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签 分享 收藏 举报 版权申诉 / 19
上传文档赚钱

类型[信息技术2.0微能力]:中学八年级历史上(第七单元)-中小学作业设计大赛获奖优秀作品[模板]-《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2022年版)》.pdf

  • 上传人(卖家):天方乘风
  • 文档编号:3545365
  • 上传时间:2022-09-15
  • 格式:PDF
  • 页数:19
  • 大小:962.73KB
  • 【下载声明】
    1. 本站全部试题类文档,若标题没写含答案,则无答案;标题注明含答案的文档,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2. 本站全部PPT文档均不含视频和音频,PPT中出现的音频或视频标识(或文字)仅表示流程,实际无音频或视频文件。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3. 本页资料《[信息技术2.0微能力]:中学八年级历史上(第七单元)-中小学作业设计大赛获奖优秀作品[模板]-《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2022年版)》.pdf》由用户(天方乘风)主动上传,其收益全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该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请根据预览情况,自愿下载本文。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5.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及以上版本和PDF阅读器,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关 键  词:
    信息技术2.0微能力 模板 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2022年版 信息技术 2.0 能力 中学 年级 历史上 第七 单元 中小学 作业 设计 大赛 获奖 优秀作品 义务教育 历史 课程标准 2022 年版 下载 _各科综合资料_初中
    资源描述:

    1、目目录录作业设计方案作业设计方案1基本信息学科年级学期教材版本单元名称历史八年级第一学期统编人教版人民解放战争单元组织形式团自然单元重组单元课时信息序号课时名称对应教材内容1内战爆发第七单元第 23 课2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第七单元第 24 课人民解放战争是统编版初中历史八年级上册第七单元的内容,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2022 年版)对本单元的内容要求如下:1.知道重庆谈判,理解中国共产党为争取和平民主作出的努力;2.了解全面内战的爆发、中共中央转战陕北和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等史事;3.通过了解解放区的土地改革,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中共七届二 中全会,知道国民党反动统治的覆灭和人民解放战争迅

    2、速胜利的主要原因,以及 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意义。本单元通过对重庆谈判、全面内战的爆发、中共中央转战陕北和刘邓大军挺 进大别山、解放区的土地改革、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和南京解放等史事的 介绍,讲述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进行的三年多的解放战争的历史。学生需要了解 解放战争的基本线索,理解重庆谈判的意义和解放战争的主要进程,分析国民党反 动统治覆灭和人民解放战争迅速胜利的主要原因,以及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意义。1.知识框架22.教学内容分析本单元主要教学内容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进行的解放战争,重点讲诉了抗日战争胜利后,中国面临着两种命运、两个前途的决战

    3、。本单元总共包含第 23课 内战爆发和第 24 课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这两个课时的内容。抗战胜利后,人民渴望和平、民主。代表广大人民利益的共产党,为争取和 平、民主,作出很大努力。然而国民党“假和平,真备战”,使中国大地战火再 燃。中国人民在共产党的领导下,取得了解放战争的胜利。人民解放战争是中国新 民主主义革命走向胜利的重要阶段。本单元的教学,一方面,要让学生通过对国民党反动统治覆灭的学习,认识得 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得民心者得天下。另一方面,要让学生通过对解放战争 主要进程的学习,知道争取人民解放是近代中国的重要历史任务,知道没有中国 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坚定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信念

    4、。八年级的学生已经初步掌握了一些的历史学习方法,也具备了一定的历史思维能力,对历史学习有较浓的探知欲。同时,八年级的学生在自主学习、动手实 践、团结协作方面都有较强的可塑性。但是其知识的迁移性,对历史问题的认识的 全面性较为缺乏。所以,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该结合课本内容与相关史料,帮 助学生理性分析、全面认识。本单元教学中,有关解放战争中共的战略部署和中共 重大战略决策,学生通过阅读相关书籍,观看相关电视电影等有所了解但并不深 入,还需要教师系统点拨引导学生构建知识框架。31.能简要分析重庆谈判的国共双方的目的并理解重庆谈判的意义。2.能结合文字、图片、时间轴等资料,简述人民解放战争的主要进程

    5、,提升用唯物 史观分析历史事件的能力。3.能依据史料分析解放区土地改革的必要性,准确说出解放区的土地改革主要内容,并理解其对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起到的作用。4.能够探究分析人民解放战争迅速胜利的原因,培养独立思考、乐于探究的意识。5.通过学习中国共产党为争取和平、民主作出的努力,认识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本单元的作业设计,紧扣单元主题“人民解放战争”,在研究课标、课本、学情等基础上,制定了本单元的学习目标与作业目标,并把这些目标分解、落实 到两个课时的教学中,再通过两个课时作业和一个单元检测作业,进行练习、巩 固。立足于课时的重点、难点与学习目标的课时作业,以基础练习为主,每一课 时作业时长控

    6、制在十分钟左右。在课时学习和课时作业的基础上,围绕单元学习 和作业目标,依据单元主题,提升核心素养,整体设计了三十分钟左右的单元质 量检测作业。作业时间:10 分钟下图是毛泽东对蒋介石邀请赴重庆谈判电报的复电。对于毛泽东亲赴重庆,参加谈判的目的表诉正确的是()A.促成国共两党第一次合作C.为了尽一切可能争取和平B.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D.要求停止内战、联合抗日4【评价实施主体】教师【评价标准】C【作业分析】本题考查重庆谈判。根据材料信息结合所学可知,重庆谈判发生在 1945年 8 月至 10 月,当时毛泽东亲赴重庆与国民党进行和平谈判,是为了尽一切 可能争取国内和平,戳穿蒋介石假和平的阴谋,C

    7、 项正确。国共两党的第一次合作、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要求停止内战、联合抗日都与重庆谈判的时间不符,A、B、D 三项错误。故选 C。【设计意图】重庆谈判是共产党为争取和平、民主而作出的努力,是本课时教学的 一个重点,本题选取有关重庆谈判的图片、文字资料,一方面考查学生读图、提取 有效信息的能力,另一方面有助于学生更深刻了解中国共产党参与重庆谈判的目的,从而提升学生的“历史解释”素养。1946 年,国民党悍然发动了全面内战。全面内战爆发的标志是国民党军全力围 攻哪一解放区()A.中原解放区B.山东解放区C.华北解放区D.东北解放区【评价实施主体】教师【评价标准】A【作业分析】本题考察全面内战爆发

    8、的标志。通过对所学知识的识记可知,在 1946年 6 月,蒋介石公然违背“双十协定”,撕毁政协决议,全力围攻中原解放区,从而发动了全面内战,A 项正确。故选 A。【设计意图】内战主要进程较为复杂,通过本题的设计,帮助学生进一步掌握内 战的进程,进一步理解国民党反动派的本质,培养学生正确的历史观和价值观。下图反映的是人民解放战争的某一阶段。这一阶段的战争态势如何()5A.国民党发动全面内战B.解放军粉碎国民党军的重点进攻C解放军转入战略反攻D解放军与国民党军战略决战开始【评价实施主体】教师【评价标准】B【作业分析】本题考察人民解放战争的主要进程。从图中“中共中央转战陕北”、“孟良崮战役”等信息,

    9、以及根据所学可知,地图中反映的是解放战争战略防御阶段,人民解放军粉碎了国民党军队对陕北和山东解放区的重点进攻。故选 B。【设计意图】解放战争态势较为复杂,通过本题的设计,一方面让学生进一步了解 内战的阶段划分、不同阶段的战争态势,以及主要的战役,另一方面利用图片加 强学生的时空观念。重庆谈判,是抗日战争胜利后国共关系史上的一件大事,关系到中国的前途命运。某班同学对此很感兴趣,于是收集、整理了一些与之相关的资料卡片。请你阅 读其中的部分资料卡,回答问题。资料卡一:(l)根据材料一,指出蒋介石电邀毛泽东到重庆谈判的理由。资料卡二:6(2)根据资料卡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蒋介石电邀毛泽东谈判的真实意

    10、图。资料卡三:(3)根据资料卡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毛泽东为什么要到重庆参加谈判?取得了什么成果?有何历史意义?【评价实施主体】教师【评价标准】(1)共商国家大计,解决国际国内各种重要问题。(2)为发动内战争取时间,清剿共产党。(3)为了尽一切可能争取和平,戳穿蒋介石假和平的阴谋;国共双方签署了 政 府与中共代表会谈纪要(即“双十协定”);为中国实现民主统一、和平建国 带来了一线曙光。【作业分析】第(1)问,学生可根据资料卡一中“国际国内各种重要问题,亟 待解决”、“共同商讨,事关国家大计”等关键信息,即可归纳概括。第(2)问,资料卡二中提到“奸党、土匪、拖延时间、清剿之”等信息,结合所学知识 即

    11、可得出结论。第(3)问,毛泽东到重庆谈判的目的、成果和意义,学生阅读 资料卡三并结合教材知识即可得出结论。7【设计意图】历史史料包含了丰富的历史信息。对历史史料的准确解读,要求学生 具备扎实的历史基础和必要的分析概括能力。本题作业围绕重庆谈判设计的三个 问题,考查了学生读取历史有效信息的能力,以及培养学生“史料实证”学科核心 素养;强化学生对重庆谈判目的的理解,培养学生“历史解释”的素养。观看影片建国大业关于重庆谈判的节选片段,撰写一篇观后感。【评价实施主体】师生共同完成【评价标准】要求观后感主题鲜明、结构完整、文笔流畅、史论结合,综合以上要 求按优、良、继续努力三个层次加以评判。【作业分析】

    12、撰写观后感,要求学生具备一定的写作能力,而且要做到“史论结合”,是一个较为开放的作业,能够反映学生的个性化认识。因为观看影片、撰写 读后感等会耗费一些时间,对能力的要求也比较高,因此将本题设计成选做题,让学有余力的同学选做。【设计意图】一是通过欣赏影视作品,可以获得更为生动形象的历史细节,丰富学生对毛泽东等中共领袖身系天下安危,以及把国家和民族利益永远放在首位的责任担当的理解和认识,从而培育学生“家国情怀”素养;二是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形成区分“艺术真实”与“历史真实”的意识,培养“史料实证”素养。8作业时间:10 分钟中国共产党一贯非常重视农村政策的调整。与下图有关的农村土地改革

    13、总路线是()A.创立民国,平均地权B.地主减租减息,农民交租交息C.有田同耕,有饭同食D.依靠贫农,团结中农,有步骤地、有分别地消灭封建性剥削的土地制度【评价实施主体】教师【评价标准】D【作业分析】本题考察解放区的土地改革。从图片中的文字“中国土地法大纲”等信息,可确定图片反映的是解放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土地改革,再经 过对所学知识的识记,就可以得知 D 项是对的;A 项属于孙中山所提出的三民主 义的内容,B 项是指中共在抗日战争时期所推行的土地政策,C 项。故选 D。【设计意图】识图,提取有效信息史历史学习的一个重点。通过本题的设计,帮助 学生进一步识记解放区的土地改革,培养学生的识图、

    14、读图能力和“史料实证”素 养。某同学在学习“三大战役和南京解放”这一 目内容时制作了以下表格。根据表格信息,我们可以推断他是归纳总结的是哪一场重要战役()A淮海战役B辽沈战役C平津战役D渡江战役9【评价实施主体】教师【评价标准】B【作业分析】本题考查的是三大战役。根据上述表格的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 判断是辽沈战役,故选 B。【设计意图】识图读图,提取有效信息是历史学习的一个重点。通过该题的设计,将 有助于学生更深入了解三大战役,从而训练学生的读表、识表能力,以及获得有效 信息的能力。漫画无言,历史有声。对下列 1948 年 5 月展出的一幅漫画解读正确的是()A.反映了抗日战争时期日本侵略者

    15、的节节败退B.反映了全面内战爆发后,解放军难以抵挡国民党军的进攻C.反映了国民党军队主力被基本消灭后,南京政权即将覆亡D.反映了国民党军队难以支撑的局面,预示人民解放战争必将取得胜利【评价实施主体】教师【评价标准】D【作业分析】本题抓住漫画“1948 年 5 月”、“支持得住吗”等信息,进行分析 解读。根据漫画信息,并根据所学可知,抗日战争结束时间是 1945 年,A 项错误;全面内战开始后,人民解放军粉碎了国民党军队的全面进攻和重点进攻,B 项与史 实不符,错误;1949 初,三大战役的胜利基本消灭了国民党军队的主力,与题干 时间不符,C 项也是错误的;根据漫画人物蒋介石,及漫画展出时间 1

    16、948 年 5 月,可判断 D 项解读正确。故选 D。【设计意图】历史漫画蕴含了大量的历史信息,解读漫画,需要抓住漫画中的关键信息。通过对本题的设置,将有助于学生培养识图、读图和获取有效信息的能力,并培 于“历史解释”和“家国情怀”等核心素养。10中共领导解放区军民历经三年多的浴血奋战,赢得了胜利,在中国革命史和现代史上书写了壮丽的篇章。阅读材料,回答问题。【读图填充三大战役】(1)请下列图中相应的位置,写出人民解放战争战略决战阶段三大战役的名称。【读图思考百万雄师过大江】(2)上图反映的是哪一重大历史事件?该事件又造成了什么影响?【我思我悟学史明智】(3)综根据以上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中

    17、国共产党为什么能够领导中国人迅速取得解放战争的胜利?【评价实施主体】教师【评价标准】(1)A:辽沈战役B:平津战役C:淮海战役(2)渡江战役。解放南京,结束了国民党在大陆的统治。11(3)伟大领袖的领导才能;正确的军事战略战术;广大解放军战士的英勇奋战;人民群众的广泛支持;国民党军队的腐败等。【作业分析】第(1)问,学生可结合地理知识识读地图,再通过对课本知识的 识记完成。第(2)问,根据图片中文字信息,再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即可得出结 论。第(3)问,中国共产党取得胜利的原因,学生综合材料,结合所学,在比 较人民解放军和国民党军的基础上,分析归纳即可得出结论。【设计意图】历史史料包含了大量的历史

    18、信息。对历史史料的正确理解,要求学生 具被坚实的历史基础知识和必要的分析总结能力,从而获取史料的有效信息。本题 作业围绕中国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设计了三个题目,主要考查学生阅读史料获取有 效信息的能力和“图”“史”结合的能力,培养学生的“时空观念”、“历史解释”和“家国情怀”等核心素养。人民解放战争时期涌现出无数英雄人物,出生于安徽无为的马毛姐便是其中一位。请你利用图书馆等资源,查阅资料,收集“渡江英雄”马毛姐的先进事迹,整理、信息,撰写历史故事,并向老师同学讲诉“渡江英雄”马毛姐的故事。【评价实施主体】师生共同完成【评价标准】搜集资料、撰写故事要相对完整,真实可信,讲故事要求语言表达完 整、流

    19、畅,语速适宜,过渡自然,能吸引观众注意力,声音富有感染力、表现力,肢体动作得体,不夸张。综合上述要素按优、良、继续努力三个层次进行评价。12【作业分析】收集和汇报历史人物英雄事迹,要求学生必须具有相当的动手能力和表达能力,还要求学生能够做到“史论结合”,是一个相当开放的作业,能够反映 学生的综合素养。由于检索信息、收集整理资料都会耗费一些时间,对能力要求也 比较高,因此将该题设计为选做题,以供学有余力的同学选做。【设计意图】一是学生通过检索、搜集资料,比较直观地感受革命英雄人物的故事,认识革命英雄对中国革命的贡献,培育“家国情怀”;二是调动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拓展获取历史知识的来源,锻炼学生的

    20、历史写作能力与口头表达能力。作业时间:30 分以下是某学生学习人民解放战争一单元后,绘制年代尺梳理了人民解放战争的发展历程,请你结合所学知识帮他补充完整。【评价实施主体】教师【评价标准】A【作业分析】本题考查人民解放军战争的基本进程。学生们通过对课本知识的识记可以得出结论,由左至右,由上至下分别是:重庆谈判;刘邓大军千里跃进大别山;辽沈、淮海、平津;中国土地法大纲;渡江【设计意图】明确时序是理解历史的基础,绘制年代尺是理清历史发展线索的重要方法。本题的设计,一方面考查学生对人民解放战争时期大事件的识记,另一方面帮助 学生进一步理清人民解放战争的发展线索,提升学生的“时空观念”素养。13下列漫画

    21、与重庆谈判相关,这幅漫画反映抗日战争胜利后国民党()A.内战是真,和谈是假B.企图以军事优势争取谈判优势C.根本不把中共放在眼里D.军队纪律败坏,不服从调遣【评价实施主体】教师【评价标准】A【作业分析】本题考查重庆谈判。根据题干中的“抗战胜利后”“和平方案”以及漫画人物手拿武器等信息可知,国民党假和平,真内战。故选 A。【设计意图】重庆谈判是本单元学习的一个关键,本题选用一个有关重庆谈判的漫画,一方面考查学生届读漫画并获取有效历史信息的能力,一方面有助于学生深入了解国民党独裁内战的真面目,提高“历史解释”的学科核心素养。根据 1947 年中国农村人口与土地占有情况(如下表),中共的一项决议指出

    22、:“贫农、雇农和中农 终年劳作,仍不得温饱。”这反映的是土地改革的()14A.必要性B.内容C.性质D.影响【评价实施主体】教师【评价标准】A【作业分析】本题考查解放区的土地改革。题干表格体现了当时中国土地占有情况不均衡、土地制度不合理。要为农民解决土地问题,人民才会支持革命,因此必须 进行土地改革。A 项是对材料信息的正确理解。故选 A。【设计意图】解放区的土地改革是解放战争取得胜利的重要保障,是本单元教学内容的一个要点,通过本题的设计,可以一方面考查学生在阅读信息和获得有用信息方面的能力,另一方面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解放战争时期的土地改革,提升学 生“史料实证”和“历史解释”的学科素养。读下

    23、列材料,完成活动探究。【看图识史】图 1图 215图 3(1)三幅图反映的主题史实分别是什么?并指出各自在解放战争进程中的意义。【读诗解史】(2)钟山指的是哪?“百万过雄师过大江”又指的是哪场战役?这次战役的胜利有何重要意义?16【论从史出】(3)读完上述材料,你有何认识?试简要评述。【评价实施主体】教师【评价标准】(1)图 1:转战陕北意义:粉碎敌人对陕甘宁重点进攻。图 2:挺进大别山意义:揭开人民解放军战略进攻的序幕。图 3:三大战役意义:国民党军队的主力基本被消灭,大大加速了人民解放战争在全国的胜利。(2)南京渡江战役意义:解放南京,结束了国民党在大陆的统治。(3)根据观 点明确、史论结

    24、合等要素进行综合评价。如:不奇怪。由于国民党代表大地主、大资产阶级的利益,它推行独裁专制政策,对外投靠美帝国主义,对内发动内战,失去民心,统治腐败,军队厌战,士气低下。而中国共产党对内积极争取和平,对外积极反击侵略,顺应历史潮流,得到人民群众的广泛支持;在战争中,共产 党制定了正确的作战方针,再加上中国人民解放军的英勇奋战,这就使“小米加 步枪”的共产党打败装备先进、资金充裕的国民党成为历史必然。本小问可结合 以上要素,按优、良、继续努力三个层次进行评价。【作业分析】第(1)问,学生可结合地理知识识读地图,再通过对课本知识的 识记完成。第(2)问,根据诗名 七律 人民解放战争占领南京,创作时间

    25、“1949年 4 月”,诗句“百万雄师过大江”等信息,再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即可得 出结论。第(3)问,属于历史论述题,既考查学生的书面表达能力,又考查学生 正确确把握历史材料观点,以及根据所学知识作出合理论述的能力,对学习层次要 求比较高,具有一定的区分度。【设计意图】本题考查学生对解放战争的胜利的历史认识,本题作业中围绕着解放战争的胜利设定了三个问题,主要考查学生阅读史料获取历史信息的能力和“图”“史”结合能力,着重培养“时空观念”、“历史解释”和“家国情 怀”素养。1制作一份主题为“第七单元人民解放战争”的历史小报,并在班级中展示、交 流。【评价实施主体】师生共同完成【评价标准】要求历史小报

    26、史实准确,史论明确,体现历史学科特色,布局合理,富有创意,层次丰富,图文并茂,能够清晰呈现本单元主要历史事件之间的内在逻辑 关系,讲解条理清晰,语言自然流利。综合上述要素,按优、良、继续努力三个层 次进行评选。【作业分析】历史小报反映了学生对知识点的个性化认知和系统建构,可以加强学 生对本单元知识点的掌握,体现学生个性化的学习成果,具有很大的开放性,也 可以直接体现出学生本单元复习巩固成果。历史小报的展示与交流过程中,为学 生的个性化发展提供了平台,又可以增进学生之间的沟通、学习。【设计意图】通过历史小报的设计,有助于学生了解本单元主要历史事件之间的内 在逻辑关系,指导学生从宏观视角建立正确的

    27、历史认知结构,把片段化、孤立式 的认识系统性,从而内化知识,实现深度学习。序号类型对应单元作业目标对应学习水平难度来源完成时间了解理解应用1填空题2易改编30 分钟2选择题1中等改编3选择题3中等改编4探究题2、4、5较难改编5历史制作1、2、3、4、5较难原创2知识备份(根据实际情况删减)改革开放后,中国社会生活发生日新月异的变化。笔者设置本题的目的是为了考察学生对改革开放后中国在社会生活领域所发生变化的掌握程度,由调查可知,28.23%的学生认为春节联欢晚会上赞助商的变化反映中国经济体制的变化,57.06%的学生认为该变化是反映中国社会经济的变迁,只有 5.37%和 9.34%的学生选择反

    28、映了“对外开放取得的成就”、经济全球化的发展。春节联欢晚会作为现代人们社会生活的娱乐活动,其赞助商的变化在侧面体现了中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变化。综上所述,通过本模块的调查,我们大致了解学生对社会生活史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绝大部分学生掌握一定社会生活史的相关知识,具备一定的史料解读能力。但仍有部分学生对相关知识的掌握情况并不理想。从知识考察中加入社会生活史所包含的部分内容,有利于在下一模块对学生进行概念的理解调查。在对社会生活史的内容进行知识性考察后,学生对“社会生活”概念有了清晰的理解,调查结果显示:81.31%的学生对“社会生活”的理解是包括整个社会物质的和精神的活动;学生选择“人们的衣、食、住

    29、、行”的人数占15.9%;学生选择“人们的物质生产活动”和“人们的消费活动”分别是占0.99%和1.79%。由此发现,绝大部分的学生知道“社会生活”的定义是什么,只有少数学生对该定义尚不理解。因此,在以后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重对于社会生活相关概念的教学。在了解到学生对“社会生活”定义有较为准确的把握后,笔者设置“你对社会生活史的理解是”一题,在该题中,58.25%的学生认为社会生活史是反映人们社会生活理念和行为的形式演变过程,35.59%的学生认为社会生活史是研究普通百姓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的历史,3.98%的学生认为社会生活史是研究普通百姓物质生活的历史,仅有 2.19%的学生认为社会生活史是

    30、研究普通百姓精神生活的历史。由此可知,大部分参与调查的学生虽然掌握了“社会生活”的概念,但是对社会生活史概念的认识则有所欠缺,这是当前社会生活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之一。在关于“你认为学习社会生活史的重要性如何”一题中,从上述数据可以得知,55.47%的学生认为非常重要,37.57%的学生认为比较重要,6.16%的学生认为一般重要,仅有0.8%的学生认为不重要。经过调查发现,大部分学生觉得学习社会生活史有其重要性,学生的这一观念有利于教师在课堂中推进教学。综上所述,通过本模块的调查,我们大致掌握了学生对“社会生活”和“社会生活史”概念的了解情况。调查数据表明,大部分学生能够理解“社会生活”的概念,

    31、但不理解“社会生活史”的概念。大部分学生认为对社会生活史的相关内容进行学习是非常重要的,这有利于教师进行教学。了解到学生最感兴趣的社会生活领域方面,笔者紧接着设置调查学生平时会通过哪些渠道了解社会生活史方面的知识,57.26%的学生通过历史老师讲课与看历史教科书的渠道获取相关知识,27.04%的学生通过观看相关的历史纪录片等影视资料的方式获得,选择“看相关的历史课外书”、“在日常生活的观察中了解”的渠道获取知识的学生分别占 9.74%、5.96%。由此可以发现,大部分学生获得社会生活方面的历史知识主要是通过听历史老师讲课和看历史教科书的渠道,说明了教师在历史课堂中进行社会生活教学有其必要性。在

    32、对本模块学生对社会生活史学习兴趣情况的调查结果来看,大部分的学生是感兴趣的,只有部分学生是不感兴趣的。由于学生大部分时间都在学校里学习,所以学生基本上是通过教师在课上讲授和看历史教科书的方式来了解社会生活历史方面的知识。这一情况恰好可对下一模块学生对教科书中社会生活史内容的感受进行调查。为了解学生希望历史教师所采用教学方式的情况,笔者设置了“你希望你的历史老师在进行与社会生活话题相关的教学时”的多选题,88.67%的学生希望历史老师在进行与“社会生活”话题相关的教学时多结合当时的时代背景,77.53%的学生希望教师在教学时更加贴近实际生活,78.73%的学生希望教师在课堂中补充更多课外知识,选

    33、择希望教师多结合视频、图片等教学方式的学生占 86.68%。由此可知,大部分的学生希望教师采取多种教学方式进行社会生活史的相关内容进行讲授,教师在课堂中应根据学生实际情况灵活采取不同的教学方式。据本模块的调查结果可知,大部分学生的历史老师主要采取根据教材的相关内容讲授,认为结合视频、图片等相关史料更有利于他们学习社会生活史。在调查学生对中国近代和现代社会生活变化的相关史实时,绝大部分学生选择正确,说明了学生对历史教材中社会生活史的相关领域知识掌握较为到位。同时,学生希望历史教师在讲授社会生活史的相关内容时,可以结合多种教学方法,促进课堂教学。综上调查可以发现,学生对社会生活史教学有了初步的理解

    34、,通过教师在历史课堂上讲授社会生活史的相关内容,在一定程度上掌握社会生活史的相关知识。学生对社会生活史的学习兴趣较高,在学习的过程中逐渐加深对社会生活史的理解,也通过学习社会生活史的内容,从中获得不少的收获。但是,通过问卷调查也发现学生中存在着一些问题:从对社会生活史的知识性考察中发现部分学生对相关知识的掌握并不到位,间接影响其对社会生活史概念的理解程度;学生多为从历史教材和教师的讲授中获取社会生活史的相关知识,部分学生从课堂以外的渠道学习该内容的知识。可见,学生获得知识的渠道存在着单一性。这便要求学校和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注意社会生活史知识讲授以及概念讲解的同时,鼓励学生在课余时间通过多渠道学

    35、习,扩大知识面。根据调查结果可知,教师通常会采用随堂练习、课后练习题、学生自己查找相关资料并分享所得等方式以检验学生关于社会生活史学习的情况,而在教师的观察中发现绝大部分学生对社会生活史的内容是感兴趣的,有时会与教师讨论社会生活史的相关内容。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能够清楚地知道社会生活史教学的重要意义,利于推进社会生活史方面的教学。另一方面,从调查中可发现关于社会生活史的教学存在一定问题,例如部分教师对社会生活史的概念理解不够深入,出现对社会生活史教学重视程度不足的现象。教师自身需要加强对社会生活史概念及内容的理解,提高对社会生活史教学的意识。通过问卷调查,笔者对中学历史课程中的社会生活史的教学现

    36、状有了初步了解。绝大部分学生获取社会生活史相关知识的途径仍是依靠教师的课堂讲授,教师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式在一定的程度上影响着社会生活史教学。因此,笔者利用教育实习的机会对不同学历水平、不同年龄段中具有代表性的历史教师进行了访谈。【访谈要点】问:A 教师,您好!我在实习期间观察到您对教材的理解和分析挺准确的,请问您对社会生活史教学的范畴是否了解呢?答:我认为社会生活史教学就是我们教材中关于衣、食、住、行等相关内容的社会生活课时,当然这既包括了教材中的社会生活专题和散落在其他专题的社会生活相关内容。问:我发现您平时会看一些与社会生活史相关的书籍,您在教学过程中是否会将其与相关课时相结合?会不会推荐

    37、一些相关的书籍给学生阅读呢?答:如果是我擅长的领域,我就会拓展;如果不是的话,我就不会。我会按照课标的内容,要求深入讲解的内容我会收集资料进行讲解,课标没有作要求的部分,我会略讲。我很少会推荐书籍给学生阅读,因为平时学生们的学业压力很大,几乎没有空余时间阅读其他书籍。如果是在假期并且学生感兴趣的话,我就会推荐书目给学生阅读。问:社会生活史的知识点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我关注到我们的周围有很多与社会生活相关的历史资源,请问您是否会注意将乡土史料融入课堂?答:在遇到与讲授的内容相契合的情况下,我会利用身边的社会生活变化做例子,引导学生感受身边的历史。一节课的时间很短,要完成教学任务,偶尔会运用乡土史料,不会经常使用。问:我们身边与社会生活史相关的资源非常丰富,你觉得这些资料可以帮助学生进一步学习社会生活史的内容吗?答:确实是很有帮助。有时候学生会难以理解以前的社会生活为什么是那个样子的,比如说我们讲以前自行车、手表等,那时候人们特别看重表,这是很难得的商品。他们就会不理解,他们可能觉得现在到处都是,怎么会那么难得。我们可以采用带学生参观博物馆、

    展开阅读全文
    提示  163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信息技术2.0微能力]:中学八年级历史上(第七单元)-中小学作业设计大赛获奖优秀作品[模板]-《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2022年版)》.pdf
    链接地址:https://www.163wenku.com/p-3545365.html
    天方乘风
         内容提供者      个人认证 实名认证

    Copyright@ 2017-2037 Www.163WenKu.Com  网站版权所有  |  资源地图   
    IPC备案号:蜀ICP备2021032737号  | 川公网安备 51099002000191号


    侵权投诉QQ:3464097650  资料上传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

    163文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