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课件:《劳动经济学》1.ppt
- 【下载声明】
1. 本站全部试题类文档,若标题没写含答案,则无答案;标题注明含答案的文档,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2. 本站全部PPT文档均不含视频和音频,PPT中出现的音频或视频标识(或文字)仅表示流程,实际无音频或视频文件。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3. 本页资料《教学课件:《劳动经济学》1.ppt》由用户(三亚风情)主动上传,其收益全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该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请根据预览情况,自愿下载本文。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5.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及以上版本和PDF阅读器,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劳动经济学 教学 课件 劳动 经济学
- 资源描述:
-
1、劳动经济学劳动经济学本书框架本书框架导导 论论就业与失业就业与失业劳动关系与社会保障劳动关系与社会保障人力资本与劳动报酬人力资本与劳动报酬劳动力市场劳动力市场第一章第一章 导论导论 第二章第二章 劳动力供给劳动力供给第三章第三章 劳动力需求劳动力需求 第四章第四章 劳动力市场劳动力市场 第五章劳动力流动第五章劳动力流动第六章第六章 人力资本人力资本第七章第七章 普通劳动者的劳动报酬普通劳动者的劳动报酬工资工资第八章第八章企业家与知识员工的薪酬与激励企业家与知识员工的薪酬与激励第九章第九章 就业就业第十章第十章 失业失业第十一章第十一章 劳动关系劳动关系第十二章第十二章 社会保障社会保障第一章第
2、一章 导论导论案例引入案例引入 许多人都认为,劳动经济学是许多人都认为,劳动经济学是“穷人经济穷人经济学学”,研究它不像许多富人需要的经济学哪样,研究它不像许多富人需要的经济学哪样有利可图,因为穷人无力向研究该学科的人支有利可图,因为穷人无力向研究该学科的人支付讲座和研究项目费用。其实不然,经济越发付讲座和研究项目费用。其实不然,经济越发达越富有的国家对劳动经济学的研究越重视:达越富有的国家对劳动经济学的研究越重视:一方面,政府在财政预算中专门设有劳动问题一方面,政府在财政预算中专门设有劳动问题研究经费,还经常出资委托研究机构做劳动问研究经费,还经常出资委托研究机构做劳动问题专项研究;另一方面
3、,劳动经济学是经济学题专项研究;另一方面,劳动经济学是经济学最重要的研究领域之一。在美国经济学最重要的研究领域之一。在美国经济学20多个多个分支学科中,按社会重视程度、课题数量及发分支学科中,按社会重视程度、课题数量及发表文章数量、质量等指标排序,劳动经济学排表文章数量、质量等指标排序,劳动经济学排在第二位。在第二位。完整的市场经济包括商品市场、货币市场和劳完整的市场经济包括商品市场、货币市场和劳动力市场,过去我们在研究前两个市场上倾注了大动力市场,过去我们在研究前两个市场上倾注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使劳动经济学研究相对滞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使劳动经济学研究相对滞后。难怪厦门大学王亚南经
4、济研究院院长、美国康后。难怪厦门大学王亚南经济研究院院长、美国康乃尔大学教授洪水淼教授在第五届中国经济学年会乃尔大学教授洪水淼教授在第五届中国经济学年会(2005,厦门)上呼吁,构建和谐社会经济学家必,厦门)上呼吁,构建和谐社会经济学家必须重视对劳动经济学的研究,中国的经济学家必须须重视对劳动经济学的研究,中国的经济学家必须大力发展劳动经济学的学科建设,以推动劳动经济大力发展劳动经济学的学科建设,以推动劳动经济学科在高等院校中的教学和研究发展。学科在高等院校中的教学和研究发展。第一节第一节 人的劳动与人力资源人的劳动与人力资源一、人的劳动概述一、人的劳动概述(一)劳动是人的本质(一)劳动是人的
5、本质 劳动(劳动(LaborLabor)创造了人)创造了人 对人起源的研究是对人起源的研究是1919世纪的重点课题世纪的重点课题 达尔文达尔文物种起源物种起源 1859年;年;人类起源与性的选择人类起源与性的选择1871年年 赫胥黎赫胥黎人类在自然界的位置人类在自然界的位置 1868年年 海克尔海克尔自然创造史自然创造史 1868年年 恩格斯恩格斯劳动在从猿到人转变过程中的作劳动在从猿到人转变过程中的作 用用 1876年年劳动是人的专属特征劳动是人的专属特征人人动物动物主动性主动性 自觉的目的性自觉的目的性 创造性创造性 多层次性多层次性 相依性相依性获得性获得性简单的直接性简单的直接性结论:
6、结论:劳动是人所特有的活动,它与动物的谋生活劳动是人所特有的活动,它与动物的谋生活动存在着根本的区别。动存在着根本的区别。人的劳动与动物求生活动的不同点人的劳动与动物求生活动的不同点劳动作为生产要素与其它要素不同劳动作为生产要素与其它要素不同 劳动劳动其它生产要素其它生产要素所有者所有者自然人自然人自然人、法人自然人、法人流动中所有权流动中所有权不能转移不能转移转移转移流动状态流动状态主动性、决定性主动性、决定性被动性被动性劳动与其它生产要素的区别劳动与其它生产要素的区别(二)劳动的含义与分类(二)劳动的含义与分类 劳动的含义劳动的含义 广义:广义:指人们在各种活动中劳动力的使用或消指人们在各
7、种活动中劳动力的使用或消耗。耗。狭义:狭义:指人类从事的经济活动。指人类从事的经济活动。辞海辞海“人改变劳动的对象使之适合人改变劳动的对象使之适合自己需要的有目的的活动,即劳动力的支出自己需要的有目的的活动,即劳动力的支出”伊万诺夫伊万诺夫“是人类创造生活所必需的物是人类创造生活所必需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有目的的活动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有目的的活动”郑克中郑克中既有利于自己同时也有利于社会既有利于自己同时也有利于社会的人的职业谋生活动。的人的职业谋生活动。本书对劳动的定义(狭义)本书对劳动的定义(狭义)劳动劳动是人类在自身智能支配下,是人类在自身智能支配下,通过各种手段和方式创造社会财富以满足
8、通过各种手段和方式创造社会财富以满足人类日益增长的物质、精神等方面需要的人类日益增长的物质、精神等方面需要的有目的的活动。有目的的活动。新定义较之原定义的三点不同:新定义较之原定义的三点不同:强调智能的支配作用强调智能的支配作用 强调创造强调创造 强调劳动目的多样性、丰富性强调劳动目的多样性、丰富性2.2.劳动的分类劳动的分类按其存在形式 活劳动、死劳动(物化劳动)活劳动、死劳动(物化劳动)按其在生产商品二因素的决定因素 具体劳动、抽象劳动具体劳动、抽象劳动按以私有制为基础的商品经济 私人劳动、社会劳动私人劳动、社会劳动按工资和剩余价值的来源 必要劳动、剩余劳动必要劳动、剩余劳动按其为社会的服
9、务方式 生产性劳动、非生产性劳动生产性劳动、非生产性劳动按其支出的特征 体力劳动、脑力劳动体力劳动、脑力劳动按创造产品在满足人们需要的特点 物质劳动、精神劳动物质劳动、精神劳动按其繁重程度 重劳动、轻劳动重劳动、轻劳动按其复杂程度 简单劳动、复杂劳动简单劳动、复杂劳动按劳动者熟练程度 熟练劳动、非熟练劳动熟练劳动、非熟练劳动德国学者L.拉佩(1999)自我劳动自我劳动 谋生劳动(职业劳动)谋生劳动(职业劳动)社会劳动(有益集体的劳动)社会劳动(有益集体的劳动)我国社会保障部劳动工资研究所课题组(三类四种)三类:创新劳动、重复劳动、三类:创新劳动、重复劳动、混合劳动混合劳动 四种:生产劳动、服务
10、劳动、四种:生产劳动、服务劳动、科技劳动、经营管理劳动科技劳动、经营管理劳动(三)劳动的意义(三)劳动的意义 创造了人类自身创造了人类自身 是人类生活的第一个基本条件是人类生活的第一个基本条件 创造了社会财富创造了社会财富 推动了社会发展推动了社会发展 是人类解疑不尽的重大课题是人类解疑不尽的重大课题二、人力资源人力资源(一)人力资源的概念与特征(一)人力资源的概念与特征 人力资源的概念人力资源的概念 美国管理学大师彼得美国管理学大师彼得徳鲁克在徳鲁克在1954年出版的年出版的管理的实践管理的实践一书中第一次提出。一书中第一次提出。理论界对人力资源概念的表述有三种:理论界对人力资源概念的表述有
11、三种:指在业的人力,即指以合法劳动创造社会财指在业的人力,即指以合法劳动创造社会财富和提供劳务的人;富和提供劳务的人;指劳动力资源,即指具有劳动能力的劳动者指劳动力资源,即指具有劳动能力的劳动者的总称;的总称;指全体人口,即在一定时期内人们所蕴藏的指全体人口,即在一定时期内人们所蕴藏的劳动能力总和(现实的和潜在的人的劳动能力)劳动能力总和(现实的和潜在的人的劳动能力)人力资源的特征人力资源的特征(二)人力资源的数量与质量(二)人力资源的数量与质量 1.1.人力资源的数量人力资源的数量 (1 1)人力资源的总量)人力资源的总量 等于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劳动适龄人口总量减去等于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劳动适龄
12、人口总量减去其中丧失劳动能力的人口,加上劳动适龄人口之外其中丧失劳动能力的人口,加上劳动适龄人口之外具有劳动能力的人口。具有劳动能力的人口。(2 2)人力资源的相对量)人力资源的相对量 人力资源的相对量主要由人力资源率和劳动参人力资源的相对量主要由人力资源率和劳动参与率来算。与率来算。2.人力资源质量人力资源质量 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一定时期内,人力资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一定时期内,人力资源的身体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思想道德素质的源的身体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思想道德素质的状况,它反映了人们认识和改造世界的条件和能状况,它反映了人们认识和改造世界的条件和能力。力。影响人力资源素质高低的因素影响人
13、力资源素质高低的因素人种质量人种质量人力资本投资人力资本投资科学技术发展及应程度科学技术发展及应程度社会风气社会风气经济发展水平经济发展水平观念因素观念因素 在人力资源的数量与质量之中,在人力资源的数量与质量之中,人力资源数量可以进行一定数量的劳人力资源数量可以进行一定数量的劳动,而人力资源质量不仅可以进行一动,而人力资源质量不仅可以进行一定数量的劳动,而且也可以完成一定定数量的劳动,而且也可以完成一定难度的劳动。所以,人们越来越重视难度的劳动。所以,人们越来越重视人力资源质量的提高。人力资源质量的提高。(三)人力资源的稀缺性(三)人力资源的稀缺性 总量稀缺总量稀缺质量稀缺质量稀缺结构性稀缺结
14、构性稀缺隐性稀缺隐性稀缺动态稀缺动态稀缺第二节第二节 劳动经济学的形成与发展劳动经济学的形成与发展萌芽阶段萌芽阶段独立发展阶段独立发展阶段学科体系完善阶段学科体系完善阶段劳动经济理论的阶段发展劳动经济理论的阶段发展一、国外劳动经济学的形成与发展一、国外劳动经济学的形成与发展孕育阶段孕育阶段(一)孕育阶段(一)孕育阶段 古希腊和古罗马时期古希腊和古罗马时期1717世纪,一些世纪,一些学者提出相关的劳动经济思想及理论观点。学者提出相关的劳动经济思想及理论观点。1.1.古希腊和古罗马时期的劳动经济思想古希腊和古罗马时期的劳动经济思想 2.2.欧洲中世纪的劳动经济思想欧洲中世纪的劳动经济思想 3.3.
15、重商主义的劳动经济思想重商主义的劳动经济思想在劳动经济学的孕育阶段在劳动经济学的孕育阶段,尽管尽管许多学者提出了不少的劳动经济观许多学者提出了不少的劳动经济观点点,但是,他们的论述还是质朴的、但是,他们的论述还是质朴的、零散的、没有形成独立的思想体系。零散的、没有形成独立的思想体系。(二)形成阶段(二)形成阶段 17世纪世纪20世纪世纪20年代,劳动经济学进入年代,劳动经济学进入了形成阶段,成为经济科学和管理科学的重要组了形成阶段,成为经济科学和管理科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成部分。其形成主要表现在:其形成主要表现在:1.古典经济学为劳动经济学形成奠定了基础古典经济学为劳动经济学形成奠定了基础 2.
16、历史和制度学派对劳动力市场理论形成提历史和制度学派对劳动力市场理论形成提供了制度研究方法供了制度研究方法 3.新古典经济学为劳动经济学的形成提供了新古典经济学为劳动经济学的形成提供了新的分析方法和理论新的分析方法和理论 4.劳动社会理论和劳动管理理论促进了劳动劳动社会理论和劳动管理理论促进了劳动经济学的形成经济学的形成 在劳动经济学的形成阶段在劳动经济学的形成阶段,许多学者提出的劳动经济理论许多学者提出的劳动经济理论无疑对劳动经济学的形成和发无疑对劳动经济学的形成和发展作了理论上的准备。但是,展作了理论上的准备。但是,这一阶段的劳动经济理论还分这一阶段的劳动经济理论还分散于经济学和管理学等学科
17、之散于经济学和管理学等学科之中,劳动经济学还不是一个独中,劳动经济学还不是一个独立的学科。立的学科。(三)独立发展阶段(三)独立发展阶段 2020世纪世纪2020年代年代6060年代后期,劳动经济学进年代后期,劳动经济学进入了独立发展阶段。入了独立发展阶段。1.1.劳动经济学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劳动经济学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 2.2.与工资相关的经济理论得到深化研究与工资相关的经济理论得到深化研究 3.3.劳动就业理论引入了宏观总量研究劳动就业理论引入了宏观总量研究 4.4.较为完善地提出了劳动力市场理论较为完善地提出了劳动力市场理论 5.5.人力资本理论丰富和发展了劳动力供给研究人力资本理论丰富
18、和发展了劳动力供给研究(四)学科体系发展与完善阶段(四)学科体系发展与完善阶段 20世纪世纪 60年代后期至今,劳动经济学学科进年代后期至今,劳动经济学学科进入了体系发展与完善阶段。入了体系发展与完善阶段。当前的劳动经济科学与过去相比的特点:当前的劳动经济科学与过去相比的特点:1.1.研究内容更加全面研究内容更加全面 2.2.形成了以新古典框架为基础并兼有制度分析形成了以新古典框架为基础并兼有制度分析的当代主流劳动经济学的当代主流劳动经济学 3.3.众多经济学派涉入了对劳动经济学的研究众多经济学派涉入了对劳动经济学的研究 4.4.对劳动经济的研究出现了新的特点对劳动经济的研究出现了新的特点 劳
19、动科学体系日益完善劳动科学体系日益完善二、我国劳动经济学的形成与发展二、我国劳动经济学的形成与发展(一)我国古代的劳动经济思想与劳动管理(一)我国古代的劳动经济思想与劳动管理1.1.我国古代学者的劳动经济思想我国古代学者的劳动经济思想2.2.我国古代的劳动管理我国古代的劳动管理(二)民国时期一些学者对劳动经济问题的研究(二)民国时期一些学者对劳动经济问题的研究 (三)建国后我国劳动经济学发展状况(三)建国后我国劳动经济学发展状况1.1.计划经济时代我国的劳动经济学计划经济时代我国的劳动经济学2.2.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劳动经济学的发展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劳动经济学的发展第二节第二节 劳动科学体系劳动科
20、学体系劳动作为人类社会普遍存在的范劳动作为人类社会普遍存在的范畴,几乎是各门社会学科都应涉及的,畴,几乎是各门社会学科都应涉及的,因此,劳动科学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因此,劳动科学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学科。对劳动理论研究分别融合于经学科。对劳动理论研究分别融合于经济学、社会学、管理学、法学等学科济学、社会学、管理学、法学等学科之中。之中。一、经济学科中的劳动科学一、经济学科中的劳动科学(一)马克思经济学中的劳动经济理论(一)马克思经济学中的劳动经济理论 马克思是最重视对劳动研究的无产阶级革马克思是最重视对劳动研究的无产阶级革命导师,他把劳动比作普照人类世界的太阳,命导师,他把劳动比作普照人类世界的太
21、阳,把政治经济学称作把政治经济学称作“劳动的政治经济学劳动的政治经济学”。其理论内容有:其理论内容有:1.1.劳动基本理论劳动基本理论 2.2.劳动力理论劳动力理论 3.3.就业理论就业理论 4.4.工资理论工资理论 劳动价值理论劳动价值理论 劳动过程劳动过程 劳动形态劳动形态 劳动类型劳动类型 (二)西方经济学中的劳动经济理论(二)西方经济学中的劳动经济理论 西方经济学西方经济学广义:广义:西方所有的经济理论西方所有的经济理论 狭义:狭义: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 此处仅以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概括其劳动经此处仅以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概括其劳动经济理论于下济理论于下:1.1
22、.微观经济学中的劳动理论微观经济学中的劳动理论 2.2.宏观经济学中的劳动理论宏观经济学中的劳动理论 对劳动经济理论论述最集中的是劳动经济学、对劳动经济理论论述最集中的是劳动经济学、劳动经济学说史和人力资源经济学。劳动经济学说史和人力资源经济学。二、管理学科及其它学科中的劳动科学二、管理学科及其它学科中的劳动科学(一)人力资源管理与开发(一)人力资源管理与开发 1.1.人力资源管理人力资源管理人力资源管理的基本原理人力资源管理的基本原理人力资源投资与收益人力资源投资与收益人力资源配置人力资源配置人力资源评估与保护人力资源评估与保护人力资源测评人力资源测评2.2.人力资源开发人力资源开发 生理开
23、发生理开发心理开发心理开发智力开发智力开发技能开发技能开发环境开发环境开发道德开发道德开发 (二)劳动组织管理学(二)劳动组织管理学 组织结构设计组织结构设计 岗位研究岗位研究 工会和雇主组织管理工会和雇主组织管理 劳动组织的政府行为劳动组织的政府行为(三)劳动人员管理(三)劳动人员管理 劳动定额与定员劳动定额与定员 人员的测评人员的测评 劳动合同管理劳动合同管理 (四)劳动薪酬管理(四)劳动薪酬管理(五)其他学科中的劳动经济学(五)其他学科中的劳动经济学劳动科学体系劳动科学体系劳动经济学科劳动经济学科 劳动管理学科劳动管理学科 劳动社会学科劳动社会学科劳动法学劳动法学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的劳
24、动经济理的劳动经济理论论西方经济学西方经济学中劳动经济理中劳动经济理论论劳动经济学劳动经济学劳动经济学劳动经济学说史说史人力资源经人力资源经济学济学 人力资源管人力资源管理理人力资源开人力资源开发发劳动组织管劳动组织管理理劳动人员管劳动人员管理理劳动薪酬管劳动薪酬管理理 劳动社会学劳动社会学劳动保障学劳动保障学劳动关系学劳动关系学 劳动组织法劳动组织法劳动薪酬法劳动薪酬法劳动保护法劳动保护法国际劳工法国际劳工法 第三节第三节 劳动经济学的研究对象与内容劳动经济学的研究对象与内容一、劳动经济学的研究对象一、劳动经济学的研究对象 学科研究对象是指该学科的研究所涉及的主学科研究对象是指该学科的研究所
25、涉及的主要领域和核心内容。对于劳动经济学的研究对象,要领域和核心内容。对于劳动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国内外学者各持己见,莫衷一是。国内外学者各持己见,莫衷一是。主要有以下主要有以下几种对象论:几种对象论:(一)研究最重要生产要素(一)研究最重要生产要素人力的需求与人力的需求与供给供给 (二)研究劳动力市场运行和结果(二)研究劳动力市场运行和结果 (三)研究劳动力资源的合理配置(三)研究劳动力资源的合理配置 (四)研究劳动力资源投入与产出机理(四)研究劳动力资源投入与产出机理 (五)研究劳动关系(五)研究劳动关系 (六)研究对象的其它说法(六)研究对象的其它说法二、本书研究的主要内容二、本书研究的主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