是进入会计岗位的“准入证”,并实行注册登记和年检制度。具备规定学历的,可直接取得会计从业资格;否则,应通过考试取得该资格。2.会计机构负责人的任职资格 我国会计法规定:“担任单位会计机构负责人的,除取得会计从业资格证书外,还应当具备会计师以上专业技术
12、职务资格或者从事会计工作3年以上经历。”在上述规定的条件中,由各单位根据具体情况自行掌握。第五节 会计工作的组织与管理(二)会计人员的职责和权限(二)会计人员的职责和权限 1.会计人员的职责(1)会计核算。(2)会计监督。2.会计人员的权限(1)有权要求本单位有关部门、人员认真遵守国家的财经纪律和财务会计制度。(2)有权参与本单位编制计划、制定定额、签订经济合同等工作,并参加有关生产经营管理的会议;有权提出有关财务收支和经济效益方面的问题和意见。(3)有权监督、检查本单位有关部门的财务收支、资金使用和财产保管、收发、计量等情况。(三)会计人员的从业资格和专业技术职务(三)会计人员的从业资格和专
13、业技术职务 1.会计从业资格证书 2.会计专业技术资格第二章 会计核算方法之一 设置账户目 录会计科目会计科目1账户账户2设置账户设置账户3第一节 会计科目一、会计科目的含义一、会计科目的含义 会计科目是对会计对象的具体内容进行分类核算而设置的项目。设置会计科目是设置账户、进行账务处理所必须遵守的规则和依据,是正确组织会计核算的一个重要条件。任何一个作为会计主体的单位都必须设置一套适合自身特点的会计科目体系。第一节 会计科目二、会计科目的名称和编号二、会计科目的名称和编号 目前会计科目编码一般采用四位数,每个编码的第一位表示该会计科目隶属的大类,第二位表示其隶属的小类,第三、四位表示其在相应类
14、别中的具体位置。如“现金”的编码为“l00l”,第一位数“1”表示“现金”,隶属的大类是资产类,第二位数“0”表示“现金”,隶属的小类是货币资金类,第三和第四位数“01”表示现金的具体位置。会计科目编码要有一定的可扩展性,即在科目编码中应预留有一定的空号,目的是为了在出现新业务时增加新的会计科目。企业会计准则应用指南会计科目和主要账务处理中规定了企业常用的主要会计科目。第一节 会计科目三、会计科目的分类三、会计科目的分类(一)按反映的经济内容分类(一)按反映的经济内容分类(1)资产类科目(2)负债类科目(3)共同类科目(4)所有者权益类科目(5)成本类科目(6)损益类科目第一节 会计科目(二)
15、按其提供核算指标的详细程度分类(二)按其提供核算指标的详细程度分类 总分类科目总分类科目也称总账科目或一级科目,是对会计对象的具体内容进行总括分类的项目,提供总括核算指标。明细分类科目明细分类科目也称明细科目或细目,是对总分类科目进一步分类的项目,它提供明细核算指标。第二节 账 户一、账户的含义一、账户的含义 账户是根据会计科目开设的,是分类、系统、连续记录各项经济业务,反映各个会计要素增减变动情况及其结果的一种记账实体。账户以会计科目作为名称,并具有一定的格式。通过账户的设置,可以将会计信息系统所接纳的原始数据转化为初级的会计信息。第二节 账 户二、账户的结构二、账户的结构 所谓账户的结构,
16、是指账户由哪几部分组成,以及如何在账户中登记经济业务等。账户的结构一般应包括以下内容:(1)账户的名称;(2)日期和摘要,即经济业务发生的时间和内容;(3)凭证号数,即账户记录的来源和依据;(4)增加和减少的金额;(5)余额。第二节 账 户三、会计科目与账户关系三、会计科目与账户关系 共同点:1.都要对经济业务进行分类,所反映的经济内容是一致的;2.在账页中相结合,构成了会计账簿体系。区别:1.会计科目只是对会计对象的具体内容所作的分类,是对账户核算内容高度概括的名称,不存在结构问题;2.账户则是在会计科目分类的基础上,提供具体的数据资料,它必须有一定的结构才能具体反映会计要素增减变化的情况。
17、第三节 设置账户一、设置账户的原则一、设置账户的原则(1)账户设置要与企业的特点和规模相适应。(2)账户设置要符合经济管理的要求,保证账户组织的严密与完整,满足用户对会计信息资料的需要。(3)账户设置要贯彻统一性和灵活性相结合的原则。(4)设置会计账户要保持相对的稳定性。第三节 设置账户二、常用会计账户二、常用会计账户(一)库存现金(一)库存现金(二)银行存款(二)银行存款(三)应收账款(三)应收账款(四)应收票据(四)应收票据(五)预付账款(五)预付账款(六)原材料(六)原材料(七)在途物资(七)在途物资(八)材料采购(八)材料采购(九)库存商品(九)库存商品(十)固定资产(十)固定资产第三
18、节 设置账户(十一)累计折旧(十一)累计折旧(十二)无形资产(十二)无形资产(十三)短期借款(十三)短期借款(十四)应付账款(十四)应付账款(十五)预收账款(十五)预收账款(十六)应付票据(十六)应付票据(十七)应付职工薪酬(十七)应付职工薪酬(十八)应交税费(十八)应交税费(十九)长期借款(十九)长期借款(二十)实收资本(二十)实收资本第三节 设置账户(二十一)生产成本(二十一)生产成本(二十二)制造费用(二十二)制造费用(二十三)主营业务收入(二十三)主营业务收入(二十四)主营业务成本(二十四)主营业务成本(二十五)主营业务税金及附加(二十五)主营业务税金及附加(二十六)销售费用(二十六)
19、销售费用(二十七)管理费用(二十七)管理费用(二十八)财务费用(二十八)财务费用(二十九)本年利润(二十九)本年利润第三节 设置账户三、账户的分类三、账户的分类(一)账户按提供信息的详细程度分类(一)账户按提供信息的详细程度分类 1.总分类账户 2.明细分类账户(二)账户按经济内容分类(二)账户按经济内容分类 1.资产类账户 2.负债类账户 3.共同类账户 4.所有者权益类账户 5.成本类账户 6.损益类账户第三章 会计核算方法之二 复式记账目 录复式记账法复式记账法1借贷记账法借贷记账法2借贷记账法的应用借贷记账法的应用3第一节 复式记账法一、记账方法概述一、记账方法概述 所谓记账方法,就是
20、根据一定的原理、记账符号、记账规则,采用一定的计量单位,利用文字和数字在账簿中登记经济业务的方法。(一)单式记账法(一)单式记账法 单式记账法是对发生的每一项经济业务只在一个账户中进行单方面登记的方法,通常只登记现金和银行存款的收付以及应收、应付款项的结算。单式记账法主要记录现金、银行存款、债权债务的增减变动情况。对于存货的增减、费用的增减、收入的实现等不予记录。第一节 复式记账法(二)复式记账法(二)复式记账法 所谓复式记账,就是对于每项经济业务,都要以相等的金额同时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账户中相互联系地进行登记,借以反映一项经济业务所引起的资金增减变化的一种记账方法。采用复式记账法,能够把企业
21、发生的每笔经济业务相互联系地、全面地记入有关账户中,从而能够完整、系统地反映企业经济活动及资金变化的来龙去脉。第一节 复式记账法二、复式记账的基本原理二、复式记账的基本原理 复式记账法的理论依据是“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的会计等式所反映的资金平衡关系的原理。它以记账内容之间所表现出来的数量上的平衡关系作为记账技术方法的基础。第一节 复式记账法三、复式记账的科学性三、复式记账的科学性 第一,借助完整的账户体系,可以全面记录和反映所有经济业务。第二,不仅能反映每项经济业务的来龙去脉,而且通过全部经济业务相互联系地记入有关账户中,使账户体系能够全面、清晰地反映所有经济业务的来龙去脉,系统地反映和监
22、督一个单位全部经济活动的过程及其结果,提供经济管理所需要的会计资料。第三,由于对每项经济业务在相互联系的不同账户中的登记,都是“等额”的,因此,可以对会计记录的结果进行试算平衡。第二节 借贷记账法一、记账符号一、记账符号 记账符号是指用来确定发生的经济业务应当记入某一账户的特定部位或方向的标志。只有按照记账符号的方向去记账才能避免差错,保证会计记录的正确性。借贷记账法采用的记账符号是“借”、“贷”二字。第二节 借贷记账法二、账户结构二、账户结构 在借贷记账法下,账户的基本结构是:左方为借方,右方为贷方。“借”、“贷”二字作为记账符号,所表示的增加、减少含义并不固定,而是取决于账户的经济性质。(
23、一)资产类账户的结构(一)资产类账户的结构期末余额期末余额=借方期初余额借方期初余额借方本期发生额借方本期发生额贷方本期发生额贷方本期发生额第二节 借贷记账法(二)负债类账户的结构(二)负债类账户的结构期末余额期末余额=贷方期初余额贷方期初余额贷方本期发生额贷方本期发生额借方本期发生额借方本期发生额(三)所有者权益类账户的结构(三)所有者权益类账户的结构期末余额期末余额=贷方期初余额贷方期初余额贷方本期发生额贷方本期发生额借方本期发生额借方本期发生额第二节 借贷记账法(四)收益类账户的结构(四)收益类账户的结构(五)成本费用类账户的结构(五)成本费用类账户的结构第二节 借贷记账法三、记账规则三
24、、记账规则 运用借贷记账法记账,要求对发生的每一笔经济业务都要以相等的金额、借贷相反的方向,在两个或两个以上相互联系的账户中进行登记,即在一个账户中记借方,必须同时在另一个或几个账户中记贷方;若在一个账户中记贷方,必须同时在另一个或几个账户中记借方。记入账户借方的金额与记入账户贷方的金额必须相等。“有借必有贷,借贷必相等有借必有贷,借贷必相等”第二节 借贷记账法四、账户对应关系与会计分录四、账户对应关系与会计分录(一)账户对应关系(一)账户对应关系 运用借贷记账法根据“有借必有贷、借贷必相等”的记账规则登记每项经济业务时,在有关账户之间就会发生应借、应贷的相互关系。账户之间的这种关系,称为账户
25、的对应关系。发生对应关系的账户,称为对应账户。1通过账户的对应关系,可以了解经济业务的内容。2通过账户的对应关系,可以发现,账户中所记录的经济业务是否符合有关经济法规和财务会计制度。第二节 借贷记账法(二)会计分录(二)会计分录 所谓会计分录,就是在记账凭证中指明某项经济业务应登记的账户名称、记账的借贷方向和金额的一种记录。编制会计分录,一般经过以下步骤:1.分析经济业务的内容涉及哪些对应账户,确定该项经济业务应记入的对应账户名称及账户性质。2.根据该项经济业务引起的会计要素的增减变化和借贷记账法的账户结构,确定对应账户的记账方向(记借方还是记贷方)。3.根据会计要素增减变化的数量确定对应账户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