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2.0微能力]:中学七年级历史上(第四单元)-中小学作业设计大赛获奖优秀作品[模板]-《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2022年版)》.pdf
- 【下载声明】
1. 本站全部试题类文档,若标题没写含答案,则无答案;标题注明含答案的文档,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2. 本站全部PPT文档均不含视频和音频,PPT中出现的音频或视频标识(或文字)仅表示流程,实际无音频或视频文件。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3. 本页资料《[信息技术2.0微能力]:中学七年级历史上(第四单元)-中小学作业设计大赛获奖优秀作品[模板]-《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2022年版)》.pdf》由用户(天方乘风)主动上传,其收益全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该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请根据预览情况,自愿下载本文。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5.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及以上版本和PDF阅读器,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信息技术2.0微能力 模板 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2022年版 信息技术 2.0 能力 中学 年级 历史上 第四 单元 中小学 作业 设计 大赛 获奖 优秀作品 义务教育 历史 课程标准 2022 年版 下载 _七年级上册_(部)统编版_历史_初中
- 资源描述:
-
1、目目录录作业设计方案作业设计方案基本信息学科年级学期教材版本单元名称历史七年级第一学期部编人教版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单元组织方式团自然单元重组单元课时信息序号课时名称对应教材内容1三国鼎立第四单元第 16 课2西晋的短暂统一和北方各族的内迁第四单元第 17 课3东晋时期江南地区的开发第四单元第 18 课4北魏政治和北方民族大交融第四单元第 19 课5魏晋南北朝的科技与文化第四单元第 20 课本单元内容是部编版 中国历史 七年级上册第四单元,单元标题是“政权分立与民族 交融”,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2011 年版)对本单元的教学要求如下:1.知道赤壁之战和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2.知道两晋南北朝的更
2、替,初步了解人口的南迁和江南地区的开发。通过北魏孝文帝的改革,初步了解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对中华民族发展的意义。3.知道祖冲之的数学成就,初步认识书法艺术。了解北方农业技术的成熟和农历。本单元主要讲述了从东汉末年一直到南北朝时期的历史,囊括了三国前后、东晋、十六 国以及南北朝的历史。这个时期历史的发展的特点就是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在历史发展轴 线上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课程标准还提出了活动建议,建议学生观看三国演义的片 段,讲述史实与三国演义描述的区别。搜集南北朝时期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资料,编写一期黑板报。主动搜集古代名家书法,欣赏书法艺术。通过以上活动方式,以加深学生 的直观感受。(三)东
3、晋东汉西晋北朝东魏西魏383 年 淝水之战南朝(宋、齐、梁、陈)魏晋南北朝的科技与文化本单元的核心内容是三国鼎立、西晋的短暂统一和北方各族内迁、东晋时期江南地区的开发、北魏政治和北方民族大交融和魏晋南北朝的科技与文化,主要历史发展线索是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本单元的各课内容围绕着核心内容展开。第 16 课讲述的三国鼎立,是东汉末年军阀割据 混战的必然结果。它的形成,实现了几个大范围的局部统一,为西晋的统一奠定了基础。第 17 课讲述的西晋的短暂统一和北方各族内迁,主要介绍了三国归晋之后西晋的发展脉络。讲 述了西晋统一后统治腐朽,统治集团内部矛盾重重,从而引起少数民族不满,为东
4、晋崛起埋 下伏笔。第 18 课讲述的东晋时期江南地区的开发,东晋、南朝的统治为江南地区的开发提供 了重要条件。第 19 课讲述的是北魏政治和北方民族大交融,魏晋南北朝时期是国家分裂时期。本课通过前秦和北魏这两个少数民族政权不同的统治措施及结果,凸显民族交融的历史 潮流。第 20 课讲述的是魏晋南北朝的科技与文化,魏晋南北朝时期是政权分立的时期,出现 了民族的大交融。北方经济的恢复和发展、江南地区的开发,以及区域性政权的并立和竞争 等客观上有利于科技文化的发展,所以科技文化成就斐然。本单元的教学,要让学生了解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是中国民族政权分立的时期。长期战乱,百姓苦不堪言,人民渴望安定。同时三
5、国两晋南北朝时期也是中国民族民族大交融的时期。人口迁徙之后江南地区的开发,南北差异缩小。孝文帝的改革,使得民族差异减少,认 同感增多。与此同时,科技文化硕果累累。培养学生对国家和中国共产党的热爱以及历史责 任感,认识到合是历史发展的大势所趋。认识到科学技术的发展在历史中的推动作用,逐步 形成尊重科学、崇尚科学的意识以及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作用及杰出人物在历史上的贡献。十六国前秦短暂统一北魏北齐北周孝文帝改革官渡之战 赤壁之战蜀吴魏学生通过一些影视作品,例如三国演义和铜雀台、赤壁、北魏传奇等,接触三国鼎立、西晋的短暂统一和北方各族内迁、东晋时期江南地区的开发、北魏政治 和北方民族大交融和魏晋南北朝
6、的科技与文化等基本史实,这有利于学生对本单元内容的学 习.但学生对这些事件的学习主要停留在较浅层次的“事”上,而对较深层次的“理”如三国 鼎立形成的背景何为民族融合以及文化科技发展背后的原因,包括这一系列历史事件背后所 反映出的历史规律等缺乏全面认识,因此七年级教学中应结合教材内容和情景材料,帮助学 生理性分析。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是本单元的核心概念,复杂且抽象,对于七年级的学生来 说是比较难理解的,教学中应该结合历史趣事,观看影片、多渠道搜集历史史实资料等,化 抽象为具体,帮助学生理解这一概念。1.掌握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及影响,了解三国经历发展情况。2.了解西晋建立与统一的基本史实,北方各族的
7、内迁情况。3.知道东晋的建立情况,着重掌握江南地区的开发。4.了解孝文帝的改革内容及影响,北方民族大交融状况。5.了解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科技文化发展。本单元作业设计,紧扣单元主题“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在分析课标、教材、学情的 基础上制定单元学习与作业目标,并将这些目标分解、落实到 5 个课时教学中,再通过 5 个 课时作业和 1 个单元检测作业加以检测和巩固。作业的整体设计采用闯关游戏的方式,设置 了两个关卡,基础闯关和升级闯关。每次学生完成闯关游戏,由学生填写闯关体会,并分析 原因加以改正这种方式,完成自我评价,让学生体会对本课知识点的掌握程度,在此基础上 达到查漏补缺的效果。然后以闯关奖励
8、的形式给予学生星级奖励,即通过教师评价给予学生 鼓励,增强学生的自信心。闯关奖励可以累计,并在单元学习结束后根据奖励兑换奖品。这 种游戏闯关的方式,激发了学生的好奇心和做题欲望,让学生在游戏中愉快地完成单元学习 和作业目标。其中课时作业立足课时教学重点、难点和学习目标,每课时作业在 10 分钟左 右,以基础题为主,设计基础演练和课堂巩固 2 个必做部分,而升级题目则是选做部分,学 生可以根据自身情况做出决定。单元质量检测作业在课时学习和课时作业的基础上,紧扣单 元学习和作业目标,立足单元主题,落实核心素养,整体设计 30 分钟左右的,包括 4 个部 分,包括火眼金睛、明辨是非、侦破悬疑、乘风破
9、浪,即选择题、辨析改错题、材料分析题、合作探究题四种题型,考查学生对单元目标的掌握程度。单元名称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课题第 16 课三国鼎立作业类型书面作业作业目标通过学生自主预习以及习题演练,让学生基本了解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概况和影响。分层作业作业内容设计意图基础闯关(必闯)1.三国鼎立政权名称时间创立者都城时间安排:3分钟【设计意图】通过自主学习训练学生对基础知识的归纳、总结能力,致力于培养学生的“历史解释”素养。通过自学,让学生掌握三国鼎立的相关内容。时间安排:7分钟【设计意图】曹操是东汉末年的重要人物,同时也是亳州名人。本题主要考察学生对于家乡地魏蜀吴【评价实施主体】教师【评价标准】政权
10、名称时间创立者都城魏220曹丕洛阳蜀221刘备成都吴229孙权建业【作业分析】进入七年级下册历史学习,这一阶段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自学能力。通过表格形式对于知识点进行归纳总结,知识脉络清晰明 了。2 亳州被誉为“天下道源,曹魏故里”,其中曹魏所代指的历史 人物是()A 曹操 B 华佗 C 李绅 D 曹德【评价实施主体】教师【评价标准】A【作业分析】该选项中四个人物均为安徽亳州名人,但从影响力以及姓氏不难判断出正确答案选择 A。3.下列对三国鼎立局面的评价,哪一项是符合历史发展趋势的()A.战乱频繁,严重破坏了社会经济B.局部统一,为大统一创造了条件C.破坏了民族关系,不利于民族融合D.三国鼎
11、立,形成了国家分裂局面【评价实施主体】教师【评价标准】B【作业分析】历史知识学习,强调用一分为二的角度看待历史事件的影响。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除了看到战争的残忍。更应该放眼 历史长河,宏观看待历史:统一是大势所趋。A、C 以及 D 选项过 于片面。4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 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遥想公 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 灭。苏轼念奴娇 赤壁怀古材料二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三国演义请回答:(1)材料一中这首词与我国古
12、代历史上哪一著名战役有关?(2)材料一中的“周郎”是谁?结合材料二此战役有什么历史影响?【评价实施主体】教师【评价标准】(1)赤壁之战(2)周瑜 赤壁之战后,三国鼎立局面形成。方史的了解着力培养学生的“唯物史观”素养。【设计意图】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带来的影响是本课考察的一个重要知识点。多角度考察学生对于三国鼎立局面形成的影响,致力培养学生“历史解释”素养,客观看待战争影响。【设计意图】本题主要考察赤壁之战爆发情况以及此战的历史影响,培养学生的“唯物史观”素养、“历史解释”素养。【作业分析】古诗词和历史小说当中蕴含着丰富的历史知识。对于古诗词和小说的解读除了必备的历史知识,还需有扎实的语文涵养。
13、本题主要考察学生对于三国鼎立局面形成以及历史影响。【设计意图】采用闯关游戏的形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通过自我剖析对本课知识点掌握程度,查缺补漏,加以反思。升级闯关(选做)参观游览亳州曹操地下运兵道景区,写一篇观后感。【评价实施主体】师生共同完成【评价标准】要求结构完整、语言流畅、史论结合、感由史生、有 感而发,综合上述要素按优、良、合格、基本合格 4 个等级分别 奖励。【作业分析】参观实地景区,提升学生作为亳州人的自豪感。写观 后感需要学生有一定的写作能力,还要做到“史论结合、感由史 生、有感而发”,是一种较为开放的作业形式,能体现学生的个性 化认识。由于观看电影、写作读后感都需要花费一定时间
14、,对学 生的能力要求也较高,故而将本题设置为选做题,供学有余力的同 学选做。【设计意图】一是通过观看影片,更加直观地感受三国人物角色性格特点,培养学生“唯物史观”素养;二是增加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扩宽获取历 史知识的来源,帮助学生形成区分“艺术真实”与“历史真实”的意识,培养学 生的“史料实证”素养。【设计意图】采用闯关游戏的形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通过自我剖析对本课知识点掌握程度,查缺补漏,加以反思。单元名称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课题第 17 课 西晋的短 暂统一和北方各族的内迁作业类型书面作业作业目标通过学生自主预习以及习题演练,让学生基本了解西晋的短暂统一以及南方经济的得到发展的原因。分层作
15、业作业内容设计意图基础闯关(必闯)1.三国后期,魏国实力增强。263 年,魏灭蜀。266 年,司马懿的孙子()自立为帝,改国号为晋,以()为都,史称()。()年,西晋灭吴,统一全国。2.西晋初年,晋武帝认为,曹魏削弱所封诸王的势力,导致孤立而亡,于是大封同姓诸王。()在位时,手握重兵的八个封王为 了争夺中央政权,先后起兵,相互混战,史称()。3.东汉、魏、晋时期,我国北方的游牧民族不断内迁。西晋的腐朽 统治和暴政激起了内迁各族人民的强烈反抗,一些少数民族的首领 乘机起兵反晋。西晋灭亡后,建立起许多政权,总称()。4世纪后期,()族建立了前秦政权。前秦王()任用王猛为 相,励精图治,使得前秦和胡
16、汉之间矛盾有所缓解。【评价实施主体】教师【评价标准】1.司马炎 洛阳 西晋 2802 晋惠帝“八王之乱”3.“十六国”氐族 苻坚【作业分析】进入七年级下册历史学习,这一阶段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自学能力。通过限时自学方式对于知识点进行填充,强化知识记忆。4 历史剧 大军师司马懿之军师联盟 的热播引发了人们对西晋 历史的关注。西晋结束了三国鼎立局面,完成了全国统一,但它也 是中国历史上短命王朝之一。下列对西晋统一短暂的原因的表述,不正确的是()时间安排:3分钟【设计意图】通过自主学习训练学生对基础知识的归纳、总结能力,致力于培养学生的“唯物史观”素养。通过自学,让学生掌握西晋短暂统一以及北方少数
17、民族内迁的相关内容。时间安排:7分钟【设计意图】A 大贵族、大地主在治国方略上缺乏雄才大略 B 晋惠帝昏庸无 能,统治阶级生活极为腐化 C地方上的八王之乱推翻了西晋政权D内迁各少数民族反抗西晋的民族压迫【评价实施主体】教师【评价标准】C【作业分析】本题当中 A、B 和 D 均为西晋短暂统一的原因,C 项 出现史实性错误。西晋在八王之乱后元气大伤,内迁各族趁机反 晋,造成五胡乱华,长安失守,西晋灭亡。5.李白的诗句“三川北掳乱如麻,四海南渡似永嘉”中提到了永嘉五年(311 年),西晋都城洛阳被攻破,中原人民纷纷南迁江南的情况。从中可以看出,北方人民南迁的主要原因是()A南方气候温暖湿润,优于北方
18、 B北方战乱频繁,南方相对安 定C北方统治者实行强制移民政策D南方经济发展需要北方 劳动力【评价实施主体】教师【评价标准】B【作业分析】古诗词中往往能折射出当时的民生疾苦,解读此题不仅需要历史功底,也需要语文涵养。此题中并没有透露自然环境、统治政策和南方状况。运用排除法,故选择 B。6阅读下列材料: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三国以前,中国的政治、经济中心大多在北方,长江 以南的地区还非常落后。东晋、南朝时期,长江中下游一带的 农业发展迅速。许多水利工程被修建,大片的荒地被开垦为良田。生产技术也得到了很大的进步。材料二魏晋以来(东汉末年以来),原居中原的客家先民不堪战乱离苦和灾荒,纷纷从黄
19、河流域向南逃往长江流域,最后定居在闽粤赣交界地区。他们带来了中原先进的生产技艺,并与原居的闽越族长期相处,逐渐形成客家人。(1)材料一反映的是当时江南地区社会生产发展的什么变化?请用简练的语言加以概括。(3)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材料二与材料一所反映的两个历史现象之间的关系。【评价实施主体】教师西晋是中国历史上实现短暂统一的王朝之一,本题主要考察西晋实现短暂统一的原因,着力培养学生的“唯物史观”素养。【设计意图】两晋时期北方人口南迁原因是本课考察的一个重要知识点,“唯物史观”素养,客观看待北人南迁。【设计意图】本题主要考察南方经济发展的原因,培养学生的“唯物史观”素养、“历史解释”素养。【评价标准
20、】(1)江南地区得到开发(或江南地区经济得到迅速发展)。(2)北方人南迁(材料二)是江南地区得到开发(材料一)的主要原因。【作业分析】历史材料当中蕴含着丰富的历史知识。对于历史材料解读除了必备的历史知识,还需有扎实的文学素养。本题主要考察学生江南经济得到开发的主要原因:北方人口大量南迁。【设计意图】采用闯关游戏的形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通过自我剖析对本课知识点掌握程度,查缺补漏,加以反思。升级闯关(选做)课下学生自主搜集材料,西晋灭亡的启示。【评价实施主体】师生共同完成【评价标准】要求语言流畅、史论结合,综合上述要素按优、良、合格、基本合格 4 个等级分别奖励。【作业分析】体味一个政权灭亡启示
21、,需要学生有一定的归纳总结能力,还要做到“史论结合、感由史生、有感而发”,是一种较 为开放的作业形式,能体现学生的个性化认识。【设计意图】一是通过学生自主搜集材料的形式,更加直观了解西晋灭亡的前因后果,培养学生“唯物史观”素养;二是增加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扩宽获取历史知识的来源。通过西晋灭亡结合今天我国今天的发展,培养学生的“国家情怀”素养。【设计意图】采用闯关游戏的形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通过自我剖析对本课知识点掌握程度,查缺补漏,加以反思。单元名称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课题第 18 课东晋南朝时期江南地区的开发作业类型书面作业作业目标通过学生自主预习以及习题演练,让学生基本了解东晋时期江南地区
22、的开发概况和影响。分层作业作业内容设计意图基础闯关(必闯)1、东晋时间安排:3分钟【设计意图】通过自主学习训练学生对基础知识的归纳、总结能力,致力于培养学生的“唯物史观”素养。时间安排:7分钟【设计意图】江南经济发展原因是本课考察重点,本题主要致力于培朝代建立年代都城创建者东晋2、420589 年,中国南方政权更迭频繁,相继出现()四个王 朝。这些王朝都在()定都,历史上统称为()。其中,()是南朝疆域最大的朝代。【评价实施主体】教师【评价标准】1、西晋和东晋朝代建立年代都城创建者东晋317建康司马睿2、宋、齐、梁、陈 建康 南朝宋【作业分析】进入七年级下册历史学习,这一阶段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
23、定的自学能力。通过表格、填空的形式对于知识点进行归纳总结,初步了解 基础知识。3“(江南)一岁或稔(丰收),则数郡忘饥。”出现这一现象 的最根本原因是()A.统治者施行仁政,南方战乱较少,社会比较安定。B.北民南迁带来了先进工具和生产技术C.南北广大劳动人民的辛勤劳动D.南方自然条件比较优越【评价实施主体】教师【评价标准】B【作业分析】该选项中四个选项均为江南经济发展的原因,但其根本原因还是因为人口南迁带来了人力、生产资料等,故选择 B。4.题中漫画反映的是()A王家与马家关系密切B司马睿当上皇帝得益于王导为首的南北大贵族的拥戴C王家与马家经济富有D东晋建立后皇族饲养马匹达到了全国顶峰【评价实
24、施主体】教师【评价标准】B【作业分析】图文结合是历史知识常见的考察形式之一,漫画中“王与马,共天下”的实质是东晋时期琅琊王氏家族与当时皇室力量势均力敌,A、C 以及 D 选项过于片面。5.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楚越之地,地广人稀,饭稻羹鱼,或火耕而水耨是故江淮以南,无冻饿之人,亦无千金之家。”西汉史记材料二“江南地广野丰,民勤本业,一岁或稔,则数郡 忘饥丝棉布帛之饶覆农天下。”南朝宋书养学生“唯物史观”素养。【设计意图】本题主要考察学生对于东晋政权内部存在的问题,致力培养学生“历史解释”素养,客观分析“王与马,共天下”。【设计意图】本题主要考察南方经济发展的原因,培养学生的“唯物史观”素
25、养、“历史解释”(1)材料一反映了南方经济状况如何?(2)材料二南方经济发展的原因是什么?【评价实施主体】教师【评价标准】(1)江南地区地广人稀,经济不发达。(2)南方战争相对较少、社会秩序比较稳定;北方人南迁到南方,不仅补充了劳动力,而且带去了先进的生产工具和技术;江南 地区自然条件优越。【作业分析】历史史料当中蕴含着丰富的历史知识。对于史料解读除了必备的历史知识,还需有扎实的文学涵养。本题主要考察学生江南经济发展的原因。素养。【设计意图】采用闯关游戏的形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通过自我剖析对本课知识点掌握程度,查缺补漏,加以反思。升级闯关(选做)课后学生自主搜集材料,排练历史小话剧炫富(石崇
展开阅读全文
链接地址:https://www.163wenku.com/p-354538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