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签 分享 收藏 举报 版权申诉 / 49
上传文档赚钱

类型护理伦理学第5章-课件.ppt

  • 上传人(卖家):三亚风情
  • 文档编号:3545700
  • 上传时间:2022-09-15
  • 格式:PPT
  • 页数:49
  • 大小:1.20MB
  • 【下载声明】
    1. 本站全部试题类文档,若标题没写含答案,则无答案;标题注明含答案的文档,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2. 本站全部PPT文档均不含视频和音频,PPT中出现的音频或视频标识(或文字)仅表示流程,实际无音频或视频文件。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3. 本页资料《护理伦理学第5章-课件.ppt》由用户(三亚风情)主动上传,其收益全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该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请根据预览情况,自愿下载本文。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5.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及以上版本和PDF阅读器,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关 键  词:
    护理 伦理学 课件
    资源描述:

    1、第第5章章心理应激与心理危机心理应激与心理危机干预干预掌握:心理应激、应对的概念,危机干预的概念及特点。熟悉:心理应激对健康的作用,应激反应的应对方式,危机干预的实施策略。了解:应激过程、应激反应的应对,危机干预的基本理论5.1.15.1.1应激与心理应激应激与心理应激5.15.1心理应激心理应激1)躯体性应激源 躯体性应激源是指那些直接作用于人体的各种刺激,包括物理、化学和生物学刺激,如过高或过低的温度、强烈的噪声、不良食物、微生物等,也包括疾病、创伤、疼痛等自身躯体问题。这类应激源是引起生理应激和应激的生理反应的主要刺激物。1.1.应激源应激源2)心理性应激源 心理性应激源是指来自人们头脑

    2、中的紧张性信息,与个体心理发展、个性特征有关的一种应激源,主要包括人际关系冲突与挫折,不切实际、期望过高,能力不足和工作压力,认知障碍和挫折给心理造成的刺激等。心理性应激源与其他应激源的不同之处是其他应激源主要为躯体外的刺激物,心理性应激源则直接来自人们的头脑。心理性应激源与其他类型的应激源常混合作用,相互影响。5.15.1心理应激心理应激3)社会性应激源 社会性应激源主要是那些造成个人生活、生存、发展困难或发生重大变化,或那些迫使人们做出调整或适应的情境和事件,如生活、工作环境恶劣,重大社会与经济变革,自然灾害与人为事故,失业或无业,危机创伤等。5.15.1心理应激心理应激 4)文化性应激源

    3、 文化性应激源一般指因语言、风俗习惯、生活方式、宗教信仰等社会文化环境改变而引起应激的刺激或情境。5.15.1心理应激心理应激5.15.1心理应激心理应激【课外拓展课外拓展】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越来越多的精神卫生和公共卫生工作者加入到应激性心理障碍的预防和控制工作中,尤其是创伤后应激障碍已成为灾害精神病学的研究热点。威胁到个体的生命、身体或是精神世界的完整,带来异乎寻常痛苦的人生遭遇称为创伤性事件。创伤性事件并非罕见,我国仅各类自然灾害平均每年就使2 亿人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加上人为事故、交通意外、暴力事件的受害者,构成不容忽视的巨大群体。巨大的灾难一下子就把人推向了绝境,很少有人能够承受

    4、应付灾难的足够力量。在死亡、损伤、失去面前,抚平人们心灵伤口的最好的办法就是心理救治。2.2.应激中介应激中介1)心理中介 察觉和认知评价是决定个体对环境刺激是否引起防卫和抵抗的关键,在心理学中,它们都涉及对信息进行处理的智力水平。这些水平既取决于气候、饮食、药物、社会支持、家庭关系及特异环境等外部条件,也受遗传、既往经历、个性特征等因素的影响。(1)察觉 (2)认知评价5.15.1心理应激心理应激2)生理中介 生理中介主要包括脑与行为、神经机制、内分泌机制、免疫机制等。目前,尽管各种各样的应激源与躯体、生理反应的详细机制尚未完全明了,但显而易见的是生理中介作为个体素质的必然成分影响着应激源对

    5、机体的作用水平,尤其影响躯体内环境和躯体反应,如内分泌水平、血压、心率等。5.15.1心理应激心理应激3.3.应激反应应激反应5.15.1心理应激心理应激 1)生理反应 在应激状态下,大脑皮质统一指挥和控制着人的各种活动,应激的生理反应往往与交感肾上腺髓质系统、下丘脑垂体靶腺轴和免疫系统的活动密切相关。(1)交感肾上腺髓质系统 (2)下丘脑垂体靶腺轴 (3)免疫系统5.15.1心理应激心理应激 2)心理反应 从心理反应的品质来看,可分为两种情况:一是积极的心理反应,二是消极的心理反应。积极的心理反应是指适度的大脑皮层唤醒水平、情绪唤起和良好认知与应对,这种反应状态表明个体有能力进行正确认知评价

    6、、应对策略抉择和应对能力发挥。消极的心理反应是指,过度的大脑皮层唤醒或反应导致情绪问题和不良应对等,这种反应状态表明个体难以正确评价现实情境,影响选择应对策略和应对能力的发挥。心理反应与个体具有的认知模式、个性特征、个人经历、事件强度或特点有关。(1)认知反应 (2)情绪反应5.15.1心理应激心理应激 3)行为反应 刺激导致个体出现行为反应,而这些行为大多是个体为减轻应激对自己的影响而采取的行为策略,从而适应环境。刺激强度大、情绪反应剧烈限制个体正常认知水平发挥,可导致严重行为后果,某些人在心理冲突或应激情况下也会采取饮酒、吸烟等滥用物质的不健康方式加以应对,或把应激状态下行为反应内化、模式

    7、化用于平常,从而导致各种形式的心理障碍的发生。(1)逃避与回避 (2)敌对与攻击 (3)退化与依赖 (4)无助与自怜5.15.1心理应激心理应激 4.应激结果 应激是人们对客观刺激的反应,应激的存在是生活中的事实,每个人都会经历。从某种意义上讲,人们正是通过外部环境的变化或遭受刺激才促进了自身神经系统的发展、躯体的健康和人格的成熟。因此,一般来讲,适度应激对个体发展是积极的,个体也能良好适应,不会产生问题。然而,过高的应激水平、持久的刺激或个体本身中介调节机制存在不成熟或刺激超出个体正常应对能力范围时,个体心理就会难以适应,产生心身疾病、心理问题或使原有中介调节机制更加紊乱。5.1.25.1.

    8、2心理应激与健康心理应激与健康5.15.1心理应激心理应激1.1.心理应激对健康的积极影响心理应激对健康的积极影响1)适度的心理应激促进个体成长和发展2)适度的心理应激是维持个体正常生理与心理功能的必要条件5.15.1心理应激心理应激2.2.心理应激对健康的消极影响心理应激对健康的消极影响1 1)急性应激带来的健康问题与疾病)急性应激带来的健康问题与疾病 (1)急性应激状态反应:主要见于急性焦虑反应,如不安、恐惧、烦躁等;血管迷走反应,如虚弱、无力等;过度换气综合征,如呼吸困难、窒息感、心慌心悸等。(2)诱发某些疾病的发生、发作或使原有病情加重:强烈刺激经常导致各类反应性精神障碍的发生,如急性

    9、应激障碍、癔症;应激可导致血管紧张、血压升高,诱发高血压或直接诱发心绞痛、心肌梗死等。(3)过度应激导致机体处于不稳态:个体情绪不稳定,认知活动狭窄、片面,容易冲动,与人和周围环境容易发生冲突,容易出现一些过激行为,如攻击、伤人或自伤等。5.15.1心理应激心理应激2 2)慢性应激带来的健康问题与疾病)慢性应激带来的健康问题与疾病 (1)慢性应激状态反应:尽管应激状态反应不像急性应激反应那么强烈,但刺激难以摆脱,总在影响个体情绪,通常表现为抑郁、愤怒、回避等。(2)慢性应激引发心理障碍:持久的慢性应激状态导致个体认知活动、人生态度、行为方式等诸多方面发生改变,而一些个体可能固化这些改变,这些改

    10、变不利于个体健康,甚至表现出一些疾病形式。(3)应激影响或导致心身疾病:持久的刺激或者应激状态通常引起机体内环境紊乱、各器官系统功能失调、免疫力下降等,使机体处于对疾病易感、易患状态。5.25.2应激反应的应对应激反应的应对 应对是机体的一种适应与调整功能,是个体对环境或内在需求及其冲击所做出的认知性和行为性努力,通过解决问题的行为策略,消除缓解自己的心身紧张并保持心理平衡的状态。应对的含义是广泛的,可以说是多维度的。从应激过程来看,应对活动涉及应对的各个过程,包括应激源、中介调节机制、应激反应与结果。从应对主体考虑,则涉及个体的心理活动行为特征及躯体变化。从应对指向来看,针对事件或问题的应对

    11、,称为问题关注性应对,包括事先应对与社会支持;针对个体情绪反应的应对,称为情绪关注性应对,包括心理防御机制、重新评价情景、调整放松等。5.2.15.2.1应对的概念应对的概念5.25.2应激反应的应对应激反应的应对5.2.25.2.2应对与应激反应的关系应对与应激反应的关系 人们的生活与发展离不开刺激与应激。一般的刺激有利于个体保持适当压力和精神紧张度,在不影响人们心身健康的前提下,没有必要刻意预防或回避。人们经历刺激后都会出现应激反应,包括生理、认知、情绪以及行为等方面,这些反应大多是自然地流露或表达,反应处在可控范围,人们会很快适应,不会出现问题。然而,有的心理应激强度大、持续时间长、解决

    12、难度大,个体遭遇后反应强烈,严重影响个体正常的认知活动、情绪和行为的表达,就极易出现心身健康问题或损害。为了对抗、缓解和摆脱应激引起的身心紧张状态,人们会自觉或不自觉地采取各种应对方式来保护自己,以减少应激反应造成的有害后果。5.25.2应激反应的应对应激反应的应对5.2.35.2.3应激反应的应对方式及策略应激反应的应对方式及策略1.1.应激反应的应对方式应激反应的应对方式 问题指向性应对即改变现存的人与环境的关系,通过改变个体行为来对抗应激或改变环境来适应应激(1)调整人格特征,提高抵御挫折的能力。(2)事先应对,对可能出现的应激提前做好防备。(3)利用社会支持系统,广泛寻求同学、朋友、同

    13、事的理解和支持,充分依靠家庭、组织、社会的关心和帮助。(4)脱离应激源环境。1)问题指向性应对5.25.2应激反应的应对应激反应的应对 对应激性情绪或生理性唤醒进行控制,通过调整情绪来降低应激反应,并维持一个适当的内部状态,以便较好地处理各种信息。(1)心理防御机制:是自我减轻焦虑及其他消极情绪的一种方式,是当个体在应激情况下难以做出直接应对时,由潜意识自动采用的防御性策略。常见的心理防御机制包括否定作用、退行作用、幻想作用、反向作用、合理化作用、升华作用、幽默作用、潜抑作用等。(2)认知性再评价:通过改变认知将消极评价转化为积极评价,以降低应激强度。2)情绪调节性应对2.2.应激反应的应对策

    14、略应激反应的应对策略1)生理反应 过强的刺激可导致剧烈的生理反应,比如肌体紧张、血压升高、心悸心慌、呼吸不畅、内分泌功能紊乱,甚至出现心肌梗死、脑血管病等问题。因此,人们应回避过强应激刺激并远离应激源,以减轻刺激对自己的影响。老年人若有潜在疾病、情绪易波动更要认识到应激对身心的影响,保持乐观的态度、心胸宽广,正确评价自己,平衡应激与健康的关系。5.25.2应激反应的应对应激反应的应对2)认知反应 认知因素是影响应激反应的产生和强弱程度的最重要因素。强烈的应激刺激由于唤醒水平过高,使个体产生不良的认知活动,如感知混乱、感知的选择高度狭窄、不良的自我评价等。因此,个体要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充

    15、分认识生活事件与自己的利害关系,恰当地评估自己对生活事件的应对能力,正确运用心理防御机制积极地解决问题,从而减轻应激刺激对心理的影响程度;更要不断总结经验,提升抗压力、耐挫性与认知水平。5.25.2应激反应的应对应激反应的应对3)情绪反应 应激发生后,人们会出现各种各样的情绪反应,反应的强弱与刺激强度、个人特点等有关,这是很自然的,人们无须压抑情绪。情绪应随时间发展向积极方面发展,若个体情绪与其他心理活动总固结于应激状态而未发展,就有可能出现情绪问题。过重的情绪反应也会影响人们的认知活动,包括控制力和判断力等。因此,个体应合理宣泄情绪,利用社会资源处理情绪,摆脱情绪干扰,并注意安全。5.25.

    16、2应激反应的应对应激反应的应对4)行为反应 遇到刺激,伴随认知、情绪反应的紊乱,个体通常存在行为问题,诸如回避、攻击、兴奋,甚至出现自伤等行为,也会出现一些不健康的应对方式,如吸烟、饮酒等。因此,应激发生后要关注个体安全,引导个体调整情绪、稳定行为。5.25.2应激反应的应对应激反应的应对5.3.15.3.1心理危机的概念心理危机的概念5.35.3心理危机及其干预心理危机及其干预 心理危机被认为是在各种因素作用下,个体在心理上有孤独、紧张、恐惧、抑郁等极度痛苦的感受,行为上出现紊乱甚至出现攻击、自伤、自杀等严重极端行为的状态。5.3.25.3.2心理危机的特性心理危机的特性5.35.3心理危机

    17、及其干预心理危机及其干预 一方面,心理危机是危险的,它可能导致个体心身健康的损害,甚至出现杀人、自杀等极端的暴力行为。但是另一方面,如果个体有效地克服了心理危机,则可在心理危机过后产生积极的变化,会使自己变得更加自信。1.1.心理危机与机会并存心理危机与机会并存5.35.3心理危机及其干预心理危机及其干预2.2.心理危机与心理危机干预的复杂性心理危机与心理危机干预的复杂性 心理危机现象是复杂、多样的,更是个体、社会、周围人群及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这些因素决定了处理、应对危机的难度。千差万别的危机情境使得许多复杂问题需要心理危机干预工作者不断地去尝试解决。尽管帮助处于危机者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然

    18、而总是试图迅速解决问题,尤其是那些长期的、引起严重应激反应的问题却是不现实的。5.35.3心理危机及其干预心理危机及其干预3.3.心理危机程度是变化的,处理危机越早越好心理危机程度是变化的,处理危机越早越好 心理危机更多的是一种认识、一种感受。形成心理危机的过程中总是伴有情绪的变化,尤其是抑郁、焦虑、不安等消极情绪体验。消极情绪体验为个体变化提供动力,更重要的是如果消极情绪体验超出个体忍耐程度而达到极限时有可能导致个体对问题的解决失去控制,从而出现紊乱甚至发生严重的事件。因此,了解个体感受、及时化解不良情绪有助于心理危机处理向个体有利的方向发展。5.35.3心理危机及其干预心理危机及其干预4.

    19、4.心理危机的一般性与特殊性心理危机的一般性与特殊性 心理危机具有一般性,因为每个人都避免不了危机,没有意识到危机的存在也许是因为在不自觉中化解或成功应对了危机。心理危机的特殊性是指面对同样的情况,对某些人来讲是危机,但对某些人则无所谓;面对同等情况,有些人能成功战胜,另外一些人则不能。因此,要更多关注那些不能有效应对危机的人,帮助他们渡过危机。5.3.35.3.3心理危机的分类心理危机的分类5.35.3心理危机及其干预心理危机及其干预1.1.发展性危机发展性危机 发展性危机是指个体正常生长和发展过程中,急剧的变化或转变所导致的紧张反应,如生育、升学、离退休等都可导致发展性危机。发展性危机通常

    20、被认为是正常的,至少大多数人不会因为发展或生活经历的正常变化而感到危机四伏。然而,由于个体的感受、认知活动、危机事件都是独立的,其差异是显著的,因此一些人仍可出现危机现象。5.35.3心理危机及其干预心理危机及其干预2.2.境遇性危机境遇性危机 罕见或严重的生活事件,且个人无法预测、无法控制的危机状态称为境遇性危机。交通意外、空难、疾病等都可导致境遇性危机。区分境遇性危机和其他危机的关键在于境遇性危机是随机、突然、强烈的,具有震撼性和灾难性特点。3.3.存在性危机存在性危机 存在性危机是指出于个体的认知活动,如关于人生意义、责任、独立性、自由与自信等出现的内部冲突与焦虑。存在性危机可以是基于现

    21、实的,也可以是个体主观造成的一种持续性的压抑感觉状态。5.35.3心理危机及其干预心理危机及其干预1.1.基本危机理论基本危机理论5.35.3心理危机及其干预心理危机及其干预5.3.45.3.4心理危机干预理论概述心理危机干预理论概述 基本危机理论把焦点集中于帮助危机中的人或求助者认识或矫正因创伤性事件引发的暂时的认知、情绪和行为扭曲。基本危机理论强调应激和创伤二者本身都不构成危机,只有在人们主观上认为创伤性事件威胁到自身需求、安全和有意义的存在时,个体才会出现应激状态。危机干预过程是个体身心状况调整的过程,伴随危机的出现,个体有肯定的、暂时的不平衡,也有促进个体成长的机会,如应对能力提高及减

    22、少消极的自我否定、功能失调行为等。2.2.扩展危机理论扩展危机理论5.35.3心理危机及其干预心理危机及其干预 基本危机理论没有适当地考虑社会、环境等各种境遇性因素。实际上,个体素质因素作为危机形成的主要或唯一的影响因素是远远不够的。扩展危机理论强调个体发展、社会生活环境、心理因素及境遇等的共同作用,认为不仅需要从心理分析理论也要从系统理论、适应和人际关系理论中吸取有用的成分或方法用以解决现实生活中的危机事件。3.3.折中危机干预理论折中危机干预理论5.35.3心理危机及其干预心理危机及其干预 折中危机干预是指从所有的危机干预方法中,有意识、系统地选择和整合各种有效的概念、策略和方法来帮助求助

    23、者。折中危机干预理论认为所有的人和所有的危机都是独特的,又认为所有的人和所有的危机都是类似的。正因如此,折中主义较少有固定的理论概念,而是各种方法综合利用,是一种将理论与现实很好地结合在一起,从而选择适当方式以符合求助者需要的有效的实际应用策略。1.1.危机的评估危机的评估5.35.3心理危机及其干预心理危机及其干预5.3.55.3.5心理危机干预的基本策略与技术心理危机干预的基本策略与技术 1)危机严重程度的评价 与求助者接触的开始阶段,危机干预工作者就应尽可能地从认知状态(思维方式)、情感状态(个人感受与情绪反应)、精神活动(行为表现)等方面判断求助者的危机状态、危机的严重程度以及应对危机

    24、的功能水平,这是危机干预工作者判断如何解决危机、采取何种方式解决危机的基础与前提。5.35.3心理危机及其干预心理危机及其干预 2)自杀危险性的评估 心理危机由弱到强涵盖的范围很广,在危机连续谱的极端,求助者有时会出现对自身造成威胁的行为甚至自杀。自杀行为是心理危机最严重的极端表现形式,尽管并非所有的危机求助者都打算自杀,然而,作为危机干预工作者对每位危机求助者都应进行自杀危险评估。重要的是危机干预工作者应该认识到每位求助者都有自杀的可能。5.35.3心理危机及其干预心理危机及其干预 3)解决方法及有效性的评价 在整个评估过程中,危机干预工作者应该牢记收集各种信息、评估求助者自身状态的目的在于

    25、深入了解求助者的态度、观点、能动性以及自身解决问题的资源,包括求助者的应对方式、社会支持系统、可利用的解决问题的资源。危机工作者应该与求助者共同讨论并列出各种解决问题的方法,并逐步评价方法的可行性、有效性及采取该方法的益处与弊端。解决问题的方法是否得当、有效取决于求助者是否将解决问题的有关方法转变为计划或行动,而不是危机干预人员强加给求助者的建议或要求。2.2.危机干预中采取的三种咨询方式危机干预中采取的三种咨询方式5.35.3心理危机及其干预心理危机及其干预 1)非指导性咨询 如果求助者能够认识到并可自己采取应对行动,就应该采取非指导性咨询方式。一般来讲,非指导性咨询适用于不是十分严重的危机

    26、情况,危机情况越轻,危机干预工作者就可越多采取该种方式。该种方式下,危机干预工作者只起着一个支持者的作用,通过积极聆听、鼓励、反馈、讨论与建议等方式帮助求助者建立信心,认识并明确自己的内在潜能、解决问题的资源及应对方式,从而较好地、自主地化解危机。5.35.3心理危机及其干预心理危机及其干预 2)合作性咨询 合作性咨询方式有助于危机干预工作者以平等的身份与求助者共同评估问题,寻找解决问题的方式,采取切实可行的行动步骤。在合作性咨询中,尽管求助者的危机比完全具备能动性的求助者严重一些,不像完全有能动性的求助者那样有自我独立性和自主性,但他们仍有能力和自主能动性参与问题的解决。合作性咨询的概念中,

    27、危机干预工作者只是起到暂时性催化剂、会诊、参谋和支持的作用,帮助求助者找出立即行动的步骤,起到一个启动的作用,然后由求助者自己把握去克服困难,恢复到危机前的平衡状态。5.35.3心理危机及其干预心理危机及其干预 3)指导性咨询 如果评估、检查中发现求助者缺乏能动性,不能应对目前的危机,则应用指导性咨询。这种咨询方式表现为危机干预工作者担当问题的主要确定者,并寻找可能的应对机制,制订适当的计划,作为指导者、领导者和督促者促使求助者将计划付诸行动。通过直接的指导,危机干预工作者起到暂时性支配作用,主导、控制目前的状况。需要指导性咨询者面临的危机程度通常较严重,更易发生自杀等高危险行为,因此,危机干

    28、预工作者必须准确、客观地评价求助者自杀的可能性。大多数情况下,危机干预工作者往往很快从指导性咨询转变为合作性咨询,并继续给予帮助。5.35.3心理危机及其干预心理危机及其干预【视频欣赏视频欣赏】【视频】心理危机干预热线1.1.疾病是常见的重要危机源,更是心理危机所致的结果疾病是常见的重要危机源,更是心理危机所致的结果5.35.3心理危机及其干预心理危机及其干预5.3.65.3.6医疗系统与心理危机的关联医疗系统与心理危机的关联 患者是心理危机的高发人群,疾病尤其是那些对躯体健康影响较重的疾病,如肿瘤、血液病、急性创伤、传染病及某些慢性疾病等,通常导致个体出现较重的心理应激反应,主要表现为焦虑、

    29、抑郁、烦躁、困惑及其他失助性、的无效应对行为,有时甚至出现自伤、自杀等极端行为。持续的心理危机或心理危机长时间不能有效地解决或应对很易导致心理疾病的发生,如各类心身疾病、精神障碍等。人们应当重视心理危机的研究与干预工作,从而保障社会和谐,维护人群的心身健康。2.2.医务人员是处理心理危机的重要力量医务人员是处理心理危机的重要力量5.35.3心理危机及其干预心理危机及其干预 无论是精神病专科医院或机构的医务人员,还是其他综合医院、预防保健机构的医务人员,在处理患者或服务对象所表现出的各种心理危机中都起着重要的作用。在临床工作中,医务人员要积极改善服务态度,拓展心理服务内容,提高服务水平,做好各类

    30、患者的心理护理,帮助患者化解由于疾病等事件导致的心理危机,促进患者维持健康及疾病恢复的水平。3.3.医务人员自身的心理危机及对策医务人员自身的心理危机及对策5.35.3心理危机及其干预心理危机及其干预 一般人可能面临的危机现象同样可发生在医务人员身上,疾病、灾难、人际冲突、社会与家庭生活中可能出现的应激性事件同样会给医务人员的心身健康带来影响。医务人员从事的服务对象为人并且是患者更需理解与帮助的人的一种专业性很强的工作,职业本身要求医务人员必须承担更多的责任与风险,投入更多的精力在业务工作中。1.什么是心理应激?应激过程包括哪几部分?2.简述心理应激对健康的影响。3.什么是应对?应激反应的应对有哪几种方式?4.什么是危机干预?其特点是什么?5.案例分析:王先生曾担任某公司经理,由于跳槽过程中时机把握得不好,未被新公司接纳,找了几份工作总觉得不如以前好,导致对新工作不满意而干的时间都不长,不停找工作搞得很疲倦。3个月来情绪消极,脾气焦躁,睡眠不好,乱发脾气、精神萎靡,常冒出活着没意思的想法等。思考:结合案例,制定相应的心理危机干预措施。

    展开阅读全文
    提示  163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护理伦理学第5章-课件.ppt
    链接地址:https://www.163wenku.com/p-3545700.html

    Copyright@ 2017-2037 Www.163WenKu.Com  网站版权所有  |  资源地图   
    IPC备案号:蜀ICP备2021032737号  | 川公网安备 51099002000191号


    侵权投诉QQ:3464097650  资料上传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

    163文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