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签 分享 收藏 举报 版权申诉 / 23
上传文档赚钱

类型[信息技术2.0微能力]:中学七年级历史上(第一单元)远古的传说-中小学作业设计大赛获奖优秀作品-《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2022年版)》.docx

  • 上传人(卖家):ZLPDX
  • 文档编号:3545459
  • 上传时间:2022-09-15
  • 格式:DOCX
  • 页数:23
  • 大小:644.81KB
  • 【下载声明】
    1. 本站全部试题类文档,若标题没写含答案,则无答案;标题注明含答案的文档,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2. 本站全部PPT文档均不含视频和音频,PPT中出现的音频或视频标识(或文字)仅表示流程,实际无音频或视频文件。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3. 本页资料《[信息技术2.0微能力]:中学七年级历史上(第一单元)远古的传说-中小学作业设计大赛获奖优秀作品-《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2022年版)》.docx》由用户(ZLPDX)主动上传,其收益全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该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请根据预览情况,自愿下载本文。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5.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及以上版本和PDF阅读器,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关 键  词:
    信息技术2.0微能力 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2022年版 信息技术 2.0 能力 中学 年级 历史上 第一 单元 远古 传说 中小学 作业 设计 大赛 获奖 优秀作品 义务教育 历史 课程标准 2022 下载 _七年级上册_(部)统编版_历史_初中
    资源描述:

    1、中学七年级历史上(第一单元)远古的传说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2022年版)微能力2.0认证-中小学作业设计大赛目 录作业设计方案撰写:TFCF优秀获奖作品3一、单元内容:基本信息学 科年级学期教材版本单元名称历 史七年级第一学期部编版史前时期:中国境内早期人类与文明的起源单元组织方式 自然单元 重组单元课时信息序 号课时名称对应教材内容1中国境内早期人类的代表北京人第一单元第 1 课2原始农耕生活第一单元第 2 课3远古的传说第一单元第 3 课二、单元分析:( 一) 课标要求本单元是统编版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单元标题是“史前时期: 中国境内早期人类与文明的起源” ,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

    2、 (2022 年版) 对本单元的内容要求如下: 1、通过了解元谋人、蓝田人、北京人等旧石器时代的人类及其文化遗存,知道 中国境内原始社会时期的人类活动; 2、通过了解河姆渡、半坡、 良渚、陶寺等新石器时代的文化遗存,知道中国的 原始农耕生活;3、了解私有制、阶级和早期国家的产生;4、知道考古发现是了解原始社会的重要依据;5、通过古代文献中记述的黄帝、炎帝等神话传说,了解其中蕴含的历史信息。在历史教学过程中,根据课标要求、教学内容的特点、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学 习状况,采用多样的、适宜的教学方式和教学方法。1元谋人早期人类北京人群居生活山顶洞人旧 石 器 时 代河姆渡居民原始农耕氏族聚落半坡居民新

    3、石 器 时 代原始农业部落联盟远古传说氏族聚落奴隶制王朝部落联盟山顶洞人半坡居民河姆渡 居民夏朝建立炎帝黄 帝时期北京人约公元前 2070 年五六千 年前(二) 教材分析:1、知识框架史 前 时 期:中国 境 内 早 期 人 类 与 文 明 起源炎帝、黄帝 到尧舜禹禅让制奴隶社会原始社会2、时序坐标社会形态:社会组织方式:群居生活早期人类与文明的起源:元谋人距 今距今约距 今距 今 约距今约约 17070 万约 37000 年6000 年前万年20 万年万年3、教材内容分析本单元在课程安排上共有三课,第一课中国境内早期人类代表-北京人, 第二课原始农耕生活,第三课远古的传说。2我国历史源远流长

    4、,距今 170 万年前的遥远古代,中华民族的祖先就开始过 着原始社会生活,从北京人遗址的考古发掘中,我们可以看出早期人类的生产、 生活情况,以及他们在进化过程中的特点。距今六、七千年前,河姆渡遗址、半 坡遗址是我国原始社会氏族公社繁荣时期的典型遗址,他们会制作房屋、耕种农 作物、烧制陶器、使用磨制石器,过着定居生活,从他们生产、生活方面可以了 解长江流域和黄河流域原始农耕文明的特征;传说中的炎帝、黄帝、尧舜禹等部 落首领的的丰功伟绩,反映着当时社会生产、文化的巨大进步;炎黄两帝被称为 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黄河流域、长江流域和辽河流域的考古发现证实中华文明 的起源及发展具有多元一体的特征。(三)

    5、 学情分析七年级学生初次接触历史课本表现得尤为好奇,兴趣十足,这是历史教学非 常珍贵的时候,历史教师应该抓住这一特点进行高质量教学,培养学生的想象力 和动手能力,提高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调动学生积极学习历史的主动性。但也 存在一些问题,比如没有养好良好地记笔记习惯,上课回答问题积极但口语化严 重,容易天马行空,抓不住重点,课下不能及时巩固,细碎的小知识点难以把握。 另外,七年级学生应加强历史课外兴趣阅读,古代史史料多从历史文献记录中来, 大多是文言文阅读,如果没有深厚的语文功底,难以理解材料的意思,平时应加 强历史课外阅读量。三、单元学习及作业目标:1、通过考古发掘、历史情景创设、年代尺、流行

    6、语及地图等方式考察本课重点 知识,学生了解考古发掘是学习历史的重要途径,培养学生史料实证意识;通过 情景创设,学生知道中国境内原始社会时期的人类活动;以年代尺及网络流行语 来考察北京人相关知识;通过地图、图片的呈现,学生提高历史地图观察和提取 信息的能力。2、通过图说历史、历史解释、史料实证及开放性的试题设计,学生对原始农耕 生活有一定认识,了解河姆渡、半坡、良渚、陶寺等新石器时代的文化遗存,知 道考古发现是了解原始社会的重要依据,同时形成保护历史遗址、弘扬中国传统 文化的意识。3、通过示意图、图片、文言文、文献史料等方式的呈现,学生便于梳理历史知 识学会解释文言文,提高语文功底,并通过史料实

    7、证,了解传说和史实的区别与 联系,在探究题中感知中华民族源远流长的历史,培养家国情怀意识。4、单元检测作业设计根据五育、历史核心素养,结合冬奥会、新冠疫情及六安 本土文化 (皋陶墓和皖西博物馆),学生从而形成对家乡、国家和中华民族的认 同,关注现实问题,热爱家乡,热爱祖国,放眼世界。另设置动手实践感悟历史, 运用制作历史长河画报或远古人类使用的生产、生活用具方式激发学生学习历史 的兴趣,感悟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四、单元作业整体设计思路:为贯彻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和“双减”要求,提高作业设计质量,切实3减轻学生过重的学业负担,发挥作业巩固知识与技能、发展学习能力、提升品德 修养、养好良好学习品

    8、质为主要特征的育人功能,基于历史课程标准、历史核心 素养、单元目标、课时目标,紧扣单元主题史前时期:中国境内早期人类与文明 的起源,并考虑七年级学生的年龄特征,精心做了三个课时作业设计和 1 个单元 作业设计。课时作业立足课时教学重难点和学习目标,以基础题为主,每课时作 业在 10 分钟以内可完成。围绕史前时期的核心内容,构建完整的学习情境和学 习氛围,进行大单元内容整合,落实核心素养,激发学生学习历史兴趣,整体设 计有个性的单元质量检测作业,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从而整体发挥 单元学习的教育效果。4五、课时作业:课时 1 作业:第 1 课 中国境内早期人类的代表北京人作业时间:10

    9、分钟一、基础闯关我能行1元谋人、北京人、蓝田人、山顶洞人都是我国境内的原始人类,想获得他们 生产生活的第一手资料,应该通过 ( )A神话传说 B历史记载 C学者推断 D考古发掘【评价实施主体】教师【评价标准】D【作业分析】通过考古发掘远古时代的化石可以还原当时的真实情况,是研究远 古人类生产生活的第一手资料。故选:D。【设计意图】考古发现是了解原始社会的重要依据。作为刚刚接触历史的七年级 学生,还没有真正掌握如何学习历史的方法。通过本题的考察,使学生认识到考 古发掘化石的作用与地位。2央视探索发现栏目曾播放过专题片我们的祖先是怎样生活的。通过 这部专题片我们不可能看到的原始人类生活场景有 (

    10、)A元谋人使用石器劳动 B北京人用火御寒照明C北京人使用磨制石器猎取动物 D山顶洞人用穿孔骨针缝制衣物 【评价实施主体】教师【评价标准】C【作业分析】依据课本知识,北京人使用的是打制石器,而不是磨制石器,所以 C 选项观点错误;ABD 都是对原始人类生活场景的正确描述。故选:C。【设计意图】本题考查的是原始人类生活的有关内容,通过创设历史情景,使学 生初步掌握本课中早期远古人类的基本生活状况。3观察下面的示意图,判断“北京人”应在的位置是 ( )A A B B C C D D 【评价实施主体】教师【评价标准】B【作业分析】据所学知识,北京人生活在距今 70-20 万年前,故北京人应在 B 处,

    11、故选:B。【设计意图】本题以年代尺为切入点,考查北京人的相关知识,同时培养学生的 时空观念。4、火,孕育出五千年的中华文明。下列远古人类中,最早懂得管理火种的是( )A.元谋人 B.北京人 C.山顶洞人 D.半坡人【评价实施主体】教师【评价标准】B5【作业分析】根据所学可知,在北京人遗址中发现了大量木炭和几处较大的灰烬 堆,这些灰烬一堆一堆地限定在一定地区,说明北京人不但会用火,而且还能管 理火。故选:B。【设计意图】本题主要考查北京人使用火的相关知识。以火为切入点考查课标中 关于北京人的要求。5.“我来自元谋,你采自周口,牵起你毛茸茸的手,爱让我们直立行走。这是 网络上颇为流传的诗句。如果要

    12、考察 “来自周口”、能“直立行走”的远古人类 应该去 ( )A北京市 B. 陕西省 C.浙江省 D云南省 【评价实施主体】教师【评价标准】A【作业分析】解答本题需注意关键词“周口”“直立行走”,通过对北京人相关知 识的识记,故选:A。【设计意图】以网络流行词的方式考查北京人,拉近学生与历史的距离,增强学 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同时使学生准确掌握关于北京人的生活状况。二、能力提升有一招6.中国历史悠久,是目前世界上发现原始人类遗址较多的国家。今天就让我们一 起来穿越时光隧道,了解远古人类。探究一:【填地图探究人类之源】部编版七年级上册中国历史填充图册探究二:【看图片体验北京人生活】6图一图二图三北京

    13、人复原头像 北京人使用的石器 北京人狩猎场景想象图部编版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教材 探究三:【观遗物思古人类进化之路】7图一山顶洞人复原人像图二山顶洞人骨针图三山顶洞人装饰品部编版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教材 (1) 请填写出 A、B、C 处所代表的原始人类遗址名称。A B C (2) 通过图二,可以推断出北京人使用的工具是?根据图三想象北京人的生活。 (3) 对比上述探究二、探究三提供的信息,请说出山顶洞人相较于北京人的进 步之处。【评价实施主体】教师【评价标准】(1)A:北京人遗址/山顶洞人遗址;B:蓝田人遗址;C:元谋人遗址 (2)打制石器;他们过着群居生活,用石块、兽骨和鹿角等制作各类工具。 他

    14、们使用这些工具猎取动物,采集植物果实。(3)从外貌特征来看,山顶洞人已经具有现代人类的特征。从制作能力来看,他 们掌握了磨光和钻孔技术。从装饰品来看,他们也有了爱美意识。【作业分析】(1) 根据地图中ABC 所处的流域,可以判断出A 是黄河流域以北, B 是黄河流域以南,结合所学知识可以判断出A 是北京人遗址/山顶洞人遗址,B 是蓝田人遗址;C 所处的流域为珠江流域地区,是元谋人遗址;根据图片观察出北京人所使用的工具有明显加工的痕迹,较为粗糙,结合所学知 识得出,图二应为北京人使用的打制石器;图三来自课本,在材料的使用上严谨 筛查,体现历史学科的严谨性。通过对图片的仔细观察,可以看出图中不止有

    15、一 个人,并且手中拿着工具,肩膀上扛着动物等,考查学生的图片观察能力。题中图片为山顶洞人复原像,及其使用的骨针和装饰品。通过对北京人、山顶洞 人外貌的观察,可看出在外貌上区别;对比北京人使用工具,可以看出山顶洞人 掌握磨光和钻孔技术,在审美上有了爱美意识。通过本题考查,使学生初步形成 唯物史观。【设计意图】在材料题的设置上,通过丰富图片的呈现,激发学生的兴趣,拉近 与历史的距离。通过时序性题目设置,使学生了解历史的时序,初步学会在具体 的时空条件下对历史事物进行考察。通过地图、实物、遗址的呈现,提高历史的 观察能力,形成符合当时历史条件的一定的历史情景想象。对于知识点的考察尊 重教材与课标,达

    16、到夯实基础,提升能力的目标。课时 2 作业:第 2 课 原始农耕生活作业时间:10 分钟一、基础闯关我能行1.现在常说的“新石器与“旧石器”时代,以人类生产食物来维持生计的方式 为分界线。从旧石器时代采集食物,到新石器时代生产食物。材料认为划分这两 个时代的分界线是 ( )A人工取火的运用 B.原始农业的兴起C群居生活的出现 D磨制石器的使用【评价实施主体】教师【评价标准】B【作业分析】通过题干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旧石器时代使用打制石器以采集食 物为主,新石器时代使用磨制石器种植农作物,来获取食物。故而得出两个时代 的分界线是原始农业的兴起。故选:B。【设计意图】通过本题,考查原始农业的产生,

    17、并进一步理解“新石器”与“旧 石器”时代的区别。同时体会生产工具的进步对社会发展的影响。2某博物馆以“衣食之源,文明之根”为主题举办了一期农耕文化展。根据所 学,下面哪一项不是原始农耕文化的特征( )A会建造房屋,过定居生活 B会种植庄稼,从事原始生产C会建造船只,海上活动兴盛 D会饲养家畜,以备不时之需 【评价实施主体】教师【评价标准】C【作业分析】农耕文化特征包括指农作物种植、家畜饲养的出现以及聚落、磨制 工具的发展,是原始农业兴起和发展的重要标志。“会建造船只,海上活动兴盛” 不属于农耕文化的特点,故选:C。【设计意图】原始农业为古代文明社会的形成奠定了重要的物质基础。设置此题 帮助学生

    18、树立原始农耕文化的基本概念。知道中国的原始农耕生活,提高学生的 审题能力。3考古工作者在河姆渡遗址发现多处稻谷、稻草的堆积层,层厚 20-50 厘米, 最厚处超过 1 米,若折算成稻谷,可达 12 吨以上。这可用于印证河姆渡居民( )A已经从事农业生产 B初步产生物品交换C广泛使用青铜工具 D开始推广“牛耕技术 【评价实施主体】教师【评价标准】A【作业分析】题干中“河姆渡遗址发现多处稻谷、稻草的堆积层,层厚 20-50 厘米 ”可知,河姆渡人种植水稻,从事原始农耕生活。故选:A。【设计意图】培养学生史料实证的意识,掌握河姆渡居民种植水稻,从事农业生 产的基础知识。4某校举办“百件文物讲述浙江故

    19、事”图片展。下图为“河姆渡文化猪纹陶钵” 文物介绍。据此推测 ( )8该文物出土于黄河中游地区 河姆渡居民已开始了家畜饲养该文物是旧石器时代的器物 河姆渡居民已经能够烧制陶器A. B C D【评价实施主体】教师【评价标准】C【作业分析】由“河姆渡文化猪纹陶钵”的简介可知该文物处于河姆渡原始聚落, 陶锛本身属于陶器证明河姆渡居民已经能够烧制陶器,通过猪纹图像,推断已开 始了家畜饲养,结合所学知识,河姆渡居民处于长江流域,生活在新石器时代, 故而选择。【设计意图】通过图片展的方式,让学生推断分析,加强对知识的理解和运用, 培养学生史料实证的意识。选择组合类选择题的方式,培养学生细心认真审题的 习惯

    20、。5.从下面几幅图片中,我们不能得出的关于原始人类的结论是 ( )半坡房屋复原图 鱼纹彩陶盆 稻谷遗存 骨耜A.原始人类已经过着定居生活 B.原始人类的陶器上面绘有一些图案C.原始人类以农业为主要生产部门 D.原始人类的商业很发达【评价实施主体】教师【评价标准】D【作业分析】A.原始人类已经过上定居生活,从图片中的“半坡房屋复原图”可 得出;B.原始人类的陶器上面绘有一些图案,从“鱼纹彩陶盆”得知陶器的上面 多绘有人、动物和几何花纹等图案,称为彩陶;C.原始人类以农业为主要生产部 门,图片稻谷”“骨耜”得知原始人类是以农业为主的;D.原始人类的商业很 发达,四幅图片都没有涉及到商业,故选:D。

    21、【设计意图】通过设置否定选择题,提高学生的审题能力。展示四幅原始人类生 活的图片,根据图片推出结论,发散学生思维,增强对知识的理解运用。二、能力提升有一招6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半坡博物馆是于 1957 年建成的我国第一个遗址博物馆,包括遗址保护 大厅、陶窑遗址室和两个文物陈列室。前些年,北京青年报刊登了一篇文章 氏族村破败不堪,半坡博物馆经营惨淡。文章指出,如今的氏族村已经破败 不堪,很少有人游览,展馆破旧不堪,甚至出现局部坍塌现象。展览文物的博物 馆自己也变成了“文物”。材料二:2006 年 6 月 12 日晚,我国第一座史前遗址博物馆西安半坡博物馆9新的遗址保护大厅正式揭开神秘面纱。与原

    22、保护大厅相比,新保护大厅加宽了参 观通道,增设了辅助展厅,扩大了建筑面积;增厚了围护墙体和改变了屋面结构, 增强了保温隔热性能,更有利于遗址保护。请回答:(1) 材料一提到半坡遗址博物馆,如果你是半坡博物馆负责人,你会考虑在遗 址保护大厅、陶窑遗址室里展出有关半坡人生产活动的哪些遗物?(2) 为了改变游客稀少的情况,你会策划哪些表演、游戏项目再现当时半坡人 的生活?(3) 材料二中半坡博物馆新的遗址保护大厅建成,为了扩大宣传,请你帮他们 设计一条宣传语吧。【评价实施主体】教师【评价标准】 (1)展出磨制石器,骨器、角器等生产工具, 弓箭、矛、石球、鱼 叉、鱼钩、渔网等捕猎捕鱼工具,彩陶,骨针、

    23、骨锥、陶制和石制的纺轮等。 (2)策划舞蹈、打斗、陶埙及大祭祀表演,欣赏参与祭祀歌舞节目,进行古器具 和工艺纪念品制作表演等。(3)追寻先民遗迹,体会原始文明。【作业分析】第 (1) 问,考查半坡居民的生产活动,属于基础题;第 (2) 问, 发散思维,运用基础知识,展开想象;第 (3) 问,联系当下,学以致用,保护 遗址。【设计意图】开放性的试题设计, 旨在学生掌握基础知识的基础上,加以运用, 注重能力的培养,同时灌输保护历史遗址、弘扬中国传统文化的意识。通过活泼 的题目类型,提高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10课时 3 作业:第 3 课 远古的传说作业时间:10 分钟一、基础闯关我能行1.下面是炎帝

    24、、黄帝与蚩尤三个部落的发展演变历程正确的一项是 ( )【实施评价主体】教师【评价标准】A【作业分析】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在炎帝神农统治后期,中原各部落相互攻击, 战争不断增多,黄帝崛起的最快,迅速打败了周边的部落,并且开始向炎帝宣战, 双方在阪泉这个地方进行了激战,最后黄帝打败了炎帝,黄帝战胜了炎帝以后, 主动提出来和炎帝联合,一起攻打蚩尤,在涿鹿之战中,黄帝和炎帝联合打败了 蚩尤,黄帝和炎帝成为华夏族的祖先,被称为“人文初祖”,A 项符合题意;故 选:A。【设计意图】本题考查学生的理解分析能力,以示意图的形式考查,便于学生对 历史知识的梳理,初步掌握学习历史的方法,培养学生分析能力和历史归纳能

    25、力。 2.2021“我祖赫赫,开辟洪荒;功化神圣,世代仰望”。2021 年 4 月 5 日,万余 名海内外中华儿女共祭“人文初祖”。这是祭拜 ( )黄帝和炎帝 B、黄帝和蚩尤 C、蚩尤和炎帝 D、大禹和黄帝【评价实施主体】教师【评价标准】A【作业分析】蚩尤与炎黄两帝是同时期的南方部落首领,排除 A;炎帝因发明农 耕、手工业和医学等行业,与黄帝一起被尊为中国民族的共同祖先,排除 B;相 传黄帝为中华民族的发展作出了杰出贡献,被后人尊为“人文初祖”,所以C 符 合题意;大禹因治水有功,被推举为黄河流域的部落联盟首领,后来建立了夏朝, 排除 D,故选:C。【设计意图】本题考查的是黄帝及其地位,考查学

    26、生对基础知识的识记能力。以 文字材料的形式呈现,考查学生理解材料及材料分析能力。通过本题考查,增强 学生对“炎黄子孙”的民族认同感和自豪感。3.传说蚕丛是蜀地首先称王的人,他的眼睛向前突出。下图所示文物与蚕从形象 吻合。由此可见 ( )11A传说与神话都是真实的历史 B考古是了解历史真相唯一途径C传说中蕴含着一定的历史信息 D传说的历史价值远超考古发现【评价实施主体】教师【评价标准】C【作业分析】根据材料:1986 年四川三星堆出士的双目面具及所学知识可得, 这是研究历史的第一手资料,里面含有传说中一定的历史信息,A 项正确。“考 古是了解历史真相唯一途径”说法太绝对,排除 B 项;传说的历史

    27、价值不一定能 超过考古发现,排除 C 项好多的传说和神华都是虚构的,排除 D 项。故选:A【设计意图】本题考查传说的历史价值,知道传说中蕴含着一定的历史信息。本 题考查传说的历史价值,考查学生的识记和理解能力,解题关键是熟练掌握基础 知识。使学生初步形成史料实证的意识,掌握科学的学习历史方法。 4.下列有关“禅让”的说法错误的是 ( )A禅让是民主推选部落联盟首领的办法B禅让是用战争胜负决定部落联盟首领的办法C禅让制度下选拔首领的主要依据是贤能和才干D舜和禹是通过禅让成为部落联盟首领的【评价实施主体】教师【评价标准】B【作业分析】本题以否定式问题设问,考查禅让制。相传,尧年老的时候,征求 部落

    28、联盟首领意见,把部落联盟首领的位子让给了有才德的舜。舜年老的时候, 采用同样的办法,把位置让给了治水有功的禹。这种民主推选部落联盟首领的办 法,历史上叫做“禅让制”。故本题中B 选项说法是错误的,其他三个选项都是 正确的。故选:B。【设计意图】本题以“禅让”为背景,考查的是学生对禅让制的有关知识的记忆、 理解能力。5.“通大川,决壅塞,凿龙门疏三江五湖,注之东海,以利黔首 (老百姓)。” 吕氏春秋中的这句话是用来描述传说时代的哪一历史事件的? ( )A、养蚕技术发明 B、黄帝制造指南针C、涿鹿之战 D、大禹治水【评价实施主体】教师【评价标准】D【作业分析】题干材料的大意为,挖通大山,疏导河道,

    29、凿穿龙门疏导三江 五湖,使他们注入东海,以造福黔地的老百姓。仔细分析题千材料可知,材料主 要描述的是治水的措施。结合所学,大禹治水在外多年,三过家门而不入。他率 领民众挖渠排水,把洪水引入河道,最后东流入海。【设计意图】本题以大禹治水的材料为背景,考查的是学生对大禹治水的有关知 识的记忆能力。以文言文材料的形式考查,对学生的语文功底有一定要求,初步 培养学生 材料分析能力。二、能力提升有一招6.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历史是人类社会的发展过程,了解历史的途径有很多。七年级同学在老师的带领 下就远古的传说一课,开展“去哪里寻找历史”的探究活动,欢迎你加入进来!【文献中的历史】材料一:逸周书记载:

    30、“神农 (炎帝) 之时,天雨粟,神农遂耕种之;春秋12内事记载:“轩辕氏以土德王天下,始有堂室,高栋深宇,以避风雨。”【传说中的历史】材料二:传说炎帝,教民开垦耕种,制作生产工具,种植五谷和蔬菜;还制作陶 器,发明纺织,会煮盐,教人们交换物品。传说中的黄帝已能建造宫室,制作衣 服,挖掘水井,制造船只,会炼铜,并发明了弓箭。相传在黄帝时期,伶伦制作 音律部编版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教材【文物中的历史】材料三甘肃出土的中国最早的铜刀 江苏邳州出土的彩陶盆 舞阳贾湖遗址出土的骨笛 部编版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教材(1) 请用学过的史实证明材料一的文献史料。(2) 根据材料三中的出土文物,可以证实材料二中哪些

    31、传说的正确性?简要说 明一下传说与史实之间的区别和联系。(3) 通过探寻“人文初祖”之旅,作为炎黄子孙的你有何感悟? 【评价实施主体】教师【评价标准】(1) 半坡遗址中出土的粟粒,证明黄河流域种植农作物的史实; 考古证实河姆渡居民会建造干栏式房屋,半坡居民会建造半地穴式房屋(2) 证实了炎帝时期已有较高的制陶技术;黄帝时期会炼铜,掌握一定的音律 知识;联系:传说来源于人们口口相传或见于小说记载的故事,而史实则是源于 被官方文献和已出土的实物证实的真实发生过的事。区别:传说中保留着许多先 民生活和社会组织发展情境的历史记忆,需要通过考古发掘证明,而史实则是完 全真实客观的历史事实。(3) 中华民

    32、族的历史源远流长,作为华夏儿女的我们感到骄傲和自豪。(言之有 理即可)【作业分析】本题设置了三个板块:文献中的历史、传说中的历史、文物中的历 史。第 (1) 题用学过的史实证明材料一的文献史料,从“神农遂耕种之、轩辕 氏始有堂室”从农作物和房屋回忆史实,得出半坡遗址中出土的粟粒,证明 黄河流域种植农作物的史实;考古证实河姆渡居民会建造干栏式房屋,半坡居民 会建造半地穴式房屋。第 (2) 题,根据材料三中的出土文物去证实材料二中传 说的正确性,从铜刀、彩陶盆、骨笛得出炎帝时期已有较高的制陶技术;黄帝时 期会炼铜,掌握一定的音律知识。传说与史实的区别:传说中保留着许多先民生 活和社会组织发展情境的

    33、历史记忆,需要通过考古发掘证明,而史实则是完全真 实客观的历史事实。联系:传说来源于人们口口相传或见于小说记载的故事,而 史实则是源于被官方文献和已出土的实物证实的真实发生过的事。需要分开解答。 第 (3) 题通过探寻“人文初祖”之旅,谈感悟,是本题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升华。 言之有理,即可得分。13【设计意图】根据 2022 版课标,本课需重点掌握的内容如下:通过古代文献中 记述的黄帝、炎帝等神话传说,了解其中蕴含的历史信息。通过设置“去哪里寻 找历史”的探究活动,让学生掌握了解历史的不同途径,在知道炎帝、黄帝传说 中的发明基础上,通过史实进行验证,培养学生史料实证的意识,了解传说与史 实的区别

    34、与联系。作为炎黄子孙的我们,在探寻“人文初祖”之旅的过程中,感 知中华民族源远流长的历史,古人的聪明才智,达到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升华。 单元质量检测作业 (需要包含作业内容、时间要求、使用方式、评价设计、作业 分析以及设计意图等。其中评价设计需要明确评价实施主体以及评价标准)14六、单元质量检测作业第一单元质量检测作业卷首语:亲爱的同学们,经过了一个单元的学习,终于到了采撷丰收硕果的时刻! 相信你们一定能给发挥最好的状态,留下你们的美观字迹,反复推敲答案,同时 还有你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充满希望的期待。加油!一、单元质量检测作业内容 作业时间:30 分钟( 一)、基础闯关我能行1.下图为 2022

    35、年 2 月 4 日,北京冬奥会开幕式别具特色的雪花奥运火炬台,以 “数字科技”为载体,以“传统与创新结合”为立意,呈现了梦幻逼真的科技之 美。关于火,我国境内已知最早知道使用火的远古人类是 ( )A.元谋人 B.北京人 C.山顶洞人 D.蓝田人【评价实施主体】教师【评价标准】A【作业分析】通过题干提供的信息“我国境内已知最早知道使用火的远古人类是”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元谋人是我国境内目前已确认的最早的古人类,通过对元谋 人遗存的研究,他们已经能够制作工具,知道使用火。故选:A。【设计意图】着眼于当下热门话题北京冬奥会,既能够引导学生关注时政, 又注重考查学生的历史知识,夯实基础。 2.考察历史

    36、遗址是我们学习历史最直观的方法,下面是我国原始社会人类生活的 遗址,依据出现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A B C D 【评价实施主体】教师【评价标准】C【作业分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山顶洞人生活在距今约三万年北京周口店附15近的山顶洞穴里;生活在距今约一百七十万年的云南元谋人是我国境内已知的 最早人类;北京人生活在距今约七十万年至二十万年的北京西南周口店的山洞 里;河姆渡原始居民生活在距今约七千年浙江省余姚市。所以按照时间先后顺 序应是,所以C 符合题意,ABD 不符合题意,故选择 C。【设计意图】了解考查历史遗址是学习历史的直观方法,通过排列顺序,培养学 生的时空观念,掌握第一单元元谋

    37、人遗址、北京人遗址、山顶洞人遗址、河姆渡 遗址的时间先后。3.下列示意图说明 ( )A北京人生活在距今 70 万20 万年前 B北京人的脑容量比现代人小C狩猎是北京人主要的生活方式 D化石是复原北京人特征的重要证据 【评价实施主体】教师【评价标准】D【作业分析】图片说明化石是复原北京人特征的重要证据,化石是由古代生物的 遗体、遗物或生活遗迹等,由于某种原因被埋藏在地层中,经过漫长的年代和复 杂的变化而形成的,属于第一手史料。选项 A 时间正确,选项 B、C 说法无误。但 都不符合示意图所要得出的信息,故选:D。【设计意图】知道化石是研究生物进化最重要、比较全面的证据。掌握正确学习 历史的方法,

    38、知道北京人的特征,了解北京人发现的意义。4.2001 年在六安市叶集区距今约 6000 年红墩寺遗址西北断崖上的新石器时代文 化层的土块中,发现了 11 个稻壳遗存样品、12 个稻壳印痕。同属于新石器时代 长江中下游地区,也有人工栽培水稻遗迹的遗址是 ( )A.山顶洞人遗址 B.河姆渡遗址 C.半坡遗址 D.大汶口遗址【评价实施主体】教师【评价标准】B【作业分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生活在新石器时代,距今约 7000 年的浙江省 余姚市 (长江流域) 的河姆渡原始居民,使用磨制石器、种植农作物水稻,ACD 排除,故选:B。【设计意图】本题着眼于六安市的本土文化,通过考古发现的化石来推断原始聚 落

    39、遗址,培样学生的史料实证能力,准确识记河姆渡原始居民的相关知识点。 5.下列考古发现,能够证明河姆渡居民比北京人进步的是 ( )打制石器 鱼纹彩陶盆 猪纹陶钵 稻谷遗存A B C D 【评价实施主体】教师【评价标准】D16【作业分析】依据已学知识可知,北京人使用打制石器;河姆渡居民使用磨制石 器,会制作陶器,人工栽培水稻。题目里的是北京人使用的打制石器,是半 坡居民制作的鱼纹彩陶盆,是河姆渡遗址出土的猪纹陶钵,是河姆渡遗址出 土的稻谷遗存。符合题意,故选:D。【设计意图】此题基于第 1 课中北京人、第 2 课河姆渡居民的生产生活状况进行 知识的整合,旨在掌握基础知识的情况下,进行对比分析,拓展

    40、学生思维,加强 知识巩固提升。6.在抗击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战役中,中医从发病早期到重症救治阶段一直在全 程参与。中国古代传说中有不少关于神农氏尝百草而产生中医药学的记载。请问 “神农氏是指 ( )A.黃帝 B. 嫘祖 C.蚩尤 D.炎帝【评价实施主体】教师【评价标准】D【作业分析】本题立足于当下抗击新冠疫情,从题干“神农氏尝百草”的信息, 再结合所学知识,炎帝号神农氏,故选:D。【设计意图】让学生体会中国中医药学的悠久历史和在抗击疫情中所发挥的作用, 同时掌握中医鼻祖神农氏炎帝尝百草的相关历史。7.“华夏民族,非一族形成。太古以来,诸族错居,接触交通,各去小异而大同, 渐化合以成一族之形,后世

    41、所谓诸夏是也。”从这段话中可以看出华夏民族( )A发祥地是黄河流域 B交通便利,创造了众多的文明成就C由炎帝和黄帝创立 D杂居相处,在不断交往中融合而成 【评价实施主体】教师【评价标准】D【作业分析】材料取自于教材中的材料研读梁启超饮冰室合集,通过对以 上内容的理解,可以看出:华夏民族的形成是由错居杂处的众多民族在不断的交 往、交流过程中逐渐融合而成。中华民族的形成非一族所成,从古至今,远古时 期的部落交错,互相来往,排除各自之间关于习俗、语言、文化等等方面的差异, 而是趋向于走向同一文化认同,在这个过程中,逐渐走向融合,形成统一民族 华夏民族。选项 A、C 与题干无关,选项 B 理解错误,故

    42、选:D。【设计意图】本题旨在考查学生对材料的解读和分析能力。通过研读史料,进一 步体会华夏族的形成是各民族杂居相处,在不断交往中融合而成。 8.由北京人的择洞而居到河姆渡人的建造房屋、过定居生活,再到黄帝建造宫室, 凸显的是人类的不断发展与进步,在这一变化过程中起决定因素的是 ( )A. 生产力水平的提高 B. 种植技术的发展C. 人类数量的增加 D.饲养水平的提高【评价实施主体】教师【评价标准】A【作业分析】材料反映了中国古人居住方式从择洞而居到造房定居。原始农耕的 出现,游乐稳定的生活来源,由于生产工具的改进,河姆渡居民和半坡居民学会 建造房屋,开始过定居生活。此题关键词决定因素,故选:A。【设计意图】通过北京人河姆渡人黄帝不同时期的居住情况,让学生体会生 产力水平提高对人类不断发展进步所带来的影响。 9.以下是良渚遗址和陶寺都城遗址出土的文物,其中有良渚遗址出土的数十件至 数百件数量不等制作精美的玉器,如象征军事指挥权的玉钺;陶都寺遗址中表明17墓主人尊贵身份的礼器,如体现等级差别与身份地位的象征物 彩绘龙盘陶 盘。由此实质说明了 ( )玉钺 (良渚遗址) 彩绘龙盘陶盘 (陶寺都城遗址) A、玉器制作精美 B、农业

    展开阅读全文
    提示  163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信息技术2.0微能力]:中学七年级历史上(第一单元)远古的传说-中小学作业设计大赛获奖优秀作品-《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2022年版)》.docx
    链接地址:https://www.163wenku.com/p-3545459.html
    ZLPDX
         内容提供者      个人认证 实名认证

    Copyright@ 2017-2037 Www.163WenKu.Com  网站版权所有  |  资源地图   
    IPC备案号:蜀ICP备2021032737号  | 川公网安备 51099002000191号


    侵权投诉QQ:3464097650  资料上传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

    163文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