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资格证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讲义-中学(推荐)PPT标准课件.ppt
- 【下载声明】
1. 本站全部试题类文档,若标题没写含答案,则无答案;标题注明含答案的文档,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2. 本站全部PPT文档均不含视频和音频,PPT中出现的音频或视频标识(或文字)仅表示流程,实际无音频或视频文件。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3. 本页资料《教师资格证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讲义-中学(推荐)PPT标准课件.ppt》由用户(三亚风情)主动上传,其收益全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该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请根据预览情况,自愿下载本文。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5.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及以上版本和PDF阅读器,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教师 资格证 教育 教学 知识 能力 讲义 中学 推荐 PPT 标准 课件
- 资源描述:
-
1、教育教学基本素质和能力测试考核指标教育教学基本素质和能力测试考核指标教师资格证考试培训课程一教育知识与能力教育知识与能力教育知识与能力考试考试题型:考试题型:1 1、单项选择题:、单项选择题:21 212=422=42分分2 2、辨、辨 析析 题:题:4 4 8=328=32分分3 3、简、简 答答 题:题:4 4 10=4010=40分分4 4、材料分析题:、材料分析题:2 218=3618=36分分教育知识与能力课程体系第一章:教育基础知识和基本原理第一章:教育基础知识和基本原理1、教育的产生与发展2、教育与社会的发展3、教育与人的发展4、教育制度5、教育目的6、教育研究方法第二章:中学课
2、程第二章:中学课程1、课程概述2、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第三章:中学教学第三章:中学教学1、教学概述2、教学过程3、教学原则4、教学工作的基本环节5、教学方法6、教学组织形式7、教学改革趋势第四章:中学生学习心理第四章:中学生学习心理1、认知过程2、学习心理3、学习理论第五章:中学生发展心理第五章:中学生发展心理1、中学生的认知发展2、中学生的情绪发展3、中学生的人格发展4、中学生的身心发展第六章:中学生心理辅导第六章:中学生心理辅导1、中学生的心理健康2、中学生心理辅导的方法第七章:中学德育第七章:中学德育1、中学生品德发展的特点2、道德发展理论3、中学德育内容4、中学德育过程5、中学德育原则、途
3、径与方法6、三生教育、安全教育及升学就业指导第八章:中学班级管理与教师心理第八章:中学班级管理与教师心理1、班级管理2、班主任3、课外活动4、学校、家庭、社会三结合教育5、教师心理第一章:教育基础知识和基本原理第一章:教育基础知识和基本原理夸美纽斯说:教育是培养和谐发展的人。夸美纽斯说:教育是培养和谐发展的人。杜威说:教育即生活,教育即生长,学校即社会。杜威说:教育即生活,教育即生长,学校即社会。斯宾塞:教育是为完美的成人生活做准备。斯宾塞:教育是为完美的成人生活做准备。(一)教育的词源(一)教育的词源 1 1、“教育教育”一词一词最早最早见于见于孟子孟子.尽心上尽心上,说明:我国,说明:我国
4、最早最早将将“教教”和和“育育”连用的是连用的是孟子孟子。孟子说: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孟子说: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一、教育的概念一、教育的概念第一节:教育的产生与发展第一节:教育的产生与发展2 2、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学学”与现代意义上的与现代意义上的“学学”的含义的差别:的含义的差别:(1 1)传统文化中)传统文化中“学学”的目的不是获取知识,而是明的目的不是获取知识,而是明了事理;了事理;(2 2)学的方法是内省而非外烁)学的方法是内省而非外烁(3 3)学的内容为历史与道德,不含科学技术)学的内容为历史与道德,不含科学技术(4 4)学的主体包括每一个人,不局
5、限于儿童与成人。)学的主体包括每一个人,不局限于儿童与成人。(二)教育的定义(二)教育的定义1 1、教育的定义:、教育的定义:在一定的社会背景下发生的在一定的社会背景下发生的促使个体的社会化促使个体的社会化和和社会的个性化社会的个性化的实践活动。的实践活动。2 2、教育的定义的理解、教育的定义的理解(1 1)描述了教育的)描述了教育的实践特性。(2 2)把教育看作是个体的社会化和社会的个性化两)把教育看作是个体的社会化和社会的个性化两个个耦合的过程。(3 3)强调教育的)强调教育的“活力性”,教育在个体的社会化和社,教育在个体的社会化和社会的个性化过程中起会的个性化过程中起“促进促进”和和“加
6、速加速”的作用。的作用。(4 4)强调教育行为发生需要一定的社会政治、经济、)强调教育行为发生需要一定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文化等背景。一种良好的、持续的心理状态与过程。西方:柏拉图的“人分三等论”;幼(3-7)-初(7-12)-中(12-18)-高(18-23)C、独创性8、文化教育学(精神科学教育学)代表人物:狄尔泰、斯普朗格、利特;表现为心理活动的强度、速度、灵活性和指向性等方面的一种稳定的心理特征。(1)内容符合教学大纲要求、目的明确;(3)提出教育三阶段:假设、实验、验证环境因素只有通过个体已有的心理发展水平和心理活动才能发生作用。知觉是在感觉的基础上产生的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
7、事物的整体在人脑中的反映。教育无目的论并非真正主张教育无目的,而是认为无教育之外的“外在”目的一个刺激不仅引起一种感觉,同时还引起另一种感觉的现象。运动知觉:是人脑对物体的空间位置和移动速度的反映。(1)正确/错误7、重建学校教学管理制度2、六个道德发展阶段:(3)建立“以学论教”的发展性课堂教学评价模式;D、利用反馈信息,科学奖惩贯彻直观性原则的基本要求:4、课堂问题行为的处置与矫正二、教育的构成要素及其关系二、教育的构成要素及其关系 1、学校教育:在一定的社会背景下发生的有计划有组织的促使个体的社会化和社会的个性化的实践活动。2 2、学校教育的基本要素:、学校教育的基本要素:(1 1)教育
8、者)教育者(2 2)受教育者)受教育者(3 3)教育影响)教育影响 3 3、教育者:、教育者:包括:包括:(1 1)教师教师(2 2)教育计划、教材的设计者和编写者;)教育计划、教材的设计者和编写者;(3 3)教育管理人员)教育管理人员(4 4)参加教育活动的其他人员)参加教育活动的其他人员结论:教师是学校教育者的主体和代表,是直接的教育者结论:教师是学校教育者的主体和代表,是直接的教育者 4、受教育者:即教育对象,各级各类学生。(1)学生的一般特征:实践活动必须遵循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2)特殊性表现在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并不是一尘不变的,而是在随着外界影响不断变化的。5 5、教育影响:、教育
9、影响:教育过程中教育过程中教育者教育者作用于作用于学生学生的的全部信息全部信息,既包,既包括信息的内容,也包括信息传递和反馈的形式,是形括信息的内容,也包括信息传递和反馈的形式,是形式和内容的统一。式和内容的统一。(1 1)内容:教育内容和教育材料)内容:教育内容和教育材料(2 2)形式:教育手段、教育方法、教育组织形式。)形式:教育手段、教育方法、教育组织形式。6 6、教育者、受教育者和教育影响三者关系、教育者、受教育者和教育影响三者关系(1 1)三者相互独立、相互规定,构成完整的体系。)三者相互独立、相互规定,构成完整的体系。(2 2)没有教育者,就没有受教育者,也就没有具有特)没有教育者
10、,就没有受教育者,也就没有具有特殊发展价值的教育影响;殊发展价值的教育影响;(3 3)没有受教育者,整个教育工作就失去了对象;)没有受教育者,整个教育工作就失去了对象;(4 4)没有教育影响,教育工作也就成了无米之炊、无)没有教育影响,教育工作也就成了无米之炊、无源之水。源之水。三、教育起源与发展三、教育起源与发展(一)教育的起源 1、神话起源说:代表人物:所有宗教都持这种观点代表人物:所有宗教都持这种观点 观点:观点:1 1、教育由人格化的神所创造;、教育由人格化的神所创造;2 2、教育的目的是体现神和天的意志。、教育的目的是体现神和天的意志。评价:评价:1 1、非科学的、非科学的 2 2、
11、反映了认识水平的局限、反映了认识水平的局限2、生物起源论代表人物:代表人物:利托尔诺利托尔诺(1831-19021831-1902)(法国社会学家、哲学家)(法国社会学家、哲学家)代表作:代表作:人类各种人种的教育演化人类各种人种的教育演化 沛西沛西能(能(1870-19441870-1944)(英国教育家英国教育家)代表作:代表作:人民的教育人民的教育 主要观点:(1 1)人类教育是对动物界教育的继承、改善和发展;)人类教育是对动物界教育的继承、改善和发展;(2 2)教育从它的起源来说是一个生物的过程;)教育从它的起源来说是一个生物的过程;(3 3)生物的冲动是教育的主要动力。)生物的冲动是
12、教育的主要动力。评 价:(1 1)标志着教育起源问题开始从神话解释转向科学解释;)标志着教育起源问题开始从神话解释转向科学解释;(2 2)错误在于未把握人类教育的目的性和社会性。)错误在于未把握人类教育的目的性和社会性。主要观点:主要观点:(1 1)教育起源于儿童对成人的无意识模仿;)教育起源于儿童对成人的无意识模仿;(2 2)应当从心理学的观点解释教育起源问题。)应当从心理学的观点解释教育起源问题。3、心理起源论、心理起源论 代表人物:孟禄(美国教育家)教育史孟禄(美国教育家)教育史 桑代克(美国心理学家)桑代克(美国心理学家)孟孟 禄禄 评 价:(1 1)从心理学观点出发,批)从心理学观点
13、出发,批判了生物起源论;判了生物起源论;(2 2)没有解释人类本能与动)没有解释人类本能与动物的类本能的界限,离生物起源物的类本能的界限,离生物起源说并不远。说并不远。桑代克桑代克3、阿诺德情绪的“认识-评估说”(3)掌握知识与提高思想相结合具体迁移:先前学习内容的创造性组合对后续学习的影响。辨析:无意注意是无预定目的的注意,教学中必须避免学生的无意注意。2、课堂气氛的影响因素:(2)人口质量影响教育质量坚信教育尤其是道德教育和政治信仰教育是民主社会实现和发展的重要环节;A、与编码信息联系的紧密程度:联系越紧,记忆越深刻;人在感知某对象时,总是用以往获得的知识经验来辨别当时所知觉的对象。场依存
14、性的人社会技能高,人际交往中有优势。活动的内容及活动的方式(4)教育实验在教育实践中进行概括性:在感性材料基础上,把事物共同特征和规律抽离出来加以认识,即为概括性。艾宾浩斯关于遗忘问题的两个重要发现:观点:1、教育由人格化的神所创造;教学原则是根据教育、教学目的,反映教学规律而制定的指导教学工作的基本要求。学习动机是指激发与维持个体的学习行为,并使之朝向一定目标的内在过程或内部心理状态。(1)行为主义强化理论2、通过选择题、简单题和材料题寻找判定线索3、社会文化因素决定人格的共同性特征,它使同一社会的人在人格上具有一定程度的相似性。4、劳动起源论、劳动起源论 代表人物:恩格斯恩格斯 米丁斯米丁
15、斯基 (苏联)(苏联)世界教育史世界教育史 主要观点:(1 1)教育起源于人类特有的生产劳动)教育起源于人类特有的生产劳动 (2 2)制造、使用工具及生产劳动)制造、使用工具及生产劳动 经经验、技能技巧验、技能技巧 生存与发展生存与发展 传授给下一代传授给下一代(教育教育)评 价:这种观点是对恩格斯思想的曲解;人类生活的第这种观点是对恩格斯思想的曲解;人类生活的第一个基本条件而非所有活动的最充分条件。一个基本条件而非所有活动的最充分条件。5 5、生活需要起源说、生活需要起源说 代表人物:杨贤江、钱亦石杨贤江、钱亦石 主要观点:(1 1)教育的发生就植根于当时当地的人民实际生)教育的发生就植根于
16、当时当地的人民实际生活的需要。它是帮助人营谋社会生活的一种手段。活的需要。它是帮助人营谋社会生活的一种手段。(2 2)教育只能起源于人于环境互相作用的需要。)教育只能起源于人于环境互相作用的需要。评 价:该学说的局限性在于未考虑到从需要到现实的限该学说的局限性在于未考虑到从需要到现实的限制因素和中介因素制因素和中介因素 教育起源问题的复杂性在于:有关它的研究既要教育起源问题的复杂性在于:有关它的研究既要以哲学上的有关理论为基础,同时又要以社会学、人以哲学上的有关理论为基础,同时又要以社会学、人类学的理论研究与实地考察为依托,要做到历史与逻类学的理论研究与实地考察为依托,要做到历史与逻辑的统一、
17、理论与实际的统一。辑的统一、理论与实际的统一。1、原始社会与原始教育(1)特征:教育水平低。没有产生制度化的教育机构,教育内容贫乏,教育方法主要史口耳相传和实践模仿;教育没有阶级性。教育与原始宗教或意识有着紧密的联系。(二)教育的发展(二)教育的发展 2 2、古代社会与古代教育、古代社会与古代教育(1 1)奴隶社会及其教育)奴隶社会及其教育 特征:特征:古代学校的出现。最早在埃及,大约在公元前古代学校的出现。最早在埃及,大约在公元前25002500年;我国学校产生于公元前年;我国学校产生于公元前10001000多年的商代。多年的商代。教育阶级性的出现。教育阶级性的出现。古代学校教育与生产劳动相
18、脱离。古代学校教育与生产劳动相脱离。结论:学校的产生标志着教育从生产劳动中的第一次分离。奴隶社会教育的阶级性表现:奴隶社会教育的阶级性表现:教育目的:培养奴隶主治国所需人才教育目的:培养奴隶主治国所需人才 教育对象:奴隶主贵族子弟教育对象:奴隶主贵族子弟 教育内容:军事教育和道德教育教育内容:军事教育和道德教育 教育方法:体罚盛行教育方法:体罚盛行 教师地位:被赋予很大权利,具有很高权威教师地位:被赋予很大权利,具有很高权威(2 2)封建社会及其教育)封建社会及其教育 特征:特征:教育目的:培养统治阶级所需的官吏和骑士;教育目的:培养统治阶级所需的官吏和骑士;学校教育具有鲜明阶级性、等级性和宗
19、教性;学校教育具有鲜明阶级性、等级性和宗教性;教育内容:以道德文章和宗教经典为主;教育内容:以道德文章和宗教经典为主;教育方法:严格的纪律约束,辅以个人自学和修行教育方法:严格的纪律约束,辅以个人自学和修行 形成了比较系统的教育体系,积累了较丰富的教育形成了比较系统的教育体系,积累了较丰富的教育经验和教学思想。经验和教学思想。3 3、现代社会与现代教育、现代社会与现代教育(1 1)资本主义社会及其教育)资本主义社会及其教育 特征:特征:教育目的:培养和选拔资产阶级的统治人才,同教育目的:培养和选拔资产阶级的统治人才,同时给予广大劳动人民一定的文化科学知识;时给予广大劳动人民一定的文化科学知识;
20、建立了现代学校制度;建立了现代学校制度;课程结构、内容得到了不断调整,尊重学生学习课程结构、内容得到了不断调整,尊重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新教学方法不断出现;积极性的新教学方法不断出现;师生关系民主化;师生关系民主化;独立形态的教育学产生并得到了极大的发展。独立形态的教育学产生并得到了极大的发展。(3)加强对教师劳动过程的管理,及时进行角色活动的成就测评八、当前教学改革的主要观点与趋势(2)儿童对教育活动的参与和体验是影响其发展尤其是社会性发展最重要的因素;1、认知特征:知识结构和教学能力(3)精确而严格的指导(3)教学重结论更要重过程自我控制是自我意识在行为上的表现,是实现自我意识调节的最终环节。
21、B、教师要及时且具体的指导学生了解思维的种类和创造性思维的特征,理解皮亚杰认知发展阶段论和影响问题解决的因素。人在感知某对象时,总是用以往获得的知识经验来辨别当时所知觉的对象。有利于教师主导作用的发挥(2)人口质量影响教育质量迁移产生的实质是个体对事物关系的理解F、矫正和引导学生的归因倾向以社会的稳定和发展为教育的最高宗旨;个体确信自己有能力进行某项活动时就会产生高度的“自我效能感”(4)教育学理论内部的分歧有加大的趋势,教育学的学科声誉受到严重影响。1、德育过程是对学生的知情意行培养提高的过程(3)教育中要鼓励学生的创造性。第三节:教育与人的发展双轨制:指资本主义的学校教育制度有两个互相独立
22、的系统:指资本主义的学校教育制度有两个互相独立的系统:一个是专门为资产阶级子弟服务的,配备有良好的师资一个是专门为资产阶级子弟服务的,配备有良好的师资和设备,学生们沿着这个系统深造,就可以深入一些有和设备,学生们沿着这个系统深造,就可以深入一些有名的高等学府,毕业后就可以直接成为统治阶级和各级名的高等学府,毕业后就可以直接成为统治阶级和各级管理人员;管理人员;另一个是为劳动人民的子弟准备的,师资力量和教学设另一个是为劳动人民的子弟准备的,师资力量和教学设备都比较差,主要学习一些实用知识和技能,一般在上备都比较差,主要学习一些实用知识和技能,一般在上中学之后就进入劳动力市场。中学之后就进入劳动力
23、市场。(2 2)社会主义社会及其教育)社会主义社会及其教育 特征:特征:教育目的:培养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公民和社会教育目的:培养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公民和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人才;主义事业的建设人才;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教育科学的研究有了科学方法论的基础。教育科学的研究有了科学方法论的基础。四、现代教育的特征四、现代教育的特征(一)现代教育的公共性(大众性)(一)现代教育的公共性(大众性)现代教育的公共性现代教育的公共性的含义:现代教育越来越成为公共的含义:现代教育越来越成为公共事业,是面向全体人民,为全体人民服务的。事业,是面向全体人民,为全体人民服务的。现代教育公平性现
24、代教育公平性的含义:现代教育为每一位受教育者的含义:现代教育为每一位受教育者提供同样的机会和服务,努力做到受教育机会均等。提供同样的机会和服务,努力做到受教育机会均等。结论:公共性即大众性,现代教育应该是大众教育。(二)现代教育的生产性(二)现代教育的生产性 含义:现代教育越来越与人类的物质生产相结合,越来含义:现代教育越来越与人类的物质生产相结合,越来越与生产领域发生密切的、多样化的关系,生产的发展越与生产领域发生密切的、多样化的关系,生产的发展也越来越对教育系统提出新的要求。也越来越对教育系统提出新的要求。结论:现代教育的生产性的重要标志是职业教育的大力结论:现代教育的生产性的重要标志是职
25、业教育的大力发展。发展。(三)现代教育的科学性(三)现代教育的科学性 含义:一方面,科学教育是现代教育的基本内容和重含义:一方面,科学教育是现代教育的基本内容和重要方面;要方面;另一方面,现代教育的发展越来越以来教育科学另一方面,现代教育的发展越来越以来教育科学的指导,摆脱教育经验的束缚。的指导,摆脱教育经验的束缚。(四)现代教育的未来性(四)现代教育的未来性含义:一方面现代教育的价值去想、目标定位会对未来社会和个体的发展产生非常重大的影响;另一方面,现代教育的发展必须考虑到未来社会的发展趋势对教育提出的要求,教育要面向未来。(五)现代教育的国际性(五)现代教育的国际性含义:现代教育应该从态度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