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2.0微能力]:中学七年级历史上(第三单元)文景之治-中小学作业设计大赛获奖优秀作品[模板]-《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2022年版)》.pdf
- 【下载声明】
1. 本站全部试题类文档,若标题没写含答案,则无答案;标题注明含答案的文档,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2. 本站全部PPT文档均不含视频和音频,PPT中出现的音频或视频标识(或文字)仅表示流程,实际无音频或视频文件。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3. 本页资料《[信息技术2.0微能力]:中学七年级历史上(第三单元)文景之治-中小学作业设计大赛获奖优秀作品[模板]-《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2022年版)》.pdf》由用户(天方乘风)主动上传,其收益全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该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请根据预览情况,自愿下载本文。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5.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及以上版本和PDF阅读器,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信息技术2.0微能力 模板 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2022年版 信息技术 2.0 能力 中学 年级 历史上 第三 单元 文 下载 _七年级上册_(部)统编版_历史_初中
- 资源描述:
-
1、目目录录作业设计方案作业设计方案1基本信息学科年级学期教材版本单元名称历史七年级第一学期统编人教版秦汉时期:统一 多 民 族 国家的巩固单元组织方式 自然单元 重组单元课时信息序号课时名称对应教材内容9秦统一中国第三单元第 9 课10秦末农民大起义第三单元第 10 课11西汉建立和“文景之治”第三单元第 11 课12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王朝第三单元第 12 课13东汉的兴衰第三单元第 13 课14沟通中外文明的“丝绸之路”第三单元第 14 课15两汉的科技与文化第三单元第 15 课本单元内容是统编版 中国历史 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单元标题是“秦汉 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
2、(2011 年版)对 本单元的教学要求如下:1、知道秦始皇和秦统一中国,了解秦代的中央集权制度和统一措施对中国历史发展的影响;2、知道秦的暴政和陈胜、吴广起义,知道秦朝的灭亡;3、知道西汉的建立,了解“文景之治”;4、知道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王朝;5、了解东汉的建立,知道东汉外戚、宦官专权造成的社会动荡;6、通过“丝绸之路”的开通,了解丝绸之路在中外交流中的作用;7、知道造纸术的发明对传播文化的作用;讲述张仲景和华佗的故事;知道司马 迁和史记;知道佛教的传人和道教的产生。本单元通过对秦的统一与灭亡、西汉的强盛、东汉的动荡,以及秦汉时期 的科技文化发展等事件及相关人物的介绍,讲述了中国古代由分裂
3、割据实现统 一和巩固的历史。学生需要知道这些人物和历史事件的大致情况,掌握秦统一 中国、秦末农民大起义、西汉建立和“文景之治”、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王朝、东汉的兴衰、丝绸之路和两汉的科技与文化等历史事件的基本过程并理解其对 中国古代社会的影响。课程标准在“教学活动建议中”建议有条件的地区教学 中播放与教学有关的视频资料、图片等,感受中国古代的辉煌。1.知识框架2开创大一统局面设立中央集权制度和巩固措施建立秦朝秦末农民起义巩 固大 一统 局面新灭 亡外 戚 宦 官 专2.教学内容分析统本单元主要讲述秦汉时期的历史。它是我国封建社会中央集权制初步建立、发展和大一统时期,第三单元在整个中国古代史教学中起
4、着承前启后的桥梁和纽带作用,秦汉是中国进入封建社会的第一次发展高峰,也是中国封建政治、经济制度奠基的时代,还是中外文化交融、民族关系发展和科技文化辉煌的时 代。对后世及世界文明产生深远的影响。本单元的各课内容围绕单元主题展开,它们之间存在着内在联系。第 9 课 讲述秦统一六国,结束了春秋战国以来长期分裂割据的局面,建立了我国历史 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中央集权的封建王朝,开创了我国历史的新篇章,他采取的巩固统一的措施,对我国历史有着深远的影响,对我国多民族国家的 形成有着积极的作用。第 10 课讲述了秦末农民大起义,秦灭六国后建立起中国 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秦始皇所创制一
5、套专制主义中央集 权统治对后世产生深远影响,但是秦的过激过暴的统治,激起了中国历史上第 一次大规模的农民战争,陈胜、吴广的革命首创精神在历史上永放光芒。农民 战争推翻秦朝统治,为争夺新的统治权,刘邦和项羽又进行了四年的楚汉之争,刘邦获胜,建立汉王朝,历史上称为“西汉”。第 11 课讲述西汉建立和“文景 之治”,西汉建立后,在刘邦、文帝、景帝休养生息政策的实施下,使得社会 稳定,人民负担减轻,社会经济持续发展,形成“文景之治”的治世景象。文 景之治奠定了汉代国富民强的物质基础,为汉武帝时期西汉鼎盛局面的出现创 造了条件。第 12 课讲述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王朝,在中国历史上,汉武帝是一个 具有雄才大
6、略的皇帝,他采取一系列措施,从政治、思想、经济、军事等方面 巩固了大一统局面,使西汉王朝开始进入鼎盛时期。第 13 课讲述东汉的兴亡,东汉的建立者光武帝刘秀在统一全国之后,仍勤于政事,与民休息,以促进社 会经济的发展。到光武帝统治的后期,社会安定,经济恢复,人口增长的局面,史称“光武中兴”,显赫一时。然而,东汉中期以后,由于外戚、宦官交替专 权,政治黑暗,农民战争爆发,东汉名存实亡,图穷日暮。第 14 课讲述沟通中 外文明的“丝绸之路”,西汉时期,张骞出使西域,开通了长安到西域的陆上 丝绸之路,但是西汉的商人雄心勃勃,不局限于陆上贸易,大胆开拓海上贸易,文景之治秦的暴政汉 武帝 巩固 统治 的
7、措施加速东汉灭亡西汉东汉两汉科技和文化秦始皇后期激化矛盾矛盾激化楚汉之争灭 亡灭 亡一六国3由此开通了海上丝绸之路。到了东汉时期,班固担任西域都护,经营西域三十 多年。张骞和班超出使西域,加强了西域和中原地区的联系。丝绸之路加强了 汉朝与西方的经济文化交流,丰富了汉代的物产,促进了汉代国力的强盛。第 15 课讲述两汉的科技和文化,秦汉时期政治上的大一统促进了经济的繁荣发展,带来了科学技术、文化艺术的巨大发展,司马迁的史记、秦始皇陵兵马俑 的出现无不体现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勤劳和智慧,他们再一次向后人证实人 类本身才是创造历史的人,人,才是推动历史进步的动力。本单元的教学,一方面,要让学生认识大
8、一统概念:国家在政治、经济、思 想文化等方面的高度统一,形成高度中央集权的政治局面。了解秦兼并六国和 秦始皇加强中央集权的史实,探讨统一国家建立的重大意义,培养学生的民族 意识、民族自豪感和民族振兴的历史使命感。另一方面,要让学生体会中华民 族自强不息、伟大的创新精神,感悟中国人的奋斗精神,继而继承和弘扬以爱 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学生虽然有了前面学习的基础,但是一个新的社会制度的建立,对于学生来说,还是有一定的难度。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既要给接受能力好的学生传授更 多的知识,也要照顾基础较差的学生。因此教学中应结合教材内容和情景材料,帮助学生理性分析。1.能叙述秦始皇和秦统一全国等史事的基本过
9、程,并分析秦代的中央集权制度和统一措施对中国历史发展的影响。2.能准确说出秦的暴政和陈胜、吴广起义,知道秦朝灭亡。3.叙述西汉的建立及汉初采取的治国措施,了解“文景之治”的概念和形成的 原因,说出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王朝的措施及影响。4.了解东汉的建立,知道东汉外戚宦官交替专权造成的社会动荡。5.通过“丝绸之路”的开辟,了解丝绸之路在中外交流中的作用;6.讲述司马迁的故事和史记的内容、地位;知道造纸术的发明、对传播文 化的作用;讲述张仲景和华佗的故事,知道佛教的传入和道教的产生过程和影 响。本单元作业设计,紧扣单元主题“秦汉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在分析课标、教材、学情的基础上制定单元学
10、习与作业目标,并将这些目标分 解、落实到 7 个课时教学中,再通过 7 个课时作业和 1 个单元检测作业加以 检测和巩固。课时作业立足课时教学重点、难点和学习目标,以基础题为主,每课时作业在 10 分钟左右。在课时学习和课时作业的基础上,紧扣单元学习和 作业目标,立足单元主题,落实核心素养,整体设计 30 分钟左右的单元质量检 测作业。第 9 课 秦统一中国作业时间:10 分钟1下列三幅地图反映的历史发展趋势是()4A分封制度趋于完善B向大统一国家发展C兼并成争连的不断D统一国家不断巩固【评价实施主体】教师【评价标准】B【作业分析】根据题干图片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从春秋到战国再到秦朝,诸侯
11、国数量逐渐减少,一些强大的诸侯国的疆域不断扩展,出现了局部统一,使国家出现了走向统一的趋势,所以 B 符合题意;题干材料信息反映的是从分 裂到统一,没有涉及分封制度趋于完善,所以 A 不符合题意;兼并战争不断只 是片面信息,主要是反映从分裂到统一,所以 C 不符合题意;题干图片反映的 是从分裂到统一的趋势,没有涉及统一国家不断巩固,所以 D 不符合题意。【设计意图】统一是历史发的必然趋势。是本课的一个重点。通过本题的设计,多角度考察学生对秦统一中国这一历史事件的理解,多维度考查、渗透学科核 心素养。2.下图是我国某封建朝代实行的一种制度的示意图。首先创立这种制度的朝代 是()中央政府太尉丞相御
12、史大夫A商朝B西周C秦朝D西汉【评价实施主体】教师【评价标准】C【作业分析】根据图示可知,皇帝为最高统治者,下有丞相、太尉、御使大夫 此为“三公”,地方有“郡县”,据此可知此制度为秦朝首创,秦始皇统一后,在实行皇帝制度,中央实行三公九卿制度,在地方废分封,推行郡县制,因此 本题选择 C 项,排除 ABD 三项。【设计意图】秦统一中国的又一个重点是加强中央集权,本题选取秦朝的政 治建设示意图,一方面考查学生的思维能力,根据图示提取有效信息并与教学 内容相结合的能力,另一方面帮助学生进一步掌握秦朝巩固统治的措施,培养 学生的历史识图能力。最高统治皇帝郡郡地方政府县53.秦朝确立了“天下之事无大小,
13、皆决于上”的规制。这反映出秦朝政治的本 质是()A.皇权专制B.任免官吏C.思想控制D.言即法律【评价实施主体】教师【评价标准】A【作业分析】本题主要考查秦朝的有关知识。题文材料“天下之事无大小,皆 决于上”的意思是:天下的所有事情,都是皇帝一人做决断,这是秦朝皇帝专 权的表现,反映出秦朝政治的本质是皇权专制,所以答案选 A。【设计意图】本题设计一方面旨在考查学生阅读史料,提取有效信息并与教学内容相结合的能力,另一方面帮助学生进一步掌握秦朝强化中央集权的过程,培养学生的“史料实证”和“时空观念”素养。4“马到成功”蕴含着人们对事情成功的美好祝愿,下列“马”字,最有可能 出现在秦朝官方文书中的是
14、【评价实施主体】教师【评价标准】A【作业分析】依据已学知识可知,秦朝统一了文字,把小篆作为全国规范文字,废除原来六国的文字,后来,又推广笔画更为简单的隶书。A 是小篆,符合题意,BCD不符合题意。故答案选 A。【设计意图】统一文字是秦朝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之一,本题通过对秦朝统一后使用的全国统一文字小篆的识别,进一步认识到文字统一的作用,同时也让学生回顾了中国文字的演变和博大精深,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素养。5.中国是一个文明古国,曾在许多领域处于世界前列,为人类文明做出了重大贡献。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七国田畴异亩,车涂异轨,律令异法,衣冠异制,言语异声,文字异形。-汉许慎说文解字请回答:为了
15、解决材料中的社会问题,秦朝采取了哪些措施?(至少写出 2 点)【评价实施主体】教师【评价标准】统一度量衡;统一文字;统一车辆和道路的宽窄。【作业分析】依据材料七国田畴异亩,车涂异轨,律令异法,衣冠异制,言语 异声,文字异形”的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为了解决材料中的社会问题,秦 朝采取的措施是:统一度量衡;统一文字;统一车辆和道路的宽窄。【设计意图】本题选取一段有关秦朝巩固统治措施的简短材料,考查学生的阅读分析能力,通过对本课基础知识的识记,培养学生解决历史问题的能力。6.选做题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材料二始皇出世,李斯相之,天崩地拆(裂),掀翻一个世界。(明)李贽秦始皇是中国封建统治阶
16、级中的一个杰出人物不是因为他是一个王朝的创立者,而是因为他不自觉地顺应了中国历史发展的方向,充当了中国新兴地主阶级开辟道路的先锋,在中国历史上,消灭了封建领主制,开创了BADC6一个中央集权的封建专制主义的新的历史时代。翦伯赞秦汉史十五讲阅读以上材料,围绕“秦始皇是封建统治阶级中的一个杰出人物”这一观点,并结合所学知识加以论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条理清晰)【评价实施主体】师生共同完成【评价标准】观点:秦始皇是封建统治阶级中的一个杰出人物论述:公元前 221 年,秦始皇完成统一,建立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 的封建国家,随后秦始皇为巩固统治,建立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最高统治 者称
17、皇帝,在中央设三公,在地方实行郡县制。统一文字为小篆,推动文化发 展。统一货币为圆形方孔半两钱,统一度量衡,促进商品流通,推动封建经济 的发展。统一车轨和道路的宽窄,促进交通发展,秦始皇采取的这一系列措施,巩固了多民族国家的统一,奠定了我国两千多年封建制度的基本模式。所以说,秦始皇是封建统治阶级中的一个杰出人物。评价要素:要求观点明确、语言流畅、史论结合,综合上述要素按优、良、合 格、基本合格 4 个等级进行评价。【作业分析】:围绕“秦始皇是封建统治阶级中的一个杰出人物”这一观点,根据所学,可以就秦始皇统一六国后的统一措施进行论述,言之有理即可。【设计意图】七年级学生对学习历史还存在许多不足,
18、尤其是对史料的解读存在很大的缺陷,本题主要是考查学生的史料解读,提取有效信息并与教学内容相结合,与此同时考查学生的知识整合和语言组织能力,通过老师的指导提升学生的写作能力。第 10 课 期末农民大起义作业时间:10 分钟1秦朝时,全国人口约两千万人,每年服兵役、徭役者不下 300 万人。“丁男被甲,丁女转输,苦不聊生”。这会造成()A社会生产急剧下降B中央集权体制动摇C秦朝刑罚更加严酷D农民赋税数量上涨【评价实施主体】教师【评价标准】A【作业分析】依据题干信息可得出,秦朝时全国人口大约两千万,但每年需要 服兵投和徭役的人不少于 300 万,而且都是把成年的男女捉去服役,这就会使 可用劳动力减少
19、,导致社会生产急剧下降,故 A 项正确;中央集权是相对与地 方分权而言,其特点是地方政府在政治、经济、军事等方面没有独立性,必须严 格服从中央政府的命令,一切受控与中央,题干信息并没有体现中央集权体制 的动摇,排除 B 项;题干信息体现了兵投和徭役的沉重,并没有体现到刑罚严 酷,排除 C 项;可以参与劳动的劳动力减少,反而会导致赋税数量减少,故 D 项说法错误;故选 A。【设计意图】秦的暴政是导致秦末农民大起义的根本原因,学生通过对本题秦末人口的变化,认识秦朝的暴政。2对以下两幅图片所反映史实的关系表述正确的是()7A.沉重的赋税导致秦末农民起义 B思想的禁锢导致大泽乡起义C残酷刑罚导致陈胜、
20、吴广起义 D繁重的徭役导致农民大起义【评价实施主体】教师【评价标准】C【作业分析】根据所学和图片可知,图片 1 是刑具,图片 2 是陈胜吴广起义,这说明残酷刑罚导致陈胜、吴广起义,故 C 符合题意;材料是在说明刑罚和陈 胜吴广起义的关系,故 ABD 均不符合题意。故选 C。【设计意图】图片是历史考查的形式之一,通过对历史图片的识别,找出两者 之间的内在联系,不仅培养了学生的分析能力,也培养了学生对历史问题由面 到点的思维方式。3.时空观念是历史学科核心素养之一。以下时间轴中“?”对应的内容可能是()秦朝西汉东汉公元前 202 年公元前 221 年公元前 207 年9 年25 年220 年A.战
21、国七雄B.楚汉之争C.政权分立D.短暂统一【评价实施主体】教师【评价标准】B【作业分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公元前 207 年秦朝灭亡,秦朝灭亡后,项羽、刘 邦展开了长达 4 年之久的战争,史称“楚汉之争”。因此时间轴中“?”对应的 内容可能是楚汉之争。故选 B。【设计意图】时空观念是学习历史的重要线索之一,本题设计的主旨意在帮助学生认识历史发展的阶段性特征,让学生更好的认识历史。4.下表是不同历史人物对秦始皇的评价,据此得出的正确认识是()人物评价司马迁明法度,定律令,皆以始皇起李贽是圣是魔,未可轻议毛泽东劝君少骂秦始皇,焚坑事业要商量。祖龙魂死业犹在,孔学名 高实秕糠A.同时代人因有直观感受
22、评价更准确B.后人因掌握丰富资料评价较为全面C.评价历史人物没有客观公正的标准D.对人物的评价受特定历史条件影响8【评价实施主体】教师【评价标准】D【作业分析】由材料信息可知,不同时期的历史人物对秦始皇的评价不一,这体现了对人物的评价受特定历史条件的影响,故 D 正确。同时代人的评价未必更准确,故 A 错误;后人的评价也未必较为全面,故 B 错误;评价历史人物有客观公正 的标准,故 C 错误。【设计意图】评价历史人物是历史学习的重要内容之一,通过本题的设计,多 角度考查学生对秦始皇这一历史人物的认识,掌握评价历史人物的基本原则和 方法。5.刘邦和项羽进行了长达四年的“楚汉之争”。下列关于楚汉之
23、争的说法,错 误的一项是()A.双方为争夺帝位,展开争战B.项羽势力弱小,却一味依赖武力C.刘邦注重收揽民心,善于用人D.项羽在垓下之战中兵败【评价实施主体】教师【评价标准】B【作业分析】秦朝灭亡后,原来的农民反秦领袖刘邦和项羽为争夺统治权进行了长达四年的战争,史称“楚汉之争”。由于项羽势力强大,一味依赖武力,刘邦注重收揽民心,善用人才,结果,项羽连战失利,在乌江自刎。刘邦因势 利导,终于战胜了项羽,登上了西汉皇帝的宝座。【设计意图】设计此题,一方面使学生进一步加深对“楚汉之争”相关知识的识记,另一方面通过此题让学生认识到胜利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人民群众的支持是不可或缺的,“得民心者得天下,失民
24、心者失天下”,培养学生对历史事件的掌握和辨析能力。6.(选做题)结合第 9 课和第 10 课两课学习内容,整理相关的历史事件,制作一个时间坐标 轴。【评价实施主体】师生共同完成【评价标准】要求主题明确、时间段间隔尺寸合理、史实和时间准确,并说明 设计的思路,形式不限。综合上述要素按优、良、合格、基本合格 4 个等级进 行评价。【作业分析】制作时间坐标轴是学习历史的方法之一,能够有效的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还能够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审美观。本题是一种较为开放的作业形式,能体现学生的个性化认识。需要花费一定的时间,故而将此题设置为选 做题,供学有余力的同学选做。【设计意图】通过设计历史时间坐标轴,更
25、加直观的感受秦朝的历史发展脉络,培养学生的“时空观念”素养。提高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拓宽获取历史知识 的来源。第 11 课西汉建立和“文景之治”作业时间:10 分钟1.在刘邦的一生中,不可能经历的是()A.率兵包围咸阳B.在垓下大败项羽C.于公元前 202 年建立了西汉D.改变统治措施,出现了“文景之治”的局面【评价实施主体】教师9【评价标准】D【作业分析】据所学知,率兵包围咸阳,在垓下大败项羽,于公元前 202 年建 立了西汉都是刘邦的功绩。D.改变统治措施,出现了“文景之治”的局面是在 文帝和景帝时,与刘邦无关。【设计意图】刘邦西汉的建立者,为西汉的崛起起到了奠基的作用,通过本题 的设计,
展开阅读全文
链接地址:https://www.163wenku.com/p-3545351.html